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學復習資料_第1頁
牧草栽培學復習資料_第2頁
牧草栽培學復習資料_第3頁
牧草栽培學復習資料_第4頁
牧草栽培學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29 牧草栽培學 目 錄 緒論第一章 生理基礎 第二章 牧草的分布與區劃 第三章 牧草栽培管理 第六章 其它科飼草 第一節 菊苣 第二節 苦賣菜 第三節 酸模屬牧草 第四節 其他野菜類飼草第七章 常見牧草中毒 第八章 飼草生產計劃的制定第九章 牧草種子生產技術緒論一、飼草的概念二、牧草飼料作物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國內外飼草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四、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內容五、前景展望 飼草的概念飼草(Forage)包括牧草和飼料作物, 牧草:廣義上泛指可用于飼喂家畜的草類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類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狹義上僅指可供栽培的飼用草本植物,尤指

2、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這兩科囊括了絕大部分栽培牧草。此外,藜科、菊科及其他科也有,但種類很少。 飼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為家畜飼料用的作物,如玉米、高梁、大麥、燕麥、黑麥、大豆、甜菜、胡蘿卜、馬鈴薯、南瓜等各類作物。 一、飼草的概念 實際上,牧草與飼料作物在概念上難以分情,我國因傳統習慣有此劃分,美、歐及日本等國統稱為飼用作物(forage crops),甚至干脆歸在“作物(crops)”中。 牧草,王棟先生1950年在牧草學概論 “各種禾本科之細莖植物,并包括其他可供飼養牲畜用之細莖植物。如苜蓿,紅三葉,莎草,堿草等均可謂之牧草”。 牧草學各論 “指可供飼養牲畜用的草類,無論是栽培的草類或野生

3、的草類,只要能用來飼養牲畜,都屬于牧草的范圍。在農業生產中,牧草這個名詞有時可以包括水草及植株較低,莖枝較細,可作飼料用的灌木”。 辭海 “人工栽培或野生可供刈草或放牧用的細莖植物。以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為主”。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 “供家畜采食的草類,以草本植物為主,包括藤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二、牧草飼料作物與國民經濟的可持 續發展牧草飼料作物是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飼草生產是種植業和牧業結合的紐帶 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 栽培牧草可以充分利用氣候與土地等資源 發展草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三、國內外飼草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一)國內飼草生產的現狀 1、歷史悠久2、長期以來發展緩慢3、種植面積

4、不斷擴大,4、技術支撐力度不斷增強,但國內技術應用水平總體較差 5、牧草生產形式多樣,各具特色6、北降南擴青貯料切碎大型塑料袋青貯(鮮草切碎青貯)(二)國外飼草生產現狀 (三)發展趨勢 1現代集約化高效畜牧業的需求 2發展草地畜牧業的需求 3.退耕還草、生態建設的需求 四、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牧草栽培學是研究牧草飼料作物的栽培技術、加工調制和經營組織的科學。就飼草生產本學科的性質而言,屬于植物性生產的范疇,在種植業中居重要地位,是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其應用而言,飼草生產直接服務于畜牧業,是畜牧生產中所不可缺少的環節,是高等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專業、草業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

5、。四、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牧草栽培學的任務是運用現代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技術,深刻揭示牧草及飼料作物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的生長發育規律,最大限度的發揮其豐產潛力,為畜牧業生產提供優質、高產、高效的飼料,并通過科學的加工調制,提高飼草的利用率。四、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牧草栽培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討牧草飼料作物的起源、分布和分類;研究牧草飼料作物的特征特性,闡明其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了解限制牧草飼料作物生產的各種因素與產量形成的相互關系,改進栽培技術;改善牧草飼料作物品種,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改進牧草飼料作物的利用途徑和加工工藝技術;規劃建立人工飼料基地,合理組織飼料生產和均衡供應等。四、

6、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牧草栽培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到有關植物、栽培、土壤肥料及動物營養學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要結合當地生產實際,把飼草生產與畜牧業生產緊密聯系起來,以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飼草生產工作日益重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初步掌握牧草飼料作物生產的基本理論和技能,達到具有組織、管理、指導飼草生產的能力,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飼料的途徑和方法,為畜牧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對天然草地進行飛播種草改良青海省共和縣,海拔3450m在飛播改良草地上進行噴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縣退化草地用洪水淤灌后,人工種植沙打旺三年生草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

7、塔拉蘇木南方草地種植柱花草改良,種果樹,開展草地多種經營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草山改良人工草地機械化收獲五、前景展望 未來我國草地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增長空間在我國的西南地區 主要原因: 水資源成為未來草地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西北地區增長空間有限。 由于污染的存在東部沿海地區將不利于綠色農業的發展。 東南地區溫度偏高,不適于草食家畜的生產(主要為牛和羊)。 另外東部沿海地區將成為我國甚至世界制造業基地,畜牧業相對而言投入產出水平低。 西南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將成為我國未來主要的草食畜牧業生產基地。第一章 牧草與飼料作物 生長發育的生理、生態學基礎1.1 牧草與飼料作物的生長發育1.2 牧

8、草與飼料作物的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系1.1 牧草與飼料作物的生長發育(2)根的主要生理功能 固定和支撐的作用 從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養分 貯藏養分的作用 合成氨基酸、細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長素 1.1.1.2莖(1)莖的形態結構 莖就是植物地上部的枝條、主桿。如豆科飼料作物的主軸和分枝,禾本科飼料作物和牧草的稈,葉菜類飼料作物的薹都是莖。莖上有明顯的節和節間,節上生葉。莖的頂端有頂芽,節上有腋芽。禾本科植物的莖呈圓柱形,節間中空或有髓,稱為稈。 直立莖:莖直立向上生長。纏繞莖:莖細長柔弱,自身不能直立生長,必須螺旋纏繞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才能直立起來。匍匐莖:莖匍匐于地面生長,并在與地面接觸的節上生出不

