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講座《學術論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與寫作要求》_第1頁
百分講座《學術論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與寫作要求》_第2頁
百分講座《學術論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與寫作要求》_第3頁
百分講座《學術論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與寫作要求》_第4頁
百分講座《學術論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與寫作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文的體例與編輯” 系列學術論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與寫作要求簡介首師大的要求數量刊物級別要求碩士至少一篇正式出版的刊物第一作者博士至少二篇核心期刊一篇權威核心期刊/SCI收錄期刊1.1 論文簡介學術性論文、技術性論文、綜述性論文科技論文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學士、碩士、博士論文一 論文概述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某些現象和問題進行比較系統的研究,以探討其本質特征及其發展規律等的理論性文章。注:社科方面包括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強調的是發現人類行為中的規律。其各學科盡管有區別,但是很多研究方法都是一致的,如量化研究,實驗型方法等。人文學科開始采用統計學的研究方法。綜述性論文(1)不要

2、求在研究內容上具有首創性(2)在綜合分析和評價已有的資料基礎上,提出在特定 時期內有關專業課題的進展和趨勢。文獻要新: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 A、以匯集文獻資料為主,輔以注釋,客觀而少評述。 例如學科的年度綜述;B、著重評述。通過回顧、觀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邏輯 的,具有啟迪性的看法和建議。 評述論文可分為方法性、應用性和綜合性評述。綜合性評述論文可反映學科重要成果和近期發展的總體情況。評述性議論文 1. 一般就事評事,就文評文,不需由此及彼,引申開去; 2.述要有選擇,評要有針對;要有評有述。不述其事,評無依據,不評其理,述無意義。在一篇文章里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這同評析的針對性有關。與夾敘

3、夾議不同 ,述是手段評是目的。 3. 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僅僅對原文作評述分析。 方法性評述綜合性評述文獻標識碼意義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D一般動態性信息(包括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E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文獻標識碼1.2 學術論文的特點科學性真實性準確性可重復性邏輯性創新性實用性規范性保密性結構形式具有一定的規律,一套獨特的結構程序ISO:文獻工作科學報告編寫格式(1983年)我國:1.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

4、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 注:GB7713-87指明報告與論文由前置部分和主體部分構成。1.3 論文寫作標準2.文獻編寫規則(GB644786)3.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87) 1999年2月1日,國家新聞出版署, “關于印發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規定”。 2005年,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修訂中充分吸收了規范中參考文獻部分的有關條文。 教育部頒發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則”(修訂版)中則完全采用了規范的相關規定。 2006年,修訂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引言(Introduction)材料與方法(Mater

5、ials and methods)結果(Results)討論(Discussion)/結論(Conclusion)致謝參考文獻 主體結構1.4 學術論文的結構前置結構論文題名(中英文)作者姓名+通訊地址(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中英文)2.1 題目根據論文的內容確定 ,可加一個副標題 。國內一般以不超過20個字;美、英出版的科技期刊,要求論文題目不超過12個詞,或100個書寫符號(包括間隔在內),英文標題注意英文的書寫格式 不能按照漢字的字面結構逐字“死譯”,重要的中心詞可以提到前面來,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二 論文結構組成分析題名所用每一詞語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

6、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副題名對主題名的內容起一種限制、補充、闡明作用。 副題名:表示論文的中心內容或論點涉及的范圍主題名:表示論文的中心內容或論點1. 題目應是一個短語而不是一個句子2. 題目中盡量不用標點符號3. 避免使用未被公認的或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4. 不用學科或分支學科的科目作為題目組成部分5. 不要出現那些用濫的詞,如“新的”“改進了的”等 注意事項 美國內科學紀事(1982)參加過本項研究的設計或開創工作,如后期參加工作則必須贊同原來的研究設計 必須參加過論文中某項觀察或取得數據的工作 必須參加過觀察所見和取得數據的解釋,并從中導出論文的結論 必須

7、參加過論文的撰寫 必須閱讀過論文的全文,并同意其發表2. 2 署名真實姓名,不用筆名。2.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訊作者, 作者應按期刊的相關規定表達, 并提前告訴編輯。期刊多以星號(*)、腳注或致謝的形式標注通訊作者。署名規定4. 標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以便于聯系和按地區、機構統計文章的分布。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應以逗號“,”分隔,整個數據項用圓括號( )括起。5. 作者工作單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 。如注于地腳或文末,以 “作者單位:”或 “作者單位”為標識。3. 多位作者的署名,按照貢獻排列順序,通常執筆者排在首位。名之間用逗號“,”隔開。6. 其工

