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案中圖版必修1_第1頁
2022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案中圖版必修1_第2頁
2022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案中圖版必修1_第3頁
2022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案中圖版必修1_第4頁
2022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案中圖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案中圖版必修1PAGE PAGE 36課時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課程標準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學習目標1.學會利用地球儀或計算機正確模擬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并說明地球運動規律。2.利用光照圖,結合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軌道特點,理解黃赤交角的形成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基礎知識梳理教材梳理1地球的自轉閱讀教材P16P17“地球的自轉”,填寫下列知識。1定義地球始終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2方向自西向東eq blcrc (avs4alco1(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3周期名稱長度角度參考點

2、恒星日23時56分4秒360距地球遙遠的同一恒星太陽日24小時36059太陽【思考感悟】發射航天器為什么在低緯度比較合適?一般向哪個方向發射?為什么?提示低緯度地區自轉線速度大,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低緯度向東發射可獲得一個較大的初速度,節省燃料,發射容易成功。教材梳理2地球的公轉閱讀教材P17P19“地球的公轉”,填寫下列知識。1定義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2特征(1)方向:自西向東,在圖中用箭頭標出。(2)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太陽位于其中一個焦點上,圖中A點為近日點,地球每年1月初經過該點,圖中B點為遠日點,地球每年7月初經過該點。(3)周期:1恒星年,即365天6時9分10秒。3黃赤交角及其

3、影響(1)黃赤交角黃道面與赤道面之間的夾角,目前為2326。(2)影響: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位置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移動B3月21日前后赤道C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D9月23日前后赤道A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圖表解讀】讀教材圖136“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據圖分析,春、秋分日及冬、夏至日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的現象有何不同?提示春、秋分日時,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冬至日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夏至日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預習效果自測1判斷下列關于“地球自轉”的表述是否正確。 (1)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從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呈逆

4、時針方向旋轉。()(2)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是一個太陽日,晝夜交替周期是一個恒星日。()(3)地球自轉線速度與某地的地理緯度和地勢高低都呈負相關。()答案(1)(2)(3)(2017廣西南寧高一檢測)讀下面四幅示意圖,完成23題。2圖中,能正確表示黃赤交角的是()A B C D3若黃赤交角由現狀變為24,下列現象中不會出現的是()A北極圈的度數變為66B地球上太陽光直射的范圍增大C我國南方地區將出現極光現象D地球上溫帶范圍減小解析第2題,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即圖中的角度。第3題,黃赤交角變為24對地球的影響是明顯的。將使極圈的地理緯度變為66;太陽光的直射范圍變大;地球上溫帶的范

5、圍縮小。極光現象出現在高緯度地區。答案2.B3.C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中各點分別是二分二至和近、遠日點。據此完成45題。42015年的秋分在9月23日,那么秋分日時地球運動到圖中的位置大約是()A BC D5當地球從公轉軌道處運行到處時,其公轉速度()A先變慢后變快 B逐漸變快C先變快后變慢 D逐漸變慢解析第4題,圖示在近日點附近,可判斷是冬至日,在遠日點附近,應是夏至日;秋分日時,地球應運行在位置。第5題,公轉軌道處運行到處時,地球由秋分冬至春分,經過近日點(),公轉速度先變快后變慢。答案4.C5.C探究點一地球運動的特點【案例探究】晴朗的夜晚,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的某地,一天文愛好者用三腳架

6、固定好相機,并將相機盡可能對準北極星,把焦距定在無限遠,將光圈全部打開,快門定在長時間曝光,然后開始曝光,不間斷曝光23小時56分,在沖出的底片上顯示恒星繞北極星做圓周運動,其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結合材料探究:(1)為何北極星附近的恒星會繞北極星做圓周運動?(2)恒星做圓周運動的方向為什么是逆時針?提示(1)北極星為地球自轉軸的指向,其位置是不變的。(2)隨著地球的自轉,在地球北半球高緯度的人們會看到恒星繞北極星運轉。由于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在地球上看北極星周圍的恒星會繞北極星做逆時針方向旋轉,這正是地球自轉的結果。【反思歸納】1地球自轉方向的判斷技巧(1)常規方法:地球自轉

7、方向是自西向東。(2)極點法:從北極上空看地球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是順時針方向旋轉。(3)經度法:東經增大的方向是地球自轉方向,西經減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轉方向。如右圖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4)海陸法:根據大洲和大洋的排列也可判斷地球自轉方向。如沿某一緯線從歐洲到亞洲的方向或從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轉方向。2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及二者的關系角速度是指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角度;線速度是指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長。運動形式自轉公轉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極點外,各地均約為15/時(或1/4分)平均約1/天近日點快(1月初),遠日點慢(7月初)線速度因

8、緯度而異,自赤道(1 670千米/時)向兩極(0千米/時)遞減平均約30千米/時關系地球自轉的平面(赤道面)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黃赤交角)方法技巧地球公轉近日點、遠日點時間反向思維記憶法一般人似乎覺得冬季太陽離地球遠些,夏季太陽離地球近些,實際上北半球1月初正是隆冬季節,地球距離太陽最近;7月初正是盛夏,地球距離太陽最遠。學習時可利用反向思維記憶法加以記憶。【即時鞏固】讀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圖(甲)和地球公轉線速度變化圖(乙),完成下列問題。(1)甲圖M點的緯度和乙圖N點的月份分別是()A30、1月份 B60、7月份C60、1月份 D30、7月份(2)當公轉線速

