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技術分章練習及答案(共27頁)_第1頁
道路工程技術分章練習及答案(共27頁)_第2頁
道路工程技術分章練習及答案(共27頁)_第3頁
道路工程技術分章練習及答案(共27頁)_第4頁
道路工程技術分章練習及答案(共2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道路(dol)工程技術試題庫第1章單項選擇題:1最能反應一個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發達(fd)程度的指標是( A )A道路面積(min j)密度 B汽車數量C干道網密度 D道路占有率2最能反應一個城市交通擁擠程度的指標是( D )A道路面積密度 B汽車數量C干道網密度 D道路占有率3棋盤式道路網指的是( A )A方格網式道路網 B環形放射式道路網C自由式道路網 D混合式道路網3由市中心向外輻射路線,四周以環路溝通的道路網結構指的是( B )A方格網式道路網 B環形放射式道路網C自由式道路網 D混合式道路網3道路起訖點間的實際交通距離與此兩點的空間直線距離之比,稱為( A )A非直線系數 B干道網密度

2、 C道路占有率 D道路面積密度3干道總長度與城市用地面積之比,稱為( B )A非直線系數 B干道網密度 C道路占有率 D道路面積密度3城市道路用地面積與城市用地面積之比,稱為(D )A非直線系數 B干道網密度 C道路占有率 D道路面積密度3道路占有率指的是( C )A非直線系數 B干道網密度 C居民擁有道路面積密度 D道路面積密度3作為街坊線與的次干路連接線的城市道路是( D )A快速路 B主干路C次干路 D支路(zh l)3根據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適用(shyng)的交通量劃分,公路等級分為( B )A四個 B五個C六個 D七個3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jiotng)條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單位

3、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的最大車輛數稱為道路的(B )A交通量 B通行能力C設計速度 D設計車輛4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上某一橫斷面處往返車輛總數指的是道路的( A )A交通量 B通行能力C設計速度 D設計車輛多項選擇題1現有的道路網結構形式主要包括( ABCD )A方格網式 B環形放射式C自由式 D混合式E三角式3我國城市道路根據在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線建筑物及車輛和行人進出的頻率分為幾大類,分別是( ABCD )A快速路 B主干路C次干路 D支路E高速路判斷題1城市道路網通常是指各種道路在城市總平面圖上的布局。( )2設計速度是道路幾何線形設計所依據的車速。( )2城市快速路與高速公路相交時

4、,必須采用平面交叉。( )2城市快速路可以與次干路、支路直接相交。( )簡答題1與公路相比較,城市道路的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答:與公路相比較,城市道路(dol)具有功能多樣、組成復雜,車輛多、類型雜、車速差異大,行人交通量大,道路交叉點多,沿路兩側建筑密集,藝術要求高,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影響因素多,政策性強等特點。第2章單項選擇題:3在平面(pngmin)線形中,使用最多的基本線形是(B )A直線(zhxin) B圓曲線C豎曲線 D折線3在城市某一地區中把一條道路的平面位置確定下來,這項工作稱為(A)A定線 B選線C勘察 D放線3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使汽車在平曲線上行使時橫向產生兩種不穩定的危

5、險分別是( A )A向外滑移和向外傾覆 B向內滑移和向內傾覆C向內滑移和向外傾覆 D向外滑移和向內傾覆3車輛在彎道上行駛時的主要不穩定因素是( A )A離心力 B橫向摩阻力C向心力 D汽車牽引力3下列關于汽車在彎道上行使時,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 )A離心力與車速的平方成正比 B離心力與曲線半徑成反比C車速越高,離心力就越大 D離心力越大,汽車行駛越安全28.汽車行駛在曲線上會產生離心力,離心力的大小與曲線曲率的關系是( A )A離心力大小與曲線曲率成正比關系 B離心力大小與曲線曲率成反比關系C離心力大小與曲線曲率的平方成正比關系 D離心力大小與曲線曲率的平方成反比關系3汽車轉彎行駛時單位重量(

