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2、5、3的倍數的特征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2、5、3的倍數的特征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2、5、3的倍數的特征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2、5、3的倍數的特征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2、5、3的倍數的特征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PAGE 頁碼32頁/總NUMPAGES 總頁數32頁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2.2、5、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筆記第1課時 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內容教科書P9例1,完成教科書P9“做一做”和P11“練習三”中第1、2題。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能準確判斷2、5的倍數,促進數感的發展。2.了解奇數與偶數,能準確判斷奇數與偶數。3.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活動,培養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難點正確判

2、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教學準備課件,每名學生一張百數表。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識,設疑導入1.復習回顧。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因數和倍數的知識,誰能舉例說一說什么叫因數,什么叫倍數?師:關于倍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能舉例說說嗎?【學情預設】大多數學生能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舉例表述倍數和因數的意義,并能說出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知道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特征。【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并舉出具體的例子,幫助學生重點回顧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為學習本節課的知識打基礎。【教學提示】學生隨便報數時,教師可以說:“報大一點的,再報大一點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3、設疑導入。師:同學們說了這么多關于倍數的知識,真棒!關于倍數的知識,我還知道很多,不信的話,你們可以考考老師。你們隨便說一個自然數,老師都能快速判斷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數。學生報數,教師快速說出是不是2或5的倍數,同時讓學生運用除法知識進行驗證。師:老師厲害吧!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不計算就能快速判斷出來嗎?(想)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板書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征)【設計意圖】創設學生考教師的游戲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快速又準確地進行判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探索5的倍數的特征1.課件出示教科書P9例1。教學筆記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百數表,在這些數

4、中找出5的倍數,把它們圈起來。學生自主活動,找出5的倍數圈起來。2.集中展示,交流匯報。展示學生的作品。師:大家仔細觀察同學圈的,有不同的意見嗎?【學情預設】學生不一定都能很完整地將5的倍數都圈出來,教師以其中一份作品為例,跟同學們一起補充完整。師:現在都圈出來了吧?你們有什么發現呢?【教學提示】此處是本節課的重點,可以鼓勵學生舉出個位數字是5或是0的五位數、六位數等不同的數進行驗證。【學情預設】有的同學發現圈起來的數都在同一列,即第5列和第10列,有的同學發現圈起來的數個位數字都是0或5。3.由具體到抽象,理解5的倍數的特征。(1)舉例驗證,觀察發現。師:我們觀察發現的5的倍數,個位上的數字

5、都是0或者5。100以內的數是這樣的,其他數也是這樣的嗎?師:請同學們與同桌合作,舉出一些更大的、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看它們是不是5的倍數。【學情預設】同學們舉出三位數、四位數或更大的數,用除法驗證是不是5的倍數。師:驗證了嗎?你舉出的是什么數?是不是5的倍數?(2)歸納5的倍數的特征。師:我們通過圈一圈、舉例等方式發現了哪些數是5的倍數,怎樣的數才是5的倍數呢?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歸納: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課件呈現并板書)【教學提示】針對學生的各種猜想,教師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讓學生說說自己猜想的依據,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設計意圖】借助百數表,讓學生通過找一找、圈一

6、圈、議一議等活動,發現5的倍數的特征。同時讓學生體驗合情推理的一般過程,即僅僅通過100以內的數還不夠,可以通過舉例來驗證規律,當所有非零的數都符合這一特征時,就可以概括出基本的特征,完善學生的認知。三、探索2的倍數的特征1.猜想。師:根據5的倍數的特征,猜想一下,什么樣的數會是2的倍數呢?【學情預設】預設1:由5的倍數的特征,學生可能會猜想個位數字是0和2的整數是2的倍數。預設2:因為4是2的倍數,學生猜想個位數字是0、2和4的整數是2的倍數。教學筆記【設計意圖】通過猜想,培養學生的思考、類推能力。2.驗證。(1)借助百數表觀察驗證。師:大家的猜想都很有道理,到底是否正確呢?繼續來觀察百數表

7、,將表中2的倍數涂上紅色。(2)課件出示百數表。(3)學生在自己的百數表上給2的倍數涂上紅色。【學情預設】根據在百數表中找5的倍數的經驗,學生能很快在百數表中涂出2的倍數。【設計意圖】讓學生找一找、涂一涂,初步發現2的倍數的特征。(4)交流比較,發現2的倍數的特征。【教學提示】對于2的倍數的特征,主要是建立感性認知,所以要讓學生觀察、交流、比較,在具體的活動中感知。師:誰來說說,你涂的數有哪些特征?學生匯報,課件將個位是0、2、4、6、8的數變紅。師:觀察2的倍數的特征,跟你剛才的猜想一致嗎?【學情預設】預設1:涂色的數與自己的猜想不一致,通過涂色豐富了對2的倍數的特征的認識。預設2:涂色的數

