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課件_第1頁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_第2頁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_第3頁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_第4頁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民幣國際化PPT講座人民幣國際化背景1Part101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 國際社會紛紛呼吁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進行改革, 促進國際貨幣多元化。一個重要的方向是實現國際貨幣多元化,從而分散國際貨幣體系過分依賴美元而產生的系統性風險。 在這個背景下,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外匯儲備居全球之首, 隨著其綜合國力與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內外背景分析第四組 國外 國內 國際環境歐洲美國日本從國際環境中看,眾多發達國家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經歷了經濟上的嚴重衰退,曾經統治一時的三大貨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歐洲在貨幣上則處于

2、債務危機的陰霾中,希臘的IMF救助令使法、德兩國疲憊不堪,眾多的債務使得歐元經濟區受到嚴重波折。2009 年美國的制造產業輸出下滑 13%,非農業部門的生產總體下滑 4.5%,迫于形勢美國不得不連續推出寬松政策和量化政策,貨幣的通脹率開始上升,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在 2010 年,信用評級的調底更是威脅到了美元的信用,美金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而另一世界貨幣日元則因為日本經濟的停滯而導致了日元地位的日漸下降,同時日本與美國的關系也決定著日元長期處于弱勢的特征。這樣的環境給了發展中國家貨幣發展的空間,人民幣在世界外匯市場中的地位也日益加強。 國外背景 1國際貿易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2009年以

3、來,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在全球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2我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30余年年均近10%的高增長,2010年以現價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的經濟總量已超過日本。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32013年以來, 我國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投身于亞投行的建設。42015年, 人民幣被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 (SDR) 貨幣籃子。 國內背景 雄厚的經 濟實力廣泛的國際貿易市場國際合作Part2 人民幣國際化現狀0304050201跨境貿易人民幣業 務的展開 加入SDR跨境投融資人民 幣業務結算雙邊本幣互換人民幣離岸市場和全球清算系統建設2017年上半年歐

4、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億歐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新加坡、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2016年10月 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2015年11月 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宣布,人民幣已經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國際貨幣的“自由使用”標準的規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01加入SDR意義 (1)人民幣加入SDR意味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第一次有新興市場貨幣進入SDR貨幣籃子,這有助于改善以往單純以發達國家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格局,增強SDR本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 (2)人民幣加入SDR還有助于提高

5、SDR的穩定性,提升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增強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功能,這也會進一步改善國際貨幣體系。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占比為10.92%,美元在 SDR貨幣籃子占比為41.73%,歐元占比為30.93%,日元占比為8.33%,英鎊占比為8.09%,人民幣將超過日元和英鎊成為全球第三貨幣。SDR貨幣籃幣種權重變化情況102009年從 2009 年開始我國開始施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境內開設上海市和廣東四市(廣州市、珠海市、東莞市、深圳市)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境外在香港、東盟試點。2010年和2011年2010年和2011年兩次把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地域擴大至全國范圍,業務范圍也

6、擴大為跨境貨物交易、服務交易和其他經常項目,并解除對境外貿易地域的限制。2012年2012年6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全面鋪開,拓展至全部經常項目。這樣跨境貿易結算已從港澳向全球擴展,國外金融機構紛紛開辦人民幣業務,人民幣作為一種保值增值貨幣被逐漸接受。02 跨境貿易人民幣業務的展開2015年2015年10月8日,我國在堅持人民幣結算貨幣的道路上又登上了新的高度 -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上海上線運行,為我國跨境業務及離岸市場金融業務提供貨幣清算和貨幣結算的服務。112016年,人民銀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系統建設和直接參與者擴容。2016年7月,中國銀行(香港

7、)有限公司作為直接參與者接入CIPS,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是CIPS首家境外直接參與者,其成功接入使CIPS業務量有大幅提 升。. 截至2016年末,CIPS共有28家直接參與者,512家間接參與者,覆蓋六大洲80個國家和地區。系統累計運行312個工作日,共處理支付業務722849筆,金額48427億 元。2009-2015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增長迅速,從2009年的 35.8億元上升至2015年7.23萬億元。13 越來越多的境外 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使用人民幣投資國內債券市場。境內機構赴境 外發行人民幣債券 起步。 2011年先后允許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人民