8、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6.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例:(Th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7.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單位還應在省市名及 之后加列國名,其間以逗號“,”分隔。注意事項“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 規定(2006): 姓前名后, 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 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 雙名中間加連字符,不縮寫。如: ZHANG Ying (

9、張穎), WANG Xi-lian (王錫聯), ZHUGE Hua (諸葛華)國外期刊一般會尊重作者對自己姓名的表達方式(但大多傾向于大寫字母只限于姓和名的首字母);應盡量采用相對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達形式, 以減少在文獻檢索和論文引用中被他人誤解的可能性例:發表于“Nature”(2002, 415: 732)的一篇短文中3位作者姓名的表達分別為 Shengli Ren, Guangan Zu, Hong-fei Wang (任勝利, 祖廣安, 王鴻飛)這篇短文被他人引用時, 作者姓名有可能被縮寫為“Ren S, Zu G, Wang H F”等多種形式;作者簡介2、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

10、簡介可以在同一 “作者 簡介:”或“作者簡介”的標識后相繼列出,其 間以分號“;”隔開,最后以“.”或“。”結束。3、英文文章的作者簡介用 “Biography:”(單一作者)或 “Biographies:”(多作者)作為標識。 1.前加 “作者簡介:”或 “作者簡介”標識。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 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 職稱, 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2. 3 摘要文獻標識碼要求其他A中、英文摘要根據GB 7713“學術論文應有所創新”的要求,文章的摘要中應明確列述該文的創新點(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新工藝等等),建議用黑體字(英文用斜體字)排印.B中文摘要C中文摘要

11、1. 報道性摘要:全面、簡要地概括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數據和結論。可以部分地取代閱讀全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發現、主要結論、經驗教訓和應用價值(不是必須的)2. 指示性摘要:一般只用二三句話概括論文的主題,而不涉及論據和結論。可用于幫助潛在的讀者來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主要敘述撰寫目的,為100150字,不超過200字;適用于基礎學科的論文、管理論文、專題論述、綜述等報道指示性摘要: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的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為200300字,不宜超過400字摘要的類型l. 摘要是報告,包括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重要數據。2.大致包括IMRD

12、結構,一般應說明研究目的、實驗方 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3.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 250個實詞。用詞應為潛在的讀者所熟悉,使用指示性 的詞語如“研究表明”; “通過對.的分析,認為 ” 等4. 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圖、表、 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5. 學術論文為了參加學術會議,可按要求寫成變異本式 的摘要,不受規定的字數限制。6. 中文摘要前加 “摘要:”或 “摘要”作為標識。 英文摘要前加 “Abstract:”或 “ Abstract ”作為標識。注意事項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13、Discussion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 全世界公開發表的科技論文,不管用何種文字寫成,都必須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結構及表述步驟作用一般表述導言提出研究目的即緣由、問題、重要性,并引入論題 To eluicdatie /investigate. ; for the purpose of . 方法介紹方法及途徑等研究內容、展示過程. was carried out . with .treatment結果通報具體研究成果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結論由研究結果推出普適性結論及所獲成果或結

14、論的意義及重要性。 The result of the present work implied that1. 相關研究背景(第一句話)2. 提出研究目的,引出研究方法3. 指出本研究的主要發現4. 最后一句話給結論2.4 關鍵詞 注: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詞前冠以“Key words:”或“Key words”凡文獻標識碼為 A、B、C的文章均應標注中文關鍵詞要求:術語,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數量:一般為38個,不超過10個作用:主要用于計算機檢索格式: “關鍵詞:”或“關鍵詞”,詞間用“;”分隔較定型的名詞,多是單詞和詞組,原形而非縮略語;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以及文章題