9、定根。攀援莖:莖依靠卷須等特殊的變態器官攀援于其它物體上才能直立生長。根狀莖:莖蔓生于土壤中,節上有小而退化的鱗片葉,腋芽能向上長出新的植株,并產生不定根。塊莖:莖短縮、膨大成塊狀,頂端有頂芽,四周螺旋排列有許多芽眼。直立莖雜交狼尾草匍匐莖 白三葉 攀緣莖具有支持葉片、花、果等器官的作用 輸導作用 貯藏有機物、水分能進行部分光合作用 可用于無性繁殖 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牧草和飼料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的有機物質和能量主要來自于葉的光合作用。 雙子葉植物的成熟葉在形態上具有葉片、葉柄和托葉三個部分。三部分俱全的稱完全葉,如三葉草、百脈根等。缺少任何一部分或兩部分的稱不完全葉。 禾本科植物的

10、葉由葉片、葉鞘、葉舌、葉耳、葉枕五部分組成。凡具有葉片和葉鞘兩部分的為完全葉;葉片退化,只具葉鞘的為不完全葉。 葉片上有許多清晰可見的脈紋稱為葉脈。葉片中央縱向最大的一條葉脈稱為中脈。中脈的分枝稱側脈。 從其構造上可分為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禾本科葉片圖示雙子葉葉片示意圖(2)葉片的類型 單葉:一個葉柄上只生一個葉片的稱為單葉。復葉:一個葉柄上著生兩個以上完全獨立小葉的稱為復葉,如大豆、苜蓿、苕子等。復葉根據小葉著生的方式,又可分為羽狀復葉、掌狀復葉和三出復葉。 復葉示意圖(3)葉的主要生理功能葉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葉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蒸騰作用 葉片還合成氨基酸等其它有機物的功能 1.1.

11、1.4 花(1)花的形態結構 花梗:運輸、支持作用,花梗成為果柄?;ㄍ校菏腔üm敹寺詾榕虼蟮牟糠?。花萼:花的最外一輪變態葉,由若干萼片組成。花冠:位于花萼的內輪,由若干花瓣組成。花瓣之間完全分離,稱為離瓣花;花瓣之間部分或全部合生,稱為合瓣花?;ü趲в絮r艷的顏色,并散發出特殊的香味,以吸引昆蟲傳粉,這類花為蟲媒花?;ü谕嘶m應風力傳粉,這類花為風媒花。雄蕊著生在花冠的內側,是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每個雄蕊由花藥和花絲兩部分組成。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 根據花中雌、雄蕊的有無,花又可分為兩性花、單性花和無性花(中性花)三類。(2)花序花序是指

12、花在花軸上的排列情況?;ㄐ蚩煞譃闊o限花序和有限花序兩大類。總狀花序:花有梗,排列在一個不分枝且較長的花軸上?;ㄝS能不斷向上生長。如油菜等。穗狀花序:和總狀花序相似,只是花無梗。如大麥、黑麥草等。穗狀花序如果花軸膨大,則稱肉穗花序,其基部常為若干苞片組成的總苞所包圍,玉米的雌花序即為肉穗花序。圓錐花序:花軸上生有多個總狀或穗狀花序,形似圓 錐。即復總狀花序和復穗狀花序。如葦狀羊茅、燕麥、高粱等。傘形花序:花梗近等長或不等長,均著生于花軸的頂端,形狀像張開的傘。如幾個傘形花序生于花序軸的頂端叫復傘形花序,如胡蘿卜。頭狀花序:花無梗,集生于一平坦或隆起的總花托上,形成一個頭狀體。(3)花的主要生理功

13、能完成植物的授粉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 可產生各種植物激素,促進植物的生殖生長 1.1.1.5 果實(1)果實的形態結構 果實由子房(部分植物還有花托等成分參與)發育而來,結構比較簡單,外為果皮,內生種子。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三層構成。 穎果:果皮與種皮愈合不易分開,果中只有一粒種子。莢果:果實扁平或圓筒形,成熟后果皮易沿背腹開裂成2片,含種子1至數粒,種子著生于腹側。角果:成熟時果皮易裂成兩片而脫落,留在中間的為假隔膜,兩側著生多數種子。瓠果:瓜類特有的果實?;ㄍ信c外果皮結合為堅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內果皮肉質,內生多數種子。保護種子傳播種子提供營養 由胚珠經受精作用發育而來的器官(A)種

14、皮(B)胚乳(C)胚: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禾本科等植物的種子中只有1片子葉,著生于胚軸的一側,被稱為單子葉植物;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植物的種子中有2片子葉,被稱為雙子葉植物。 從種子萌發到新的種子產生,要經歷一系列形態結構和生理上的復雜變化,這個過程稱為植物的生長發育。 生長是指細胞數目的增加和細胞體積的擴大,外觀上表現為植株的長大、體積和重量的增加。不可逆。 發育是指細胞的分化、組織器官功能的特化,如莖、葉、穗、花等的分化,可逆。 1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3有機物質的積累 順序性和周期性從種子萌發至新的種子成熟稱為一個生長周期 重疊性和階段性生長發育曲線呈S形 生長發育曲線1地下部和地

15、上部的生長相關 2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相關 3源、庫、流之間的關系 1.2 牧草與飼料作物的生長發育 與環境的關系 1.2.1 光 照 (一)光照強度光飽和點光補償點 (二)光照時間 長日照植物:雞腳草、多年生黑麥草。短日照植物:如蒼耳、大豆、甘薯。中日性植物:如甘蔗 12h左右開花。日中性植物:番茄、四季豆、蒲公英。 (三)光質(光譜) 1.2.2 溫度 溫度直接影響酶的活性 溫度三基點暖季牧草、冷季牧草1.2.3 水分 1水是原生質的組成部分。2水是代謝過程中的反應物質。3水是植物吸收和運輸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溶劑。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萎蔫。5吸收水分、養分的重要動力,維持CO

16、2進入植物體內的通道的重要物質。6緩減溫度聚變。需水系數 飼料作物和牧草生長發育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植物每生產單位重量干物質所需要消耗的水量稱為需水量或需水系數。因物種而異因階段而異1.2.4 空氣 空氣的組成成分中(N2、O2、CO2以及He、Ne、Ar、H2等)與飼料作物和牧草生產有關的主要是CO2、O2和N2。 光合作用的原料,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CO2補償點CO2補償點與光照強度有密切關系。不同的植物種類和品種,不一樣。一般,C4植物的CO2補償點小于C3植物增施有機肥來促進土壤好氣性微生物活動,促使土壤釋放出更多CO2來部分滿足飼料作物和牧草光合作用的需要。 植物正常呼吸作用氧化有機物