8、幣結算、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 企業到香港發 “點心債”。 2012年2015年,先后推出境內企業境外人民幣借款、跨國企業集團人民幣資金池等試點。03跨境投融資人民幣業務結算2016年7月Text 1市場將境外(含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地區)機構在我國境內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稱為熊貓債。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共有170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5103.4億元。境外機構通過RQFII渠道持有的境內債券和股票余額分別為446.2億元和741.8億元。RQFII試點已從中國香港擴大至新加坡、英國、德國、法國、韓國、加拿大、卡塔爾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熊貓債發債主體已包

9、括境外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國際開發機構以及外國政府等,累計發行額為1 940.4億元。Text 22016年8月Text 12016年8月,全球首只以SDR計價、人民幣結算的債券(命名為“木蘭債”)由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合計額度20億SDR。木蘭債的推出,豐富了我國債券市場交易品種,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開放與發展,也是擴大SDR使用的標志性事件,對于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具有積極意義。截止到2016年8月底,共有270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額度814.5億美元,境外機構通過RQFII渠道持有的境內債券和股票余額分別為576.7億元和4121.3億元。T

10、ext 22016年末 截至2016年末,共有18 個國家和地區獲得RQFII額 度,合計人民幣1.51萬億元;共有407家境外機構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托管余額為8 000.3億元。境外機構持有的股票市值和債券托管余額分別為6 491.9億元和8 526.2億元。04 雙邊本幣互換 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國、冰島、新加坡、泰國、巴基斯坦、阿聯酋、土耳其、澳大利亞、烏克蘭等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截至2016年末,人民銀行已與36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總金額超過3.3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雙邊互換協議的簽

11、訂使得我國在雙邊貿易中很大程度地避免使用第三方貨幣,企業可以更自主選擇本幣進行貿易計價結算,有效規避以外幣進行結算的匯率風險,很大程度地減少互換雙方的貿易成本和匯兌成本,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順利推進。意義04 雙邊本幣互換1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迅速。人民幣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倫敦、盧森堡等國家和地區的離岸市 場非常活躍。2截止2016年6月末,境外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余額合計1.3萬億元。32016年,人民銀行先后與美聯儲、俄央行簽署了在美國、俄羅斯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在美國、俄羅斯、阿聯酋指定了人民幣業務清算行。4截至2016年末,人民銀行已在2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

12、人民幣清算安排,覆蓋東南亞、歐洲、中東、美洲、大洋洲和非洲。05人民幣離岸市場和 全球清算系統建設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境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分布情況abc人民幣國際化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對于貨幣國際化程度度量的研究人民幣國際化收益與成本Part3 理論分析文獻綜述d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研究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第四組 國外 國內 01多恩布什(1999)已故的學者多恩布什(1999)曾提到,“用不了很多年,全球將只有那么零星的幾種貨幣存

13、在。在南美洲以及北美洲的國家和地區市場中將只有美元存 02施密特(2001)德國前任總理施密特(2001)曾說:“也許在 21 世紀初,人民幣將達到通存通兌,不久以后人民幣就會變成全球貨幣使用率除了美元、歐元、日元以外最高的一種。屆時,人們可能會看到另一個重要的在全球廣泛流通的貨幣,資本市場乃至世界經濟的和諧性可能被打亂,一旦哪個國家的人民沒有引起對人民幣的重視,就很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后果”。 03蒙代爾(2009)歐元之父”蒙代爾“(2009)訪問我們國家時,認為,“國際貨幣體系需要實現一種以全球性的儲備貨幣為基礎的機制,并不是只以美元為基準,而人民幣也許就是新一輪的全球性貨幣的備選之一。0

14、4Eichengreen ( 2011)指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建立有深度且流動性好的金融市場所必需的經濟規模; 同時,規模巨大的對外貿易與外資流入為建立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融交易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內生條件。05Ito ( 2010)認為,成為區域關鍵貨幣的一個條件是鄰國貨幣與該貨幣匯率共同浮動。作者的實證分析表明,在多數東盟國家的貨幣籃子中,人民幣都占有相當大的權重。中國可以確定將在 2027 年之前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屆時 IMF 總部將有可能遷到上海或北京,這會極大地改變國際金融秩序。06弗里德里希 ( 2010)認為一方面中國政府的漸進式改革模式使其對金融自由化改革異常謹慎;