6、zhngling)上所受到的橫向力(D )A離心力與車速(ch s)的平方成正比 B離心力與曲線(qxin)半徑成反比C車速越高,離心力就越大 D離心力越大,汽車行駛越安全3緩和曲線的形式主要有回旋線、雙曲線、三次拋物線等,現在我國普遍采用的是(A )A回旋線 B雙曲線C三次拋物線 D以上都不正確3城市道路單幅路面寬度及三幅路機動車道路面寬度設置超高時宜繞(D )A中線旋轉 B繞內邊緣旋轉C繞外邊緣旋轉 D繞分隔帶邊緣旋轉3城市道路單幅路面寬度及三幅路機動車道路面寬度設置超高時宜繞(A )A中線旋轉 B繞內邊緣旋轉C繞外邊緣旋轉 D繞分隔帶邊緣旋轉3城市道路雙幅路面寬度及四幅路機動車道路面寬度

7、設置超高時宜繞(D )A中線旋轉 B繞內邊緣旋轉C繞外邊緣旋轉 D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3從汽車駕駛員發現前方障礙物到汽車在障礙物前完全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離稱為(A )A停車(tng ch)視距 B錯車(cu ch)視距C會車視距D超車(cho ch)視距3從汽車駕駛員發現前方障礙物到開始制動汽車所行使的距離稱為(A )A反應距離 B錯車視距C制動距離D超車視距38.S1為反應距離,S2為制動距離,S3為安全距離,則停車視距S大小為( B )AS= S1S2S3 BS= S1 +S2+S3 CS= S1 +S2S3 DS= S1 S2+S33駕駛員從采取措施開始制動至汽車完全停住所需要的距離稱為

8、(C )A反應距離 B錯車視距C制動距離D超車視距3當一條道路上轉向相同的兩個圓曲線相鄰時稱為(A )A同向曲線 B反向曲線C斷背曲線D復曲線3當一條道路上轉向不同的兩個圓曲線相鄰時稱為(B)A同向曲線 B反向曲線C斷背曲線D復曲線3下列關于汽車橫向力系數與汽車行駛平穩性關系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 )A橫向(hn xin)力系數(xsh)越小,汽車行駛的穩定性越差 B橫向(hn xin)力系數越大,汽車行駛的穩定性越差C橫向力系數的大小與汽車行駛的穩定性無關D橫向力系數是影響汽車行駛穩定的唯一因素多項選擇題1道路的平面線形主要包括(BD )A豎曲線 B直線C折線 D圓曲線D波浪線 1實地放線操作

9、方法主要有(ABC )A圖解法 B解析法C綜合法 D邏輯推理法D歸納法1橫向力系數主要取決于(BCD )A汽車牽引力大小 B汽車行駛穩定C乘客的舒適程度 D汽車的運營經濟E設計車速1一般來講,選擇平曲線半徑主要考慮的因素有(BC )A汽車牽引力大小 B道路的等級和它所要求的設計車速C地形、地物的條件 D汽車的運營經濟E道路的交通量1平曲線的長度包括(AB )A圓曲線的長度 B緩和曲線的長度C折線的長度 D直線(zhxin)的長度E豎曲線(qxin)的長度1行車視距通常(tngchng)可分為(ABCD )A停車視距 B錯車視距C會車視距 D超車視距E剎車視距判斷題1直線是平面線形基本要素之一,

10、具有能以最短的距離連接兩控制點和線形易于選定的特點。( )2一般來講,定線應盡量注意節約用地,少占農田。( )2紙上定線就是將圖上定好的道路中心線準確地移到實地上去。( )2汽車在彎道上行使時,汽車前輪的軌跡半徑和后輪的軌跡半徑相同。( )簡答題:1道路平面設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道路平面設計必須遵循保證行車安全、迅速、經濟以及舒適的線形設計的總原則,并符合設計任務書和設計規范、技術標準等有關文件的各項有關規定要求。(2)道路平面線形應適應相應等級的設計行車速度。(3)綜合考慮平、縱、橫三個斷面的相互關系。在平面線形設計中,應兼顧其他兩個斷面在線形上可能出現的問題。(4)道路平面線形確

11、定后,將會影響交通組織和沿街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線網以及綠化、照明等設施的布置,所以平面定線時須綜合分析有關因素的影響,做出適當的處理。第3章單項選擇題46道路縱斷面圖上最主要反映的兩條線是指( A )A地面線和設計線 B地面線和水平線C設計(shj)線和水平線 D地面(dmin)線和等高線1通過道路中線的豎向剖面(pumin)稱為道路的( A )A縱斷面 B橫斷面C水平面 D鉛錘面2縱斷面圖上表示原地面高程起伏變化的標高線稱為( B )A水平線 B地面線C道路中線 D鉛垂線2工程設計中對中心線各點要求達到的高程稱為( A )A設計高程 B填挖高度C原地面標高 D原始高程2縱斷面上每兩個轉破點之

