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目錄綜述. 1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大氣. 7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淡水. 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海洋. 33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土地. 37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自然生態 38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聲環境. 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輻射. 43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 46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2、 基礎設施與能源. 50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公報數據來源及評價說明. 52綜述2019 年是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一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完成散煤治理 7
3、00 余萬戶。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累計約 8.9 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 86%;5.5 億噸粗鋼產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工業爐窯、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加強“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大力推進“公轉鐵”,據初步統計,2019 年全國鐵路貨運量比 2018 年增長 7.2%,其中,京津冀增長 26.2%。嚴厲打擊非法黑加油站點和劣質油品,在 31 個城市開展清潔車用油品專項行動,1466 個黑加油站點和 644 個柴油超標加油站被依法查處。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對重點行業按企業環保績效水平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對 11 個省(市)開展消耗臭氧層物質專項執法檢查。二是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開
4、展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899 個縣級水源地 3626 個問題整治完成 3624 個。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 2899 個黑臭水體消除 2513 個。全面完成長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其中,長江入河排污口 60292 個、渤海入海排污口 18886 個。長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V 類國控斷面分別由 12 個、 10 個降至 3 個、2 個。持續開展工業園區污水整治專項行動,長江經濟帶95% 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測裝置。推進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存在問題的 281 家企業(礦、庫)中 172 家完成整治,長江流域總磷超標斷
5、面數比 2018 年下降 40.7%。啟動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組織規范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1.4 萬個無法律法規依據劃定的禁養區全部取消。完成 2.5 萬個建制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三是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核定各省(區、市)超篩選值農用地下一階段安全利用的目標任務。穩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堅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國固體廢物實際進口量 1348 萬噸,比 2018 年減少 40.4%。篩選確定深圳市等“11+5”個城市和地區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聚焦長江經濟帶開展“清廢行動 2019”,發現的 1254 個問題中
6、1163 個完成整改。深化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項整治行動,405 家企業完成“裝、樹、聯”,從 2020 年開始公開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全國累計排查涉重金屬企業 13994 家,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 261 個。長江經濟帶 1105 個尾礦庫制定實施污染防治方案。四是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監管服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積極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長江經濟帶 11 省(市)及青海省“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成果開始實施,19 個省(區、市)“三線一單”編制形成初步成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取消環評單位
7、資質許可,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發布生態環境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9 年本),下放運輸機場等 9 類項目環評審批權。全國審批環評報告書(表)項目 22 萬個,涉及總投資約18.6 萬億元;在線備案登記表項目 116.5 萬個,平均用時僅需 10 分鐘。動態調整并持續調度國家、地方、利用外資重大項目“三本臺賬”。提前介入服務指導,開辟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支持服務企業綠色發展,印發生態環境部、全國工商聯關于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啟用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匯集科技成果 4000 多項,累計推介
