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郭虛己墓志銘_第1頁
顏真卿郭虛己墓志銘_第2頁
顏真卿郭虛己墓志銘_第3頁
顏真卿郭虛己墓志銘_第4頁
顏真卿郭虛己墓志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顏真卿郭虛己墓志銘1997 年10月,洛陽偃師市首陽山鎮磚廠發現唐代郭虛 己墓志,出土墓志一合。志蓋頂面篆書“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 太師郭公墓志銘。”志高 104.8厘米、寬106.0厘米、厚16.0 厘米。志文楷書,35行,滿行34字,計1150字。朝議郎行殿 中侍御史顏真卿撰文并書丹.志文刪繁就簡,俯拾得當;楷書端 嚴,氣象浩然;刻工精到,筆筆不茍,堪稱志、書雙絕的上乘 之作。一、郭虛己家族來源、郡望、堂號及堂聯郭氏來源有三:“禹乘二龍,郭支之馭”,傳大禹有馭手 郭哀和郭支,姓氏考略稱“此郭氏之始。”第二個來源出自 姜姓。風俗通義記載:“氏于居者,城、享B、園、池是 也。”我國古代有東郭氏、

2、西郭氏、南郭氏等,其中有簡稱郭 氏者。郭虛己家族應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姬昌弟虢仲(虢 叔)于東虢,其裔孫有號“虢公”者。虢、郭同音,故又稱 “郭公”,其后人改姓郭氏。其家族郡望有洛陽、太原、河內、馮翊、敦煌諸郡,家祠 多書“汾陽世澤”匾額。唐大將軍郭子儀,帥軍戡定了 “安史 之亂”,為唐室中興立下殊勛,被封為“汾陽郡王”,北宋名第1 頁共6 頁 臣范仲淹曾賦詩以贊:“令公名望寇肖何,葛亮儲勛汝更多。心服邊戎都將相,身扶國祚宰山河。鈞衡自秉分輕重,鼎鼐端 居本讓和。圖像凌煙為第一,名鐫金石永難磨。”故郭氏家族 以“汾陽堂”為堂號者居多。郭虛己墓志記載:“公諱虛己,字虛已,太原人也。其先虢叔之后

3、,虢或為郭,因而姓焉。巨、況、泰、璞,蟬聯史 氏。”郭巨是“二十四孝”中的孝子人物。郭璞是東晉文學 家、訓詁學家,博學多才,代表作為游仙詩,著有江賦等著作。并注釋爾雅、穆天子傳、山海經、楚辭等 典籍,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郭氏家堂聯多取其族名人軼事, 借以光前裕后。這里選取幾副堂聯以饗讀者。“金臺師事;竹馬歡迎。”上聯指的是戰國時期燕國大臣 郭隗,他為燕昭王招賢納士出計獻策,燕昭王也為他筑黃金 臺,以招徒人才,著名的賢人樂毅、鄒衍等就是招納于此時。郭?:東漢扶風茂陵人,初為漁陽都尉,后為上谷太守,官至 太中大夫。民阜年豐,德政遠播。其出行時,有數百兒童,咸 騎竹馬,迎拜道次。下聯指的就是他。“道

4、學千古;綱目一人。”上聯指北宋的郭忠孝,他曾從師于洛陽程頤精研易經、中庸等。他題書房為“兼 山”,時人稱他為“兼山先生”,著有兼山易解。靖康年間官永興軍路提點刑獄,金人侵永興,他與唐重分城拒守,城破第2 頁共6 頁 戰死。下聯典指唐代大將郭子儀。安祿山叛亂,時任朔方節度 使,在河北擊敗史思明。肅宗即位后,他為關內河東副元帥, 配合回紇兵收復長安、洛陽,因功拜中書令,后又晉封汾陽郡 王。此句意為郭子儀一身系天下安危 20年,此綱舉則目張。“織女賜詞,汾陽壽考;郭主好禮,真定芳徽。”上聯來 自一個美麗的神話:郭子儀以平安史之亂功封汾陽郡王,天上 的織女稱他為“大富貴亦壽考”。漢代郭昌,娶真定恭王女

5、, 號郭主,好禮節儉,綽有母儀,下聯即指此。“派出汾陽,將相兩朝濟美;堂居晉水,簪纓百卉傳 芳。”上句以郭子儀戎馬軍勛入聯,下聯贊頌其后人光大家 聲。二、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太師郭虛己墓志撮要郭虛己,新舊唐書無傳。墓志記載:“公即隋驟騎大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昶之玄孫;皇朝涇州刺史、朔方道大總 管、贈荊州都督謚日忠澄之曾孫;朝散大夫、太子洗馬琰之 孫;朝議大夫、贈鄭州刺史義之子也。”其祖父輩均不見于史 籍。由墓志得知郭虛己少年失怙,但穎惠好學,“十歲誦老 莊,即能講解,泉諸經典,一覽無遺。” “十一丁鄭州府君 憂,泣血齋誦,三年不怠。太夫人在堂,終鮮兄弟,左右就 養,朝夕無違,六親感嘆焉。”孝道天

