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1 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三號填埋庫區工程 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號:-11011(報批稿)南京市城市管理局二O一一年五月項目委托單位: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持 證 單 位: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證 書 等 級:甲 級證 書 編 號:國環評證甲字第1907號院 長 :馮效毅 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責任副院長 :朱忠湛 高級工程師總 工 程 師:盧寧川 高級工程師項目主持人:編制人員: 姓 名上 崗 證 書 號編寫章節(或職責)簽 名徐 會(環評)崗證字A19070057號第15、8、9.29.417、18章技術負責戴逢勝(環評)崗證字A19070009號第6、7、1016章參與和審核張 漲(
2、環評)崗證字A19070051號第9.1章參與劉春陽(環評)崗證字A19070012號審 核朱忠湛(環評)崗證字A19070005號審 定批 準 :馮效毅 (環評)崗證字第A19070002號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三號填埋庫區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第 PAGE 179 頁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4682308 1總論 PAGEREF _Toc294682308 h 1 HYPERLINK l _Toc294682309 1.1任務由來 PAGEREF _Toc294682309 h 1 HYPERLINK l _To
3、c294682310 1.2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294682310 h 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1 1.3評價工作原則 PAGEREF _Toc294682311 h 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2 1.4評價因子 PAGEREF _Toc294682312 h 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3 1.5評價重點及評價工作等級 PAGEREF _Toc294682313 h 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4 1.6評價范圍 PAGEREF _Toc294682314 h 8 HYPERL
4、INK l _Toc294682315 1.7評價技術路線 PAGEREF _Toc294682315 h 8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6 2環境概況及環境保護目標 PAGEREF _Toc294682316 h 1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7 2.1環境概況 PAGEREF _Toc294682317 h 1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8 2.2社會環境 PAGEREF _Toc294682318 h 1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19 2.3項目所在地規劃 PAGEREF _Toc2946823
5、19 h 1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0 2.4環境功能區劃和評價標準 PAGEREF _Toc294682320 h 17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1 2.5環境保護目標 PAGEREF _Toc294682321 h 2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2 3現有項目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22 h 2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3 3.1場址總體概況 PAGEREF _Toc294682323 h 2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4 3.2現有填埋庫區
6、概況 PAGEREF _Toc294682324 h 2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5 3.3垃圾填埋工藝流程 PAGEREF _Toc294682325 h 2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6 3.4現有污染物產生源強及排放情況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26 h 2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7 3.5現有項目環評情況 PAGEREF _Toc294682327 h 28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8 3.6環保驗收及環評批復執行情況 PAGEREF _Toc294682328 h
7、2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29 3.7現有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 PAGEREF _Toc294682329 h 31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0 4擬建項目概況 PAGEREF _Toc294682330 h 3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1 4.1項目名稱、性質及投資總額 PAGEREF _Toc294682331 h 3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2 4.2項目建設內容 PAGEREF _Toc294682332 h 3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3 4.3項目總平面布置
8、 PAGEREF _Toc294682333 h 37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4 4.4填埋物組成與產量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34 h 38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5 4.5施工期建設方案 PAGEREF _Toc294682335 h 4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6 4.6運行期填埋方案 PAGEREF _Toc294682336 h 5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7 4.7封場利用方案 PAGEREF _Toc294682337 h 52 HYPERLINK l _T
