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中考詩歌鑒賞專題練習及詳細答案一、詩歌鑒賞1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小題。 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1)下列對頷聯和頸聯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頷聯描繪了一幅山野秋景圖,意境開闊。B.兩聯均用語清新,不事雕球,且對仗工整。C.頸聯是牧人與獵馬的特寫,“驅”“帶”兩字寫活了畫面。D.兩聯景中含情,突出表現詩人融入田園生活的喜悅之情。(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該詩是現存較早的五言律詩,格律嚴整開唐代律詩風氣之先。B.首聯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詩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C.頸聯中的“返”
2、與“歸”,重在暗示詩人找到了內心的歸宿。D.尾聯詩人放聲高歌,懷念伯夷和叔齊,希望與他們為伍。【答案】 (1)D(2)C 【解析】【分析】D項有誤;頷聯,寫秋天山林之靜景,從正面進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頸聯,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從反面反襯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兩聯都抒發了詩人惆悵、孤寂的情懷。而非“喜悅之情”。故選D。 C項有誤;頸聯中的“返”與“歸”,指獵人騎著駿馬,大聲吆喝著,帶著獵物滿意而歸,從反面反襯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而非“暗示詩人找到了內心的歸宿”。故選C。 故答案為:D;C【點評】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各個選項的說法,再和詩詞相關詞句比照
3、,字斟句酌歸納辨析正誤。 本題考查體會手法和感情。答題時應注意,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抓住詩詞中關鍵詞的用法、含義及作用體會,辨析正誤。2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夢微之(唐)白居易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酬樂天頻夢微之(唐)元稹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咀ⅰ吭。治⒅瑒e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貶。“夢”是詩中寄托情思的載體,“夢”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上面兩首詩都寫了夢,卻各有異同,請從寫法和情感兩方面
4、簡要分析?!敬鸢浮?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都寫了夢,用入夢表達思念之苦,為自身遭遇的郁悶,同病相憐的悲苦。白詩中有對元稹的關切、思念之情,元詩中有對朋友關心自己的感激之情。從寫法上看,白詩用故人入夢書寫對元稹的關切、思念之情,元詩一反其意,以不曾入夢寫凄苦心境。白詩用入夢寫苦思,是事所常有,寫人之常情;元詩用不能入夢,寫不能成夢的凄苦,夢見的凈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沒有夢見你,是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 【解析】【分析】考查兩詩歌“夢”的含義。要求從寫法和情感兩方面簡要分析?!皦簟笔且煌樯畹木窬辰纭0拙右缀驮蓚€人都寫了夢,但寫法截然不同。白詩是這樣四句:“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
5、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卑自姴恢闭f自己苦思成夢,卻反以元稹為念,問他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君,這表現了對元稹處境的無限關心。詩從對面著墨,構思精巧,感情真摯。白詩用記夢以抒念舊之情,元詩一反其意,以不曾入夢寫凄苦心境。白詩用入夢寫苦思,是事所常有,寫人之常情;元詩用不能入夢寫心境,是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做夢包含了希望與絕望之間極深沉、極痛苦的感情。元稹更推進一層,把不能入夢的原因作了近乎離奇的解釋:我本來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和你夢里相逢,過去也曾多次夢見過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顛倒,所以“惟夢閑人不夢君”。這就把凄苦的心境寫得入骨三分,內容也更為深廣。再說,元稹這首詩是次韻
6、和詩,在韻腳受限制的情況下,別出機杼,更是難得。根據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都寫了夢,用入夢表達思念之苦,為自身遭遇的郁悶,同病相憐的悲苦。白詩中有對元稹的關切、思念之情,元詩中有對朋友關心自己的感激之情。從寫法上看,白詩用故人入夢書寫對元稹的關切、思念之情,元詩一反其意,以不曾入夢寫凄苦心境。白詩用入夢寫苦思,是事所常有,寫人之常情;元詩用不能入夢,寫不能成夢的凄苦,夢見的凈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沒有夢見你,是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 【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
7、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1)詞中寫到的“遺篇”是指_(人名)的詩_。 (2)請結合具體詞句,賞析這首詞的“時空美”。 (3)這首詞上闋寫景寄情,下闋懷古撫今,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 (1)曹操;觀滄海(2)上闋“白浪滔天”從下到上,“秦皇島外”由近及遠,詞人視通萬里,寫出了闊達遼遠的境界。下闋“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詞人思接千載,