8、與自己的猜想一致,激勵學生的學習自信心。3.歸納2的倍數的特征。師:2的倍數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可以像剛才探究5的倍數的特征一樣,舉出更大的數,驗證你的發現。【學情預設】通過猜想、涂色、小組交流、全班匯報、課件演示,學生完全能歸納出2的倍數的特征。也許學生表述的語言不是很規范、全面,只要學生的表達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課件同時展示)【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既可以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2的倍數的特征,理解更深刻。四、做一做,加深理解1.課件出示教科書P9“做一做”。

9、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P9“做一做”。師:知道了2和5的倍數的特征,你們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嗎?(會)做一做教科書上P9的“做一做”。2.評價反饋。學生匯報,課件顯示答案。3.發現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數的特征。師:做完這道題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發現: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課件呈現并板書)4.解疑釋惑。師:現在明白了老師為什么不計算就能很快判斷出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了吧?【設計意圖】運用2、5的倍數的特征解決問題,既鞏固2、5的倍數的特征,又滲透2和5的公倍數的特征。五、認識奇數和偶數1.學生自學教科書P9。師:我們認識了2、5的倍數的特征,請將教科書P9

10、的空填完,并認真讀一讀例1。教學筆記2.自學情況反饋。師:從教科書中,你學到了些什么?【學情預設】知道了2、5的倍數的特征,還知道了什么是偶數和奇數。師:誰來說說什么是偶數?什么是奇數?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偶數和奇數。師:偶數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雙數”,奇數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單數”。師小結:整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0也是偶數。(板書)3.判斷、舉例,理解奇數和偶數的概念。【教學提示】教學提示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1)讓學生舉出幾個偶數、幾個奇數。(2)教師說幾個數,請學生迅速判斷它是偶數還是奇數。【設計意圖】偶數和奇數的概念是約定俗成的,不存在

11、要自主探究,只要學生知道就行。而在低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知道了雙數和單數,所以在這里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認識偶數和奇數,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通過舉例、判斷的方式加深對偶數和奇數的理解,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效果要好。六、即時演練,反饋評價1.課件出示教科書P11“練習三”第1題。(1)學生自主讀題,厘清題意。(2)要求學生用兩種不同的符號在教科書上標出奇數和偶數。(3)交流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學生交流后,課件呈現正確結果。【學情預設】此題是對奇數和偶數概念的鞏固,學生都能比較輕松地解答。【設計意圖】鞏固理解奇數、偶數的含義,能正確判斷一個自然數是奇數還是偶數。2.課件出示教科書P11“練習三”

12、第2題。(1)學生獨立在教科書上完成。(2)匯報交流,課件呈現完整答案。當學生說出答案后,教師追問:你怎么想的?為什么?【學情預設】(1)5的倍數的特征是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兩位數的最高位不能為0,所以這個數只能是55。教師可以追問:50行嗎?為什么?(2)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這個數的個位數字只能是0。(3)2的倍數和5的倍數都有很多,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這個三位數個位數字一定是0,要使它最小,百位和十位上的數應該盡可能小,那就是100。3.課件出示習題。(1)學生獨立思考每個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為什么。(2)師生共同討論,交流想法。教學筆記【設計意圖】通過辨析,厘清各知識點之

13、間的關系,加深對奇數、偶數、2的倍數的特征、5的倍數的特征的理解。七、課堂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整理本節課的知識,課件完整地呈現本節課的核心要點。板書設計2、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整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0也是偶數。教學反思本節課中,先根據觀察,發現2、5的倍數的特征,再根據特征,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奇數和偶數的認識也是如此。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與習慣,所以在教學中涉及解決問題,都是盡可能讓學生不僅說是什么,還要

14、說為什么,怎么想的。這也導致本節課的時間很緊張,今后在交流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說不同的想法,想法相同的就不重復,節省教學時間,提升教學效率。作業設計 三、按要求寫數。1.兩個數位上的數相同,并且是奇數。2.8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3.是5的倍數中最大的兩位數。4.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最大的三位數。四、用三張數字卡片組成三位數。1.偶數有:_。2.奇數有:_。3.是5的倍數的有:_。4.同時是2和5的倍數的有:_。參考答案三、1.7 7(答案不唯一) 2.0 3.9 5 4.9 9 0四、1.250,520,5022.2053.250,520,2054.250,520 教學筆記第2課

15、時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內容教科書P10例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及P11“練習三”中第35題。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能判斷或寫出3的倍數,促進數感的發展。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推理、概括等活動經歷探究3的倍數的特征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和分析、概括等能力,積累活動經驗。3.通過主動參與探究、質疑問難等過程,獲得探索數學結論的成功體驗,培養科學探究精神。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難點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教學準備課件,每人一張百數表。教學過程一、回顧探究2、5的倍數的特征的過程,揭示課題1.回顧舊知識。師:前面我們學習了2、5的倍數的