12、間連線的坡度稱為( B )A橫坡度 B縱坡度C最大縱坡 D最小縱坡2在有超高的平曲線上,路線縱向坡度與超高橫向坡度所組成的矢量和,稱為( C )A橫坡度 B縱坡度C合成坡度 D最小坡度54關于坡長限制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D )A坡長限制主要包括最大坡長限制和最小坡長限制 B若不限制最小坡長會造成變坡點過多C若不限制最大坡長對汽車的正常行駛影響非常大 D限制坡長就是說坡長越短越好55在道路的縱斷面上,對兩個不同坡度的坡段的轉折處設置的緩和曲線稱為( A )A豎曲線 B圓曲線C平曲線 D縱曲線56設豎曲線的半徑和外距分別為R和E,二者單位均為m,則坡度角與R、E的關系為(B )。ARBRCR4E2

13、DR8E257已知豎曲線(qxin)半徑為R,切線長為T,則外距E為( A )。AE= BE= CE=2RT2 DE=2TR256設豎曲線的半徑為R,豎曲線長度(chngd)為L,坡度角為,則三者的關系(gun x)為(A )。ALRBRLCLRDRL+57已知豎曲線長度為L,切線長為T,則兩者的關系是( A )。AT=L/2 BL=T/2CT=L DL=3T58坡度差(分別為變坡點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取“+”,下坡取“-”)當0時,設置的曲線為( B )。 A凹曲線 B凸曲線 C圓曲線 D過渡曲線58坡度差(分別為變坡點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取“+”,下坡取“-”)當0時,設置的曲線為

14、( A )。 A凹曲線 B凸曲線 C圓曲線 D過渡曲線68縱斷面設計步驟正確的一項是(A )A準備工作標注控制點試坡調整核對定坡設置豎曲線B準備工作標注控制點定坡調整核對試坡設置豎曲線C準備(zhnbi)工作標注(bio zh)控制點試坡核對(h du)定坡調整設置豎曲線D準備工作標注控制點定坡調整試坡核對設置豎曲線多項選擇題1道路的縱斷面可以反映出路線的( A BC )A走向 B高程C縱坡大小 D橫坡大小E路幅寬度判斷題1一般來說,為使道路上汽車行駛快速和安全,縱坡值應取小一些。( )2縱斷面上如變坡點過多,則車輛行駛時司機變換排擋會過于頻繁而影響行車安全。( )2道路縱斷面上的變坡點可以緩

15、解駕駛疲勞,因此越多越好。( )2凸形豎曲線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緩和行車時汽車的顛簸與震動。( )簡答題:1在道路縱斷面設計時,為何要控制最大縱坡坡度并進行坡長限制?答:汽車在陡坡上行駛時,由于用來克服上坡阻力的牽引力消耗增加,導致車速降低,耗油量加大。若陡坡過長,水箱中的水會沸騰、氣阻,致使行車緩慢,嚴重時導致發動機熄火,機件過快磨損,駕駛條件惡化;沿陡坡下行時,由于需頻頻使用制動器減速而造成剎車部件過熱后失靈,引起交通事故。綜上所述,對各級道路的最大縱坡及坡長應加以限制。第4章單項選擇題1在垂直道路中心線的方向上所作的豎向剖面稱為( C )A道路縱斷面 B道路水平面C道路橫斷面 D道路立面1

16、公路兩端路肩邊緣之間的距離(jl)稱為( A )A路基(lj)寬度 B路幅寬度C紅線(hn xin)寬度 D路面寬度1在城市道路上供各種車輛行駛的路面部分,統稱為( A )A車行道 B機動車道C非機動車道 D人行道1為了控制合成坡度,當道路縱坡較大,則路拱坡度宜用( B )A大值 B小值C中值 D不做規定1為了控制合成坡度,當道路縱坡較小,則路拱坡度宜用( A )A大值 B小值C中值 D不做規定多項選擇題2機動車道設計的前提條件包括( ABC )A道路的設計交通量 B一條車道的設計通行能力C一條車道的寬度 D一條車道的長度E汽車的最大時速2城市道路橫斷面根據交通組織特點的不同,可分為幾種形式,