8、寄托了鑒古頌今之豪情。全詞拓展了空間,拉長了歷史,時空交錯,富有張力,盡顯詞的時空美。(3)詞人鑒古頌今,抒發堅定樂觀、奮發進取、改天換地的自豪欣慰之情。 【解析】【分析】(1)原詩為:“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2)上片前兩句,一為仰觀,一為前瞻,隨著視角的變化,空間畫面也由陸而海,從上而下。后三句則顯示視線由近而遠的漸次推移,極富層次感。“秦皇島外打魚船”回應開頭一句的“幽燕”,點明地點,又與題目相吻合?!按螋~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的意境或也取軋于古人對大海驚
9、濤駭浪的描寫,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鋪敘,用精煉的設問句式寫出來,化實為虛,以簡馭繁,真乃神來之筆!與其說是寫人寫船,不如說是以小襯大,將較小的意象置于廣闊巨大的空間之中,進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曠悍,突出風雨中的海天莫辨、浩?;煦纭缡師o崖的景象,從而擴大作品的空間容量,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3)這首詞寫于1954年夏毛澤東到北戴河住過一些日子,在此填了這首詞。詞中描繪了北戴河壯闊的場景和漁民出海的情形,懷古思今,熱情地歌頌了新時代的新生活。 故答案:(1)曹操 ;觀滄海; (2)上闕“白浪滔天”從下到上,“秦皇島外”由近及遠;詞人視通萬里,寫出了闊達遼遠的境界。 下闕“往事
10、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詞人思接千載,寄托了鑒古頌今之豪情。全詞拓展了空間,拉長了歷史,時空交錯,富有張力,盡顯詞的時空美。 (3)詞人鑒古頌今,抒發堅定樂觀、奮發進取、改天換地的自豪欣慰之情。 【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觀滄海為步出夏門行組詩的第一章。這首詩作于曹操屯軍無終之時詩中描寫登山所見海上雄渾壯觀的景色,是古詩中 寫景的四百名篇; 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手法; 本題考查詩歌的思想情感和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一般要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4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宋)蘇
11、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眼。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1)“丙辰中秋”交代了寫詞的_,“大醉”“兼懷子由”交代了_。 (2)“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試簡要分析。 【答案】 (1)時間;寫作緣由(2)“弄”有逗弄、戲弄之意,表現舞姿的不斷變化,使人可以想象到舞姿的美妙,詞人也借此排遣內心的
12、孤獨、惆悵。(3)人的悲歡離合就像月的陰晴圓缺一樣,是自然常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要有豁達的胸襟。 【解析】【分析】(1)詞前小序,交代了寫此詞的時間、環境、寫作緣由。據此回答。 (2)“弄”有逗弄、戲弄之意。詩人在月光中,借著酒勁,獨自舞蹈,一方面課件舞姿的美妙,同時也是詩人借此排遣內心的孤獨、惆悵。據此回答即可。 (3)人的悲歡離合就像月的陰晴圓缺一樣,是自然常理,世間萬物,沒有十全十美的,因此人要有豁達的襟懷。 故答案為:時間;寫作緣由 “弄”有逗弄、戲弄之意,表現舞姿的不斷變化,使人可以想象到舞姿的美妙,詞人也借此排遣內心的孤獨、惆悵。 人的悲歡離合就像月的陰晴圓缺一樣,是
13、自然常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要有豁達的胸襟。【點評】本題不難,對小序部分稍加理解那個完成。 本題考查煉字,是詩歌賞析常見題型,解答此題要理解詞語的意思,結合具體的語境和作者的情感進行分析。注意平時對此類題型的基本答題模式的掌握和運用。 本題考查的是對名句的賞析能力??忌斫饩渥拥囊馑?,注意其蘊含的內容。5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沉舟”“病樹”比喻什么? (2)詩中“暫憑杯酒
14、長精神”中“長精神”表現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度? 【答案】 (1)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2)樂觀豁達,意志堅定(堅忍不拔),進取向上。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詩歌的內容的理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眲⒂礤a以沉舟、病樹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 (2)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伴L”意為振作,“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意為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懷美酒振奮精神。“暫憑杯酒長精神”流露出的不是憂憤不平之情
15、,而是一改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故答案為: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 樂觀豁達,意志堅定(堅忍不拔),進取向上。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卮鸨绢}時,需要掌握句子翻譯,從而理解詩詞內容,再進行概括即可;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6閱讀詩歌,完成問題。 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梅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16、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中“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艱難險阻,寫出了詩人仕途的艱難,蘊含著無限的感慨。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典故,表明詩人渴望遇到明君,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負。C.“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抒發詩人堅定探尋出路的自信與曠達。D.這首詩歌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出一種豪放飄逸的風格,充分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北憩F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度? 【答案】 (1)C(2)樂觀
