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1頁
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2頁
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3頁
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4頁
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 環境影響報告書PAGE PAGE 147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1 概 述 PAGEREF _Toc505004301 h 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2 1 總則 PAGEREF _Toc505004302 h 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3 1.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505004303 h 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4 1.2評價目的及原則 PAGEREF _Toc505004304

2、h 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5 1.3環境影響因素識別與評價因子篩選 PAGEREF _Toc505004305 h 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6 1.4評價工作等級 PAGEREF _Toc505004306 h 1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7 1.5 評價范圍 PAGEREF _Toc505004307 h 1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8 1.6環境功能區劃與評價標準 PAGEREF _Toc505004308 h 1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09 1.7 污染

3、控制及環境保護目標 PAGEREF _Toc505004309 h 22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0 1.8評價內容、重點及評價方法 PAGEREF _Toc505004310 h 23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1 2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505004311 h 2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2 2.1工程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505004312 h 2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3 2.2 建設內容 PAGEREF _Toc505004313 h 24 HYPERLINK

4、l _Toc505004314 2.3 生產規模和產品方案 PAGEREF _Toc505004314 h 2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5 2.4工程投資 PAGEREF _Toc505004315 h 2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6 2.5勞動定員與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505004316 h 2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7 2.6 總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505004317 h 2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8 2.7 尾礦壩 PAGEREF _Toc5050043

5、18 h 27 HYPERLINK l _Toc505004319 2.8 廠內外運輸 PAGEREF _Toc505004319 h 2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0 2.9 主要生產設備 PAGEREF _Toc505004320 h 2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1 2.10主要原輔材料 PAGEREF _Toc505004321 h 3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2 2.11 輔助工程 PAGEREF _Toc505004322 h 3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3 2.12 項目選址合理性

6、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23 h 32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4 2.13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 PAGEREF _Toc505004324 h 3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5 3 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25 h 3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6 3.1工藝流程 PAGEREF _Toc505004326 h 3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7 3.2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PAGEREF _Toc505004327 h 37 HYPERLINK l _Toc5

7、05004328 3.3 污染源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28 h 3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29 3.4 清潔生產簡要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29 h 4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0 3.5 污染物產生量匯總 PAGEREF _Toc505004330 h 5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1 4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31 h 52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2 4.1 自然環境概況 PAGEREF _Toc50500433

8、2 h 52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3 4.2 社會環境概況 PAGEREF _Toc505004333 h 5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4 4.3 環境質量現狀評價與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34 h 5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5 5 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35 h 6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6 5.1工程建設內容 PAGEREF _Toc505004336 h 6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7 5.2

9、施工期環境影響因素 PAGEREF _Toc505004337 h 6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8 5.3大氣環境的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38 h 6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39 5.4施工廢水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39 h 6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0 5.5聲環境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40 h 67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1 5.6 施工固廢對環境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41

10、h 6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2 5.7 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 PAGEREF _Toc505004342 h 6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3 6 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43 h 7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4 6.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44 h 7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5 6.2水環境影響分析及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45 h 7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6

11、 6.3 聲環境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46 h 8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7 6.4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47 h 8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8 6.5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48 h 9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49 6.6道路運輸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49 h 9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0 6.7項目建成運行后區域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影響分析 PAGEREF

12、 _Toc505004350 h 96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1 6.8服務期滿后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PAGEREF _Toc505004351 h 97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2 7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 PAGEREF _Toc505004352 h 9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3 7.1施工期環保措施 PAGEREF _Toc505004353 h 9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4 7.2 運營期環境保護措施 PAGEREF _Toc505004354 h 101 HYPERLINK

13、 l _Toc505004355 8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55 h 10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6 8.1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PAGEREF _Toc505004356 h 10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7 8.2 環境保護投資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57 h 108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8 8.3 經濟損益分析小結 PAGEREF _Toc505004358 h 11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59 9 環境風險評價 PAGE

14、REF _Toc505004359 h 11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0 9.1評價等級及評價范圍 PAGEREF _Toc505004360 h 11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1 9.2風險識別 PAGEREF _Toc505004361 h 11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2 9.3后果預測 PAGEREF _Toc505004362 h 112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3 9.4 尾礦排放事故風險防范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63 h 113 HYPERLINK l _T