17、,釋放出能量供植物生長發育所不可缺少的。 不能為絕大多數植物所直接利用。豆科植物因在根系或莖上共生有固氮菌,可將空氣中的N2轉化為結合態的N2而吸收利用。 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在施肥較少的地區及草地對改善飼料作物和牧草氮素營養具有重要作用。固氮菌的固氮能力因不同植物而不同,紫花苜蓿每年每hm2可從空氣中固定氮素200kg左右,而大豆只能固氮50kg左右。 必需元素在植物體內或是細胞結構物質的組成成分,或是酶活性的調節者。 C、H、O、N、P、K、S、Ca、Mg在植物體內含量較多,稱為大量元素;Fe、Cl、Mn、Zn、B、Cu、Mo、Na 8種元素,植物需要量極微,稱為微量元素。 氮 :氮素供應充

18、足,植株生長健壯,葉大而鮮綠,光合作用旺盛; 缺氮時,代謝和生長受到嚴重影響,植株矮小、出葉慢、葉色發黃、功能葉早衰。磷:植株幼嫩部位生長緩慢,植株矮化,分枝或分蘗減少,葉色深綠發烏,葉短、窄,抗逆性減弱。鉀 :植株缺鉀時,蛋白質合成、光合作用、光合產物運輸等均會受到影響鉬:對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具有重要影響。鎂:在光合作用等植物的重要代謝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牧草的分布與區劃2.1 牧草的分布 地球上約有39萬種植物,可利用的植物約25003000種,其中作物2300種;可食用的900種;經濟作物1000種;栽培牧草400種左右。2.1.1 起源 作物起源中心 .瓦維洛夫提出 中國東

19、部亞洲;印度熱帶亞洲,包括馬來亞補充區;中亞細亞;西部亞洲;地中海沿岸及鄰近區域;埃塞俄比亞;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南美洲.牧草起源中心 美國學者J.R.harlan (1881)提出四個起源中心。(1)歐洲(不包含地中海氣候帶):一年生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白三葉、紅三葉、紫花苜蓿、雞腳草、狗牙根、燕麥、無芒雀麥、百脈根、紅豆草等。(2)地中海盆地和近東:冬季溫暖濕潤,夏季干燥,土壤多為石灰質土。是地三葉、絳三葉、羽扇豆、野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及紫花苜蓿、草木樨、雞腳草等多年生牧草的起源中心。(3)非洲薩旺納中心:是象草、狗牙根、狗尾草、羅頓豆、扁豆等牧草起源中心。(4)熱帶美洲中心:事主花草

20、、山螞蟥、毛曼豆、合歡、因合歡、落花生、菜豆屬等牧草起源中心。中國地圖2.1.2 適應性 栽培牧草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下,為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而形成的一系列特有性狀。 對某一種牧草,其適應性和外部性狀通常有以下差異: (1)株體和器官變大 (2)可利用部分營養成分含量增加 (3)生育期和成熟期集中 (4)種子休眠性狀降低 (5)防護功能減退 (6)自行傳播繁衍能力退化 (7)對環境的適應范圍變窄2.2 牧草的類型按分類系統劃分:豆科(legume)雙子葉,莢果,直根系,根瘤菌禾本科多數草本,平行脈,穎果,須根系其他科直根或須根,灌木、草本,種類繁多 按分布區域分:按溫度適應性劃分:暖季型

21、:春季或初夏開始生長 生長集中在最熱的月份冷季型;秋季或早春開始生長 產量形成于春秋,過度型:介于冷暖之間, 產量較暖季分布均勻按地球氣候帶劃分: 溫帶牧草;熱帶牧草按生育特性劃分: 壽 命: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 再生性:放牧型;刈割型;牧刈型 分蘗性:根莖型;疏叢型;根莖疏叢型;密叢型;軸根型;根蘗型;匍匐型 常見牧草一般分類2.3 牧草區劃2.3.1 意義和背景 區劃是指在綜合研究牧草及其適生環境條件基礎上,對各種生態類型的區域適宜種植的牧草種類進行的區域規劃。 區劃是牧草科學種植的基礎。對牧草的引種也具有直接指導作用。2.3.2 區劃的原則和依據原則:(1)遵循自然規律,結合農牧經濟(

22、2)自然條件、發展方向、布局和關鍵措施在同一區域內相對一致(3)同一區域保持連片,垂直差異不作為區劃條件依據:(1)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土壤和氣候帶(2)生產發展方向(3)主要栽培草種的特性、生產條件和利用方式。2.3.3 中國牧草區劃(1)東北羊草、苜蓿、沙打旺、胡枝子栽培區(2)內蒙古高原苜蓿、沙打旺、老芒麥、蒙古巖黃芪栽培區(3)黃淮海苜蓿、沙打旺、無芒雀麥、葦狀羊茅栽培區(4)黃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無芒雀麥栽培區(5)長江中下游白三葉、黑麥草、葦狀羊茅、雀稗栽培區(6)華南寬葉雀稗、卡松古魯狗尾草、大翼豆、銀合歡栽培區(7)西南白三葉、黑麥草、紅三葉、葦狀羊茅栽培區(8)青藏高

23、原老芒麥、垂穗披堿草,中華羊茅、苜蓿栽培區(9)新疆苜蓿、無芒雀麥、老芒麥、木地膚栽培區。2.4 貴州主要牧草生態區(1)黔中山原農、牧、林城郊農業區(2)黔東低山林、農、牧區(3)黔南山地河谷農、牧、林區(4)黔西高原山地牧、林、農區(5)黔北中山峽谷林、牧、農區(1)黔中山原農、牧、林城郊農業區環境特點農業形式牧草主要利用目的利用方式主要栽培牧草種植模式(2)黔東低山林、農、牧區(3)黔南山地河谷農、牧、林區環境特點農業形式牧草主要利用目的利用方式主要栽培牧草種植模式(4)黔西高原山地牧、林、農區環境特點農業形式牧草主要利用目的利用方式主要栽培牧草種植模式(5)黔北中山峽谷林、牧、農區環境