15、名中的人名、地名;按GB/T 3860(1995,文獻敘詞標引規則)的原則和方法參照各種詞表和工具書選取;盡可能從漢語主題詞表、醫學主題詞注釋字表中選用,可從研究對象、方法、性質中選;注意事項可作為關鍵詞無檢索價值的詞語,如技術、應用、觀察、調查等;空洞、泛特指性的詞,如發生、優點等。 例:高梁蚜蟲的發生與氣象的因素研究。高梁蚜蟲 發生 氣象因素過于寬泛的詞如有機化合物,古代史等;常規技術或操作方法,未加探討和改進的如: 心電圖 ;自定的縮略語、縮寫字,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論文中未出現的縮寫詞、未被專業公認的縮寫詞,除非是科學界公認的專有縮寫字(如: DNA、RNA、NMR、IR等); 化學分子式

16、,數學公式; 有機化合物一般不標位,如:1.3.4.噻二唑-為噻二唑;2-聯吡啶-為聯吡啶。但已成為名詞的一部分不能省略,如:“ 5-羥色胺” 不能標為“羥色胺”。不可作為關鍵詞引言又稱前言、緒言、緒論引言部分一般不立“引言”等小標題只介紹論文總綱,起到定向引導的作用長度約占正文的1/10-1/8,應控制在200300字2.5 引言引言主要內容:介紹研究背景,意義、發展狀況等評述相關的重要文獻;指出尚未解決的問題,闡述新研究方法,新思路等,引出研究課題的動機與意義指出研究課題的目的以研究對象加以展開。適用于研究對象有其特殊性的論文。引言的書寫方法以觀測指標或處理因素展開。適用于研究對象比較一般

17、,而觀測指標或處理因素、實驗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論文,也用于系列報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論文。例如:自從在發現以來,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廣 泛研究,目前公認的有方法,但還未有采用方法 進行的,有鑒于此,我們。以研究方法加以展開。適用于化學、冶金、生物學、醫學等學科有關檢驗方面論文,但必須是檢驗(測)方法有特殊性的論文。如:方法在學科(方面)均有重要意義。目前 所見的報道有法、法。本文研究,據此建 立了法。研究對象:失地農民研究背景:城鎮化研究方法:社會調查研究目的:社會保障制度評述現狀材料:“材料”的性質、來源,材料的選取與處理2.6 正文2.6.1 材料與方法實驗研究實驗研究對象實驗用試劑等:

18、應寫明制造廠商或提供單位和個人、規格等實驗儀器和設備:制造廠商、出廠年份、型號,精度甚至主要性能調查研究調查對象:總體標準、調查數量、地區,分組情況等; 主要描述研究對象的可靠性、均衡性及隨機性的情況。 確定調查的指標:1. 觀察或調查的目的、時間、地點、方式、方法方法:實驗過程或操作步驟方法類別數據項常規方法方法名稱和參考文獻修改的方法方法名稱和修改部分,修改原因非常規方法參考文獻自行設計和創造的新方法詳細描述以實驗為研究手段的論文:包括測量儀器、測定方法、標本處理、計算方法等,過程如何進行,操作應注意事項。若有技術上的經濟性,要正確處理好學術交流與技術保密的關系。 2. 具體的實驗方法,觀

19、測指標、對照設置、數據處理 方法等交代清楚。目的、時間、地點、方式、方法調查/實驗數據、結果闡述選擇調查地區的理由?入戶走訪?圖與表名稱類型題名和號碼說明單位共同點圖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流程圖、記錄圖、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圖號置于圖下必要時,應將圖上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圖題下方,作為圖例說明曲線圖的縱橫坐標須標注“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1)圖、表中的縮略詞和符號,必須與正文中一致(2)具有“自明性”表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排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于表上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說明事項,以最簡練的

20、文字,橫排于表題下,作為表注。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定符號、單位”。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圖號置于圖下包括:表序、表題、項目欄、表體、表注。三線表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于表上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排可作表注(1)照片圖 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如用復制品,必 須清晰,反差適中。照片上應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2)表內附注的序號。 宜用小號阿拉伯數字并加圓括號置于被標注對象的右 上角,如:xxx,不宜用星號“*”,以免與數學上共軛 和物質轉移的符號相混。(3)表內同一欄的數字必須上下對齊。(4)表內不宜用“同上”,“同左”,“,”和類似詞,一律填入 具