17、自信,積極進取。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ABD正確;C錯誤,“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 表達了作者內心彷徨與苦悶之情。 (2)本題考查詩句所表達的感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運用典故,表現了李白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故答案為:(1)C; (2) 樂觀自信,積極進取。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作,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合題目的要求作答; 感情
18、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7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闊,低綺戶,照無眼。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詞中小序(小記)交代了這首詞創作的_和_,詞中劃線的“此事”指的是_。(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2)下列關于這首詞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轉”“低”是指
19、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無眠”表示離情正濃。整句話既寫月,也寫月下離人。B.“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中,蘇軾把酒問天,將青天視為自己的朋友,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C.詞的上闋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下闋寫對月懷人,由傷感離別轉化為對離人的祝福。全詞以消極悲觀的情緒作結。D.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詞深沉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遠高深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敬鸢浮?(1)時間;緣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2)C 【解析】【分析】(1)結合小序的具體語句分析,“丙辰中秋”交代時間,“兼懷子由”點明寫作
20、緣由,結合前面句子分析,可知“此事”指的是: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ABD賞析正確。C錯在“全詞以消極悲觀的情緒作結”。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情感,本來甚為明顯,蘇軾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郁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于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故答案為:時間;緣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再從文中篩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即可。 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手法。8
21、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咀ⅰ砍褐搁L江。建業:今江蘇南京。海門:長江入海處,在今江蘇省海門市。浦:近岸的水面。散絲:雨絲。(1)下面對本詩的理解或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古詩常借助景物來抒發情感。本詩通過寫“雨”“江”“帆”“鳥”“樹”等景物,抒發了離別傷感之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B.從景物狀態看,動與靜相結合。例如頷聯中帆來鳥去為動,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C.畫面設置看,帆行江上,鳥飛空中,背景空闊;海門深,浦樹遠,背景深遠。整個畫面富有立體感
22、。D.從全詩意境看,經過鋪寫渲染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樹,并與詩人的情懷交織起來,營造了一望無際、豁然開朗的意境。E.從情感表達看,尾聯采用間接抒情的方式,把別淚和江面的雨絲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達出了內心的憂傷。(2)請賞析頷聯“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中劃線疊詞的表達效果。 【答案】 (1)B,C(2)“漠漠”、“冥冥”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水氣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濃濃的離愁別緒,使感情更加纏綿濃重;同時也為詩歌增添了音韻美。 【解析】【分析】(1)A這是一首送別詩,抒發的離別傷感之情,并沒有抒發思鄉之情。BC正確。D 從全詩意境看 ,經過鋪寫渲染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
