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能源圖: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減少、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太陽能資源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根據太陽年輻射量的大小,可將6700MJ/ I. a)5400C7D0MJ/n. 0:仁則9ftIKttftIII VC.海運便利D.科技發達解析:IV經濟圈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區,僑鄉是獨特的優勢,有利于引進外資發展經濟。(三)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陽輻空間分布。據此完成 12題。A.長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華北平原D.青藏高原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全圖習題訓練我國劃分為四個太陽能資源帶,如下圖所 示。這種分布特點反映了我國太陽
2、能資源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氣候地形緯度大氣污染日照時間A. B.C. D.解析:圖中呈現的四個太陽輻射帶的劃分主 要考慮了氣候和地形因素。 影響太陽輻射強 度的主要因素有:緯度、海拔、天氣狀況、 日照時間長短。答案:A(二)經濟圖:我國“六大核心經濟圈帶” 的概念逐漸浮現,區域競爭愈發激烈。1、“六大核心經濟圈帶”均位于 ()A.濕潤地區B.第三級階梯C.季風氣候區D.礦產豐富區 TOC o 1-5 h z 2.IV經濟圈發展的獨特優勢是()A.政策扶持B.著名僑鄉答案:1.C2.B射,稱為光合有效輻射(PAR)。圖5示意19612007年我國年平均 PAR強度的 1 .如僅考慮光合有效輻射
3、,我國農業生產潛力最大的地區是()A .緯度高 B .植被少C .地勢高 D .云雨少答案:1. D 2 . D(四)右圖是我國四種農作物的分布圖,這四種農作物分別是: A.小麥、水稻、棉花、油菜 B.棉花、油菜、花生、水稻 C.油菜、小麥、花生、甘蔗 D.甜菜、甘蔗、棉花、水稻 答案:C(五)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時期不同地區的生長 狀況圖”。讀圖完成1.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B.熱量 C.水源 D. 土壤 2.a地種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的主導因素是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勢平坦D.熱量條件好1 B 2D(六)圖8示意中國各地油菜開花日期等值線,讀圖回答1415題
4、。.關于我國各地油菜開花日期分布規律及其主導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東部地區由南向北逐漸延遲 熱量B .塔里木盆地由內向外依次延遲 一一降水C.四川盆地較同緯度其他地區早 一一光照D.江浙沿海地區開花期較早一一距海遠近.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遙感技術也在農業生產中大顯身手。在油 菜生產過程中,可以利用遙感技術( RS)()預估油菜籽產量監測油菜長勢監測油菜開花日期估算油菜籽產值預測油菜籽的市場需求A.B.C.D.根據圖示信息,歸納我國東南地區油菜開花日期等值線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釋其原因。. 4月1日的油菜開花日期等值線在黃準流域有明顯向北凸出之勢.為什么 ?.我國
5、東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開花日期等值線呈什么方向延伸?為什么?.新疆塔里木盆地周邊地區,油菜開花日期等值線的分布有何特點?為什么?1 . A2。.B.油菜開花日期等值線大致呈緯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開放);我國東南部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遞減(或太陽直射點位置由南向北推進,氣溫也隨之由南向北逐漸上升).該地區春天升溫比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山地更快.呈東北一西南方向延伸。此時,全國普遍高溫,水分條件成為主要制約因素。距海洋越近,水 分越足,開花日期相對較早。.油菜花開花日期等值線呈半球狀分布,隨海拔高度上升而推遲。地勢成為這里主要的制約因素(2分)。地勢低處氣溫高開花日期早,高處氣溫低開花日期晚
6、。 (七)根據下面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鋼鐵工業既是資金密集型, 也是資源密集型的工業部門,以下是鋼鐵工業生產流程模式圖。材料二:我國大型鋼鐵工業企業分布圖材料三:我國鋼鐵產量和鋼鐵原料對外依存度材料四:目前,我國鋼鐵產能 6.6億噸,市場需求4.7億噸,鋼鐵產量已連續 11年位居世界之首, 而且許多地方還在新建許多鋼鐵項目。新增鋼產量大多要靠出口消化。我國鋼鐵產量的50%以上集中在北方地區。隨著首鋼結合搬遷改造,聯合唐鋼合作建設曹妃甸鋼鐵基地的開展,我國大型鋼鐵企業空間布局開始出現了新趨勢。如寶鋼集團與廣東省國有鋼鐵企業相結合聯合建設湛江臨海鋼 鐵基地、武鋼集團與柳鋼聯合在廣西防城鋼鐵基
7、地、山東鋼鐵企業建設日照鋼鐵基地、鞍本集團建設營口鋼鐵基地等。問題1: 一個以某種工業部門為主組成的工業群體通常是大、中城市的經濟核心,形成獨具特 色的工業城市,如圖 231中的鞍山、包頭、攀枝花等都是著名的“鋼城”。試根據材料一分析 “鋼城”形成的原因(4分)。題2:根據材料二、四中的信息說出我國鋼鐵工業突出的區位特點并就資源、鋼鐵市場和城 TOC o 1-5 h z 市環境等方面分析我國鋼鐵工業空間布局存在的問題(8分)。問題3:材料三、四反映 2000年以來我國鋼鐵生產存在白主要問題有哪些(6分)問題4:材料四所言我國大型鋼鐵企業空間布局開始出現的新趨勢是指 ,并分析 出現這種趨勢的原因
8、是什么(6分)?問題1:試根據材料一分析“鋼城”形成的原因(4分)。鋼鐵工業消耗的原料、燃料多;生產工序繁,生產鏈長;客觀上要求有聯系的各個生產環節在區位上相互接近形成工業地域;加之為生產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 務設施以及其它工業的配置,往往鋼鐵工業的空間分布與鋼鐵市場錯位; 2分大型鋼鐵企業多分布在城市或特大城市,鋼鐵工業成為城市環境的主要污染源。2分問題3:材料三、四反映 2000年以來我國鋼鐵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6分)鋼鐵產量增長過快,且仍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2分產能過剩,新增鋼鐵產量要依靠出口消化; 2分鋼鐵工業所需原料 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引發國際 市場鐵礦 石價格上 揚,生產成
