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詳解2課件_第1頁
老子五章詳解2課件_第2頁
老子五章詳解2課件_第3頁
老子五章詳解2課件_第4頁
老子五章詳解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經典文化研讀 老子五章第1頁,共34頁。7/29/20221老子雖是小吏,學問卻非常好老子是我國春秋末期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中國道家文化的創始人。雖然老子是被世界譽為中國第一哲人,被譽為東方的思想巨人,但是老子的生平已經無法詳考了,因為時間太久了,在公元前6世紀。但是,我們感謝司馬遷寫了史記,里面有一篇老子傳,給我們留下了一些老子的事跡。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據說,老子出生在一個有學問的家庭,在周朝的時候,做過周守藏室之史。守藏室之史相當于什么呢?就是相當于朝廷管理圖書典籍的一個小官員。這個官因為官職太小,每次上朝的時候,大官都有座位,國王賜座位了,他的官太小了,就沒有資格坐下來記

2、東西,就靠著柱子去記錄,所以有時候也叫他柱下史,如果你們有機會到河南鹿邑縣去看一下,就會看到一個柱下史,就是這么來的。第2頁,共34頁。7/29/20222據史記和其他古代典籍記載,孔子曾從山東到洛陽向老子請教過,人家問他對老子的印象怎么樣?孔子講: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至于龍,吾不能知;吾今見老子,其猶龍耶?這就是說他對老子的評價很高,對老子非常敬佩。老子雖然官不大,學問卻非常好,是盛名遠播的大學者,是很有智慧的老人。他觀察到周朝將要亡了,覺得這個官不能再當下去了,他就準備退隱了。退隱的時候,要從洛陽經過函谷關,函谷關就是現在河南的三門峽市。到了函谷關以后,函谷關守官

3、知道老子是很有學問的人,就說,你既然想退隱,我想請你把你的思想寫下來,老子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所以就寫了道德經上下篇。第3頁,共34頁。7/29/20223從函谷關繼續往西走就到了秦,就是到了現在的陜西這一帶。到了秦以后,他就隱居起來了,游歷名山大川,最后選擇了在風景秀麗的這一帶隱居下來,進行考察講學。后來,老子長壽而終。因為他是一個大學者,他給當地人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當地人非常懷念他,在他死了以后,有很多人去吊唁,吊唁的時候,很多人都痛哭流涕,非常傷心,唯獨他的老朋友叫做秦佚的前往吊唁,既不痛哭也沒有任何悲哀的感覺,大吼了三聲走了。有人問他,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嗎?為什么這樣表現呢?怎么不痛哭

4、呢?秦佚就解釋,他說,我為什么要哭呢?人呀,適時而生,適時而走,這個完全合乎自然之道。我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老子這本書,一共是5000字,從內容上講是道德之學,所以后來就叫道德經。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擊盆而歌第4頁,共34頁。7/29/20224儒家孔子孟子入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人文情懷民本思想第5頁,共34頁。7/29/20225道家老子莊子逍遙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嗚呼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出世第6頁,共34頁。7/29/20226老子哲學本體論可叫做“道”論。“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全書81章,直接談及“道”的有77章。“道”

5、字出現74次,運用形象、概念和推理方法,從不同層面闡述關于“道”的哲學。 第7頁,共34頁。7/29/20227大道虛無第8頁,共34頁。7/29/20228第一章 眾妙之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非:不是;常:永恒不變名:命名故:發語詞徼:極限第9頁,共34頁。7/29/20229這里,老子提出了三個概念:道、無、有。什么是“道”?道是有、無的統一。什么是“無”?“無”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指沒有形象,沒有體積。它和具體的事物不同,指的是空間,是不確定性的存在。什

6、么是“有”?“有”是萬物的開端,指能夠被人感知的事物的確定性。萬物來源于“有”與“無”。有與無的作用是玄妙的,“玄妙”才是萬物產生的根源。 第10頁,共34頁。7/29/202210道的存在形式是虛無的,所謂虛無是說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且是無法證明的。但是,道是天地產生的契機與開端。天地就是在這虛無不見而且不可名狀的道之中產生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道”稱為“無”,把它看作是天地之始。有了天地,才能產生萬物,所以,我們可以把天地稱為“有”,把它看作萬物的母親。有了道,有了天地,有了萬物,人類社會就賴以產生和存在了。 第11頁,共34頁。7/29/202211一個大師曾這樣說過:道是不可言說的,