24、特點農業形式牧草主要利用目的利用方式主要栽培牧草種植模式第三章 牧草與飼料作物的栽培管理3.1 土壤耕作3.2 種子與播種3.3 水肥管理3.4 病蟲害防治3.5 收獲3.1 土壤耕作(一)改善土壤的耕層結構(二)摻合殘茬,防除雜草和病蟲害(三)平整地面,蓄水保墑,提高播種質量未耕作土地耕作后的土地對比土壤剖面(一)水澆地耕作制度(二)旱地耕作制度(又稱旱地農業)(三)地膜覆蓋的耕作制度(四)鹽堿地耕作制度(五)砂地耕作制度(六)山地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指在牧草和飼料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和全部輪作期內,為創造作物生長發育的良好土壤條件,針對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和不同類型作物的需求,所采取的系列

25、規范化的土壤耕作措施。3.1.4 墾殖地的土壤耕作一、開發程序:1)綜合考察資源, 2)開展可行性研究, 3)制訂規劃、組織實施。二、荒地常規耕作措施 1)耕前土地作業 2)耕或耙地 3)深耕作業 4)耕后耙耱和鎮壓3.1.5 其他耕作制度和措施一、少耕:與傳統耕作制度相比較,最大限度減少作業程序和作業面,減緩土壤侵蝕。二、免耕:保留前茬留茬,在前茬的基礎上直接種植后茬。三、蹄耕:利用家畜踐踏對前茬作物或雜草的控制和對地表的整理,在家畜踩踏后或同時播種將種子踩入土表。四、化學耕作:利用除草劑對雜草處理,和除草劑對土壤的化學疏松作用處理后直接播種。坡地3.2.1 種子的品質要求(一)真實性(二)

26、純凈度(三)生活力1發芽率2發芽勢(四)種子用價(五)千粒重純凈度包括 純度:播種用的種子與混雜種子分別稱重,播種品種的種子所占的百分率,就是純度。大田作物要求純度達到95%,留種地用的要求達到98%,牧草要求達到95%以上。 凈度也叫清潔度:是指種子中有無混雜的雜物及其多少,種子重量占總重量(包括雜物)的百分率,就是凈度。糧食作物應達到97%,油料作物達到99%,牧草應達到98%。 則牧草的純凈度應為95%98%=93%。 種子的生活力 是指種子的發芽能力。通常用發芽率和發芽勢來表示。發芽率是指發芽種子占供試種子的百分比,表示有生命能力的種子有多少。發芽勢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如飼料作物種子以第

27、3-5天的發芽率作為發芽勢,而牧草定為第3-7天。而最實際的是“發芽始期到發芽高峰期”的一段時間內的發芽率作為發芽勢,發芽勢高,表示種子的生活力強,播后出苗較整齊,苗株較健壯。 種子用價也叫種子利用率,是指有利用價值的種子數占樣品的百分率: 種子用價(%)=(種子凈度發芽率)/100 在生產上常用種子用價來校正種子的實際播種量。 每千粒種子的平均重量,稱“千粒重”。種子營養不好的,遭受病蟲害的,受到低溫、高溫、澇漬、干旱以及沿未成熟的種子較輕,不宜作種。要求成熟適度,飽滿充實,粒大整齊,粒級又高的良種。3.2.2 種子的處理(一)選種(二)浸種(三)硬實處理(四)休眠種子處理(五)去殼、去芒(

28、六)根瘤菌接種 (七)病蟲害預防處理 種子:種子種皮上附有一層特殊的蠟質,阻礙水分的進入;種皮細胞壁內層有一層特殊的柵欄細胞,阻礙水分的滲入;種子內部有特殊膠狀物質的填充而阻礙水分的滲入。這些種子就不能發芽,稱為硬實種子。其處理方法如下:1)擦破種皮 通過摩擦使種皮起毛。此法使草木樨種子的發芽率由40%-50%提高到80%-90%,紫云英種子的發芽率由47%提高到95%。2)變溫浸種 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24小時后撈出,白天在陽光下曝曬,夜間移至涼冷處,通過冷熱刺激2-3天,種皮破裂,能吸水萌發。水溫較高時間可縮短,如苜蓿種子在50-60熱水中只要浸半小時。3)高溫處理 硬實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29、下降,溫度為28 時,硬實率下降到64%,溫度升高至59時硬實率為46%,溫度增高至78時硬實率下降到22%,而溫度升高至98時硬實率下降12%。4)秋、冬播種 播下的種子在冬季自然冷凍的作用下,使種皮破裂,從而增加了種子的透水性,促進硬實種子于次春萌發。 種子休眠是指種子在適宜發芽的條件下,也不萌發的生理現象。種子的胚的分化尚未完成;種子營養物質轉化的生理過程尚未完成;生理激素物質的合成與轉化尚未完成;種皮的不透氣性等。常用的方法如下:1.曬種及加熱處理 在晴天將種子堆成厚5-7cm,在陽光下曝曬4-6天,每日翻動3-4次,陰天和夜間要收回室內。這是利用太陽的熱能促進種子后熟。在寒冷地區及陰

30、雨天氣,用用加熱處理,以溫度30-40為宜,溫度過低,不起作用;高過50,則有傷害。種子較成熟的,又較干燥,熱處理的效果好。新收獲的牧草種子的濕度從25%-56%,其出苗率則由89%下降到73%。2.變溫處理 變溫處理就是先將種子置于20左右的溫度條件下,然后置于30-32的高溫條件下,一晝夜內交替處理。3沙藏處理 將種子混埋在稍濕的沙中,約經1-3個月,當種皮破裂時,篩取播種。以12-14的熱藏,比1-4的冷藏,能縮短處理時間。對豆科牧草需進行根瘤菌接種必要性:新建草地自然結瘤率僅2030%,有效根瘤僅2%。對下述情況必須接種:a)新墾土地、b)首次種植、c)間隔時間長、d)土壤環境不利于根

31、瘤菌生存。接種原則:互接種族內接種接種條件:a)適宜的土壤濕度、b)良好的土壤氣相、c)土壤Ph值適中、d)無機氮適量、e)適當施用微肥接種方法:a)商品菌種制劑、b)自制菌株接種接種效果檢查:接種6個月后,隨機挖取30株牧草,統計結瘤率和平均有效根瘤數量(有效根瘤為粉紅色)。注意事項:接種材料和接種后種子應避光、忌化學品及化肥等。但鈣鎂磷肥不影響。互接種族: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間的共生關系是非常專一的,一定類型的根瘤菌菌株(菌種)只能接種特定的豆科植物,這種對應的共生關系稱為根瘤菌的互接種族。 根瘤菌的類群目前劃分為8個互接種族:(1)苜蓿族 可接種苜蓿屬、草木樨屬和胡盧巴屬牧草。(2)三葉草