15、oc505004364 9.5環境風險管理 PAGEREF _Toc505004364 h 12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5 9.6環境風險評價的預期效果 PAGEREF _Toc505004365 h 129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6 10環境管理與監控計劃 PAGEREF _Toc505004366 h 13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7 10.1環境管理機構設置與職責 PAGEREF _Toc505004367 h 13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8 10.2環境監測計劃 PAGEREF

16、_Toc505004368 h 13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69 10.3環境保護行動計劃 PAGEREF _Toc505004369 h 13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0 10.4工程竣工驗收 PAGEREF _Toc505004370 h 137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1 11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PAGEREF _Toc505004371 h 14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2 11.1 項目概況 PAGEREF _Toc505004372 h 140 HYPERLINK l _Toc50

17、5004373 11.2 環境質量現狀 PAGEREF _Toc505004373 h 140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4 11.3 污染物排放情況 PAGEREF _Toc505004374 h 141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5 11.4 主要環境影響 PAGEREF _Toc505004375 h 142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6 11.5公眾意見采納情況 PAGEREF _Toc505004376 h 143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7 11.6環境保護措施 PAGEREF _Toc505

18、004377 h 143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8 11.7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PAGEREF _Toc505004378 h 144 HYPERLINK l _Toc505004379 11.8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PAGEREF _Toc505004379 h 145 HYPERLINK l _Toc505004380 11.9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PAGEREF _Toc505004380 h 145概 述(1)建設項目背景金屬鈦、鈦合金及鈦化合物的優良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車輛工程、 HYPERLINK /view/35644.htm t _blank 生物醫學工程等

19、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常以化合態出現的二氧化鈦是白色粉末,是優良的白色顏料,商品名稱“鈦白”。鈦白加在油漆中,可制成高級白色油漆;在 HYPERLINK /view/2233548.htm t _blank 造紙工業中作為填充劑加在紙槳中; HYPERLINK /view/677256.htm t _blank 紡織工業中作為人造纖維的消光劑;在玻璃、陶瓷、 HYPERLINK /view/143610.htm t _blank 搪瓷工業上作為添加劑,改善其性能;在許多化學反應中用作催化劑。在化學工業日益發展的今天,二氧化鈦及鈦系化合物作為精細化工產品,有著很高的附加

20、價值,前景十分誘人。鐵礦石是鋼鐵工業基本原料。鋼鐵需求主要集中在機械、汽車、造船、鐵道、石油、家電等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國鐵礦石的品位普遍較低,需要經過選礦加工后才能作為冶煉原料,因而產出大量的尾礦。平均而言,鐵尾礦產出約占原礦石量的60%,鐵礦選廠平均每選出1t鐵精礦就要排出2.53t的尾礦。每年鐵尾礦的排出量約1.3億t,平均品位約11%,相當于有1410萬t的金屬鐵和其他伴生金屬資源損失于尾礦中,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尾礦的堆存還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為了更好的利用礦產資源、減少鐵尾礦對環境的污染,國家鼓勵對鐵尾礦進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

21、調發展。針對上述情況,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擬在哈密市黑峰山M1406礦區投資新建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本工程是利用哈密市瑞泰礦業礦山開發產生的尾礦(由選鐵尾礦全分析可知:其中TiO2品位可達7.0%),經過復選生產鈦精礦及副產品鐵精粉,鈦精礦產量為8萬t/a,品位(TiO2)46%以上,副產品鐵精粉產量為2萬t/a,品位(Fe3O4)60%以上,項目的建設使廢棄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并減少了固廢的堆存量,符合資源綜合利用方針政策。(2)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過程根據國務院第682號令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委托新

22、疆綠佳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擔“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接受委托后,評價單位隨即按照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工作程序,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有關技術要求,組織專業人員,認真研究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文件和技術資料,對擬建項目廠址及周邊區域現場進行實地踏勘和調研、收集當地資料和其它相關支撐性文件、開展環境現狀監測,對建設項目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工程分析,根據各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篩選及其相應評價等級要求,對各環境要素進行了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提出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并進行了技術經濟論證,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了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

