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選修 實驗 觀察分離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部優課件_第1頁
高中生物浙科版選修 實驗 觀察分離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部優課件_第2頁
高中生物浙科版選修 實驗 觀察分離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部優課件_第3頁
高中生物浙科版選修 實驗 觀察分離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部優課件_第4頁
高中生物浙科版選修 實驗 觀察分離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部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科版 高二年級 第二學期 第2課分離土壤中水解纖維素的菌株主講人:賈倩北京市第九中學提出問題:法海寺森林公園枯枝殘葉過多,在氣候干燥條件下容易誘發火災解決思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從土壤中分離出能水解纖維素的菌株,并檢測其水解纖維素的能力制定實驗流程:采集土樣制備土壤浸出液分離純化菌種目的菌株的篩選與鑒定目的菌株的保藏與擴大培養稀釋涂布平板法剛果紅纖維素平板初步鑒定制備菌懸液分離鑒別與篩選保存采集土樣采集土樣制備土壤浸出液稀釋涂布平板分離菌株土壤中水解纖維素的菌株的分離與計數第二課時菌落觀察與計數小組匯報1.09*1065.2*1054.6*1053.8*105校園大樹山上石頭旁山上石頭旁

2、山上大樹根際實驗結果討論與分析組別取樣地點每克土壤目的菌株數目分解纖維素能力1組山上大樹根際5.1*1052.52組校園大樹2.6*1051.53組山上石頭旁2.3*1052.54組山上石頭旁1.9*1052.5最適取樣地點:根際微生物、秸稈分解堆、原生林土壤、某些動物糞便最適涂布濃度:酶活力初步測定:濾紙崩解實驗A蒸餾水對照組B菌懸液實驗組結合形態學鑒定以及DNA測序分子學鑒定結果芽孢桿菌屬細菌脈紋抱菌屬真菌觸類旁通塑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由于它的物理化學性質很穩定,自然降解時間需要500年以上!在過去的50年里,全球塑料產量增加了20倍,在環境中留下了70億噸的垃圾。分別用等量的麥麩

3、(把小麥種子加工成面粉過程中余下的外皮,是黃粉蟲喜愛的食物)和泡沫塑料喂食黃粉蟲,30天后實驗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問題1:如何證明“聚苯乙烯是被黃粉蟲吸收利用的”?問題2:如何從黃粉蟲腸道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富集分離鑒別保存制備菌懸液實驗流程石油降解菌農藥降解菌抗生素敏感菌小匯報關于對土壤中可水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研究一、土壤樣本 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首先要對土壤進行處理。本次實驗我們是從校后山上腐殖質比較豐富的地方取得的大約半信封的松軟的土進行實驗。二、各濃度梯度菌液培養后得到的菌落十倍稀釋過菌液經培養得到的菌落二、各濃度梯度菌液培養后得到的菌落稀釋倍數第一組第

4、二組第三組平均100115847491這里的數據單位是每0.05ml有多少微生物,下同二、各濃度梯度菌液培養后得到的菌落稀釋倍數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平均10001171411三、對實驗數據的分析經過了三組實驗我們發現:在估測土壤中微生物數量上,由于原液和十倍稀釋的菌液得到的單菌落數量過多,難以測量,不便于計算。而稀釋1000倍的菌液得到的單菌落數量過少,計算誤差較大。故采用第二組實驗的數據估算土壤中所含微生物的數量。計算數據來源和計算步驟如下:(115+84+74)30.051006=1092000(個)稀釋倍數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平均100115847491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涂布平板時所用的稀釋液的體積(ml)稀釋倍數三、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估測完了微生物的數量還要在研究一下這些微生物水解纖維素的能力,這時就不用考慮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