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國民經濟核算第1章_第1頁
財大國民經濟核算第1章_第2頁
財大國民經濟核算第1章_第3頁
財大國民經濟核算第1章_第4頁
財大國民經濟核算第1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國民經濟核算(SNA-2008)主講:劉小瑜第一章 總論本章重點1.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問題;2.國民經濟核算的對象;3.國民經濟核算的原則4.國民經濟核算方法與體系。本章難點1.機構單位與基層單位;2.交易的種類及特點;3.四式記賬的原理。參考書目1.聯合國 歐盟委員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編:國民賬戶體系2008,中國統計出版社;2.邱東主編:國民經濟統計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版;3.楊廷干、劉小瑜、蔡定萍編著:國民經濟核算理論、方法及應用, 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年12月版。4.高敏雪等編著:國民經濟核算原理與中國實踐(第三版)SNA第一章 總論

2、第一節 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問題一、國民經濟核算與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1.國民經濟核算:以一定的經濟理論為指導,用統計、會計和數學等方法,對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各類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流量),以及它在特定時候的結果(存量)等重要指標及其構成進行系統、綜合、全面的測度,用以描述一國國民經濟的聯系和結構的全貌。 2.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一套基于經濟學原理的嚴格核算規則來進行經濟活動測度的國際公認的標準建議。這些建議的表現形式是一套完整的概念、定義、分類與核算規則,其中包含了測度諸如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類項目的國際公認標準。SN

3、A第一章 總論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產生和發展SNA“效用價值論”為理論基礎適用于市場經濟起源于英、美 “西方體系” “勞動價值論”為基礎適用于產品經濟最早啟用于原蘇聯和東歐經互會計劃經濟國家 “東方體系”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民賬戶體系(SNA)物質產品平衡體系(MPS)SNA-1953 SNA-1968 SNA-1993 SNA-2008 MPS 新MPS (1984)國民收入統計國核準備期(1920-1939 )國核初創期(1939-1953 )國核成長期(1954-1971 )國核成熟期(1972-1993 )兩套體系一體化發展 威廉配第 庫茲涅茨凱恩斯 范克利夫 J希克斯斯通第一章 總

4、論第二節 國民經濟核算的對象一、國民經濟核算的范圍(一)國民經濟核算范圍的界定1.標準:生產。“生產在哪里分界,中間消耗與最終使用就在那里分界,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就在那里分界,原始收入與再分配收入就在那里分界 ”錢伯海2.對象:全社會所有能創造效用的機構部門或生產部門間的交易活動。SNA第一章 總論(二)一國經濟核算的范圍SNA-2008中國民經濟核算的范圍:一國經濟領土上的常住單位。1.一國經濟領土:以該國的地理疆域為基礎,在地理領土上加上本國在國外的“飛地”、減去國外在本國的“飛地”。 2.常住單位(1)定義:一國經濟領土上具有顯著經濟利益中心的單位和個人 。(2)標準:與其所在的經濟領土有

5、著最緊密的聯系 (活動場所、經濟活動規模),時間的長期性(以一年作為原則標準) 。(3)類別:個人或住戶,也包括企業、政府行政及事業單位等法律或社會實體。 SNA第一章 總論(三)國民經濟中的交易者國民經濟中的交易者是市場的經濟活動的主體,由眾多常住單位所組成。這些單位既包括按照法律程序設立的企業和政府行政、事業單位,也包括自然人和居民住戶。1機構單位與機構部門分類(1)機構單位定義:指能夠以自己的名義擁有資產、發生負債、從事經濟活動并與其他實體進行交易的經濟實體。(2)機構單位屬性 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擁有貨物或資產,并因此能夠通過與其他機構單位的交易變更對貨物或資產的所有權;能夠做出經濟決策、

6、從事經濟活動,并以自己的名義在法律上承擔相應的直接責任; 能夠代表自己發生負債,或承擔其他的義務、承諾,簽訂合同等。SNA第一章 總論注A.獨立核算的企業“企業”部門; 非獨立核算的企業“住戶”部門。B.非金融企業從事非金融服務與貨物生產的企業; 金融企業從事金融服務生產的企業。C.為住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為住戶服務的機構; 政府為全社會服務的機構。SNA(3)機構部門分類第一章 總論(4)機構單位歸屬機構部門流程圖 SNA第一章 總論2.基層單位與產業部門分類(1)基層單位的定義:具有生產決策權的經濟實體 (2)基層單位的特點 擁有固定的生產場所; 雇工一般在16人以上; 能獨立地決定自己的生

