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人類營養學概論人類營養學概論1、營養科學是一門古老的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應用學科。2、營養物質是人體構成、代謝與活動的必要物質。3、人類的生存與健康是指:人體不但沒有疾病,而且具有正常的生理、心理功能,從事正常的勞動,長壽等。4、營養科學Nutritional Sciences的主要目標,正是這一目標,它所針對的是人們每天的活動。5、人體的取得合理的營養物質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營養素及其消化與吸收1、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在四十種以上,分布在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礦物質以及維生素之中,也包括水,并主要通過食物取得。2、食物首先在口腔咀嚼,在胃混和并初步消化進入12指腸后由多種酶類進行逐步分解
2、,多數以單體的形式吸收,貯于肝臟,加工并進入血液以供全體細胞的利用。3、食物中利用率越高,其生物價值也越高,其吸收利用率就越好。一、蛋白質1、蛋白質是從Protein一詞翻譯而來的。2、蛋白質是生命和生命活動最基礎的營養素,可以認為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3、蛋白質的構成物是氨基酸,人體最基本構成是20種,即: 賴氨酸、纈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及組氨酸九種稱為必須氨基酸,因為它們可以合成另外十一種。4、氨基酸之間存在一個比例關系,稱為模式。這決定它是否對人體的適應與質量。5、蛋白質的消化率是蛋白質質量的重要因素,但氨基酸的構成比是決定性的,國際通用的消化率校正氨
3、基酸記分法即: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method ,是一個可靠指標,分值以1或100代表最高值,亦即生物利用率最優。6、蛋白質的質與量影響人體的需要量。7、食物中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中,如有必需氨基酸不足,這種氨基酸稱限制氨基酸。8、不同食物間的蛋白質可以有互相取長補短的互補作用。9、蛋白質可以代為能量,但這是一種不經濟的能源。關于氮平衡氮平衡是目前仍在利用的蛋白質研究方法之一。因為一切蛋白質都含有氮,而一切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也含有氮,故攝入的氮與排出的氮相等為氮平衡,攝入比排出少為正平衡,相反為負平衡。其常用表達公式為
4、: F+U+S I= =0 I 即攝入的氮與糞氮尿氮及皮膚失去的氮相等為平衡。蛋白質的參考攝入量RNI蛋白質的參考攝入量根據在志愿者的研究求出平均的需要量EAR。依據平均需要量,為滿足人群的絕大多數人需要增加兩個標準差的量,以及蛋白質的生物利用率求得。例如成人測定的結果為: EAR=0.92g/kg,SD=0.12g/kg 0.92+0.12*2=1.16g/kg 本實用混合蛋白質故可略利用率。3. 有的對象,如嬰兒則用另外可行的方法,所用是適宜攝入量,即AI。蛋白質的來源1、大豆類2040%2、魚類1626%3、瘦肉類1624%4、果仁類1018%5、蛋類1012%6、谷類612%7、根莖類
5、36%8、蔬菜類0.51%9、果類1%蛋白質的功能蛋白質是體內一切細胞的主體物質,也是細胞的修復、更新的主要構成。體內的活性物質,例如多種激素、免疫物質,以及代謝中的無數酶類,大多是蛋白質或蛋白質的衍生物。體內維生類,許多元素都必須由相應的蛋白質攜帶和調節。蛋白質是DNA合成各種遺傳物質的作用物,是生命存在的底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二、脂類脂類包括油類、脂類及類脂類,它們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脂類是細胞膜的重要構成,并在體內形成器官與體表的保護層。也是脂溶性物質的攜帶者。在生理的條件和限度內,脂類是體內富含能量的貯庫,是構成和必不少的物質。脂類的基本單位為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及亞麻酸及其
6、衍生物為機體所必不可少,稱必需脂肪酸。脂肪提高食品的風味與飽足感。脂肪酸的命名脂肪酸是有多種命名方法,目前國際統一的命名方法是以脂肪酸的奧米加碳為起點,分為3, 6及9,亦即分別從碳算起在第3,6,9位開始有雙健的長健。如:CH3-CH2-CH=CH-CH2為3另一描述方法為一烯義表達不飽和度,第一數為璉長而第二數為不飽和健數,如:18;2為十八碳二烯;22;6為二十二碳六烯(DHA)。脂肪健分短、中、長三大類,長健從18C開始。脂肪有眾多的衍生物,多稱類脂或化學名。脂肪的消化及吸收不同類型與構成的脂肪其消化吸收不同。飽和脂肪酸多的動物脂溶點高,在腸道被胰液和膽汁乳化慢些,但仍有較好的吸收3中