9、本上升。 2分問題4:材料四所言我國大型鋼鐵企業空間布局開始出現的新趨勢是指 ,并分析 出現這種趨勢的原因是什么(6分)?我國鋼鐵企業空間布局開始出現的新趨勢是指臨海(港)的 趨勢。 2分原因是:海洋 運輸技術 的進步,巨型 運輸船舶的出 現,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 2分我國鋼鐵企業的原料和 產品市場的對外依存度提高,鋼鐵工業臨港,既便于原料進口,也方便產品出口。 2分(八)閱讀材料,問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由工業地域形成工業城市 。每點1分,計4分。問題2:根據材料二、四中的信息說出我國鋼鐵工業突出的區位特點并就資源、鋼鐵市場和城 市環境等方面分析我國鋼鐵工業的空間布局存在的問題(8分
10、)。接近原料地或燃料地 2分存在的問題:農業旅游是利用農業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生產生活等旅游資源,通過科學規劃和升發設計.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體驗,娛樂、健身等多項需求的旅游形態.材料二 我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分布圖(圖22),材料三我國農業旅游類型結構示意圖(圖23),(1)按通常的類型劃分,我國農業旅游資源中大多數屬于 (1分)(2)有關我國農業旅游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有 (2分)A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產業鋼鐵工業的空間分布與水資源的空間分布錯位;B.其季節性不明顯,四季皆宜C.其市場目標主要是城市居民D.既有經濟功能.又有社會功能E西部生態保護好,農業旅游領先于東部F到農村沐閑
11、度假是當前農業旅游的主流(3)農業旅游示范點最多的省區是 ,其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 (2分)(4)建設農業旅游呆范點的過程中,其空間布局應注意哪些問題? (2分)(5) A省的世界文化遺產是.分析該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3分)夏季風強弱變率: (大或小)降水空間分布: (均勻或不均)(3)從位置上,旱災嚴重區主要集中在 (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受災 糧食 作物主要是 ,科學地監測分析此次旱情需利用的技術為GIS和。 (3分)(4)你認為,為保證華北地區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分)(5)圖中自然區面臨的主要 生態環境問題 是,十、(1)氣候地形(2分)(2)夏季風強弱年際變化大
12、;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2分)(3)華北冬小麥RS (3分)(4)加大水利基礎建設;改進用水技術;依法治水;合理調配使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有理 即得分)(3分)(5)荒漠化或鹽堿化,(1分)(十一)讀三月上旬我國某種農作物物他現象分布示意圖(圖10),1.該農作物是:八7a .水稻一元二 B冬小麥 力二.二地揚福琬斕匕b匈退的原因32. a(九)能源問題一直是制約各國發展的問題,讀材料回答: (13分)材料一:落中國能源構成圖護上:耐里冬瓦“二”CD結合材k斗丁相的問題(4分)材料二UAOShm,而潺握著中國的能源命脈,試分析原因(5分)(3)我國已把風作為講源的開發重點,并把河北、上海、福
13、建、廣東做為風能的重點開發區域,分析重點開發這些區域的原因(4分)(九).(13 分)A(1)能源結構不合理,以煤炭為主,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費大于能源生產,能源短缺;(4分)(2) A處為塔里木盆地;(1分)盆地地形,四周高大山脈阻擋風的進入,風能貧乏;(2分)該地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是中國西氣東輸的起點(2分)(3)風能資源豐富;當地缺乏常規能源;人口稠密,工業生產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發達,經濟水平高,利于開發風能資源;。(答對任意2個得4分)(十).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報道:在過去的三個月里,一場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續襲擊了我國15個省(市、區),8個冬麥主產區(河北、山西
14、、安徽、河南、江蘇、山東、陜西、A.距海遠備高J*C、一0(十二).限制南北農牧交錯A.南方煙K佝、北方也為水夕C.南方為光照、北方為水分春小麥D.玉米;同D.降水狀況不同三;,(I.,B.南方為熱量、北方為水分D.北方為光照、南方為水分2.下列關于中國農牧交錯帶不正確的說法是()A.防風固沙的天然屏障B.涵養水分、凈化江河的源頭C.國家能源資源的主要基地D.我國糧食增產潛力最大地區1.B2.D(十三)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和開發開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四小”是指北部灣、海峽西岸、江蘇沿海和遼寧沿海。“三大”在改革開放后率先發展, 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
15、四小”經濟發展程度和“三大”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望成為中國經濟 新的發動機。根據圖表和所給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0分)甘肅),1.3億畝 種植面積的一(1)圖中 分三大自然區的(2)我國華北地 因,主要從以下耕地受災,幾乎占我國冬麥半。(11分)表示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劃基本因素是和。 (2分) 區易受旱災襲擊的自然原兩方面簡單分析。(2分)材料一:“三大、四小”經濟區(帶)空間關系圖。材料二:“四小”經濟區(帶)產業經濟指標(2007年數據)。材料三:2009年渤海水質等級分布示意圖(1)表中資料顯示,江蘇沿海地區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遼寧沿海經濟帶 ,但綜合經濟相差不大,請從自
