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1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2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3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4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庭教育的案例案例1、一位母親買了塊金表,孩子小,不懂事,把 表當成新鮮玩具弄壞了,母親揍了孩子,并把這件事告 訴了孩子的老師,老師幽默的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 生被你槍斃了。“母親不理解,老師說:“這是孩子創造力 的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 有動手的機會。老師接著說:可以把金表送到鐘表鋪, 讓孩子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表鋪就成了課 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學生,修理費成了學費, 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 修理呢這個故事發生在半個世紀以前,故事中的老師就 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像這樣的小故 事,教育方式的不同,孩子受教育的

2、結果也不同。案例2、一學生回家告訴家長,因作業沒完成,今天 中午被留下,罰站在老師開在學校旁的店鋪門口達半小 時多。感覺很沒面子,生氣地罵老師不道德,沒人性, 不配當老師等等。該家長聽到后,也隨即大罵老師精神 病,等等。分析:學生作業沒完成,所學知識就得不到鞏固, 老師所采取的方法雖不妥。而家長幫罵老師,就會在孩 子的心中助長怨恨老師的情緒,該老師所教這科的成績 定會學不好。而有些學生是真的很頑皮,經常不完成作 業,多種方法教育無效。而學校家長又想要成績,家長 又不懂管教,好幾人管一個獨生子女都管教不好,如老 師不采取一些來厲的手段,怎能管好幾十個學生,怎能 管得住“壞”學生。建議:在孩子的面

3、前應與孩子分析原因,并同時教 育孩子今后應好好學習,及時完成作業。家長事后才與 老師溝通。案例3、一學生讀小學三年級時就偷竊成性。家長氣 得毒打,無效。老師多次教育無效。后來,老師與家長 多次溝通得知,該學生會成為慣偷是他的母親慣的。從 小孩三歲開始,到鄰居家、朋友家、親戚家、商店、小 攤上就喜歡拿東西,出現這種事,一般大人都不會與小 孩計較,同意小孩拿點小東西。父親責罵時,母親就說, 孩子還小,拿點小東西有什么要緊,長大自然懂事。沒 想到長大成慣偷。建議:孩子應從小、從小事教育起,才能養成良好 的行為習慣。案例4:有位媽媽正在廚房洗碗,忽然聽到小孩在后 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媽媽問:“你干嘛

4、呢? ”孩子答: “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家長朋友,如果孩子是您的,您會不會譏他“胡說 八道”?會不會怪他“亂蹦亂跳”?您猜那位母親是咋 說的? “好哇,但是你可別忘了回來呀! ”那個沒被潑冷 水的孩子名叫阿姆斯特郎,他后來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 月球的人。另一位小男孩,吞食安眠藥自殺未遂。咨詢時問他 為什么自殺?回答居然是聽膩了父母“像大公雞似地叨 叨叨”!是什么決定了兩個孩子天壤之別的命運?是父母的 語言嗎?是父母的語言所代表的迥然不同的家庭教育。十幾年來,只要進入心理咨詢室,我耳朵里就會灌滿 不同的父母對各自寶貝兒女幾乎相同的抱怨:“厭學、逆 反、上網、早戀、出走”是孩子們天生“有毛病” 嗎?

5、是現代社會必定造就“厭學的一代”嗎?幾乎所 有來咨詢的父母最終都認同這樣的觀點:孩子是癥狀, 家庭是病人。如果孩子是花蕾,母親是花土,父親是花盆,那么 “花蕾”的問題一定與花土與花盆息息相關。案例5:鄭州某大酒店與來就餐的顧客發生了沖突,其原因是由于酒店大廳擺放了供用餐客人觀賞的一些美 麗的小盆花,一個3、4歲的小男孩非要搬走其中的一盆, 酒店值班人員一再耐心勸說也無效,小男孩搬起花盆就 走。值班人員只好無奈地找其父母制止,但其父母則采 取了默認和縱容的態度,值班人員只好跟隨小孩到飯店 外進行制止。但此舉惹惱了小孩父母,他們為滿足孩子 的愿望,希望給點錢了事,不過,值班人員不敢擅自作 主,拉住

