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2021-2022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汕頭市2021-2022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汕頭市2021-2022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汕頭市2021-2022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汕頭市2021-2022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 14 -汕頭市20212022學年度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監測高二語文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謄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造的鋼筆栽簽字筆將自己的毯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蒙后、削2B峪筆左袋題軍1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宇筆偉答,答囊泌煩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2、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 新時代美好生活離不開充盈的文化滋養和審美支撐,中華美學獨有的意境與韻味,既體現于文藝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設計里,它是華夏祖先以獨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學理念進行文化創造的結晶,是我們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養。中華藝術創造的意境之美,往往需要細加品味才能深切體悟它與西方藝術多以逼真寫實、鮮明色彩訴諸外在感官與視覺愉悅不盡相同。中國古典詩詞、水墨山水繪畫以含蓄內斂為主要特征,不長于追求狀物的精細真切,而善于摹寫內

3、在神韻的微妙玄奧,突出生命感知、內心體驗在藝術創造中的作用。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把桃花芳菲的時空轉換產生的生命感知作為詩歌意境營造的重心,淡去了自然界季節的更替流轉、將筆墨指向內在心靈生命感悟。唐代畫家張文通所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藝術家在“師法自然”中主體生命對造化之物的感受與體悟作用,使藝術在主客體融合中達到心靈層面的圓融自足。藝術批評也因此將“以形捉神”的作品視作是高于“以形捉形”的上乘之作。很顯然,中國古典藝術并非不擅長客觀敘事與描摹、造型與寫實,而是更關注如何借助于物質形態的提煉、重構與凝定,去表達對整體生命的認知與感受,

4、去尋求詩意棲息的心靈之所。中國山水畫構筑的藝術世界里,貫穿著道禪哲學“既雕且琢,復歸于樸”的藝術理念,鐘情于本真、原初與渾然天成的生命感受之藝術表達,善于采用“素以為絢”、黑白對比等手法,以濃淡得體、干濕相成的技巧達臻“雖無色,勝于有色”之妙境,使得簡括空靈、大巧若拙、虛實相生成為中國藝術最具標志性的美學旨趣。中國藝術獨特的審美智慧與創造手法,可為新時代創造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的美學滋養。古代藝術家對意境營造特別推崇,這不僅體現在詩文繪畫等藝文創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領域。園林、盆景、建筑、家具、日常器物的功能屬性常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人們更注重器物所承載的禮儀、情感乃至倫理內涵,強調造型的簡約與

5、洗練,使器用之物蘊含豐厚的美學內涵、人文意趣。中華傳統造物文化具有鮮明的心物相照、巧法造化、順乎自然的美學特征。古典園林與建筑在空間布局、意趣營造上追求人與自然相融合的構建法則,將建筑與自然渾融一體,追求“流水淡然去,孤舟隨意還”的天然意趣,不僅形成巧奪天工、宛自天開的境界,與詩詞繪畫的師法自然如出一轍;而且造就出一個充滿生命靈動趣味的世界。盆景藝術是中國人在生活空間美學中的獨特創造,一盆清供既是自然之縮影,也是“觀天地生物氣豪之手段,更是自足圓滿的一方藝術天地。而這個世界同樣是遵循著取法自然、順乎自然的美學法則構建的,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形式,構成中國人生活空間的獨有設置,營造出不下堂筵、坐窮

6、泉壑的意趣,形成怡情悅性、休憩心靈的審美功能。傳統造物文化博采眾藝而提煉出的韻致之美,可為當代中國設計文化發展提供美學基調。(摘編自管寧古典審美邂逅現代生活)材料二:中國古人談“意境”,多是結合具體的藝術作品和批評實踐展開,近些年來美學界和文論界的一些人談“意境”時,常常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只習慣于對“意境”作抽象的理論闡釋,將“意境”變成一個理論空殼,全然沒有中國古人談“意境”那種生命氣韻與精神。因此,我們必須從理論回歸到藝術實踐,必須將“意境”的理論研究與“意境”的應用結合起來,必須重視“意境”對于當代美學和藝術的闡釋功能。要做到這一點,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第一,要明確“意境”作為一個重要的