16、特征,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發現2、5的倍數的特征的?學生交流,教師引導歸納:找出倍數觀察比較發現特征。2.揭示課題。師:本節課我們學習3的倍數的特征。(板書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設計意圖】3的倍數的特征相對于2、5的倍數的特征比較隱蔽,不容易觀察發現,生活中也找不到情境介入,通過回顧2、5的倍數的特征的探究歷程,引導學生掌握一般的探究流程,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幫助。二、探究3的倍數的特征1.猜想。師:我們知道2、5的倍數的特征,猜一猜,3的倍數的特征會是怎樣的?說說你的理由。【教學提示】對于學生的各種猜測,只要合理就行,不要急于判斷。【學情預設】按照一般的思維慣性,可能很多學生會猜測個位上是0

17、和3的數是3的倍數,或個位上是0、3、6、9的數是3的倍數。2.制造沖突,激發探究意識。師:猜測是否正確,我們舉例驗證就行。師:快速計算,根據你們的猜測,看看10、23、36、49這幾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學情預設】學生通過除法計算,會發現10、23、49并不是3的倍數,36是3的倍數。師:計算發現了什么?你們的猜測正確嗎? 【學情預設】學生發現,根據猜測舉出的數中,有的是3的倍數,有的不是3的倍數,3的倍數好像跟個位數字無關。【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數,驗證同學們的猜測,制造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產生積極的探究需求。3.利用探究經驗,探索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筆記師:看來把2、5的規律直

18、接遷移過來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要經歷探究過程,自主去發現。(1)借助百數表,找出3的倍數。課件出示教科書P10例2。師:請同學們拿出百數表,在表上用紅色涂出3的倍數。學生自主涂色。【學情預設】學生有前面涂色的經驗和有序思考的習慣,在此會逐步涂出3的倍數。少數不能全部涂出來的同學,可以與同桌討論一下,相互指導。(2)交流展示學生涂出的作品。【教學提示】提醒學生,一位數個位上的數字就是它本身。以其中某一個同學的作品為例,引導學生完善,涂出所有3的倍數,并結合學生的交流,課件呈現所有3的倍數。(3)探索3的倍數的特征。師:橫著看,圈出3的倍數中的前10個數,個位上分別是哪些數字?(課件呈現)師:判斷一

19、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只看個位行嗎?通過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3的倍數跟個位數字無關,只看個位不行。【學情預設】學生能很快找出前10個3的倍數,發現個位上的數有19和0,發現3的倍數只看個位不行。【設計意圖】前面驗證猜想時已經感受到了3的倍數與個位數字無關,在此,進一步借助百數表,讓學生直接感受到3的倍數的特征跟個位數字無關,減少受到2、5的倍數的特征的干擾。【教學提示】3的倍數的特征比較隱蔽,要耐心傾聽學生的想法。師:橫著看不行,還可以怎樣看?你發現了什么?小組內相互討論。學生活動,組內討論、交流。【學情預設】有的豎著看,有的可能是斜著看。如果學生說到豎著看,就讓其他同學發表自己的見解,

20、通過辨析發現豎著看行不通。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你們的發現?是怎么發現的?師:根據大家的發現,你能說說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嗎?【學情預設】學生從涂色的部分很快就能發現斜著看第一斜行:3,12,21,30;第二斜行:6,15,24,33,42,51,60十位依次加1,個位依次減1,各斜行中的數各位上的數的和不變,發現3的倍數各位上的數的和都是3的倍數。【設計意圖】充分借助課件的涂色,降低學生觀察發現規律的難度,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對比、類推,不斷地嘗試、校正,發現3的倍數的特征跟各數數位上的數字和有關,繼而初步感知3的倍數的特征,同時積累探索活動的經驗。教學筆記(4)深化理解,強化認識

21、。師:根據你們發現的規律,舉幾個數試一試,看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舉例,其他同學一起計算驗證。師:你們現在知道了3的倍數的特征嗎?是怎樣的?學生表達,教師板書: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舉例驗證任意多位數是不是3的倍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同時從特殊到一般,經歷歸納推理的一般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發展學生的推理、抽象、概括能力。三、實踐應用,深化理解1.課件出示教科書P10“做一做”。(1)判斷哪些數字卡片擺出來的數是3的倍數。師:下面用數字卡片擺出來的數哪些是3的倍數?你是怎么判斷的?【學情預設】學生有的可能一個一個地試除,有的可能直接求出

22、兩個數的數字和,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擺出來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跟數字的順序無關,而是跟組成數的數字和有關,直接求出數字和就行。(2)師:在每個數后面加上一張卡片,使這個三位數成為3的倍數。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分組討論,全班集中交流展示。【學情預設】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點難度,特別是58、47這兩個數,本身不是3的倍數,要引導學生交流思維,發現規律,按規律補充卡片,將所有的可能都考慮到。【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第一問學生很容易解答,但是第二問是一個開放的問題,答案不唯一,對于學生來說,有點難度。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既是降低探究難度,也是智慧合作共享,感悟思維方法。2.課件出示教科書P11“練習三”第

