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資料由網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PAGE PAGE 26 世界文學簡史筆記篇一:世界文學簡史筆記 給有用的人 第一章 古代文學 西方古代文學包括: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早期基督教文學。(它們是氏族社會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的產物)。 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早期基督教文學中分別體現出來的世俗與人本色彩和神圣與超越色彩共同構成西方文學(和文化)的兩個源頭。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第一節 古代文學概述 一 古代希臘文學(歐洲文學的源頭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話、史詩和戲劇,此外還有寓言、抒情詩和文藝理論等 (二)主要特征:
2、理解后簡答題希臘神話的主要特征: 1鮮明的人本色彩,命運觀念。從諸神的恣情縱欲,到盜火者的狂熱殉情;從阿喀琉斯多憤怒,到美狄亞的殘忍復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絕無宗教恐怖的壓抑和彼岸天國的誘惑。 2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并存。古希臘文學的許多篇章從不同程度,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充滿了神奇的想象、怪誕色彩、表現出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3種類繁多,且具有開創性。除神話,史詩外還有悲劇,喜劇、寓言、故事、教諭詩、抒情詩、散文、小說等 (三)古希臘文學的發展狀況。 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由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史稱“荷馬時代”(英雄時代): 主要
3、成就:神話、史詩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教諭詩 工作與時日:現存最早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詩作。 敘事詩神譜:最早一部比較系統地敘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作品。等 第二時期(奴隸制社會形成至全盛時期)史稱“古典時期”: 主要成就:戲劇成就最大,另外還有抒情詩、散文、寓言、悲劇、喜劇、文藝理論。 抒情詩中琴歌成就重大: 薩福:柏拉圖稱她為“第十位文藝女神”。 獨唱琴歌代表詩人:阿那克瑞翁:創造“阿那克瑞翁體”。 合唱琴歌代表詩人:品達:代表作勝利頌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體)主要反映奴隸制社會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勞動人民生活教訓和斗爭經驗的總結農(夫和蛇烏龜和兔子等。 全盛時期歐洲文學史上著名的三大悲
4、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 喜劇詩人:阿里斯托芬 幾次著名的戰役后,出現了正式的歷史著作。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希臘波斯戰爭史 雄辯家:蘇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藝理論家:柏拉圖(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始祖)反對民主制,創立“理念論”。代表作對話錄。 亞里斯多德:代表作詩學 第三時期(奴隸制衰亡時期)史稱“希臘化時期”: 主要成就: 新喜劇:不談政治,以描寫愛情故事和家庭關系為主要內容。又稱“世態喜劇”。 最著名的新喜劇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田園詩(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 二 古羅馬文學(連接古希臘文學和歐洲近代文學的橋梁) 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
5、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古羅馬文學的發展狀況:(分為三個時期)孕育時期:繁榮時期:早期:戲劇首先繁榮 代表作家普勞圖斯:多以希臘的故事題材為基礎(代表作雙生子一壇黃金) 泰倫斯:婆母 黃金時代:(代表作家)維吉爾:牧歌農事詩(主要寫農事活動,模仿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屬“教諭詩”。)代表史詩埃涅阿斯紀:學習荷馬史詩,充滿悲天憫人的憂郁基調,是第一部“文人史詩”。史詩中的主人公除了勇猛堅韌的性格外,更具備了敬神、愛國的精神。 術語解釋:文人史詩 1從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開始創立了歐洲第一部“文人史詩”。 2文人史詩不同于民間史詩,它更多的注入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在埃涅阿斯紀中體現了作者敬神、