7、美學范疇的提出,是對中國美學和藝術實踐的總結。中國美學的重要特征就是追求主客一體、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創造,追求一種超越的、虛靈、氣韻生動的美,它極大地不同于西方那種主客二分、重形式、重再現的審美經驗特征。在當代社會中,人性的平面化、個體與整體的分離日益加劇,如何吸收傳統意境理論中的美學精神,來啟發當代人對整體、對無限的意識,消除人們的平面化、邏輯化、單一化的生活狀態與思維傾向,重建人性的詩意世界,無疑是“意境”進入當代藝術領域,重塑當代藝術的價值和意義所在。第二,通過具體的藝術類型和藝術形式充分體驗和感悟“意境”的美。中國古代“意境”范疇,最初應用在詩的領域,是詩境”;后來擴大到各種藝術

8、種類中,是“藝境”。所以中國古代美學談“意境”,總是結合具體藝術種類和形式談,中國當代的意境理論研究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比如,中國美學家、藝術理論家談中國園林藝術的美,幾乎都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園林藝術,不同于西方重形式的園林藝術,它特別重視意境美的創造。(摘編自毛宣國“意境”之爭:從理論回歸藝術實踐)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意境是中國美學的追求,也是中國美學和藝術實踐的總結,中華美學獨有的意境與韻味,可為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提供深厚滋養。B. 中國古典詩詞、水墨山水畫注重主客融合的意境創造,不擅長于精細真切描摹事物,與西方藝術主客

9、二分、注重逼真寫實不盡相同。C. 在“師法自然”上,中國的園林、建筑、盆景等造物設計與詩文繪畫等中國古典藝術有異同工之妙。D. 一盆清供能創造出一方讓人自足圓滿的藝術天地,營造出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的意趣,得益于其遵循了取法自然、順乎自然的美學法則。2.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 藝術批評視“以形捉神”的作品為上乘之作,可見善于摹寫神韻的中華藝術勝于重形式再現的西方藝術。B. 藝術家進行創作時是否善于對物質形態進行提煉、重構與凝定,是藝術作品能否做到“以形捉神”的關鍵。C. “意境”研究應注意避免重理論研究輕實踐應用,發揮其重塑當代藝術,服務藝術實踐,創造美好生活的作用。D.

10、 材料二最后列舉中國美學家、理論家普遍認同中國園林特別重視創造意境美的例子,旨在說明中西園林藝術的區別。3. 結合材料內容,下列詩句中不能體現“含蓄內斂”這一美學特征的一項是( )A.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B.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C.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D.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 鄭板橋曾自述畫竹的情景:“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如

11、何體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繪畫理論。【答案】1. B2. C3. D4. 材料一采用先總后分的論證結構。首段提出中華美學獨有的意境與韻味是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養的觀點,總領全文;然后依次從中國古典藝術(或“文藝作品”“中華藝術”“詩文繪畫”“藝文創作”)及造物文化兩方面展開論證;闡明其追求意境創造所呈現出來的美學特征、創作手法以及對創造美好生活的作用。5. “眼中之竹”是畫家晨起看到竹子疏枝密葉間浮動著煙光日影露氣這一大自然景色,是“外師造化”的過程;“胸中之竹”是畫家把自己的生命感受與體悟融入自然景色、主客融合后形成的審美意象,是“中得心源”的表現。“手中之竹”是畫家對竹子形態進

12、行提煉、重構與凝定后完成的作品,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相結合的結果。(二)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廟的回憶史鐵生據說,過去北京城內的每一條胡同都有廟,或大或小總有一座。這或許有夸張成份。但慢慢回想,我住過以及我熟悉的胡同里,確實都有廟或廟的遺跡。在我出生的那條胡同里,與我家院門斜對著,曾經就是一座小廟。從那條胡同一直往東的另一條胡同中,有一座大些的廟,香火猶存。那是奶奶常領我去的地方,廟院很大,松柏森然,夏天的傍晚不管多么燠熱難熬,一走進那廟院立刻就覺清涼,我和奶奶并排坐在廟堂的石階上,享受晚風和月光,看星星一個一個亮起來。僧尼們并不驅趕俗眾,更不