16、然方面分析原因。(6分)(2) “四小”經濟區中綜合經濟實力最高的是 區,該經濟區二、三產業發展快速的原因是?(8分)(3)從材料三可知,渤海海域水質嚴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近岸,請分析原因。(6分)十三.【參考答案】(1)少(2分)江蘇沿海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水組合好;可以一年兩熟,農作物總產量較大;水資源較多(從遼寧方面答就反過來)(4分,答對2點即可,每點2分)(2)海峽西岸經濟區(2分)靠近臺灣,便于承接產業轉移;國家政策的支持;優良港口多,交通便利(答對3點即可,每點2分)(3)海灣地區海水流動速度慢,污染物不易稀釋;(2分)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生活污水多;港
17、口航線繁忙,油污多;重工業發達,污染大;近海養殖業發達,污染嚴重;(4分,答對2點即可,每點2分)(十四)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 2010年11月以來,內蒙古連續發生沙塵暴、寒潮、暴雪等惡劣天氣。其中內蒙古興安盟北部地區出現3次降雪天氣過程,20日至21日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 4個蘇木鄉鎮出現強降雪過程。16 Co上述地區并伴有 46級風,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沙塵天氣。材料3: 2010年11月20-21日全國沙塵天氣預報圖(1)據材料3,說明我國北方中西部地區沙塵暴多發的季節,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北方冷凍災害多發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冷凍災害多發生于冬季,試分
18、析其原因。(3)為了減輕寒潮、暴風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如果你是牧民,你認為應當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冬春季節;自然原因是冬春季節干早,多大風,植被少,地面干燥,多沙塵物質;人為原因是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以及工程建設造成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工地廢該旗災區平均降雪深度達到30厘米,局部地區積雪深度達到1米,形成30年來最嚴重的“白災”, 沙、棄土多。300多個牧點近1000人一度無法取得直接聯系截至11月26日最新統計,內蒙古興安盟特大雪災造成當地3個旗市5.28萬人受災,受災牲畜201.4萬頭(只),因災死亡牲畜1207頭(只),受災草牧場1500萬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94億元。
19、目前,災區抗災救災工作有序進行。材料2:2010年12月8日夜間起,又有一股冷空氣進入中國新疆北部,并將快速東移影響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北方地區將再受大風降溫天氣侵襲,內蒙古、華北、東北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 14至(2)北方冬季時農作物停止生長或生長進入休眠期(北方冬季農閑),故造成的危害較小;春秋季節農作物仍處于生長期,故造成的危害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農業生產活動,故冷凍災害危害較大,春秋季節氣溫相對較高,且冬季風影響相對較弱,氣溫下降幅度較小(3)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固圈舍欄舍和養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傷亡;保證飼草料和燃料的供給;加強宣傳,提高農牧民防災意識。(十五)閱讀材料回答問
20、題.(11分)材料一:圖l為中央氣象臺發布的 2010年6月24日20時6月25日20時全國強降雨預報圖。材料二:圖2所示區域地處長江中游,有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同時也是氣候災害多發區,經常發生暴雨、大風、冰雹、寒潮、連陰雨、高溫、干旱等氣象災害。該地區為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一是發展避災農業,建立能夠避開不利氣候因素影響 的農業生產結構和耕作制度:二是發展生態農業,盡量利用生物能資源及食物鏈關系展農業生產,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輕外來有毒有害物質對農產品及生態環境的危害。.圖1中預測的全國強降雨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區?.正常情況下,6月份的降雨帶應俳徊在我國長江中下游一帶,而圖 析其原因
21、。1中雨帶位置明顯偏南,簡.圖2中河段夏洪澇頻發,受災相對嚴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分析材料二,簡述避災農業和生態農業含義的異同。(十六)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 (寫序號)并說明依據。(2)分析兩區旱災季節差異的原因。(3)說明區春旱引發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 其監測手段。答案】(1)區。依據: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區: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控制,盛
22、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19501991年間不同區域干旱季Si*電I升手叫 -RIin l死卜”里支意物廿明13復/例山強*雷時,省真百事占善,電策朗甫珈也森林火災;遙感技術(十七)讀“我國西部大開發重點產業地帶空間分布圖”“西三角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回答下列問題。環海經濟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點(2)從“我國西部大開發重點產業地帶空間分布圖”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區產業地帶空間分布特點是“西三角經濟圈”是西部大開發地帶中產業最發達、最集中的地區,簡述“西三角經濟圈” 經濟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4)簡述我國打造 西三角經濟圈”的重要意義。(8分)答案:(1)位于內陸地區(2)以