15、 而在另一方面,其他國家是否愿意接納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態度也不是很明朗,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只能朝著地區貨幣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國際貨幣。07Subramanian ( 2011)提出,廣義經濟優勢 ( 包括 GDP、貿易和凈債權國地位) 是儲備貨幣的關鍵決定因素。根據作者的計算,中國廣義經濟優勢指數在 2010 年就已經超過了美國,根據國際貨幣更替的歷史,作者推測,人民幣將在2020 年前后挑戰美元的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地位。08Subramanian和 Kessler ( 2012)當一個國家經濟上崛起并具有支配地位時,其貨幣一般也會成為其它國家貨幣或隱含或明顯盯住的 “錨貨幣”。他們基

16、于一組包含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樣本所做的實證分析表明,人民幣正逐漸成為一個 “錨貨幣”,東亞已經形成了一個 “人民幣區”,并且一個更加全球化的 “人民幣區”可能會在本世紀 30 年代中期形成。而如果中國實施廣泛的金融和對外部門的配套改革的話,這一進程還會加快。Maziad 和 Kang ( 2012)09認為,就對貨幣的潛在需求而言,人民幣已經基本滿足了跨境使用的前提條件。對人民幣的國際需求源自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體和亞洲供應鏈的中心,以及經濟規模和強勁增長前景。10Orstean 歐拉斯蒂 ( 2013)基于多極國際貨幣體系對人民幣國際化展開了系統且全面的分析,結果指出在不久的將來,人民

17、幣或許將成為國際上最主要的貨幣之一。11麥肯齊 (2014)通過分析提出鑒于外匯儲備構成的慣性,目前的儲備貨幣在短時間內還會繼續占據主導地位,不過人民幣或許會成為地區儲備貨幣。12艾肯格林 ( 2013)則指出: 近年來,中國一直致力于在國際貿易中推行使用人民幣,使得人民幣在國際上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以后幾年其勢必成為國際貨幣。01吳富林(1991)貨幣國際化這一現象,應當結合國際貨幣的制度背景、國際政治背景以及國際經濟形勢進行分析,他認為在貨幣國際化內部條件中,最重要的是一國經濟實力,在貨幣國際化的外部條件中,國際貨幣壟斷的消除,國際經濟的協調以及國際政治的可容行尤為重要。02陳彪如(199

18、8)較早開始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循序漸進的與世界各國建立廣泛的貿易聯系,增加中國在進出口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保持貨幣價值的穩定,建立完善自由的金融市場,增強政治實力,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才具有現實基礎。03趙海寬(2003)提出人民幣可能發展成為世界貨幣之一的論點,他通過分析幾種主要的世界貨幣指出,較高的國際信用地位,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先進的銀行系統,是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基礎條件,應當采取積極的態度和措施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04孫立和王東東(2005)認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應考慮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約束性條件,還應認識到,雖然人民幣國際化是

19、宏觀層面,但微觀層面的企業是承擔者,應該加強微觀層面的發展規劃。05張禮卿(2009)指出,雖然中國人民幣區域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考慮到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國內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欠佳,資本市場的開放度不夠等方面,與貨幣國際化的決定因素存在較大距離,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仍然任重道遠。06高海紅和余永定(2010)指出,從長遠看人民幣遠非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在許多方面見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應該把重點放到如何創造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完善離岸市場,促進金融自由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07郝玉彪、田春生(2011)指出,只有理順國內微觀經濟結構和宏觀經濟調控,才可以具備推

20、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要想從根源解決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必須要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資源配置方式,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08張萌和蔣冠(2013)利用 SW O T模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內外部條件進行了分析,結論顯示,人民幣國際使用的地域范圍、規模和貨幣職能都非常的有限,人民幣與國際貨幣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外在美元在國際貨幣中心的地位無法動搖,即使中國貿易經濟規模擴大,眾多國家和地區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可,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仍將是緩慢的。09林樂芬和王少楠(2015)利用系統 G M M 模型進行實證研究,指出在“一路一帶”建設過程中,人民幣的計價結算

