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復習課程課件_第1頁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復習課程課件_第2頁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復習課程課件_第3頁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復習課程課件_第4頁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復習課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書分享之 -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2009年1月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非暴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致力于讓全人類更好、更有智慧、更有效率、更和諧溝通,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fā)的和平之橋獎。 他早年師從心理學大師卡爾羅杰斯,發(fā)展出極具啟發(fā)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這本書教你如何更好的說話,說不傷人的話,說更有智慧的話。幫助你更加有愛的,好好說話的書開篇第一句話就很吸引我:“語言是窗戶,或者是墻”。當我認真閱讀了這本書,體驗

2、到這本書完全是關于愛的能力的一份學習。作者在這本書里幫助人們突破引發(fā)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慣性,無傷害地與人溝通交流,從而獲得和諧、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_魯斯.貝本梅爾(Ruth Bebermeyer)聽了你的話,我仿佛受了審判,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辨,在離開前,我想問,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在自我辯護前,在帶著痛苦或恐懼質問前,在我用言語筑起心靈之墻前,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語言是窗戶,或者是墻,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在我說與聽的時候,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我心里有話要說,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志,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如果你以為我想羞辱你,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

3、你,請透過我的言語,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語言是窗戶,或者是墻語言暴力,在當今的社會中,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遇到過,甚至自己也說過。有時專撿人家不愛聽的話說,有時說話直來直去,能噎得人家張口說不出話來。有時甚至會明確把暴力語言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來使用,結果可想而知,非但不解決問題,還結下仇人,得不償失。什么是非暴力?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人們常說: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為了生存,我們必須不擇手段。這個觀點,請恕我無法同意。非暴力溝通的來源我們常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我們認為,只有打人、鞭撻、殺人以及戰(zhàn)爭等才

4、算是暴力,而這類事與我們無關。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巨大影響。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意相通,樂于互助。我稱之為“非暴力溝通”。這里借用甘地曾用過的“非暴力”一詞,來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愛。在一些地區(qū),這種溝通方式被稱為“愛的語言”;在本書中,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指非暴力溝通或愛的語言。雖然我稱非暴力溝通為“溝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于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舉兩個小例子:比如女孩經(jīng)常會對男朋友說這樣的話:我

5、覺得你不愛我!這樣說往往讓男人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就會反問:“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愛你了?這么說你是要分手嗎?”女孩被氣在那了,賭氣回擊:“分手就分手!”結果可想而知。說這句話,其實背后的需求是希望男朋友更多的關心體貼她,更好的表達方式應該是直接把這種感受和需求說出來。再比如,父母經(jīng)常會這么和孩子說話“如果你不好好學習,我會很失望!”,這其實就是一種暴力溝通,家長以自己的心情為要挾,向孩子施加以心理壓力,如此一來,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好好學習是為了讓家長高興,從而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換成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家長可以這么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我擔心你長大后沒法被別人尊重。”這樣會增加孩子的

6、自尊心,刺激他的內生動力。暴力溝通:冷戰(zhàn)不回話,任性說氣話,說些故意傷害感情的話,甚至謾罵非暴力溝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嘗試理解對方,盡量諒解別人目錄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愛?第三章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第六章 請求幫助第七章 用全身心傾聽第八章 傾聽的力量第九章 愛自己第十章 充分表達憤怒第十一章 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第十二章 重獲生活的熱情第十三章 表達感激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一、描述你觀察到的事實,不帶道德評判。二、體會和表達你的感受,而非看法。三、感受的根源是你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四、明

7、確具體的提出你的請求。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一、描述你觀察到的事實,不帶道德評判。你看看這張照片什么感覺?好丑像外星人。(想象下馬云的照片放在你面前)不,他只是不符合你審美標準。如果我一覺睡到中午你好懶阿。想一想,是我懶,還是我的行為被你稱為“懶”?如果你朋友約會遲到了半小時噢最討厭不守信用的人了!搞清楚,是他失信還是路上堵車?你說蜜蜂很勤勞,蝴蝶只是花枝招展可這是你的定義還是事實?非暴力溝通的關鍵之一就是:不把事實和評判混為一談。我們只是安靜地觀察,當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像錄像機那樣,像鏡子那樣,只是中立地呈現(xiàn)事物。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不帶

