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醫院護理院感應知應會-三甲復審院感知識_第1頁
2022醫院護理院感應知應會-三甲復審院感知識_第2頁
2022醫院護理院感應知應會-三甲復審院感知識_第3頁
2022醫院護理院感應知應會-三甲復審院感知識_第4頁
2022醫院護理院感應知應會-三甲復審院感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甲復審護理人員需要掌握的感染知識1、院感爆發上報流程一3例及以上疑似院感爆發立即一院感科一實地確認一 報告領導小組-分組處置2、多重耐藥菌病人的預防及控制措施:(1)醫生下“接觸隔離”的醫囑;(2)病人單間或床旁隔離,接觸隔離標識(門、 病歷夾、一覽卡);(3)執行手衛生;(4)做好個人防護(穿隔離衣、戴口罩、 戴手套);(5)病人生活物品及診療用品專用;(6)生活垃圾及醫療廢物均置雙 層醫療垃圾袋內;(7)盡量專人診治;(8)外出檢查治療須有預防交叉感染措 施并告知接診單位;(9)解除隔離標準:普通的多重耐藥菌患者臨床感染癥狀 好轉和治愈可解除隔離,耐甲氧西林、耐萬古霉素的病人需連續3次細

2、菌培 養陰性或感染已經痊愈可解除隔離。(10)多重耐藥菌按危急值報告處置。多重耐藥菌處置流程:接微生物室電話一報告科主任護士長一院感科一主管 醫師一接觸隔離一單間隔離一掛手消一3、六步洗手法方法正確、熟練(包括干手及開關水龍頭、用過的擦手紙關 水龍頭);手衛生依從性三95%。七步洗手法速記口訣:內、外、夾、攻、大、 立、腕。洗手指征: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 清潔部位時;2)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 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4) 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

3、后; 6)處理藥物或配餐前。口訣:兩前三后要記清:接觸病人前、無菌操作前、接觸病人后、接觸病 人血液體液后、接觸病人周圍環境后。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患者污物之后。4、醫療廢物分五類:感染性、損傷性、化學性、藥物性、病理性,嚴禁混 裝。醫療廢物正確分類、包裝、運送。醫療廢物意外泄露及流失應急處理流程:立即上報一后勤及院感(6433102 或6433148)一局部封閉一消殺處置5、本科室的感染質控小組組成及職責組成: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

4、任、護士長及本科監控醫師、監控 護士組成。(1)高度危險性物品:進入人體菌組織、器官、脈管系統,或有無菌體液從 中流過的物品或接觸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 極高感染風險,如手術器械、穿刺針等。必須達到滅菌水平。(2)中度危險性物品:與完整黏膜相接觸,而不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和 血流,也不接觸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物品,如胃腸道內鏡、氣管鏡、肛表 等。必須達到高水平消毒。(3)低度危險性物品:與完整皮膚接觸而不與黏膜接觸的器材,如聽診器、 血壓計袖帶等。可以達到消毒水平或保持清潔。.使用中無菌物品、無菌液體、消毒液有效期。(醫療、護理、醫技)均 應注明開啟時間(1)抽出的

5、藥液超過2小時后不得使用;各種溶媒開啟后不得超過24小時。 注明用途(2)使用中無菌物品(如棉簽、紗布、棉球等)時間不超過4小時。(3)皮膚黏膜消毒液:100mL以內(包括100mL)瓶裝消毒液開啟后有效期為 7天,100mL以上瓶裝消毒液開啟后有效期為30天。(4)無菌持物鉗每4小時更換滅菌1次。.消毒液使用濃度及配制方法。含氯消毒劑濃度為500mg/Lo配制方法:50制g每片健之素,1000ml水放一片;“84”消毒液,消毒液配制 應根據產品有效氯含量,按稀釋定律進行計算,現用現配,配置后不超過24 小時(配置要求:穿一次性隔離衣、佩戴外科口罩、帽子、戴手套、護目鏡)。 32.高頻接觸物體

6、表面擦拭。高頻接觸部位(如:門把手、電腦鍵盤、電話、取片機、報告打印機按鈕等) 每日擦拭4次并有記錄。耐腐蝕的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 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不耐腐蝕的用75%酒精噴灑或擦拭。33. 疫情防控相關問題:每日健康監測(體溫加癥狀)核酸檢測頻率按照 疫情及防控方案執行;病人、陪人的管理及要求;收住入院的要求等。34新冠病毒消毒方法。(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C30分鐘,乙醛、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 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架構。(全員)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管理網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

7、科室 醫院感染管理小組。(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委員、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成員 要熟知自己的職責).每人必須完成多長時間的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全員)每人每年26個學時。(涵蓋消毒隔離、醫療廢物、多重耐藥菌管理、手衛生 規范)醫院感染管理科2022-05-04(1)感控小組在科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科主任是第一責任人。(2)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制 定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3)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 感染發病率;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積 極協助調查。(4)監督檢查本科室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5)