9、oc294682338 4.8污染源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38 h 5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39 4.9運營期污染物排放“三本帳” PAGEREF _Toc294682339 h 61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0 4.10運行期全場污染物“三本帳” PAGEREF _Toc294682340 h 6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1 5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PAGEREF _Toc294682341 h 6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2 5.1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及評價 PAGEREF
10、 _Toc294682342 h 6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3 5.2廢氣污染防治措施及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43 h 67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4 5.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及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44 h 6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5 5.4固體廢物防治措施及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45 h 6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6 5.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與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46 h 70 HYPERLI
11、NK l _Toc294682347 5.6滅蠅滅畜與場內環境質量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294682347 h 7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8 5.7“以新帶老”措施 PAGEREF _Toc294682348 h 7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49 5.8廠區綠化 PAGEREF _Toc294682349 h 7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0 5.9排污口規范化設置 PAGEREF _Toc294682350 h 7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1 5.10環保治理項目及投資 PAGE
12、REF _Toc294682351 h 7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2 6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52 h 76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3 6.1清潔生產意義 PAGEREF _Toc294682353 h 76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4 6.2產業政策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54 h 76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5 6.3生產工藝及設備先進性 PAGEREF _Toc294682355 h 77 HYPERLINK l _Toc29
13、4682356 6.4污染控制技術先進性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56 h 7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7 6.5節能措施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57 h 7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8 6.6減少污染物產生量措施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58 h 8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59 6.7建立和完善清潔生產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294682359 h 8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0 6.8循環經濟分析 PAGEREF _Toc
14、294682360 h 81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1 6.9清潔生產建議 PAGEREF _Toc294682361 h 8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2 7評價區域現狀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62 h 8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3 7.1大氣污染源現狀調查及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63 h 8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4 7.2廢水污染源調查及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64 h 85 HYPERLINK l _Toc2