23、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現提交環境主管部門和專家審查。審批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將作為該項目環境保護及環境管理的依據,評價工作過程詳見圖0-1 工作程序流程圖。(3)分析判斷相關情況1)本工程是利用哈密市瑞泰礦業礦山開發產生的尾礦進行鈦鐵資源分離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第一類 鼓勵類”、“三十八、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27、尾礦、廢渣等資源綜合利用”類項目;2)項目建設符合新疆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要求;3)本工程位于哈密市黑峰山M1406礦區,項目建設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國家地方環境準入負面清單要求,不涉及冰川、森林、濕地

24、、水源涵養區、基本農田、基本草原等環境敏感區;4)本工程建設的規模和產品方案合理,項目所需的原料在當地供應充足,項目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技術、生產工藝及設備。項目建成后可以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4)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影響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1)本項目選礦過程中選礦廢水閉路循環,實現“零”排放的可靠性及可行性;2)本工程施工和運營過程所采取的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和恢復措施有可靠性、可行性分析;3)復選二次尾礦采取的最終處置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4)本工程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環境風險是否可以接受;5)尾礦壩防滲水平,并注重尾礦壩的選址及環境風險。主要環境影響:1)原料選鐵尾礦在廠區堆

25、放無組織排放粉塵影響及進料過程有組織排放粉塵影響;2)本項目原料選鐵尾礦挖掘、二次尾礦運輸過程中的粉塵污染;3)本項目選礦過程及尾礦堆、排過程的環境風險。(5)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結論本工程符合國家、自治區以及地方當前產業政策及產業發展規劃,符合自治區重點行業準入條件,符合本工程所在區域環境功能區劃和生態功能區劃的要求;本工程用地合法,選址及總平面布局合理可行;本工程施工及運營期間產生的污染物通過采取相應防治處置措施后均可實現達標排放,不會對區域環境及人群產生顯著不利影響;項目建設實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故從環保角度出考慮,本工程建設實施是可行的。本報告書編制過程中得到哈密

26、市環境保護局、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指導和協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圖0-1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圖1 總則1.1編制依據1.1.1國家環境保護法律(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修訂,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5年修訂)。1.1.2國家相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7

27、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修訂版)(2011年3月1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9年1月1日)。(4)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8年4月1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97年1月1日)。(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2002年1月1日)。1.1.3國家環境保護行政法規(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2號,2017年10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1991年7月1日)。(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第284號,2000年3月

28、20日)。(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9月1日)。(5)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環境保護部 部令第5號,2009年3月1日起施行)。(6)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發200038號,2000年11月26日)。(7)全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8)國務院關于“十二五”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的批復(國函200670號)。(9)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2013年修正,國發改令第21號)。(10)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2006年3月18日)。(11)關于建設項目管理問題的若干意見(國家環保局(88)環建字第117號

29、)。(12)關于進一步做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幾點意見(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4】24號)。(13)關于促進新疆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及其附件新疆部分重點產業發展目錄(工信部產業【2010】617號)。(14)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的決定(國發200540號,2005年12月2日)。(15)關于西部大開發中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若干意見(環發20014號,2001年1月)。(16)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17)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18)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1.1.4政府部門規章及政策(1)關于加強工業

30、節水工作的意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等國經貿資源(2000)1015號。(2)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9號)。(3)關于印發的通知(環發2006189號)。(4)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5)工業和信息化部輕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2.01.19)。(6)關于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國家環保部環發201277號文2012年7月3日)。(7)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2010年部令第16號修訂)。(8)尾礦庫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指南(試行)。(9)關于進一步加強尾礦庫安全監管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安監總管2006120號)。

31、1.1.5地方性法規和規章(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修訂)(2012年2月1日)。(2)中國新疆水環境功能區劃。(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行業準入條件(修訂)(2017年1月)。(4)關于發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新環評價發2013488號)及其附件。(5)關于全疆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劃分的公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2000年10月31日)。1.1.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2.1-2016)。(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3)環境影響評價

32、技術導則 地面水環境(HJ/T 2.3-1993)。(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2.4-2009)。(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HJ 19-2011)。(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公眾參與(征求意見稿)。(9)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GB50433-2008)。(10)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HJ 651-2013)。(11)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規劃)編制規范(試行)(HJ 652-2013)。(12)尾礦