23、城市中心沿交通線(河流、鐵路)呈條帶狀分布(3)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旅游資源等資源豐富;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農業基礎較好;擁有西部廣闊的經濟腹地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享有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有重慶、成都、西安等大 城市為依托。(4)有利于發揮西部大開發區域經濟的龍頭拉動作用;有利于三大城市之間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產業升級;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帶動整個區域經濟全面發展;有利于資源、資金、人才 和市場的集聚并形成產業集聚帶。(十八)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式的要求,有學者提出中國宏觀區域經濟的“新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案,分為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
24、、中部 及近西部地帶、遠西部地帶(如圖5)。完成下列問題。.下列關于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發展方向敘述不合適的是()A.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設世界級都市圈B.吸收中西部遷移人口,減輕中西部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C.以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主D.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關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帶部分省區工農業方面的描述正確的是()A .加快海南的熱帶經濟作物基地建設B .寧夏農業可大力發展枸杞、番茄等“紅色產業” C.廣西、甘肅是該地區水電輸出最豐富的地區 D.陜西和山西是我國蘋果、柑橘的優勢產區. A 2. B(十九)由于氣候變異和人為活動引起的濕潤 系數在0. 050.
25、 65范圍內的地區土地退化過程稱 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蝕、鹽堿化、肥 力衰竭在內的土壤退化過程和包括植被覆蓋度降 低、生物量減少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在內的生態系 統退化過程。讀圖, 1.濕潤系數可能指()A .降水量 B .降水量與蒸發量之比C .蒸發量 D .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題中的生物多樣性下降屬于()材料一:讀下圖土壤退化過程 土地退化過程 生態系統退化過程荒漠化過程A . B . C .D.材料二:我國部分省市區1996 2004年耕地變化情況表.造成A、B兩地區荒漠化的人為因素主要有哪些?針對荒漠化的人為原因應采取哪些針對性的措施。4.圖中D處農業生產的特點是 ;近年來該地
26、區的濕潤系數在逐漸降低,制止這種不良趨勢的措施主要是 。1.B2.D.過墾、過牧、過樵;水資源利用不當。(4分)退耕還林還草;(1分)開發利用新能源,解決農村能源缺乏問題;(1分)合理放牧;(1分)科學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1分)(每點言之合理即可得分).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1分)退耕還林還草,保護好濕地。(2分)(二十)讀圖10回答問題。區域耕地面積2(km)人口(萬人)1996 2004年耕地2減少面積(km)1996-2004年耕地減少去向比重(%建設 占用災毀耕地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內蒙古5568922321009.601.782.2695.260.69江西23164410
27、5142.6017.330.9168.9912.77廣東235256961248.6013.761.231.8883.12湖北337945825278.209.992.1069.7718.14四川622248428613.505.961.7470.2722.03寧夏8110495373.602.290.2096.560.94注:耕地面積和人口均為 1996年數據(1)圖中序號限萬千瓦。、兩處河段,流量較大的環節,同時,修建水庫還能使水循環中的(1)多階梯分界每空1分二。(2 分)(2)(每空1分,滿身加分)(2);拉電站和的裝機容(3)修建由庫和南水北調(4) I呼電站分布某同特點是位于附近。
28、(2分)(1)農業土地生產潛力(百千克/公頃)是由光、熱、水、養分四因子共同決定的。我國全年土地生產潛力的分布規律是 (2分)(2)比較圖甲中A、B兩省全年土地生產潛力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2分)(3)試分析圖乙中D地區土地生產潛力由東向西變化大的原因。(2分)(3)徑流 蒸發 降水 下滲(每空1分,滿分4分)(4)水體污染 水體流失(每空1分,滿分2分)(二十一).讀“我國耕地集中分布區圖”,陰影部分表示 耕地,下列關于我國耕地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A.東部季風區北多南少B.西北地區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區、人口稠密地區C.青藏高原氣候高寒,沒有耕地分布D.南方丘陵地區水熱條件好,耕地分布集中,面
29、積大A(二十二)圖表,回答下列問題。讀材料二,分析(4) - (5)題(4)上表中人均耕地面積最大的省 (市、區)是,人均減少耕地面積最大的省 (市、區)是。生態退耕地面最大的省(市、區)是 ,退耕的主要原因是 。(4分)(5)湖北、江西省的生態退耕主要是退田還 和退田還。四川省的生態退耕主要是退田還。主要由于農業結構調整而造成耕減少最多的省(市、區)是 ,主要的調整方向是。(填字母)(5分)A .發展園藝業 B .發展林業 C .發展水產養殖業D .發展鄉鎮企業(1)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遞減(2分)(2) A省土地生產潛力低于 B浙江省(1分),主要原因是浙江省的水熱條件優于河北
30、省(1 分),(3)海拔自東向西迅速升高,導致溫度下降很快,熱量減少(2分),(4)內蒙古;寧夏;內蒙古;防止土地沙漠化(每空1分,共4分)(5)林;湖;林; 廣東;C (每空1分,共5分)(二十三)近年來,我國各地形成了多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品銷往國內外,為我國農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新路。讀圖十回答有關問題。(10分)( 地(本ABC(二十五)讀下列四組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向北運動的板塊,使青藏高原隆升并向東運動,再擠壓相對穩定的四川盆地,其應力蓄積到一定程度,導致位于橫斷山區高山深谷的汶川縣發生了地震,見圖11.材料二: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巖流或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
