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自然地理條件 1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2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縣域人口與城鎮體系發展現狀 3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4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旅游資源概況6 HYPERL
2、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六章縣域公共服務設施現狀 8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縣域設施現狀9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章歷史文化保護現狀 9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章縣城發展現狀10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章城區園林綠化情況 10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
3、rent Document 第十一章城區道路交通系統 10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二章給水排水工程11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三章電力電訊工程 15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四章供熱燃氣現狀 15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五章環境保護現狀16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六章防災
4、減災現狀16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第一章自然地理條件一、地理位置隆德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為固原市所轄,位于北緯 35度21分至35度47分、 東經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西北、東北、東南與固原市西吉、原州區、涇源接壤,西、 南與甘肅省靜寧、莊浪縣交界。縣境南北長 47公里,東西寬41公里,總面積985平方公里。 312國道橫貫東西,青(島)蘭(州)高速公路橫穿全境,中(衛)寶(雞)鐵路比肩而過, 隆(德)秦(安)省道和隆(德)張(易)縣道分別穿越南北,六盤山機場距縣城50分鐘車程。隆德 是西北聯系中原、華中及西南地區的通衢要地。隆德縣城位
5、于縣境中東部,海拔 2100米,地勢東高西低。東距六盤山10公里,北距銀 川410公里,西去蘭州280公里,東去西安340公里,距固原市區66公里。清涼河在城南, 清流河在城北,二水在城西三里店交匯。城東有龜山 (東山堡),北為象山,西是鳳山。 二、自然條件1、地形地貌六盤山橫貫縣域東部邊境,地勢東高西低,由六盤山朝南、北、西三向分野,海拔高程 在17202942米。地貌類型可分為山地、黃土丘陵和河谷川地。山地境內東部的六盤山是本縣群山的主脈和總干,大致呈南北走向,長約 40公里,海拔高、 坡度陡,是渭河水系同涇河、清水河的分水嶺。按海拔高度,依次分布著米崗山(2942米)、六盤山(2900米
6、)、大爺頂山(2861米)、月牙山(2847米)等,此外散布在全縣較有名的 山峰有:鳳太山、牡丹山、清涼山、煙霧山、五龍山等十幾座,海拔在21002900米之間。土層較薄,水土流失嚴重,部分山地巖石裸露等。山地大多分布于沿六盤山脈南北側的山河、 陳靳、好水、觀莊、城關等鄉鎮,總面積為 49.87萬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33.3%。黃土丘陵黃土丘陵地主要分布于縣域中、西部,坡度較大,沖溝密布、切割強烈,土層深厚、自 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區內長度1公里以上的河溝1442條,大部分河溝干涸,溝內階 地、堀臺地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較強,是縣域黃土丘 陵土地之精華,
7、黃土丘陵區面積 83.51萬畝,占全縣總土地面和的55.7%。主要分布在鳳嶺、 張程、好水、觀莊、奠安等處。河谷川地境內分布著大莊河、觀堡河、好水河、渝河、甜水河、甘渭河、莊浪河等7條向西的河流,形成了山谷中的河谷川道,從北到南有好水川、沙塘川、溫堡川等,最小的河谷川地寬 則3 4kni窄則幾十米,成間斷的產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質地好,土壤肥沃,光 照足,氣溫較高,有便利灌溉條件,是全縣主要的糧食高產區,面積為 16.54萬畝,占全縣 總土地面積的11.0%。2、氣候隆德縣境屬內陸性季風氣候,處在中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過渡地帶,四季不分明, 冬長且冷,春秋涼爽,更短而溫和。晝夜溫差大
8、,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迅速,無霜期短; 干旱、霜凍、冰雹等自然性災害天氣頻繁。河谷川道農牧區屬濕潤干旱過渡地帶,氣候干燥, 黃土丘陵農林區屬半干燥溫熱氣候,六盤山西麓水源涵養林區寒濕多雨。據歷年的氣象資料, 年平均氣溫5.1 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1.4 C,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25.7 C,歷年最冷月 平均氣溫為-10.5 C,歷年最熱月平均氣溫為18.3 C,大于10c的年積溫為2014C,平均無 霜期124天。境內氣溫大致呈西暖東冷,南暖北冷,氣候特點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 年均降水量515.8mm季節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的 7、8、9三個月,占全年總降 水量的58.8%