8、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6)督促本科室人員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7)做好對衛生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學管理。6、醫務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職責(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及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2)掌握抗菌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原則,做到合理使用。(3)保護自己的病人不被其他感染病人和疑有感染的醫院工作人員傳染。(4)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5)發現醫院感染病例,及時送病原學檢查及藥敏試驗,查找感染源、感染 途徑,控制蔓延,積極治療病人,如實填報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發現有醫 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感染管理科,并協助調查。發現法定傳染病, 按傳染病防治法的

9、規定報告。(6)參加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工作人員自身感染時應接受合理的治療,采取措施防止將自身感染傳播給 其他人,特別是病人。(8)護士應監督無菌技術及衛生手等隔離預防技術的正確實施。7、普通病區的隔離要求有哪些?(1)感染性疾病患者與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2)受條件限制的醫院,同種感染性疾病、同種病原體感染患者可安置于 一室,病床間距宜大于0.8m。(3)病情較重的患者宜單人間安置。(4)病室床位數單排不應超過3床,雙排不應超過6床。8、針刺類:1)中醫針刺類操作前檢查針具包裝是否完好,確保滅菌有效期 內使用:重復使用的針灸針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一次性針灸針一人一用 一丟

10、棄;操作中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用過的一次性針灸針放入銳器盒。2)針刺部位消毒方法:使用碘優或酒精棉簽以針刺部位為中心,由內向外緩 慢旋轉,逐步涂擦,消毒面積25cm5cm,消毒2遍,消毒棉簽一穴一換, 不得使用同一個消毒棉簽擦拭2個以上部位。拔火罐:中醫拔罐類操作前檢查火罐包裝及有效期,罐口是否平整、光滑。針罐或刺絡拔罐:局部皮膚使用碘伏棉簽以針刺部位為中心,由內向外 緩慢旋轉,逐步涂擦消毒,消毒面積25clliX5cm,涂擦2遍,消毒棉簽一穴 一用。起罐后保持治療部位清潔、干燥,如有皮膚破損應用無菌敷料覆蓋。 使用后的罐類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清洗、消毒、滅菌。中醫敷熨熏浴類:操作前檢查穴位貼

11、敷部位皮膚應完整、清潔。敷熨熏浴類 器具保持清潔。穴位貼敷使用的膠布、紗布應一人一用一丟棄。中藥干熱熨使用布套專人專用。濕性藥熨法及中藥冷敷直接接觸皮膚的毛 巾、紗布應一人一用一更換,使用后清洗和消毒。中藥熏蒸使用過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熏蒸室每晚紫外線照 射1小時。中藥泡洗容器內應套一次性清潔塑料套一人一用一更換,不得重復使用。使 用后將一次性清潔塑料套連同藥浴液一并去除,避免藥浴液遺撒容器內。藥 浴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潔。刮疹類:操作前后清潔患者刮疹部位皮膚,刮痣類器具應圓潤、光滑、清潔, 不得有粗糙、毛刺等。重復使用的刮胸器具應一人一用一清潔消毒;使用后 先用流動水刷洗,必

12、要時使用清潔劑去除油漬,再用500nig/L含氯消毒液浸 泡,30分鐘。刮疹器具如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 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浸泡230分鐘,清水沖洗,干燥保存。存放 容器每周清潔消毒一次,遇污染隨時清潔消毒。刮疼潤滑油應專人專用,保 持清潔干凈。或者送交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清洗、消毒、滅菌。9、標準預防:視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需進 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 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預防措施包括:1)手衛生;2)根據預期可能的暴 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3)安全注射;4)

13、也包括 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防護用品的正確穿脫順序10、本科室易發生院感的重點人群、重點環節高危因素清單及防控措施(與 護理同步)。重點人群:銳、器、免、植、入等危險因素的病人,三管一切 病人:導尿管相關泌尿系感染、血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監測、氣管插管 相關肺炎、多重耐藥菌病人、手術切口病人,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腫瘤病 人、免疫力低下、植入物、應用插入性操作的等。11、職業暴露的處置流程。一擠、二沖、三消毒、四上報;科室護士長一上 報院感科(6433102)0院感科一調查登記及追蹤、檢驗科f血液傳播性疾病 的相關檢驗,保健科及相應專家一診斷處置。12、最近幾年

14、學習的法律法規:13、消毒滅菌的原則是什么?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要求。各種注射、穿刺、 采血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 毒要求。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14、消毒劑的正確使用:含氯消毒液現配現用,監測濃度后再使用;掌握各 類物品浸泡消毒濃度及時間。掌握醫院消毒隔離制度及本科室消毒隔離制度。本科室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項目及防控措施、原始資料:1)導尿管相關泌尿系感染、2)血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監測、3)氣管插管相關肺炎、4)手術切口病人、5)皮膚軟組織感染。15、防止銳器傷的措施:(1)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

15、、護理操作過程中, 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者劃 傷;(2)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3)禁止將針 等銳器物重新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4)無 論使用與否均按損傷性廢物處理;(5)禁止手持針等銳器隨意走動;(6)禁 止將針等銳器物徒手傳遞。16、什么是安全注射?指注射不傷及接受者和提供者,并且保障所產生的廢物不對社會造成危 害,因此要確保提供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條件,并堅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實 現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1)改善病人和醫護人員的行為,降低過度注射,保障注射安全。(2)提供安全注射裝置和容器。(3)