23、3題。(1)學生獨立在教科書上圈出來。(2)全班集中交流展示,課件呈現完整答案。【教學提示】不僅僅是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提煉思維方法。【學情預設】這題是對3的倍數的特征的鞏固練習,根據3的倍數的特征,計算每個數各位上的數字和是不是3的倍數即可。3.課件出示教科書P11“練習三”第4題。(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師:讀一讀,說出的數要符合哪些條件?【學情預設】預設1:既是3的倍數,又是偶數。預設2:既是5的倍數,又是奇數。(2)學生獨立思考,列舉符合條件的數。(3)匯報交流,提煉思維方法。【學情預設】預設1:3的倍數的偶數,個位數字必須是偶數,可以先確定個位數字,再根據各位上的數

24、字和是3的倍數的特征確定其他數位上的數字。預設2:5的倍數的奇數,個位數字只能是5,個位數字是5的數一定既是5的倍數,又是奇數,所以只要個位數字是5的數都符合條件。4.課件出示教科書P11“練習三”第5題。(1)學生獨立解答。(2)組內交流。(3)全班集中評價。教學筆記【學情預設】每個方框里填1個數字,使每個數都是3的倍數,對學生而言并不是很難,但是要將所有的填法找出來,需要嚴謹的思維。學生匯報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有序思考。【設計意圖】這是一道發散題,一是讓學生掌握這類題的思考方法,二是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能力,養成嚴謹的思維品質。四、課堂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

25、些收獲呢?板書設計3的倍數的特征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教學反思前面2、5的倍數的特征對于本節課學習來說,有一定的負遷移,恰好與學生的認知產生沖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但是3的倍數的特征非常抽象,學生只有親身經歷涂色,通過觀察涂色,才能發現規律。我在思考,如果百數表中的涂色不給學生這么明顯的暗示,學生是否能發現3的倍數的特征?我們該如何從數學本質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尋規律?作業設計 三、在下面的里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是3的倍數。(把符合條件的所有數字都填在橫線上)1.21,里可以填_。2.35,里可以填_。3.59,里可以填_。4.100,里可以填_。

26、參考答案三、1.0,3,6,92.1,4,73.1,4,74.2,5,8教學筆記練習課教學內容教科書P1113“練習三”中第612題、“生活中的數學”和“你知道嗎?”。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會準確判斷2、5、3的倍數。促進數感的發展。2.知道2、5、3倍數的特征及奇數與偶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在運用概念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數學的抽象能力與推理能力。3.在練習過程中感悟同時是2、5、3中任意兩個數的倍數的特征,靈活運用這些特征解決問題。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難點正確運用2、5、3的倍數的特征解決問題。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提示】現在小型電影院

27、很少設單雙號,如果學生不知道,教師就直接介紹。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說說生活中的數學師:前面我們學習了2、5、3的倍數的特征,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知識。【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到買東西時,知道是否算錯了錢數等生活問題,讓學生自由表達。如果學生無法找到生活中數學的應用,教師可以直接介紹。師: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我們數學書的頁碼,攤開書,左邊的頁碼都是偶數,右邊的頁碼都是奇數。(讓學生翻開書看看)如果老師說看奇數頁的內容時,你們會看書的哪一邊啊?(書的右邊)師:你們到電影院看電影時,觀察過座位號嗎?有什么規律?教師引導學生看教科書P13“生活中的數學”情境圖。師:大型電影

28、院、文化宮、報告廳等地方,每次參與的人比較多時,為了控制人流,就會設單雙號。看看,座位號是多少的該從雙號入口進?老師是6排39號,該從哪個入口進?師:從圖中,你還知道了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數、偶數知識?【學情預設】街道兩邊的門牌號;體育課時報數,單數出列師:這些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用處,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二、基礎訓練,加深理解1.課件出示習題。師:哪些數涂的是綠色?你是怎么想的?教學筆記學生口答,教師點擊課件呈現答案。【學情預設】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的倍數,只需看這個數的個位上的數字

29、是否是0,2,4,6,8即可。2.課件出示習題。師:哪些數是3的倍數?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口答,課件呈現答案。【學情預設】各數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3.課件依次出示教科書P12“練習三”第8題里的3道小題。師:個位上是3,6,9的數,都是3的倍數。對嗎?為什么?【學情預設】不對,學生直接說出3的倍數的特征,或者舉例說明。師:個位上是1,3,5,7,9的數,都是奇數。對嗎?為什么?【學情預設】對。個位上是1,3,5,7,9的數都不是2的倍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就是奇數。或者,個位上是1,3,5,7,9的數除以2都得不到整數商,所以是奇數。師:在全部整數里,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30、對嗎?說說理由。【學情預設】對。因為所有的整數,個位數字要么是0、2、4、6、8,要么是1、3、5、7、9,所以不是奇數就是偶數。或者,因為所有的整數要么是2的倍數,要么不是2的倍數。【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掌握2、3的倍數的特征,理解奇數和偶數的概念,落實基本的概念。【教學提示】引導學生結合圖文,完整、有序地讀出數學信息。三、綜合應用,鞏固提升1.課件出示教科書P12“練習三”第7題。(1)分析解答。師:從圖中你讀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讀出數學信息:媽媽買了馬蹄蓮和郁金香,馬蹄蓮每枝10元,郁金香每枝5元。媽媽給營業員阿姨100元錢,找回了13元。判斷找回的錢對不對。(2)師:營業員阿姨找