9、,春季和初夏常有干旱發生,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降水地域差異大, 大致為東多西少,年降水量最多與最少相差203.9mm全年潛在蒸發量在600至769mm年平 均日照時數為2228.1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0%最高值為2465.8小時,最低值為1853 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2.04千卡/cm2。由于地處大陸腹地,海洋季風邊緣,六盤山橫亙,對東移冷氣流有明顯繞流作用,年最 多風向為東南風,年平均風速 2.14m/so 三、資源概況1、生物資源縣境內人工植被主要是人工種植的各種糧食作物(如:小麥、玉米、蠶豆、豌豆) 、各種 牧草(如:紫花苜蓿、草木棲、紅豆草)和樹木(如:楊樹、柳樹、榆
10、樹、松樹、果樹)以 及少量蔬菜藥雜。自然植被以天然牧草為主,多為旱生的多年生禾、蒿類雜草。另外,自然 植被還有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于崇安林場和峰臺林場,以山楊、山柳、樺、青松、五加類、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酸刺、沙棘等樹種為主。境內動物有34種,禽類81種,魚類10種,昆蟲154種,其它環節、節肢、軟體動物 20余種。2、水資源縣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總量5.3億立方米,水質良好,雖利用率低,可利用潛力很大。 大的河流自北向南依次有唐家河、什字路河、好水河、渝河、甘渭河、莊浪河和水洛河。地表水地表水分布均勻、流量穩定、水質較好,其礦化度多在0.51.1克
11、/升,PH值為7.57.7 , 適用于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地表水徑流量 1.5億m3約占總產水量的27.6%,多為水庫蓄 積(即十個國營水庫)。地下水地下水儲量約37862630萬m3,并多處天然露頭。主要用于全縣城鄉人民生活用水,大 部分地下水埋藏很深,對土壤無明顯作用。3、土壤資源全縣土壤總面積為134080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90.1%,主要土壤類型有:淋溶灰褐土(棕壤)主要分布于六盤山主脈石質山地的陰坡。 地勢高,海拔高度多在23002800米。地形 陡峭,地面坡度大,面積31461畝,約占土壤總面積2.3%。灰褐土土層中夾有石塊,面積28653畝,占土壤總面積的2.1%.亞高山草甸土
12、(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六盤山主脈山坡或山梁頂部, 分布的地形部位高,多在海拔2700米以上,氣 溫低而多風,不易生長林木,可作牧業用地,面積 8937畝,約占土壤總面積0.7%。暗灰褐土主要分布于崇安林場、陳靳、城關和觀莊等鄉鎮,一般陽坡面積較大,面積 21533畝, 約占土壤總面積1.6%。黑井土是在半干旱草原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于黃土丘陵坡地及觀莊、神林、沙塘、聯財、城關等鄉鎮的川地上。潮土(草甸土)多分布于河灘地等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一般地下水埋深0.51.0米,面積很少。另外,還有沼澤土、黃綿土和新積土等。4、礦產資源隆彳惠縣內已知的礦藏有:油頁巖、泥巖、銅、
13、石英砂巖、砂礫石、磚瓦粘土、泥灰巖、 石膏8種。礦產地29處,其中中型礦床4處,小型礦床8處,礦點17處。5、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隆德地處六盤山地區,自然景觀資源以山地景觀為主,比較有名的有六盤山、鳳太山、 北象山等。人文景觀資源主要有新石器時代遺址 5處,古城寨堡及古戰場遺址 6處,古墓葬4處, 廟宇寺觀7處,革命舊址4處,其中以六盤山紀念亭、竹林廟、石窯寺、清涼寺、北聯池等 較為出名。民間活動及藝術有社火、彩燈、農民畫、刺繡、剪紙、雕塑、民間文學、書法等,均有 一定成就和鮮明特色。6、土特產資源境內有野生和人工種植的中藥材 300余種,其中杜仲、當歸、三七、麝香、枸杞、大黃、 甘草、黃黃、貝母
14、、黨參、地黃等。小雜糧有豆類、養麥、燕麥、馬鈴薯、胡麻。藻類有發 菜、蘑菇、木耳。其它如黃花菜、花椒、蕨菜、桃、杏。第二章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一、歷史沿革隆德秦時稱朝那縣,屬北地郡管轄。漢朝、三國時期為阪道,屬安定郡管轄,晉代南北 朝時,屬安定郡,隋朝初屬安定郡,后屬平涼管轄。唐朝、五代時期屬渭州管轄。宋朝在境 內筑羊牧隆城,后又改為隆德寨。金代隆德設縣,隸屬鳳翔路管轄。元朝由靜定州管轄。明 清兩代,隆德縣歸平涼府管轄。民國時期屬涇源道管轄。1949年8月3日隆德解放后,屬甘肅平涼地區,1958年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地區(現固原市)。轄地經1953年、1955年、1958 年三次和靜寧、西吉縣互
15、相調劃成今現狀。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原隆德縣古城,在今縣城西北九十里處,宋天禧初,筑羊牧隆城,慶歷三年改為隆德寨。金元年時期遷于六盤山西十五里處,也就是現在的隆德縣城。二、行政區劃全縣共轄全縣轄3鎮10鄉,1個街道辦事處,119個行政村,624個村民小組和三個居 委會。縣政府駐地位于六盤山街道辦事處。第三章縣域人口與城鎮體系發展現狀、縣域人口1、1999-2009年縣域人口資料表1-1 1999 年一2009年隆德縣人口變動統計表年份總人口(人)非農人口(人)自然增長率(0)機械增長率(%。)19992135341641013.85200021665
16、82353211.572.852001216954257479.79-8.432002215625258968.13-14.292003216715257347.63-2.602004188179170835.79-15759-17.722006180678186547.64-37.692007180484208968.462008180813222108.352009179689233449.17-14.432、2009年縣域人口資料2009年底,全縣共有戶籍人口 17968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23344人,占總人口的12.99%, 農業人口 156
17、345人,占總人口的 87.01%。男女比例為107.8: 100,人口出生率17.80%, 死亡率9.65%,自然增長率8.14%,人口機械變動率-14.43 %。表1-2 2009年隆德縣人口概況鄉鎮名稱年末總戶數(戶)年末總人口(人)本年度人口變動(人)合計合計性別出生死亡遷入遷出非 口男女省內省外省內省外合計510821796892334493218864713208174023715504577936城關鎮1095329855180851546114394472323675166269126沙塘鎮48881791283090518861213402425321272聯財鎮314611