21、和投資功能逐步被加強,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不斷加深,通過擴大對外投資,實現經濟的互動效應與資本項目的有序開放,可以有力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10趙雪情 ( 2016)指出近期人民幣國際支付結算、非居民境內人民幣投資、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均有所萎縮,但伴隨國內經濟的深入發展,金融體系也得到了持續健全和完善,同時人民幣也已加入 SD 貨幣籃子,在這種環境下,其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本文從理論層面預測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前景及其推進路徑的研究具有積極意義。11徐玉威 ( 2017) 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正式啟動,促進了人民幣對周邊國家或地區的影響,人民幣其強勢貨幣地位開始

22、顯現,將會形成與歐元、美元三足鼎立的局面二、對于貨幣國際化程度度量的研究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度量問題,國內相關的研究比較晚,主要集中于最近十年)相關學者主要借鑒國外的主要研究模型,利用現代計量工具,探求各種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因子,以求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好的借鑒。第四組 01人民銀行人民幣國際化研究課題組(2006)通過貨幣境外流通數量指數,貨幣境外流通范圍指數等七個指標加權計算出 2002 年相關貨幣的國際化綜合指數)但由于 2002 年時中國關于人民幣度量的主要指標指數近乎于零,以及主要的指標缺乏官方統計,故這一方法有待進一步考量。02李稻葵和劉霖林(2008)對各國央行國際儲備、貿易結

23、算和國際債券中的各國貨幣比重進行了模型計量,找出影響一國貨幣國際化水平的顯著性內在因素,并進行回歸分析,特別是假設了在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的前提下,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可能占據的比重。03周宇(2009)對國際貨幣的衡量進行了研究,認為外匯交易份額可以描述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最能直接體現貨幣國際化水平的是交易貨幣的規模。04魏昊(2010)指出,貨幣國際化水平一方面可以用國際債券的幣種結構來說明,主要根據一國貨幣標價的國際債券與國際債券總量的比例)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各種貨幣在 SD R 貨幣籃子中的比重來考察。05元惠萍(2011)從理論上分析了可能影響貨幣國際地位的各種因素,指出 G D P 是

24、影響一國貨幣國際地位的關鍵影響因素。06劉艷靖(2012)對目前國際儲備幣種構成的歷史演(1980,2008)進行了計量分析,嘗試從實證的角度探討貨幣國際化的內在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的大小,在研究過程中,采用了動態面板的計量方法,用 F 檢驗、H ausm an 等檢驗方法對面板數據的回歸方程進行了檢驗,說明了人民幣已經初步具備了走向國際化的基礎條件。07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2013)提出構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R II,主要圍繞世界貿易總額中人民幣結算比重、全球對外信貸總額中人民幣信貸比重、全球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儲備比重、全球直接投資中人民幣直接投資比重等六項指標進行衡量分析。08彭芳萍,連

25、玉君,胡新明(2013)采用了非線性面板平滑轉換模型研究分析了中國貨幣存在的高貨幣化現象,這一模型一方面可以避免傳統分組回歸帶來的樣本量減少問題,分組方式過于主觀等缺陷,另一方面,該模型有效的克服了變量的內生性問題,規避了工具變量法中常常面臨的弱工具變量現象。09丁劍平和楚國樂(2014)以美、歐、日、英的面板數據為樣本,采用非線性面板平滑轉換回歸(PSTR)模型對國際貨幣的影響因子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凈出口、經濟增長和網絡外部性等內在結構的體現因子,和貨幣的國際化程度具有非線性的影響。10中國人民銀行(2015)編制了一系列的指數測度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并進一步分析未來發展趨勢。主要有人民幣