8、先進污染治理技術 1000 余項。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清潔生產審核,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模式試點,大力推進環保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扶貧工作成效明顯。五是大力開展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與監管。推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和勘界定標。京津冀、長江經濟帶 11 省(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 15 個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初步劃定,山西等 16 個省份基本形成劃定方案,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初步建立。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3 年累計發現 342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問題 5740 個,已完成整改 3986 個。命名表彰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獎 35 個先進集體和 54 名先進個人、第三批 84 個國家
9、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 23 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六是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黨中央批準成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對 6 個省(市)和 2 家中央企業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共受理轉辦群眾舉報問題 1.89 萬件,已辦結或基本辦結 1.6 萬件。針對第一輪督察受理的約 17 萬件群眾舉報問題,經督辦調度排查,列出 1395 個尚未辦理到位的問題清單,截至 2019 年底,已解決或基本解決 1133 個,取得明顯效果,其余問題正在推進整改。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等重點工作
10、開展情況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通過暗查暗訪,直奔問題,保持常態化壓力傳導,倒逼責任和工作落實。堅決推進督察整改,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明確的 3294項整改任務,已整改到位 2226 項,938 項達到序時進度,有力推動重慶縉云山、陜西秦嶺北麓、甘肅祁連山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件整改落地,解決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同時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保領域工作作風轉變。堅決反對、嚴格禁止生態環境領域存在的“一刀切”和簡單粗暴問題,2019 年 6 月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對群眾舉報的 31 個地市(區)環保“一刀切”問題線索和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開展交叉抽查和督辦,嚴肅查處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
11、海南省東方市等多起環保“一刀切”行為。深入長江經濟帶 11 省(市)開展暗查暗訪和明查核實,制作形成 2019 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發現并披露 152 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2018年警示片披露的 163 個問題整改完成 134 個,推動解決馬鞍山長江岸線生態環境破壞、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違法開發建設等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履職不到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等問題,對 12 個城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推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七是嚴格依法依規監管。開展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全年抽調 2.07 萬人次,現場檢查點位 92.5 萬個,向
12、地方交辦涉氣問題 6.5萬個。積極開展海洋傾廢活動非現場監管。推動全國所有市、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建立“雙隨機、一公開”制度。進一步規范自由裁量權,在生態環境系統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全國實施行政處罰案件 16.28 萬件,罰款金額 118.78 億元,按日連續處罰等五類案件 2.87 萬件。出臺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等文件。八是落實生態環境領域改革舉措。組建 7 個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及其監測科研中心。基本完成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
13、指導目錄并報黨中央、國務院。全國核發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 15 萬余張。按照“先試點再推開”“先發證再到位”兩步走原則,完成 8 個試點省(市)24 個重點行業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清理整頓試點。印發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 年),完成“十四五”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按月發布空氣質量及改善幅度相對較好和較差城市名單,按季度開展城市水環境質量排名。舉辦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信訪投訴工作機制 推進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指導意見,規范信訪線索轉交辦理。九是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風險。印發加強“鄰避”問題防范與化解工作的指