31、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堵塞物也會受沖刷、侵蝕、溶解、崩塌。一旦堵塞物被破壞,湖水便漫溢而出,傾瀉而下,形成洪災。截至 2008年5月21日,汶川災區發現一共有34處堰塞湖,其水位上升很快,必須及時預警和排險Ui*市黑鎮口市場條件說明兩)D京津唐地區市場需求量大(1色看0注分) 分)劃(D地的i品*圖101)圖中A、B /地后嫻優質的反奉節藁菜生產罪:嚶 農業發展的不此乩(6及).丁 F兩地都有乳制品生產企業丹淇形成的區他條件有何不同3) C疝的蔬菜大量銷往京津唐地區;21)2分門C地農業技術水平高A(1)(氣候)A力地善做f二 B.;。(季節)適宜冬季蔬菜的生長;也位于
32、緯度較低的海南島,冬季熱男豐富幺7 工試包條耕擷農產出型輸)(2) E地接近原料地F地接近消費市場(3) D (2 分)尸2分)與此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有:次演業發達D求W強,晝夜溫差大,”候溫涼,(氣候)B(市場)主要供(二十四)2009年7月22日我國出現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 此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間,在我國境內全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最長時間超過 6分鐘。讀圖回答13題。1.日全食發生的條件是A.月球位于太陽與地球之間(新月)時, 太陽、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B.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滿月)時, 太陽、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C.太陽、月球、地球成直
33、角(上弦月)時D.太陽、月球、地球成直角(下弦月)時.在下列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達到食甚)現象的是A.上海B.成都C.武漢D.北京.日食發生時,是觀察太陽外部結構的有利時機。在下列天文現象中,最有利于觀察的是A.太陽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陽風3009年7月32日月庠本等掃逋亳陽余國(1)主動擠壓青藏高原的是 板塊;為及時了解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質、水文災害和建筑物破壞等分布情況,優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2分)(2) 此次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地震造成的各種損失)達11級,簡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原因此次地震造成許多次生災害,其中,次生地質災害有 和堰塞湖等。試
34、分析此時此地的堰塞湖為何上升很快?有哪些措施可用來應對其可能產生的洪災?(該農作物生長時間長短及影響因素正確的是:分)(3) 你認為汶JI 一帶是否適合大量人居?為什么? (3分)(1)印度洋板塊;遙感(RS) (2分)(2)震級大;處在大斷裂帶上;(處在主要地震帶上;該地震帶處于活躍期)有些建筑物抗震能力差。(3分)(3)滑坡; 泥石流(2分)山高谷深,河、湖斷面狹窄;雨季來臨;(2分)監測并及時預報;轉移下游居民到高處;開渠排洪( 2分)(4)不適合。(1分)多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山區面積廣大,耕地少,環境承載力不高;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受到限制;A短、熱量 B長、熱量 C
35、長、光照 D3.在該農作物收獲期內 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連續降水帶來的洪澇短、光照寒潮頻繁來襲B3。A臺風肆虐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二十七)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示我國著名旅游景點中屬于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是 和。(2分)(2)某開發商計劃在 P地建療養院,應建在 A、B、C中的 區域。(1分)(3)根據圖中信息,從位置、質量、交通等方面評價P地的旅游發展條件。(3分)(4)應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開發P地的旅游資源? (4分)A (旅游地理):(10分)(1)泰山、黃山(共2分、各1分)(2)C (1 分)(3)位于東部沿海經濟帶,市場經濟距離近;有優美的海濱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溫泉
36、、國家森林公園等資源,集群性好,游覽價值高;有公路通過,交通較便利(共3分、各1分)(4)進一步發展交通;提高地區接待能力;保護旅游區的資源和背景環境;防止環境污染。(共4分、各1分)(二十八)若圖中所示為我國東部雨帶移動位置示意圖,則正常年份,雨帶移動到說法正確的是(b位置時,下列旅游業的發展也強調保護環境(2分)A.我國北方正處在揚塵、沙塵暴頻發季節B.北回歸線標志塔正午影子的長度為全年最短的時期C.意大利首都羅馬進入一年中多雨的季節D.非洲熱帶草原的動物大規模向赤道以南遷徙(二十九).根據我國農業部 2003年2月的優勢 區域,如圖所示。圖例、代表的四種農作物依次為(二十六)下圖為我國某
37、種主要農作物不同省份的農時圖,其中時間為該農作物最遲的播種和收獲時間。回答1618題。.該農作物最有可能是:A春小麥 B 早稻C晚稻 D冬小麥.據圖分析,與相近緯度相比,M省A .大豆、甘蔗、油菜、棉花物的優勢生產一.一B.棉花、大豆、油菜;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年份1990199520002005生產總量(千億千瓦小時)6.210.113.525. O水電(千億千瓦小時)1.31.92.23.9火電(千億千瓦小時)4.98 . O11.120.5(三十)讀下面圖表,回答問題。材料一 :19902005年我國電能生產變化材料二:圖14為2005年我國電能供需平衡圖