18、6756045966570915944515211962神林鄉31771145449258735581130371074321359張程鄉30941107638957725304428443891438460觀莊鄉4836195444001028992553011451852533759好水鄉232386722144568410410570752117355楊河鄉286311351224591754346404741610144121鳳嶺鄉35631290646167856121206153594032677奠安鄉24908486358447340139637702699148溫堡鄉56282
19、2009736113061070323618817170326134山河鄉2389808438743233761123156632269540陳靳鄉1732666516434343231999468838823資料來源:隆德縣公安局二OOl年人口統計年報工作總結與數據質量分析報告3、隆德縣生態移民情況隆德縣移民搬遷工程共經歷三個階段, 累計移民5萬多人。第一階段是80年代初年,向 隆湖開發區實施的吊莊移民,搬遷 3萬人。這是隆德縣移民搬遷時間最早、人數最多、點最 集中、效益最明顯的搬遷工程;第二階段是 1998年-2000年,向紅寺堡開發區實施的扶貧移 民9000人;第三個階段是2001年-2
20、009年實施的生態移民。對全縣13個鄉鎮中,交通不便、 人畜引水困難、發展后勁不足的村組先后向紅寺堡開發區和長山頭、渠口、簡泉、南梁等國 營農場等地實施整村整組累計移民1.5萬人。二、城鎮體系發展現狀現狀隆德縣轄3鎮10鄉,即城關鎮、沙塘鎮、聯財鎮和神林鄉、張程鄉、觀莊鄉、好水 鄉、楊河鄉、鳳嶺鄉、奠安鄉、溫堡鄉、山河鄉、陳靳鄉。2009年,城鎮人口 39170人,占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總人口的21.8%城鎮密度為3.05個/千平方公里。城關鎮是全縣的行政中心,經濟、文化發達。第二、第三產業門類較多,在全縣經濟中 的地位突出,是一個綜合性城鎮。聯財鎮
21、與固原市西吉縣和甘肅靜寧縣接壤,交通便利,商業貿易發達,以藥材、果蔬、 三豆及日用品流通為主,是地區性的專業商貿城鎮。沙塘鎮商貿業發達,以牲畜、農副產品、日雜用品交易為主,食品加工業也較發達,是 以商貿為主、輕加工業為輔的小城鎮。全縣主要集鎮職能情況:楊河:是具有歷史傳統的、以牲畜交易為主的商貿型集鎮。山河:是具有歷史傳統的集鎮,為竹木、山貨集散地,品種達 40余種,主銷于西吉、靜 寧、莊浪、華亭、會寧、平涼等地區,次銷于隆德縣。溫堡:是以建材、農具、文具、服裝加工為主的工業集鎮。現狀城鎮以城關鎮規模最大,是第二位沙塘鎮規模的10倍多,是最小集鎮規模近100倍,這說明縣域首位城鎮與其它城鎮的差
22、距大,城鎮發展水平不平衡。這種整體較小的規模,發展也不經濟,難以起到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目前,縣內主要城鎮(建制鎮)全部集中分布于河谷階地沿312國道30km范圍內,平均每隔10km左右就有一個城鎮,在縣內其它地區卻沒有一座城鎮。第四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2013年,縣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核心, 通過促運行、擴投資、穩增長、調結構,全縣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人民生活進一步改 善,社會各項事業穩步健康發展。一、綜合據初步核算,2013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1
2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 年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67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53 億元,增長20.2%,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實現增加值 1.84億元,增長23.6%,建筑業實現增加 值2.69億元,增長17.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94億元,增長13.3%。人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99元,同比增長18.0%。三次產業構成為27.3: 26.4: 46.3,呈現“三一二”結構, 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8.2%、27.1%、48.7%。二、農業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13年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0.36億元,比上年
24、增長18.2%。 其中種植業產值6.56億元,增長19.8%;林業總產值0.35億元,增長6.9%;牧業總產值 2.95億元,增長16.9 %;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0.49億元,增長13.1 %。全年勞務輸出4.94 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4.39億元。種植業結構得到有效調整。按照“壓夏增秋、穩糧擴經”的思路,加大了經濟作物和優 質高效農作物的種植。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7.92萬畝,比上年下降1.0%。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5.06萬畝,下降8.8%。秋糧播種面積22.86萬畝,增長4.9%,秋糧中馬鈴薯面積為 15.60萬畝,增長0.8%;玉米面積7.09萬畝,增長16.6%。經濟作物19.36
25、萬畝,增長9.0%, 其中:中藥材種植面積6.51萬畝,增長44.1%。種植業內部結構得到合理調整。全年糧油總 產量達94221噸。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2013年,縣委、政府著力加強對養殖示范村(小區)、示范戶的 扶持,強化技術推廣和服務,確定楊河、張程兩個民族鄉為肉牛養殖率先實現小康示范鄉, 縣婦聯爭取國家1億元婦女創業貼息貸款,同時縣農牧、扶貧等部門爭取項目在圈舍建設、 基礎母牛購置等方面給予了更大的扶持,有力促進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截止12月底,牛存欄4.19萬頭,同比增長5.5%;生豬存欄5.05萬頭,增長27.5%;羊只存欄5.02萬只,增長 27.3%;肉類總產量10477噸,增