14、導意見,總結推廣寧波破解“一鬧就停”困局經驗。40 余個重點化工園區開展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建設試點。制定關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初步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海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全國“12369”環保舉報平臺接到舉報53.1 萬件,基本做到按期辦結。全國共發生突發環境事件 263 起,其中生態環境部直接調度處置 84 起,特別是江蘇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積極協調各方科學開展應急處置,有效維護了周邊生態環境安全。高效運轉國家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大力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首次發布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建成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
15、基地一期工程。47 臺運行核電機組安全狀況良好,15 臺在建機組質量受控,19 座民用研究堆(臨界裝置)安全運行。十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支撐保障措施。制訂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并提請國務院審議,修訂發布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 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完成 21 項部門規章立改廢工作。制修訂 96 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中央財政安排532 億元環保專項資金,支持各地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完成“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情
16、況中期評估。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對 357.97 萬個普查對象開展入戶調查,摸清各類污染源基本狀況以及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深入推進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重點項目,對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 39 個城市和雄安新區大氣治理開展“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向長江沿線有關城市派駐 58 個專家團隊進行駐點研究和技術指導。成功舉辦 2019 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啟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發布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牽頭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基于自
17、然的解決方案”領域工作,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里大會取得有利成果。積極籌備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發布會議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舉辦全國低碳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宣傳活動。在全國范圍推動四類設施向公眾開放,新增設施開放單位 1115 家。順利完成全國固定污染源統一數據庫建設、“互聯網 + 監管”、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等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任務。2019 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環境風險態勢保持穩定。大氣空氣質量*地級及以上城
18、市 2019 年,全國 337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以下簡稱 337 個城市)中,157 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 *,占全部城市數的 46.6%;180 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 53.4%*。337 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 * 比例為 82.0%, 其 中,16 個 城市 優良 天數 比例 為達標 46.6%337 個城市超標 53.4%2019 年 337 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情況*2019 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采用實況(參比狀態)數據,2018 年數據已做相應調整,下同。以后如無說明,均按實況評價。* 地級及以上城市:含直轄市、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和盟。因萊蕪市并入濟南市,故城市數
19、量由 338 個變為 337 個,下同。* 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參與評價的六項污染物濃度均達標,即為環境空氣質量達標。PM2.5、PM10、SO2 和 NO2 按照年均濃度進行達標評價,O3 和 CO 按照百分位數濃度進行達標評價。按照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 663 2013),將日歷年內有效的 O3 日最大 8 小時平均值、CO 24 小時平均值按數值從小到大排序,取第 90% 位置的 O3 日最大 8 小時平均值與國家標準日最大 8 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比較,判斷 O3 達標情況;取第 95% 位置的 CO 24 小時平均值與 CO 24 小時標準濃度限值比較,判斷 CO 達標情