6、愛國的思想。 3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對后世的文人史詩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賀拉斯:用詩簡形式寫成的詩藝提出“寓教于樂”的觀點。 奧維德:代表作變形記是古希臘羅馬神話及英雄傳說的匯編,以變形的神話主題作為串聯,賦予古老的神話以新內容。 三 早期基督教文學 (是希臘文學和希伯來文學相交而產生的,產生于公元1世紀中葉到2世紀末,羅馬帝國強盛時期。與后來的基督教文學一道構成了歐洲文學的另一個源頭) 早期基督教文學的最高成就:新約全書:共27卷,分為“福音書”“使徒行傳”“書信”“啟示錄”4類。福音書包括: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基督教精典:舊約全書(簡稱舊約) 第二節 古希臘神話 神話是原始
7、人用一中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是古代人們通過幻想和想象把自然界和社會形態擬人化或形象化的展示。 產生原因1、生產力低下2、人們認識能力低下 希臘神話 英雄的傳說(人神結合);神的故事 兩大神系: 前俄林波斯神系 混沌神(哈俄斯)光明大地(地母該亞) 黑暗神(厄瑞波斯)白晝天空(天神烏拉諾斯)提坦諸神(六男六女) 克洛諾斯宙斯瑞亞赫拉 俄林波斯神系:阿波羅(太陽神)三個摩伊拉(命運女神)赫拉 雅典娜(智慧女神)宙斯阿弗洛狄忒(愛神)阿忒彌斯(月神)繆斯(文藝女神) 體現了:1血緣家族、雜交婚姻。2母權制(該亞、瑞亞) 術語解釋: 俄林波斯神系 1相傳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個神
8、的大家族。眾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間,其它神有太陽神阿波羅、月神阿忒彌斯等。 2他們和人同形同性,有時還和人間美貌男女戀愛,不同之處他們長生不死。 3希臘眾神沒有主宰人類的絕對力量,體現了希臘神話的民主性和進步性。 英雄傳說: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眾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 希臘神話的特征: 1希臘神話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 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他們不但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七情六欲等。與人的區別:長生不死,無比的法術和智慧,超人的神力。他們不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會力量的表現。“神的故事”實際基于人的體驗、感受,可以說是“人話”。 2濃郁的人本主義色彩。 希臘神話“神人合
9、一”神所經歷的生活,實際就是人的社會化的生活。對神的肯定與贊揚,實際也是對人的。他們的冥界也充滿光明、人間氣息,不存在“末日審判”的恐怖與神秘。 3地位和影響無可比擬,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當高。 馬克思說“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是它的土壤”。 理解后簡答題 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也是它的土壤。 1希臘一切文學藝術作品,大多以神話為題材。 2希臘文學中沒一部完整的神話。散見于希臘的各種文學作品中,因此希臘的文學作品保留了希臘神話。 3希臘神話的地位和影響是無可比擬的,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相當的高度。馬克思說:“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第三節 荷馬史詩(民
10、間史詩) 伊利昂紀奧德修紀:是古希臘最早的兩部史詩。一般認為是吟誦詩人荷馬所作,故稱“荷馬史詩”。(以特洛伊戰爭為背景) 伊利昂紀:講述的是戰爭第10年最后51天中的事,史詩描寫部落戰爭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憤怒”是我的主題。 希臘主將:阿喀琉斯;統帥:阿伽門農 特洛伊主將:赫克特爾奧德修紀只寫了主人公奧德修10年漂泊最后40天內的事。舊譯奧德賽希臘語意“奧德修斯歷險記”。 理解后簡答題 荷馬史詩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 1兩部史詩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人在自然及神斗爭的過程中,人的奮斗精神,進取精神和人的決定因素。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各方面情況。頌揚了在奴隸制初期形成的這種新
11、的家庭生活倫理道德風尚及一夫一妻制。 2藝術價值 (1)結構緊湊、安排巧妙。對于兩個10年中所發生的事,分別只表現了其中51天和40天中的內容。(2)人物塑造上,希臘主將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輕、美貌、勇敢、鐘情、義氣、兇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體多元的。 (3)史詩的詩句流暢、自然優美、比喻生動形象,借動植物來喻人。后人贊譽“荷馬式的比喻”。 術語解釋 荷馬式的比喻 荷馬史詩中的詩句流暢、自然、優美、比喻生動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動植物了喻人,被后人贊譽為“荷馬式的比喻”。 第四節古希臘戲劇 古希臘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掌管葡萄栽種、葡萄酒釀造的神)。 希臘悲劇起源于:祭