32、族 僅侵染三葉草屬中的部分植物。(3)豌豆族 互接豌豆屬、野豌豆屬、山黎豆屬、兵豆屬。(4)菜豆族 可侵染菜豆屬的部分種。(5)羽扇豆族 互接羽扇豆和鳥足豆屬植物。(6)大豆族 可侵染大豆屬的各個種和品種。(7)豇豆族 可互接豇豆屬、胡枝子屬、豬屎豆屬、葛屬、刺桐屬、落花生屬、合歡屬、木蘭屬等植物。(8)其他族 上述族均不包含的一些小族,各自僅能接種12種牧草。如:百脈根族、槐族、紅豆草族、紫穗槐族等。 還應指出以下3點: 有的草種,局限性很大,如三葉草組。同屬的埃及三葉草和肯尼亞三葉,只能各自接種,不能與其他三葉草互接;又如苜蓿組,同屬的Medicago lacinata和金花菜,也不能與其

33、他的同屬苜?;ソ咏Y瘤; 有的則較活躍,如豇豆組能與好多屬種互接;又于20世紀末接納了大翼豆為其種族的成員。表1-3-1中未列的屬種,應先與豇豆、菜豆組試驗互接; 同一組的根瘤,因菌株不同而接種的效果也不同,一個菌株對同一互接的不同植物的效果也不同。 能固氮的有效根瘤多形成于主根上,也有一些形成于第一側根上,個體大而長,表面光滑,或有皺紋,明顯地含有膨大的菌體,剝開后就能見到中心是紅色或粉紅色;無效根瘤菌通常散生于第二側根上,個體較小,數量較多,表面光滑,中心白色帶綠,固氮能力很低或無固氮能力。宜在豆科牧草、作物盛花期,根瘤膨大、根瘤菌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期利用。 1)干瘤接種:在盛花期,選擇健壯的

34、植株,將根瘤輕輕挖起,切去莖葉,洗凈,剪去第二側根和第一側根的一部分,掛放在避風、涼爽且必須是陰暗,干燥的地方陰干。播種時,以干草根根瘤4575株/h的用量,將干草根碾碎成細粉拌種。或者是加入干根瘤細粉重量1.53倍的清水,在2030的條件下不斷攪拌,促使繁殖,經1015天后,與種子拌和播種。 2)鮮瘤接種:用200300g的菜園土,加入一小杯草木灰,拌和后測定pH值為中性或微酸性,盛入大碗,蓋好蒸半小時至一小時以消毒,冷卻后,將選好的根瘤30個可干根瘤510株磨碎,用少量冷開水或冷米湯拌成菌液與蒸過的土壤拌勻,在2025的溫箱中培養35天,每日略加冷開水翻拌,制成菌劑,每公頃種子需用菌劑75

35、0g。3.2.3 播種技術3.2.3.1 種和品種的選擇 草種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1)適應當地氣候和栽培條件(2)符合人工草地類型要求(3)適應性強、利用效能高3.2.3.2 播種材料及其準備(1)品質要求:純凈度高、籽粒飽滿勻稱、生活力強、無病蟲害、含水率低。(2)種子預處理:A)破除休眠:機械處理、化學處理、溫水處理、變溫處理、曬種、沙藏。B)清選除雜C)包衣拌種(一)種子發芽的條件(二)播種期(三)播種深度(四)播種量(五)播種方式(一)肥料的種類及特性1化學肥料包括氮、磷、鉀的單一肥和復合肥等。(1)氮肥(2)磷肥(3)鉀肥(4)復合肥料2有機肥料(1)廄肥(2)人糞尿(3)堆肥(4

36、)綠肥(二)施肥的原則及方法1施肥的原則(1)根據飼草的種類和生育時期施肥(2)根據收獲的對象決定施肥(3)根據土壤狀況合理施肥(4)根據土壤水分狀況等施肥(5)根據肥料的種類和特性施肥(6)施肥與農業技術配合2施肥方法(1)基肥(2)種肥(3)追肥灌溉是補充土壤水分,滿足飼料作物和牧草正常生長發育所需水分的一種農事措施。正確的灌溉不僅能滿足飼料作物和牧草各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而且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調節土壤溫度,促進微生物的活動,最終達到促進飼料作物及牧草快速生長發育、獲得高產的目的。(一)灌溉方法地表灌溉空中灌溉地下灌溉也稱為滲灌(二)灌溉應注意的事項灌溉必須有利于飼料作物和牧草生長,保

37、證高產、低成本。根據土壤墑情、天氣條件、飼料作物和牧草生育時期正確實施。旱田土壤含水量約為田間持水量的50%80%時,有利于作物的生長發育。但飼料作物和牧草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需要量不同。水分過多時,必須及時排除。排水(一)病蟲害的類型 1、非侵染性病害1)營養性病變:2)水分失調:3)溫度傷害:4)中毒: (一)病蟲害的類型 2、侵染性病害真菌病害:主要癥狀是霉粉、黑粉、斑點、枯萎、腐爛等。細菌病害:主要癥狀是萎蔫、導管變色、軟腐等病毒病害:主要癥狀是花葉、矮小、黃化、畸形等。線蟲病:主要癥狀是干腐、瘤狀,多侵染根和地下果實。寄生性種子植物:如菟絲子主要危害豆科植物。3鼠蟲害昆蟲,螨類,軟體動

38、物中腹足綱的蝸牛,嚙齒類的田鼠、野兔等以昆蟲綱危害最重(二)病蟲害與環境溫暖潮濕的環境有利于病害的發生,而干燥的條件則有利于害蟲的出現。土壤的結構、酸堿度、通透性以及溫度、濕度狀況,也影響著病蟲害的發生與發展。如通氣性好的砂壤土有利于地下害蟲的發生,高溫高濕的土壤則病害易于發生。在自然界中,害蟲的多少還與其天敵的數量有關。(三)病蟲害的傳播媒介 1被害的植物體2種子3土壤4肥料5轉主寄主(中間寄主) (四)病蟲害的防治方法1植物檢疫2農業防治3物理、機械防治 4生物防治(1)以菌治菌:(2)以菌治蟲:(3)以蟲治蟲:(4)其他食蟲動物:5化學防治 農藥的使用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噴霧、噴粉、潑澆、