13、收門票,見了我們唯頷首微笑,然后靜靜地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如晚風掀動松柏的脂香似有若無。廟堂中常有法事,鐘鼓聲、鐃鈸聲、木魚聲,噌噌吰吰,那音樂讓人心中猶豫。誦經聲如無字的伴歌,好像黑夜的愁嘆,好像被灼烤了一白天的土地終于得以舒展便油然飄繚起的霧靄。現在想,大約任何聲音、光線、形狀、姿態,乃至溫度和氣息,都在人的心底有著先天的響應,因而很多事可以不懂但能夠知道,說不清楚,卻永遠記住、那大約就是形式的力量。我跑回到奶奶身旁,出于本能我知道了那是另一種地方,或是通向著另一種地方;比如說樹林中穿流的霧靄,全是游魂。奶奶聽得入神,搖撼她她也不覺,她正從那音樂和誦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種地方吧。我的年

14、齡無可回想,無以眺望,另一種地方對一個初來的生命是嚴重的威脅。我鉆進奶奶的懷里不敢看,不敢聽也不敢想,惟覺幽暝之氣彌漫,月光也似冷暗了。大約1979年夏天,某一日,我們正坐在那廟墻下吃午飯,不知從哪兒忽然走來了兩個緇衣落發的和尚,一老一少仿佛飄然而至。他們邊走邊談,眉目清明,步履輕捷,顰笑之間好像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空闊甚至是虛擬了。或許是我們的緊張被他們發現,走過我們面前時他們特意地頷首微笑。這一下,讓我想起了久違的童年,然后,仍然是那樣,他們悄然地走遠,像多年以前一樣不知走到哪里去了。傍晚,我獨自搖著輪椅去找那小廟。我并不明確為什么要去找它,也許只是為了找回童年的某種感覺?總之,我忽然想念起廟

15、,想念起廟堂的屋檐、石階、門廊,月夜下廟院的幽靜與空荒,香縷細細地飄升,然后破碎。我想念起廟的形式。我由衷地想念那今人猶豫的音樂,也許是那樣的猶豫,終于符合了我的已經不太年輕的生命。然而,其實,我并不是多么喜歡那樣的音樂。那音樂,想一想也依然令人壓抑、惶恐、膽戰心驚。但以我已經走過的歲月,我不由地回想,不由地眺望,不由地從那音樂的壓力之中聽見另一種存在了,我并不喜歡它,譬如不能像喜歡生一樣地喜歡死。但是要有它。人的心中,先天就埋藏了對它的響應。響應,什么樣的響應呢?在我,那永遠不會是成就圓滿的欣喜,恰恰相反,是殘缺明確地顯露。眺望越是美好,越是看見自己的丑弱,越是無邊,越看到限制。無論再往哪兒

16、去吧,都說明此地并非圓滿。丑弱的人和圓滿的神之間,是信者永遠的路。這樣,我聽見,那猶豫的音樂是提醒著一件事: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這大約就是佛之慈悲的那一個悲字吧。慈呢,便是在這一條無盡無休的路上行走,所要有的持念。1996年春天,我坐了八九個小時飛機,到了很遠的地方,地球另一面,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天傍晚,我和妻子在街上走,一陣鐘聲把我們引進了一座小教堂(廟),我看見一個中年女人獨自坐在一個角落,默默地望著前方的雕像。她的眉間似有些愁苦,但雙手放松地攤開在膝頭,心情又似非常寧靜,對我們的喧嘩一無覺察,或者是我們的喧嘩一點也不能攪擾她吧。我心里忽然顫抖那一瞬間,我以為我看見了我的母

17、親。我一直有著一個凄苦的夢,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我的黑夜里重復一回:母親,她并沒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對我,或者尤其對這個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靈魂無處訴告,無以支持,因而她走了,離開我們到很遠的地方去了,不再回來。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么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我便在醒來時、在白日的夢里為它作一個續:母親,她的靈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視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與她匯合,她才