26、長9.9%,其中:豬肉產量4090噸,增長5.8%。預計完成畜 牧業總產值29544萬元,實現畜牧業增加值12917萬元,現價增長16.9%,扣除價格因素, 實際增長5.8%。林業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堅持“生態立縣”的理念,突出抓好以退耕還林、綠色屏障為 重點的生態林業建設,全面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荒山荒溝治理、農田林網、新農村及移 民新村綠化、鄉村道路綠化、工業園區綠化等一批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全年造林面積(成活 率85%Z上)5.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6.5%,比上年增長6.5%。育苗面積2.8萬畝,比 上年增長64.7%,零星植樹161萬株,與上年持平。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2013年
27、底,全縣擁有機械總動力 23.3萬千瓦,比上年增加 1.2萬千瓦,增長5.5%,完成機耕田34.5萬畝,機械收獲16.5萬畝,機械鋪膜15萬畝,耕、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50.1%。農機經營總收入9671萬元,比上年增加1316萬元,增長 15.8%;農機戶土純收入5803元,比上年增加1037元,增長21.8%。三、工業和建筑業工業:以六盤山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引進了日普電動車、日普水泥磨粉站、日普藥業、 閩寧重工、大連佐源、廣州香雪、深圳恒源人造花等工業企業落戶投產,有力拉動了全縣工 業經濟健康發展。2013年,全縣完成工業總
28、產值 60879萬元,比上年增長31.8%,實現增加 值1842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 23.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 15493萬元,增 長65.5%,實現增加值397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0.0%;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產值45386 萬元,增長23.3%,實現增加值1445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2.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 企業累計實現銷售產值14420萬元,增長63.8%,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3.1%;實現利潤總額 399萬元,增長90.4%;全員勞動生產率507977元/人,增長23.1 %。工業經濟對全縣經濟 增長的貢獻率為11.4%。建筑業:在固定資投資拉動下,全年
29、完成建筑業增加值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四、固定資產投資2013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29.96億元,同比增長32.1%。縣內500萬元以 上的項目完成投資23.68億元,增長31.9%,占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79.1%。廳局級及 農村完成投資6.27億元,增長33.2%。2013年,全縣農林牧漁業投資23210萬元,下降28.4%;農林牧漁服務業投資990萬元, 增長9.3%;制造業投資38474萬元,增長159.4%;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投資 6077萬元,增 長32.7%,電力燃氣水的生產供應業投資 4491萬元,增長21.2%;建筑業投資11391萬元, 下降4
30、5.5%;房地產業投資58918萬元,增長111.2%;水利環境管理業投資 41252萬元,增 長46.3%;教育業投資13228萬元,下降38.8%;衛生社會保障業投資 2307萬元,下降25.3%;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14460萬元,增長343.4%=五、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認真實施國家“雙百市場”、“萬村千鄉市場”和自治區“三新”工程,不斷拓寬消費市 場。同時依托六盤山紅色旅游,老巷子、神林農業觀光旅游區等優勢資源,有力促進了我縣 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的健康發展。2013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貿易業 3.96億元,
31、增長13.2%,住宿餐飲業0.63億元,增長 25.1%。全年完成集市貿易成交額 2.15億元,同比增長15.0%。六、交通、郵電業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201萬人次,下降3.4%,公路貨運量56萬噸,增長3.7%,完成旅 客周轉量10695萬人公里,下降22.4%,貨物周轉量11543萬噸公里,增長4.0%。實現郵電業務總量5452萬元,比上年增長18.0%。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1萬戶,比上年 下降14.1%;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1.2萬戶,同比增長9.8%;全縣互聯網寬帶撥號用戶5762戶, 同比增長26.0%。六、財政、金融、保險業2013年全縣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9637萬元,比上年增