17、它們是( ABCD )A單幅路 B雙幅路C三幅路 D四幅路E五幅路判斷題1車行道寬度在理論上是需要的車道數和一條車道標準寬度的乘積。( )2多幅路橫斷面范圍內,沿道路縱向設置的帶狀非行車部分稱為分車帶。( )2非機動車道是專供自行車、摩托車、平板車等行使的車道。( )2確定(qudng)路拱坡度時,只需要考慮橫向排水,與其它因素無關。( )簡答題:設計小時交通量的確定方法(fngf)有哪些?答:設計小時交通量可以根據以下(yxi)幾種方法確定:( 1 )取“高峰小時交通量”作為設計小時交通量;( 2 )取“交通量頻率曲線第30位小時交通量”作為設計小時交通量;( 3 )參照其他類似城市規模的道

18、路交通資料作為設計小時交通量;( 4 )根據或參照城市規劃資料確定設計小時交通量。 第5章單項選擇題1來自不同行使方向的車輛以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點稱為( D )A交錯點 B分流點C合流點 D沖突點1同一行使方向的車輛項不同方向分離行使的地點稱為( B )A交錯點 B分流點C合流點 D沖突點1來自不同行使方向的車輛以較小角度,向同一方向匯合行使的地點稱為( C )A交錯點 B分流點C合流點 D沖突點1在無交通管制的叉口,交錯點隨相交道路條數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 D )A立體交叉點 B分流點C合流點 D沖突點1道路與道路、道路與鐵路或管線相交的形式稱為( D )A交叉 B分流C合流

19、 D沖突1道路與道路、道路與鐵路或管線相交的形式稱為( D )A交叉 B分流C合流(hli) D沖突1進環合出環的兩輛車輛,在環道行駛時互相交織,交換(jiohun)一次車道位置所行使的路程,稱為( D )A交織(jiozh)長度 B交織角C環道寬度 D交織路程多項選擇題2常見的交叉口形式有( ABCDE )A十字形 BT字形CX字形 DY字形E錯位交叉2立體交叉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ABCDE )A正線 B匝道C變速車道 D出口E入口判斷題1交叉口形式的選擇時既要滿足排水、管線的要求,又要與周圍地形環境相適應。( )2立體交叉用空間分隔的方法消除或減少交叉口車流的沖突,從而提高行車速度。(

20、)2用地道(隧道)從相交道路下方穿過的交叉方式稱為上跨式立體交叉。( )2道路中心島設計時,只能采用圓形,不可采用不規則的幾何形狀。( )簡答題:1道路交叉口形式選擇的要求是什么?答:(1)既占地面積小又能安全迅速地通過最大交通量; (2)平面形式、斷面組成應符合道路等級、交通量的要求; (3)交叉口立面設計能既滿足排水、管線的要求,又與周圍地形(dxng)環境相適應; (4)具有(jyu)合理的交通管理、導流及防護安全等措施。第7章單項選擇題1路基(lj)的高度取決于( A )A縱斷面設計及地形 B道路的技術等級C水文條件 D邊坡穩定1路基按結構特點可分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其

21、中填方路基稱為( A )A路堤 B路塹C路床 D路面1路基按結構特點可分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其中挖方路基稱為( B )A路堤 B路塹C路床 D路面1路基干濕類型的劃分指標是( A )A路基土的稠度 B路基土的密度 C路基的臨界高度 D路基的受力狀況1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長期積水水位的最小高度稱為( C )A邊坡高度 B中心高度 C路基臨界高度 D路肩高度多項選擇題1路基的主要指標有( ABD )A寬度 B高度C長度(chngd) D邊坡坡度E縱坡坡度(pd)1為防止破壞(phui),路基需要滿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 )A強度 B整體穩定性C水溫穩定性 D吸水性E防潮性1