12、祀活動中的“酒神頌歌”。 希臘喜劇起源于:祭祀活動后的“逛歡游行”。 希臘悲劇的特點:一般采用“三聯劇”形式。詩學中指出“希臘悲劇不著于悲,而重在嚴肅事件。它通過主人公的意外不幸遭遇引起憐憫與恐懼的情感,導致道德的凈化。 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 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悲劇之父):創作70部悲劇,只留下7部 波斯人:現存希臘悲劇中唯一取材于現實生活的一部作品。三聯劇:(后兩部沒流傳下來) 普羅米修斯是由被綁的普羅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帶火普羅米修斯三部悲劇構成。 普羅米修斯:是反抗暴君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人物。馬克思贊譽他為“哲學日歷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悲劇還鞭撻了其它神。,馬克思說希臘眾神
13、在普羅米修斯中“悲劇式地受到了一次致命傷”。體現了“成事在天”的思想。 索福克勒斯(戲劇藝術的荷馬): 俄底浦斯王:亞里士多德認為它是希臘悲劇的典范。劇作結構復雜,布局嚴謹巧妙,一環扣一環。運用動機與效果相反的手法,解開了俄底浦斯王殺父娶母的疑團。 體現“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思想。 歐里庇得斯(舞臺上的哲學家):寫了92部劇本,保留了18部。 悲劇美狄亞:取材于希臘的神話傳說。體現“事在人為”的思想。 他對希臘悲劇發展的主要貢獻是寫實手法,心理刻畫。 阿里斯托芬(喜劇之父):完整劇本11部。他反對內戰,主張和平。(恩格斯稱他是“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反站喜劇中最著名的是:阿卡奈人 云:嘲諷詭
14、辯學派。 鳥:表達了烏托邦思想,是流傳至今唯一以神話幻想為題材的喜劇作品。阿里斯托芬的喜劇手法夸張、妙趣橫生,在嘻笑怒罵中表達了嚴肅的主題。 米南德:古希臘新喜劇詩人 理解后簡答題: 希臘悲劇中的命運觀念和人本思想。 1人的意志與命運的沖突是古希臘悲劇中的一個常見的主題。 2按照古希臘人的觀念,命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這種命運觀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人類處于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期。 3隨著社會的發展,命運觀也在發生變化。三位悲劇詩人在命運觀上的差異就表明了這一點。埃斯庫羅斯認為命運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索福克勒斯認為命運不是具體的神物,而是一種超乎人類之外的抽象觀念,雖不可抗拒,但其正義性,
15、合理性卻是可以懷疑的;敢于抗爭命運的英雄是值得同情和歌頌的,雖然最后只能是一場悲劇。歐里庇得斯認為人的命運取決于自己的行為。 第二章 中世紀文學 歐洲歷史上的“中世紀”起點: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67年) 終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17世紀中葉。 初期:公元511世紀 中期:公元1215世紀(中世紀文學) 末期:公元15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 中世紀文學的狀況: 突出特征: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間文學色彩。 主要包括: 一 教會文學 (正統文學取材圣經) 體裁:圣經故事、圣徒傳、禱告文、贊美詩、圣徒言行錄、夢幻故事、宗教劇等。 作者:教會僧呂 主要內容:贊美上帝的權威和歌頌圣徒的德行,宣揚
16、禁欲主義和來世主義思想。 主要手法:夢幻、寓言、象征。二 騎士文學 (世俗封建主義文學)興盛地:法國 宣傳騎士道“忠君、護教、行俠”的騎士精神,反映大量騎士與貴婦間的“典雅的愛情”肯定對現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這是對基督教禁欲主義、來世主義極大的沖擊。 主要內容:描寫騎士愛情和冒險故事、宣揚和美化騎士精。 主要體裁: 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 作者:封建主、騎士 騎士抒情詩內容:描寫騎士們的所謂“典雅的愛情”。 中心主題:騎士對貴婦人的愛和崇拜。 破曉歌最為有名。 分為三個系統: 古代系統:根據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改寫。著名的作品:亞歷山大傳奇 騎士敘事詩特洛伊傳奇埃涅阿斯傳奇 不列顛系統:主要寫不列顛
17、王亞瑟和他的圓桌騎士的故事。作品:特里斯和伊瑟 拜占庭系統:奧卡森和尼柯萊特 三 英雄史詩 (歌頌封建時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長篇史詩)。 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史詩貝奧武甫(流傳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詩)。 前期英雄史詩 (中世紀初期)日耳曼人:希爾德布蘭特之歌 芬蘭:卡勒瓦拉(又譯英雄國) 冰島:埃達薩迦 貝奧武甫:上篇鹿廳下篇屠龍 中心主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詩中的英雄具有忠君愛國、英勇善戰的高尚情操。 后期英雄史詩法國:羅蘭之歌(愛國主義的主題) (中世紀中期)西班牙:希德之歌 德國:尼伯龍根之歌 俄羅斯:伊戈爾遠征記 英雄史詩特點: (1)民族遭難、民族英雄拯救民族,脫離苦難。
