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一課一練_第1頁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一課一練_第2頁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一課一練_第3頁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一課一練_第4頁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一課一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一、單項選擇題1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反對教會的特權和腐敗,但不反對上帝,不否定神的存在,尚未達到無神論的高度。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是當時( )A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程度不充分 B資產階級尚不成熟C人文主義者個人的認知局限性 D神學思想根深蒂固2文藝復興倡導“人文主義”,其思想核心是( )A追求人生的快樂 B追求公正社會的自由權利C謳歌美好生活、表達人類的最高情感 D倡導人文價值觀,以人性反對神性3達芬奇在繪畫時常思考,一個人哭時看起來是什么樣;笑的時候,身體內在的情形肌肉、骨頭和筋又是什么樣子。于是,他對人的遺體進行解剖和研究。這表明,達芬奇( )A旨在進行實驗科學研究

2、 B刻意表現奔放情感C探求對人體的理性認識 D否定天主教神學理論4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對青年男女比昂科家族的洛多維科和弗雷斯奇家族的朱斯蒂娜,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婚禮可謂風光無限、貴客如云:新娘飾金戴玉、錦衣華服,裝飾奢華的禮堂中擺滿了各種珍饈美味,元老院首長、總督顧問等達官顯貴親臨道賀,席間還有豐富多彩的歌舞助興。但是自中世紀晚期開始,意大利各城市政府相繼出臺大量針對奢侈行為,特別是私人奢侈消費的禁奢法令。對意大利這種崇奢與禁奢并立的悖論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主要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B都是由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C禁奢法令違背潮流不得人心 D禁奢只是針對個人私欲的膨脹5維多里

3、諾是1415世紀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發(fā)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重視騎馬、劍術、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他還要求學生研讀古羅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視之為道德教育重要內容。這反映出( )A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約著教育發(fā)展C教育擺脫了宗教束縛 D文藝復興尚未影響教育領域6路德認為上帝設立了兩個王國:一個是屬靈王國,即教會。在屬靈王國,人是完全自由的;一個是俗世王國,即國家。在俗世王國,人是受國王管轄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國,但兩者是完全獨立的。路德此言論( )A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 B意在維護世俗君主的專制統(tǒng)治C否定了對基督教的信仰 D直接指導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715至

4、16世紀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變化,如君主專制的建立、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展和宗教改革的興起等顯示了( )A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B西歐社會的轉型 C國際政治體系的初建 D整體世界的形成8下列事件促進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是(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9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稱義”,主張只要直接閱讀圣經,有虔誠信仰,靈魂便可得救。“因信稱義”的提出( )A加強了教皇的宗教權威 B鞏固了民眾的宗教信仰C摧毀了教會的思想專制 D擴大了基督教會的影響10宗教改革時出現的新教,英文為Protestantism,直譯“抗議宗”。這里的 “抗議” 是指()A抗議圣經的權威 B抗

5、議國王的權威 C抗議天主教會的權威 D抗議貴族的權威11馬丁路德倡導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對上帝的信仰 B為了脫離羅馬天主教會的管轄C反對天主教的統(tǒng)治 D建立適合資產階級需要的教會121610年,伽利略發(fā)現木星的四顆衛(wèi)星,為日心說找到確鑿證據。由于教會迫害,伽利略被判終身監(jiān)禁。清初官方歷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評為“奉西洋之正朔,毀滅我國圣教”。對此,合理的解讀是( )A統(tǒng)治者排斥先進的科學技術 B科技對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較大差異 D當時中國科技發(fā)展與世界保持同步13在孟德斯鳩看來:“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

6、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行政權從屬于立法權,行政權是不專制了,但是如果議會至上,那么議會也會形成專制。基于此,孟德斯鳩( )A完善分權制衡理論 B堅持社會契約至上C強調天賦人權原則 D認同人民主權觀念14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相信,存在著牛頓所證實的控制物質世界、也控制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他們開始將理性應用于所有領域,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傳統(tǒng)都受到理性的檢驗。據此可知,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理性( )A根源于牛頓創(chuàng)建的經典力學體系 B促進了人與自然的雙重覺醒C有助于構建近代社會的政治藍圖 D帶來了自然科學的重大突破15孟德斯鳩和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他們

7、共同的政治主張是( )A君主立憲 B民主自由 C民主共和 D三權分立16某學者認為:他們擺脫了對上帝的恐懼,但是仍然對神表現出尊敬的態(tài)度。他們嘲笑六天創(chuàng)造世界的觀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計劃設計的完美結合的機器,是人類永久居住的場所。“他們”是( )A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家 B宗教改革的發(fā)起者C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 D進化理論的倡導者17張岱年教授認為:“中國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想,歐洲17、18世紀也產生了啟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而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對“近代社會宣言書”理解最為契合的是( )A沖破了宗教神學的禁錮 B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C描繪了“理性王國”