31、回的錢對嗎?同桌間相互交流,并說明理由。【學情預設】沒有告訴媽媽買的馬蹄蓮和郁金香的具體數量,有些學生可能不知道怎么入手,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不需要具體的數量,根據付錢的數的特征進行判斷。預設1:100-1387(元),馬蹄蓮10元一枝,不管買幾枝馬蹄蓮,它的總價是10的倍數,也就是整十數;郁金香每枝5元,不管買幾枝郁金香,買郁金香的錢一定是5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加起來的數個位上也一定是0或5,和一定是5的倍數,而87不是5的倍數,所以找回的錢不對。預設2:100-1387(元),馬蹄蓮10元一枝,10是5的倍數,買馬蹄蓮的錢一定是5的倍數,郁金香每枝5元,5也是5的倍數,所以不管買幾枝馬

32、蹄蓮和郁金香,總價錢一定是5的倍數。而87不是5的倍數,所以找回的錢不對。教學筆記預設3:100是5的倍數,買馬蹄蓮和郁金香的錢都是5的倍數,那么找回的錢也應該是5的倍數,但13不是5的倍數,所以找回的錢不對。【設計意圖】運用5的倍數的特征解決實際問題,在運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5的倍數的特征,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探究教科書P12“練習三”第11題。(1)課件出示教科書P12“練習三”第11題。(2)學生獨立解答。(3)展示交流,探究分享。師:既是2和5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最小兩位數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學情預設】預設1: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數末尾是0,就可以確定個位數字是0,

33、再來看十位上的數字。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的數是3的倍數,0和3、6、9的和是3的倍數,所以兩位數可能是30、60、90,其中最小的數就是30。預設2:2和5的倍數中,兩位數有10、20、30、40、50、60,其中又是3的倍數的數最小是30。【教學提示】引導學生思考先考慮什么,滿足哪些條件,再考慮什么,滿足什么條件,培養學生有條理地分析問題的習慣。預設3: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這個數就是10的倍數,一個兩位數既是10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就31030,所以這個最小的兩位數是30。師: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最小三位數是多少?最大三位數是多少?引導學生思考:先找出既是2的倍數,又是

34、3的倍數的數的特征,再來考慮三位數中最大和最小的數。或先找出最小數和最大數的范圍,再考慮同時是2和3的倍數的特征。【學情預設】預設1: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最小的是6,那么最小的三位數就是6的倍數。根據找6的倍數的方法,先估算,再試乘61696,617102,最小的三位數是102。1666996,16761002,最大的三位數是996。預設2:最小的三位數是10,再考慮2的倍數,里可以填0、2、4、6、8,又是3的倍數,那么10的和是3的倍數,里最小填2,所以最小的數就是102;最大的數是99,里的數是偶數,99的和是3的倍數,里最大填6,所以最大的三位數是996。【設計意圖】本題是一道

35、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探索10、6的倍數的特征,進一步增加學生的數學探究活動經驗,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四、探究4的倍數的特征1.師:前面我們學習了2、3、5的倍數的特征,由它們的倍數的特征,你們能猜想一下4的倍數的特征嗎?【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根據前面的經驗,猜測個位數字、數字之和等,教師都不急于下結論,而是激勵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2.課件出示教科書P13“練習三”第12題的數表,讓學生圈出4的倍數。教學筆記3.探究4的倍數與2的倍數的關系。(1)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課件出示圈出的數。(2)課件出示教科書P13“練習三”第12題第(1)問。【學情預設】4的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偶數,所

36、以4的倍數都是2的倍數。(3)師:2的倍數都是4的倍數嗎?【教學提示】本環節只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探究,教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處理,不對全班作要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取舍。【學情預設】2的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偶數,但是個位數字是偶數的數不一定是4的倍數。所以2的倍數不一定都是4的倍數。4.探究4的倍數的特征。(1)課件出示教科書P13“練習三”第12題第(2)問。【學情預設】學生知道只看個位,不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4的倍數。但是由于數據有限,學生很難歸納出4的倍數的特征。(2)課件出示200以內的數表,并涂出4的倍數讓學生觀察。師生一起探討、交流,發現4的倍數的特征:一個整數的末兩位數是4的倍數

37、,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設計意圖】本題是一道探究性練習,運用前面探究2、3、5的倍數的特征的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有所發現,積累活動經驗,提升探究能力。五、自主練習1.學生自主完成教科書P1112“練習三”第6、9、10題。2.全班交流,反饋評價。六、課堂小結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新的收獲呢?教學反思本節練習課中,除了鞏固2、5、3的倍數的特征外,教科書還設計了很多綜合性、開放性的習題,如涉及4、6、10的倍數的特征,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分析、推理能力,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分析推理,有條理地表述根據什么條件,知道什么,達到學習目標,但是有少部分學生卻停留在“知道”的層面,綜合分析的能力還需要