33、庫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試行)(HJ740-2015)。 (13)尾礦庫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分級標準(征求意見稿)。(14)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HJ192-2015)。(15)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國家環保局1992年11號令)。(16)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AQ2006-2005)。(17)尾礦設施設計規范(GB50863-2013)。.(18)尾礦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864-2013)。1.1.7項目有關規劃、設計文件及資料(1)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3)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34、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文件新政發20148號-關于印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實施方案的通知。(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7)新疆生態功能區劃。(8)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9)新疆和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尾礦鈦鐵資源分離與利用建設項目環評委托書。1.2評價目的及原則1.2.1評價目的(1)通過現狀調查,掌握項目所在區域內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狀況,了解環境質量現狀和現有的污染現狀,分析項目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2)通過工程分析,掌握項目生態影響、“三廢”及噪聲排放特征,確定對環境的影響因素,評價論述選礦工藝的先進性,明確所采取的

35、各項生態保護及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為各專題評價提供基礎數據。(3)通過各環境要素現狀監測,掌握項目區現狀生態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質量。(4)以“清潔生產、總量控制”為基本原則,分析開發利用方案擬采取環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進一步控制、減緩和避免污染影響的對策和措施。(5)依據環保法規、產業政策等,從環保角度對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做出明確結論,為環境管理部門決策、建設單位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1.2.2評價原則突出環境影響評價的源頭預防作用,堅持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a)依法評價貫徹執行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規劃等,優化項目建設,服務環境管理。b)科學評價規范

36、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科學分析項目建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c)突出重點根據建設項目的工程內容及其特點,明確與環境要素間的作用效應關系,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和審查意見,充分利用符合時效的數據資料及成果,對建設項目主要環境影響予以重點分析和評價。1.3環境影響因素識別與評價因子篩選1.3.1環境影響因素識別本次環境影響因素識別采用矩陣法,根據本工程的工程特點和污染源的排放特征,從社會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兩方面要素以及施工期和運營期兩個不同時段進行環境影響因素識別,并且列出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矩陣表見表1.3-1。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矩陣表,分析本工程在施工期及運營期兩個不同時段分別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

37、的影響,在進行影響分析基礎上評價擬識別各類環境影響因子、環境影響屬性,并判斷影響程度、影響范圍和影響時間等。表1.3-1 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矩陣一覽表影響因素社會環境要素自然生態環境要素交通運輸土地利用區域景觀區域經濟人群健康資源能源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期運營期施工揚塵-車輛排放廢氣-采裝運輸揚塵-施工廢水-生活污水-+-設備空氣動力性噪聲-車輛交通噪聲-施工垃圾-粉塵灰、尾礦-生活垃圾-占地-水土流失-注:+ 有利影響,- 不利影響, 短期影響, 長期影響,黑色為直接影響,白

38、色為間接影響。1.3.2評價因子篩選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結果,結合本工程工程特點和污染源排放特征及項目區周邊環境現狀,確定本次評價因子見表1.3-2。表1.3-2 評價因子一覽表評價要素評價時段評價類型評價項目評價因子大氣環境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揚塵顆粒物(TSP)車輛運行時排放廢氣SO2、NO2、CO、CnHm運營期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大氣環境質量現狀SO2、NO2、PM10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進料粉塵、原料堆存、原料運輸、裝卸揚塵、尾礦壩揚塵顆粒物(TSP)精礦、尾礦采裝運輸揚塵顆粒物(TSP)水環境施工期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廢水SS、石油類生活污水SS、COD、BOD5、NH3-N運營期

39、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pH、氨氮、亞硝酸鹽、氟化物、氯化物、硫酸鹽、揮發酚、六價鉻、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砷、汞、鉛、鐵、錳、鎘水環境影響分析生活污水SS、COD、BOD5、NH3-N、動植物油、LAS聲環境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分析施工設備機械和空氣動力性噪聲連續等效A聲級車輛交通噪聲運營期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聲環境質量現狀聲環境影響評價設備機械和空氣動力性噪聲車輛交通噪聲固廢施工期固廢影響分析施工垃圾一般固廢生活垃圾運營期固廢影響分析粉塵一般固廢(其中二次尾礦為一般類固廢)二次尾礦生活垃圾粉塵灰TSP廢機油危險廢物生態施工期運營期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分析地形地貌、土地利用、