38、西部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和交通條件差;距客源市場遠;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差;旅游景區的知名度(1)根據材料一說明19902005年我國電能生產結構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5分)(2)材料二中A省與沿海其他省區電能供需有什么不同?試簡要說明其原因。(3分)(3)我國的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長江水系、雅魯藏布江水系、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從地區分布來看,我國水能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有哪些?(3分)(4)解決我國電能嚴重缺乏區的措施有哪些?(3分)(19902005年)火電生產增長迅速,(或所占比重不斷提高)(1分);水電生產有所增長,但所占比重下降(2分)。原因:經濟發展快,電能需求量大;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是以
39、火電為主的國家);火電建設周期短,投資相對較少見效快;水電建設周期太長,投資大,收效慢;(第一點1分,后三點任答1點給1分,共2分)(2)A省(福建省)電能供需基本平衡(1分)。原因:水能豐富,電能生產量較大(1分);工業特別是耗能高的冶金工業(重工業)不發達,能源消耗量小(歷史上沒有布局大型的工業企業 )(1分)。(3)有利條件:分布集中,開發利用經濟效益顯著(集中開發);多分布在人口稀少(高山峽谷)地區,水庫淹沒損失小;庫區移民少(每點1分,任答3點給3分)。(4)實施能源調配(實施西電東送);大力發展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節約用電;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高耗能企業(發展高新技術或低耗能
40、企業 )。(每點1分,任答3點給3分)】低;反之,東部地區上述條件更優越(8分,或列舉東部優勢條件;反之,西部條件較弱)(三十三)自然災害(10分)2010年3月19日,一場沙塵暴席卷了華北地區,圖10為沙塵暴發生的天氣示意圖及沙塵暴生消圖圖10(1)如左圖所示,沙塵暴席卷時的華北地區受 (天氣系統)控制。(2分)(2)如右圖所示,丙地會形成 L地貌景觀),試闡述其形成原因。(8分)(1)鋒面氣旋(鋒面,冷鋒)(2分)(2)沙丘(2分)離沙源地較近;氣候干旱,多大風;攜帶沙塵的大風,在風力減弱或受阻的情一)讀圖6,回答。1.有關圖中各地發展特色農業描述 錯誤的是 A地區農業發展的優勢是水源,
41、光照充足B地區農業發展綠洲農業, 但灌溉不當易產生土壤鹽堿化C地區因臨近河流、水源豐富, 發展河谷農業D.與D地相比,F地農業發展的優勢 為土壤肥沃,土地資源豐富2. E地區是我國地質災害頻發區, 下列與這些災害產生無關的因素是 A.氣候溫暖 B .暴雨頻繁C.地質復雜 D .植被破壞1. C2。 A(三十二)讀“我國旅游收入比重圖”圖6況下,產生風力沉積作用,形成風積地貌。(三十四)讀“我國東部地區雨帶圖” , 1、此時造成長江中下游農作物生長受到威 主要原因是A、滑坡 B、春旱C、伏早D、寒潮 2、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在該雨帶 影響的地區,適宜開發A、核電B、水電。C、太陽能 D、生
42、物能 1C 2C(三十五)讀我國各省區資源條件評價示意14)和我國農業生產潛力分布簡圖(圖 回答問題。(1)圖中A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越, 但(6分)脅的不能圖(圖 15),近年來商品糧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試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2) B、C兩地都位于青藏高原,農業生產潛力差異卻很大,比較二者生產潛力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三十六)(三十七)汽車產業是國家工業實力的綜合體現。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工業如果能趕上世界水平,必將大大提升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形象。閱讀下面圖示,分析回答問題。(圖9),回答下列問題。圖9試分析出現圖示情況的原因。(10分)東部地區旅游收入高于西部地區;(
43、2分)貧環境好,基礎設撤)加劇城市交通的壓力;意 黃埔、番禺、花都投資設了2要原因是什么?萬輛,以銷售能促進相關工業及整個國家的經濟發 分)* 車 心率彳忤#件運以心眸鐘的大汽車集團分別在康南誨山)機效應,懦運;十繞過貿易壁壘;地租金低;勞惘悻ML率國J刈此#。年代以鼻汽本工建 自?電比時年代以后汽車工*聚了對環境的污染;加劇石油育姍的圖15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占地多,等等。 (4分,每答對1點得1分)(三十八)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全球氣候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TOC o 1-5 h z (1)圖甲反映出我國近 30年來,氣溫變化呈現出什么規律?(2分)(2)圖乙反
44、映了我國氣溫變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異?就全球而言,增溫最明顯的可能是什么緯度地帶?( 2分)(3)全球氣候的這種變化趨勢會造成什么后果?(3分)(4)全球氣溫升高與 CO2等溫室氣體的增加有直接關系。試分析大氣中CO2濃度升高的原因。(2分)(5)有哪些措施可減少 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3分)(三十九)依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昆明準靜止鋒又稱云貴準靜止鋒,位于云貴高原,鋒面徘徊于昆明和貴陽之間,易形成連陰雨天氣。材料二:昆明準靜止鋒示意圖(圖15);昆明準靜止鋒的位置圖(圖16)圖15圖16材料三:表1昆明與貴陽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氣溫的對比11月一次年4月
45、5月10月1月7月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平均氣溫C平均氣溫C昆明121.211.2918.188.87.519.7貴陽278.524.7849.875.34.624 TOC o 1-5 h z (1)描述昆明準靜止鋒在貴陽和昆明之間的走向,并說明其形成的季節和成因。(4分)(2)依據圖和表格的信息,比較昆明和貴陽冬季氣候的差異,并分析其成因。(6分)(3)描述昆明夏季氣候特點,并分析其成因。(5分)(1)西北東南走向(1分)秋冬季節(冬半年)(1分)南下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相遇形成鋒面,受到云貴高原地形阻滯(2分)(2 )差異:冬季貴陽降水多于昆明,氣溫低于昆明。(2分)成因