39、毒土、毒鉺、熏蒸、種子處理等。農藥的種類可根據其防治對象的不同分為殺蟲劑、殺菌劑等。(1)殺蟲劑1)胃毒劑:這類藥劑噴灑在植物體上,害蟲采食后,通過害蟲消化系統進入其體內,使其中毒死亡。如殺蟲脒等。2)觸殺劑:通過接觸表皮滲入體內、使害蟲中毒死亡的藥劑。如辛硫磷、殺蟲畏等。3)熏蒸劑:以氣體狀態通過呼吸道進入害蟲體內,進而使害蟲死亡的藥劑。如磷化鋁、氯化苦等。4)內吸劑:通過植物的吸收進入植株體內,害蟲吸取植物汁液時,中毒死亡。如樂果、巴丹等。5)綜合殺蟲劑:同時具有胃毒、觸殺、熏蒸等殺蟲作用的化學藥劑。如敵百蟲、西維因等。(2)殺菌劑從作用方式來看保護劑是用來保護未受病菌侵害的植株的藥劑。在

40、病菌還沒有接觸到農作物或侵入農作物之前,將保護劑施用在農作物上以保護作物不受病菌侵害,如波爾多液。治療劑則用來治療已受病菌侵害的植物的藥液劑。施用治療劑后能殺死病菌,對病株有治療作用。但已侵害的部位,一般不能再恢復原狀。治療劑如多菌靈、托布津等。 (五)農藥的合理使用 農藥的合理使用,要求達到節約、提高使用效果、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避免殘毒、保證人畜安全等目的。1選擇適當的農藥品種和劑型2適時用藥3合理掌握用藥量和用藥次數4采用正確施藥方法 一、收獲對象(一)籽實收獲(二)地上部收獲(三)地下部收獲二、收獲方法(一)人工收獲(二)機械收獲大型收獲機械紫花苜蓿第三章 牧草地建植和管理技術3.6 不

41、同人工草地類型的管理5.6.1 依據熱量帶劃分 (1)溫帶人工草地 以C3植物為主的禾本科和豆科混播人工草地為主要特征。依地域熱量不同分為: A)寒溫帶人工草地 10C的積溫在3500C以內。在我國分布于東北、內蒙高原到青藏高原和川西北及天山山脈部分區域。)暖溫帶人工草地 10C的積溫在3500C4500C。分布于黃河流域(不含青藏高原)。第三章 牧草地建植和管理技術3.6 不同人工草地類型的管理 (2)熱帶人工草地 以C4植物為主的禾本科單播人工草地為主要特征。依地域熱量不同分為:A)亞熱帶人工草地 10C的積溫在4500C5500C。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的多山區域,包括江蘇、江西、安徽、湖

42、南、湖北、云南等省和貴州部分地區。B)熱帶人工草地 10C的積溫在5500C以上。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及云南部分地區。3.6.2 依據利用年限劃分(1)季節人工草地(2)短期人工草地(3)長期人工草地(4)永久人工草地3.6.3 依據牧草組合劃分(1)豆科人工草地(2)禾本科人工草地(3)其他牧草人工草地(4)混播人工草地(5)灌木草地3.6.4 依據培育程度劃分(1)半人工草地 分改良草地和補播草地(2)人工草地(3)飼用植物作物草地3.6.5 依據復合生產結構分(1)飼用草地A)放牧草地B)刈割草地C)兼用草地(2)農田草地A)輪、間、套作草地B)綠肥草地C)填閑草地(3

43、)環保草地(4)綠化草地其他管理措施草地建設的步驟和程序場地選擇土壤肥力苗床準備播種時間播種比率播種深度土壤與種子之間的接觸立株管理第四章 豆科牧草總述4.1 紫花苜蓿4.2 三葉草屬牧草4.3 紫云英4.4 毛苕子4.5 其它豆科飼草總述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600個屬、1200多種、農業上有50多種植物學特征雙子葉植物學名:Leguminosae,意豆莢根部有根瘤主根明顯,根莖連接處膨大為根頸生產上多用蝶形花亞科、異花授粉、多總狀花序多數為羽狀復葉或三出復葉4.1 紫花苜蓿一、概述二、植物學特征三、生物學特性四、栽培技術要點五、營養價值和利用一、概述 苜蓿屬(Medicago L.)植

44、物約60余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分布在歐、亞、非三洲。我國有12種,3變種,6變型,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和西南等地。在農業生產上栽培的有紫花苜蓿(M. sativa L.)、黃花苜蓿(M. falcata L.)、金花菜(M. hispida Gaertn.)、截形苜蓿等,其中紫花苜蓿是栽培面積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一種。此外,本屬中天藍苜蓿(M. lupulina L.)等也是優良的飼用植物。 學名:Medicago sativa L. 英名:Alfalfa或Lucerne.別名:紫苜蓿、苜蓿。產地、分布:小亞細亞,伊朗;世界3300萬hm2,美國約1000萬hm2。我國約133萬hm2,

45、第6位。栽培歷史悠久:公元前126年。經濟價值:優質牧草、水土保持、種植結構。苜蓿市場苜蓿的國際市場主要在亞洲,年需求量在400萬噸左右。日本年進口約200萬噸,南韓50萬噸,東南亞國家進口苜蓿也呈增長趨勢。而亞洲市場優質蛋白飼料作物的市場潛力可達1000萬噸。苜蓿草產品國際市場售價(FOB)為200230美元/噸,優質草粉高達300美元/噸;國內苜蓿產品售價多在11001400元/噸,優質產品達16001800元/噸;我國出口的粗蛋白含量為15%的草粉,價值170美元/噸,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草粉280美元/噸,其售價與玉米價持平或略高。 二 植物學特征1、多年生草本植物。2、根系發達,主