15、94682365 8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65 h 8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6 8.1大氣環境 PAGEREF _Toc294682366 h 8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7 8.2地表水環境 PAGEREF _Toc294682367 h 91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8 8.3地下水環境 PAGEREF _Toc294682368 h 9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69 8.4聲環境 PAGEREF _Toc294682369 h 95 HYPERLINK
16、 l _Toc294682370 8.5土壤環境 PAGEREF _Toc294682370 h 96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1 9環境影響預測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71 h 98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2 9.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72 h 98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3 9.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294682373 h 11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4 9.3環境噪聲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294
17、682374 h 120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5 9.4地下水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75 h 12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6 10總量控制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76 h 12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7 10.1總量控制項目 PAGEREF _Toc294682377 h 12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8 10.2污染物達標排放量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78 h 12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79
18、 10.3污染物排放申報量 PAGEREF _Toc294682379 h 12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0 10.4污染物排放總量解決方案 PAGEREF _Toc294682380 h 126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1 11環境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81 h 127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2 11.1風險事故影響及引發因素識別 PAGEREF _Toc294682382 h 127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3 11.2填埋廢氣的環境風險分析 PAGEREF _To
19、c294682383 h 128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4 11.3垃圾滲濾液泄漏的環境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84 h 129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5 11.4結論 PAGEREF _Toc294682385 h 131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6 12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管理計劃 PAGEREF _Toc294682386 h 13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7 12.1環境監測計劃 PAGEREF _Toc294682387 h 132 HYPERLINK l _T
20、oc294682388 12.2建設項目主要監測內容 PAGEREF _Toc294682388 h 13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89 12.3各污染物監測地點和頻率 PAGEREF _Toc294682389 h 132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0 12.4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 PAGEREF _Toc294682390 h 13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1 12.5環境管理規章制度 PAGEREF _Toc294682391 h 133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2 13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P
21、AGEREF _Toc294682392 h 13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3 13.1社會效益 PAGEREF _Toc294682393 h 13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4 13.2經濟效益 PAGEREF _Toc294682394 h 13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5 13.3環境損益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95 h 135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6 14施工期和封場期環境影響及減緩措施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96 h 137 HYPERLI
