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詳細版課件_第1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詳細版課件_第2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詳細版課件_第3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詳細版課件_第4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詳細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學習目標:(1)理解京口北固亭懷古一 詞運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寫作特點。(2)體會辛棄疾抗敵救國的雄圖壯志和為國效勞的愛國熱情。*寫作背景 寫這首詞的時候辛棄疾已經(jīng)六十五歲了,辛棄疾從42歲到60歲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這期間,1203年再次被當時執(zhí)掌大權的韓侂胄起用,任浙江東路安撫史,翌年改任鎮(zhèn)江知府。1204年韓侂胄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鎮(zhèn)江瀕臨抗戰(zhàn)前線,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棄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韓侂胄把持朝政,只想僥幸求逞,不愿認真準備。韓侂胄聽不進辛棄疾的勸告,后來就

2、把他調(diào)離了鎮(zhèn)江。這首詞是辛棄疾被起用又被降職時,登上北固亭,滿懷悲憤而寫下的。*懷古,大多是通過今昔對比,以古諷今。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詞牌名。京口北固亭,登臨地點。*解釋下列詞語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金戈鐵馬元嘉草草贏得倉皇北顧可堪回首尋常巷陌英雄無覓(英雄業(yè)績)(精銳部隊)(草率)(落得)(不堪 哪堪)(普通)(尋找)譯文 江山依舊,卻無處覓求像孫仲謀一樣的英雄豪杰。昔日繁華的歌舞臺榭,英雄的業(yè)績風流,總被歷史的風雨吹得化為烏有。一抹斜陽映著叢密的草樹,平常的街巷,人們說劉裕曾在這里寄住。想當年,他指揮的金戈鐵騎,氣吞萬里,威猛如虎。 * 元嘉年間,劉義隆草草出兵北伐,夢想如霍去病在

3、狼居胥山封壇祭天,作為全勝的紀念,卻不料只落得驚慌敗北狼狽逃竄。義隆北伐失敗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遙望中原,揚州路上烽火殺敵的情景歷歷在目。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燾祠廟香火盛燒,一片神鴉鳴嗓,社鼓喧鬧!靠誰來問我:將軍年老,飯量可好?*詞中用典孫權廉頗佛貍祠劉義隆劉裕*結合注釋朗讀詞作,掌握全詞內(nèi)容。大好河山孫權劉裕懷古傷今時無英雄朝廷腐敗壯志難酬上闋:下闋:劉義隆廉頗用典評古論今前車之鑒壯志未酬評古論今用典用典現(xiàn)實狀況四十三年現(xiàn)實如故神鴉社鼓百姓麻木用典對比*思考:辛棄疾登上北固亭,極目遠眺,為什么會想到孫權和劉裕?孫權:他曾經(jīng)在京口建立吳都,并曾打敗來自北方的曹操的軍隊,保衛(wèi)了家園。劉裕

4、:劉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劉裕曾經(jīng)在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權。為了恢復中原,他幾次大舉北伐。建功立業(yè),令人仰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就做了三軍的統(tǒng)帥,他能獨霸東南,堅持抗戰(zhàn),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思考:詞人寫這兩位英雄人物 寄托了什么情懷? 表達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復中原的偉大抱負,同時借古代帝王來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上片小結: 上片借孫權和劉裕

5、兩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跡隱約諷刺南宋政權的無能,表達自己抗敵救國的熱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劉義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師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績,結果落得北望敵軍而倉皇失措。思考:辛棄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慘敗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鑒歷史,伐金必須作好準備,委婉勸韓侂胄不能草率行事。*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佛貍:后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名。他擊敗宋文宗,率軍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思考:詩人寫佛貍祠下的迎神賽會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達了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

6、迅速謀求恢復,百姓就安于異族統(tǒng)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達對南宋政權不圖恢復中原的不滿。*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者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屎)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思考:用廉頗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頗自況,雖64歲仍想為國效力:可當政著不接受他的建議,又有小人挑撥,他感到悲憤,擔心像廉頗一樣被棄置不用。抒寫了自己雖有遠大抱負,而朝廷卻不重用,壯志未酬的苦悶。而這

7、正是全詩的主旨。*下片小結: 下片用劉義隆、佛貍祠、廉頗的典故,繼續(xù)寫自己報效祖國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憤。*用典賞析: 詞中用典雖多,卻貼切恰當,非但沒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達,而且以少勝多,表現(xiàn)了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和思想。正如詞綜所說,“發(fā)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氣奔注,筆不遏:廉頗自擬,慷慨壯懷,如聞其聲;謂此詞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詞味。”*表現(xiàn)手法:運用典故對比英雄業(yè)績可悲現(xiàn)實劉裕劉義隆揚州路佛貍祠廉頗自己*全詞總結: 這首詞通過懷古,表現(xiàn)了詞人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熱切愿望和壯志難酬的苦悶,也表現(xiàn)了對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不圖恢復,不善用人才的憤懣。*主旨:作者登上鎮(zhèn)江的北固亭,面對大

8、好河山,想到祖國的北方仍然淪陷在敵人之手,想到韓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負起抗敵復國的重任,于是懷古傷今,追慕時代英雄,感嘆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不能實現(xiàn),因而作詞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憂憤。*“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賞析:風流:孫權的才略及建樹,這里引申為孫權的遺跡。孫權的風流余韻已經(jīng)不復存在。舞榭歌臺:承平氣象的象征。孫權以區(qū)區(qū)江東之地,抗衡曹操,是自己國土不受外侵,并拓宇開疆,造成了三國鼎峙的局面,吳國出現(xiàn)承平氣象。* 雨打風吹:歷史風云。自孫權以后,京口一帶屢遭兵火,辛棄疾時已將近千年,當年孫權的風流余韻已經(jīng)蕩然無存。言外有江山寂寞,時事消沉之意。 這幾句,突出蕭索、凄涼之象,筆調(diào)轉為哀怨、舒緩,詞人感慨眼前之景象,表達了對孫權的崇拜和對當前局勢的擔憂。*詞中用典之處頗多,有無堆砌之感,為什么? 用事是用典的一種方式,即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辛詞中用典很多,卻無堆砌之感,因為內(nèi)容大多跟作者的政治態(tài)度和個人遭遇有關。* 上片是借歷史人物書寫自己的抱負,下片一開始就是令人沮喪的歷史圖畫,使人回溯歷史,意在汲取教訓,不打無準備的仗。上片已說到北伐雄圖,這里再說北伐的基本方針,也是極自然的,是詞中常見的諷喻手法;最后用廉頗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