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池塘養魚高產新技術李應森上海海洋大學 池塘養魚具有專業化程度高、產品商品率高、污染較小、便于管理的優點,是我國內陸水域漁業發展的最主要方式。 大力發展池塘養魚,不斷提高養魚單產和效益,是推動水產養殖業再上新臺階,促進漁業產業化和產品商品化的主要措施。 “80:20”池塘養魚技術是一種池塘養殖新模式,也是總站自“十五”期間就開始推廣的養魚新技術,具有高產、高效、無公害的優點,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池塘“80:20”養魚技術的基本概念 1994年,美國大豆協會分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金山嶺堡養魚場,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五個地方對鯉魚和鯽魚進行養殖試驗后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水產養殖高產、高效養
2、殖技術。二、基本概念 淡水池塘80:20養魚技術是指利用淡水池塘養魚,其產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種攝食人工顆粒飼料,受消費者歡迎的高價值魚組成,也稱之為主養魚。如鯉魚、鯽魚、青魚、草魚、團頭魴、斑點叉尾鮰、尼羅羅非魚等; 其余20%左右的產量是由“服務性魚”組成,也稱之為搭配魚。如鰱、鳙魚,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凈化水質;鱖魚、鯰魚、鱸魚等肉食性魚類,可清除池中的野雜魚。此技術適合魚種培育和成魚養殖。池塘“80:20”養魚的主要技術要點 一、主養魚類 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本技術的特點,80%的主要養殖魚類必須是攝食配合飼料的魚類,同時還應當是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因此,這些品種是受市場調節的魚類品種,
3、目前,可以選擇的品種有斑點叉尾鮰、團頭魴、優質鯽魚、羅非魚、草魚、鯉魚等。但是,對于“80%”這個比例而言,并非絕對化,7090%即可。 主養魚類的選擇要注意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市場性,即所養殖的品種是否適銷對路; 二是易得性,即是否有穩定的人工繁殖魚苗供應; 三是放養的可行性,即是否適應當地的池塘生產系統,如水溫、水質等特殊要求。二、搭養魚類 20%搭養魚類的營養物質或飼料來源,主要是對池塘生態系統中80%的主養魚類損失的飼料、糞便、排泄物等生物及化學的轉化和利用;對經濟價值低的野雜魚類的轉化。根據這個原理,它們應當是: 1.濾食性魚類,如鰱魚、鳙魚; 2.掠食性魚類,如鱖魚等兇猛性魚類。三
4、、營養來源 以主養魚類飼料的投喂提供池塘養殖系統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時也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養對象,適當投喂一些天然的綠色飼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補充維生素和防止魚病的目的,如青草等。四、魚類組成 80%的主養魚類,從飼料的營養需求和飼養管理等方面來講,最好為一種、而且魚體規格盡量一致的魚種。而20%的魚類可以由幾種魚類組成。 這樣,原有的“80:20”的概念發展為“在養殖一種占總量80%攝食魚類為主的情況下,搭養20%的其他魚類;養殖的飼料與飼養管理以主養魚為基準”。五、管理 傳統的養殖主要遵循“八字精養法”水、種、餌、密、混、輪、防、管,這是對我國傳統的池塘養魚的精辟總結,對任何池塘養魚都是
5、很適用的。 但是,“80:20”養殖技術較傳統的養殖管理更簡單,主要側重于“水、種、飼、防”四大要素。六、“80:20”養殖技術與傳統養殖技術相比的優點1.產量高,利潤高,可以輕松達到高產1000公斤;2.產品的商品率高,規格整齊,市場適銷性好;3.對環境污染小,病害少,更符合無公害養殖要求;4.減少勞動強度;5.方法更容易掌握。池塘條件一、位置選擇魚池一般應選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電力方便的地方,主要要求是:1.水源方便且有保證,水質應達到漁業用水標準;2.交通便利,以便飼料、魚種、商品魚和其它物資的運輸;3.池塘底質不能漏水、不應出現嚴重的滲水現象,要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4.要有方便使用的
6、電源,以便增氧機、投餌機、抽水機等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5.魚池水源無污染且周邊環境好,周圍不能有高大的樹木和建筑物等。池埂可以種草,卻不能種樹,尤其是高大的樹木。二、形狀選擇魚池的形狀最好為長方形,長邊為東西向,寬邊為南北向,魚池長寬比例參數見表1。魚池長寬比例參數表 (表1)魚池類別面積(m2) 深度(m) 長:寬魚苗池 6001300 1.52.0 2:1魚種池 13003000 2.02.5 (23):1成魚池 300010000 2.53.5 (34):1親魚池 20004000 2.53.5 (23):1越冬池 1 3006600 3.04.0 (24):1 魚池的形狀與魚類的生長和