6、想抱走盆花的小男孩。這下激怒了小孩的父母, 其母在大庭廣眾之下口出穢言謾罵值班人員,并宣稱“真 想狠狠”打一頓值班人員,并且還大講其教子的“道理”, 小孩的父親則更甚,幾次卷袖欲狂毆值班人員(幸被圍 觀人員阻止)。最后,在酒店負責人出面道歉、值班人員 一再賠罪的結局中收場。臨了,小孩母親還極力鼓勵小 孩的做法,而那小男孩面對鏡頭,還面無表情、幾乎是 理直氣壯地、高傲地說:“我最棒!”他的父母馬上就當 場附和他:“你就是最棒的!” 一一看來其父母一定是無 數次使用這種“時髦”鼓勵方式形成的結果。看完這段新聞,我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我不敢保 證這類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眾所周知的馬加爵以及用硫 酸潑黑

7、熊等大學生一類人,但也不敢保證他們的將來一 定會成長為既充滿創新的活力又有謙虛、謹慎、與人為 善的人際關系。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無疑是最強有力 的,不知道那對父母是否想到:媽媽的粗暴口語、父親 揮舞的雙臂與拳頭會何等“強化”其自小就目空一切的 孩子的思維方式。也許將來的他一定會用更加強有力的 拳頭向社會證明自己是“最棒的”。時下,這是一種“時 髦”的子女教育方式廣為流行,在各地各種場合人們會 經常看到這種似曾相識的場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 無論國內的政治生活、學術界理論研討還是社會生活當 中人們從國外引進了很多思想模式,并推而廣之,但其 中有很多理論是生吞活剝或生拉硬套。本文僅僅說到理 論之

8、一 “個性的解放”,即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的個性” 幾乎在年輕父母中達成共識,成為很多年輕父母“食洋 不化”的金科玉律。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口里經常說 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個性”云云。至于到底要培養孩 子什么樣的“個性”則不甚了了。甚至以為孩子的“刁 蠻,,與“任性,,就是他的“個性,,。我認為,這實在是對 現代中國人最大的文化誤導。其實,人之初的動物性本 能成分過多,這些動物性的本能是不適應人類社會的, 必須在人的兒童階段逐步克服。“你最棒”這一用語,最 早就是一些在美國生活過的人介紹回來的據說是美國人 教育子女的用語,并且立即在大陸的年輕父母中蔓延開 來一一這無疑是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們

9、對孩子未來 的期望。不能不顧客觀事實地鼓勵孩子一種自以為是的 觀點;其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最棒的”給孩子灌輸 了一種自以為是的自大狂式的觀點,使其很難在社會上 找到真正的自我。對孩子的鼓勵應該采取“正確的原則” 并要適度,即使孩子是對的,也要選擇適當的詞匯來評 價他的行為,使其既感到鼓勵,又不容易產生妄自尊大 的情緒。一種信心的樹立,如果是以虛假的“吹捧”為 前提;一旦當他知道自己不是“最棒時”,情緒將會一落 千丈。這種“最好”的教育方法,不但在中國行不通, 就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必將行不通,看看美國等頻發 的“校園槍擊案”就會知道其危害。建議,年輕家長在 教育孩子時,不要用極端的鼓勵用語“

10、你最棒”、“你最 好”等等,而采用恰當的鼓勵用語“你能行”、“你能辦 到”之類的話語為好,這樣會給孩子一個余地:即使他 完不成某個任務,也不至于傷自尊。改革開放以后成長 起來的孩子,即所謂的“80后”、“90后”。這兩代孩子 的成長經歷頗為耐人尋味:此前報道過的“馬家爵事件” 以及相類似的案例、多起,“乖乖仔”手刃父母的案例、 多起“反叛”子女的案例,都曾使其親人“傷透了心”、 使社會廣大人士扼腕。但是,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 下,那些“叛逆”為什么會走到今天,其父母應負什么 社會責任,是不是值得人們深入思考?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一那些受自己 子女“傷害”的父母,在人們寄予同情之

11、時,能否反躬 自問、找找自己在孩子早期教育上的嚴重失誤? 有句 古語說得好:“嬌(慣)子如殺子”,現在也有其現實意 義。父母在早期教育上的過分縱容和“嬌慣”是導致成 年以后孩子“不孝”、“不容于社會”、甚至殘害父母的主 要原因。而“不分青紅皂白”地縱容孩子的“個性”則 是一種“理性,的嬌慣案例6、【美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案例:】法律沒有規定 教師對學生享有懲戒權,但是并不妨礙教師對懲戒權的 研究。我們都知道,在美國,家長不準體罰孩子,如果 家長體罰孩子有可能喪失對孩子的監護權,刮痧這部 電影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并非所有的家長都不 打孩子。我們來看一個“體面地接受肉刑”的故事:美國 芝加哥快報