40、地表植被和土壤野生動物、水土流失等生態影響分析占地、動植物、水土流失等風險施工期運營期尾礦壩潰壩尾礦壩潰壩1.4評價工作等級1.4.1環境空氣本工程為選鐵尾礦綜合利用工程,排放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選礦廠磨礦工序進料系統排放的粉塵及選鐵尾礦原料堆放場揚塵,為面源污染。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中的規定,選擇TSP主要污染物,計算每一種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及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10%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D10%。其中Pi定義為:式中:Pi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Ci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mg/m3;Coi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

41、空氣質量標準,mg/m3。Coi選用(GB3095-2012)中TSP 24小時平均取樣時間的二級標準的3倍濃度限值。評價級別判據依據大氣評價導則(HJ2.2-2008)中規定,見表1.4-1。如污染物數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表1.4-1 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Pmax80%,且D10%5km二級其他三級三級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廠界最近距離本工程的SCREEN3模型各項計算參數詳見表1.4-2。表1.4-2 原料堆放粉塵污染面源參數參數污染源面 源 參 數排放量長度(m)寬度(m)高度(m)排放溫度(K)粉塵(t/a)選鐵尾礦原料堆場粉塵100

42、70102934.36經采用SCREEN3模型進行計算,下風向各距離下各大氣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統計結果分析,結果見表1.4-3。表1.4-3 主要污染源估計結果統計表污染物落地濃度(mg/m3)Pmax值(%)Dmax值(m)D10%值(m)TSP(選鐵尾礦堆場粉塵)0.08989.98220/據上表中的計算結果可知:項目原料堆存過程中污染物TSP(粉塵)最大占標率為9.9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導則(HJ2.2-2008)判定,本工程大氣評價等級為三級。1.4.2水環境(1)地表水本工程區附近5km范圍內沒有天然地表水,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2-93)中關

43、于評價項目分級別判據的規定及項目工程介紹,項目產生的工藝廢水“閉路循環”,不外排,生活污水經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用于廠區抑塵,不外排。本項目無地面水體,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2-93)中“4.3”規定,本工程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無級別,本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廢水,排放的生活污水約為13.6m3/d(3400m3/a),主要污染物為CODcr、SS、BOD5、氨氮、生活污水經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用于廠區抑塵,不外排。本次環評只對項目排水中的污染物類型和數量,給排水狀況、排水去向等進行一些簡單的環境影響分析。(2)地下水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

44、境(HJ610-2016)中附錄A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類表相關規定,本工程尾礦壩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為類,選礦廠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為類。本工程周邊無集中水源地保護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以外的國家和地方政府設定的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它保護區,也無集中式飲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加水源,在建和規劃的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未劃定準保護區的集中水飲用水水源,其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分散飲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以外的分布區,即項目區地下水敏感程度屬于不敏感區。根據導則中“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表”(表1.4-4)及“評價等級的判定依

45、據”(詳見表1.4-5),結合工程污染特征及周邊水文地質特點,判定本工程尾礦壩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二級,選礦廠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三級。表1.4-4 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環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在建和規劃的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以外的國家或地方政府設定的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它保護區,如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保護區。較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在建和規劃的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未劃定準保護區的集中水式飲用水水源,其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

46、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以外的分布區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級的環境敏感區a。不敏感上述地區之外的其它地區。注:a“環境敏感區”是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環境敏感區。表1.4-5 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判定 項目類別環境敏感程度敏感一一二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1.4.3生態環境本工程總占地面積200001m2,其中選礦廠占地面積66667m2,尾礦壩占地面積133334m2(200)畝,占地范圍小于2km2,本工程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重要和特殊生態敏感區,位于一般區域。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環境中要求,確定本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三

47、級。見評價工作等級判別表1.4-6。表1.4-6 生態環境評價工作等級判別表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圍)面積20km2或長度100km面積220km2或長度50100km面積2km2或長度50km特殊生態敏感區一級一級一級重要生態敏感區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區域二級三級三級1.4.4聲環境本工程所在地屬2類聲環境功能區,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判斷結果見1.4-7。按最新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噪聲評價等級判定標準,確定聲環境評價等級為二級。表1.4-7 聲環境評價等級項目區域聲環境評價等級指標2類二級1.4.5風險評價(1)尾礦壩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試行)

