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_第1頁
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_第2頁
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_第3頁
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_第4頁
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漁民知識講座我國十二種主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指南二黃顙魚黃顙魚peltebagrusfulvidra屬鯰形目,鲿科,黃顙魚屬。俗稱黃頰魚、黃刺、盎公魚、黃骨魚、黃臘盯嘎魚、嘎牙子論文聯盟 :/。黃顙魚分布廣,除西部高原外,全國各水域均有分布。它個體雖較小,但產量大。肉質細嫩,無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質含量為16.1%,脂肪為0.7%,是我國常見的食用魚類,假設作為藥用常取其全魚。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風、利尿之成效,可用以治療水腫、喉痹腫痛等癥。黃顙魚的種類頗多,常見種有長須黃顙魚p.eupgn、瓦氏黃顙魚p.vahellii、光澤黃顙魚p.nit

2、idus等。黃顙魚類的背鰭刺和胸鰭刺均有毒腺,為淡水刺毒魚類中毒性較強的魚類之一。被刺后立即發生強烈灼痛,常因穿刺造成撕裂傷、出血、局部腫脹并引起發燒,患處一般劇痛半小時至1小時。1生物學特征1.1形態特征黃顙魚一般體長為1119,體重30100g。后部側扁,腹部平直;頭大;吻鈍;口下位,橫裂,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唇厚;須4對,上頜須長,末端到達或超過胸鰭基部;體無鱗;背鰭硬刺后緣具鋸齒;胸鰭硬刺比背鰭硬刺長,刺活動時能發聲;前后緣均具鋸齒;有短脂鰭;尾鰭深叉形;側線平直;背部黑褐色,體側黃色,體側有寬而長的黑色斷紋,腹部淡黃色;各鰭灰黑色;鼻須一半白色一半黑色;脂鰭短小;體青黃色,大多數種

3、具不規那么的褐色斑紋;各鰭灰黑帶黃色。1.2生活習性黃顙魚為底層小型魚類,多生活在靜水或江河湖泊緩流中,對環境適應才能較強,生存溫度范圍廣,一般為039,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228,水體最適宜ph值范圍為7.08.5,適宜溶氧量為3.0g/l以上。覓食活動多在夜間進展。食性廣,主要攝食小魚、浮游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和螺螄等,偶爾也食水生植物。多在湖泊靜水或江河緩流中營底棲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敗物和淤泥的淺灘處。白天埋伏于水體底層,夜間浮游至水上層覓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處。對環境的適應才能較強,因此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黃顙魚是一種典型的廣食性魚類,剛孵化出膜35天的魚仔吸收自身的卵黃作

4、為營養。幼魚主要食浮游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成魚以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黃顙魚2齡達性成熟。每年57月,雄魚游至沿岸地帶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處水深840,利用胸鰭刺在泥底上斷斷續續地轉動,掘成一個小小的泥坑,即為產卵的魚巢。雄魚筑巢后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魚到來,在巢里進展產卵受精。產卵活動多在氣候由晴朗轉變陰雨的夜間進展。雌魚產過卵后即離巢覓食,只有雄魚在巢附近守護發育中的卵和仔魚,直到仔魚能離巢自由游動時為止大約78天。2人工繁殖以及苗種培育2.1人工繁殖黃顙魚一般雌性2齡,雄性3齡性成熟,水溫為2326時為繁殖盛期,懷卵量為每尾40006000粒。和鯉、鯽一樣,屬黏、沉性卵。受精卵在水溫為24