9、度為N時()A自轉線速度變快 B自轉線速度變慢C公轉角速度較快 D公轉角速度較慢解析M處自轉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的一半,為南北緯60;N為公轉線速度最慢,公轉角速度也最慢,為遠日點,7月初。但公轉速度的變化不影響自轉線速度。答案(1)B(2)D探究點二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案例探究】英國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漢卡克在上帝的指紋中寫道:“黃赤交角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這個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變在22.1到24.5之間,準確性和可預測性不亞于瑞士鐘表。”這個周期變化早在1911年巴黎國際天文歷大會上就已經公布了。結合材料探究:(1)什么是黃道面?什么是赤道面?(2)什么是黃赤交角?(3)黃赤

10、交角對太陽直射點有何影響?(4)若黃赤交角變為24.5,太陽直射的范圍將會如何變化?提示(1)黃道面是地球公轉軌道所在的平面。赤道面是通過地球中心并與地軸垂直的平面。(2)赤道面與黃道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3)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4)太陽直射點在24.5N24.5S之間移動,太陽直射的范圍將變大。 【反思歸納】1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原因和范圍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以回歸年為單位做周期性的回歸運動,如下圖所示。(1)原因:地軸的空間指向和黃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時期內可看做不變。(2)范圍:最北到達北緯2326(北回歸線),最南到達南緯2

11、326(南回歸線),即南北回歸線之間。2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過程3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移動速度分析太陽直射點大約每個月移動緯度為8左右,每移動1大約需要4天。方法技巧1區別近日點、遠日點與二至點的方法地球公轉軌道是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因而地球1月初公轉至近日點,7月初公轉至遠日點,下圖表示地球自轉、公轉的不同畫法。(1)注意觀察地軸方向、太陽位置、近日點和遠日點的位置。(若沒有特殊說明,該圖一般表示從北極點俯視的地球公轉圖,“二分二至日”未作特殊說明,一般是指北半球而言。)(2)注意“二至點”與近日點、遠日點之間的關系,二者并不重合,但有時也作模糊處理。2確定春、秋分的方法(1)在地球公轉軌道

12、上,確定春、秋分時應按地球公轉方向來確定。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判斷時應先根據近、遠日點判斷出冬、夏至日,然后根據公轉方向判斷二分日。(2)根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來確定。若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進入北半球,此時為春分日;若由北半球進入南半球,此時為秋分日。【即時鞏固】農歷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寧觀賞錢塘潮的最佳時期。讀圖完成(1)(2)題。(1)浙江海寧觀賞錢塘潮的最佳時期時,太陽直射點在圖一的()AA點附近 BB點附近CC點附近 DD點附近(2)在圖二中畫出這一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用圓圈表示地球,同時畫出地軸)。(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動的是圖一中的_段。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動的是圖

13、二中的_段。解析第(1)題,浙江海寧觀賞錢塘潮的最佳時期(9月22日)是在秋分日前后,太陽直射點應在圖一的A點附近。第(2)題,此題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確定9月22日時地球所處的位置;第二步確定地軸傾斜方向。圖中左側表示“二分二至日”的點離太陽較近,意味著左側的點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右側的點代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再結合地球公轉方向,推斷出上方的點代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下方的點代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9月22日處于夏至日與秋分日之間,且距秋分日較近,由此確定9月22日時地球的位置。地軸方向的確定應結合冬至日、夏至日來判斷。先在冬至日與夏至日的位置處畫一地球,再連

14、接兩球心,接著畫地軸,使連線在冬至日處指向南半球,在夏至日處指向北半球。第(3)題,據圖一可確定C點的節氣應為春分日,D點為夏至日A點為秋分日,B點為冬至日。春分至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動。冬至到春分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動,據第(2)題分析可知,圖二中點代表冬至日,點代表春分日。答案(1)A(2)(3)CD知識結構晨背索引1說出地球自轉的方向以及在南北極上空俯視呈什么方向旋轉。2說出地球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的特點和規律。3說出地球公轉軌道和方向的特點。4說出黃赤交角成因、定義,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5說出近日點和遠日點的位置和時間,以及地球公轉速度的特點。對點練一地球運動的特點1下

15、面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解析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答案C2北京和上海兩地的自轉線速度和角速度相比較,正確的敘述是()A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B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相同C兩地的角速度相同,線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兩地的線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解析除極點外,各地角速度相等,線速度緯度越高越小。答案C3.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其中M、O、L、F四點表示“二分二至”日。圖中各點所代表的地理含義表示正確的是()AF北半球秋分BN北半球夏至CO北半球春分DL北半球冬至解析從圖中可知,E點為近日點,N點為遠日點,結合公轉方向可知,L、F、M、O分