18、(2)風格莊嚴、激越。 謠曲:以描寫生活的悲劇或歷史題材為主,不少作品塑造下層人民喜愛的英雄,具有平民意識。最有名的:英國羅賓漢謠曲 四 城市文學 (反映中世紀城市生活和新興資產階級思想愿望) 主要特征:適應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取材于現實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侶的暴虐、愚昧、贊揚市民的才智,具有較強的現實性。 主要創作手法:諷刺 主要體裁:韻文故事、諷刺故事詩、抒情詩、市民戲劇等。 列那狐的故事:以動物諷喻現實,通過動物間的斗爭來反映城市內部各階層間的矛盾沖突。在動物故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體現市民階級的二重性: 一方面:與象征豪門權貴的獅、狼、熊、等大動物斗
19、爭,表現了市民階級對封建統治階級的反抗思想。 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殘害象征貧苦人民的麻雀、烏鴉、雞、兔等小動物,表現了市民上層與下層之間的斗爭。 詩中運用喜劇手法,通過動物的形象歌頌了市民階級的機智諷刺和嘲弄了貴族、僧侶等統治階級。 長篇故事詩代表作: 玫瑰傳奇:(法國)整部作品運用象征、夢幻手法。 上部:宣揚騎士“典雅的愛情”的貴族文學作品。 下部:反映了主張個性解放,反對封建貴族特權,反對禁欲主義和蒙昧主義等市民階層的思想感情。(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篇二:世界文學簡史考試復習資料 一、 填空: 中世紀4種文學形態:教會文學 騎士文學 英雄史詩 城市文學 中世紀4大英雄史詩:羅蘭之歌、熙德之
20、歌、尼伯龍根之歌、伊戈爾遠征記 俄羅斯散文之父是普希金? .外國文學家的最主要作品:表現多余人的四部作品 普希金葉甫根尼奧涅金萊蒙托夫當代英雄屠格涅夫羅亭奉茶洛夫岡察洛夫奧勃洛摩夫 中世紀4種文學形態:城市 1.外國文學發展的基本框架:文藝復興17世紀古典主義18世紀啟蒙文學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象征主義 2.外國文學家的最主要作品:表現多余人的四部作品 葉甫根尼奧涅金當代英雄羅亭奧勃洛摩夫 3.拜倫式英雄(積極)(消極)都有哪些: 積極的拜倫式英雄:該隱、 消極的拜倫式英雄:曼弗雷德 4.莎士比亞創作的三個階段:歷史劇、喜劇 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傳奇劇 外國
21、文學家的最主要作品:還要加上: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歐洲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易卜生的四大社會問題劇: 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社會支柱 5.哈姆雷特的結構、三條復仇線索: 莎士比亞用了多線索多層次的手法,以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線索為主線,以挪威小王子和雷歐提斯的復仇古詩為副線,互相對比,激化矛盾,使戲劇場面不斷轉化,推進情節矛盾,走向高潮,以達到藝術效果,共同表現全局的主題。 5.安娜卡列寧娜的兩條線索、兩個悲劇、三個家庭 兩條線索:由兩條平行而又互相聯系的線索構成的。一條線索寫貴族婦女安娜不愛他的丈夫卡列寧,對貴族青年軍官渥倫斯基產生了愛情而離開了家庭
22、,為此她遭到了上流社會的鄙棄,后來又受到了渥倫斯基的冷遇,終于絕望而臥軌自殺。這里表現了城市貴族和資產階級生活的狀況。另一條線索寫外省地主列文和貴族小姐吉提的戀愛,經過波折結成了幸福家庭。這里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農村的動向,也提出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兩個悲劇:安娜,個性解放的悲劇。列文,農事改革的悲劇。 三個家庭:從奧勃良斯基的家庭到杜麗的家庭 卡列寧的家庭到安娜卡列尼娜的家庭再到渥倫斯基的家庭 列文的家庭到吉提的家庭 6.現實主義代表作品:人間喜劇、紅與黑、死魂靈、拉辛與莎士比亞、雙城記 7.浪漫主義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唐璜、葉浦蓋尼奧涅金 8.湖畔派詩人三個代表人物:華茲華斯、柯爾律治
23、和騷塞 二、名詞解釋 1.希臘神話典述 答: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開辟、神的產生、神的總結、神的宗譜、神的活動、人類的起源;英雄傳說:起源于祖先崇拜,古希臘最著名的英雄是赫拉克勒斯。特點是人神同形同性。 2.各個思潮 答:現實主義、浪漫主義、文藝復興、批判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古典主義、感傷主義、象征主義、唯美主義、印象主義、重農派、迷惘的一代。 3.主要創作方法 4.浪漫主義 答:18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始于德國,高潮出現在法國和英國。強調創作的絕對自由,反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要求突破文學描繪現實的范圍。 5.古典主義 答:古典主義,17世
24、紀流行在西歐、特別是法國的一種文學思潮。這一潮流是特定歷史時期產物,因它在文藝理論和創作實踐上以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范和樣板而被稱為“古典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古典主義在歐洲幾乎流行了兩個世紀,直到19世紀初浪漫主義文藝興起才結束。它在17世紀的法國最為盛行,發展也最為完備。法國古典主義的政治基礎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哲學基礎是笛卡兒的唯理主義理論。古典主義在創作和理論上強調模仿古代,主張用民族規范語言,按照規定的創作原則(如戲劇的三一律)進行創作,追求藝術完美。 6.文藝復興答:文藝復興是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1416世紀),產生的新生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沖破