7、產和銷售。(3)產業部門 :將各基層單位按生產的工藝、投入的原材料或產品的用途不同進行分類,把性質相同的基層單位歸為一類 ,形成產業部門。(4)中國行業分類標準 :20個門類,99個大類,中類和小類有許多 。SNA第一章 總論(5)產業分類 SNA第一章 總論注:第一層次為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 第二層次是為生產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房地產業、地質勘探、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等行業。 第三層次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

8、、技術服務等行業。 第四層次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國際組織等。 SNA第一章 總論二、國民經濟核算中的交易(一)定義:機構單位之間根據市場經濟原則相互協議而進行的經濟活動。(二)類別1.按照形式可分為三種(1)交換式交易。它是指一個機構單位按照市場原則用一種資源等價換取另一種資源。如商品的買賣、工資的發放等。(2)轉移式交易。它是指一個機構單位單方面無償地向另一個機構單位提供資源。如稅收的繳納、各種捐贈行為。 (3)內部交易。它是指機構單位內部發生的自產自用的經濟活動。如農民自產自用的糧食、自建房屋建筑物、企業自制設備等。SNA第一章 總論2.按照內容可分為四大類

9、(1)貨物和服務交易,又稱產品交易。它反映產品的來源和使用。來源指國內生產和進口,使用包含中間使用和最終使用。(2)分配交易。它是指由各機構部門創造的增加值形成收入,初次分配給勞動力、資本和政府的交易形成初次分配收入,以及初次分配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交易。(3)金融交易。它是指在各類金融資產的凈獲得(凈購買)或負債的凈發生過程中債權與債務資金上的交易。(4)其他積累。此外,還有一類非經濟交易,主要是非生產資產和因非經濟現象,如地下資源的發現或耗減、自然災害、戰爭等政治事件而引起的持有資產損益,以及由于價格變化而產生的持有資產損益,雖不屬于直接的經濟交易,但這些活動影響國民經濟的資產存量,可稱其為

10、其他積累交易。3.按照方式可分為兩類(1)貨幣交易。國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交易主要是以貨幣進行的交易,稱為貨幣交易。(2)非貨幣交易。另一種是以易貨的形式或以實物形態的轉移方式進行的,稱為非貨幣交易。SNA第一章 總論三、經濟流量與存量1.經濟流量(1)定義:反映一定時期內所有經濟活動的變化的價值數量。包括生產、分配和再分配(或轉移)、交換、流通、使用以及資產和負債、物量和物價的變化的價值量。(2)特點價值量;與時期長短有關。2.經濟存量(1)定義:反映某一時點上擁有國民財產的價值量。主要是期初和期末的資產、負債以及凈值的持有量。 (2)特點價值量; 與時期長短無關。 3.兩者關系:期初存量是交

11、易發生的前提,交易產生流量,流量導致存量變化。4.流量、存量價值量=物量價格;SNA第一章 總論四、國民經濟核算的價格 國民經濟核算對于貨物與服務原則上是以現行市場價格計量的,對于那些非貨幣交易或內部交易也是按照現期同類產出市場價格估價核算。價格不僅包括貨物與服務的價格,還包括工資、稅率、利率等。市場價格主要有:(1)要素價格。也稱要素收入價格。它是根據生產中全部勞動報酬、固定資本消耗和營業盈余確定的價格形式。(2)基本價格。是由要素價格加上產品稅以外的生產稅所確定的價格形式。(3)生產者價格。它是生產者生產單位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格,包括要素價格和單位產出的生產稅凈額。(4)購買者價格。它是購