23、樹,連同詩人的情懷,交織起來,形成了濃重的陰沉壓抑的氛圍,并不是營造了一望無際、豁然開朗的意境。E尾聯一改含蓄之風,直抒胸臆。不是采用間接抒情的方式。故選BC。 (2)“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中的“漠漠”和“冥冥”都是疊詞,疊詞的運用為詩歌增添了音韻美。結合全詩內容進行分析, 本詩通過寫“雨”“江”“帆”“鳥”“樹”等景物,抒發了離別傷感之情。而“漠漠”,迷茫。“冥冥”,昏暗, 不明亮。詩人用“漠漠”和“冥冥”這兩個詞語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水氣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濃濃的離愁別緒,使感情更加纏綿濃重。 故答案為: B C “漠漠”、“冥冥”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水氣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
24、濃濃的離愁別緒,使感情更加纏綿濃重;同時也為詩歌增添了音韻美?!军c評】此題考查對詩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題內容、主題、感情、手法等方面。需在理解全詩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選項逐一比對。 本題考查賞析古詩煉詞的能力。煉詞,即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答題步驟: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9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無題(唐)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1)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不正
25、確的一項是( ) A.首聯連用兩個“難”,突出強調了“別亦難”。B.頷聯兩個比喻新穎貼切,意義雙關,形象鮮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感情之深。C.頸聯寫對方的相思之情,“云鬢改”摹容貌,“月光寒”寫心境,全從對方的角度設想,筆法曲折,設想奇麗。D.尾聯是一種寄語,希望青鳥代為傳信,表達了抒情主人公的喜悅之情。(2)請賞析“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妙處。 【答案】 (1)D(2)“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的景物特點,融情入景,渲染凄婉憂傷的離別氛圍。 【解析】【分析】(1)A:正確;B:正確;C:正確;D:錯誤,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
26、方居處的象征。由“到死”,“成灰”的絕望,到“無多路”,可見作者還是抱有希望,不肯決絕。 故選:D。 (2)本題考查對語句的賞析。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 故答案為:D; “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的景物特點,融情入景,渲染凄婉憂傷的離別氛圍。 【點評】本題考查對詩歌能容的理解。要結合語境與詩作的寫作背景,進行理解; 本題考查了詩詞的賞析,答題時注意分析名句中關鍵詞的特點,根據具體情況從遣詞、修辭、造句仔細揣摩、理解作
27、者煉字的精妙。答題格式:(“?”字運用了?修辭(描寫手法)寫出了?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感情 或“?”字不僅寫出了劇中含義,而且表達了?效果,抒發了詩人?的感情。)10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贈蘇綰書記杜審言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戎赴朔邊?紅粉樓中應計日,燕支山下莫經年!【注】書記:指官府或軍幕中主管文書工作的人員。詩句中的“書記”指文學、書籍、文章等。紅粉:這里指詩人好友蘇綰的妻子。燕支山:在今甘肅省山丹東南,泛指友人將要赴任之地。(1)一二句寫出了蘇綰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意? (2)詩中“應計日”和“莫經年”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下面詩中的“閨中只獨看”與“紅粉樓中應計日”
28、的寫法有什么相似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注】月夜:本詩是詩人被禁于長安時望月思家之作。鄜(f)州:今陜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敬鸢浮?(1)特點:文采出眾,才華橫溢。 用意:突出了蘇綰的才干,交代了“赴朔邊”的原因;也蘊含了詩人對好友的離情別意。(2)詩人設想離別之后蘇館的妻子會在家計算他的歸期,勸說好友莫要長久不歸,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眷戀和期待他早歸的情感。(3)兩者都是詩人的想象,借他人的行為和感受來表現自己的情思,含蓄婉轉。杜甫詩中想象妻子孤獨望月,為他的處境而焦心的情
29、景,實際上抒發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杜審言設想蘇綰的妻子計日盼歸的情景,來抒寫自己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解析】【分析】(1)本詩一二兩句的意思為: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文書寫得非常漂亮,卻為什么要赴北疆邊地去參軍呢?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句寫明了蘇綰的才能,這也交代了“赴朔邊”的原因。第二句的問句體現了作者對好友的不舍。 (2)結合詩意分析,“應計日”的意思為:計算著分離的日子,“莫經年”的意思為:不要長年滯留。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家中妻子將一天一天計算著分離的日子,燕支山下你千萬不要長年滯留哪。這是詩人設想蘇綰走后蘇綰的妻子對他的思念之情,實則婉轉抒情,道出惜別之意。據此作答即可。 (3)結合詩歌內容
30、和思想感情進行分析,贈蘇綰書記委婉而又風趣地勸說友人切勿留戀邊庭,應盡早歸家團聚,表面上說妻子不忍分離,實則含蓄地表達詩人自己盼友人早歸。月夜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含蓄的寫出了自己內心的焦灼和對妻兒及家鄉的思念之情。據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 特點:文采出眾,才華橫溢。用意:突出了蘇綰的才干,交代了“赴朔邊”的原因;也蘊含了詩人對好友的離情別意。 詩人設想離別之后蘇館的妻子會在家計算他的歸期,勸說好友莫要長久不歸,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眷戀和期待他早歸的情感。 兩者都是詩人的想象,借他人的行為和感受來表現自己的情思,含蓄婉轉。杜甫詩中想象妻子孤獨望月,為他的處境而焦心的情景