26、國際化發展指數、人民幣國際化動態指數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信心指數等。三、人民幣國際化收益與成本第四組 風險 收益 使中國遭遇 “特里芬”難題人民幣國際化五大風險引起國際游資對國內經濟金融的沖擊。03.誘發假幣和洗錢等犯罪活動 加劇匯率波動。04.削弱政府宏觀政策的自主性及調控力。02.01.05.陳彪如1998陶勇強王智勇 (2010)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時,就要分擔儲備貨幣的權利和義務。在國內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將限制國內金融政策選擇范圍、約束人民幣匯率政策、并使中國遭遇“特里芬”難題。1、使中國遭遇 “特里芬”難題。Frankel(1995

27、)李裕(2002)金發奇(2004)姜波克張青龍(2005)貨幣國際化會增加境外對該國貨幣的需求 ,導致該貨幣升值,從而損害該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貨幣國際化還會增加外國對本國貨幣需求的波動,從而加重央行控制貨幣量的困難。指出,人民幣國際化要求政府制定和執行貨幣和外匯等政策要考慮對他國的影響, 從而降低宏觀政策自由度。 人民幣國際化使國內外金融市場聯系緊密 。國內貨幣政策可能只有部分作用于國內經濟變量,國外貨幣政策也會波及國內。 最終可能導致貨幣替代、資本流出流入, 使國內貨幣政策偏離預期目標。提出人民幣國際化會削弱一國貨幣政策自主權 ,貨幣、財政、價格政策還將面臨“兩難”境地

28、。 2、削弱政府宏觀政策的自主性及調控力趙 海 寬(2003)陳 碩 和 林 學 斌(2003)劉駿民、劉惠杰和王洋(2006)張宇燕和張靜春(2008)貨幣國際化會增加境外對該國貨幣的需求 ,導致該貨幣升值,從而損害該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貨幣國際化還會增加外國對本國貨幣需求的波動,從而加重央行控制貨幣量的困難。認為投機攻擊可能通過證券和外匯市場兩個渠道 ,人民幣國際化會開放證券和外匯兩市場,并將可能產生投機風險。 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及其相伴的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自由兌換可能使國際游資沖擊中國金融市場,并對房地產、能源期貨等對沖操作,造成金融動蕩和危機。持有大量的美元儲備會降

29、低投資于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回報;國際貨幣的發行國需要承擔起最后貸款人的責任;國內的利率、匯率以及物價水平波動增大;貨幣大規模回流的潛在狀況會給國內經濟帶來重大損失。 3、引起國際游資對國內經濟金融的沖擊。Tavalas(1998)Kenneth S. Chan(2001)張青龍(2005)鄭國姣楊來科(2015)在釘住匯率制下推進貨幣國際化,外國對該國際化貨幣需求變化可能會引起的資本流動, 從而減弱貨幣當局對基礎貨幣的控制,破壞國內經濟的運行。 在浮動匯率制下推進貨幣國際化,外國對該國際化貨幣需求的轉移則可能會導致匯率的大幅度變動, 從而削弱貨幣當局調控國內經濟的政策力度。證明在浮動匯率制度下

30、 ,本幣的境外流通會加劇本幣匯率波動。 而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本幣境外流通對本國宏觀經濟沒有顯著影響。從模型分析角度考察人民幣國家化的經濟效應)研究認為,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國際化降低了貨幣危機的可能性,但要求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浮動匯率下,人民幣國際化對宏觀經濟各方面的影響是直接的,需要防范匯率大幅度波動的風險。研究認為,港滬通是中國跨境投資試點的一項重要舉措,可以開放資本項目,促進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但是應該防范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匯率波動風險、資本流動風險以及宏觀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4、加劇匯率波動 趙海寬(2003)20 世紀60 年代 Valry G

31、iscard dEstaing指出紙幣流通范圍大小與假票可能成正比。 人民幣國際化容易誘發偽造人民幣及洗錢的犯罪,損傷人民幣的信譽和國際地位,給我國帶來直接經濟損失。提出貨幣國際化的“囂張的特權”,指責當時美國僅僅依靠發行美元即可為本國巨額赤字融資,從而擁有了有別于布雷頓森林體系下他國的、更自由行使貨幣及財政政策的權力。當前布雷頓森林體系早已瓦解,但今天的美元仍然享有“特權”( Dobbs andSkilling and Hu,2009 ) 5、誘發假幣和洗錢等犯罪活動 使中國獲得國際鑄幣稅收益。人民幣國際化五點收益降低人民幣匯率風險促進中國對外貿易投資的發展03.貨幣行政當局在制定執行經濟政

