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分類和回收利用》課件1_第1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分類和回收利用》課件1_第2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分類和回收利用》課件1_第3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分類和回收利用》課件1_第4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分類和回收利用》課件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和回收(hushu)利用第一頁,共十二頁??凑呃?l j)總讓人不舒服第二頁,共十二頁。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但是,人類在高速發展自己的同時,也在破壞著自己的生存環境. 如今(rjn)我們正面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的嚴重威脅,全球變暖、臭氧層受損、水資源污染、森林銳減 這些都是擺在人類面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我們就以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這一話題展開查找, 讓人們對可回收垃圾資源利用的認識與了解,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節省資源,維持生態平衡. 第三頁,共十二頁。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種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的資源”拉斯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席專家)資源放錯了就

2、是垃圾,在垃圾成分中,可直接回收(hushu)利用的資源,占垃圾總量的429。第四頁,共十二頁。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廢棄物,我們可以從垃圾中回收它們并重新加工利用。這樣做不但能夠減少垃圾的數量,而且能夠節省大量的自然資源。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可回收的垃圾是指適宜回收循環(xnhun)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怎樣回收利用它們呢?第五頁,共十二頁??苫厥绽?lyng)的垃圾調查(dio ch)附近的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回收些什么?這些物品回收后用什么用處?第六頁,共十二頁。 1.回收廢塑料開發“第二油田” 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軟包裝盒

3、等都可以回煉為燃油。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千克汽油和柴油(chiyu),難怪有人稱回收舊塑料為開發“第二油田”。 第七頁,共十二頁。2.回收廢電池防止悲劇重演 “痛痛病”和“水俁病”都是在日本發生的工業公害病。這是由于含鎘或汞的工業廢水污染(wrn)了土壤和水源,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水俁病”是汞中毒,患者由于體內大量的積蓄甲基汞而發生腦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損害,輕者手足麻木,重者死亡?!巴赐床 笔擎k中毒,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處都很容易發生骨折。得這種病的人都一直喊著“痛?。⊥窗。 ?,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于普通土干電池都含有這兩種有毒金屬元素,所以說電池從生產到廢棄,時刻都潛伏

4、著污染(wrn)。電池的回收勢在必行! 第八頁,共十二頁。3.回收廢紙再造林木資源 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好紙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jiyu)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辦公用紙、舊信封信紙、筆記本、書籍、報紙、廣告宣傳紙、貸物包裝紙、紙箱紙盒、紙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紙印制成書籍、稿紙、名片、使條紙等。第二次回收后,還可制成衛生紙。 第九頁,共十二頁。4.回收生物垃圾再造綠色肥料 我們日常生活的食物殘渣可以通過(tnggu)堆肥再造、成為植樹綠化的有機肥料。第十頁,共十二頁。5.回收各種廢棄物 所有的垃圾都能變成資源(zyun) 鋁制易拉罐再制鋁,比用鋁土提取鋁少消耗71%的能量,減少95%的空氣污染;廢玻璃再造玻璃,不僅可節約石英砂、純堿、長石粉、煤炭,還可節電,減少大約32%的能量消耗,減少20%的空氣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個玻璃瓶節省的能量,可使燈泡發亮4小時。 第十一頁,共十二頁。填表分類(fn li)和回收利用垃圾的種類所包括的垃圾處理方式廚余垃圾剩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