46、根粗大,入土深達26m,側根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層。有根瘤,側根居多。根頸膨大。3、莖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具棱,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cm,高者可達150cm。4、羽狀三出復葉,小葉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葉緣上1/3處有鋸齒,中下部全緣。5、短總狀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6、莢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時呈黑褐色,內含種子28粒。種子腎形,黃褐色,有光澤,千粒重1.42.3g。 紫花苜蓿圖示1根頸 2枝及花序3旗瓣 4翼瓣5龍骨瓣6莢果 7種子生物學特性1對環境條件的反應溫度較弱 ,氣候溫暖,晝夜溫差大,對其生長最為有利。最適溫度是25,超過30光合

47、效率開始下降??购芰姡酌缍寄苣?4的低溫,在我國北方冬季2030的低溫條件下,一般都能越冬,在有雪覆蓋時,氣溫達44也能安全越冬。水分根系強大,入土較深,能吸收土壤深層水分,因而抗旱力強。又是需水較多的牧草,每形成1g干物質,需要消耗水分800g,特別是在孕蕾至初花期,需水量要比禾草多2倍。適于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區生長。忌積水:24-48小時可死亡,地下水位應低于1米。土壤2秋眠性(fall dormancy)3生長發育壽命:一般為2030年,最長的可達100年,但一般生長到第45年即翻耕種植其他作物。 生育期:保定地區3月上旬返青,5月中旬現蕾,6月上旬開花,下旬種子成熟,生

48、育期110d左右。貴陽春播:6月莖高60-70cm,越夏良好,8月開花,結實少;秋播:冬前分枝4-6,次年4月生長最快,7月種子成熟。北方典型地面生物量變化南方典型生物量曲線四 栽培技術1品種選擇 秋眠性: 在北方寒冷地區以種植秋眠性較強、抗旱的品種為宜(14級)。 而在長江流域等溫暖地區應采用秋眠性較弱或非秋眠、且耐濕的品種(49級)。土壤: 如在鹽堿土壤上種植除考慮秋眠性外,還需考慮其耐鹽性。酸性土壤上種植需進行土壤改良。品種介紹主要品種: 維多利亞(休眠級6、加拿大)、普拉多(休眠級4、德國)、游客(休眠級8、澳大利亞,綜合性較好)、特瑞(休眠級8、澳大利亞)、盛世(怕澇)、適宜區域:

49、維多利亞適宜海拔700米1800米區域。游客和特瑞耐熱性好,適宜海拔800米以下區域。播種量:0.75-1.25公斤/畝。播種時間:春播3-4月,秋播9-10月。但以秋播最佳。主要用途:飼草、水土保持。利用方式:刈割利用,也可在混播組合中放牧利用。我國地方品種大葉型:葉片寬大、莖稈粗壯適應性廣、抗寒性強。新疆大葉苜蓿、北疆苜蓿等。早熟型:中等抗寒、種子產量高。陜西苜蓿、晉南苜蓿、懷陰苜蓿等抗寒苜蓿:肇東苜蓿、中苜1號、公農1、2號苜蓿等抗旱、寒型:隴東苜蓿、隴中苜蓿、天水苜蓿、河西苜蓿、關中苜蓿、準噶爾苜蓿等雜種:草原1、2號,新牧1號、甘農1號2、選地、整地 紫花苜蓿不耐澇,要選擇排水條件良

50、好的平地或崗地,土壤以沙壤土為宜,切忌選擇澇洼地和鹽堿性重的地塊。苜蓿種子較小,播種深度較難控制,因此整地是播種成敗的關鍵,地要耙細、整平,達到地平土碎。 3、播種 當氣溫穩定通過0時即可播種,根據不同草場收獲要求確定播期。采用24行播種機條播,行距15厘米,播種量1520kg/hm2。因苜蓿種子較小,為使播種均勻,在播種時填加苜蓿種子量68倍的填充物,填充物可選用與苜蓿種粒大小相當的碎米等,與苜蓿種子拌均后播種。播種深度:黏土1.01.5cm,壤土1.52.5cm。播后鎮壓一遍。 4、施肥 種肥施磷酸二銨150kg/h,或鈣鎂磷肥7501500kg/h。每收割一次追施氯化鉀75kg/h 。4

51、、除草 苜蓿播種的第1年必須下大力氣進行除草,幾種除草劑配方:(1)12%收樂通0.6L/hm2,于苜蓿苗后雜草34葉期噴施,可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2)48%苯達松2.0L/hm2+12.5%拿捕凈1.5L/hm2,于苜蓿苗后雜草34葉期噴施。(3)90%禾耐斯2.5L/hm2,于苜蓿播后苗前噴施。 營養和利用1、青飼苜蓿青草飼喂乳牛泌乳量高、乳脂好、味道香。成年母牛每頭每天需2030公斤,青年母牛1015公斤,肉牛1520公斤。將苜蓿青草切成1015厘米的草段與青貯玉米、精料混合飼喂,可節約精料。綿羊每只每日需56公斤,山羊每只每日需34公斤苜蓿,可節約精料,生長發育好。其它役畜如騾、驢

52、每頭每天需2025公斤;若蛋雞每日進食50100克苜蓿,其生長速度快、少發病、蛋黃鮮黃,商品價值高;苜蓿對豬的育肥效果最好,小克朗豬每日需12.1公斤,中架子豬22.5公斤,成豬46公斤,母豬7.5公斤。飼喂苜蓿的豬,生長快,肉質好,母豬泌乳多,仔豬生長快,發病少。苜蓿還是鴨、鵝等家禽的優質飼料,也是食草魚類喜食的飼料。另外,動物園內的食草動物如鹿、羚羊、長頸鹿、大象以及駝鳥等都離不開苜蓿青草。2、青貯苜蓿3、放牧利用牲畜臌脹?。呵嗖葜泻性硭睾痛罅靠扇苄缘鞍踪|,多胃動物如牛、羊采食后,在瘤胃中形成大量泡沫不能除,造成臌脹而死亡。避免利用單一苜蓿草地。建立混播人工草地美國、加拿大已培育出低皂素