22、NK l _Toc294682397 14.1施工期影響及減緩措施 PAGEREF _Toc294682397 h 137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8 14.2封場環境影響及減緩措施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98 h 144 HYPERLINK l _Toc294682399 15廠址環境可行性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399 h 146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0 15.1相關規劃相符性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400 h 146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1 15.2選址
23、的環境可行性分析 PAGEREF _Toc294682401 h 148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2 16公眾參與 PAGEREF _Toc294682402 h 151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3 16.1作用和目的 PAGEREF _Toc294682403 h 151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4 16.2公眾參與的方式和對象 PAGEREF _Toc294682404 h 151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5 16.3公眾參與的調查內容 PAGEREF _Toc294682405 h 152 H
24、YPERLINK l _Toc294682406 16.4公眾參與的樣本構成 PAGEREF _Toc294682406 h 157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7 16.5公眾參與調查結果 PAGEREF _Toc294682407 h 157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8 16.6公眾建議 PAGEREF _Toc294682408 h 158 HYPERLINK l _Toc294682409 16.7結論 PAGEREF _Toc294682409 h 159 HYPERLINK l _Toc294682410 17結論與建議 PAGEREF
25、_Toc294682410 h 160 HYPERLINK l _Toc294682411 17.1結論 PAGEREF _Toc294682411 h 160 HYPERLINK l _Toc294682412 17.2建議 PAGEREF _Toc294682412 h 169附件:建設項目環保業務咨詢表;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同意水閣垃圾場三號庫區建設工程立為準備項目的批復,寧建綜字2011201號;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同意水閣垃圾場污水處理站改造工程立為準備項目的批復,寧建綜字2011344號;南京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南京市市容管理局(現南京市城市管理局,下同)水閣垃圾場
26、一號庫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寧環表復201086號;南京市環境保護局關于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2號庫區擴容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寧環建2004111號;南京市市容管理局水閣垃圾場一號庫封場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驗收監測結論與建議部分),(2011)寧環監(驗)字第(010)號,2011.4;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行政許可決定書,寧環驗201141號;本項目污水接管協議;南京晨光廠公眾參與調查意見;環境影響評價現狀數據資料質量保證單;二次公示材料;環境影響報告書評審會專家意見;評審專家名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聲明;委托書??傉撊蝿沼蓙砟暇┦猩罾饕翘?/p>
27、埋處置,目前尚無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南京市城區現有3座正在使用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分別是江寧區境內的水閣垃圾場、轎子山垃圾場,浦口區的天井洼有機廢棄物處理場。其中,南京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于1994年建成,總占地約540畝,主要承接南京雨花、秦淮、建鄴、鼓樓、江寧五個區的生活垃圾的消納任務。南京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一期1號庫區總容量為470萬m3,占地面積約200畝。2007年12月達到使用年限停用,目前封場工程的施工已結束;二期2號庫區始建于2004年,總容量為249萬m3,占地面積約93.7畝,原設計處理規模1200t/d,使用年限5年,于2007年12月啟用至今已三年有余。由于城市垃圾量
28、逐年增長,近兩年每年進入水閣場填埋的垃圾量達80多萬t,日均填埋垃圾2200t以上,高峰期達到2800t/d,目前已占用2號庫區庫容約170萬m3(含作業覆土及軟基礎道路),剩余庫容僅能滿足一年左右填埋使用時間,垃圾出路形勢極為緊迫。因此,加快推進三期3號庫區建設,延長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的的使用壽命,為南京市建設其它垃圾處理設施爭取時間就顯得尤為必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98253號令)的有關條款規定,南京市城市管理局于2011年3月委托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承擔“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三號填埋庫區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我單位接受
29、委托后,即認真研究該項目的有關材料,并進行了實地踏勘、調研,收集和核實了有關材料,根據工程項目有關資料、建設項目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狀況、社會經濟狀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環境影響評價,了解建設項目建設前的環境現狀,預測項目建設過程中和建成后對周圍大氣環境、地表水環境、地下水環境和土壤環境的影響范圍和程度,并提出防治污染和減輕建設項目對周圍環境影響的可行措施,為建設項目的工程設計、施工和項目建成后的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編制依據法律法規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