32、策時獲得優勢 促進中國金融業發展04.實現國際收支赤字融資減少國際收支的波動02.01.05.1(高海紅、余永定,2010;李嘉,2011;李琳,2011;Cohen1971;Cohen 2012)。認為,一國所獲得的國際鑄幣稅的規模從根本上取決于該貨幣的國際壟斷地位,壟斷地位越高,鑄幣稅收入越大,可替代貨幣越多,凈收益就會越少。經我國一些專家測算,一旦人民幣國際化以后,我國每年從中獲得的鑄幣稅收益至少可以達到 25 億美元。高海紅、余永定認為,盡管我國目前還沒有收取國際鑄幣稅的計劃,但這至少可以減少我國對美國支付的鑄幣稅。張宇燕和張靜春認為,國際貨幣發行國除了可以獲得鑄幣稅收入和本國金融收益

33、外,還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獲得國際貨幣市場的定價權。2實現國際收支赤字融資,減少國際收支的波動。曹勇( 2003) 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中國通過輸出人民幣來改善國際收支逆差,還有利于輸出通脹和轉嫁壓力。陶勇強、王智勇( 2010) 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可實現國際收支赤字融資。3降低人民幣匯率風險,促進中國對外貿易投資的發展。趙海寬( 2003) 認為用本幣結算是規避匯率風險的上策,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可以用人民幣支付和結算,外貿因此可不受外匯制約。謝太峰( 2006) 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我國國際債權債務的人民幣結算,減少進出口商外匯收支套期保值成本。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將會有

34、更多的國際貿易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這不僅使企業免于遭受匯率波動的損失,同時還減少了貨幣兌換的成本(高海紅、余永定,2010;李嘉,2011)。出口企業用美元結算手續比較繁瑣,而且還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些成本對處于微利的企業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人民幣結算減少了匯率變化帶來的定價成本(曹紅輝,2008),可以在貿易談判中一次性鎖定價格。4促進中國金融業發展。金發奇( 2004) 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可增加中國金融中介業務收入,降低金融機構在國際市場籌資成本,提高人民幣國際貸款利率。Eichengreen ( 2011) 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將給中國帶來多方面好處。首先,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將能夠在國

35、際交易中使用本幣,從而減少外匯風險暴露。鄭銳敏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大大減少我國因為使用外幣所造成的財富流失,同時為我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從而有助于企業的快速發展。其次,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顯著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的融資效率,從而大大促進我國金融機構的發展,推動我國金融服務行業的擴張(李琳,2011)。因為在人民幣實現了國際化之后,我國金融機構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更容易獲得人民幣資產。鄭木清(1995)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后我國的海外投資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在國際上的投資地位逐步上升,還可以獲得更多的海外投資收益,同時促進我國跨國公司的發展。此外,人民幣國際化還會加速我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高海紅

36、、余永定,2010)。5貨幣行政當局在制定執行經濟政策時獲得優勢。王信、彭松( 2002) 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中國通過貨幣替代等途徑影響非國際貨幣儲備國。王元龍( 2008) 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可緩解我國外匯儲備增長,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調整的客觀要求。范小云,陳雷和王道平(2014)通過理論模型對儲備貨幣穩定的條件進行了分析,并檢驗了不同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條件,他們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國際儲備貨幣構成中加入經濟增長快的國家的主權信用貨幣,促進國際貨幣體系的多極化,有助于解決國際儲備貨幣的供給難題,提高國際儲備貨幣的支付能力,保持幣值

37、的穩定。四、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研究第四組 1 以區域貨幣合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2 雙軌制、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3分步走的人民幣漸進國際化路徑4 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動人民幣國際化5 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借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01巴曙松(2003)巴曙松(2003)認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動力是邊境貿易,人民幣國際化應從中國的現實出發,以區域化帶動國際化,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循序漸進的。02張宇燕和張靜春 ( 2008)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有兩條路線可供選擇: 一是走區域化路線, 二是走直接國際化路線。具體選擇哪一種路線,取決于對各種內、外部條件及其發展趨勢的考量。他們認為,當前人民