32、長51.1%,實現人均財政收 入529元,增長51.1%;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92110萬元,增長11.7%。2013年底,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32.74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城鄉居民 儲蓄存款余額20.77億元,增長19.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5.07億元,增長25.6%。全縣實現各類保費收入2224萬元,比上年下降8.4%;全年支付各項賠款925萬元,比 上年增長73.8%。七、教育和衛生和社會事業教育:2013年,各級各類學校159所,其中:普通中學13所、小學116所(含幼兒園)、 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35396人,其中:普通中學14094人、小學18278人
33、、職業中學3024 人;有專任教師2426人,其中普通中學875人、職業中學94人、小學1457人。衛生:2013年底全縣有衛生機構22個,床位505張;衛生技術人員456人。文化旅游:2013年接待各地來隆游客30.2萬余人,旅游業社會總收入 2400萬元。全縣 現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300多家,通過新建、改建、維修三種模式建成文化大院 22家,向全 縣118家新建數字“農家書屋”配發圖書 2000冊、書柜16個。積極開展“送圖書下鄉”活 動,累計送書2500冊。廣場文化活動從5月初啟動至10月底結束,共演出116場次,有39 支基層文藝團隊參演,觀眾達到 11.2萬人次。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34、 2128場。全縣廣播電 視的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8.2%,直接受益農村群眾達15.3萬人。全年放映農村電影放映1843 場、觀眾59.94萬人次。八、人口據2013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顯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2.36 %0,死亡率為4.66 %0,人口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自然增長率7.7 %0,年末總人口 182090人,其中男性人口 94346人;女性人口 87744人,性 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7.5,人口密度(按戶籍人口)184.9人/平方公里。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215元,增長11.3%,農民人士純收入
35、5350元,增長 14.5%。全縣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73056人,參加城鎮養老保險人數8211人,完成基本養老保 險收繳3455萬元,其中: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42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034 萬元;參加城鎮醫療保險人數 21414人(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 127332人。十、安全生產2013年,安全生產事故共計104起,比上年增加21起,增長25.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 51起,增加21起,增長70%消防火災事故53起,與上年持平。安全生產事故中死亡 6人, 下降50.0 %。直接經濟損失58.52萬元,下降42.3%。近年來,隆德縣經濟發展迅速,2009年全縣實現
36、國內生產總值 9.42億元,比上年增長 17.32%。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 24520萬元,增長11.0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 23485 萬元,增長38.17%;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6214萬元,增長12.10%。第一、二、三產業增加 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7.50: 21.17: 51.33調整為26.02: 24.93: 49.05。人均GDR到4455元,同比增長17.73%。2009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 5457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 9.00%。實現農 林牧漁業增加值24520萬元,比上年增加2434萬元,增長11.02%。全縣糧食總產量8.88萬 噸,
37、較上年增長1.44%。到2009年末,全縣工業完成總產值29844萬元,較上年增長42.17%。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 3603萬元,增長90.63%;規模以下工業完成26241萬元, 增長37.37%。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0496萬元,同比增長37.18%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601萬元,同比增長39.6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共 完成27398萬元,增長20.77%。2009年末,全縣銀行存款余額 129744萬元,增長22.15%。 全縣財政收入2363萬元,同比增長20.07%。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 2959元,增長13.7%。全 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0117
38、.02元,較上年增長10.80%。全縣非公有制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現有非公經濟實體6611個,完成總產值5.1億元,增 長15%隆峰水泥、國聯淀粉等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正常,方圓養殖、隆昊肉類、嵐鳳酒廠完成了擴建和生產線技術改造,四興香醋榮獲“寧夏名牌產品”稱號。全縣創業工程發展迅速,現已建成沙塘馬河大學生設施農業創業園、六盤山文化創業街、 楊家店民俗文化旅游創業村等創業基地。開發創業項目 41個,培育小企業43戶,創造就業 崗位700多個。第五章旅游資源概況隆德縣位于六盤山西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特殊的環境造就了隆德縣豐富的人 文和自然景觀。山川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饒,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勝地