20、況。計算 PM2.5、PM10 年均濃度時扣除沙塵影響。* 本公報中所有比例計算,均為某項目的數量除以總數,結果按照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進行數值修約,故可能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類別的綜合比例不等于各項類別比例加和的情況,也可能出現所有類別比例加和不等于 100% 或變化百分比加和不等于 0 的情況,下同。* 優良天數:空氣質量指數(AQI)在 0100 之間的天數為優良天數,又稱達標天數。計算優良天數時不扣除沙塵影響。優31.1%良50.9%輕度污染13.3%中度污染2.9%重度污染1.3%嚴重污染0.4%337 個城市2019 年 337 個城市環境
21、空氣質量各級別天數比例100%、199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80% 100%2.53之間、106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50% 80%之間、16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低于 50%;平均超標天數 * 比例為 18.0%, 以 PM 、O 、和不足 0.1%,未出現以 SO2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337 個城市累計發生嚴重污染 452 天,比 2018 年減少 183 天;重度污染 1666 天,比PM10、NO2和 CO 為首要污染物 * 的超標天數2018 年增加 88 天。以 PM2.5、PM10和 O3 為首分別占總超標天數的45.0%、41.7%、12.8%、0.7%要污染物的天數分別
22、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的2019 年 337 個城市六項污染物各級別城市比例指標一級(%)二級(%)超二級(%)PM2.54.548.447.2PM1015.752.232.0O32.467.130.6SO294.45.60.0NO289.9(一級、二級標準相同)10.1CO100.0(一級、二級標準相同)0.0* 超標天數: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100 的天數為超標天數。其中,101150 之間為輕度污染,151200 之間為中度污染, 201300 之間為重度污染,大于 300 為嚴重污染。計算超標天數時不扣除沙塵影響。* 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 50 時,空氣質量分指數
23、最大的污染物為首要污染物。持平1.4 1.4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持平15.4%13 1127 27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6.5%1.6%持平36 3664 63139 148CO:mg/m3NO2 :g/m3SO2:g/m3O3:g/m3PM10 :g/m3PM2.5:g/m32019 年 337 個城市六項污染物濃度年際比較78.8%、19.8% 和 2.0%,未出現以 SO2、NO2 和 CO 為首要污染物的重度及以上污染。PM2.5、PM10、O3、SO2、NO2 和 CO 濃度分別為 36 微克
24、/ 立方米、63 微克 / 立方米、148 微克 / 立方米、11 微克 / 立方米、27 微克/ 立方米和 1.4 毫克/ 立方米;與 2018 年相比, PM10 和 SO2 濃度下降,O3 濃度上升,其他污染物濃度持平。0.1個百分點不足0.1% 0.1%2018年 2019年持平0.6% 0.6%2018年 2019年持平不足 不足0.1% 0.1%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3個百分點5.3% 7.6%0.3個百分點4.9% 4.6%0.2個百分點8.3% 8.5%CONO2SO2O3PM10PM2.52019 年 33
25、7 個城市六項污染物超標天數比例年際比較PM2.5、PM10、O3、SO2、NO2 和 CO 超標天數比例分別為 8.5%、4.6%、7.6%、不足 0.1%、 0.6% 和不足 0.1%; 與 2018 年相比,PM10 和 CO 超標天數比例下降,SO2 和 NO2 超標天數比例持平,PM2.5 和 O3 超標天數比例上升。若不扣除沙塵影響,337 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為 42.7%,超標城市比例為 57.3%;PM2.5 平均濃度為 37 微克 / 立方米,與2018 年持平;PM10 平均濃度為67 微克/ 立方米,比 2018 年下降 4.3%。168 個城市 2019 年
26、,168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以下簡稱 168 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 72.7%,其中,60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80% 100% 之間、94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50% 80% 之間、14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低于 50%;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 27.3%,以 O3、 PM2.5、PM10、NO2 和 CO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分別占總超標天數的 46.4%、45.8%、7.2%、 0.9% 和不足 0.1%,未出現以 SO2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優19.6%良53.1%輕度污染20.6%中度污染4.5%重度污染2.0%嚴重污染0.2%168 個城市2019 年 168 個城市環境
27、空氣質量各級別天數比例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 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 20 個城市(從第 168 名到第 149 名)依次是安陽、邢臺、石家莊、邯鄲、臨汾、唐山、太原、淄博、焦作、晉城、保定、濟南、聊城、新鄉、鶴壁、臨沂、洛陽、棗莊、咸陽和鄭州,相對較好的 20 個城市(從第 1 名* 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成渝地區、長江中游、珠三角地區等重點區域以及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因萊蕪市并入濟南市,故城市數量由 169 個變為 168 個,下同。*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時段內,六項污染物濃度與對應的二級標準值之商的總和即為該城市該時段的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用
28、于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排名。到第 20 名)依次是拉薩、海口、舟山、廈門、黃山、福州、麗水、貴陽、深圳、臺州、雅安、惠州、遂寧、珠海、昆明、張家口、南寧、溫州、內江和廣安。PM2.5、PM10、O3、SO2、NO2 和 CO 濃度分別為 44 微克 / 立方米、74 微克 / 立方米、 167 微克 / 立方米、12 微克 / 立方米、33 微克/ 立方米和 1.5 毫克/ 立方米;與 2018 年相比, PM10 和 SO2 濃度下降,O3 濃度上升,其他污染物濃度持平。PM2.5、PM10、O3、SO2、NO2 和 CO 超標天數比例分別為13.0%、6.7%、12.9%、不足0.1%、 1