7、因為道和語言不存在同一個層面。例如蛋殼內的蛋黃,永遠無法看到這個蛋完整的時候。道就是這個完整的蛋,而語言是蛋黃。蛋黃永遠無法描述這個蛋。 在得道者那里,他不言不語可以與道合一。當離開道的境界,用語言描述道的時候,只是一種“回憶”、一種“味道”,但永遠無法描述完備。一個大師甚至不愿意說話,他們沉浸在這種境界中,他們分享他們的存在。第12頁,共34頁。7/29/202212道是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因人認識到了而存在,也不因為人沒有認識到而消失。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自以為是,不要認為只有人才能稱之為“大”。 第13頁,共34頁。7/29/202213“道”

8、怎樣演化為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事物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分化的過程。第14頁,共34頁。7/29/20221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好的東西斯:就之:主謂間惡:丑相互依存相互轉化辯證法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存因此順應自然規律不刻意去做作:生長不是世界的開端有:據為己有為:培育恃:依仗邀功居:居功唯:因為失去第15頁,共34頁。7/29/202215道家的無為,并非無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

9、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愿望和想象行事 。第16頁,共34頁。7/29/202216“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好靜”是針對統治者的騷擾而提出的,“無為”是針對統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無欲”是針對統治者的貪欲而提出的。老子認為,為政者應當能做到“無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壓迫。讓人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夠安平富足,社會自然能夠和諧安穩。 第17頁,共34頁。7/29/202217總結第18頁,共34頁。7/29/202218大道虛無道法自然道演化為萬物無為而治道可道,非常道;自然而然的存

10、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針對統治者提出的第19頁,共34頁。7/29/202219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放棄作為回歸準則顯露表現告訴人們回到嬰兒狀態逍遙游境界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效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20頁,共34頁。7/29/20222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柔克剛知者樂水:水的動感,韌性自信,隨岸賦形第21頁,共34頁。7/29/202221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11、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忍受恥辱這災禍臥薪嘗膽在別人眼中是柔弱的像水一樣甘于處下第22頁,共34頁。7/29/202222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陳列,使用回歸使動用法用不著注重生命沒有苛政沒有戰亂理想狀態安居樂業第23頁,共34頁。7/29/202223這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老子用理想的筆墨,著力描繪了“小國寡民”的農村社會生活情景,表達了他的社會政治理想。這個“國家”很小,

12、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大約相當于現在的一個村莊,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民風淳樸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們用結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斗智,也就沒有必要冒著生命危險遠徒謀生。老子的這種設想,當然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第24頁,共34頁。7/29/202224老子面對急劇動蕩變革的社會現實,感到一種失落,便開始懷念遠古蒙昧時代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這是一種抵觸情緒的發泄。晉朝時陶淵明寫了一篇傳誦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記,應該講,此文顯然受到老子的影響。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 邊城第25頁,共34頁。7/29/202225總結第26頁,共34頁。7/29/202226嬰兒狀

13、態以柔克剛小國寡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第27頁,共34頁。7/29/202227生命意識宇宙情懷第28頁,共34頁。7/29/202228故故常無,欲以觀其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耶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君安與項伯有故此物故非西產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句首發語詞原因先例交情本來特意所以仍舊第29頁,共34頁。7/29/202229絕絕圣棄智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佛印絕類彌勒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棄絕,斷絕橫渡非常,很奇特與世隔絕第30頁,共34頁。7/29/202230屬故令有所屬衡少善屬文屬予作文以記之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在骨髓,司命之所屬名屬教坊第一部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依從寫文章囑咐類,輩掌管列入,編入連接,跟隨連續不斷地第31頁,共34頁。7/29/202231見見素抱樸酈元之所見聞于是入朝見威王暴見于王,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