39、。有六盤曉翠、石 窟磨日、晴嵐山寺、九龍蓮池、象山園、范公峽、楊家店民俗文化村等八大景觀。根據2001年國家旅游局資源開發司與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關于中國旅游普查規范(試行稿)修訂案中“新擬中國旅游資源分類系統規劃”,經查閱資料、實地調查,將隆德旅 游資源統計并分類。1、自然景系(1)地文景觀A、黃土高原景型該地貌分布范圍廣,面積約占63.8%,主要在風嶺、桃山、桃園、張程、好水、觀堡、 大莊、奠安、楊溝、崇安等處,總面積 513平方公里。R名山風光景型六盤山,為渭河、涇河和清水河等黃河重要支流發源地,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綠洲” 和“天然動植物園”。(2)水域景觀A河流水域景型大莊河、觀堡河、好
40、水河、渝河、甜水河、甘渭河、莊浪河。R水庫湖泊景型羅家峽水庫、三里店水庫、桃山水庫、清涼水庫、張銀水庫、小河水庫、黃家峽水庫、前河水庫、紅堡水庫、將臺水庫、杜川水庫、前莊水庫、范家峽水庫等26處水庫。(3)生物景觀防護林景型:三北防護林,碾溝、山莊、張程、崇安、好水五個萬畝林場。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生態農業景型:河谷川道農牧區,黃土丘陵農林牧區,六盤山西麓水源涵養區,312國道兩側田園風光等。2、人文景系(1)歷史文化遺產A、人類文化遺址景型周家嘴頭遺址、頁河子遺址、勝利遺址、上齊遺址、堡溝等遺址。B、古城古堡遺址及古戰場景型德順軍故址、六盤關寨、神
41、林堡、邸店堡、東山堡、好水川古戰場。C、古墓古建景型李家嘴宋墓、姚王墓、金墓葬、廣濟禪寺塔下地宮。D石窟寺廟景型韓魏公祠、龍王祠、石窟寺、清涼寺、祝霖寺、惠澤大王祠、廣濟禪寺。E、各類文物景型1990年館藏文物計986件,數量較多為陶瓷器,銅器及鐵器。石碑 5方,名書繪畫84 件。F、革命紀念地景型好水鄉革命舊址、李家溝革命舊址、紅軍長征紀念亭。(2)抽象人文吸引物A民間傳說民俗景型董娘娘為民求瓦傳說、阿彌托佛傳說、鳳凰山傳說、望郎山傳說、五龍王的傳說、端陽節、插楊柳、點高山、避端午的傳說等。B、地方文學作品景型杜甫靈湫詩,李若素盤山五月雪、隆邑歲感,王宗杰的歌舞劇戰天歌。C、名人精英效應景型
42、秦始皇出巡隴西、漢武帝六巡安定郡、唐太宗逾隴山至瓦亭觀馬政、成吉思汗親征西夏、 林則徐途徑隆德、左宗棠平定叛亂等。(3)旅游要素吸引物A文化藝術娛樂景型社火、高蹺、彩車、彩燈、農民畫、刺繡、剪紙、雕塑、牛頭坡、口弦、噴吶、眉戶戲 等。R飲食住宿設施景型面食系列、牛羊肉系列以及地方小吃,特色酒樓餐館飯店等。G地方特產購物景型中藥材杜仲、當歸、枸杞、大黃、甘草等,雜糧養麥、燕麥、胡麻、豆類等,菌類發菜、 蘑菇、木耳等。表1-3隆德縣旅游資源一覽表一級一級三級主要內容地主要在風嶺、桃山、桃園、張程、好水、觀堡、大莊、奠安、楊溝、崇安黃土高原景型文等處,總面積513平方公里。景六盤山,為渭河、涇河和清
43、水河等黃河重要支流發源地,被譽為黃土高原名山風光景型觀上的“綠洲”和“天然動植物園”。自水河流水域景型大莊河、觀堡河、好水河、渝河、甜水河、甘渭河、莊浪河。然域羅家峽水庫、三里店水庫、桃山水庫、清涼水庫、張銀水庫、小河水庫、景景水庫湖泊景型黃家峽水庫、前河水庫、紅堡水庫、將臺水庫、杜川水庫、前莊水庫、范系觀家峽水庫等26處水庫。生防護林景型二北防護林,碾溝、山莊、張程、崇安、好水五個萬畝林場。物河谷川道農牧區,黃土丘陵農林牧區,六盤山西麓水源涵養區,312國道兩景生態農業景型側田園風光等。觀人歷人類文化遺址景周家嘴頭遺址、頁河子遺址、勝利遺址、上齊遺址、堡溝等遺址。文史型景文古城古堡遺址及德順
44、軍故址、六盤關寨、神林堡、邸店堡、東山堡、好水川古戰場。系化古戰場景型遺古墓古建景型李家嘴宋墓、姚土墓、金墓葬、濟禪寺塔卜地宮。產石窟寺廟景型韓魏公祠、龍王祠、后府才、清涼寺、祝霖寺、惠澤大王祠、廣濟禪寺。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各類文物景型1990年館藏文物計986件,數量較多為陶瓷器,銅器及鐵器。石碑5方,名書繪畫84件。革命紀念地景型好水鄉革命舊址、李家溝革命舊址、紅軍長征紀念亭。抽 象 人 文 吸 引 物民間傳說民俗景型董娘娘為民求瓦傳說、阿彌托佛傳說、鳳凰山傳說、望郎山傳說、五龍王 的傳說、端陽節、插楊柳、點高山、避端午的傳說等。地方文學作品景
45、型杜甫靈湫詩,李若素盤山五月雪、隆邑歲感,王宗杰的歌舞 居I戰天歌。名人精英效應景型秦始皇出巡隴西、漢武帝六巡安定郡、唐太宗逾隴山至瓦亭觀馬政、成吉思汗親征西夏、林則徐途徑隆德、左宗棠平定叛亂等。旅 游 要 素 吸 引 物文化藝術娛樂景型社火、高蹺、彩車、彩燈、農民畫、刺繡、剪紙、雕塑、牛頭坡、口弦、 噴吶、眉戶戲等。飲食住宿設施景型面食系列、牛羊肉系列以及地方小吃,特色酒樓餐館飯店等地方特產購物景型中藥材杜仲、當歸、枸杞、大黃、甘草等,雜糧養麥、燕麥、胡麻、豆類 等,菌類發菜、蘑菇、木耳等。第六章縣域公共服務設施現狀一、教育設施全縣本學年初有小學137所,其中完全小學75所(100人以上63
46、所),初級小學53所 (100人以上2所),教學點9個,在校學生20924人,專任教師1276人。專任教師學歷合 格率98%全縣現有普通中學20所,其中完全中學4所,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10所,九年制 學校5所;在校高中學生6016人,初中在校學生11344人。現有普通中學教職工1165人, 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5%高中專任教師333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2.5%。全縣有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3307人,教職工116人。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全縣學前班總計101個,學生1960人;有幼兒園6所(其中縣辦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773人,專任教師25人,其中幼兒教育專業畢業8人,占32%表1
47、-4隆德縣各鄉鎮學校統計鄉鎮名稱職中完全中學高中初中九年制中學完全小學初級小學縣城121173沙塘鎮176聯財鎮164神林鄉174張程鄉165觀莊鄉1174好水鄉153楊河鄉126鳳嶺鄉164奠安鄉1164溫堡鄉1175山河鄉1153陳靳鄉142合計1411057553、醫療設施隆德縣共有縣級醫院2個(縣醫院、中醫院),縣級衛生單位4個(保健所、疾控中心、 監督所、合作醫療辦公室),鄉鎮衛生院1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隆德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鄉之間衛生資源配置 不盡合理,主要體現在農村衛生基礎設施條件較差、人才匱乏、醫療保障水平低,農村居民 因病致貧、因病返