25、了中世紀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籬,打開了中世紀的神權統治,為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從觀念形態上開辟了道路,它的指導思想是“以”為中心的人文中心。它是在歐洲封建社會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的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 7.人文主義 答:人文主義是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和武器。人性反神性。肯定個性解放,否定中世紀的禁欲主義。肯定理性反對中世界的宗教蒙昧主義。肯定王權反對中世紀的封建割據。(以上是老師上課總結的) 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資產階級世界觀被稱為“人文主義”。其內容具體來講,人文主義用人性反對神權,肯定人的價值和人的力量,反對教會的神權;用個性解放、個人幸福來反對禁欲主義,政治上人文主義擁
26、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具有反封建反教會的進步意義。成就:近代文學的抒情詩、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戲劇都發源于這一時期,在整個人類文化以展的歷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8.多余人 答:多余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系列形象,這些人都出身貴族,接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影響,不滿于社會,于是開始反抗社會,他們的行動沒有得到民眾的支持和理解,不滿于貴族又不能站到人民這一邊,成為游離貴族階級,游離人民之外的多余人。 9.拜倫式英雄 答:拜倫式英雄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詩句和敘事詩里出現的系列形象,有拜倫的的影子,追求個性的自由和解放,由于社會限制個人的發展,所以反抗社會,他的反抗得不到周圍人的理解和
27、支持,以失敗告終。盡管他知道會以失敗告終,但他寧可玉碎,不可瓦全,以死抗爭,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個人主義的英雄。(以上是老師上課總結的) 拜倫式英雄是指拜倫在東方敘事詩中塑造的主人公,他們都是高傲、孤獨、倔強反抗者,蔑視文明社會的宗教和道德,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但他們又脫離群眾,帶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和濃厚的悲觀絕望情緒。拜倫通過他們對社會決不妥協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映出自己憂郁、孤獨和彷徨的苦悶。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就被稱為“拜倫式英雄”。 10.小人物答: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生活底層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 他們在社會中官階、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
28、又逆來順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膽小怕事因此成為“大人物”統治下被侮辱的犧牲者。人物特點卑微,不影響人格高尚,不與金錢和地位衡量。 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說譯站長開了俄國文學中描寫“小人物”的先河,還有果戈里的外套,契訶夫的苦惱萬卡。 11.新人 答:屠格涅夫創作的“新人”形象,所謂“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識分子,即“自由民主資產階級的受過教育的代表,他們不是貴族,而是官吏、小市民、商人、農民”。 12.俄羅斯文學中自然派代表 答:屠格涅夫、赫爾岑、涅克拉索夫、岡察洛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13.俄羅斯散文之父 答:果戈理,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14.懺悔貴族 答:“懺悔貴族”
29、是托爾斯泰創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們出身貴族,有才學,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會的腐敗,使他們墮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們通過接觸社會,認識到了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落后及不合理性,從地主階級立場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復活中的聶赫留朵夫是“懺悔貴族”的典型。“懺悔貴族”的共性在于孜孜不倦地探索生活意義,憤憤不平地揭露統治階級的腐朽道德和社會的殘酷無情,苦苦思考農村破產農民貧困的原因,尋找貴族出路,尋求接近人民的圖景,具有道德感情的純潔性。這些人物無不打上俄國社會發展印記,同時也包含了作家本人思想探索過程。 15.社會問題劇 答:19世紀七八十年代,挪威劇作家易卜生隨著對資本主義社會認識的加深,把創