22、影響路基穩定的自然因素一般有( ABCD )A地形 B地質C氣候 D水文和水文地質E道路交通量1土質路基干濕類型可分為( ABCD )A干燥 B中濕C潮濕 D過濕E重濕判斷題1路基是路面的基礎,是道路的主體工程。( )2路基在大氣、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侵蝕作用下,其強度會發生很大的變動。( )2填土高度小于12m的路堤,統稱為矮路堤。( )2雖然路基是常年暴露于大自然的構筑物,但其穩定性并不受當地自然環境影響。( )簡答題:1路基的強度和路基的水溫穩定性各分別指什么?答:(1)路基強度是指在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對通過路面傳布下來的壓力的承受能力和對變 形的抵抗能力,要求路基能承受這種壓力而不產生

23、超過容許限度的變形。(2)水溫穩定性是指路基在大氣,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侵蝕作用下,其強度會發生很大的變動。第8章單項選擇題1擋土墻靠近(kojn)回填土的一面稱為( A )A墻背 B墻頂C基底(j d) D墻胸 1擋土墻暴露在外側(wi c)的一面稱為( D )A墻背 B墻頂C基底 D墻胸 2仰斜、垂直、俯斜3種不同擋土墻在相同情況下,墻背所受土壓力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C )A仰斜擋土墻墻背所受土壓力最大 B垂直擋土墻墻背所受土壓力最大 C俯斜擋土墻墻背所受土壓力最大 D垂直擋土墻墻背所受土壓力最小1擋土墻通常采用的基礎形式是( A )A淺基礎 B深基礎C樁基礎 D片伐基礎多項選擇題1根據墻背傾

24、斜方向的不同,墻身斷面形式分為( ABCDE )A仰斜 B俯斜C垂直 D凸形折線E衡重式判斷題1路基的高度表示的是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塹的開挖深度。( )2路基邊坡坡度的正確確定對路基穩定是十分重要的。( )2路基地下排水設施主要有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等。( )2保證路基的穩定性,只需做好路基的排水,無需對路基進行支擋加固。( )簡答題:1邊坡防護的目的(md)是什么?邊坡防護的方法有哪些?答: 坡面防護(fngh)目的是保護路基邊坡表面免受雨水沖刷,減緩溫差及濕度變化的影響,防止和延緩軟弱巖土表面的風化(fnghu)、破碎、剝蝕演變過程,從而保護邊坡的整體穩定性。坡面防護方法有植物防護、

25、骨架植物防護、圬工防護和封面捶面防護。第9章1單項選擇題14石質路基開挖最簡單有效地施工方法是( C )A人工施工B簡易機械化施工C爆破施工D水力機械化施工15路基施工基本方法中,工效最低的是( A )A人工施工B簡易機械化施工C爆破施工D水力機械化施工16下列關于土質路基施工時,土堤填筑方案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C )A土質路堤填筑方案按填土順序可分為分層平鋪和豎向填筑B分層平鋪是土質路堤填筑方案的基本方案C豎向填筑方案相對分層填筑方案,填土更易壓實D豎向填筑指沿公路縱向或橫向逐步向前填筑17用來推緩陡坡地形,整平場地的路基土方施工機械是( A )A推土機B鏟運機C松土機D挖掘機18對于具有塑

26、性的土,影響壓實效果的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下列各項屬于內因的是( D )A壓實功能B壓實機具C壓實方法D土的含水量19對于具有塑性的土,影響壓實效果的因素起決定性的因素是( D )A壓實功能B壓實機具C壓實方法D含水量和土的性質多項選擇題1土的壓實過程和結果(ji gu)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 ABCDE )A土的含水量 B土的物理(wl)力學性質C壓實功能(gngnng) D壓實工具E壓實方法1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 ABCDE )A人工施工 B簡易機械化施工C機械化施工 D水力機械化施工E爆破施工判斷題1路基施工是要把路線和路基設計方案及圖紙變為實物。( )2路基邊坡坡度的正確確

27、定對路基穩定是十分重要的。( )2路基地下排水設施主要有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等。( )2保證路基的穩定性,只需做好路基的排水,無需對路基進行支擋加固。( )簡答題:1路基壓實的原理是什么?答:路基土是由土粒、水分和空氣組成的三相體系。三者具有各自的特性,并相互制約共存于一個統一體中,構成土的各種物理特性,若三者的組成情況發生改變,則土的物理性質亦隨之不同。壓實路基,就是利用人力與機械的方法,來改變土的結構,以達到提高土的強度和穩定性的目的。路基土受壓時,土中的空氣大部分被排除土外,土粒則不斷靠攏,重新排列成密實的新結構。土粒在外力作用下不斷地靠攏,使土的內摩阻力和粘結力也不斷地增加,從而