5、26的條件下,一般需要經過72h孵化出仔魚1。進展人工繁殖前先選擇體表光滑,鰭條完好,無病無傷體重為雌魚75100g、雄魚125150g天然野生的2齡黃顙魚成魚作為親本,并且按照雌雄比1:1.2的比例放入池塘中進展專池培育。催產前應挑選雌性腹部膨大、柔軟,且輕壓腹部少量卵子流出;雄性應選擇腹部膨大,用手擠壓有精液流出且迅速在水中擴散的親魚作為催產親魚。催產繁殖設備可采用四大家魚繁殖設施。由于黃顙魚有挖穴護卵的習慣,因此,魚巢設置一定要把魚巢放在產卵池的底部,并應將魚巢扎緊,防止親魚發情產卵時破壞魚巢。催產親魚雌雄按1:1配組,催產藥物一般為促排卵素2號lrh-a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g、地歐酮

6、或它們的混合配劑。催產后放入產卵池,讓其自然產卵。黃顙魚為分批產卵魚類,產卵持續時間較長,一般維持在6h以上2,應讓絕大局部的親魚產完前方可將魚巢移入孵化環道或孵化缸中孵化。由于黃顙魚的卵是附著在魚巢上,孵化時只須保持微流水即可,也可以把附有魚卵的魚巢置放在靜水池中或網箱中孵化,在靜水孵化時,應布置增氧設備。2.2魚苗培育當水溫在25時,受精卵經孵化兩天后,魚苗開始出膜,出膜后的第三天開始攝食,其開口餌料為小 :/型浮游動物。這時須將魚苗轉入魚苗培育池進展轉池培育,轉入前應事先培育好魚苗的開口餌料,并輔以蛋黃、魚肉漿等人論文聯盟 :/工飼料。魚苗培育前期1.5以前主要以培育的天然餌料為主,當魚

7、苗生長至1.5以后,那么須開始轉食3,每天增加投喂一些配合飼料,直至魚苗完全攝食配合飼料為止。當魚苗生長至3以上時,那么可進展下一階段的培育。3成魚養殖技術3.1池塘養殖3.1.1池塘條件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積310畝,最好不選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個池塘裝備臺1.53.0k的增氧機。用生石灰進展干塘曝曬和清塘消毒,以殺滅敵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左右。3.1.2魚種放養池塘主養黃顙魚每畝放養規格為2050g/尾的魚種30004500尾左右,搭養花白鰱200尾/畝左右規格為794。所放魚種應要求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病無傷、鰭無殘缺、體質強健,入池前需用5

8、%的食鹽水浸洗10分鐘。黃顙魚種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投放,搭配的花白鰱魚要在黃顙魚入池半個月之后再投放,以利于黃顙魚的生長。考慮到大規格商品黃顙魚受市場歡迎,應投放30g/尾左右的大規格魚種進展成魚飼養。魚種的放養量可根據池塘條件、管理程度、飼料供應和魚種規格等情況靈敏掌握。池塘混養黃顙魚放養量一般每畝300500尾規格為455,根據其它魚類的放養情況及養殖技術程度,可以適當的增加放養量。3.1.3飼料制作由于黃顙魚的食性為雜食性偏肉食性魚類,在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的同時,假設有條件還應輔助投喂魚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飼料,以補充黃顙魚對動物性蛋白質的需要。人工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要求不低于38%40

9、%,配方:魚粉4%,進口肉骨粉10%,血粉5%,豆粕20%,麥麩20%,預混料5%6。黃顙魚在仔、稚魚及幼魚階段為典型的夜行性魚類7。在人工養殖過程中根據其自然攝食節律適當調整投喂時間及投喂量可有效進步飼料利用率。3.1.4日常管理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認真觀察魚類活動、攝食與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質惡化,還可防止魚體發病和產生浮頭現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30,在陰雨天要開增氧機。每半個月左右施生石灰次,每次用量為1525kg/畝。3.2網箱養殖在農村湖泊、水庫、河溝等水體中開展網箱養殖黃顙魚,能有效地利用水體,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是廣闊養殖戶調整種養構造、