48、(HJ740-2015)從尾礦庫的環境危害性(H)、周邊環境敏感性(S)、可控機制可靠性(R)三個方面進行環境風險等級的劃分。評價等級劃分指標體系見圖1.4-1。圖1.4-1 評價等級劃分指標體系環境危害性(H)采用評分方法,對類型、性質和規模三方面指標進行評分與累加求和,評估尾礦壩環境危害性(H),危險性等別劃分指標見表 1.4-8。表1.4-8 尾礦庫環境危害性(H)等級劃分指標體系尾礦庫等別劃分見表1.4-9。表1.4-9 尾礦庫環境危害性(H)等別劃分表根據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試行)(HJ740-2015)附錄B中各指標評分方法,本項目尾礦庫屬于鐵類重金屬礦種,尾礦屬于 = 1

49、 * ROMAN * MERGEFORMAT I類工業固體廢棄物,評分取48;特征污染物指標pH介于69,評分取0;所有污染物濃度指標倍數均在3倍以下,評分取0;濃度倍數3倍及以上的指標項數為0,評分取0;濃度倍數3倍及以上的指標項數為0,評分取0;現狀尾礦庫全庫容為100萬m3,評分取12,由此得出總得分為60,根據表1.10-7,環境危險性等別為H2。濃度倍數3倍及以上的指標項數為0,評分取0;現狀尾礦庫全庫容評分取12,由此得出總得分為60,根據表1.4-9,環境危險性等別為H2。 = 2 * GB3 * MERGEFORMAT 周邊環境敏感性采用評分方法,對尾礦壩下游涉及的跨界情況、周

50、邊環境風險受體情況、周邊環境功能類別情況三方面指標進行評分與累加求和,評估尾礦壩周邊環境敏感性(S),尾礦壩周邊環境敏感性等別劃分體系見表1.4-10。表1.4-10 尾礦庫周邊環境敏感性(S)等別劃分指標體系依據尾礦庫周邊環境敏感性等別劃分表,將周邊環境敏感性(S)劃分為 S1、S2、S3 三個等別,見表1.4-11。表1.4-11 尾礦庫周邊環境敏感性(S)等別劃分表根據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試行)(HJ740-2015)附錄C中各指標評分方法,本項目尾礦庫下游均位于哈密市,不涉及到跨界情況,屬其他類,評分取0;可能產生的事故污染物跨界距離大于10km,評分取0;尾礦庫下游不屬于國家

51、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禁止開發區域、水土流失重點防治等區域或江河源頭區和重要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來水廠取水口,亦不存在重要濕地、天然林、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等,但屬于資源性缺水地區,評分取36;地下水屬于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類水體,評分取4分;土壤環境屬于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類,評分取1;大氣環境為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類,評分取1.5,由此得出總得分為42.5,根據表1.4-11,環境危險性等別

52、為S2。 = 3 * GB3 * MERGEFORMAT 控制機制可靠性采用評分方法,對尾礦庫的基本情況、自然條件情況、生產安全情況、環境保護情況和歷史事件情況五方面指標進行評分與累加求和,評估尾礦庫控制機制可靠性(R),控制機制可靠性等別劃分指標體系見表1.4-12。表1.4-12 尾礦庫控制機制可靠性(R)等別劃分指標體系依據尾礦庫控制機制可靠性等別劃分表,將控制機制可靠性(R)劃分為R1、R2、R3三個等別,控制機制可靠性等別劃分見表1.4-13。表1.4-13 尾礦庫控制機制可靠性(R)等別劃分表根據表1.4-13,控制機制可靠性等別為R2。根據以上判定,結合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53、(試行)(HJ740-2015)表7中等級劃分矩陣,確定本次尾礦庫風險評價等級為一般。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根據評價項目的物質危險性和功能單元重大危險源判定結果,以及環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將環境風險評價工作劃分為一、二級。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見表1.4-14。表1.4-14 評價工作級別劇毒危險性物質一般毒性危險物質可燃、易燃危險性物質爆炸危險性物質重大危險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險源二二二二環境敏感地區一一一一本工程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中不使用、不產生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附錄中的危險物質。項目所在地不屬于規定的需特殊保護地區、生態敏感與脆弱區及社會關注區,屬于非環境敏感