28、提高了土的強度。同時,由于土粒不斷靠攏,使水分進入土體的通道減少,阻力增加,于是降低了土的滲透性。2路基壓實的原理是什么?答:路基土是由土粒、水分和空氣組成的三相體系。三者具有各自的特性,并相互制約共存于一個統一體中,構成土的各種物理特性,若三者的組成情況發生改變,則土的物理性質亦隨之不同。壓實路基,就是利用人力與機械的方法,來改變土的結構,以達到提高土的強度和穩定性的目的。路基土受壓時,土中的空氣大部分被排除土外,土粒則不斷靠攏,重新排列成密實的新結構。土粒在外力作用下不斷地靠攏,使土的內摩阻力和粘結力也不斷地增加,從而提高了土的強度。同時,由于土粒不斷靠攏,使水分進入土體的通道減少,阻力增

29、加,于是降低了土的滲透性。第10章單項選擇題1路面抵抗(dkng)變形的能力是指路面的( C )A強度(qingd)B撓度(nod)C剛度D耐久性21路面結構整體及各結構層抵抗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應力及破壞的能力是指路面的( A )A強度B撓度C剛度D耐久性3路面結構層次中直接與行車和大氣相接觸的表面層次是( A )A面層B基層C墊層D結構層3路面結構層次中的承重層是( B )A面層B基層C墊層D防水層2按荷載作用下的力學性質劃分,路面可分為( A )A柔性路面、剛性路面、半剛性路面B柔性路面、半柔性路面、半剛性路面C柔性路面、剛性路面、半柔性路面D半柔性路面、剛性路面、半剛性路面2用水泥混

30、凝土作面層或基層的路面結構是( B )A柔性路面B剛性路面C半剛性(n xn)路面D半柔性(ru xn)路面3路面的最基本(jbn)的功能是( A )A為車輛提供快速、安全、舒適和經濟的行駛環境B給道路使用者留下美好的印象C防治路基出現滑坡、崩塌等病害D承受車輛荷載的垂直力,并下傳給地基多項選擇題1與其他類型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的優點包括( ABCD )A強度高 B穩定性好C耐久性好 D有利于夜間行車E對水泥和水用量小判斷題1路面是用各種材料或混合料,分單層或多層鋪筑在路基頂面供車輛行駛的層狀構造物。( )2路面是道路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行車速度。( )2行車荷載和自然因

31、素對路面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強。( )2車輛作用在路面上有靜態作用和動態作用兩種,其中靜態作用主要是水平力。( )簡答題不平整路面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答:不平整的路表面會增大行車阻力,并使車輛產生附加的振動作用。這種振動作用會造成行車顛簸,影響行車的速度和安全、駕駛的平穩和乘客的舒適。同時,振動作用還會對路面施加沖擊力,從而加劇路面和汽車機件的損壞和輪胎的磨損,并增大油料的消耗。而且,不平整的路面還會積滯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壞。第11章單項選擇題1高等級道路瀝青路面最主要(zhyo)的破壞形式是( D )A沉陷(chnxin) B車轍C推移(tuy) D裂縫1用來表征路面整體剛度大

32、小的指標是( A )A路面設計彎沉值 B彎拉值 C剪切值 D彎剪值1由于面層材料組合不當或施工質量差,結合料含量太少或粘結力不足,使面層混合料的集料間失去粘結而成片散開,稱為( C )A沉陷 B車轍C松散 D裂縫1瀝青路面設計的核心是( A )A路面的結構組合設計 B瀝青用量的選擇C路面寬度的確定 D道路交通量分析1瀝青路面雖使用時間的延續,其使用功能和承載力將( A )A不斷降低 B不斷升高C保持不變 D時高時低1車輛荷載經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時,基礎中部細粒材料從接縫和裂縫處與水一同噴出,板邊緣底部出現脫空的現象稱為( A )A唧泥 B斷裂C錯胎 D推移1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兩側出現的豎向相