30、作的重心從中古的歷史傳說轉移到迫切的社會問題上來。他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創造了一系列劇本,這些劇本中借助藝術形象和情節提出有關政治、法律、宗教、家庭、婚姻、倫理道德、婦女命運等問題,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資產階級的虛偽詐騙、自私自利等到惡跡敗行進行了揭露和批判。由于這些劇本挖掘了社會的弊病,提出許多尖銳的社會問題,所以有“社會的問題劇”之稱。 16.每個思潮記住幾個作家的代表作 三、簡述題: 1.堂吉訶德的人物形象 答:流浪漢小說堂吉訶德結束了騎士文學在西班牙的盛行,否定當時騎士制度,堂吉訶德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新人,給予人文主義的新思想,所有的主觀愿望是美好的,但效果全部都是不好的,從而陷入矛盾中,
31、不考慮客觀實際,一味按照個人的主觀意志去行動,所以可笑,可悲且崇高。堂吉訶德是一個性格復雜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點,又有嚴肅認真的思考;既荒謬絕倫,又崇高偉大; 既有喜劇性,又有悲劇性,是一個可笑又可悲、可樂又可敬的具有雙重性格組合的人物形象。 堂吉訶德敢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來捍衛道德、正義和信仰,即使大多數情況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這種不屈不撓、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實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2.萌芽的象征意義 答:萌芽象征了剛剛萌發的幼芽,雖然弱小,但有無限的生命力,代表未來和希望,這是一部法國正面表現產業工人罷工運動的小說,代表作家對工人運動的希望。 3.浪漫主義、古典主義特
32、點 答:浪漫主義特點:浪漫主義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立場并不相同,風格各異,但是在藝術上具有共同的特征。 浪漫主義文學著重表現作家的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具有主觀性、重理想重 感情的本質特征。 浪漫主義文學將大自然和資本主義文明對立,著力于歌頌大自然。受盧梭的“返回自 然”和泛神論的影響。 浪漫主義作家重視民間文學。 浪漫主義作家喜歡用夸張、對比的手法,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好寫中世紀和異國題材, 曲折離奇的情節,塑造非凡的傳奇性的人物形象。 古典主義特點:古典主義作為一種方式文藝思潮,仍有其共同特征。 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對王權的態度也存在矛盾。 另一個明
33、顯的特征是它的唯理主義。 在藝術創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則。 此外,就是提倡三一律, 是古典主義戲劇的創作法則,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 個統一,同一事件,事件發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包含的時間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使戲劇結構嚴謹、線索清晰、形象鮮明、簡單、突出、類型化,約束了作家的創作手腳,不利于戲劇發展。(也可作為名詞解釋單獨出現) 4.復活的贖罪 答:復活的男主人公名叫聶赫留朵夫,是一名有身份有地位的公爵。在一次陪審中,他認出犯人卡秋莎是他當年瘋狂愛過又無情遺棄了的女子。他認為卡秋莎后來的墮落與沉淪,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自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自責、后悔、愧疚中,他決心去求得
34、卡秋篇三:世界文學簡史西方文學源頭:古希臘文學(希臘羅馬時代或稱古典時代)愛琴文明:地理特點使文化形態為古典奴隸制城邦民主制,民族性格勇于開拓進取、富有激情和幻想。 一、古希臘文學: 發展階段:愛情文明(克里特邁錫尼文明)提供神話史詩素材 荷馬時代神話和史詩 古風時代抒情詩(笛歌和琴歌)和寓言(描寫動物間關系來表現生活哲理,如伊索寓言) 古典時代古典悲劇和喜劇,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文藝理論 希臘化時代米南德的新喜劇和忒奧克里托斯的田園詩 二、古希臘神話:文字最早見于荷馬史詩,及其后赫西俄德的長詩神譜,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 神的故事講述諸如創世、諸神的產生、神的譜系、人的誕生、神與人的
35、關系等以神的活動為主要內容之事; 英雄傳說主角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源于祖先崇拜觀念,出于對領袖和祖先的贊頌逐漸將其神化; 民族特點:1.神人同形同性論,因古老的民間信仰和特有城邦社會條件形成;體現民主意識和以人為本、 注重現實的精神,神生活于民眾之中,神性與人性相通; 2.相信命運,但有抗爭,把人放在中心地位,凸顯的是人的精神,回蕩著昂揚、樂觀、健康的 現世氣息,影響深遠 三、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奧德修紀 形成過程:9th至8th B.C,盲人民間歌手荷馬,在流傳已久的英雄短歌基礎上對特洛伊戰爭的素材進行加工、整理、潤色,形成情節完整、風格統一的兩部史詩,希臘化時代,學著對群毆作了修訂, 將其各