30、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月3月1日;(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3年1月1日實施;(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98-253號令);(9)印發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經貿資源20001015號文)(10)關于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5152號;(11)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628號;(12)國務院產業結構調整目
31、錄(2005年版)(國務院2005年40號令);地方有關法律、法規及文件(1)江蘇省排放污染物總量控制暫行規定(江蘇省政府1993第38號令);(2)關于印發江蘇省排污口設置及規范化整治管理辦法的通知(蘇環控97122號);(3)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江蘇省人民政府,蘇政復200329號文;(4)江蘇省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江蘇省環境保護局,1998年6月;(5)省政府關于印發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江蘇省人民政府,蘇政發200692號;(6)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通知,江蘇省人民政府,蘇政辦發2006140號;(7)江蘇省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
32、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發200763號;(8)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05年;(9)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管理規定,2007年11月2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62號修訂;(10)江蘇省工業項目環評報告書主要內容編制要求(省環保廳,2005年5月)。技術規范及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T2.1-93),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面水環境(HJ/T2.3-93),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1),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
33、2.4-2009),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國家環境保護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建設部標準CJJl7-2004);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113-2007);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城建201061號);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1號),2008年6月6日;項目相關文件南京市環境衛生設施總體規劃(2007年2020年);南京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34、“十二五”規劃(2011年2015年);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1號填埋庫區封場初步設計說明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2009年4月;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二期工程擴初設計,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2003年9月;南京水閣垃圾填埋場三號庫測量報告,江蘇建材地質工程勘察院,2010年12月;南京水閣垃圾填埋場三號庫區初步勘察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江蘇建材地質工程勘察院,2011年1月;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三號填埋庫區工程項目建議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2011年1月;南京市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三號填埋庫區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征求意見稿),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2011年3月;南京
35、市城市管理局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評價工作原則在本項目評價中,堅持“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原則。通過類比調查,通過工程分析、水平衡及物料平衡分析,核算建設項目污染物的“產生量”、“削減量”及“排放量”情況;針對建設項目的特點及可能產生的污染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措施,并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影響預測,分析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給出建設項目環評的明確結論。對建設項目的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進行客觀評價。充分利用近年來對現有1、2號庫取得的環境監測、環境管理方面的資料進行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評價因子根據對建設項目使用的原材料的理化特征
36、、生產工藝流程的分析,對環境評價因子加以判別,篩選出的評價因子見表1.4-1。表1.4-1 評價因子確定表環境類別現狀評價影響評價總量控制大氣SO2、NO2、PM10、H2S、NH3、甲硫醇、臭氣濃度PM10、H2S、NH3、甲硫醇H2S、NH3地表水PH、COD、SS、氨氮、總磷、汞、鎘、鉻、砷、鉛CODCOD、SS、氨氮、總磷地下水色度、PH、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硝酸鹽(以N計)、亞硝酸鹽(以N計)、氯化物、總大腸菌群、汞、鎘、鉻、六價鉻、砷、鉛。-噪聲連續等效A聲級連續等效A聲級-土壤pH、銅、鋅、鎳、汞、鎘、鉻、砷、鉛-固體廢物-工業固廢排放量評價重點及評價工作等級評價重點本項目為生活