33、對位移稱為( C )A唧泥 B斷裂C錯胎 D推移多項選擇題1瀝青路面常見的損壞模式包括( ABCDE )A沉陷 B車轍C推移 D開裂E松散和坑槽1瀝青路面出現的裂縫形式包括( ABCDE )A橫向(hn xin)裂縫 B縱向裂縫C網狀裂縫(li fng) D開裂E松散(sngsn)和坑槽1對路面補強或改建時,需對路基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定,其內容涉及( ABCDE )A路基土質 B填挖高度C地面排水情況 D地下水位E路基干濕類型判斷題1瀝青路面設計參數包括各結構層材料的抗壓回彈模量、劈裂強度。( )2瀝青路面在計算層底拉應力時,應考慮模量的最不利組合。( )2汽車荷載作用于水泥混凝土板邊產生的彎拉

34、應力小于板中產生的彎拉應力。(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層是由一定厚度的水泥混凝土板組成,但不屬于大體積工程。( )簡答題1簡述新建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步驟。答:(1)根據設計要求,按彎沉和彎拉指標分別計算設計年限內設計車道的累計標準軸次,確定設計交通量與交通等級,擬定面層、基層類型,并計算設計彎沉值與容許拉應力。(2)按路基土類與干濕類型將路基劃分為若干路段,確定各個路段土基回彈模量設計值。(3)參考本地區的經驗擬定幾種可行的路面結構組合與厚度方案,根據工程選用的材料進行配合比試驗,測定各結構層材料的抗壓回彈模量、劈裂強度等,確定各結構層的設計參數。(4)根據設計指標采用瀝青路面設計程序(HPDS

35、2006)計算或驗算路面厚度。2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塊劃分具有何意義。答:水泥(shun)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層它是由一定厚度的水泥混凝土板組成,屬于大體積工程,當溫度變化時,水泥混凝土板難免會發生熱脹或冷縮。晝夜溫度變化,使混凝土板面和板底出現溫度坡差,白天板混凝土板頂面的中部形成隆起的趨勢;夜間當混凝土板的頂面溫度低于板底面溫度時,會使板的周邊及角隅形成翹曲(qio q)的趨勢,板角隅上翹時,會發生板塊同地基相脫空的現象。這些變形會受到混凝土面層與墊層之間的摩擦力和粘結力,以及板的自重和車輪荷載等作用,這些荷載應力和溫度應力的綜合作用,致使板內產生較大的應力,造成混凝土板產生的裂縫或拱脹等破壞。

36、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劃塊設縫,使板內應力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避免板體產生不規則裂縫。第12章單項選擇題1填隙碎石(su sh)基層強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A嵌擠鎖結作用 B摩擦作用C粘結作用 D以上都不正確1下列關于適合劑量確定方法表述正確的是(A )A石灰劑量=石灰質量干土質量 B石灰劑量=干土質量石灰質量C石灰劑量=石灰質量 + 干土質量 D石灰劑量=石灰質量 干土質量 1用石灰穩定細粒土得到的混合料所做成的基層稱為(B)A石灰土基層 B水泥土基層C礦渣土基層 D混合土基層1基層竣工后驗收時,通常取的路段長為(A)A1km B1mC1cm D1mm判斷題1級配碎石基層的施工有路拌法和中心站

37、集中廠拌法兩種。( )2級配碎石施工時,應避免縱向接縫。( )2石灰穩定土成型后期比成型初期更容易發生干縮。( )2當用水泥(shun)穩定細粒土石時,水泥的用量越大越好。( )簡答題1水泥穩定類基層確定作業段長度應綜合考慮的因素(yn s)有哪些?答:(1)水泥(shun)的終凝時間; (2)延遲時間對混合料密實度和抗壓強度的影響; (3)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效率和數量; (4)操作的熟練程度;(5)盡量減少接縫; (6)施工季節和氣候條件。第13章單項選擇題1熱拌密級配瀝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超過集料總量的(B)A10% B20%C50% D80%1對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夏季溫度高、高溫持續時間長、重載交通及山區和丘陵區上坡路段、服務區、停車區等行車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車荷載剪應力大的層次,宜采用(C)A稠度小、60o C粘度大的瀝青B稠度小、60o C粘度小的瀝青C稠度大、60o C粘度大的瀝青D稠度大、60o C粘度小的瀝青1普通混凝土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超過(B)A1h B12hC24h D72h1瀝青混合料的貯存過程中溫度下降不得大于(A)A10o C B20o CC30o C D60o C1瀝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D)A攤鋪 B拌制混合料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