29、.2% 和 0.1%;與 2018 年相比,PM10 超標天數比例下降,PM2.5 和 O3 超標天數比例上升,其他污染物超標天數比例持平。若不扣除沙塵影響,168 個城市 PM2.5 和 PM10 平均濃度分別為 44 微克 / 立方米和 76 微克/ 立方米,分別比 2018 年下降 2.2% 和 3.8%。2019 年 168 個城市六項污染物各級別城市比例指標一級(%)二級(%)超二級(%)PM2.50.623.276.2PM103.043.553.6O30.040.559.5SO291.78.30.0NO281.0(一級、二級標準相同)19.0CO100.0(一級、二級標準相同)0.
30、01.5 1.5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持平持平14.3%14 1233 33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8.4%2.6%持平44 44 O3:g/m3 PM10 :g/m376 74 PM2.5:g/m3154 167CO:mg/m3NO2 :g/m3SO2:g/m32019 年 168 個城市六項污染物濃度年際比較持平0.1% 0.1%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持平1.2% 1.2%持平不足 不足0.1% 0.1%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019年2018年 2
31、019年3.8個百分點9.1%0.6個百分點7.3% 6.7%0.1個百分點12.9%12.9% 13.0%CONO2SO2O3PM10PM2.52019 年 168 個城市六項污染物超標天數比例年際比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 “2+26”城市優良天數比例范圍為 41.1% 65.8%,平均為 53.1%,其中,16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50% 80%之間、12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低于 50%;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 46.9%,其中,輕度污染為 32.1%、中度污染為 9.4%、重度污染為 4.9%、嚴重污染為 0.6%,以 O3、PM2.5、PM10 和 NO2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分別占總超
32、標天數的 48.2%、42.9%、8.9% 和 0.2%,未出現以 SO2 和 CO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 65.8%。無嚴重污染,出現重度污染 4 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 2018 年減少 10 天。長三角地區 * 41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范圍為 56.5% 98.1%,平均為 76.5%,其中,15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80% 100% 之間、26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50% 80% 之間;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 23.5%,其中,輕度污染為 19.5%、中度污染為 3.5%、重度污染為 0.6%、嚴重污染不足 0.1%,以 O3、PM2.5、PM10 和 NO2 為首要
33、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分別占總超標天數的 49.5%、44.3%、5.1% 和 1.3%, 未出現以 SO2 和 CO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上海優良天數比例為 84.7%。無嚴重污染,出現重度污染 1 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 2018 年減少 1 天。* 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和晉城,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和菏澤,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和濮陽,簡稱“2+26”城市。* 包含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2019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六項污染物濃度地區指標濃度(CO:毫克/ 立方米,其他
34、:微克 / 立方米)比 2018 年變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57-1.7PM10100-3.8O31967.7SO215-16.7NO2402.6CO2.00.0北京PM2.542-12.5PM1068-8.1O31918.5SO24-20.0NO237-5.1CO1.4-12.52019 年長三角地區六項污染物濃度地區指標濃度(CO:毫克/ 立方米,其他:微克 / 立方米)比 2018 年變化(%)長三角地區PM2.541-2.4PM1065-3.0O31647.2SO29-10.0NO2320.0CO1.20.0上海PM2.5352.9PM1045-6.2O31513.4SO2
35、7-22.2NO2427.7CO1.110.0汾渭平原 * 11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范圍為 47.7% 76.7%,平均為 61.7%,其中,9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50% 80% 之間、2 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低于 50%;平均超標天數比例* 包含山西省晉中、運城、臨汾和呂梁,河南省洛陽和三門峽,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和渭南。為 38.3%,其中,輕度污染為 25.3%、中度污染為 7.1%、重度污染為 4.8%、嚴重污染為 1.1%,以 PM2.5、O3、PM10 和 NO2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分別占總超標天數的 51.6%、37.6%、 10.7% 和 0.2%,未出現以 CO
36、 和 SO2 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2019 年汾渭平原六項污染物濃度地區指標濃度(CO:毫克/ 立方米,其他:微克 / 立方米)比 2018 年變化(%)汾渭平原PM2.5551.9PM1094-3.1O31714.3SO215-31.8NO239-2.5CO1.9-9.5秸稈焚燒 2019 年,衛星遙感共監測到全國秸稈焚燒火點 6300 個(不包括云覆蓋下的火點信息),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河北、山西、遼寧、安徽、山東、湖北、河南等省(區)。火點個數比 2018 年減少 1347 個。酸雨酸雨分布 2019 年,酸雨區面積約 47.4 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 5.0%,比 20
