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4)_第1頁
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4)_第2頁
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4)_第3頁
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4)_第4頁
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公主嶺市第三中學校 語文 趙娜 新課程選修先秦諸子選讀韓非子選讀鄭人有且買履者 韓非子,戰國末期著名的哲學家、 散文家、思想家。師從荀子,但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卻“喜刑名法術之學” “歸本于黃老”,他創立法家學說,成為戰國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后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成為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歷史總是發展變化的,韓非子認為,與其用渺茫廣遠的先王之道來治理當今社會,不如根據當今社

2、會發展的實際。韓非子是立足于當時的社會實際,為統治階級出謀劃策。他的法家思想遠遠不同于當時的儒、道、墨思想,他認為在戰亂紛爭的戰國末期,這些形而上的思想不能滿足社會實際。故極力推崇法家思想才是最合適的思想。 “請”通“情”,意思是真實、果真。“宛曼” ,意思是渺茫廣遠。請許學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 在先秦諸子中,儒家、墨家以及老莊之徒都主張效法先王;荀子嘴里說的雖然是“法后王”,跟孟子的“法先王”對立,其實卻是完全一致的。韓非子反對這種法先王的思潮,因為先王們治理天下的措施太渺茫廣遠了。 請許學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韓非子認為,古代帝王的話,有針對的

3、事情很小,而現在社會上卻把它猜測得很重大的;有針對的事情很大,而現在社會上卻把它猜測得很小的。所以,古代帝王的話現在不一定可以明白。這樣的猜測,當然不可靠。卜妻為褲郢人寫信鄭人買履 鄭縣人卜子使其妻為褲。其妻問曰:“今褲何如?”夫曰:“象吾故褲。”妻子因毀新,令如故褲。 拿先王治理天下的制度、方法來裁制當下的社會是荒唐的。但是他沒有直接這樣說出來,而是用卜子的妻子硬把新褲子弄破這一被放大的愚昧,生動、形象地暗示死守古代帝王那渺遠的道術而不知變通,是何等迂腐,何等可笑!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

4、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 先王之言未必可知可信,對先王之言的理解往往是穿鑿附會,曲解原意,所以韓非子認為,治理天下要高度重視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夸張的寓言表達,讓人既忍俊不禁,又發人深省。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人買履借一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的人,譏諷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不從實際出發;書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

5、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于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侯謂堵師贊曰:“樂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不食?”樂羊罷中山,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孟孫獵,得麑(n) ,使秦西巴持之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與之。孟孫適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與其母。”孟孫大怒,逐之。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傅。其御曰:“曩(nng )將罪之,今召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故曰:“巧詐不

6、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巧詐”,是指心懷鬼胎,有目的有意圖地故意表現出能夠吸引人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為聰明的奸詐之舉。讓戳穿之后,反而損失更大,不能長久取信于人。 “拙誠”則是指心中不存惡念,誠心誠意地做事,或許有時行為舉止略顯愚直拙笨,但從不欺騙別人。人們常說“路遙知馬力,日久知人心。” 人與人之間往往相處,拙誠的人貌似愚拙,卻因其誠而贏得別人對他的信賴,從長遠角度來說,拙誠的眼前利益不大,但長遠利益卻很豐厚。 古人云:“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

7、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處官者皆是類也。 這個寓言恰恰能說明吸引定律思想創造處境的道理。因為 你的信念決定著你會如何思考,你如何思考則決定了你會有什么樣的情緒,而你的情緒會影響你的行動,你的行動自然會決定了這件事情的結果。信念思考情緒行動結果 其實我們無時無刻都已經是心想事成的,只是我們舊有的一些不適當信念阻礙了我們得到我們希望的東西,這些不好的信念就是“人生模式”,換言之,就是命運;當我們沒有覺察到它的時候,我們就會為環境左右,隨波逐流,不能自已;一旦我們開始覺醒,就完全可以破除這些不好的信念,并以新的、積極正面的信念來代替。然后,我們就可以擁有自己渴望的人生。 說難是韓非子的名篇,是分析臣子向國君游說或進言的種種困難情況的,主旨是說明君主的心思不易捉摸,弄不好就會招來災禍。“智子疑鄰”形象地說明“親近不疑,薄者見疑”的社會現象,通過它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一是不能憑親疏關系判斷是非曲直,二是堅持真理、講真話有時要付出代價,需要勇氣。 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作業: 韓非子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