38、進一步加強。作業設計一、把下面各數填在合適的方框里。三、填空。1.同時是2和5的倍數的最小兩位數是( ),最大兩位數是( );有因數3,也是2和5的倍數的最小三位數是( ),最大三位數是( )。2.一個四位數417。教學筆記(1)要使它是偶數,里可以填( )。(2)要使它是3的倍數,里可以填( )。(3)要使它既有因數2,又有因數5,里可以填( )。3.在12,14,16,32,124,630,224,6,172,2016這些數中,4的倍數有( ),只看個位,( )判斷一個數是不是4的倍數(填“能”或“不能”)。4的倍數的特征是:( )。參考答案一、5的倍數:15 20 65 670 2052

39、的倍數:4 6 12 20 670 783的倍數:6 12 15 93 111 78三、1.10 90 120 9902.(1)0、2、4、6、8(2)0、3、6、9(3)03.12,16,32,124,224,172,2016 不能 末尾的兩位數能被4整除小學生各年級語文學習方法指導1小學語文低年段學法指導從教材要求上講,小學低年段(一、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二年級)語文教材的教學,著重是進行漢語拼音、識字、寫字、聽說、閱讀、寫話的訓練。從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七至八歲階段,他們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

40、主要形式,在認識、理解事物或學習時往往要借助實物或形象。要學生掌握簡單的學習方法,具體來說就是:(1)借助形象物學習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漢字。(2)學會寫字的基本方法。(3)能用形象記憶法、趣味記憶法、情境記憶法背誦課文。(4)學會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的方法。(5)通過先想后說的方法,說、寫完整的話、通順的話、規范的話。(6)能用復習的方法鞏固所學知識。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手段,教會他們學習。2小學語文中年段學法指導小學中年段(三、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四年級)語文的教學,著重進行段的

41、訓練。通過對段的理解和練習,逐步過渡到篇的訓練。這時的學生已是九至十歲,從心理特征上看,這個階段的學生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漸發展起來,有意注意也隨之增長,能較為自覺地支配自己的行動。其思維方式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從語文知識上看,學生已學會漢語拼音,能認識1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有了較為豐富的感性知識。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簡單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學會基本的學習方法。(1)學會預習找疑點、復習抓重點的方法。(2)學會用音序、部首、數筆畫的方法查字典、詞典,理解詞語。(3)學會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方位變化觀察法”(以方位為序進行觀察)、“時間推移

42、觀察法”(以時間為序進行觀察)、“情節發展觀察法”(以事件情節發展為序進行觀察)和“移步換境觀察法”(以地點移動為序進行觀察)。(4)學會按時間先后順序、事情發展順序、總分思路順序介紹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分段的方法。(5)學會用“摘句法”“歸納法”“取主法”概括段意。(6)學會用“理序法”“路標法”“化整法”“提綱法”“首尾法”背誦課文。在這個階段中,家長要開門見山地教給孩子各種具體的學習方法,并進行示范性指導,讓他們在練習中反復實踐。3小學語文高年段學法指導小學高年段(五、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六年級)語文的

43、教學,著重是進行篇的訓練,要在加強對課文條理、層次、內容的理解及篇章結構訓練的基礎上,突出布局謀篇的訓練。這時的學生,年齡已達十一二歲,從心理特征上看,他們已能長時間地、有效地感知事物,能區分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征,思維的發展已達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強。從學習方法上看,他們已基本學會和掌握學習語文知識基本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熟練掌握學習語文知識的基本學習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提高。(1)學會用“比較法”掌握不同類型課文的內容、結構、特點。(2)學會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通過邊讀,邊質疑、邊釋疑的過程得到新的知識。(3)學會

44、用“連綴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審題歸納法”“重點段落歸納法”“課后問題歸納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4)學會用“課題分析法”“重點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內容法”“找文中總結、小結、過渡或議論等關鍵句法”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5)學會逐步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6)學會用“總結提高的方法”檢查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使自己的學習方法更科學、更系統、更完善。在這個階段中,家長要著重注意訓練孩子掌握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并注意引導他們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激發學生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總之,小學生的學習方法

45、對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有巨大的影響,甚至可以決定將來的學習成就。因此,我們家長應該循序漸進地、扎扎實實地培養孩子的語文學習方法,不要送給學生一座“金山”,而要將那個“點石成金”的手指送給孩子,這樣才能將在學海遨游孩子送上渡海的航船。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寫作文?為什么孩子作文總寫不好?如何讓孩子寫好作文,又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文?天啊!關于小學生寫作這事兒真的有談論不完的話題。今天為大家推送的這篇文章幾乎可以解決你所有的疑惑!一、為什么孩子們對作文一籌莫展?首先,我們來探究一個問題孩子為什么要寫作?作文,究竟是什么?作文,其實就跟說話一樣,是一種表達方式。每個人都有自我表達的需要,孩子不愛寫作文,那是因