21、體數字或文字。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 “一”或“” (因“一”可能與代表陰性反應相混)代表 未發現, “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5)如數據已繪成曲線圖,可不再列表。注意事項2.6.2 結果(1)簡單扼要:是論文最短的部分(2)作者本人的研究結果,不外加評論、評價、分析和推理(3)實驗結果一般用數值表示,列經加工或統計處理的數值(4)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和不足(5)根據“材料與方法”中的觀測指標逐項敘述結果時, 若內容過多,可分成段落,加小標題根據“材料與方法”中的觀測指標逐項敘述結果時。內容過多時,可分成段落,加小標題。2.6.3 討論 “討論”的重點在于對研究結果的解釋和推斷,

22、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等。回答:“為什么出現這樣的結果”“出現這樣的結果意味著什么”1. 回顧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設探討所得到的結果是否符合原來的期望?符合預期不符合預期2. 概述最重要的結果, 并指出其是否與其他學者的結果一致。將本次結果,與過去其他研究結果相比較,分析異同(時間、地點、研究對象等)。解釋產生差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見解。(1)突出新發現、新發明, 能得出何種結論或推論?(2)指出研究的局限性,還存在哪些尚未解決地問題以及這些局限對研究結果的影響。(3) 并建議進一步的研究題目或方向。3. 對結果做出理論解釋和討論注意事項(1)詳細解釋圖或表中的數據,回答其中顯示的問題(2)敘

23、述實驗結果和討論時,必須說明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機制。(3)一般不使用插圖與表格,但在與眾多文獻資料 比較時,可使用個別表格。(4)圍繞幾個“小核心”,設幾個小標題進行。 不要重復引言或結果中的數據或資料。(5)重點突出, 簡潔,清楚。 實事求是地對表達結果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圍繞幾個“小核心”,設幾個小標題進行。實事求是地表達結果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敘述實驗結果和討論時,必須說明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機制2.6.4 結論字數在100300字之內1. 研究結果(對研究對象的考察)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 研究中有無發現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3. 與已公開發表的(包括他人和作者自己)研

24、究工作的異同。4. 本論文在理論和實用方面的意義及價值。5. 進一步深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如果在論文中不可能導出應有的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 調查結論抽象概括實驗或觀察結果,逐項敘述結果,加小標題政策研究1. 研究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 在理論和實用方面的意義及價值。風格特點注意事項清楚、確切少用含糊的語句。“鮮有報導”、 “性能不理想”、“大致相同”、“估計”、“大 約”、“可能”、“幾乎”簡明、直接書面語言應強調科學性(實事求是、嚴謹)、精練、邏輯性強,文字簡練.客觀、樸素詳述比喻科技期刊發表的科技論文通常是嚴格限制用比喻的。常用的推理方法

25、是類比。單獨性和連貫性每一節、段都各為一個單元。一節的開始應有主題段;一段的開始應有主題句。或盡可能有一個結束段或結束句。排列次序:從時間、因果、重要性、復雜性、相似與相 反的對比等 2.6.5 論文的寫作風格大多用第三人稱常用被動式語氣A 這一方法的優劣,由它的經濟價值來決定。(被動式)B經濟價值決定這一方法的優劣。(主動式) 避免用俗語、土話、口語等 “DNA變性的研究東山再起”, “質譜圖上看得出一條一條明顯的譜峰” 。不用口語中的簡化-如“物化”、“生科院”。引用他人注意兩點:不要把論文寫得象是一篇綜述不要把別人的結果說成象是自己的結果。與別人比較時,不用苛刻狡辯的語氣客觀、樸素對于別

26、人的研究工作進行評論 ,應該就事實和文字進行討論,而切不可有推測別人的動機的口氣。例如:“在某些國家,把營養素供給標準的數字訂得如此之低,就是為了使廣大的勞動人民得不到充分的營養。”這樣的措詞是不恰當的.若改成:“在某些國家,把營養供給標準的數字訂得如此之低,那將意味著廣大的勞動人民得不到充分的營養。”這樣的措詞就較妥當些。不需要用一些華麗的或是帶情感的詞句。如“這種代乳糕的營養效果,是不以和牛乳粉的效果媲美的”,“那個地方的蔬菜品種是豐富多彩的”等。若把“媲美” 改為“相近”或“相當”,把“豐富多彩”改為“很多”或“非常之多”,就顯得較為合理 。客觀的表述一種事實或者現象2.7 參考文獻要求

