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播電視編導文學(wnxu)常識中國(zhn u)文學和外國文學主講人:潘嵐共四十四頁世界(shji)文學的分類一、中國文學(wnxu)二、外國文學(西方)共四十四頁第一大章 中國(zhn u)文學中國文學史的三個分期一 、上古(shngg)期(先秦兩漢,公元3世紀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漢 二、中古期(魏晉致明中葉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第三段:魏晉至唐中葉 第四段:唐中葉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葉三、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運動)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鴉片戰爭(1840) 第七段: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1919) 共四十四頁具體(jt)分類一、先秦文學二、秦漢文學(wnxu)三、
2、魏晉南北朝文學四、隋唐五代文學五、宋代文學六、元代文學七、明代文學八、清代文學九、中國近、現代文學(18401949)十、中國當代文學(1949)共四十四頁第二章:秦漢文學(wnxu)秦漢文學:“秦代”和漢代”(秦代歷時短,秦漢文學主要是兩漢的文學)主要成就(四個方面):辭賦(cf) 史傳文 政論文 樂府詩歌 共四十四頁秦代文學(wnxu)1、(前221前206)共15年為了鞏固統治,秦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改革,這些措施對推動(tu dng)社會歷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進步作用,但在思想方面,秦始皇卻結束了先秦百家爭鳴的局面,扼殺了士階層的文化創造精神。共四十四頁共四十四頁焚書坑儒(f
3、n sh kng r)(圖片)遺址(yzh) 焚書坑儒(場面)共四十四頁3、先秦文學特征(tzhng):秦世不問嚴刑峻法,焚書坑儒使得秦朝的學術與文學幾乎一片荒蕪,留下給后人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刻石文和詔令秦令一類的英文文字,大多出于丞相李斯之手。李斯:諫逐客書呂不韋門客:呂氏春秋 秦王政8年(公元前239年)共四十四頁漢代文學(wnxu)1、漢代(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做了漢王,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到東漢末獻帝建安初年公元196年)漢代文學分兩個(lin )時期一、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二、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后史學家將其稱為兩漢。西漢是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是漢
4、光武帝劉秀建立,建都洛陽。王莽篡漢自立(公元9年公元23年)共四十四頁漢代文學(wnxu)2、漢代文學的文化背景(社會狀況)(1)漢初,廢除了秦朝的”挾書律“,大規模收羅典籍,允許各家學說流行,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說。(2)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立了完整的社會政治思想(sxing)。太學生(3)把讀經與士人的求官謀路相結合,使得宗經成為社會風氣,還使得讀書人成為儒生,結束百家爭鳴局面。(4)東漢時與“士”階層壯大,為魏晉思想解放,學術活躍提供基礎共四十四頁3、漢代作家群體的生成(1)漢代用推薦和考試結合的辦法錄用(lyng)人才,為作家群體的生成提供機遇。(2)漢初
5、各諸侯王、外戚照養文士,(吳王劉濞(枚乘、鄒陽、嚴忌等,梁孝王劉武(司馬相如、韓安國、公孫詭)淮南王劉安等共四十四頁兩漢文學(wnxu)(西漢和東漢)兩漢的主要文學成就包括:散文,詩歌(shg),漢賦。共四十四頁兩漢(LingHn)散文兩漢(LingHn)散文以歷史散文和政論散文最為突出。司馬遷的史記以人物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創立了紀傳體史書的新樣式,也開辟了傳記文學的新紀元,是漢代最輝煌的成就。東漢班固的漢書與之齊名。共四十四頁政論文的代表作政論文中名篇(mn pin)佳作疊現,其中包括:賈誼的過秦論、論治安策晁錯的論貴粟疏桓寬的鹽鐵論王充的論衡王符的潛夫論仲長統的昌言等。共四十四頁司馬遷和史
6、記(sh j)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他創作(chungzu)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原名)。“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共四十四頁賈誼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賈子新書十卷,共五十六篇。 相關(xinggun)書籍 政論散文:論治安策、過秦論、論積貯疏 共四十四頁晁錯晁錯(前200年-前154
7、年),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漢族,潁川(今河南禹縣城南晁喜鋪)人。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眾任太常掌故,后歷任太子舍人(sh rn)、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師)、賢文學。在教導太子中受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景帝)尊為“智囊”。因七國之亂被腰斬于西安東市。共四十四頁著作:大量(dling)政論性文章:論貴粟疏、言兵事書、說景帝前削藩書、募民徏塞下書。共四十四頁王充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今屬浙江),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會稽。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后來到京城(jngchng),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王充的代表
8、作品:論衡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共四十四頁兩漢(LingHn)詩歌一、漢樂府兩漢樂府是指由朝廷樂府系統或相當于樂府職能的音樂管理機關搜集、保存而流傳下來的漢代詩歌。漢樂府掌管的詩歌按作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供執政者祭祀(j s)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采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兩漢詩歌以樂府詩和五言詩成就最為顯著。兩漢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后的又一種新詩體共四十四頁漢樂府的種類(zhngli)1、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沒有什么思想內容。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樂主要
9、采用秦國音樂和楚國音樂。2、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是漢初從北方民族傳入的北狄樂。歌辭是后來補寫(b xi)的,內容龐雜。主要是民間創作。3、相和歌辭:音樂是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其中有許多優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4、雜曲歌辭:其中樂調多不知所起。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里面有一部分優秀民歌。共四十四頁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
10、,不同于詩經(詩經亦是現實主義),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xn fn)。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楚辭可鼎足而立。共四十四頁代表作品孔雀東南飛:我國古代(gdi)最長的敘事詩陌上桑、長歌行“樂府雙壁”(敘事詩雙璧):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 “樂府三絕”: 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莊秦婦吟共四十四頁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
