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炭清潔高效轉化技術行動方案依托重大能源工程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示范應用,加快推動科技成 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切實發揮能源工程建設對科技創新的帶動作用。一、煤炭清潔高效轉化技術1、煤炭精準智能化洗選加工技術研發旋流場重介質精準分選、界面調控增強選擇性浮選、煤泥水 高效固液別離等關鍵技術裝備,突破工藝參數和產品質量高精度在線 檢測及預測技術,形成煤炭精確分選技術工藝及裝備;突破自適應原 煤性質全流程智能控制、數字李生運維等技術,構建智能化選煤技術 體系。2、新型柔性氣化和煤與有機廢棄物協同氣化技術開發適宜于油氣聯產的大型柔性氣化爐技術,提高甲烷產率、減 少污水排放量,實現低階煤的清潔高效利用。開展水
2、煤(焦)漿與煉 廠廢棄物共氣化技術研發與示范,協同處理煉廠含油污泥、廢油漿等 廢棄物;開展3000噸/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研發與示范,解決高灰分、 高灰熔點煤清潔高效氣化難題。3、煤制油工藝升級及產品高端化技術突破煤炭分級液化的溫和加氫液化、殘渣熱解、固體殘渣-廢水共 氣化等關鍵技術,提高煤制油的過程能效、油品收率和油品品質;研 發百萬噸級煤油共加氫制芳垃、航空燃料等高品質特種燃料油成套技 術。優化升級超百萬噸級大型煤炭間接液化成套技術裝備,進一步開 發汽油等超清潔液體燃料生產技術。4、低階煤分質利用關鍵技術突破煤焦油深加工制取化工新材料技術。開展百萬噸級低階煤熱 解及產品深加工、萬噸級粉煤熱解
3、與氣化耦合一體化等技術裝備工程 示范,推進低階煤分質利用。5、煤轉化過程中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突破低本錢炭基催化劑制備、新型脫硫脫硝反響器及原位再生等 關鍵技術裝備,形成適于工業爐窯煙氣多種污染物協同凈化成套技術; 突破煤化工高鹽、高濃、難降解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技術,形成煤 化工轉化過程中廢水協同凈化技術。二、我國能源科技開展形勢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消費國和碳排放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對能源供給、消費提出更高 要求。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生態文明建設和“六穩六保”等 總體要求下,我國能源產業面臨保平安、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等 嚴峻挑戰,對科技創新的
4、需求比以往任何階段都更為迫切。經過前兩 個五年規劃期,我國初步建立了重大技術研發、重大裝備研制、重大 示范工程、科技創新平臺“四位一體”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按照集 中攻關一批、示范試驗一批、應用推廣一批“三個一批”的路徑,推 動能源技術革命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有力支撐了重大能源工程建設, 對保障能源平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技術方面。風電、光伏技術總體處于國際 先進水平,有力支撐我國風機、光伏電池產量和裝機規模世界第一。 10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完成吊裝。晶硅電池、薄膜電池最高轉換效率 屢次創造世界紀錄,量產單多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分別到達22. 8%和 20.8%
5、。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進入商業化示范階段。水電工程建設能力和 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成套設計制造能力領跑全球。全面掌握1000千伏 交流、土 1100千伏直流及以下等級的輸電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占 領世界制高點,全球電壓等級最高的張北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示范 工程、烏東德水電送出800千伏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已投產送電。油氣平安供應技術方面。常規油氣勘探開采技術到達國際先進水 平,在國際油氣資源開發中具有明顯比擬優勢。非常規和深海油氣勘 探開發技術取得較大進步,建成一批國家級頁巖氣開發示范區,頁巖 氣年產量超過200億方,支撐我國成為北美之外首個實現頁巖氣規模 化商業開發的國家,自主研發建造的全
6、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 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投運。油氣長輸管線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電驅壓縮機組、燃驅壓縮機組、大型球閥和高等級管線鋼等核心裝備和 材料實現自主化,有力保障了西氣東輸、中俄東線等長輸管線建設。 千萬噸級LNG工程、千萬噸級煉油工程成套設備已實現自主化。核電技術方面。形成了較完備的大型壓水堆核電裝備產業體系。 自主研發“華龍一號”和“國和一號”百萬千瓦級三代核電,主要技 術和平安性能指標到達世界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具有四代特征的高 溫氣冷堆商業示范堆已投產發電,快中子堆示范工程已開工建設。模 塊化小型堆、海洋核動力平臺等先進核反響堆技術正在抓緊攻關和示 范。化石能源清潔高效開發
7、利用技術方面。年產1000萬噸以上特厚煤 層綜采與綜采放頂煤開采裝備、重介質選煤技術等煤炭開發利用技術 裝備實現規模應用。煤礦瓦斯治理、災害防治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百 萬噸死亡率持續下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 間接液化等一批煤炭深加工重大示范工程建成投產。國際首創的135 萬千瓦高低位布置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投入運行,煤電超低排放水 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0MW燃氣輪機已實現 滿負荷穩定運行。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方面。主流儲能技術總體到達世界 先進水平,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進入商業化示范階段。氫 能及燃料電池技術迭代升級持續加速,推動氫
8、能產業從模式探索向多 元示范邁進。能源基礎設施智能化、能源大數據、多能互補、儲能和 電動汽車應用、智慧用能與增值服務等領域創新十分活躍,各類新技 術、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對能源產業開展產生深遠影響。然而,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相比,與引領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 我國能源科技創新還存在明顯差距,突出表現為:一是局部能源技術 裝備尚存短板。關鍵零部件、專用軟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賴國外。 二是能源技術裝備長板優勢不明顯。能源領域原創性、引領性、顛覆 性技術偏少,綠色低碳技術開展難以有效支撐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三 是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的政策機制有待完善。重大能源科技創新產學研 “散而不強”,重大技術攻關、成
