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3∕T 004-2021 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4113∕T 004-2021 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4113∕T 004-2021 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4113∕T 004-2021 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4113∕T 004-2021 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ICS 65.020.20CCS B054113南 陽 市 地 方 標 準DB4113/T 0042021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2021-12-31發布2022-01-10實施 DB 4113/T 004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I DB 4113/T 0042021茶樹菇周年栽培生產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茶樹菇(Agrocybe aegirit)周年栽培的產地環境、栽培基質、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茶樹菇周年栽培的標準化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

2、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317GB 4806.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749GB/T 8321 (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白砂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12728GB/T 37749NY/T 119食用菌術語茶樹菇飼料用小麥麩NY/T 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標準NY/T 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 528NY/T 1731NY/T 1742NY/T 3560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食用菌菌種良好作業規范食用菌菌種通用技術要求茶樹

3、菇生產技術規程NY/T 5010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NY 5099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3術語和定義GB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周年栽培利用安裝有控溫、控濕設施的菇棚實現一年四季均可出菇的栽培模式。4產地環境產地選擇1 DB 4113/T 00420214.1.1產地環境符合NY/T 5010、NY/T 391的要求,生產場地 5 km以內無工礦企業污染源,3 km以內無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場,無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棄物堆放和填埋場。4.1.2場地土壤、水質、水源無污染,生產用水符合GB 5749要求,選擇通風條件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場地

4、作栽培場所。產地布局場地布局采用分區制,栽培場地與生產、原料倉庫、成品倉庫、生活區嚴格區分。原料區設置在場地的下風口。5菇棚搭建場地選擇地勢高燥、平坦、通風,環境清潔的場所搭建菇棚。菇棚菇棚骨架采用鋼架結構,菇棚寬7 m,長25 m,高3.5 m。四周及棚頂保溫層采用10 cm厚的隔熱膨體塑料板,內外加0.06 0.08 mm厚的黑色塑料膜。菇架棚內擺設四排網格式菇架,網格規格為10.8 cm 10.8 cm,單個菇架高1.95 m,寬2.1 m,架腳離地20 cm。菇架間隔1 m,兩邊各留1 m走道。每5個菇架中留1 m走道。通風、光照及防蟲菇棚兩端各開兩扇進出門(2.0 m 1.2 m),

5、門對角方向安裝2個可開啟的通風窗 (0.60 m1.40 m),窗頂上方安裝通風孔;每個走道安裝2盞節能燈用以照明和調節光照;走道安裝4盞黑光燈誘殺昆蟲,門窗、通風口、出入口安裝防蟲網,防止害蟲入侵。控制系統菇棚溫度、濕度及通風系統采取智能化控制系統,通風管道采取35 cm聚丙烯筒袋,每隔50 cm留5cm風孔。6栽培品種選擇和菌種生產菌種要求菌種符合NY/T 1742規定,要求純度高,菌絲潔白濃密,生長旺盛,菌齡為40d 45 d。菌種生產菌種生產執行NY/T 528、 NY/T 1731的要求,栽培種生產時間按接種時間往前推算45 d確定7栽培管理2 DB 4113/T 0042021培養

6、料的選擇原料7.1.17.1.1.1主料為棉籽殼、雜木屑、玉米芯等,輔料為麥麩、蔗糖等,生長調節劑為輕質碳酸鈣、石灰、石膏等。原材料應該符合NY 5099的要求。7.1.1.2標。棉籽殼和玉米芯要求新鮮無霉變、干燥、不結團、色澤正常無混雜物,有害重金屬含量不超7.1.1.3麥麩應符合NY/T 119的要求,白砂糖符合GB/T 317的要求,水質應符合 GB 5749的要求。7.1.2培養料配方按以下配方:a)b)c)d)配方1:棉籽殼 79%、麥麩 18%、蔗糖1%、石膏1%、石灰1%,含水量65%,pH值7.08.0;配方2:棉籽殼 49%、木屑30%、麥麩18%、蔗糖1%、石膏 1%、石灰