31、,實際上抒發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杜審言設想蘇綰的妻子計日盼歸的情景,來抒寫自己對友人的不舍之情。【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和分析寫作意圖的能力。理解詩句內容和寫作意圖,首先要抓住詩句中的人、物、景、事進行分析,然后再把這些內容綜合起來考慮。 此題考查對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一是間接的從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上揣摩,理解詩人心境和情緒,二是抓住詩中詩人直接表達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理解。 本題考查探究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文章的表現手法有:象征、聯想想象、寄情于景、虛實結合、動靜相襯、渲染烘托等。做這樣的題,首先要方法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和主旨,然后再仔細
32、分析詩歌詩歌內容和主旨之間的關系即可明確詩歌所用的表現手法。1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塞下曲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1)賞析“月黑雁飛高”。 (2)請描述“大雪滿弓刀”所展示的畫面。 【答案】 (1)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及背景。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驚叫著高飛而起,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逃跑。(2)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潔白的雪地上,一支輕騎兵正在集結,雪花頃刻便落滿了他們全身,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象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早就滿懷著必勝的信心,勾勒出將士們的勇氣和英姿。 【解析】【分析】(1)本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
33、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2)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據此描述即可。 故答案為: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及背景。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驚叫著高飛而起,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逃跑; 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潔白的雪地上,一支輕騎兵正在集結,雪花頃刻便落滿了他們全身,
34、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象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早就滿懷著必勝的信心,勾勒出將士們的勇氣和英姿。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作,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合題目的要求作答;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能力。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1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35、。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對本詩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從傳說落筆,為黃鶴樓蒙上一層神奇的色彩。B.前兩聯中的兩個“空”字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寫,抒發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C.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氣晴好,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D.全詩視野開闊,寫景自然,抒情真摯,歷來為人傳誦。(2)請從景與情的關系角度賞析尾聯。 【答案】 (1)C(2)“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游子也要歸鄉;江上的霧藹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一“愁”字收篇,
36、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 【解析】【分析】(1)ABD賞析正確。C此題錯在對“萋萋”的理解,“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因此這句話的賞析是: 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氣晴好,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芳草長勢茂盛。 (2)結合尾聯內容分析:尾聯所寫的時間是:傍晚;地點是:江上;景物有:落日,煙波浩渺的江面。感情有:愁,思鄉的愁緒。落日時分,鄉愁更加濃烈,而煙波浩渺的江面又加深了詩人的這種愁緒。據此理解答題,意對即可。 故答案為: C;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碧柭?/p>