53、的苜蓿品種,使膨脹病發病率大大降低。采用放牧時間逐漸增加的方法,使牲畜逐步適應,減少一次采食量,也可減少其發病率。 4、調制干草苜蓿干草是乳牛、役畜、羊、禽類的主要飼草,通常也與其他粗飼料混合飼喂,用以提高粗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苜蓿收獲后,一般先曬干(或烘干),再打成草捆,并根據不同畜種的要求,在飼喂前制成草段、草餅、草塊顆粒,草粉等,以減少體積,保存養分,便于運輸,提高利用率。經二次壓縮后的干草捆是我國苜蓿出口國外的主要產品形式。草粉可作為配合飼料原料之一,開發潛力較大,今后將會對我國飼料工業發展起良好的促進作用。苜蓿草產品收獲機械1收獲機械2收獲機械3收獲機械45、保健食品嫩莖葉,將青

54、嫩苜蓿速凍做成細粉,是理想的中老年保健、減肥食品。苜蓿芽菜。汁液飲料、食品點心等,療效食品:苜蓿含有異黃酮物質與其他豆類食品一樣對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有調解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豐富的蛋白質6、蜜源植物 苜蓿的花期長,花量大,而且苜蓿種植多為連片大面積生產,能為蜜蜂采集花蜜創造良好條件,特別是苜蓿種子基地,經過蜜蜂的傳粉后,可以使種子產量提高510%。生長盛期的苜蓿草地,一群蜂可產蜜2025公斤。苜蓿開花集中在早晨7:00到下午16:00,這期間是蜜蜂最活躍的時間。因此,種植苜蓿養蜂采蜜也是一種經濟收入。第二節 三葉草屬牧草一 、 白三葉(一) 概述學名:Trifolium repens。

55、英名White clover。別名:白車軸草、荷蘭翹搖等。 原產于歐洲,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種豆科牧草?,F廣泛分布于溫帶及亞熱帶等高海拔地區,在新西蘭、西北歐及北美東部等海洋性氣候地區,生長尤為適宜。我國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蘇、浙江、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地均有分布,長江以南各省有大面積栽培。 白三葉產量低,但品質極好,多年生,有匍匐莖,能蔓延生長,又能以種子自行繁殖,耐牧性很強,為最適于放牧利用的豆科牧草,也是城市、庭院綠化與水土保持的優良草種。(二)植物學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存810年。主根較短,側根發達。根系淺,根群集中于1020cm表土層,根上著生許多根瘤

56、。莖細長,光滑無毛,主莖短,有許多節間,長3060cm,匍匐生長,莖節處著地生根,并長出新的匍匐莖,不斷向四周擴展,侵占性強,單株占地面積可達1m2以上。掌狀三出復葉,葉互生,葉柄細長直立。小葉倒卵形至倒心形,先端圓或凹,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葉面具“V”字形斑紋;托葉細小,膜質,包于莖上。葉腋有腋芽,可發育成花或分枝的莖。頭形總狀花序,葉腋抽出花梗?;ㄐ《?,一般2040朵,多的可達150朵,白色,有時帶粉紅色,異花授粉。莢細狹長而小,莢殼薄,易破裂,每莢含種子17粒,常為34粒;種子心臟形,黃色或棕黃色,細小,千粒重0.50.7g,硬實多。 白三葉植物學圖示川引拉丁諾白三葉開花期,四川農

57、業大學白三葉匍匐莖葉片根系及根瘤主要品種 主要品種:海發(澳大利亞)、胡依阿(新西蘭)、拉丁諾 適宜區域:海拔500米2500米區域,其中海發和拉丁諾在低海拔區域較適宜。 播種量:0.5公斤/畝。播種時間:春季3-4月、秋季9-10月。但以春播最佳。主要用途:飼草、水土保持。利用方式:放牧、刈割。(二)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適于年降水量500800mm地區,能耐濕,可耐40多天的積水。耐蔭,在果園下也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排水良好各種土壤皆能生長,尤喜富于鈣質及腐殖質的黏質土壤。能耐瘠、耐酸,適宜土壤pH值67,在土壤pH值4.5地區仍可生長。耐鹽堿能力差。白

58、三葉是各種三葉草中生長最慢的一種,9月底秋播,次年4月下旬現蕾,5月中旬盛花,花期長,可持續兩月之久。白三葉品種比較試驗(三)栽培技術(四 )營養和利用1、營養白三葉莖葉細軟,葉量特多,營養豐富,尤富含蛋白質。三葉草屬牧草可消化率較苜蓿低,而總消化營養成分及凈熱量較苜蓿略高。營養成分見下表 白三葉不同發育階段營養價值2、利用 (1)莖枝匍匐,再生力強,耐踐踏,最適于放牧。 (2)混播:黑麥草與白三葉產草量以2:1為好,既可保持單位面積內干物質和蛋白質的最高產量,且可防止膨脹病的發生。 (3)白三葉與地三葉、苜蓿等均含有雌激素“香豆雌醇”長期單一放牧利用時可引起牛羊繁殖障礙。 (4) 白三葉出是

59、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與庭園綠化植物。白三葉與廣益扁穗牛鞭草混播草地二、紅三葉(一)概 述(二)形 態(三)習 性(四)栽 種(五)利 用(一)概 述學名:Trifolium pratense;英名:Red clover。別名:紅車軸草、紅荷蘭翹搖;原產于小亞細亞與東南歐。我國在新疆、云南、貴州、湖北等地都有分布,而以鄂西山區分布較廣。品種簡介主要品種:巫溪、斯達特(加拿大)適宜區域:海拔800米2500米區域。播種量:0.5-0.75公斤/畝。播種時間:春播3-4月、秋播9-10月。但以秋播最佳。主要用途:飼草、水土保持。利用方式:刈割、放牧。(二)形態特征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壽命24年直根

60、系,主根入土6090cm,側根發達,約60%70%的根系分布在030cm土層中,著生多數根瘤。分枝能力強,單株分枝1015個或更多。莖圓形,中空,直立或斜生,高60100cm。掌狀三出復葉,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近全緣,葉面有灰白色“V”形斑紋。葉柄長,托葉闊大,膜質,有紫脈紋,先端尖銳。莖葉各部均具茸毛。頭形總狀花序,聚生于莖稍或自葉腋處長出,每個花序有小花50100朵,花冠紅色或紫色。莢果小,橫裂,每莢含1粒種子。種子橢圓形或腎形,棕黃色或紫色,千粒重1.52.2g。 白三葉和紅三葉植物學圖示花序草叢小葉(三)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夏天不過熱、冬天又不太寒冷的地區最適宜種植。生長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