10、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3.2.1網箱養殖條件網衣網目一般要求為2.03.0,網底網目為1.5,網箱的規格以1224為宜,網箱形狀以正方形或長方形為宜,箱深2。用楠竹或木條制做框架,將網箱安置于框架內,用圓柱體的泡沫作浮子,網箱底部用鵝卵石作沉子,使網箱隨水位漲落而升降。設置網箱水域的水質要求活爽,溶氧較高。在魚種放養前一周將網箱放入水中,使網箱壁粘附藻類,減少魚體的擦傷。網箱之間的間隔 為23。陽光強烈的地區,應在網箱上面加遮陽蓋。 :/3.2.2魚種放養魚種必須使用正規的苗種場消費的黃顙魚,要求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無傷、體格強健、活潑好動,最好使用人工繁殖的魚種,這種魚種成論文聯盟 :/活

11、率高、易馴化。網箱養殖黃顙魚一般在春節前后開始投放魚種,此時水溫低,魚體不易受傷。魚種下箱前需用5%的食鹽水浸洗魚體,以殺滅寄生蟲和病菌。網箱養殖密度一般在100150尾/2。此外,可適當搭養一些團頭魴8,以充分利用餌料,凈化網箱水質。黃顙魚在苗種階段生長較慢,長到4以上生長速度明顯加快,一周年后到達性成熟,且雄性明顯比雌性生長快,一般到8月底就可以到達200g/尾以上9。3.2.3飼料制作飼料最好是粉狀飼料,配方同上述池塘養殖飼料,投喂時將飼料調成糊狀,投在網箱的飼料臺上。黃顙魚喜歡吃軟性飼料,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魚打成漿再拌粉狀飼料投喂。由于目前市場上沒有黃顙魚的專用飼料,建議用叉尾魚回飼料

12、代替。野生黃顙魚喜晝伏夜出攝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經57天馴化,完全可以在白天上浮攝食10。3.2.4日常管理做好網箱養殖日志,記錄每天水溫、攝食、投喂、死魚及病害等情況。經常刷洗網箱污物及附著藻類,使水體充分交換;經常檢查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以免跑魚或兇猛魚類入箱;隨著水庫水位漲落,需把網箱調節到水深適宜的位置。為調節好養殖密度,進步效益,要根據市場行情和魚體生長情況,適時起捕上市,盡可能發揮最正確經濟效益。網箱養殖黃顙魚一般從8月初開始分批起捕銷售。4病害防治黃顙魚抗病力強,疾病少,但飼養管理不善也會發生病害,造成損失。魚苗放池后進展魚池藥物潑灑消毒,定期在加工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中草藥進

13、展魚病預防。由于黃顙魚是無鱗魚,對常用藥物忍受力不及家魚,因此要以防為主,治療時盡量使用高效、低毒藥物。建議以定期投喂藥餌作為預防方法,每月使用氯霉素、土霉素等以及大黃、板藍根等中藥以0.1%0.4%的添加量投喂35天。或用漂白粉或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掛袋,一般每星期更換1次11,要在扦捕、投放、運輸中盡量防止損傷魚體。以防在初春、冬季低溫季節感染水霉。以下介紹幾種針對黃顙魚疾病的常用藥物:1殺蟲劑。按0.03pp/3濃度的敵殺死全池潑灑,或用硫酸酮比硫酸亞鐵0.15:0.05pp/3的濃度比例潑灑。以上殺蟲劑對指環蟲、車輪蟲等殺蟲效果較好,但兩種藥只能單用,不能混用或交替使用,更不能超量用藥。2抗菌消炎劑。口服藥壓成粒料在飼料中混勻用痢特靈10g加土霉素20g拌勻,參加50kg餌料中,連續喂3天,日喂2次,也可用口服青霉素膠囊,參加料中5g連續喂3天,日喂2次,對魚體消毒用0.25%漂白粉液或青霉素粉稀釋集中浸泡10分鐘。以上口服藥料,最好現配現喂,配一次喂三天,切忌久放。主要針對細菌感染的病魚。3對出血病的治療。用生鹽50kg/畝,全塘潑灑。治黃顙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