37、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游子也要歸鄉;江上的霧藹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一“愁”字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點評】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題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要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況。 此題考查對詩歌中的重點詞句的賞析能力。鑒賞詩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鑒賞知識、專業術語,如表達技巧
38、: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等等,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句做具體的分析,這樣才能準確地鑒賞。1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A.開頭兩句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詩人悲憤、失望的情緒。B.“欲渡”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詩人想有所作為但事與愿違,志向難以實現的矛盾、痛苦的心情。C.“閑來”兩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詩人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
39、、向往。D.末尾兩句是全詩的最強音,表現詩人擺脫苦悶,相信理想終會實現的樂觀與自信?!敬鸢浮?C 【解析】【分析】C項有誤,“垂釣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邊垂釣,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乘舟夢日邊”是引用了伊尹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國君重用的典故。借用這兩個典故是為了表明作者雖遭權貴的排擠,但對從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會被朝廷起用,為國家做出一番事業。 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各個選項的說法,再和詩詞相關詞句比照,字斟句酌歸納辨析正誤。1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40、。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1)詩句“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尾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 (1)畫面:牧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們帶著收貨的獵物回家,好一派田園氣象。(2)舉頭四望,身邊竟無相識的熟人或朋友,無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與伯夷、叔齊共享心境,抒發詩人孤獨無依的荒涼之感和隱逸山林之志。 【解析】【分析】(1)這兩句詩描寫的景物有:牧人、牛犢、獵馬、飛禽,既然題目要求描繪畫面,就要在頭腦中把這些意象想象成畫面,并用恰當、優美、形象、生動的語言把它描繪出來。 (2)結合全是內容分析:首聯寫
41、傍晚時分,夕陽西下,詩人獨自一人登上東皋極目遠望,左右徘徊不已。頷聯描寫秋天山林之靜景,進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頸聯,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反襯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尾聯環顧四圍,身邊沒有一個相識的熟人和朋友,沒有人能夠分擔這份寂寥,只好拉來已經遠去的伯夷、叔齊了。詩人唱著采薇之歌,抒發自己隱逸山林之志。據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為: 畫面:牧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們帶著收貨的獵物回家,好一派田園氣象。 舉頭四望,身邊竟無相識的熟人或朋友,無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與伯夷、叔齊共享心境,抒發詩人孤獨無依的荒涼之感和隱逸山林之志?!军c評】本題考查描繪詩句景象的能力。詩中有
42、畫,畫中有詩,有很多寫景的詩句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解答這樣的題,首先要分析詩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頭腦里想象這樣的意境,然后再結合詩意進行描繪。描繪的語言一定要恰當、優美、生動、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 本題考查把握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題時首先要反復閱讀古詩,分析詩歌寫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結合詩人的經歷或寫作背景體會這些人、事、景、物所蘊含的詩人的感情,然后再抓住詩中的抒情句或主旨句概括詩人的思想感情,概括思想感情的一般模式為:這首詩通過描寫(敘述)的景色(事件),抒發(表達或贊頌了)的感情。15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瑞鷓鴣宋盧 炳 客里驚嗟(客居他鄉,貧困潦倒,如今不覺又是一年
43、將除,如何不“驚嗟”?)又歲除。蕭蕭寒雨滴茅廬。山深溪轉泉聲碎(甲),夜永風搖燭影孤。冷甚只多燒木葉,詩成無處寫桃符(乙)。強酬節物聊清酌,今歲屠蘇自取疏?!咀⑨尅咳瘊p鴣:詞牌名。桃符:古代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 后來在上面貼春聯,因此借指春聯。 屠蘇:酒名。古代風俗于農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避瘟疫。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礎上,給(甲)(乙)兩處作賞析性批注。【答案】 示例:【甲】“泉聲碎”實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團圓之時,而詩人卻身處郊野,客居他鄉,形單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處他鄉,居無定所,縱然覓得佳句,湊成春聯, 亦無處可題,凄苦、無奈之情溢于言表?!窘馕觥俊痉治?/p>