6、成,其心一也。“未第3 頁共6 頁 冠,授左司御率府兵曹,秩滿授鄰州司功”。先后任節度判 官、侍御史、行軍司馬、中丞使、工部侍郎、戶部侍郎、蜀郡 長史、工部尚書等職。開元末至天寶初,李唐王朝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僅與吐 蕃就有幾次交戟血刃。據志文,天寶五年,郭虛己任劍南節度 支度營田副大使,征戰于西南邊陲”有羌豪董哥羅者,屢懷翻 覆,公奏誅之。”天寶五年,“吐蕃入寇瓜沙,軍城兇懼,公 躬率將士,大殄戎師” “七載,又破千碉城,擒其宰 相。” “八載三月,破其摩、彌、咄、霸等八國廿余城。置金 川都護府以鎮之。深涉賊庭,蒙犯冷瘴。夏六月,輿歸蜀郡, 旬有五日而薨。”時年 59歲。“皇上聞而悼焉,詔贈

7、太子太 師”。郭虛己“有子五人,長曰揆,河南府參軍,先公而卒, 贈秘書丞。次曰恕,右金吾衛兵曹。次曰弼,太原府參軍。次 曰彥,左威衛騎曹。季曰樞,沖年未仕。”這些珍貴的歷史記錄,再現了郭虛己鎮守瓜州時,與具有 分裂意志的吐蕃權貴疆場彎弓、浴血奮戰的一段戎馬生涯。但 新舊唐書僅對開元中后期和天寶十四年后的軍事沖突略作 記載,而對郭虛己墓志記述的天寶初至十三年之間與吐蕃 和羌族發生的軍事斗爭并無記載,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原 因:一是這幾次軍事斗爭的規模相對較小,涉及的行政區域也 很有限。二是天寶初李唐朝廷與諸藩鎮之間的斗爭趨向明朗第4 頁共6 頁 化,掩蓋了小范圍的族群斗爭。三是羌不等同于吐蕃。

8、羌族是 從先秦時代就生活在我國西南的一個古老民族,屬于內地的少 數民族族群,而朝廷關注的大多是西域、吐蕃的族群狀況,對 羌族的個別出格動作不作為重大歷史事件記錄。但根據墓志可 以說,郭虛己是開元后期至天寶中期李唐王朝鎮守西南邊陲的 重要軍事將領,為邊疆的安定,以及羌、吐蕃等少數民族與李 唐王朝從屬關系的和諧做出了重要貢獻。三、顏真卿志書藝術賞析中國書法是一種具有獨特民族藝術個性的文化形態,表象 上看,它是最簡單的線條組合,但它記錄了創作者生命流程瞬 間的文化行為,也是他長期文化積淀的直觀釋放。深入分析, 它又是最典雅的傳統文化承載,它關涉創作者的德行、學養、 天賦和藝術創造,是闡發書法真諦的藝

9、術語匯。唐代的楷書達到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高峰。盛唐之際的 代表人物顏真卿,一改前人瘦勁謹慎的書風,開創了開朗豐 腴、雄渾磅礴的書體先河。誠如蘇軾所說:“詩至于杜子美, 文至于韓退之,畫至于吳道子,書至于顏魯公,而古今之變, 天下之能事盡矣。”郭虛己墓志是顏真卿 41歲時的金石之書,略早于王 琳墓志,也是目前所見到的顏真卿最早的書法藝術作品。與他 44歲時書多寶塔碑和 46歲書寫的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第5 頁共6 頁 碑字體的豐腴飽滿、63歲時書大唐中興頌摩崖書體的磊 落奇拔、渾厚莊嚴相比,略顯瘦勁,他以中鋒鋪毫,秀美中有 剛峻,折捺如澆,點畫如鑄,與他 41歲時書寫的王琳墓志 筆力切近,風格趨同。一如他的人格,中正忠烈,剛中含柔, 峻極中有豐腴,亦美亦媚;端嚴中有雄渾,亦寬亦博。正如歐 陽修所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 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于世者有必多,然雖 多而不厭也。”郭虛己墓志是顏真卿壯年楷書的代表作, 謀篇規整統一,結體嚴謹,是“顏筋”書體的成熟之作,值得 我們研究和珍視。郭虛己墓志刊刻“朝議郎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