46、:貴陽位于鋒面的冷空氣一側,(1分)氣溫低,多陰雨天氣(1分)昆明位于鋒面的暖空氣一側,(1分)天氣晴朗且氣溫較高。(1分)(3)特點:昆明夏季涼爽濕潤(2分)成因:夏季受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影響,降水多;(1分)云雨減弱了太陽輻射;(1分)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低(1分)(四十)美國地理學家諾瑟姆通過對英、美等國 100 - 200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變化規律 總結提出了“諾瑟姆曲線”公理:世界各國城市發展過程的軌跡是一條被拉長的S形曲線。它將城市化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城市化速度比較緩慢;第二階段是中期,城市化率在30% -70%,城
47、市化加速發展;最后一個階段是后期,城市化水平超過70%,城市人口增長速度下降。我國現處在城市化的加速階段,但城市化水平、速度區域差異巨大。讀下面兩幅圖,中國各尚城市化率(1990年)中國各扃城市化率(2006年).最能體現我國當前城市化水平總體分布特征的是A .東高西低B.南高北低C.東南高西北低D.北高南低. 1990 - 2006年下列省級行政區城市化速度及2006年所處的城市化階段正確的是A.遼寧:城市化速度慢,后期階段B.新疆:城市化速度慢,初期階段C.臺灣:城市化速度快,中期階段D.北京:城市化速度慢,后期階段.A【解析】城市化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是一致的,我國自東向西社會經濟發展
48、水平由高到低,故我國當前城市化水平總體分布特征是東高西低。.D 【解析】將我國2006年各省級行政區城市化率與 1990年相比較,遼、京、新、藏和貴等上 升較慢,臺、蘇、魯、閩、瓊、晉、鄂等上升很快。按諾瑟姆城市化進程三個階段的劃分,2006年,京、津、滬和臺為后期階段,藏、貴為初期階段,其他省級行政區為中期加速階段O內陸,盆地地形(四H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鈣華景觀是喀斯特景觀的一種類型。在喀 斯特地 區,各種水體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鈣,這種水 被稱為“喀斯特水”。從地殼深處涌出的“喀斯特水”, 一出地表,隨著壓力、溫度的變化,水中的二氧化碳 逸出,溶解能力減弱,水中的碳酸鈣開始結晶析
49、出, 鈣華開始生成形成各種景觀,叫做鈣華景觀。如隨著 泉水的流動、地形的變化,形成層層鈣華池(右圖) 。材料二一般地表喀斯特景觀主要分在熱帶或者亞 熱帶高溫多雨的地方,因為溫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 喀斯特反應的速度。如中國地表喀斯特景觀最精彩的 地方都集中地處亞熱帶的廣西、貴州、云南三省區。 中國最負盛名的鈣華池景觀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東(四十三)圖1.制約甲圖中區和乙圖中區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分別是()A.熱量、水分 B.地形、土壤 C.水分、地形 D. 土壤、熱量2.下列關于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A.區耕地面積廣,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B.區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勞動力充足,勞動生產率高C.區地處
50、內陸,為我國最主要的溫帶草原牧區D.區地形復雜,農業生產以河谷農業為特色3乙圖中與甲圖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類型最相似的是()A. B. C. D.DAB緣排成了一線:北起九寨溝以北的神仙池向西南到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臺(下圖)。(1)從材料一中看,鈣華景觀是主要受 、形式的外力作用形成的。(2分)(2)請根據材料和已學過的相關知識推測青藏高原東緣高寒高山地區鈣華風景帶的形成條件。(8分)(1)流水的溶蝕和沉積作用。(2分)(2)這一地帶:有大面積石灰巖分布構造運動強烈,巖層中有大量斷裂、裂隙分布,地下熱泉在巖層裂隙中上升 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泉水出露地表,溫度下降、氣壓降低,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
51、碳酸鈣析出沉積。(8分,每點2分)(四十二)國高溫預報圖,讀圖回答。1造成圖中甲乙兩區域高溫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一一暖鋒,乙一一深陸,植被稀疏B.甲一一暖鋒,乙一一副制,沙漠地表C.甲一一反氣旋,乙一一地形,副高控制D.甲一一反氣旋,乙一一圖3也十分艱巨。讀“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圖3),回答。干旱風暴潮滑坡寒潮臺風A.B .C.D .2.與其他地區相比,地區d分布最為集中的自然災害是A.洪澇B.臺風C.泥石流D.干旱3.圖中 a、b、c、d四個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A. aB.bC . cD.d1 .下列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有圖34.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52、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 大。下列工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修建“西氣東輸”管道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興建廣東大亞灣和陽江核電站加固長江、黃河、珠江大堤A.B.C.D.DCB(四十五)圖7中“4”、“5”所示區域分別表示某日我國地 質災害高風險區和用電嚴重緊缺區,讀圖回答2526題。1圖中所示現象最有可能發生的季節是(四十四)中 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而防災減災的任務既十分重要,夏季C .秋季D.冬季2.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和用電嚴重緊缺區,天氣分別可能是A .沙塵暴、寒潮B .暴雨、低溫C .干旱、臺風