7、1%,含水量65%,pH值7.0 8.0;配方3:棉籽殼45%、木屑 20%、玉米芯 15%、麥麩 18%、石膏1%、石灰1%,含水量63% 65%,pH值 7.0 8.0;配方4:棉籽殼29%、木屑25%、玉米芯 25%、麥麩18%、蔗糖1%、石膏 1%、石灰1%,含水量63% 65%,pH值7.0 8.0。裝袋7.2.1拌料將棉籽殼、雜木屑、麥麩等干物質充分拌勻,然后將石灰、石膏、碳酸鈣、糖等放入水中溶解后均勻地摻入干料中,充分攪拌后加入水,調整培養料含水量63% 65%。7.2.2裝袋將拌好的培養料裝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包裝袋應符合GB 4806.7的要求。規格為 15 cm33 c

8、m 0.005 cm的塑料袋,裝料時要求上下松緊適度,裝料高15 cm 16 cm,濕重0.75 kg0.80kg。7.2.3封口裝袋后在料袋中央插一個圓洞,直達料袋的4/5處,袋口采用套環或用塑料繩扎緊封口。滅菌7.3.1滅菌時間培養料裝袋后進行滅菌,從拌料到滅菌應在5h8h內完成。7.3.2堆疊、罩膜3 DB 4113/T 0042021采用常壓蒸汽滅菌。將料袋擺入周轉筐內,周轉筐自下而上堆疊排放,上下對齊,前后疊的中間留空隙,保證滅菌徹底。疊好袋后,罩緊薄膜,外加帆布,然后四周用繩子扎緊,上面加壓重物,以防蒸汽將罩膜沖飛漏氣。7.3.3溫度控制料袋裝灶后,開始采取旺火快速升溫,在5 h內

9、菌袋內部溫度應上升到100,并保持24 h,中間不停火、不降溫,確保滅菌效果。溫度及時間達標后趁余熱燜3h4 h。7.3.4冷卻待鍋內溫度降至60 70時,將料袋趁熱搬運到已消毒的接種室或接種箱冷卻。接種7.4.1接種箱接種接種前30 min 40 min,將料袋、接種匙、鑷子、用75%乙醇浸濕的醫用棉球、栽培種等材料同時放入接種箱內,用氣霧消毒劑熏蒸消毒,氣霧消毒劑用5 g/m 8 g/m。2 27.4.2接種室接種接種前5 d 7 d將接種室打掃和清洗干凈。使用前采用紫外線燈照射結合氣霧消毒劑消毒,紫外線燈照射30 min,氣霧消毒劑用 5 g/m 8 g/m,關閉門窗熏6 h 8 h。2

10、27.4.3接種方法7.4.3.1料袋溫度冷卻至 28以下接種。接種時先用酒精擦拭雙手、栽培種袋外壁和接種工具,接種工具用酒精燈火焰灼燒,解開料袋扎繩或打開套環蓋子,把栽培種從袋底撕開,從栽培種袋底開始,用鑷子夾取一小塊菌種迅速通過酒精燈火焰區先放入料袋洞內,再在料袋的洞口放一塊菌種,然后重新扎好或蓋好袋口。表面老化、萎縮的部分菌種棄用,每袋栽培種可接30袋 40袋。7.4.3.2接種時選擇晴天或陰天早、晚氣溫較低時接種。接種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操作。發菌7.5.1消毒發菌室提前3 d 5 d用漂白粉溶液(漂白粉100 g兌水10 kg)或用新潔爾滅溶液(新潔爾滅500g兌水15 kg)進

11、行清洗消毒,操作處理應符合NY/T 393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7.5.2發菌條件接好種的菌袋移入出菇棚里進行發菌。發菌期要求避光,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下,每天早、晚各通風 1 h。溫度低時,中午通風,通風時間可減少為30 min 40 min。如遇高溫天氣,采取晚上及凌晨通風,并延長通風時間。7.5.3溫度管理發菌期的溫度進行分期控溫管理:a)接種后3d5 d為萌發期,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5 27;4 DB 4113/T 0042021b)c)d)接種后7d 10 d為菌絲生長旺盛期,溫度控制在23 25 ,并開始翻堆,檢查菌袋污染情況,如有污染則及時撿出;接種45d