46、為在應試教育之下,作文早已脫離了它的本質。對孩子來說,它只是一項任務。試問,你喜歡這樣的作文嗎?說起小學生的作文,題目大致如下:“我最熟悉的一個人”、“觀察日記”、“記一件有趣的事”、“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趣的課余生活”、“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童話故事”、“未來的世界”這些題目都需要孩子從過往的經驗中搜索素材,這就要求孩子必須具備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低年級的孩子尚以形象思維為主,只有到了高年級,孩子的抽象思維才能達到強化鞏固的階段。作文教學,本應當遵循孩子的思維發育特點。一、 HYPERLINK /s

47、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二年級的孩子,應從實物出發,大量訓練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然而,現實情況是,一二年級的教材并沒有強調作文教學,許多老師也根本不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孩子,一到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三年級,一接觸作文,就遭受嚴重打擊。所以,這也就是大部分孩子談作文色變的原因。二、作文引導應當遵循的正確規律現在的作文教學,真的搞錯了順序。很多孩子還未來得及好好練習表達,練習把文字寫通寫順,就被要求把文章寫詳細,寫精彩。這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情啊。

48、當我們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我們就容易急躁。一旦看到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高要求,就開始催促、抱怨,甚至責罵。這就強化了孩子對作文的印象:作文真難,我不行。一旦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觀念,他就從此不寫作文了。你越教他,越逼他,他越不會。有的孩子,面對作文,直接三個字,我不會。一個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前提是敢做、想做。所以對于作文教學,我們必須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只有激發起孩子的表達欲望,他才有動力寫作。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讓孩子愛上寫作的正確步驟。一、學齡前,練習口頭表達在孩子學會寫字前,我們要盡可能地給孩子創造口頭表達的機會。其實,3、4歲孩子的大腦就已經儲存了大量的詞匯,足夠她完成簡單

49、的自我表達。然而這些詞匯,最初就像一盤散落的珠子,雜亂無章地堆積在孩子的大腦中。只有經過不斷地練習,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自己的表現得到肯定,他才會主動想辦法擴大自己的詞匯量,以支持他不斷地對外輸出內容。因此,孩子表達越多,越會表達。二、一、二年級 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過渡 有了前一階段的鋪墊,孩子們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表達能力。接下來,我們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從最初的口頭表達,逐步轉化為書面表達。首先,我們要理解,這一階段的孩子,仍然處在形象思維階段。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孩子,需要借助能夠直觀看到、聽到或者觸到的實質性物體,來進行寫作練習。著名 HYPERLINK /search.

50、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經常帶孩子到野外,親身體驗和觀察各種事物的變化,然后再將觀察到的東西寫成文字。所以,家長也可以帶領孩子進行相應的練習。另外,家長還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孩子練習。比如,約定在某個時間段,只能用紙條交流,不能出聲音。再比如,讓孩子幫忙寫購物清單,寫物品使用說明書,寫注意事項和溫馨提示等等。這樣的游戲,會讓孩子樂此不彼。寫著寫著,就能找到樂趣。三、三、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四年級 開始搭建簡單的邏輯框如果前面一、二步都能訓練到

51、位的話,第三步做起來就簡單了。三、四年級孩子的抽象思維開始萌芽,但還需要大量訓練,才能最終穩定下來。所以,這一階段的作文教學,應該是形象作文和抽象作文相結合。形象作文的訓練,主要是為孩子創設情境,讓孩子練習表達。而抽象作文的訓練,主要是讓孩子寫回憶或暢想性質的文章。三年級是孩子寫長文的開端。這一階段的孩子,還無法觀察到事物的細節,因此,我們不能一開篇就要求孩子寫出條理清晰、細致入微的文章,千萬不要在此時批評孩子寫文章像記流水賬。對他們來說,能夠記流水賬,就已經是很好的開端。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開端,他的表達才會自然流暢。倘若,你在此時不斷地打斷孩子,孩子的表達就會受阻。最后,他很可能連一句完整的話

52、都寫不出來。因此,不要用你成人的經驗,去切斷孩子自主輸出的路徑。四、五、 HYPERLINK /search.aspx t /content/17/0206/17/_blank 六年級真正開始關注文章細節與遣詞造句當孩子能夠順暢寫作,不再糾結于組織語言時,我們就可以進行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完善細節,為文章添枝加葉。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能夠對文字表達做到輕門熟路,他才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而在此之前,他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的基礎訓練,完成前三步的積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忽視了一二三階段的積累,直接要求孩子跳到第四階段。這樣的跳躍,造就了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焦慮和不

