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課件21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_第1頁
湘教版必修三課件21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_第2頁
湘教版必修三課件21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_第3頁
湘教版必修三課件21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_第4頁
湘教版必修三課件21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一、荒漠化的含義 荒漠化是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當或其他因素所導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資源的生產能力下降。包括土地沙化、草場退化、農田退化以及土壤肥力下降導致的土地生產潛力降低或喪失。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區1、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過程中,人類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土壤土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易被流水侵蝕。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蝕嚴重。植被植被覆蓋率低,對地面保護性差。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帶,坡度較大。自然因素在此過程

2、中,人類扮演了“幫兇”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人為因素人類破壞了植被(營造宮殿、過度樵采、毀林開荒、輪荒、開礦等),加速了水土流失。2、有人說,“植被破壞,加劇水土流失,其結果是土地荒漠化”。對此,你的看法如何?說出你的理由。 正確。因為由于植被的破壞,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沖刷和侵蝕作用,土地變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和營養元素流失,使土壤貧瘠,不能生長植物,結果就是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的成因閱讀 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因素A、自然原因B、人為原因基本條件:氣候干旱動力條件:大風頻繁物質基礎:地表物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缺乏植被保護。人為因素破壞原因與典型地區主要危害

3、過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區把樵采天然植被作為解決燃料問題的主要手段(如鄂爾多斯沙區、內蒙古東部的庫侖旗等地)一些農牧民為了增加收入,無計劃、無節制地在草原地區采挖藥材、發菜等固沙、防止風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壞過度放牧為求得短期的經濟利益,牧民盡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區、干旱的綠洲邊緣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進程過度開墾在干旱、半干旱沙質土壤地區,特別是沙區邊緣從事農業生產,特別在缺少防護林保護的沙質土壤區使沙化土地連片發展地理位置:深居內陸,遠離海洋1、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與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地形:位于

4、第二級階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為主。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稀少,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河流:多為內流河和季節性河流,水量少植被:植被稀疏,自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2、議一議,西北地區的荒漠化與自然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關系? 地理位置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地形高大山地,特別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文多為內流河,水量小; 植被稀疏,對地表保護作用差。 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十分密切3.邏輯方法:在分析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時,采用此方法。 位置、地形氣候植被、河流荒漠化人為因素胡楊林干枯的胡

5、楊林濫牧墾荒植被破壞耕地擴大水源減少河流水量減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楊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擴大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積為什么會擴大?活動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2、據了解,在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紅色荒漠”(指我國南方地區土地退化后紅壤等紅色土層裸露的現象)。查閱資料,找出“紅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哪些省區)。其形成原因與新疆荒漠化面積擴大的原因有何異同? 紅壤性狀:紅壤是我國亞熱帶濕潤地區分布的地帶性土壤,呈酸性,較貧瘠。兩者相同之處:都是植被破壞后導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處:“紅色荒漠”是在濕潤環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蝕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環境下,主要為風力侵蝕形成。前者人為原因主要是開山

6、取石、毀林開荒,后者主要為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和水資源利用不當。3、面對日益擴大的荒漠化,人類應從哪些方面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控制人口增長;合理利用和保護天然植被;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等等。“紅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省。 目前,全世界2/3的國家和地區、1/4的陸地面積、近12億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的頭號環境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面積267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8%。1、進一步惡化了生態環境,威脅基礎設施。2、為沙塵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使農牧業生產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發饑荒,造成系列經濟、社會問題。4、我

7、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已經影響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二、荒漠化的危害興:(1)塔里木河帶來豐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補給) (2)大片胡楊樹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衰:樓蘭的消失和羅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內陸,降水少,溫帶荒漠廣布,容易引起沙漠擴張。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導致植被破壞,水源減少;盲目墾荒,農業用水量加大,導致塔里木河流量銳減,大片胡楊樹枯死;亂砍濫伐,砍伐胡楊樹,毀林開荒。思考:分析樓蘭古城興衰的原因?三、荒漠化的防治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聯合國正式通過了國際防治荒漠化公約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針:“預防為主

8、,防治結合,綜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態移民等。 針對我國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荒漠化嚴的狀況, 1978年國家開始實施“三北” 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4、我國的具體措施遵 守避 免采 取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可以概括為:遵守一個方針,避免一種現象,采取四個措施,具體圖示如下:荒漠化的防治邊治理邊破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建防護林帶草方格沙障治沙措施生物治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沙棗胡楊錦雞木麻黃主要治沙植物檉柳狼尾草 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識,因地制宜,改善生態環境。這部分是本節,也是本單元知識的重點。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協調人地關系,要針對各地不同的自

9、然條件,并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實施科學的管理,以獲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他們之間的知識關系:氣候因素和人類生產活動土地荒漠化制約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防治荒漠化協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科爾沁草原活動1、看圖思考,回答問題(l)科爾沁草原的荒漠化,對周邊地區會造成哪些影響? 使周邊地區出現沙塵暴、揚沙、浮塵的天氣增多,降低大氣能見度,污染周邊的地區環境,使周邊地區氣候發生改變,如光照減少等,嚴重影響周邊地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2)科爾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變更,對治沙工作有哪些啟示? 土地利用經歷了放牧墾殖放牧墾殖的過程,沙丘有三層土壤,說明它歷史上曾有三次退耕還牧,保護土地資源的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農業生產方式,宜農則農,宜牧則牧。2、在我國西北荒漠化地區,應當怎樣處理保護環境與脫貧致富的關系? 應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求得脫貧致富,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