48、貧現象仍較嚴重。二是衛生系統編制少,專業技術人員短缺、醫療隊伍整 體年齡偏大,學歷水平低;三是基礎設施與患者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四 是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實驗研究處于探索階段,還需進一步完善。但總體上講,隨著81 人,占 86.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平穩運行以及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工作的順利展開,隆德縣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醫療衛生體系的發展將穩步推進。表1-5縣域分鄉鎮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統計數量分布縣級醫療單位2隆德縣醫院、隆德縣中醫院鄉鎮衛生院13城關鎮、沙塘鎮、聯財鎮、神林鎮、張程鄉、觀莊鎮、好水鄉、楊河鄉、鳳嶺鄉、奠
49、安鄉、溫堡鎮、山河鎮、陳靳鎮三、文化設施目前,隆德縣城建有文化館、圖書館、文物所等文化設施,部分鄉鎮設有鄉鎮綜合文化 站,部分村莊設有文化室,另有文工團、放映隊等文化機構,尚可基本滿足全縣人民的文化 生活需求。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春節民俗文化藝術節、廣場文化、書畫展、“送文藝、送電影、送圖書下鄉”等活動實現了經常化、普遍化,逐步形成了以縣為樞紐、鄉為指導、村 為基礎、戶為補充的四級文化網絡。第七章縣域設施現狀一、縣域綜合交通現狀隆德縣境內沒有鐵路站場和具有通航等級要求的河流,公路交通是城區對外交通的唯一 方式。隆德縣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872公里,其中國道45公里,省道31公里,縣道82.1公
50、里, 鄉道263公里,等級公路658公里,90%勺行政村通公路,交通網絡比較發達,但是部分道路 等級還是比較低。二、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隆德縣主要污染源有工業污染源、 生活、醫院及交通污染源。工業污染源主要有淀粉廠、 水泥廠。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硫化物、氨氮、揮發粉塵、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大氣污染主要是煤煙型污染,區域噪聲污染主要來自工廠的機械設備噪聲、道路交通噪 聲和商業娛樂噪聲,還有施工基建噪聲。部分地段工業與居住用地相鄰,沒有聲源阻隔地帶。第八章歷史文化保護現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隆德全縣有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表1-6隆德縣區級和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
51、位一覽表序號類別名稱級別時代地點1古遺址頁河子新石器遺址區級新石器時代隆德縣沙塘和平村2古遺址周家咀頭新石器遺址區級新石器時代隆德縣神林雙村3石窟石窟寺區級宋代隆德縣城關鎮竹林村4古遺址大堡子堡址縣級近現代縣城東南5古遺址梁堡堡址縣級明代奠安鄉梁堡村6寺廟址祝霖寺縣級明代城關鎮竹林村7祭祀遺址北聯池縣級戰國觀堡鄉前莊村8古遺址清泉車路溝遺址縣級新石器時代沙塘鎮清泉村9古遺址裴岔東山遺址縣級新石器時代溫堡鄉裴岔村10寺廟址清涼寺址縣級明代陳靳鄉清涼村11宗教建筑張橋清真寺址縣級清代楊河鄉楊河村12宗教建筑毛李家清真寺址縣級清代楊河鄉紅旗村13石窟寺崖坪寺石窟縣級金代奠安鄉舊街村14古遺址北象山烽
52、火臺縣級宋代縣城北象山頂15古遺址金蓮烽火臺縣級宋代城關鎮竹林村16古遺址勝利新石器遺址縣級新石器時代鳳嶺鄉勝利村17古遺址上齊新石器遺址縣級新石器時代鳳嶺鄉上齊村18古遺址陽山山新石器遺址縣級新石器時代沙塘鎮馬河村19古遺址北墟新石器遺址縣級新石器時代沙塘鎮街道村20古城址德順軍古城遺址縣級宋代城關鎮隆泉村21其它左公柳縣級清代縣城南環路資料來源:隆德縣文物管理所提供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隆德縣全縣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0項,其中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2項,自治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詳見表。另外,城關鎮七里村、楊河鄉
53、申河村被確定為國家級非 物質文化保護試點基地;楊棲鶴、楊佳年被確定為首批“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泥塑藝人楊棲鶴、磚雕藝人魏世祥、高臺馬社火藝人梁爾敦等6人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命名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傳承人。表1-7隆德縣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覽表序號名稱類別公布級別及批次1楊氏家族泥塑民間美術國家第二批2隆德高臺馬社火民俗國家第二批3隆德民間繪畫民間美術自治區級A批4隆德刺繡藝術民間美術自治區級A批5隆德剪紙藝術民間美術自治區級A批6隆德“六盤山九龍蓮花池”祭祀民俗民俗自治區級A批7張希生篆刻民間美術自治區級A批8隆德魏氏家族科雕民間美術自治區級第二批9隆德蘇式民間
54、社火臉譜民間美術自治區級第二批10隆德民間祭山民俗自治區級第二批第九章縣城發展現狀一、人口現狀2009年,隆德縣城總人口 35410人,其中農業人口 11325人,非農業人口 18085人,暫 住人口 6000人。二、居住用地現狀老城區現狀居住用地主要分為二類居住用地、村民居住用地和中小學用地三大類。現狀居住用地總面積179.38公頃,約占總建設用地的47.38%,人均居住用地52.60平方米。二類居住用地主要包括金淑蘭庭、才子家園、花苑小區、陽光城小區、龍泉小區,中關村小區、東關小區、統建小區、食苑小區及部分零散二類居住用地村民居住用地主要為建成區的城中村和外圍的村莊用地。村民居住用地基本以