37、18 年下降 0.5 個百分點,其中較重酸雨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 0.7%*。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云貴高原以東地區,主要包括浙江、上海的大部分地區、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中東部、廣東中部和重慶南部。酸雨頻率 469 個監測降水的城市( 區、縣)酸雨頻率平均為 10.2%,比 2018 年下降 0.3個百分點。出現酸雨的城市比例為 33.3%,比 2018 年下降 4.3 個百分點;酸雨頻率在 25% 及以上、50% 及以上和 75% 及以上的城市比例分別為 15.4%、8.3% 和 2.6%。降水酸度 全國降水 pH 年均值范圍為 4.22(江西吉安市) 8.56(新疆庫爾勒市),平均為 5
38、.58。酸雨、較重酸雨和重酸雨城市比例分別為 16.8%、4.5% 和 0.4%。* 降水 pH 值低于 5.6 為酸雨,pH 值低于 5.0 為較重酸雨,pH 值低于 4.5 為重酸雨。2019年全國降水pH年均值等值線分布示意圖頻率 75%頻率 50%頻率 25%00.4個百分點5持平1015城市比例%0.9個百分點25202019年2018年2019 年不同酸雨頻率的城市比例年際比較pH4.5pH5.0pH5.60持平0.4個百分點城市15比例10%52.1個百分點25202019年2018年2019 年不同降水 pH 年均值的城市比例年際比較化學組成 降水中主要陽離子為鈣離子和銨離子,
39、當量濃度比例分別為 26.3% 和 16.8%;主要陰離子為硫酸根,當量濃度比例為18.9%,硝酸根當量濃度比例為 9.7%,酸雨類型總體仍為硫酸型。與 2018 年相比,硫酸根、氯離子和鈉離子當量濃度比例有所下降,氟離子、銨離子和鎂離子有所上升,其他離子保持穩定。氫離子鉀離子鈉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銨離子氯離子氟離子硝酸根硫酸根01020當量濃度比例%302019年2018年2019 年降水中主要離子當量濃度比例年際比較淡水全國地表水河 流2019年,全國地表水監測的1931個水質斷面(點位)*中,類水質斷面(點位)占 74.9%,比2018年上升3.9個百分點;劣類占3.4%,比2018年下降3
40、.3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2019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監測的1610個水質斷面中, 類水質斷面占79.1%,比2018年上升4.8個百分點;劣類占3.0%,比2018年下降3.9個類3.9%類46.1%類24.9%類17.5%類4.2%劣類3.4%全國地表水2019 年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狀況*“十三五”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建立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共布設 1940 個評價、考核、排名斷面(點位),2019 年有 1931 個斷面(點位)實際開展監測,其他 9 個因斷流、交通阻斷
41、等原因未開展監測。* 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表 1 中除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外的 21 項指標標準限值,分別評價各項指標水質類別,按照單因子方法取水質類別最高者作為斷面水質類別。、類水質可用于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類水質可用于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游泳區;類水質可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和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類水質可用于農業用水及一般景觀用水;劣類水質除調節局部氣候外,幾乎無使用功能。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西北諸河、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和長江流域水質為
42、優,珠江流域水質良好,黃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遼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為輕度污染。類4.2%類51.2%類23.7%類14.7%類3.3%劣類3.0%流域2019 年全國流域總體水質狀況西南諸河西北諸河浙閩片河流遼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10080比 60例% 40200劣 類 、 類 類2019 年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水質狀況長江流域 水質為優。監測的509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91.7%,比2018年上升4.2個百分點;劣類占0.6%,比2018年下降1.2個百分點。其中,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質均為優。2019年長江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
43、019年長江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5093.367.021.46.71.00.6-2.412.3-5.7-2.3-0.8-1.2干流596.891.51.70.00.00.00.013.5-13.60.00.00.0主要支流4502.963.824.07.61.10.7-2.612.1-4.6-2.6-0.9-1.3省界斷面603.381.713.31.70.00.0-8.411.70.0-3.30.00.0黃河流域 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化學需氧量和總磷。監測的137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73.0%,比20
44、18年上升6.6個百分點;劣類占8.8%,比2018年下降3.6個百分點。其中,干流水質為優,主要支流為輕度污染。2019年黃河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黃河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1373.651.817.512.45.88.80.76.5-0.7-5.12.2-3.6干流316.577.416.10.00.00.00.0-3.23.20.00.00.0主要支流1062.844.317.916.07.511.30.99.4-1.9-6.62.8-4.7省界斷面392.656.412.810.310.37.70.0-2.