37、垃圾填埋場,確定本次評價重點為工程分析、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水環境影響分析、土壤環境影響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環境監測和環境管理計劃。評價工作等級地表水環境建設項目排放污水為垃圾滲濾液和沖洗水,其特點是污染物濃度高,排放水量約433t/d,經滲濾液系統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表2標準后排入南京市城東污水處理廠,由于城東污水處理廠項目的環評已經通過評審,該污水處理廠的尾水對運糧河環境影響已經進行評估,故本項目不做水環境影響評價,只做污水接管可行性分析。大氣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評價工作等級按表1.5-1的分級判據進
38、行劃分。表1.5-1 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Pmax80%,且D10%5km二級其他三級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廠界最近距離根據本項目工程分析結果,分別計算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本章節中NO2濃度值是由NOx濃度換算而來。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 2.2-2008),在計算小時或日平均濃度時,可以假定NO2/NOx=0.9;在計算年平均濃度時,可以假定NO2/NOx=0.75。、PM10、硫化氫、氨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及第i個污染物的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10%時所對應得最遠距離D10%。其中Pi定義為:式中: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采
39、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mg/m3;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一般選用GB3095中1小時平均取樣時間的二級標準的濃度限值;沒有小時濃度限值的污染物,取日平均濃度限值的3倍值。本評價中一氧化碳取值10 mg/m3,二氧化氮取值0.24mg/m3,PM10取值0.45mg/m3,硫化氫取值0.01 mg/m3,氨取值0.2 mg/m3。估算模式計算結果見表1.5-2。從表中可看出,本項目一氧化碳的為0.13%;二氧化氮的為7.69%;PM10的為0.49%;硫化氫的為33.27%;氨的為2.71%,硫化氫最大落地濃度占標率大于10%,評價等級應為二級??紤]
40、到評價區內有部分大氣環境功能一類區,即牛首山-祖堂山地區,根據“如果評價范圍內包含一類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評價項目等級一般不低于二級”,最終確定本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二級。表1.5-2 估算模式計算污染物的結果表污染物污染源排放源強(kg/h)下風向預測濃度Ci1(mg/m3)濃度占標率Pi1(%)距源中心下風向距離D(m)CO填埋作業區0.590.01330.13%174NO2填埋作業區0.8170.040657.69%174PM10填埋作業區0.0990.0022380.49%174H2S填埋庫0.270.00332733.27%305NH3填埋庫0.440.0054212.71%3
41、05聲環境建設項目四周1000米范圍內無居民點,評價區域聲環境功能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建設前后噪聲級增加不明顯,因此,項目聲環境評價等級定為二級。環境風險本項目為生活垃圾填埋場,不涉及重大危險源,位于規劃垃圾填埋場用地范圍內,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風險評價等級為二級。生態項目位于規劃垃圾填埋場用地范圍內,影響范圍6.5)鎘鋅砷銅鉛鉻鎳汞1.0500404005003002001.5環境保護目標建設項目位于江寧區水閣行政村轄區內,西面與南面是山溝,東鄰寧丹公路,廠界周圍1000米范圍內沒有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保護目標。本項目大氣評價范圍不包括河海大
42、學江寧校區和江南青年城,但考慮到運輸過程可能對其構成影響故將其納入環境保護目標。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敏感目標表見表2.5-1。表2.5-1 環境保護目標表環境要素環境保護對象名稱方位距離(m)規模環境功能空氣環境將軍山東北2500-一類區牛首山北1300- 復地朗香別墅東北1800約1500人二類區河海大學江寧校區東北2900約10000人江南青年城東北2800約2000戶河海大學水流實驗樓東北1500已批待建水環境運糧河東10000-類區牛首山河東1200-秦淮河東6900-聲環境建設項目廠界2類區生態環境牛首山風景名勝區北1300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水源涵養、自然與人文景觀保護現有項目工程分析場
43、址總體概況南京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于1994年建成,總占地約540畝,規劃建設為三個庫區。主要承接南京雨花、秦淮、建鄴、鼓樓、江寧五個區的生活垃圾的消納任務。南京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一期1號庫區總容量為470萬m3,占地面積約200畝。2007年12月達到使用年限停用,目前封場工程的施工已結束;二期2號庫區始建于2004年,總容量為249萬m3,占地面積約93.7畝,原設計處理規模1200t/d,使用年限5年,于2007年12月啟用至今已三年有余,目前日均處理垃圾約2200t,垃圾填埋推進速度快,填埋庫區西側已填至高出圍堤道路約15m,庫區東側也基本將與圍堤道路持平,剩余庫容僅能滿足一年左右填
44、埋使用時間。處理場配套建有垃圾填埋氣(LFG)綜合利用廠一座,已建成一臺1.26MW燃氣發電機組,每天利用1號填埋庫區填埋氣體發電量在12000度,于2002年5月15日正式并網發電實現了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配套建有日處理600m3/d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站一座,采用“物化預處理+厭氧生化+好氧生化+物化后處理”工藝,其處理后的廢水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1997版,已廢除)中三級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三級標準后通過自建管道接入鐵心橋地區市政污水管網接入南京城東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達標排入運糧河?,F有填埋庫區概況一號庫封場工程一號庫封場工程內容包括:(