36、分為24卷形成定本。 伊利昂紀:(寫戰事,表現英雄的勇武)。直接描述特洛伊戰爭,涉及的不是整個過程,而集中筆墨寫10 年里最后一年中51天的事;金戈鐵馬、慷慨悲壯、氣勢恢宏; 奧德修紀:(寫海上的冒險經歷,展示英雄的智慧)。寫戰爭結束后,木馬計設計者奧德修斯回家的艱辛歷 程,跨度10年,只寫最后40天,其余經歷通過倒敘手法敘述出來;雄渾壯闊下不失纏綿陰柔。 認識價值:氏族部落時期的社會生活,開始向階級社會過渡,出現貴族平民但尚未形成奴隸制度,表明保 護私有財產和維護一夫一妻制度已成為新的道德規范。 阿基琉斯的性格分析:1.勇敢善戰、性烈如火、武藝高強;2. 弱點在于,典型的部落氏族英雄,自傲,
37、 重視個人榮譽(女奴),轉而鑄下大錯;3. 一旦意識到自己的過錯,立即以實際行動來彌補; 4知道自己必將戰死沙場,但仍一往無前;5.暴烈的,但也不乏柔情;總之,強烈的個人意識 和對氏族的責任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矛盾而鮮明的個性。 藝術成就:A.結構緊湊、剪裁富于匠心。選取最后一年幾十天的故事加以敘述,其余內容采用簡潔的穿插 或倒敘手法交代清楚,避免了臃腫、拖沓的平鋪直敘; B.既有對宏大場面、英雄群像的粗獷描繪,也有對局部和個人情態、心理的細致刻畫。 C.運用大量富于想象力的優美比喻荷馬式比喻和諸多反復出現的描述性短語; D.采用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英雄詩體,詩句流暢、自然優美(比喻生動形象,借
38、動植物來喻人)。 四、古希臘戲劇:悲劇、喜劇民間酒神祭典 悲劇:前身是“酒神頌歌”;多取材于神話傳說,表現人與命運的抗爭或涉及重大的社會、道德倫理問題, 風格崇高、悲壯;結構上遵守三一,比較嚴謹;語言追求高雅規范。 喜劇:前身是祭神的歌舞和滑稽戲;多取材于現實,揭露丑惡的人與事或諷刺人性的弱點,在笑聲中否定 生活中的丑惡和無價值;風格夸張、滑稽、怪誕,生活氣息濃郁;結構松散隨意,時有插科打諢和荒誕情節;語言比較粗俗 悲劇:公元前5世紀,希臘悲劇鼎盛時期 ,風格雄渾、悲壯、豪邁 A 在悲劇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員,使對話成為戲劇主體部分; B 縮減了合唱隊,基本形成戲劇的結構形式; C 首創了舞臺背景
39、,使用華麗的服裝,并使演員的面具初步定型化。戲劇中的荷馬,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最典型體現了希臘古典時代的英雄觀念和對人的理想。 A增加了第三個演員,使對話和動作真正成為戲劇最重要部分,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茅 盾沖突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發展的核心因素; B歌隊不再處于旁觀者的地位,而成為戲劇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俄狄浦斯王: A表現了人的自由意志與殘酷命運之間不了調和的沖突,展示不屈服命運的真正英雄主義 精神而非人的絕望感,“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正體現了人性的偉大和崇高。 B標志著悲劇藝術的成熟,始終將英雄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其悲劇命運的發展置于全劇的核 心,人物形象鮮明、豐滿 :“倒敘式結構”
40、:從瘟疫切入,把“誰是兇手”尖銳的中心問題突出,將俄的身世倒敘出來,結構緊湊、沖突集中,節奏毫不拖沓,劇情扣人心弦。民主傾向最強的劇作家,代表作美狄亞取材希臘傳說伊阿宋的故事,使戲劇更貼近生活。 美狄亞:A.將傳說中大英雄塑造成忘恩負義、貪圖權勢富貴的小人;而對在父權、神權、政權壓迫下 的美狄亞則寄予同情; B表明歐氏對婦女地下處境的關切和造成家庭悲劇的社會不公現象的譴責。 :埃氏:寫神、英雄索氏:寫理想的人歐氏:寫現實的人 喜劇:雅典城邦危機時代,喜劇繁榮;諷刺丑惡人物和針砭時弊是其特色;較多反映下層平民和普通百 姓的思想意識。 阿里斯托芬:喜劇之父,多表現農民的愿望與要求,鳥和阿卡耐人,人
41、物性格夸張但源于現實,情 節離奇,語言貼近民間口語,詼諧、生動。 五、古羅馬文學:混合文明的奴隸制時代王政時代、共和時代、帝國時代 早期羅馬文學:戲劇為主要成就,原有阿拉特笑劇和擬劇兩種民間戲劇,后受希臘新喜劇影響中期羅馬文學:共和時代末期和屋大維時期,主要為詩歌和散文,作家維吉爾、西塞羅、卡圖盧斯 晚期羅馬文學:羅馬帝國由盛而衰時期,諷刺詩和諷刺散文,小說阿普列尤斯變形記 早期作品:牧歌、農事詩四卷 埃涅阿斯紀: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史詩,贊頌屋氏和羅馬帝國、謳歌民族精神的杰作。 思想內容:以之為代表的民族祖先艱苦的奮斗歷程,是對羅馬人非凡歷史的反映;集中體現了羅馬民族自 強不息、
42、崇尚進取的民族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強大力量和騎士,盡情謳歌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藝術成就:A.藝術上借鑒了荷馬史詩的特點,還學習了許多比喻的技巧和手法; B善于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尤其是愛情心理的刻畫; C不同于荷馬史詩自然質樸,其辭藻典麗,音律和諧,富有暗示性,莊嚴、典雅中透著淡淡 哀婉。 中世紀文學:宗教文學和世俗文學(史詩謠曲、騎士文學、市民文學)兩大類一、宗教文學 1.黑暗時代: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公元8世紀加洛林文藝復興,基督教文學基本以圣經為主要題材,圣 經故事、使徒傳為主要內容拉丁文散文著作、拉丁文詩歌作品; 2.加洛林文藝復興:查理大帝時代,重要收獲是戲劇藝術的萌芽宗教劇:神秘劇、神跡劇