18、放了心,重新投生別處,投生在一個靈魂有所訴告的地方了。我希望,我把這個夢寫出來,我的黑夜從此也有了皈依了。(選自散文集靈魂的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有刪節)6.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頭寫道北京的每一個胡同都有廟,既突出了廟的多,也表現了北京城的大。B. 與一老一少和尚偶遇后,“我”想念起童年的廟,因此時的“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C. “我”和妻子走進教堂的時候喧嘩吵鬧,打擾了祈禱的中年婦女,但她卻不露聲色。D. “我”一再在夢中向母親哭喊,是懷著深重的怨恨,怨母親沒有原諒“我”就撒手人寰。7.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19、 寺廟中的鐘鼓鐃鈸、木魚誦經的聲音總是連接著現實的殘缺、苦難和死亡,這正是作者說這些音樂“壓抑”“令人猶豫”的原因B. 作者筆下的僧人飄然出塵,仿佛世外高人,有如紅樓夢中的癩頭僧和跛足道,總在關鍵時刻出現,引領“我”的人生方向。C. 本文的語言平白樸實、細膩動人。寫景狀物形象生動,給人身臨其境的真實美感;敘事抒情簡潔克制,蘊含著深沉凝重的情感。D. 文中的“廟”與我與地壇中的“地壇”作用相似,在對廟的敘寫中既包含了作者對生與死的深邃思考,也寄托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8. 文中第二自然段所描寫的夏夜廟院很有特點,請簡要賞析。9. 在史鐵生不同的人生階段,廟分別給予了他怎樣的領悟?請結合文本分析。【

20、答案】6. B7. B8. 文章運用擬人、比喻、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松柏、晚風、月光、脂香、鐘鼓聲、誦經聲等意象,突出了夏夜廟院的清涼、幽靜、安寧,為下文寫廟給作者的精神安慰做鋪墊。9. 在幼年時期,廟讓史鐵生感覺寧靜、舒緩、肅穆,讓他模糊地感知到死亡的存在;在他失去了雙腿之后(1979 年),廟讓史鐵生領悟到現實總是殘缺的,人生永遠追求圓滿又永遠不可能圓滿,廟安慰了他對自身殘疾的痛苦;在廟偶遇了一位禱告的婦女后(1996年),他將母親無處訴告的痛苦寄托于廟,廟安慰了他對母親的思念和愧疚。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初,武與李

21、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

22、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武曰:“式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

23、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節選自班固蘇武傳)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B. 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C. 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D. 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

24、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輦,古代用人拉著走的車子,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文中指天子坐的車子。B. 爵,指爵位。中國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后代爵位制度不盡相同。C. 和親,指中原王朝戰敗之后被迫與外族或者外國統治者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D. 始元,是西漢漢昭帝的第一個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蘇武與李陵曾經是同僚,兩人交情深厚。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單于派李陵游說蘇武,希望蘇武能夠聽從老朋友的勸告而投降。B. 蘇武被困匈奴,家庭親人處境艱難。從李陵口中,蘇武得知自己母親去世,妻子改嫁,女兒

25、和兒子存亡未知,家里只剩下蘇武的妹妹和弟弟兩人。C. 蘇武對漢武帝忠心耿耿,寧死不降。蘇武認為自己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侍奉君王就像兒子侍奉父親,就算蒙受極刑,犧牲自己,也心甘情愿。D. 蘇武堅守氣節,最終生還回到漢朝。匈奴一開始撒謊說蘇武已死,后來漢使者聽從常惠的計策,迫使匈奴單于說出實話,才讓蘇武能夠回歸漢朝。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2)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14. 李陵第一次設酒招待蘇武時,是如何勸說蘇武投降的?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答案】10. D11. C12. B13. (1)你終

26、究不能回歸漢朝,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能在哪里顯示呢?(2)(漢朝使者)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備單于。單于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對漢使懷有歉意地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14. 挑撥蘇武與漢武帝之間的感情,指出漢武帝不值得效忠。述說蘇武妻離子散的現實,斷絕蘇武對家室的想念之情。指出人生短暫,不必在絕境中折磨自己。參考譯文:當初,蘇武與李陵都擔任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于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你,愿謙誠地對待你。你終究不能回歸漢朝,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

27、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能在那里顯示呢?以前你的大哥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橫陽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后土,騎著馬的宦官與黃門駙馬爭船,黃門駙馬被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精神恍惚,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

28、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幾十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么了!”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候,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愿意為朝廷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兒子侍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么可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

29、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罪孽深重,無以復加!”于是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漢昭帝登位,幾年后,匈奴與漢朝和親。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后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詳細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只大雁, 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備單于。單于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對漢使懷有歉意地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單于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

30、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蘇武于漢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長安。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全都白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陸游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注】該詩為宋光宗淳熙十三年春于會稽石帆別業所作,當時詩人62歲。淳熙十三年春,詩人被起用為嚴州知府,奉詔自家鄉山陰赴臨安,此詩是在寓所