8、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什么是觀察?什么是評論?觀察和評論之間的區(qū)別該如何劃分,真正做到觀察而不評判是很困難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智者選擇嘴上不說,善莫大焉,但內心還是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原則,迅速地根據(jù)自己的價值取向做出評判。這種先天性的思考方式也許只能靠后天不斷地加強練習,才能強制地更改過來。想想我們平時說話時是不是總用到,比如“你怎么老是回家這么晚”,“你從來不關心我”,“你總是亂丟東西”,“你很少肯定我”。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而你觀察到的事實應該是“你一周有四天的時間都是晚上十點之后才回家”,“你已經(jīng)連續(xù)三天找不到你的鑰匙了”.二、體會和表達你的感受,而非看法。當你的男朋友提出分手

9、,你的第一反應是?我被拋棄了!這是一種想法還是一種感受?你的身體反應是 什么?我胃痛,我感到孤單和害怕。非暴力溝通關鍵之二:區(qū)分感受和想法。和自己的感受建立連接,誠實地表達身體感覺和情感狀態(tài)。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一對夫妻一起參加非暴力溝通培訓班。太太對先生說:“我覺得我嫁給了一堵墻。”而丈夫的反應真像一堵墻,坐在那一動不動。太太越看越氣,嚷道:“你看,他就是這樣,一動不動,悶聲不響,你說我是不是嫁給了一面墻?”說丈夫像一面墻,這是看法,而不是感受,太太真正的感受是感到孤單,需要體貼。如果你能體會到自己的感受,那就清楚的表達出來,這一點對于女人尤為重

10、要,文章最前面我們還舉過一個例子,女人往往愛說:“我覺得你不愛我。”這也是你的看法,而非感受。女人常常覺得我的感受說出來就沒勁兒了,我不說出來感受。這真是溝通上的認知誤區(qū),害人不淺。切忌,清楚大膽的表達你的感受!把“我覺得.”變成“我感到.”。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三、感受的根源是你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強調,你有所感受的根源不在于別人的行為刺激,而在于你自己本身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明白了這一點,在溝通時就應該不去指責別人,而是從自身找到情緒波動的原因。對他人的指責、批判、評論以及分析其實反映了我們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自己的主張,別人的反應往往是申辯和反擊,反

11、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并能體會到別人的需要,那么對方就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聽到說出你的需要。凡事有溝通就是有需要。雙方為什么會吵架,其實本質上都是有需要,我們都需要改善雙方的生活,比如對方一個習慣,一個錯誤讓你受不了,你要知道只有這個雙方的需求被滿足了,這個溝通危機才會被解除,兩個人才有可能回到正確的軌道,可是我們總是習慣隱藏我們真正的需要,然后無休止的職責對方。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四、明確具體的提出你的請求1. 清楚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什么,而不是希望他不做什么。2. 請求越具體越好,不能含糊不清,不適用抽象語言。3

12、. 提出請求后,請對方給予反饋,并表示感謝。4. 讓對方認識到你提出的是請求,而不是命令。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的請求就會受到懲罰,那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聽到命令,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服從,要么反抗。所以一旦別人覺得我們是在命令,就不會愿意滿足我們的請求。如何區(qū)分請求和命令?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或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打到目的,這也是命令。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很多時候我們不愿意請求是因為勇氣不足我們被一個叫做“虧欠”的東西所羈絆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愛?蘇菲派詩人魯米寫道:“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qū)分之外,有

13、片田野。我將在那里見你。”然而,語言使我們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長將人分類,把人看作好人或壞人,正常或不正常,負責任或不負責任,聰明或愚蠢,等等。暴力的根源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沖突歸咎于對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者是如此,不論是語言、精神或身體的暴力,還是家庭、部落以及國家的暴力。冷戰(zhàn)期間,我們看到了這種思維的危險性。美國領導人把前蘇聯(lián)看作是致力于摧毀美國生活方式的“邪惡帝國”;前蘇聯(lián)領導人將美國人看作是試圖征服他們的“帝國主義壓迫者”。雙方都沒有承認內心的恐懼。我們大多數(shù)的人使用的語言傾向于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異化的溝通方式的基礎是性惡