55、村民自建 房為主,建筑質量和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都比較差,整體居住環境欠佳。中小學用地主要包括隆德中學、隆德縣第二中學、隆德縣第三中學、隆德縣城關第一小 學、隆德縣城關第二小學以及隆德縣幼兒園等。三、公共設施用地現狀現狀行政辦公用地分布散亂、未形成集中的行政辦公區,不利于政府日常的行政管理工 作及提高政府辦公效率。商業、娛樂、金融等設施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分布較為零散。 文化、體育等滿足市民精神文化、健身需求的設施機構偏少,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素質和城市 品位。醫療衛生設施和醫療服務水平還應大力提高。教育科研設施也應進一步加強。相應的 專業市場還沒有形成。現狀建成區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68.07公頃
56、,約占總建設用地的17.98%。 四、工業用地現狀隆德縣城現狀工業主要分布在縣城中南部, 主要包括六盤山藥業、四興醋廠、嵐風酒廠、 玻璃廠、石棉瓦廠等。現狀建成區工業用地 29.03公頃,約占總建設用地的7.67%。第十章城區園林綠化情況城區內現有公園綠地兩處,一處為龜山森林公園,另一處為龍泉苑綠化廣場,園內設施 較為簡單,遠不能達到城區各年齡階層休憩、娛樂的需要。現狀河道的濱水地帶缺乏系統、 合理的綠化規劃,未能發揮其作為重要生態廊道的作用、突出地域特點的景觀標志作用以及 提升周邊用地價值的經濟作用。城市道路綠化較好,其中南環路現有左公柳30余棵。縣城09年綠地總面積47.05萬平方米。第十
57、一章城區道路交通系統目前,縣城主要的對外交通公路是國道 312、省道秦隆、隆張等道路。正在修建的寧夏固原東山坡一毛家溝段高速公路從中心城區西邊穿過,該工程是國家高 速公路網青島至蘭州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 是寧夏“三縱六橫”干線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寧夏南部山區和甘肅省東部的運輸大通道,將于2013年建成通車。10隆德縣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2-2025)基礎資料匯編第十二章給水排水工程一、城區供水現狀及存在問題1、供水現狀隆德縣城自來水供水系統現有兩座水廠。一水廠(紅崖水廠)位于縣城南側,以清涼水 庫為供水水源,設計供水能力 5000立方米/日。二水廠(杜家雨水廠)位于縣城東側,
58、以直 峽水庫為供水水源,設計供水能力 3600立方米/日。城區另有自備水源一處,為淀粉廠生產 供水系統,以黃家峽水庫為供水水源,設計供水能力 420立方米/日。城區現狀用水人口 3 萬人,最高日用水量約4900立方米/日,人均最高日綜合用水指標為163升/人日。現狀年 均用水量110萬立方米/年,自來水公司供水量100萬立方米/年,自備水源供水量10萬立方 米/年。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 60萬立方米/年,約占總用水量的54%公建用水量15萬立 方米/年,約占總用水量的14%生產用水量30萬立方米/年,約占總用水量的27%市政用 水量5萬立方米/年,占總用水量的5%目前城區建成區內供水管網已基本
59、普及,已建成輸配水管網總長度56公里。其中,輸水管道長17公里,配水管道長30公里。管材以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敷設的灰 口鑄鐵管為主,總長47公里,其余均為近年來改造的配水管道,長度 9公里,采用PPR PE 塑料管道。2、存在問題城區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敷設的灰口鑄鐵管經多年運行后,已出現管網 老化現象。由于管網銹蝕等老化因素引起的爆管、跑、冒、滴、漏問題時有發生,急需改造; 此外,城區供水水源不足,城區周邊較易利用的水資源已基本利用,規劃期內隨著城區用水 需求的不斷增長,必須尋求和開辟新的城區供水水源地。二、水資源概況隆德縣氣候屬海洋季風邊緣區內陸型, 處于中溫帶半
60、干旱過渡的地帶。年內氣溫變化大, 平均氣溫5.1攝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 517.3毫米,最大年降水量870.7毫米,最小年降水 量198.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9.8%,其中8月份降水量最多,占 全年降水量的21.9%。就地理分布而言,降水量從東向西呈現遞減趨勢。隆德縣地處河谷發源地,渭河水系的產河上游東側從北向南依次有唐家河、什字河、 好水河、渝河、甘渭河、莊浪河、水洛河七條支流自東向西流經全縣,為典型的水資源輸出 區。全縣水資源均來源于大氣降水,無過境客水,縣境內降水量相對較為豐富,是區內水資 源相對較多的地區之一,縣域面積占全區面積的1.9%,多年平均降水量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生命如何誕生從受孕到分娩全過程詳解(課件)
- 骨盆骨折護理常規
- 食物過敏的護理
- 囊狀淋巴管瘤的臨床護理
- 人力資源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模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市場營銷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子宮肌病護理
- 婦科產科護理流程
- 原發性心臟淋巴瘤的臨床護理
- 兒科安全用藥及護理
- 構音運動治療法文檔
- 特應性皮炎的診斷與治療課件
- 燃氣工程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
- 第13課《賣油翁》教學設計 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井下測量放線安全要求
- 2023國家電網作業安全風險管控典型生產作業風險定級庫
- 鄉村振興與規劃建設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同濟大學
- 5、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引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完整版)六年級數學畢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煤礦安全規程(2022版)解讀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古代詩歌五首》 閱讀鑒賞題 中考題匯總(背誦 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