45、65.1-5.12.60.0珠江流域 水質良好。監測的165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86.1%,比2018年上升1.3個百分點;劣類占3.0%,比2018年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海南島內河流水質為優,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質良好。2019年珠江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珠江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1653.669.113.39.71.23.0-1.27.3-4.91.8-0.6-2.5干流500.080.04.016.00.00.0-2.016.0-16.06.0-2.0-2.0主要支流1015.963.415.87.9
46、2.05.0-1.05.0-1.00.00.0-2.9海南島內河流140.071.428.60.00.00.00.0-7.27.20.00.00.0省界斷面1711.882.45.90.00.00.00.05.9-5.90.00.00.0松花江流域 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監測的107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66.4%,比 2018年上升8.5個百分點;劣類占2.8%,比2018年下降9.3個百分點。其中,干流、圖們江水系和綏芬河水質良好,主要支流、黑龍江水系和烏蘇里江水系為輕度污染。2019年松花江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松花江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
47、)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1070.013.153.326.24.72.80.01.07.5-0.91.9-9.3干流170.00.088.211.80.00.00.0-17.611.75.90.00.0主要支流550.021.841.823.67.35.50.09.30.74.03.7-17.7黑龍江水系180.011.133.355.60.00.00.0-0.79.8-3.2-5.90.0圖們江水系70.00.085.714.30.00.00.0-14.342.8-28.60.00.0烏蘇里江水系90.00.066.733.30.00.00.00
48、.011.1-11.10.00.0綏芬河1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省界斷面230.043.552.24.30.00.00.017.4-8.7-8.70.00.0淮河流域 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氟化物。監測的179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63.7%,比2018年上升6.5個百分點;劣類占0.6%,比2018年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干流水質為優,沂沭泗水系水質良好,主要支流和山東半島獨流入海河流為輕度污染。2019年淮河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淮河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變化(百分點)
49、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1790.620.143.035.20.60.60.07.9-1.44.6-8.8-2.2干流100.090.010.00.00.00.00.080.0-70.0-10.00.00.0主要支流1011.020.837.640.60.00.00.07.90.05.0-9.9-3.0沂沭泗水系480.06.272.920.80.00.00.0-8.410.4-2.10.00.0山東半島獨流入海河流200.015.015.060.05.05.00.010.2-4.026.7-28.3-4.5省界斷面300.010.043.346.70.00.00.0-6.7-3.42
50、0.0-6.7-3.3海河流域 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監測的160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 51.9%,比2018年上升5.6個百分點;劣類占7.5%,比2018年下降12.5個百分點。其中,干流2個斷面,三岔口為類水質,海河大閘為類水質;灤河水系水質為優,主要支流、徒駭馬頰河水系和冀東沿海諸河水系為輕度污染。2019年海河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海河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1606.928.816.227.513.17.51.36.9-2.68.1-1.3-12.5干流2
51、0.050.00.00.050.00.00.050.0-50.00.050.0-50.0主要支流1248.122.616.928.214.59.70.82.41.69.70.8-15.3灤河水系175.970.617.65.90.00.05.929.4-29.5-5.90.00.0徒駭馬頰河水系110.027.39.145.518.20.00.00.09.19.1-18.20.0冀東沿海諸河水系60.033.316.750.00.00.00.033.3-16.616.7-33.30.0省界斷面4712.88.517.029.821.310.64.3-12.86.44.38.5-10.7遼河流域
52、 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監測的103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 56.3%,比2018年上升7.3個百分點;劣類占8.7%,比2018年下降13.4個百分點。其中,鴨綠江水系水質為優,干流、大遼河水系和大凌河水系為輕度污染,主要支流為中度污染。2019年遼河流域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遼河流域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流域1033.937.914.625.29.78.70.19.1-1.76.00.1-13.4干流140.014.30.057.121.47.10.00.0-7.121.40
53、.0-14.3主要支流190.010.515.836.815.821.10.00.5-4.221.8-4.2-13.9大遼河水系287.135.717.917.910.710.70.010.73.67.23.6-25.0大凌河水系110.054.518.29.19.19.10.018.1-9.1-18.29.10.0鴨綠江水系1315.484.60.00.00.00.00.07.70.0-7.70.00.0省界斷面100.040.00.030.020.010.00.010.0-20.020.010.0-20.0浙閩片河流 水質為優。監測的125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95.2%,比2018年