14、論。長期以來,我們強調人性本惡以及通過教育來控制天性。這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慮,以致不愿去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第三章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并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qū)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于聽到批評,并反駁我們。非暴力溝通是動態(tài)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例如它會說“歐文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說“歐

15、文是個差勁的前鋒。”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jīng)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使用以下表達方式時,我們可能就已經(jīng)忽視了感受與自身的關系:只提及相關事情。“公司海報出現(xiàn)拼寫錯誤使我很生氣。”“這件事令我心神不寧。”只提及他人行為。“我生日那天你沒打電話,我很傷心。”“你沒有把飯吃完,媽媽很失望。”指責他人。“我很傷心,因為你說你不愛我。”“你很生氣,因為老板說話不算數(shù)。”我們可以通過“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系。如:“看到公司海報出現(xiàn)拼寫錯誤,我很不

16、高興,因為我重視公司的形象。”“你沒把飯吃完,媽媽感到失望。因為媽媽希望你能健康成長。”“老板說話不算數(shù),我很生氣,因為我想有個長假去看弟弟。練習一:觀察或評論?完成以下的練習,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熟練區(qū)分觀察和評論。請標出那些只是描述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的句子。1、“哥哥昨天無緣無故對我發(fā)脾氣。”2、“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3、開會時,經(jīng)理沒有問我的意見。4、我父親是個好人。5、邁克的工作時間太長了。6、亨利很霸道。7、本周彼得每天都排在最前面。8、我兒子經(jīng)常不刷牙。9、里奇告訴我,我穿黃色衣服不好看。10、姑姑在和我說話時愛發(fā)牢騷。理解:1、“哥哥昨天無緣無故對我發(fā)脾氣。”“無緣無故”

17、是評論。此外,我認為說哥哥發(fā)脾氣了也是評論。他也可能是感到害怕、悲傷或別的。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哥哥告訴我,他生氣了。”或“哥哥用拳頭砸了桌子。”2、“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觀察3、開會時,經(jīng)理沒有問我的意見。觀察4、我父親是個好人。“好人”是評論。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在過去的25年中,父親將他工資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了慈善機構。”5、邁克的工作時間太長了。“太長了”是評論。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本周邁克在辦公室工作了60小時以上。”6、亨利很霸道。“很霸道”是評論。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是評論:“亨利在她姐姐換電視節(jié)目頻道時,撞了她一下。”7、本周彼得每天都

18、排在最前面。觀察8、我兒子經(jīng)常不刷牙。“經(jīng)常”是評論。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本周我兒子有兩次沒刷牙就上床睡覺。”9、里奇告訴我,我穿黃色衣服不好看。觀察10、姑姑在和我說話時愛發(fā)牢騷。“愛發(fā)牢騷”是評論。不帶任何評論的話:“本周姑姑給我打了三次電話,每次都說別人不尊重她。” 練習二:表達感受看看以下的句子是否表達了感受。請標出那些表達感受的句子。“我覺得你不愛我。 ” “你要離開,我很難過。 ” “當你說那句話時,我感到害怕。 ”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會覺得你不在乎我。”“你能來,我很高興。 ” “你真可惡。”“我想打你。” “我覺得我被人誤解了。”“你幫我的忙,我很開心。 ”

19、“我是個沒用的人。”理解:“我覺得你不愛我。 ” (這是對他人生活感受的判斷。) “你要離開,我很難過。 ” “當你說那句話時,我感到害怕。 ”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會覺得你不在乎我。”(這是對他人態(tài)度的判斷。”我進來的時候,你沒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單。) “你能來,我很高興。 ” “你真可惡。”(這是評價。) “我想打你。”(這表達的是想法。“我想到你,就火冒三丈。”是表達感受。) “我覺得我被人誤解了。”(這是對他人觀點的判斷。表達感受的是“我感到郁悶”或“我很傷心”) “你幫我的忙,我很開心。 ” “我是個沒用的人。”(這是自我評價。表達感受的是“我很沮喪”或“我十分傷心”)1)下列詞語可用來表達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的感受:興奮,喜悅,欣喜,甜蜜,精力充沛,興高采烈,感激,感動,樂觀,自信,振作,振奮,開心,高興,快樂,愉快 ,幸福,陶醉,滿足,欣慰,心曠神怡,喜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