12、的編輯總監道格拉斯先生受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的委托,來中國做教育援助自愿者,他說了一個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他與妻子芭芭拉在女兒瓊妮4 歲時離婚了,孩子由他撫養。他和女兒多次探討什么是 人的最寶貴的品質。瓊妮5歲時,一天她把幼稚園里的 拼圖游戲板偷偷帶回家。道格拉斯發現孩子撒謊后,就 讓她把玩具送回到幼稚園,并當面向老師道歉。回家后, 讓她選擇懲罰內容:一是一個星期內不能吃冰淇凌;二 是取消周日下午在中央公園的滑草游戲和野餐;三是在 屁股上狠揍兩巴掌。最后,女兒決定接受第三種懲罰。 于是,道格拉斯給前妻芭芭拉打電話,請她回來當肉刑 的“監刑官”。說到“監刑官”,道格拉斯說那是他與瓊妮一 起看電

13、影勇敢的心,當華萊士走上行刑架時,行刑宮 在一旁高喊:“請這位紳士體面地接受肉刑。”道格拉斯 提醒女兒注意這個細節并且進行了探討因為過錯我 愿意接受懲罰,但任何人不能剝奪我的尊嚴,我有權選 擇至少一位目擊者證實懲罰的過程是否傷害到了我的尊 嚴。這次小瓊妮因為撒謊而挨了兩巴掌會不會傷害到她 的尊嚴,必須有“監刑官”證實。此事過后一個星期,道格拉斯因為工作一直忙到凌 晨3點。早晨8點鬧鐘響時,他沒起來,過了半個小時, 女兒穿戴整齊地來到他的床前,說再不起床就趕不上幼 稚園的班車了。結果,他們遲到了。園長微笑地問瓊妮 為什么遲到。道格拉斯找了個借口。瓊妮卻大叫是爸爸 貪睡。道格拉斯很尷尬,向園長作了

14、解釋后又對女兒道 歉。女兒說:“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是你因為撒謊也必須 接受懲罰。你現在有兩個懲罰方式可以選擇:一是取消 本周末與辛蒂小姐的約會(辛蒂小姐是道格拉斯剛認識 的女友);二是接受肉刑。”道格拉斯說,芭芭拉出差去 了,沒人當“監刑官”。這時,幼稚園園長出面了,說她 愿意出任本次肉刑的“監刑官”。最后,道格拉斯向他的 女兒一一一個年僅5歲的美國女公民撅起了屁股.這 個故事給了我們當教師的什么樣的啟示?我覺得,首先 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關系。公民是一個 法律概念。正如道格拉斯最后表達的觀點,他和女兒之 間的關系是兩個美國公民間的關系,他不能因為是父親, 因為有學識,有社會地位就

15、對女兒一一個幼稚園的小 朋友,大呼小叫不尊重。實際上,家長、教師和學生作 為公民在位址上是平等的,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始于出 生、終于死亡。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名譽權、榮譽權都 是一樣的。教師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可以在學生面 前擺尊嚴,當然也不能因為學生是受教育者、被管理對 象,就對他們大聲訓斥,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其次, 家長、教師對學生的批評管教甚至懲戒,都是針對學生 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尊嚴。教育者也會犯錯、犯法。犯錯、犯法就得接受懲罰甚至法律制裁。家長、教師對 學生的教育、管理是行為,同樣學生受教育、被管理也 是行為。有些家長、教師的批評、管教甚至懲戒學生, 目的就是要觸及學生的自尊心。而有些學生對老師的批 評不服,倒不是認為老師說得不對,而是覺得老師的批 評讓他難堪、沒面子、下不了臺,他的潛意識里感到自 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了傷害。如果教師批評學生,像道格 拉斯先生懲罰他的女兒那樣只對行為不對人,那么我們 的學生也許會像小瓊妮那樣,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評。再 次,家長、教師要研究對學生的批評、管教方法,讓學 生選擇愿意接受的方式。我們不妨學學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