44、】甲處“泉聲碎”泉聲是不會碎的,運用擬人修辭手法,泉碎實為人心碎,試想過年本該舉家團圓,可自己漂泊在外,卻身處郊野,客居他鄉,不能歸家,心碎至極。乙處自己有感而發,賦詩一首,湊成春聯,卻不能題在自家的門上,表現詩人凄苦、無奈之情。 故答案為:示例:【甲】“泉聲碎”實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團圓之時,而詩人卻身處郊野,客居他鄉,形單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處他鄉,居無定所,縱然覓得佳句,湊成春聯, 亦無處可題,凄苦、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點評】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手法。16名著閱讀。 (1)看人物。 看下面含“鬧”的
45、回目,從中選一個,結合具體情節,談談你對人物的認識。(回目列舉)西游記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水滸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第七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人物:_(填孫悟空或魯智深)認識:_(2)品藝術。 諷刺手法的運用使小說更具藝術效果。請賞析圍城或者格列佛游記的諷刺藝術。我選作品_,_。【答案】 (1)孫悟空;孫悟空大鬧五莊觀,他完全不顧事情的原委就把人家的果樹推倒,也不思考自己有沒有實力保護好身邊的師徒們,而且對于對手的實力評估十分不準確,不思后果,最后
46、才導致要前去尋找菩薩幫助。這體現了孫悟空做事沖動、魯莽、做事不計后果的特點。(悟空上山尋妖索要袈裟,與黑漢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才要回袈裟。這體現了孫悟空愛顯擺、好勝的性格。)(2)圍城;圍城里運用比喻進行諷刺分地方很多。書中有句話說:“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蔽膽{本是一個讀書人的學歷的證明,作者將它比喻為“遮羞布”,諷刺了當時社會不重真才實學、追求留洋“鍍金”、弄虛作假的教育狀況。 【解析】【分析】(1)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含“鬧”的回目,選擇自己最熟
47、悉的一章。簡單的概述情節。然后結合情節內容,評價人物的性格即可。如:魯智深在拳打鎮關西后,為了避禍出走了,可是又遇到了金老父女,他就在金老女婿的關照下入五臺山當了和尚,可是在寺里卻全不尊僧人規矩,處處惹禍,這體現了他直率、不受拘束、敢作敢當、天不怕地不怕性格特征;林沖被發配滄州,途中險遭解差謀害,魯智深跟至野豬林相救,體現了他見義勇為嫉惡如仇,粗中有細的性格,盡顯英雄本色。 (2)結合小貼士中的諷刺方法,選擇圍城或格列佛游記,結合其具體內容,分析諷刺手法的運用即可。格列佛游記中夸張的諷刺手法,如:在小人國,其國王只是比其他臣民高出一個指甲的高度,而他卻把自己任命成宇宙界最神圣、最高的統治者。然
48、而,小人國的臣民想要升官,采用的方式則是跳繩。也就是說跳繩的高度是和職位成正比的。如:對于一個部長來說,并不是要求他有多少的才能,而只要身手敏捷即可。通過主人公游歷小人國的經歷,作者是在諷刺18世紀英國政府的平庸和無能。 故答案為:孫悟空;孫悟空大鬧五莊觀,他完全不顧事情的原委就把人家的果樹推倒,也不思考自己有沒有實力保護好身邊的師徒們,而且對于對手的實力評估十分不準確,不思后果,最后才導致要前去尋找菩薩幫助。這體現了孫悟空做事沖動、魯莽、做事不計后果的特點。(悟空上山尋妖索要袈裟,與黑漢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才要回袈裟。這體現了孫悟空
49、愛顯擺、好勝的性格。); 圍城;圍城里運用比喻進行諷刺分地方很多。書中有句話說:“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蔽膽{本是一個讀書人的學歷的證明,作者將它比喻為“遮羞布”,諷刺了當時社會不重真才實學、追求留洋“鍍金”、弄虛作假的教育狀況。 【點評】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題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從小說的情節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注意各點之間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題不要只簡單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題考查名著藝術手法。解答此題,要結合選文分析格列佛游記和圍城的諷刺藝術。結合名
50、著相關內容來解答。17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南湖早春(唐)白居易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注釋】南湖:彭蠡湖,即鄱陽湖。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當時作者被貶謫為江州司馬。(1)下列對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呈現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畫卷:暖風吹回,云彩散開,雨止天晴,陽光返照早春的鄱陽湖岸。B.頷聯描繪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闊遠、水蘋茂盛的美麗圖景。C.頸聯描寫大雁低飛,略顯慵懶、笨拙,黃鸝出展歌喉,舌澀口拙,尚不能婉轉高歌之態。D.尾聯間接抒情,點明詩人心
51、情消沉郁悶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2)下列對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 A.頷聯中色彩對比鮮明,紅綠相映,是早春時節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這幅畫中不可缺少的點綴。B.前三聯都是寫景,先動后靜,動靜相生,使全詩視覺與聽覺。動景與靜景相映成趣。C.詩歌著重選取了山杏、水蘋、白雁、黃鸝這些頗具江南風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韻。D.詩歌以樂景襯哀情,用明麗動人、生機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襯了詩人內心的深切悲哀?!敬鸢浮?(1)D(2)B 【解析】【分析】(1)D項錯誤。應為:直接抒情。 (2)B項錯誤。應改為:前三聯都是寫景,首聯先動后靜,動靜相生。頷聯是靜景,頸聯是動景。全詩視覺與聽覺。