53、安。三、孩子的寫作天賦是如何被你抹殺的?1.總覺得自己寫得比孩子好作為成年人,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經驗和習慣去要求孩子。好好回想一下,當孩子初嘗文字表達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他寫得毫無邏輯,狗屁不通呢?你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是,來,媽媽教你。可是,你何曾想過,一句“媽媽教你”立馬澆滅了孩子欣喜的火花。孩子心想,原來我寫得不好,原來媽媽很厲害。后來,孩子又勇敢地嘗試了第二次,他同樣滿懷期待地來到你的面前。結果,你開心地說:“嗯,比上次有進步了。這個地方可以改得更好。”這時,孩子生氣了,為什么總是讓我修改?難道我又沒寫好嗎?第三次,孩子開始氣餒,為什么我總是寫不好呢?但是他還是不愿意放棄,他

54、還想再努力一把。第四次,算了吧,反正我寫不好,干脆不寫了。就讓媽媽來寫吧。反正媽媽比我厲害,媽媽說的都是對的。反正我寫了,媽媽還要讓我修改。我干脆不寫,直接讓媽媽教,按照媽媽的意思寫,這樣我就不用修改了。不少家長對我說,孩子根本不愿動筆寫,你讓他寫,他就只有三個字“我不會”。如果你家孩子存在這樣的情況,希望上述文字能給你一點啟發。我們總自以為自己寫的比孩子好,真的如此嗎?現在給你一個標題,一件有趣的事,你能保證,你寫的一定比孩子好嗎?孩子寫的東西真不如大人好嗎?其實不是,只是我們習慣了使用成人語言和成人的思維模式。因此,會看孩子的表達不順眼。2.總替孩子焦慮因為不懂得孩子學習的規律,不能站在孩

55、子立場去體會孩子的感受。于是,每當孩子寫出的東西不如你意時,你便開始焦慮不安。天啦,這怎么交差啊。天啦,怎么寫成這樣。孩子的感受能力比大人要強許多倍,他能感受到母親的每一絲焦慮和擔憂。當你為他焦慮時,孩子會有兩種不同的回應。要么,他自己也變得焦慮無比,要么,他回避。既然,我寫不好作文,有媽媽替我著急,她會幫我想法辦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孩子,最后懶得動筆,媽媽說一句,他寫一句。長此以往,到后面,孩子根本就不愿自己思考,因為,他早已放棄掙扎。四、為什么越教他,作文寫得越不好?相信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體會,一二年級的時候,我不管她,她反倒還能寫點有意思的東西出來。到

56、了三四年級,我一字一句的教,天天給他分析,他反倒什么都不會了,越寫越差。問題出在哪里?我想說,過多的指導,只會讓孩子喪失主動的思考能力,喪失內在的寫作驅動力。試想一下,你在一旁寫工作報告,你老公坐在旁邊,一下告訴你,這個字寫錯了,那句話語句不通順,某個地方表達有誤。想想,這樣的體驗會是種什么樣的感覺?你是不是很想甩開手,你厲害,你來寫。是的,可能孩子的心中也無數次這樣吶喊過,但,你是強者,他是弱者,他不能。教了這么多年的作文,會遇到幾種家庭,幾種孩子。一種是很獨立的,媽媽從來不教他,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最開始,這些孩子的基礎比別的孩子要弱,但是,他保留著對作文的興趣,對表達的內在動力。堅持

57、著,堅持著,這種孩子在作文上慢慢地就上道了,完全不需家長操心了。還有一種家長很操心,從小就希望孩子能在作文上有所突破。從孩子拿起筆,從孩子皺眉的第一刻開始,就守在孩子旁邊,指指點點,生怕孩子哪一點寫得不好。這樣的孩子,在最初半年,會在語言上有一點點優勢。因為,他記住了很多媽媽教給他的語言,看清楚,是“記住”。家長們,切記,一個人的腦袋里,裝的別人的東西越多,留給自己的創造的空間就越小。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他形成了背誦的思維模式,他就會依賴這種模式,以后,無論做什么,他都只是去背誦,去記憶。因為,他懶得動腦去思考。漸漸地,他就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靈活組織語言的能力。五、孩子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家

58、長該注意些什么?1. 了解孩子寫作的規律,解除自己的焦慮。2. 別代替孩子焦慮和著急。你焦慮,你著急了,孩子就不著急了。你幫他把本應該由他來承擔的東西都自己承擔了,最后,他還是學不會寫作文。3. 永遠不要對孩子寫的東西指指點點。你并不比孩子寫得更好。因為,孩子至少在寫作上真實。不會像大人,通篇都是技巧,都是假大空的話。4. 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告知老師。很多家長會說,我也想讓孩子輕松點,但學校老師會給孩子壓力,給家長壓力。是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真誠地溝通。老師不是不近人情,但他不可能比你還了解孩子,你要把你孩子的真實情況告訴老師,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六、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寫好作文,首要的是培養寫作興趣,在此基礎上還要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助于寫作的方法,比如:積累生活素材、借鑒優秀范文、培養構思能力以及合理組織材料。與其簡單地灌輸孩子寫作技巧,不如巧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