45、1)在1號填埋庫區四周道路外側補做垂直防滲;(2)垃圾堆體修整;(3)在庫區垃圾自下而上的覆蓋工程;(4)在垃圾堆體四周坡腳及三處錨固平臺上分三層設置排水明溝;(5)在1號填埋庫區東側最低處的圍堤道路靠垃圾堆體一側修建擋水墻;(6)在1號垃圾填埋庫區四周坡腳設置滲濾液導排盲溝;(7)利用已建成的填埋氣導排井約47座,導出的沼氣送往場外的水閣垃圾場沼氣發電廠,同時,在垃圾堆體內鋪設部分水平導氣管網。(8)分四個區域對垃圾填埋庫區進行封場綠化。二號庫工程內容水閣垃圾填埋場二號庫建設規模為填埋庫區占地62479 m2(約93.7畝),填埋高度88.5m,設計庫容249萬m3,設計處理規模1200t/
46、d,設計使用年限5年。目前日均處理垃圾約2200t,垃圾填埋推進速度快,填埋庫區西側已填至高出圍堤道路約15m,庫區東側也基本將與圍堤道路持平,剩余庫容僅能滿足一年左右填埋使用時間。二號填埋場庫區主體工程內容包括:場內道路建設;防滲工程(含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填埋區滲濾液收集與處理;填埋氣收集與處理;地表排水系統;機械設備配置。項目組成及建設指標見表3.2-1。表3.2-1 建設項目組成及指標表序號子項名稱單位數量1隔堤m10002砼道路工程和簡易道路m2105003場地平整、防滲系統、碎石導流層103 m2799.64主、副盲溝及管道m34005集水井座46滲濾液處理系統套17填埋氣收集系
47、統m139508排水明渠m1000垃圾填埋工藝流程目前,一號庫區已封場,二號庫經過三年多填埋生活垃圾已快填滿。垃圾填埋工藝是南京水閣垃圾填埋場用收集車直接或經各中轉站將生活垃圾運至填埋場,進場的垃圾車經計量稱重,由填埋場進場道路和庫區臨時道路進入作業區傾倒垃圾,空車稱重后,駛離填埋場生產作業區。進場垃圾通過攤鋪碾壓、噴藥消毒、覆土壓實后完成一個作業單元。填埋堆體達到一定的庫容后,需要進行中間覆蓋,經過中間覆蓋的填埋庫區稱為封閉區。中間覆蓋層應具有較好的防滲性能,以保證封閉區的滲透系數較小。填埋場滿容后,應對填埋場進行終場覆蓋和生態恢復。填埋場垃圾堆體穩定化后,根據場地條件和建設發展情況,對填埋
48、場進行土地回用和開發建設。填埋工藝流程見圖3.3-1。圖3.3-1 填埋工藝流程圖現有污染物產生源強及排放情況分析廢水產生及排放情況現有項目廢水主要來自一、二號庫垃圾滲濾液,填埋機械、車輛清洗廢水和職工生活(含職工食堂)廢水。填埋場現有職工約50人,年生活廢水排放量約為3858t/a,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三級標準后通過總排口外排。根據項目可研,一號庫最大滲濾液為70t/d,二號庫最大滲濾液為300t/d,滲濾液年排放量135050t/a,根據日常管理監測數據滲濾液主要污染物濃度為COD 12000mg/L、SS2000 mg/L、氨氮1500 mg/L
49、、總磷150 mg/L;道路沖洗、填埋機械、車輛清洗廢水年排放量約為20075t/a。目前,上述廢水經場內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后可以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1997版,已廢除)中三級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三級標準,但尚不能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表2標準?,F有污水物理站采用“物化預處理+厭氧生化+好氧生化+物化后處理”工藝,污水處理站的設計處理能力為600噸/天,上述廢水經處理后通過自建管道接入鐵心橋地區市政污水管網排入城東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運糧河?,F有項目廢水產生源強見表3.4-1。表3.4-1 廢水產生源強來源廢水量(m3/a)污
50、染物名稱污染物產生量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標準濃度限值*(mg/l)排放方式與去向濃度(mg/L)產生量(t/a)接管量(t/a)排入環境量(t/a)滲濾液135050COD120001620.6物化預處理+厭氧生化+好氧生化+物化后處理廢水接管量158983COD 79.5SS 63.6氨氮5.56TP 1.27排放量158983COD 7.9 SS 1.58 氨氮 0.79TP 0.15接管標準COD:500SS:400氨氮:35TP:8排放標準(單位mg/L)COD:50SS:10氨氮:5TP:1由污水處理廠排口連續排放,最終排入運糧河SS2000270.10 氨氮1500202.58 總
51、磷15020.26 沖洗廢水20075COD10000200.75 SS200040.15 生活廢水3858COD3501.35 化糞池SS3001.16 氨氮350.14 TP40.02 合計158983COD1822.7SS 311.41氨氮202.71TP20.27/*接管標準中氨氮、總磷執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道水質標準(TJ3082-1999);排放標準根據城東污水處理廠環境影響報告書,其出水將作為景觀回用水排入運糧河。廢氣產生及排放情況填埋區主要大氣污染物有粉塵、氨(NH3)、硫化氫(H2S)、甲硫醇(RSH)和甲烷(CH4)等,其中氨(NH3)、硫化氫(H2S)、甲硫醇(RSH)為
52、惡臭物質,會造成惡臭污染;而甲烷(CH4)達到一定濃度有發生爆炸或火災的可能。一號庫封場工程在垃圾堆體上鋪設高密度防滲增強膜,防止垃圾產生的惡臭氣體進入大氣環境;在高密度防滲漏增強膜上再復蓋厚度達0.6米以上的土壤,可以有效地防止垃圾臭氣外逸;終場單元表面進行綠化,種植草皮和樹木,草皮和樹木可以吸收部分惡臭氣體。甲烷氣體從垃圾填埋場導出并用于垃圾填埋氣(LFG)綜合利用廠發電,甲烷系無臭氣體其燃燒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二號庫區產生的氣體通過地下管道送到垃圾填埋氣(LFG)綜合利用廠發電。二號庫區填埋場產生的廢氣主要是垃圾運輸車產生的揚塵、填埋場惡臭氣體,主要污染物為TSP、氨氣和硫化氫,均為無組
53、織排放。同時,本項目滲濾液處理站調蓄池占地面積約7500m2,產生的廢氣主要為氨氣和硫化氫。表3.4-2 無組織排放廢氣產生源強發生源污染物排放源強(kg/h)排放量(t/a)面源面積(m2)面源高度(m)垃圾體TSP0.0620.54 6247915H2S0.282.45 氨氣0.464.03 調蓄池H2S0.0240.21 75001氨氣1.3511.83 噪聲產生及排放情況噪聲源主要來自運輸車輛、填埋場施工機械,噪聲值在75-85Db(A)之間。現有噪聲源強見表3.4-3。表3.4-3 現有項目噪聲源強表編號設備名稱噪聲聲級dB(A)數量(臺)1推土機8542壓實機8513挖掘機8524
54、裝載機8025運輸車輛75-85若干固體廢棄物產生及排放情況現有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年產生量分別為18t/a和1700t/a,污泥及生活垃圾全部進二號填埋庫衛生填埋。現有固廢產生及處置情況見表3.4-4。表3.4-4 固廢產生及處置情況類別名稱分類編號含水率(%)性狀產生量(t/a)處置量(t/a)處置方式一般固廢污泥/60固17001700全部進二號庫衛生填埋生活垃圾/固1818合 計 =SUM(ABOVE) 1718 =SUM(ABOVE) 1718現有項目污染物“三本帳”表3.4-5 現有污染物產生及排放量“三本帳”(t/a)種類污染物名稱產生量接管考核量