8、藍圖 D鼓舞了民族獨立的斗爭18西方人文精神經歷了三次大的演進和變化。第一次是希臘時代,第二次是14-17世紀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下列關于這三次演進和變化表述不正確的是()A第一次使人開始從神靈和自然的控制下覺醒 B第二次使人從天主教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C第三次促進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雙重解放 D后兩次把人們從君主專制的藩籬中解放出來二、非選擇題19歐洲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中,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都是在繼承文藝復興運動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藝復興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一是新生,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因為從一方面看來,文藝復興是希臘羅馬的

9、古文藝和人生觀的復活,是一種復生運動;從其他方面看來,文藝復興卻是歐洲近代文化的先鋒,是一種文化的新誕生。摘編自陳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文藝復興的影響側重于知識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藝復興所開拓出來的人文主義的影響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摘編自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材料三 啟蒙運動源自人們對基督教神學教條的懷疑。懷疑的緣由主要有兩大發(fā)現:一是新大陸的發(fā)現,二是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居然對這兩個事實只字未提!一下子就發(fā)生了信仰危機。材料四 他們(指啟蒙思想家)發(fā)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則,打算通過這些原則實現大規(guī)模的社會改革。其中特別使我們感興趣的是他們在經濟、宗教和政治三個領域中提出的一些具體建議。摘

10、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所學知識,指出作者所說“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的依據。(2)為什么說宗教改革比文藝復興“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3)根據材料三,分析啟蒙運動發(fā)生的原因。(4)指出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在思想領域內反封建方式的變化及導致此變化的經濟和文化原因。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盧梭出身于手工業(yè)者家庭,是啟蒙思想家中最激進的一位。“到大革命爆發(fā),盧梭更是被激進派奉為祖師,羅伯斯比爾把他的社會契約論當做圣經天天誦讀”。“各個派別的政治活動家也往往引用他的片言只語為自己辯護”。拿破侖曾說:沒有盧梭,就沒有法國革命。革命期間,他的雕像擺放在國民議會大廳。在

11、法國大革命以后的100多年間,盧梭的思想還繼續(xù)鼓舞或推動了不少國家或民族進行爭取自身權利的斗爭。 摘編自王養(yǎng)沖、王令愉法國大革命等材料二 法國大革命的親歷者貢斯當在反思大革命時指出:“盧梭珍愛一切自由的理論,卻為所有的暴政提供了借口。”當代英國學者哈耶克分析道:“法國大革命曾經試圖為增進個人的權利而樹立法治,但其目標并未實現,原因在于大革命的一種致命信念,即既然所有的權力都已置于人民手中,一切用以防止權力濫用的保障措施也就不再必要了。”英國哲學家羅素甚至認為,“希特勒是盧梭的一個結果”。也有論者批評他是典型的政治理想主義者。 摘編自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等(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對

12、盧梭的不同評價及其理由。(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對盧梭評價存在不同觀點的原因。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君為臣綱的君主專制上,在三綱中,君為臣綱是核心。但由明朝覆亡引發(fā)的思考還不能有新的發(fā)展,他們能夠懷疑和批判宋明理學,在那個時代已經是佼佼者,因此,說他們是啟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他們的思想武器仍然是先秦儒學,仍然是民本思想,沒,清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沒有因他們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張的跡象。 摘編自任世江高中歷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材料二 “啟蒙”就是開啟智慧,通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布的迷

13、信和偏見,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斗爭。因而,“自由”也是啟蒙思想的主要內容之一。這里所說的自由是指人們在政治、經濟、宗教等領域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或理想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恩格斯稱贊:“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fā)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創(chuàng)造了法國歷史上一個燦爛奪目的時代。 摘編自鄭曉宇等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內容及思想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的思想。(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方啟蒙思想產生的歷史作用。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答案ADCBAABCC題號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DBACBCCD19(1)文藝復興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義,是對古希臘人文精神的繼承與發(fā)展,因此是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生”;文藝復興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對教會神學世界觀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資產階級文化的“新生”。(2)文藝復興運動主要表現在思想文化領域,局限于社會上層和知識階層;宗教改革則表現為一場政治運動,群眾基礎較廣泛。(3)新航路的開辟和近代科學的興起引發(fā)了信仰危機。(4)變化:由借助復興古典文化到以理性為武器進行直接批判。原因: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與近代科學的進步。20(1)贊賞盧梭:崇尚自由平等,反映時代要求;具有平民色彩;為法國革命提供理論武器,推動大革命爆發(fā);對后世影響巨大。批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