12、買者購買單位產品(含服務)最終得到的市場價格。它除了包含生產者價格外,還包括從生產者到購買者之間所發生的商業流通費和運輸費用。SNA第一章 總論第三節 國民經濟核算原則一、核算原則SNA(一)市場原則1.作用:確定生產范圍。2.凡是為市場交換目的所組織的生產活動,不論其產出是在市場上銷售,還是自用都統計為生產的產出。第一章 總論(二)所有權原則1.作用:確定資產、負債的范圍。(三)國民三等價原則1.作用:搭起了國民核算的骨架,確保核算的整體一致性。2.定義:國民生產國民收入國民支出例A廠當期生產了價值1000萬元的汽車。其中:原材料等消耗C2為500萬元,折舊C1為100萬元,V+M為400萬

13、元。 SNA第一章 總論(四)權責發生制 1.作用:確定統一的核算時點。存量A企業2000年年末的非金融資產存量為1500萬美元。流量中國A廠向美國B廠出口一批成衣,價值1000萬美元。(1)合同時間:1/12/2000;(2)記帳時間:22/12/2000;(3)海關放行:2/1/2001;(4)啟運時間:5/1/2001;(5)貨款收到:20/1/2001。2.記錄時間規則(1)現金收付制:以實收實付為標準處理經濟交易;(2)權責發生制:以應收應付為標準處理經濟交易。SNA第一章 總論(五)現行價格原則1.計價原則(1)經濟流量、存量=物量價格。(2)現行價格原則:按當期的市場價格核算。(

14、3)不變價格原則:以某年價格作為計價基礎。(4)歷史成本原則:按當時發生的金額作為計價基礎。例某廠三年中每年購入同種規格的計算機一臺,SNA第一章 總論第四節 國民經濟核算方法與體系一、核算方法1.賬戶法(1) SNA核算系統借助于會計學的賬戶形式表達機構部門之間的交易狀況和經濟循環各階段的銜接關系。SNA運用的四式記賬是垂直復式記賬與水平復式記賬結合的產物,它源于簿記原理。(2)復式記賬與四式記賬復式記帳:有借必有貸; 借方發生額 貸方發生額。四式記賬:對交易雙方同時進行復式記帳兩個復式記賬2.平衡式: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經常轉移收支 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3.圖示法4.矩陣法SNA

15、第一章 總論例A工廠向B工人發放勞動報酬800元,現金支付。(1)非金融企業 (2)雇員SNA第一章 總論二、方法體系(一)賬戶體系 1.定義:國民經濟賬戶體系是按國民經濟循環過程的生產、分配、消費、積累和資產負債存量設置的一系列賬戶。整個賬戶體系分為經常賬戶、積累賬戶和資產負債賬戶。經常賬戶包含生產賬戶、收入形成賬戶、收入分配和使用賬戶。積累賬戶包含資本賬戶、金融賬戶、資產數量其他變化賬戶和重估價賬戶,它記錄資產、負債和凈值的變化。資產負債賬戶包含期初和期末資產負債賬戶,它反映資產、負債和凈值的存量。 SNA第一章 總論2.國民賬戶的形式A、單個賬戶:即機構部門賬戶(產業部門賬戶);B、綜合

16、賬戶:即國民經濟綜合賬戶。SNA第一章 總論3.賬戶兩方的術語(1)來源(S):增加本單位經濟價值量的交易。(2)使用(U):減少本單位經濟價值量的交易。SNA出售:5臺機床支付:20萬元支付:100萬元一筆債券第一章 總論4.平衡項的設置(1)定義:使賬戶左右兩方保持平衡的項目。例A廠當期總產出100,中間消耗50;應付勞動報酬20,應繳生產稅凈額5。SNA(2)賬戶平衡關系起始項:結轉項;來源項:收入項;使用項:支出項;平衡項:計算項。來源方使用方第一章 總論(3)平衡項使相鄰賬戶保持銜接,且具有獨立的經濟意義。SNA(4)賬戶可拆可拼,反映不同階段的特征。第一章 總論(二)平衡表體系 國民經濟核算運用平衡表的形式反映社會再生產過程及各環節、各部門的經濟活動。主要采用平衡表和矩陣式平衡。 1.基本表(1)定義和種類是對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綜合、系統的價值量核算的表式,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及使用表、投入產出表、資金流量表、國際收支平衡表和資產負債表。這五張核算表彼此銜接,連成一體,構成經濟循環全過程的描述系統,但它們又是各自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子體系。SNA第一章 總論(2)五種核算表之間的關系SNA國內生產總值及使用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