16、別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答案D對點練二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4假設目前的黃赤交角變為30,則下列地區的范圍縮小的是()A熱帶 B南寒帶 C溫帶 D北寒帶解析黃赤交角變為30,則回歸線的度數為30,極圈的度數為60,所以溫帶范圍變小,熱帶、寒帶范圍變大。答案C某載人航天飛船于2016年10月從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讀圖回答56題。5該飛船發射時,太陽直射點在圖甲的()ADA段并向北移動 BAB段并向南移動CBC段并向南移動 DCD段并向北移動6在該飛船發射后的四天里,關于地球在圖乙中的運動,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距離處越來越近B地球距離處越來越近C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D地球公

17、轉速度先變慢后變快解析第5題,該飛船發射是在秋分日過后,太陽直射點應在圖甲的BC段并向南移動。第6題,在該飛船發射后的四天里,地球應該在圖乙的和之間,并遠離,距離越來越近,地球公轉速度也越來越快。答案5.C6.B課后作業基礎沖A練1(2017河南四地六校聯考)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A B C D解析圖,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圖,結合經度知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錯誤;圖,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自轉;圖,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自轉。答案D2(2017湖北武漢高一檢測)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是以南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B圖中A點的地理緯度是2326SCA在B的東南方向D

18、A比B的自轉角速度稍大解析圖中地球自轉的方向呈逆時針方向,該圖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A點在北半球,地理緯度不可能是2326S。南北方向上,越靠近北極點,就越偏北,故A在B的南面;東西方向上,由B到A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故A在B的東面,綜上所述A在B的東南方向;地球上各地的角速度除極點為O外,其他均為15/時。答案C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回答35題。3圖中序號表示黃赤交角的是()A BC D4恒星M是()A牛郎星 B織女星C太陽 D北極星5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A0 B2326C6634 D90解析黃赤交角是地球赤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的夾角,黃赤交角在短期內可

19、以看作是穩定不變的,目前采用2326。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6634。地球公轉過程中,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答案3.A4.D5.C讀太陽直射點周年移動變化示意圖,回答67題。6當太陽直射點分別位于B點和C點時,對地球公轉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AB點比C點快BB點比C點慢CB點和C點都是最大值DB點和C點都是最小值7太陽直射A點的時間最有可能是()A5月 B8月C10月 D2月解析第6題,太陽直射B點時為6月22日前后,接近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慢;太陽直射C點時為12月22日前后,接近近日點,地球公轉速度快。第7題,8月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10月、2月太陽直射南半球。答案6.B7.A8

20、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A點的節氣是_,在_月_日前后。(2)A、B、C、D四點中地球公轉速度較快的是_點,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點附近。(3)2016年2月8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這一天地球位于圖中的_之間,此時,太陽直射_半球,并向_移動。解析解答有關地球公轉運行的這類題目時,首先應根據地軸傾斜方向判斷出地球運行過程中四個位置的節氣或時間,北半球傾向于太陽一側的應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遠日點附近。然后根據地球公轉逆時針方向推斷出其余三個位置的節氣或時間,在此基礎上解答問題。由于地球公轉速度在近日點時較快,遠日點時較慢,2月8日時,地球正位于AB段之間,太陽直射南半球,并正向北移動。答案(1)冬

21、至日1222(2)AC(3)AB南北能力達標練讀地球局部自轉等線速度(單位:km/h)分布示意圖,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回答12題。1該區域所在的位置是()A北半球中緯度 B北半球低緯度C南半球高緯度 D南半球中低緯度2點地形最有可能是()A河谷 B盆地 C平原 D山地解析第1題,圖示區域地球自轉線速度自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線速度接近赤道線速度(1 670 km/h),為低緯地區。第2題,點附近等線速度線彎曲明顯,線速度大于同緯度兩側,說明海拔較高,可能是山地。答案1.B2.D下圖為某地天文愛好者在一天中連續拍攝的太陽視運動軌跡,拍攝日期為北半球夏至日,且M位于正南。據此,結合圖完成34題。3拍

22、攝地點可能位于()A2326S以南 B2326S以北C2326N以南 D2326N以北4此時,地球位于下圖公轉軌道的()AM點 BN點 C近日點 D遠日點解析由材料可知,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故太陽直射點位于該地南方,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夏至日地球位于遠日點附近,正接近遠日點。答案3.D4.A5下圖為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年運動軌跡圖,圖中心位置為極點,外圓為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Aa Bb Cc Dd解析左圖為南半球圖,ba太陽直射點由赤道移至南回歸線,時間為從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到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答案B右圖中A平面為黃道面、B平面為赤道面,據此回答67 題。6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圖中P點時,北半球的節氣應是()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7若圖中角比現在增大2,則()A黃赤交角變為25.5B回歸線的度數將變為24.5C太陽直射的范圍將縮小4個緯度D地球上出現極晝極夜的范圍將擴大兩個緯度解析第6題,圖中為黃赤交角,則P點位于北回歸線。當太陽直射P點時,北半球的節氣應是夏至。第7題,若圖中角比現在增大2,即黃赤交角比現在減小2,變為21.5,則回歸線的度數將變為21.5,地球上出現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