38、幣走直接國際化路線的基礎與規模都還不夠,而且國內經濟、金融體系尚不具備強健的抵御風險能力。如果貿然推行人民幣直接國際化,萬一國際化進程出現逆轉,會給國內經濟帶來嚴重損害。相比之下,走區域貨幣合作路線,推進人民幣區域國際化是更為現實的選擇,它 不僅符合中國利益,也 符 合亞洲整體利益。03宋 曉 玲( 2010)認為,以區域貨幣金融合作模式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更有利于發揮規模效益; 同時,以區域經濟金融合作為依托,有助于減少外部沖擊和破壞,降低個體行為的不確定性,克服在位國際貨幣的網絡外部性與歷史慣性,降低轉換成本,提高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功概率。在當前既定的格局下參與國際貨幣競爭,區域貨幣金融合作

39、乃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占優策略。以區域貨幣合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04王曉芳和于江波(2015)認為在“一路一帶”的背景下,需要遵循“貿易合作金融合作貨幣合作”的總體路徑,推動區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擴大貿易合作,按“金融機構資本市場金融產業”的融合路徑,實現區域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以區域貨幣合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01孫健,魏修華(2005)研究分析了美元、歐元和日元的貨幣國際化路徑,認為在中國現實的情況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采取兩種兼容的路徑,即一方面在大陸、港澳臺地區推行“歐元模式”,另一方面在東南亞等更大的范圍內采取“日元模式”02李稻葵和劉霖林(2008)在計量研究的基礎上,主張采取雙軌制的步驟

40、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一方面提高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對外貿企業采用人民幣結算進行鼓勵,在境內對資本賬戶推行有步驟,漸進式的可兌換;另一方面在境外發揮香港的優勢,利用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的相對獨立性,發展人民幣證券市場。雙軌制、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01王元龍 ( 2009)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總體戰略應為雙管齊下、內外兼修,在夯實基礎、練好內功的同時,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在戰略與政策取向上采取兩個層次的 “三步走”路徑。一是地域擴張上的周邊化、區域化和國際化;二是貨幣職能上的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三步走”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吳念魯、楊海平和陳穎( 2009) ;趙 錫 軍 和 宋

41、 曉 玲 ( 2009 ) ;李 伏 安 和 林 杉( 2009) ;王榿倫和陳霖 ( 2010) ,戴金平、楊遷和鄧郁凡( 2011) ;李曉 ( 2011) ;翁東玲 ( 2011) ;楊枝煌和湯友 民 ( 2011 ) ;楊 長 湧 ( 2010 ) ;宗 良 和 李 建 軍( 2010);張萌和蔣冠(2013)等等。02李炳念和樸基石(2013)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通過“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即建立與國際貨幣發行國之間的常態性貨幣互換機制,推進人民幣海外做市商機制,發行人民幣海外債券機制。尋求在資本項目管制條件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路徑。分步走的人民幣漸進國際化路徑01褚華 ( 20

42、09)認為,在當前人民幣境外需求和自由兌換雙重約束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應該采取 “強制度”模式。現階段應將推行人民幣貿易計價結算作為切入點,完善制度設計和安排,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階段性突破。02王 華 慶( 2010)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具備完善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資本項目開放與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有效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等諸多條件。目前更為現實的選擇是,如何將人民幣打造成為更加便利、更為貿易伙伴信任與接受的貿易計價、結算貨幣。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動人民幣國際化03李婧 ( 2011)進一步指出,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的

43、重要一步。為此,需要在不顯著改變原有制度框架的條件下進一步開放國內金融市場,提升國內銀行業的服務水平以及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發展并完善外匯市場,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同時,加強亞洲生產網絡建設,逐步改善中國的貿易結構,增強外貿企業的定價能力。04任倩(2013)基于人民幣計價結算國際收支結構視角,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近期路徑和遠期路徑)通過重新構建國際收支恒等式,人民幣國際化近期路徑應當以人民幣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遠期路徑則應當以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人民幣貿易逆差維持人民幣國際化。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動人民幣國際化01陶士貴 ( 2009)認為,人民幣完全自