16、銳器廢物管理。17、呼吸道隔離措施的要求。(1)單間隔離,病原體相同的患者同室隔離。患者之間間隔1m以上。(2)限制患者出病房,必須轉運患者時,應先讓患者戴好外科口罩。(3)所有進入病室的人員均應戴外科口罩,穿隔離衣、戴手套。(4)醫護人員接觸每個患者前后應手衛生或更換手套。(5)每日對病室地面,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2次,用紫外線燈進行空 氣消毒2次。(6)各種標本應裝入防滲漏密閉容器轉運。(7)患者出院后床單位終末清潔消毒。(8)醫療廢棄物應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18.科室如何進行醫院感染管理風險評估。按照醫院感染管理科發布的醫院感染管理檢查標準每日對本科室醫院感 染管理質量進行檢查

17、,每半年進行1次重點環節、重點人群、高危因素風險 評估,查找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分析原因做好防范措施。預防措施人人知曉 19.使用中紫外線燈管的檢測要求。至少每半年用紫外線輻射強度指示卡監測一次,輻照強度值三70uW/ciii2為 合格,不合格的燈管應立即更換。.知曉前五位病原微生物名稱及耐藥率(重點科室知道本科室,其他科室知 道全院)。可以查院感通訊。.多重耐藥菌的上報流程。微生物室細菌培養結果確定后立即電話通知相關科室,管床醫生將確定為MDRO病例及時網絡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同時向科主任、護士長報告,由科 主任、護士長通知全科醫護人員,采取相應的隔離、控制措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定義。(醫療

18、、護理)建立人工氣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并接受機械通氣時所發生的肺炎,包 括發生肺炎48h內曾經使用人工氣道進行機械通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防控措施。(醫療、護理)(1)嚴格掌握氣管插管或切開適應癥,優先考慮無創通氣。(2)對于無禁忌癥患者,抬高床頭30 ,頭偏向一側。(3)鼓勵術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術患者)早期下床活動。(4)指導患者正確咳嗽,保持痰液引流通暢。(5)盡量使用經口的氣管插管,每6-8h進行1次口腔護理。(6)保持氣管插管氣囊壓力在25cmH20-30cmH20。(7)吸痰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吸痰前、后應做好手衛生。(8)呼吸機螺紋管和濕化器應每周更換1次,有明

19、顯污染及時更換;螺紋管 冷凝水及時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9)機械通氣48小時后采集痰培養檢測。(10)每日評估是否停用鎮靜劑、是否撤機或拔管。.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定義。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或拔除導尿管后48h內發生的尿路感染。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防控措施。(1)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管的適應癥,應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2)檢查無菌導尿包,如過期、外包裝破損、潮濕,不應使用。根據患者年 齡、性別、尿道情況選擇合適導尿管。(3)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戴無菌手套實施導尿術。遵循無菌操作技術原貝L 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4)導尿管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nli無菌水,輕拉尿管以確認尿管固 定

20、穩妥,不會脫出。(5)妥善固定尿管,沐浴或擦身時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保持尿液引流通暢, 及時清空集尿袋中尿液。(6)保持尿道口清潔,應每日清潔尿道口。(7)置管時間大于3天者,宜持續夾閉,定時開放。(8)患者出現尿路感染時,應及時更換導尿管,并留取尿液進行微生物病原 學檢測。(9)長期留置導尿管宜定期更換,普通導尿管7-10天更換,特殊類型導尿 管按說明書更換,普通集尿袋每周更換2次,精密集尿袋每周更換1次。(10)每天評估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盡可能縮短留置導尿管時間。對長期 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拔除導尿管時,應當訓練膀胱功能。.血管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定義。(醫療、護理)是指留置血管導管期間及拔除血

21、管導管后48小時內發生的原發性、且與其 他部位感染無關的感染,包括血管導管相關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患者局部 感染時出現紅、腫、熱、痛、滲出等炎癥表現,血流感染除局部表現外還會 出現發熱(38。0、寒顫或低血壓等感染表現。血流感染實驗室微生物學檢查 結果:外周靜脈血培養細菌或真菌陽性;或者從導管尖端和外周血培養出相 同種類、相同藥敏結果的致病菌。.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防控措施。(1)中心導管置管環境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中的醫療機構II類環境要 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置管時應當遵守最大限度的無菌屏障要求,置 管部位應當鋪大無菌單(巾);置管人員嚴格執行手衛生,戴帽子、外科口罩、 無菌手套,穿無菌手術衣。(2)選擇合適的靜脈置管穿刺點,成人應當首選鎖骨下靜脈,盡量避免使用 頸靜脈和股靜脈。(3)定期更換置管穿刺點覆蓋的敷料。無菌紗布為兩天更換1次,無菌透 明敷料為每周更換12次,如果紗布或敷料出現潮濕、松動、可見污染時 應當立即更換。(4)保持導管連接端口的清潔,注射藥物前,用消毒劑進行消毒,待干后方 可注射藥物。如有血跡等污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