52、動景與靜景相映成趣。具體分析為:首聯“風回云斷雨初晴”描繪了春風吹散陰云的動景,“返照湖邊暖復明”描繪了風回云斷雨初晴的靜景,動靜結合描繪南湖雨后陽光翻找的優美景色;頷聯詩人運用“紅”借代紅花,“綠”借代水蘋的綠葉,描繪南湖早春萬物萌發生機的優美景象。是靜景;頸聯“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白”、“黃”色彩對比鮮明,渲染生命勃發的氣息,是動景。 故答案為:D;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能準確把握描寫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詩詞中的詞語回答即可; 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
53、表現手法。18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浣溪沙春日即事劉辰翁遠遠游蜂不記家,數行新柳自啼鴉,尋思舊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畫卷,燕歸無語傍人斜,晚風吹落小瓶花。(1)請展開想象,描繪“燕歸無語傍人斜,晚風吹落小瓶花。”展現的畫面。 (2)這首詞抒發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 (1)燕子歸來,依傍著人飛來飛去,似乎有情但卻又默默無語;晚風習習,吹落瓶中的花,也好像默默無言。(2)思念家鄉的惆悵、飄泊不定的傷感、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長駐的憂傷。 【解析】【分析】(1)“燕歸無語傍人斜,晚風吹落小瓶花”這兩個寫景句子的重點都在“無語”,其手法都是用動態突出靜態。燕子歸來,依傍著人飛翔,似乎
54、有情但卻又默默無語;晚風習習,瓶花凋落,也好像默默無言。據此理解作答。 (2)浣溪沙春日即事是宋代詞人劉辰翁的詞作。此詞以首尾四句寫景,中間兩句寫人。所寫的是思鄉之情,又不全是鄉思,把從午睡后到傍晚的一段百無聊賴的情思和盤托出。本篇主要寫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長駐,更增添鄉思的無比惆悵之情。據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為: 燕子歸來,依傍著人飛來飛去,似乎有情但卻又默默無語;晚風習習,吹落瓶中的花,也好像默默無言。 思念家鄉的惆悵、飄泊不定的傷感、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長駐的憂傷。 【點評】本題考查描繪詩中展現的畫面。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
55、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要抓住詞句的主要意象的特征。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 【附參考譯文】 游蜂越飛越遠,不知回巢。春天到了,幾行翠綠的新柳上幾只烏鴉在啼叫,想想當初春天離開家,便是天涯相隔。午睡初醒時心情厭煩,無心賞畫,于是卷起了畫,燕子歸來,依傍著人飛翔,似乎有情但卻又默默無語;晚風習習,瓶花凋落,也好像默默無言。19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桶,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咀ⅰ看嗽姰斒翘泼C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時登岳陽樓而作。迥:遠。行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配電安規習題+參考答案
- 河南省上蔡一高2025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機修鉗工(設備鉗工)復習題及答案
- 浙江省寧波四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2025年福建省廈門二中高考考前模擬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學業水平質量監測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紙容器食品安全包裝要求與檢測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綠色施工技術創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美容儀器電路設計與優化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航空物流企業的供應鏈金融創新考核試卷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表格版)
- 國開2024春《人文英語3》第1-4單元作文練習參考答案
- 【電石乙炔法制備氯乙烯的生產工藝設計9600字(論文)】
- 2024年廣東省梅州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無答案)
- 2024年北京鐵路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500字作文標準稿紙A4打印模板-直接打印
- 發電機安全運行常識
- 整理收納師課件
- 火災安全教育培訓主題
- 如何寫好校園新聞稿
- 護士溝通技巧與人文關懷護理課件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人人文庫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 川公網安備: 51019002004831號 | 備案號:蜀ICP備2022000484號-2 | 經營許可證: 川B2-20220663
-
Copyright ?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庫版權所有 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電話:400-852-118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