7、健脂肪酸(8-12)可直接進入門靜脈入肝,長健脂肪則從胸導管,淋巴系進入血流。肝是處理脂肪的主要器官。脂肪可以不經加工而成為體脂,而糖的貯存少量為糖原,大部是以甘油三脂方式貯于脂俱之中。脂肪受脂蛋白攜帶,其中有高密度的脂蛋白,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都帶有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對動脈硬化的影響大。膳食脂肪及其型與健康膳食中的脂肪比例過大,體內過多脂肪堆積,將增加慢性病的危害性Risk。理想的膳食構成在飽和脂肪的比例宜少于總脂量的1/3,單不飽和與多不飽和約占2/3、其中必需脂肪酸約占總熱量的5%上下。-6的20碳四烯的衍生物,-3的20碳五烯及22碳6烯。EPA、DHA對嬰兒的大腦、視力均有重
8、要的影響,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有預防和減緩的作用。中鏈脂肪是一種快速提供熱能又易吸收的脂肪,但過多會易于代謝產物酮類過多。成人一天的總攝入熱量中,脂肪的比例2530%為宜。脂肪的參考攝入量脂肪的攝入量在成人宜在總熱量的2530%左右,但幼可以稍放寬些。脂肪中的各種脂肪酸之間的比例:飽和脂肪酸,尤其14碳飽和脂肪酸與其他應少于總脂肪量的10%。必需脂肪酸很重要,其適當量在總熱量5%上下。-6與-3之比仍在研討之中,一般認為在4:1上下為宜。這在操作上則增加適當的-9較易處理。在食物上植物油與海洋動物油中的有用成份較多。脂肪的食物來源脂肪主要來自植物中油料作物的種子,在我國常用的為豆、花生、玉米
9、、茶子、向日葵等、也包括硬果(開心果、杏仁、腰果、核桃)中的油。動物的油脂,可分為陸地動物的油脂,與海洋中動物的油脂,二者有相當大的區別。陸地動物中脂肪在瘦肉中也有不同含量,禽類少于畜類,海洋動物的體脂含量也有較大區別,尤在不飽和與多不飽和脂肪的比例上。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有稱碳不化物、糖類、都有不完善之處,其實都有是人類最常用又經濟的能量來源。碳水化物的基本單位多為葡萄糖,以及多種單糖、多糖,多為淀粉,它是畋以千計的葡萄糖連結而成的大分子,有的呈直鏈有的呈側鏈,工業上也有稱為變性淀粉等。單糖與雙糖等都具有甜味,一般以蔗糖的甜味作100計,則果糖約為140,而乳糖約為60左右。人工甜味劑不含糖也極小熱量產生。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吸收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其消化與吸收不同,如蔗糖及乳糖經過蔗糖及乳糖酶水解為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糧并在小腸卜糖吸收,但不同的糖吸收率不一,如以葡萄糖的吸收率為100,則乳糖110,果糖為43,甘露糖19,木醇糖15。有的酶會有退化現象,如乳糖脫氫酶退化可引起對乳糖的不耐受癥狀。體內過多的糖部份轉變為糖原,大部分轉變為脂肪。主要為激素尤以胰島素的調節。碳水化合物的攝食應以多糖為主,在全日熱量中應不少于55%。四、三類產能物質的適宜比例碳水化合物 5055%蛋白質 1015%脂肪 2530%五、膳食纖維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粘膠木質素六、人體能量需要與推薦量人體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綜合考試試題含解析
- 四川民族學院《機器人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許昌學院《醫學科學研究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新媒體藝術傳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結構疲勞與斷裂力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邢臺學院《醫學人文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一中2025年高三教學測試(二)英語試題含解析
- 嘉應學院《創新方法與實踐(以競賽導向的信息技術創新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二手房房屋買賣合同二零二五年
- 油茶種植承包合同書
- 硫磺島戰役要點課件
- 道路勘察設計課程設計度
- 普通話發聲訓練
- 嬰兒痙攣癥的診療
- 世界地理第九章美洲
- 江蘇師范大學成人繼續教育網絡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單元測試及參考答案
- GB/T 7631.2-2003潤滑劑、工業用油和相關產品(L類)的分類第2部分:H組(液壓系統)
- GB/T 6404.1-2005齒輪裝置的驗收規范第1部分:空氣傳播噪聲的試驗規范
- GB/T 21782.5-2010粉末涂料第5部分:粉末空氣混合物流動性的測定
- GB/T 16292-2010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的測試方法
- 《網絡傳播學概論》(第四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