54、地區。本工程環境風險評價等級判定為二級評價。1.5 評價范圍根據評價工作等級及當地氣象條件、自然環境狀況,各環境要素評價范圍匯總結果見表1.5-1及圖1.5-1各環境要素及風險評價范圍圖。表1.5-1 評價等級及評價范圍匯總表環境要素評價等級評價范圍大氣環境三級以選礦廠為中心,半徑2.5km的圓形區域,面積為19.625km2。地下水環境二級、三級選礦廠評價等級為三級,評價范圍以選礦廠為中心向四周擴大至6km2范圍的圓形;尾礦壩評價等級為二級,評價范圍以尾礦壩為中心向四周擴大至620km2范圍的圓形。生態環境三級廠區及尾礦壩及周邊1km范圍內聲環境三級達標范圍場界外1m范圍,影響評價范圍為廠區

55、外200m范圍。風險評價二級風險影響評價范圍為以尾礦壩為中心,半徑3km的范圍。1.6環境功能區劃與評價標準1.6.1環境功能區劃(1)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根據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原則與技術方法(HJ141996),項目區及影響區內沒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屬于一般區域,劃分為二類區,項目區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屬于二類區。(2)水環境功能區劃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的地下水水質分類要求,以人體健康基準值為依據,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的地下水為類水質量標準,項目區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級標準。(3

56、)聲環境功能區劃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本項目位于山區,周邊無其他工業企業及居住人群,人為活動較少,應當劃分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應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4)生態功能區劃根據新疆生態功能區劃(2005年本),項目所在地區域屬于天山山地溫性草原、森林生態區,天山南坡吐魯番-哈密盆地戈壁荒漠、綠洲農業生態亞區,噶順-南湖戈壁荒漠風蝕敏感生態功能區,本區主要生態服務功能為荒漠化控制、生物多樣性維護、礦產資源開發。本工程所在區環境功能區劃見表1.6-1。表1.6-1 項目區環境功能區劃環境要素區劃依據區劃結果環境空氣

57、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原則與技術方法二類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地下水地下水質量標準類地下水體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聲環境功能區生態環境新疆生態功能區劃天山山地溫性草原、森林生態區,天山南坡吐魯番哈密盆地戈壁荒漠、綠洲農業生態亞區,噶順-南湖戈壁荒漠風蝕敏感生態功能區1.6.2評價標準(1)環境質量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及影響評價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具體標準值詳見表1.6-2。表1.6-2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 單位:mg/m3序號污染物名稱取值時間濃度限值(二級標準)1SO2日平均0.151小時平均0.502NO2日平均0.081小時平

58、均0.203PM10日平均0.15 地下水環境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III類標準,具體標準值詳見表1.6-3。表1.6-3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 (單位:mg/m3,pH除外)序號項目標準值序號項目標準值1pH(無綱量)6.5-8.510汞0.0012氨氮0.211鉛0.053亞硝酸鹽氮0.0212鐵0.34氯化物13錳0.15氟化物1.014鎘0.016硫酸鹽25015總硬度4507揮發酚類0.00216溶解性總固體10008鉻(六價)0.0517高錳酸鹽指數3.09砷0.05 廠界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

59、,具體標準值詳見表1.6-4。表1.6-4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單位:dBA聲環境功能區類別晝間夜間2類6050(2)污染物排放標準 大氣污染物執行鐵礦采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1-2012)中“表5 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及“表7 現有和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 生活污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新污染源中的二級排放標準。 施工期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相關排放限值,運營期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聲環境功能區環境

60、噪聲排放限值。 固體廢物排放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修改單(環保部公告2013第36號)中第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有關規定中有關規定。各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見表1.6-5。表1.6-5 污染物排放標準類別標準名稱及級(類)別污染因子標準值排放濃度mg/m3排放速率kg/h原料堆場及尾礦堆場粉塵鐵礦采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1-2012)中“表7 現有和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顆粒物(無組織)1.0/選礦廠粉塵鐵礦采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1-2012)中“表5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顆粒物20/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