11、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宗法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家長專制和宗法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xngxing),為后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本詩第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離別,孔雀徘徊返故,為全詩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調,統領全文,引出下文。共四十四頁陌上桑陌上桑是漢代的一首樂府詩,最早見于南朝沈約編撰的宋書樂志,題為艷歌羅敷行。
12、原文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tumo)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共四十四頁“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 寸楷(cnki)陌上桑(劉庚三)1可值千萬余。
13、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共四十四頁全詩共分三解。解為樂歌的段落,本詩的樂歌段落與歌詞內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從開始至“但坐觀羅敷”,主要敘述羅敷的美貌。第二解從“使君從南來”至“羅敷自有夫”,寫太守覬覦(jy)羅敷容姿,要跟她“共載”而歸,遭到羅敷嚴辭拒絕。第三解從“東方千余騎”至結束,寫羅敷在太守面前夸贊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徹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讓他對自己輕佻的舉止感到羞愧。詩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貌美品端、機智活潑、親切可愛的女性形象。共四十四頁木蘭(m ln)詩木蘭詩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
14、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rqng)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rqng)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共四十四頁秦婦吟秦婦吟是唐末五代詩人韋莊創作的長篇敘事詩。這是一首樂府詩。后人把秦婦吟與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北朝樂府木蘭辭并稱為“樂府三絕”。此詩在思想(sxing)內容與藝術特色兩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為中國古代敘事詩樹立了一座豐碑。共四十四頁背景(bijng)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軍攻入長安,僖宗出逃成都,韋莊因應試
15、正留在城中,目賭長安城內的變亂,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臥病;離開長安的第二年,中和三年(883年)在東都洛陽(lu yn),他將當時耳聞目見的種種亂離情形,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自述”,寫成長篇敘事詩秦婦吟。評價:我國詩史上才華橫溢的長篇敘事詩之一。共四十四頁漢賦(hn f)漢賦乃兩漢一代之文學,是一種新興的文體(wn t)。它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韻散兼行,是詩的散文化,散文的詩化。它兼收并蓄詩經、“楚辭”、先秦散文等諸種文體(wn t)。形成了一種容量宏大且頗具表現力的綜合型文學樣式。共四十四頁代表作品辭賦:賈誼:吊屈原賦、鵩鳥賦、惜誓、旱云賦、虛賦賈誼的吊屈原賦是騷體賦,
16、漢大賦正式形成的標志:枚乘的七發,漢賦(hn f)的頂峰:司馬相如的大賦。漢大賦力作: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兩京賦開啟了抒情小賦的先河:張衡的歸田賦共四十四頁司馬相如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是中國(zhn u)文化史文學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杰出的政治家。作品名錄子虛賦、上林賦、司馬相如上書諫獵、長門賦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古琴曲,演義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司馬相如被譽為“漢賦第一大家”共四十四頁枚乘枚乘(?前140),字叔,西漢辭賦家。
17、漢族,秦建治時古淮陰人。枚乘因再七國叛亂前后兩次上諫吳王而顯名。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辭賦,漢書藝文志著錄“枚乘賦九篇”。 枚乘畫像七發見于南朝梁蕭統文選,是一篇諷諭性作品。賦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qin q)探望,以互相問答的形式構成八段文字。七發的出現,標志著漢代散體大賦的正式形成。共四十四頁班固(bn g)與兩都賦兩都賦是漢代文學家、史學家班固創作的大賦,分西都賦、東都賦兩篇。西都賦由假想人物(rnw)西都賓敘述長安形勢險要、物產富蔗、宮廷華麗等情況,以暗示建都長安的優越性;東都賦則由另一假想人物(rnw)東都主人對東漢建都洛陽后的各種政治措施進行美化和歌頌,意謂洛陽當日的盛況,已遠遠
18、超過了西漢首都長安。后來張衡二京賦、左思三都賦,在形式上皆頗受其影響。共四十四頁漢賦(hn f)四大家漢賦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另說,漢賦四大家是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淮南(Huinn)小山的合稱。共四十四頁所有(suyu)代表作集錦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哀二世賦長門(chn mn)賦美人賦。現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六篇,另有梨賦、魚賦、梓山賦三篇僅存篇名。揚雄:河東賦、羽獵賦、甘泉賦、長楊賦。仿論語作法言,仿易經作太玄。班固:有兩都賦聞名天下。著有班蘭臺集。完成了漢書,不僅為后世同類史書奠定了規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國古代地理學史中的獨特地位。共四十四頁張衡:散體(snt)大賦以西京賦、東京賦最為有名。還有思玄賦和歸田賦。共四十四頁揚雄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 西漢(XHn)學者、辭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共四十四頁第三(d sn)大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共四十四頁共四十四頁謝謝(xi xie)觀賞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gunfng)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掘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練習試題及答案
- 項目成效評估方法的探索試題及答案
- 項目進展監控技術的有效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銀行營銷及市場開發試題及答案
- 稅務風險防范實例解析試題及答案
- 遮板安裝專項施工方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找出項目瓶頸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的積極心態培養試題及答案
- 智能財稅考試題型及答案
- 第七章 堅持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教案
- 《民法典》醫療損害責任篇培訓課件
- 國企數字化轉型解讀及賦能zzw
- 血液透析前中后護理
- 康復醫學教材
-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22年版)
- 詢價比價報告模板
- 《2024年 《法學引注手冊》示例》范文
- 家具抖音號運營推廣策劃方案課件
- 《碳排放管理師》(高級)培訓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 DL∕T 2447-2021 水電站防水淹廠房安全檢查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