55、自身削減量排入環境量環保局批復總量廢水水量1589831589830158983-COD1822.779.51743.27.9-SS311.4163.6247.811.58-氨氮202.715.56197.150.79 -TP20.271.27190.15 -廢氣(無組織)氨氣15.86-015.86-硫化氫2.66-02.66-粉塵0.54-00.54-固廢污泥1700-170000生活垃圾18-1800現有項目環評情況一號庫環評情況水閣垃圾場的1號填埋庫區于1994年投入使用,建設初期未開展環境影響評價。2007年12月停止使用,已填埋的生活垃圾約470萬立方米,填埋總高度達47米。鑒于當
56、初垃圾場的填埋庫區建設時未設垂直水平防滲系統與滲濾液導排系統,雨水無序排放造成雨污混流,不符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管理要求。2009年,南京市市容局按照南京市環境衛生專業規劃(2005-2020年)要求對1號庫區實施就地封場與生態恢復工程以解決1號填埋場庫區對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以改善牛首山風景區的周邊環境,同時進一步利用封場后的土地資源。2008年11月,為了解1號庫區封場前的環境污染狀況,南京市市容局委托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進行1號庫區封場前的環境監測與評價,并出具南京市水閣垃圾場1號庫區封場前環境監測與評價,為封場工程中的環境治理設計方案提供了基礎數據。同時,水閣垃圾處理場一號庫
57、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也通過了南京市環保局審批(寧環表復201086號)。二號庫環評情況水閣垃圾場的二期2號庫區始建于2004年,其環評報告南京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2號庫區擴容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通過南京市環保局審批(寧環建2004111號)。環保驗收及環評批復執行情況一號庫環保執行情況目前,一號庫封場工程已全部完工,于2011年4月1日通過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環保驗收(寧環驗201141號),根據2011年3月南京市環境監測站對“南京水閣垃圾處理場一號庫封場工程”驗收監測報告表(2011)寧環監(驗)字第(010)號,一號庫封場工程驗收結果為:(1)2011年2月15-16日驗收期間污水處理
58、站出口排水中色度為16,總鎘、總鉻、總汞、六價鉻、總鉛、總砷和總磷最大日均濃度值分別為未檢出、0.035mg/L、0.00019 mg/L、未檢出、未檢出、0.0455 mg/L和1.63 mg/L,均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標準。(2)氨氮、COD、BOD5、SS、總氮最大日均濃度值分別為293 mg/L、387 mg/L、87.4 mg/L、34 mg/L、419 mg/L,均超過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標準,分別超標10.7倍、2.9倍、1.9倍、0.1倍、9.5倍。(3)2011年2月15日驗收監測期間四周廠界共布
59、設4個噪聲監測點,廠界晝間噪聲監測值為43.4dB(A)54.3dB(A),夜間噪聲監測值為40.1dB(A)43.4dB(A),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4)項目廢水中污染物氨氮、COD、BOD5、SS、總氮、總磷年排放總量分別為29.2噸、36.8噸、7.98噸、2.7噸、41.4噸、0.16噸。驗收建議為: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9.1.3要求適用時限為2011年7月1日,企業應及時對污水處理裝置進行工藝提升,確保屆時污水能達標排放;進一步健全環保責任制度,加強環保設施的日常管理和保養工作,確保各項污染物長期
60、穩定達標排放。對照環評批復,項目環保措施執行情況見表3.6-1。表3.6-1 一號庫封場工程的環保執行情況名稱批文內容執行情況水閣垃圾處理場一號庫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寧環表復201086號)1、庫區排水實施雨污分流體制,雨水通過防滲和導流措施單獨外排,防治雨水形成滲濾液。庫區滲濾液經收集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后,污水可通過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通過工程措施庫區實現了雨污分流體制,庫區滲濾液經收集匯入調節池,再經場內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接入南京城東污水處理廠處理??偱趴诔鏊兄亟饘傥廴疚餄M足排放標準,COD、氨氮等污染物超標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綠色發展策略的實施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的社會影響試題及答案
- 投融資考試筆試題及答案
- 農藝師職業道德的試題及答案
- Unit 1 Section B 2a-2e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理論考題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3.5 石油寶庫 教學設計
- 食品品質評估標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園藝師考試的知識點應用案例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衛生管理試題及答案
- 物業糾紛法律知識講座
- 《中藥直腸滴入治療》課件
- AI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學校教育與教育機構培訓
- 漿砌片石擋土墻工程施工方案
- 家長要求學校換老師的申請書
-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下冊全冊完整課件
- 北師大版初中歷史初二歷史上冊《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評課稿
- 2023年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岳陽樓記》比較閱讀6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0年)
- 【自動化瓶蓋封裝機設計9100字(論文)】
-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常用表格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