43、、道德劇; 史傳文學; 3.12世紀文藝復興:修道院書信體文學兩性之愛與宗教信仰的統一;宗教詩歌或表達對基督的愛, 借歌頌表現人的品質,或通過歌頌表現人對美好理想的期盼。 二、世俗文學 1.史詩謠曲:通過對古代和當代英雄的描寫,說明和闡釋“人的能力”問題 早期史詩:描寫為氏族建立豐功偉績以及與自然力量斗爭的英雄,表現了濃郁的群體意識和英雄精神, 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貝奧武甫,冰島的埃達和“薩迦”; 中期英雄史詩:通過人與人斗爭中英雄行為的描寫,表現新的歷史條件下人的行動力和思維力,如法國 的羅蘭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俄羅斯伊戈爾遠征記 2.騎士文學:騎士抒情詩和騎士傳奇(敘
44、事詩),前者有法國南普羅旺斯的破曉歌,后者興盛于法國北方; 主要寫騎士為了獲得榮譽、保護宗教,或為了贏得貴婦的愛情到處冒險,同妖魔鬼怪或異教 徒斗爭。題材分不列顛系統、拜占庭系統、古代系統(古希臘羅馬)三類 3.市民文學:揭露抨擊封建主和僧侶的殘暴、貪婪、愚蠢,集中贊美市民的勇敢、機制、聰敏、樂觀;以 長篇成就最高,如列那狐傳奇 列那狐傳奇:長詩分27組,每組包含若干小故事,各自獨立,又有共同主人公。 城市戲劇:道德劇、傻子劇、笑劇 背景:歸爾甫黨(教皇派白黨) 早期抒情詩集新生;流放后帝制論、論俗語、殤宴反映政治、知識、文化觀點。 神曲 一、神曲所蘊含的中世紀精神結構(思想內容) 1.精神的
45、世界是現實世界的本質和全部真實之所在,其寫作動機是以精神世界的復興解決意大利的現實社會問題(人類精神在夢幻中游歷三界,在理性與信仰指導下走向最高精神); 2.在整個精神世界中,包括不同的精神范疇。但丁作為“具體的(人類)精神”的象征,經地獄到天堂的歷程,藝術地反映具體精神向最高精神復歸的過程; 3強調在具體的精神走向最高的精神的歷程中,理性和信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神曲的象征意義及其內容的矛盾性 神曲:思想如何完善和如何認識終極真理的過程(理性和信仰引導下的心靈覺醒) 象征群:黑暗的森林意大利時局;豹佛羅倫薩的政治迫害;瘦母狼羅馬教廷;幽暗森林 罪惡;披著陽光的山頂光明境界;維吉爾理性;
46、貝阿特麗采信仰。 內容的矛盾性:政治問題與思想問題混為一談,前者解決寄托于思想道德改善上矛盾 1. 首先表現了但丁對宗教和教會以及教職人員的雙重態度。一方面對現實中的教會、教皇、僧侶作了暴 露性描寫,另一方面又歌頌和肯定了理想的基督教(不是為否定基督教,恰因根深蒂固的信仰)。 2. 表現了他對世俗生活的雙重態度。一方面,表現了中世紀詩人禁欲主義和神秘主義的陳舊思想,另一 方面表現了類似人文主義思想家們肯定世俗生活的思想感情。 3. 表現了但丁對封建統治階級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態度。首先無情批判了殘暴君主和封建諸侯,但又謳 歌贊美了理想中的君主和貴族(政治理想仍未超脫出封建社會理想的局限)。 4.
47、 在對待人類文化的看法上也表現了雙重性。一方面,認為基督教文化是人類最偉大、最神圣的思想文 化結晶(表達了虔誠的基督教思想);另一方面對中世紀神學思想體系排斥的古希臘羅馬文化和進步的異教思想給予了熱情贊美和高度評價(成為文藝復興的前奏)。 三、神曲的藝術成就及其矛盾性 由于作家所處的時代和世界觀的矛盾,因而在藝術性方上具有雙重特征: 1. 將中世紀文學盛行的象征、夢幻手法同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結合起來,以陳舊的形式表現嶄新的人文 主義內容; 2. 14世紀以來人類知識的百科全書。基督教知識和異教文化等多種知識有機融合,很多是有價值的思想; 3. 具有宏大、嚴謹、端正的結構,正是以藝術結構的嚴密著
48、稱于世的。全詩分三部分,每部分33篇,加 上序言共100篇。三象征三位一體,百表示完全中之完全,三部分完全對稱,各自都以“星”字結尾(連鎖韻),結構莊嚴肅穆,內容激烈動蕩。 4. 在人物塑造和情景描寫上,也給人以矛盾的感覺,大多數人物是象征性的,然而,寥寥數語勾勒人物 性格特點,具體的比喻和生動的細節描寫又是中世紀少見的,與現實主義手法極其相似。 5. 在語言上,也可見處在矛盾中。不用官方語言拉丁語寫作而采用意大利民族語言,是對封建社會文化 霸權思想的反叛,而大量語言和詞匯又帶有中世紀語言的煩瑣、晦澀和象征特點,充滿了主觀囈語和神秘主義色彩,說明其已從封建語言中脫胎而仍帶中世紀血污。一、文藝復興運動的起因 經濟:西歐資本主義萌芽 政治:新興資產階級的產生 文化:城市以及城市文化的出現;學校教育的巨大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基督教內部出現 變革力量。 三大事件:歐洲瘟疫、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發現、地理大發現和環球旅行的成功。 二、人文主義(資產階級世界觀人的向上精神和人的情感要求) 核心:與宗教神學對比意義上的“人”,從人的經驗開始。 內涵:肯定個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反對禁欲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飲用水知識培訓
- 幼兒園大班祖國知識挑戰賽
- 二年級數學兩位數加兩位數計算題單元測驗練習題帶答案
- 手術室管理與工作
-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健康宣教
- 管道保護工初級復習測試卷附答案
- 種子純度室內檢驗課件
- 竇性心動過速的健康宣教
- 華能秦煤瑞金電廠規程
- 2025長期病假員工如何處理合同解除問題
- 三氧治療糖尿病足
- 某煤業有限公司機電安裝工程竣工驗收資料
- 索道操作培訓課件教學
- 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企業員工愛崗敬業培訓課件
- 數字美的智慧工業白皮書-2023.09
- 行政管理學教案
- 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數學期末試卷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基礎》(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設計策略
-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