27、:(1) 親自閱讀過,與論文關系密切,有啟示或幫助(2) 最新文獻,已公開發表或待發表(3) 以原文、原著為主,未找到原文者,可引用公開發行的文獻(4) 一般論文引用的參考文獻數為1015條,綜述應超過20條 參考文獻是學術專著、科研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期刊論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規范中采用GB/T 7714-87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主要責任者。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文獻題名;c. 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志;d. 其他責任者(譯者、校注、校點、校勘者等);e. 版本(初版省略);f. 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g. 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h. 文

28、獻起止頁碼;i. 文獻標準編號(ISBN,ISSN,)。2.7.1 參考文獻著錄項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會議論文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匯編檔案古籍參考工具標志代碼MCNJDRSPGBOK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采用單字母“Z”。電子參考文獻類型數據庫計算機程序電子公告電子文獻類型標志DBCPEB2.7.2 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志根據 GB 3469規定,以單字母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文獻類型標志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以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表示。 本規范建議采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盤(disk)

29、DK,光盤(CD-ROM)CD,聯機網絡(online)OL。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志載體類型光盤圖書磁帶數據庫磁盤軟件網上期刊網上數據庫網上電子公告英文表達(monograph on CD-ROM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computer program on diskserial onlinedatabase online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類型標志M/CDDB/MTCP/DKJ/OLDB/OLEB/OL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英文文章后的參考文獻表上以“Refere

30、nces:”(左頂格)作為標志;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每條文獻只與一個序號相對應。當文獻題名等內容相同而僅頁碼不同時,可將頁碼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號后。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末尾均以“.”結束。7.2.3 參考文獻編排格式應注意:凡不是句子組成部分的文獻序號及其方括號,須作為右上角標處理。引用多篇文獻時,只須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如遇連續序號,可在起止序號中間加“”。A.期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1袁慶龍,候文義.Ni-P合金鍍層組織形貌及顯微硬度研究.太原理

31、工大學學報,2001,32(1):51-53.B.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2劉國鈞,鄭如斯.中國書的故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115.C.會議論文集序號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A.見(英文用In):主編.論文集名C.(供選擇項: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3孫品一.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現代化特征A.見: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科技編輯學論文集(2)C.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0-22.D.專著中析出的文獻序號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A.見(英文用In):專著責任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4

32、羅云.安全科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及趨勢探討A.見:白春華,何學秋,吳宗之.21世紀安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5.E.學位論文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5張和生.地質力學系統理論.太原:太原理工大學,1998:F.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6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G.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5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中國專利:881056078,1983-08-12:H.國際、國家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

33、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I.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出版年,月(日):版次.5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思路.人民日報,1998,12(25):10J.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電子文獻地址用文字表述),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21姚伯元.畢業設計(論文)規范化管理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EB/OL.:中國高等教育網教學研究,2005-2-2: 在以英文書寫的論文中可以中文格式表達,也可譯為英文格式表達,但應在該條參考文獻

34、最后加注“(in Chinese)”。如:60 戴樹森,費鶴良,王玲玲,等.可靠性試驗及其統計分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3.在英文論文中也可寫成:60DAI Shu-sen,FEI He-liang,WANG Ling-ling, et al. Reliability Tes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Press,1983.(in Chinese)中文參考文獻的英譯表達1.個人作者(包括譯者、編者)著錄時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縮寫為大寫首字母,但不加編寫點()。(3)作者(主要責

35、任者)不多于3人應全部寫出,以“,”號相隔; 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應的文字如“et al” 前加 “,”(4)每篇論文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宜超過8條。2.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時刊名不用書名號()注意事項注意:由于各國(或民族)的姓名寫法不同,著錄時應特別注意。一般情況下:姓前名后:中國(漢族等),日本(但用拉丁字符轉寫時常用名前姓后的寫法)、 朝鮮、越南、匈牙利。名前姓后:原蘇聯、英國、捷克、丹麥、芬蘭、意大利、挪威、波蘭、瑞典、法國、荷蘭、德國、葡萄牙、西班牙、埃及、阿拉伯、美國、加拿大、巴西等。 1. 緬甸、印度尼西亞人名多為一個字,如 Sukarno(印尼)文獻著錄為(以下用 “”表示) Sukarno。緬甸人名前的“吳”、“德欽”為尊稱,書寫時為“吳努”, 西文為U Nu, U Thant Nu U和 Tha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