44、由兌換與國際化并非短期可實現,而是需要具備相應條件,否則將給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具體實施步驟上,可以首先提升人民幣的 “國際可接受性”,提高非居民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和范圍,從而體現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為人民幣完全可兌換與國際化贏得更多時間和空間,并避免承擔過多國際責任,降低制度變遷成本02高海紅和余永定 ( 2010)指出,國際貨幣的經驗表明,貨幣國際化主要是由市場力量所決定的,而并非人為力量所能實現。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最好不要作為政府政策目標,而是經由創造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促進國內金融自由化、金融體制改革與金融市場開放。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F

45、ast and effective creation of your presentation021234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展望01總 結0302Part4 人民幣國際化展望及對策分析01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展望從國際貨幣各個職能的角度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進行預測構建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指數2008李稻葵和劉霖林 (2008) 在假設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前提下,預測到 2020 年人民幣在國際儲備和國際債券中的占比可能達到 20%。2009Chen & Peng (2009)在人民幣在完全可自由兌換的前提下,未來人民幣的國際儲備份額可與日元和英鎊一爭高下。1、從國際貨幣各個職能的

46、角度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進行預測2010Wu,Pan & Wang (2010)從經濟實力、貿易規模、 資本市場發展、幣值穩定性和貨幣可自由兌換性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潛力, 認為,在 2025 年之前實現的可能性較小。2013李建軍、 甄峰和崔西強 (2013) 根據國際貨幣的歷史數據對國際儲備的幣種構成情況進行了分析, 預測人民幣將在 2030 年成為第三大國際貨幣。2014Wu, Pan & Zhu (2014) 展望了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前景, 結果表明,在未來 15 年,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可能超過日元和英鎊,并接近歐元。 2012 Tung, Wang & Yeh (2012)

47、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了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指數。 結果顯示, 2010 年美元的國際化前景指數為 39.2, 而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指數為 12.72, 且表現出了持續的上漲趨勢。將來存在人民幣超越日元的可能性, 但超越美元和歐元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困難。2016趙雪情 ( 2016) 指出近期人民幣國際支付結算、非居民境內人民幣投資、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均有所萎縮,但伴隨國內經濟的深入發展金融體系也得到了持續健全和完善,同時人民幣也已加入 SDR 貨幣籃子,在這種環境下,其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2、構建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指數61啟發 未來的研究可通過面板數據模型來檢驗貨幣國際化程度指數 (CIDI) 和貨

48、幣國際化前景指數 (CIPI) 之間的因果關系, 以及影響這些指數的因素, 從而進一步完善測算人民幣國際化前 景的方式和指標。6202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 多數學者都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推進方式。部分學者對我國當前實施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提出質疑。2008李稻葵和劉霖林(2008)提出“雙軌制、漸進式”人民幣國際化推進步驟,即,一是在中國境內實行有步驟、漸進式的人民幣資本賬戶可兌換;二是在境外將香港 作為成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2009王元龍 (2009) 提出,人民幣國際化可采用兩個層面上的 “三步走” 路徑: 第一個層面為地域層面的周邊化、 區域化、 國際化擴張; 第二個層面

49、為貨幣職能上的 “三步走”,即結算貨幣、 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2015史龍祥、 阮珍珍和強夢萍 (2015)進一步認為, 需求價格彈性大的行業可推動中美貿易中的人民幣結算, 穩妥有效地推動人民幣的 國際化路徑。2015彭紅楓等(2015)認為 , 雖然人民幣還無法與日元抗衡, 但人民幣國際化已取得長足進展, 極具成為區域關鍵貨幣乃至國際貨幣的潛力,故人民幣先區域 化再國際化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人民幣國際化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推進方式小結 在實踐中,中國政府 也是遵循這一思路, 一方面 以貿易結算為手段完成人民幣的對外輸出, 同時, 發展以香港為中心的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并積極推進中國境內的資本項目自由化、 匯率可自由浮動和利率市場化,這為境內外人民幣兌換市 場和資本市場的融合奠定了堅 實的制度基礎。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