9、果轉化、首臺(套)依托工程機制、 容錯以及標準、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機制尚需完善。“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 五年規劃期。進入新時期新階段,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能源開展 第一動力作用,立足能源產業需求,著眼能源開展未來,健全科技創 新體系、夯實科技創新基礎、突破關鍵技術瓶頸,為推動能源技術革 命,構建清潔低碳、平安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堅強保障。三、世界能源科技開展形勢當前,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雙重驅動下,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 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能源科技創新進入持續高度活躍期,可再生能 源、非常規油氣、核能、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興能源技 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10、度加快迭代,成為全球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核 心驅動力,推動能源產業從資源、資本主導向技術主導轉變,對世界 地緣政治格局和經濟社會開展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世界各主要國家近年來紛紛將科技創新視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 突破口,積極制定各種政策措施搶占開展制高點。美國近年來相繼發 布了全面能源戰略美國優先能源計劃等政策,并出臺系列研 發計劃,將“科學與能源”確立為第一戰略主題,積極部署開展新一 代核能、頁巖油氣、可再生能源、儲能、智能電網等先進能源技術, 突出全鏈條集成化創新。歐盟在歐洲綠色協議中率先提出了構建 碳中性經濟體的戰略目標,升級了戰略能源技術規劃(SET-Plan), 啟動了 “研究、技術
11、開發及示范框架計劃”,構建了全鏈條貫通的能 源技術創新生態系統。德國、英國、法國等分別組織了能源研究計劃、 能源創新計劃、國家能源研究戰略等系列科技計劃,突出可再生能源 在能源供應中的主體地位,搶占綠色低碳開展制高點。日本近年來出 臺了第五期能源基本計劃2050能源環境技術創新戰略氫能基本戰略等戰略規劃,提出加快開展可再生能源,全面系統建設“氫能社會”。受政策驅動,可再生能源、非常規油氣、核能、儲能、智慧能源 等領域諸多新興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并跨越技術商業化臨界點,引領世 界能源消費結構呈現非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四分天下”, 且非化石能源比重逐步擴大的新局面。全球能源技術創新主要呈現以
12、 下新動向、新趨勢。一是可再生能源和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被廣泛認為是引領全球能源 向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驅動,受到各主要國家的高度重視。面對日益 嚴重的能源資源約束、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加劇等重大挑戰,全 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快了低碳化乃至“去碳化”能源體系開展步伐。國 際能源署預測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量中的占比將從當前的約25%攀升 至2050年的86%O為有效應對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展給能源系統可靠 性和穩定性帶來的新挑戰,美、歐等國積極探索開展包括先進可再生 能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網、新一代電網、新型儲能、氫能及 燃料電池、多能互補與供需互動等新型電力系統技術,開展了一系列 形式多樣、場景各
13、異的試驗示范工作。二是非常規油氣技術掀起席卷全球的頁巖油氣革命,成功拓展油 氣開展新空間,成為顛覆全球油氣供應格局的核心力量。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布局頁巖油氣技術攻關,經過數十年的持續探索,成功 開展了旋轉導向鉆井、水平井分段壓裂等系統化的頁巖油氣開發技術, 支撐美國油氣自給率持續提升,推動非常規油氣技術成為世界各國競 爭的焦點。全球非常規油氣資源占油氣資源總量約80%,可采資源量超過80%分布于北美、亞太、拉美、 俄羅斯4大地區。在各相關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全球非常規油 氣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技術成熟度持續提升,正在推動全球油氣產 業從常規油氣為主到常規與非常規油氣并重的重大轉變。三
14、是以更平安、更高效、更經濟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核能技術及 其多元化應用,成為全球核能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福島事故后,全 球核電建設整體進入穩妥審慎開展階段,但核能技術創新的步伐并未 減緩。美、俄、法等核電強國,憑借長期技術積累,瞄準更平安、更 高效、更經濟等未來核能開展方向,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政策支持, 在三代和新一代核反響堆、模塊化小型堆、核能供熱等多元應用、先 進核燃料及循環、在役機組延壽和智慧運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技術研 發和試驗示范工作,為引領未來全球核能產業平安高效開展奠定了堅 實基礎。四是信息、交通等領域的新技術與傳統能源技術深度交叉融合,持續孕育興起影響深遠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美、歐、日等主 要興旺國家近年來在能源交叉融合技術方面開展了大量有益探索和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公路合同范本
- 倉庫置物架安裝合同范本
- 香菇筒訂購合同范本
- 雜物房租賃合同范本
- 文化服務演出合同范本
- 農家樂包吃住合同樣本
- 2025年-湖北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臨時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福建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貴金屬冶煉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食品從業者工作服清洗消毒記錄
- 裝修單項項目確認單
- 華為員工準則手冊
- 分子生態學1分子標記
- 冷水機組工廠驗收FAT方案
- 2020版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診療指南(全文)
- 建筑施工企業三類人員變更申請表(外省市)
- 通用精美電子小報模板(35)
- 廣州大學畢業論文格式
-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試題庫及答案
- 畢業論文(設計)液壓滑臺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