54、上升6.4個百分點;劣類占0.8%,比2018年上升0.8個百分點。2019年浙閩片河流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浙閩片河流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河流1253.256.835.23.20.80.80.84.01.6-6.4-0.80.8省界斷面2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西北諸河 水質為優。監測的62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96.8%,無劣類,均與2018年持平。2019年西北諸河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河流6222
55、.671.03.23.20.00.0-3.28.1-4.90.00.00.0省界斷面250.0 5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2019年西北諸河水質分布示意圖西南諸河 水質為優。監測的63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面占93.7%,比2018年下降1.5個百分點;劣類占3.2%,比2018年下降 1.6個百分點。2019年西南諸河水質分布示意圖2019年西南諸河水質狀況水體斷面數(個)比例(%)比2018年變化(百分點)類類類類類劣類類類類類類劣類河流637.976.29.53.20.03.2-1.63.2-3.23.20.0-1.6省界斷面
56、250.0 50.0 0.0 0.0 0.0 0.0 -50.050.0 0.00.0 0.0 0.0 湖泊(水庫)2019年,開展水質監測的110個重要湖泊(水庫)中,類湖泊(水庫)占69.1%,比2018年上升2.4個百分點;劣類占7.3%,比 2018年下降0.8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2019年重要湖泊(水庫)水質水質類別三湖重要湖泊重要水庫類、 類紅楓湖、香山湖、高唐湖、萬峰湖、花亭湖、班公錯、邛海、柘林湖、 撫仙湖、瀘沽湖太平湖、新豐江水庫、長潭水庫、東江水庫、隔河巖水庫、湖南鎮水庫、董鋪水庫、鴨子蕩水庫、大伙房水庫、瀛湖、南灣水庫、密云水庫、紅崖山
57、水庫、高州水庫、大廣壩水庫、里石門水庫、大隆水庫、水豐湖、銅山源水庫、龍巖灘水庫、丹江口水庫、黨河水庫、懷柔水庫、解放村水庫、千島湖、雙塔水庫、松濤水庫、漳河水庫、黃龍灘水庫類斧頭湖、衡水湖、菜子湖、駱馬湖、東錢湖、梁子湖、西湖、武昌湖、 升金湖、東平湖、南四湖、鏡泊湖、黃大湖、百花湖、烏梁素海、陽宗海、洱海、賽里木湖、色林錯于橋水庫、鶴地水庫、峽山水庫、察爾森水庫、三門峽水庫、云蒙湖、玉灘水庫、嶗山水庫、磨盤山水庫、魯班水庫、爾王莊水庫、山美水庫、王瑤水庫、白龜山水庫、小浪底水庫、白蓮河水庫、鲇魚山水庫、富水水庫類太湖、巢湖、滇池洪湖、龍感湖、陽澄湖、白洋淀、 仙女湖、洪澤湖、白馬湖、南漪湖
58、、沙湖、小興凱湖、焦崗湖、鄱陽湖、瓦埠湖、洞庭湖、博斯騰湖蓮花水庫、松花湖、昭平臺水庫類異龍湖、淀山湖、高郵湖、大通湖、興凱湖劣類*艾比湖、杞麓湖、呼倫湖、星云湖、程海、烏倫古湖、納木錯、羊卓雍錯*艾比湖、烏倫古湖和納木錯氟化物天然背景值較高,羊卓雍錯pH天然背景值較高,程海pH、氟化物天然背景值較高,呼倫湖CODCr、氟化物天然背景值較高。開展營養狀態監測的107個重要湖泊(水庫)中,貧營養狀態湖泊(水庫)占9.3%,中營養狀態占62.6%,輕度富營養狀態占22.4%,中度富營養狀態5.6%。艾杞呼星洪異滇龍淀高陽白仙洪巢太白斧大南沙衡菜小駱焦興東梁鄱西武升東南鏡瓦黃洞百程紅烏烏香陽洱高萬賽
59、花班博邛柘撫瀘比麓倫云湖龍池感山郵澄洋女澤湖湖馬頭通漪湖水子興馬崗凱錢子陽湖昌金平四泊埠大庭花海楓梁倫山宗海唐峰里亭公斯海林仙沽湖湖湖湖 湖 湖湖湖湖淀湖湖 湖湖湖湖 湖湖凱湖湖湖湖湖湖 湖湖湖湖湖湖湖湖湖 湖素古湖海 湖湖木湖錯騰 湖湖湖湖海湖 湖 湖0養狀 30態指 20數10營 407060綜合 50貧營養中度富營養輕度富營養中營養 2019年重要湖泊營養狀態比較于蓮鶴峽察三云玉嶗磨 松魯董鴨爾大山王瀛白小南密昭紅高白鲇大里大水富銅太龍丹黨懷解新長千雙東松漳黃隔湖橋花地山爾門蒙灘山盤 花班鋪子王伙美瑤湖龜浪灣云平崖州蓮魚廣石隆豐水山平巖江河柔放豐潭島塔江濤河龍河南水水水水森峽湖水水山 湖
60、水水蕩莊房水水 山底水水臺山水河山壩門水湖水源湖灘口水水村江水湖水水水水灘巖鎮庫庫庫庫水水 庫庫水 庫庫水水水庫庫 水水庫庫水水庫水水水水庫 庫水 水水庫庫水水庫 庫庫庫庫水水水庫庫庫庫庫庫庫庫庫庫 庫庫庫庫庫 庫庫庫庫庫庫庫指數 100態 206050綜合 40營養 30狀輕度富營養中營養貧營養2019年重要水庫營養狀態比較太湖 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其中,東部沿岸區水質良好,北部沿岸區和湖心區為輕度污染,西部沿岸區為中度污染。全湖平均為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中,北部沿岸區、東部沿岸區和湖心區為輕度富營養狀態,西部沿岸區為中度富營養狀態。環湖河流水質為優。監測的55個水質斷面中,類水質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裝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雙柱汽錘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有機硅環體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割曬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石棉紙基摩擦材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電氣裝備線纜項目發展計劃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遠古的信息》教案
- 防靜電工具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滾刀產業分析報告
- 隨州市曾都醫院引進筆試真題2024
- 羅馬書1-3講-羅馬書的背景原因引言-唐崇榮牧師
- 《素描》教案-第四章結構素描
- 會計事務所內控審計所需資料清單
- 藏羚羊的介紹
- 林則徐課件完整版
- 人均GDP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特征及國際經驗借鑒
- 電力鐵塔基礎施工方案資料
- GB/T 3235-2008通風機基本型式、尺寸參數及性能曲線
- 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課件Unit 5 Poems
- GB/T 27549-2011移動式升降工作平臺操作人員培訓
- 國家移民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考24名工作人員【共500題含答案解析】模擬檢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