31、等候皇帝召見時所作。15. 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書憤前兩聯回顧過去,首聯以比喻突出早年立志收復故土的豪情,領聯兩句概括了作者身臨抗金前線的往事。B. 書憤頸聯用檀道濟的典故明志,尾聯則盛贊諸葛亮的功績,表達了想要效仿兩位英雄,立志為國家鞠躬盡瘁。C. 臨安春雨初霽領聯描繪了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頸聯則刻畫閑適恬淡的場景,實則暗示詩人的郁悶與惆悵。D. 兩首詩情感深沉,風格各異。書憤意境開闊,感情沉郁,氣韻渾厚。臨安春雨初霽則恬淡清新,含蓄深婉16. 兩詩寫于同一年,顯現出詩人思想情感在短時期內的反復,請分析兩首詩的尾聯所表達情感的差異。【答案】15. B16. 書憤

32、尾聯運用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臨安春雨初霽尾聯表示想要遠離污濁的京城,希望早日回家,表達了詩人對京華生活的厭倦(對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的鄙視)和志不得伸的惆悵落寞。(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經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_,_。”(2)李白的蜀道難中,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的句子是:“_,_。”(3)杜甫的蜀相以“_,_”兩句高度概括、評價了諸葛亮一生的偉大功業。【答案】 . 其志潔 . 故其稱物芳 . 飛湍瀑流爭喧豗 .

33、 砯崖轉石萬壑雷 . 三顧頻煩天下計 . 兩朝開濟老臣心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紅樓夢事無巨細,皆刻畫無遺,工筆細描,筆筆都勾連開去;水滸傳刪繁就簡,朝一個目標進發,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這是因為,( )。大觀園的社會生活形態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作者講究細節的豐縟與感官的華美。而梁山泊則險象環生,殺機四伏,說話人線條比較粗放,常有“說時遲,那時快”的強烈動感。宋淇是唯一曾經把曹雪芹與荷馬的人,因為小赫胥黎指出荷馬的偉大就在于能夠將事物的整個真相全盤托出,這在宋淇看來,一如曹雪芹的,遍觀圓照。如此看來,

34、紅樓夢在感官、語言上的是不是比水滸傳要高出許多呢?不能這么說。文字的繁簡都是服務于總體需要的。水滸傳是行動中的詩,好漢們走的都像是一條空蕩蕩的路。不是從作者看來,而是從人物看來,途中沒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18.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 一呵而就 相提并論 鐵面無私 品味B. 一氣呵成 相提并論 明鏡高懸 品位C. 一呵而就 一概而論 明鏡高懸 品位D. 一氣呵成 一概而論 鐵面無私 品味19.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兩者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形態有顯著不同B. 紅樓夢的整體內容更需要工筆C. 兩者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形態是不相

35、同的D. 紅樓夢的內容比水滸傳更需要工筆20.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答案】18B19. A20. 構成:水滸傳是本體,喻詞“是”,喻體是“詩”;表達效果:把刪繁就簡的水滸傳比作簡潔凝練的詩,生動形象的寫出這部作品只根據表現主題這-目標寫作,著力突出好漢們的行動,繁簡分寸拿捏得好。(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年來,網絡文藝有不斷迭代的內容與形式。題材內容上,大江東去復興之路大國重工等作品 ,表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大醫凌然大山里的青春幸福不平凡等則從小處著筆,書寫平凡人的不懈奮斗。

36、,從給觀眾更多自主權的互動影視、更適配手機屏幕的豎屏影視,到更有敘事感和個人色彩的視頻日志,基于媒介特性的探索從未止步。在網站上無論是“追更”類型小說,打開視頻網站邊發“彈幕”點評邊看劇,還是在手機上“云看展”、到短視頻開展的網紅景點“打卡”,網絡文藝憑借其 ,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21.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在網站上無論是“追更”類型小說,打開視頻網站邊看劇邊發“彈幕”點評,還是在手機上“云看展”,到短視頻開展的網紅景點“打卡”B. 無論是在網站上“迫更“類型小說,打開視頻網站邊看劇邊發“彈幕”點評,還是在手機上“云看展”,到短視頻開展的網紅景點“打卡”C. 在網站上無論是“追更”類型小說,打開視頻網站邊發彈幕”點評邊看劇,還是在手機上“云看展”,到短視頻展現的網紅景點打卡”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