53、D.暴雨、高溫BD(四十六)全國近43%勺小麥產區(主要為冬8回答2729題。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國各地連發的高級別旱災, 小麥區)受旱,370萬人、185萬頭大牲畜發生飲水困難。讀圖(2)洪澇、病蟲害(2分)(3)地處季風氣候區(1分),降水量大、降水變率大(1分);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1分),雨季河流排水不暢(1分)(4)砍伐森林、陡坡開荒,導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積河道和湖泊(2分);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縮小,調蓄洪水的能力下降(2分)。(四十八).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圖14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域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
54、題。(10分)圖1圖中遭受“重旱”的省區有B.豫、遼、晉、陜D.冀、晉、陜、藏受災面積大正值春小麥生長的關鍵期C.D.B.降水量比同期多,氣溫比同期高D.降水量比同期多,氣溫比同期低A.粵、冀、晉、魯 C .藏、川、甘、寧2.在本次旱災中,華北地區損失最大,原因是該地區是全國唯一的重旱區人口與城市密集A.B .3造成本次旱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量比同期少,氣溫比同期低C.降水量比同期少,氣溫比同期高DBC(四十七)讀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及分布圖(圖13),回答下列問題。(12分)(1 )我國自然災害空間分布特點是O(2)從圖中看出,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的自然 災害有、等。(3)試從氣候、地形兩方面
55、,分析長江中下 游地區多洪澇災害的原因。資料:20世紀90年代長江上游西南林區 的森林面積比50年代減少了 50%A上,地處長 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 50多個縣的森林覆蓋率只剩3%- 5%金沙江、雅碧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總耕地面積的23%洞庭湖的面積從 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減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公里。(4)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加劇長江洪澇災害的人為原因。(1)東南一側自然災害多,西北一側自然災害少(2分)(1)圖中“全年旱”的地區是 胱1相序號)。區旱災主要出現在夏、秋季節,試簡述其原因。(2)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是 區(寫序號),說明判斷依
56、據。(3)圖中“旱災糧食損失量占本區氣象災害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區是 區(寫序號)。影響該區最主要的氣象災害是 。(4)說明區春旱引發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測手段。(1)(1分)夏、秋季節受高氣壓(副高)控制(1分),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1分)(2)(1分)判斷依據: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 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C)均最高。(2分)(3)(1分)臺風(1分)(4)森林火災(1分);遙感技術(1分)。(四十九)讀“我國最大降溫幅度分布圖”(圖15),完成下列各題。(8分)圖15(1)觀察圖中降溫幅度大于 15c的區域。說明該區域降溫幅度大的主要原因。(2)圖15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圖16中,反映該自然災害源地近 地面氣流狀況的是 (選擇填空)。圖16(3)下列選項中,與該自然災害有關的有 (選擇填空)。A .城市用電、用氣量減少B.交通事故頻發C .感冒患者數量猛增D .病蟲害增多,不利于來年農作物生長(4)利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可以有效進行防災、減災。下列防災、減災活動中,采用遙感 技術白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冬季移植施工方案
- 人教版 (2019)美術鑒賞第16課 變革與突破-19世紀西方美術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仿真電暖壁爐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墊層回填施工方案
- 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5 混合運算混合運算第1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 烏海2024年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衛生健康系統人才引進1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CMP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麗水2024年浙江麗水龍泉市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編外用工人員1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房屋贈與合同書協議書大全
- 合伙分紅協議書合伙人分紅協議書
- 2023裝配式建筑標準化產品系列圖集(預制內墻條板)SJT 03-2023
- 遠動設備故障處理措施
- 《真空熱處理爐》課件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 企業財務管理優化方案
- 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2部分-射線檢測
- 實用版建筑工程工程合同模板
- 新型馬路劃線機設計
-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
- 小學生主題班會 拒絕作弊+誠信考試+宣傳教育 課件(共28張PPT)
- 職業病危害與防治培訓PPT模板(含完整內容)1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