12、 50 d后為生長成熟期,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3 26,當菌絲長至距袋底2cm 3 cm時,拉松袋口扎繩透氣;接種60 d左右達到生理成熟,在料面及料袋四周出現棕褐色斑點,此時進入出菇管理。出菇管理7.6.1出菇棚環境出菇棚要求在門窗及通風口安置防蟲網,菇棚及周圍環境在使用前用殺蟲劑和消毒劑進行環境清理、殺蟲、消毒,消除污染源和蟲源。7.6.2催蕾7.6.2.1開口增氧開口前菌袋用0.5%高錳酸鉀溶液噴灑袋口后拉直袋口或用刀片割去扎口以上薄膜袋,早、晚各通風40 min 50 min,在開袋同時剔除老化的接種塊,搔下的接種塊和廢料集中收集,清理出菇棚。7.6.2.2噴水增濕朝菌袋、地面和空間噴霧

13、狀水,保持菇棚空間相對濕度 85% 90%。7.6.2.3光照刺激通過開窗、開啟日光燈等,增強菇棚光照,光照強度控制在600 lx 1300 lx。7.6.2.4變溫刺激7.6.2.4.17.6.2.4.2在20 28溫度范圍內,白天關閉菇棚門窗,夜間開窗,創造6 8 的日夜溫差。開口后7 8 d菌袋表面出現白色粒狀物,開始現蕾。7.6.3育菇7.6.3.1育菇前期菇蕾形成后開始向地面和空間灑水,保持菇棚的空氣相對濕度在90% 95%,避免向袋口菇體上噴水,防止爛菇死菇,控制出菇室溫度 20 28,每天早、中、晚通風1次,每次30 min。7.6.3.2育菇中后期菇蕾形成 2 d 3 d后,菇

14、體長至8 cm長,菇棚溫度控制在20 28,濕度85%90%,適量噴水,采取干濕交替管理,保持弱光環境( 10Lx 20 Lx),減少通風次數和通風時間,保持2d3 d,要求菇體生長整齊、均勻、白嫩。7.6.4采收及儲運采收標準7.6.4.15 DB 4113/T 0042021菌柄10cm 12 cm,菌蓋直徑約2 cm,菌蓋平展邊緣內卷未開傘,菌膜未脫落即可采收。采收前1 d停止噴水。7.6.4.2采收方法采收時握住菌柄基部整叢撥起,剪除菇根、去除雜質,按商品菇等級要求分類擺放。7.6.4.3潮間管理7.6.4.3.1采收后要清理菌袋料面,停止噴水3d 5 d,讓菌絲休養。恢復生長后繼續控

15、溫噴水保濕催蕾,12d 15 d后出第2潮菇,管理方法同第1潮菇的出菇管理。出 3 4潮菇后,補充營養液,每3000袋噴灑營養液100kg。7.6.4.3.2營養液配方:維生素B1、B6各2g,維生素B21g,三元素復合肥0.4 kg,硫酸鎂0.3 kg兌水100 kg。7.6.4.4分級及儲運采收整理后的茶樹菇按照不同市場需求和等級分級,經檢驗合格后裝入周轉筐或包裝箱,并附檢驗單及產品合格證方可儲運,包裝、檢驗、儲運應符合GB/T 37749要求。8病蟲害防控主要病蟲害茶樹菇栽培主要病蟲害有:細菌性腐爛病和木霉、曲霉、青霉、毛霉、鏈孢霉等雜菌污染,菇蚊、菇蠅、線蟲等蟲害。防控原則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防控原則,優先采用農業防控和物理防控措施。防控措施8.3.1農業防控選擇使用綜合性狀優良、抗逆和抗病蟲害的品種。培養料滅菌要求徹底。接種時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接種室、出菇棚在使用前進行嚴格消毒和殺蟲處理。發菌期間,定期檢查菌袋污染情況。出菇期間,及時清理菇房里的病菇和爛菇,保持出菇場地的清潔衛生。8.3.2物理防控菇棚出入處設置緩沖室,在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