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脈沖除塵器-用步進梯形圖編程_第1頁
plc脈沖除塵器-用步進梯形圖編程_第2頁
plc脈沖除塵器-用步進梯形圖編程_第3頁
plc脈沖除塵器-用步進梯形圖編程_第4頁
plc脈沖除塵器-用步進梯形圖編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燕山大學課 程 設 計 說 明 書題目: 脈沖除塵器的PLC控制 學院(系): 電氣工程學院 年級專業: 10級工業自動化儀表 學 號: 7 學生姓名: 楊超 指導教師: 韓立強 教師職稱: 副教授 燕山大學課程設計(論文)任務書院(系):電氣工程學院 基層教學單位:自動化儀表 學 號7學生姓名楊超專業(班級)儀表1班設計題目脈沖電磁閥的PLC控制設計技術參數設計內容及參數詳見設計題目內容頁。設計要求設計說明書包括:設計題目內容設計過程和有關說明繪制電氣原理圖:包括主電

2、路、控制電路、PLC硬件電路、I/O接口表PLC控制程序(梯形圖和指令表)調試結果參考資料心得體會工作量 一周工作計劃參考資料PLC電氣控制技術,漆漢宏 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FX系列PLC編程及應用,寥常初 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其他資料指導教師簽字韓立強基層教學單位主任簽字說明:此表一式四份,學生、指導教師、基層教學單位、系部各一份。2013年 7 月 6 日 目錄摘要4設計題目內容4設計過程及有關說明7繪制電氣原理圖7Plc控制程序.11調試結果24心得體會24摘要水泥廠在生產中可產生大量的水泥粉塵,不但造成了空氣污染,還嚴重地影響了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改善現場的作

3、業環境,可通過布袋式脈沖除塵器回收水泥粉塵。某水泥廠的球磨車間建有5個除塵室,每個除塵室安裝了1臺脈沖除塵器,每臺脈沖除塵器有兩個脈沖電磁閥(A閥和B閥)和1個提升電磁閥。在提升電磁閥工作期間,脈沖電磁閥才能工作。設計題目內容1.控制任務和要求(1)各個除塵器的電磁閥的控制時序。為使收塵系統阻力變化范圍小,一般采用均勻間隔清灰的工作方式,即采用定時控制方式,各個除塵器的電磁閥的控制時序如圖1所示:前室提升電磁閥脈沖電磁閥后室提升電磁閥脈沖電磁閥 圖1t0:脈沖電磁閥的啟動延時,一般取2st1:提升電磁閥的工作時間,一般取8st2:脈沖電磁閥的噴吹時間,一般取0.13st3:室間隔時間,一般取1

4、7s(2)各個除塵閥的工作順序??紤]到灰斗里絞刀負荷的均衡性、噴吹的有效性及減少清灰時的排放量,一般采用錯開清灰的方式。 1A3A5A2A4A1B3B5B2B4B1A(3)系統的工作方式。為檢修和維護方便,每個電磁閥應有自動/手動兩種工作方式,正常工作時采用自動方式:檢修和維護時,采用手動方式。(4)在各個電磁閥工作期間,應有指示燈指 示。 2.設計方案提示 (1)在自動方式下,各個電磁閥處于順序循環控制過程中。(2)某個電磁閥工作在手動方式下,則不會影響其他電磁閥的正常工作。 (3)為節省輸出點,可將電磁閥線圈與指示燈并聯.(4)其操作面板如圖2:圖2設計過程和有關說明設計過程:首先,根據輸

5、入和輸出端口設計I/O口,再用I/O口根據任務的設計要求編寫脈沖除塵器的狀態轉移圖,然后根據狀態轉移圖編寫梯形圖,梯形圖編好后運行仿真,根據功能調試梯形圖再仿真,直到除塵器能完成手動與自動的轉換,在自動情況下可順利運行。 說明:在調試過程中,偶爾出現運行時功能紊亂,經過多次調試,排除程序問題。繪制電氣原理圖1.主電路圖:2.plc硬件電路:3.I/O接口表:I口O口1室x2y02室x3y13室x4y24室x5y35室x6y4I口O口脈沖和燈O口噴吹和燈1AX7Y5Y172AX10Y6Y203AX11Y7Y214AX12Y8Y225AX13Y9Y231BX14Y12Y242BX15Y13Y253

6、BX16Y14Y264BX17Y15Y275BX20Y16Y304.狀態轉移圖:PLC控制程序梯形圖:指令表:調試結果調試結果基本符合任務要求心得體會這次plc課程設計因為自己的原因時間較緊,剛開始時沒有選擇根據狀態轉移圖編寫梯形圖,因為狀態較多嫌麻煩沒有寫狀態轉移圖,是直接編寫的梯形圖。在編寫的過程中發現思路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各種互鎖不勝其煩。運行調試時手動運行正確,自動情況下經常無法停止定時器。然后又根據任務書寫出狀態轉移圖,根據狀態轉移圖編寫的梯形圖除了偶爾因為步數較多軟件不能及時反應以外,調試過后基本運行成功。這次課設,給我很大的經驗與教訓。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任務要求,判斷最適合的編寫指令方法,如果剛開始就能判斷出除塵器用狀態轉移圖編寫梯形圖更直觀更方便,就不會浪費這么多的時間。在自動和手動的編寫時,自動與手動的轉換時這次的難點,也是我最頭疼的地方。原本想的是在自動的過程中加入開關設計,但怎么想都想不出,只好在最開始時用并行把手動的15段程序并在一起。先開始調試時明明分段的手動梯形圖基本一致,但就是有的手動成功有的手動失敗,在關閉監控后再打開,又恢復了功能。之后根據同學調試的技巧將并行程序中的SET與STL分開,果然手動的效果不再出現意外??傊?,這次課設教會了我很多當初理論課沒有學會的知識,實在是受益匪淺。最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