7、產量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它將影響到魚池的溶解氧、水體流動、排水、排污等,從而間接影響魚類的生長。魚池的長邊方向為東西走向時,日照時間會長些。三、魚池面積的選擇 池塘面積一般以320畝為宜,以510畝為最佳。開闊的平原地區,以1015畝更好。飼養成魚的池塘,面積應該寬大為好。主要原因是:1.“寬水養大魚,一寸水深一寸魚”。魚池面積大,為養殖魚類提供了有效的生活空間,活動范圍大,有利于生長。2.水面大可以經常受到風的吹動,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時,借助風力,表層和底層的水能夠進行對流,促使有機物的分解,給魚類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長條件。3.池塘面積的適當擴大,可以減少魚病發生,并能適當增加放養量。四、魚
8、池深度和水深的選擇 1.深度選擇:魚種池水深0.81.5m,商品魚池水深1.82.5m,池埂比水面高0.30.5m為宜。 2.池塘水深的利弊。一般地說,在3m水深以內,愈深愈好,增加水的深度,可以增加蓄水量,也就可以相應地增加放養量和提高魚產量。但是,并不是魚池水深就一定好,如果超過了3m,再增加水深,光線很少到達水的底層,光合作用很弱,氧氣來源差,深水層經常缺氧。3.養殖水體在不同透明度、深度下的水溫和溶解氧關系。 在16m水深的池塘中,表層水溫與底層水溫相差1以上,而溶解氧相差很大; 在3m以下時溶解氧就為1mg/L以下,顯然,這對魚生活是不適宜的。 因此,對于高產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2.5
9、3.0m,較為適宜;對魚苗魚種池一般在1.21.5m為宜。 池塘水深與養殖魚產量之間有一個經驗式的關系,即:水深1m時畝產可達300 kg ,2m時可達700kg,2.53.0m時可達1000kg以上,水深超過3m時,魚產量不再隨著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了。 要想達到高產,魚種池和成魚池水深應分別達到1.5m和2.5m。生產實踐證明,在一定限度內,魚池每增加深度0.5m,產量可提高1030%。五、水源 池塘養魚的水源條件,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水質要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 2.水量要能滿足漁業生產的需要,尤其是在主要生產季節,即411月要有充足的水量進入池塘,用于池塘注水、換水,其換水量
10、一般要求一次能換水1020%,一月換水12次; 3.水源可以使用地下水或地表水。六、底質 池底應平整,便于拉網操作,池底淤泥控制在25cm以內,池塘保水性好,不漏水。池塘底部根據需要可以修建集魚(排污)坑或溝以利于集魚和排污,魚池底部一般要求2以上的比降。 1.比降進一步加大有利于排水、排污; 2.池塘底部呈“V”字型有利于排污、收魚; 3.在投飼臺的區域作為池塘的最低處設排水管,有利于收集殘余的飼料、魚體排除的糞便和集魚,每天定期排水、排污。 七、進排水系統 每個魚池必須有相對獨立的進排水系統,池水不要串灌串排,以免防止魚病串池感染。 八、電力及機械 池塘養殖高產技術增加了對電力和機械設備的
11、依賴,這些設備包括:投餌機、增氧機、抽水機、供電電源、自備發電機等。商品魚池電力配備要求達到0.51kw/畝,一般要求有足夠功率的柴油發電機作為自備電源。第四節 放養前的準備 池塘養魚在放養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既有利于防治魚病,又有利于增加魚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一、魚池改造 1.小塘改大塘,一般以510畝為好; 2.淺塘改深塘,一般以22.5m為宜; 3.死水塘改活水塘,要具備良好的水源和水質,修建配套的注排水工程; 4.對于池埂來講,要求低改高、窄改寬,要求池形整齊,大水不淹、天干不旱; 5.漏水塘改保水塘。二、清除淤泥 每年在年底收獲后,清除淤泥一次, 保證淤泥不超過30cm。 池塘放干
12、水后,在烈日下曝曬1020天,促進底泥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消除病原菌的危害,在此期間,還應當翻動底泥,使底泥在陽光下充分暴露和氧化。三、消毒 池塘底泥富含有機物,是很多魚類致病菌和寄生蟲的溫床。同時,在池塘養殖水體中,還存在著包括細菌、藻類、青泥苔、螺蚌、水生昆蟲、蛙類、野雜魚和水生植物等,對池塘進行徹底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藥物消毒是除野和消滅病原的重要措施之一,現在生產上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二氧化氯等。最常用的是生石灰和漂白粉。 四、注水 消毒7天后可以向池塘注水。 魚種放養 一、放養模式 依據池塘在收獲時占其產量的80% (70 90%) 投放一種吃食性魚類,而其余約20%(1
13、030%)則投放一種或幾種服務性(濾食性或肉食性)魚類。 放養的規格、密度和時間應根據收獲時間、規格和池塘條件而定,幾種主要的放養模式見附表。二、放養密度 1.密度的確定 放養密度和產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呈正相關,放養密度增加,產量呈正比增加,但魚產量達到一定的值后,放養密度再增加,產量的增加變緩。所以,放養密度的確定要根據池塘條件、放養魚類品種、大小、出池規格、飼養管理水平和資金投入的情況而定。 不同的品種增重倍數不同,所以放養密度一般以魚類的產量除以該種魚的增重倍數,其結果就是存塘魚的數量。為使出池時存塘魚的數量有所保證可適當增加5%作為保證值。2.計算方法 N=W/(Ga) N畝放養尾數 W
14、收獲時期望的總重量 (公斤/畝) a 成活率 (%) G收獲時預期的魚平均體重 (公斤/尾)計算實例: 實例一:一口8畝的池塘,主養單雄性羅非魚,預期池塘各種魚單產750公斤/畝,其中羅非魚占80%左右,出池時規格0.4公斤/尾,估計羅非魚成活率95%,那么每畝需放養羅非魚尾數為: N=7500.8/(0.950.4)1580(尾/畝)。 實例二:有一面積4畝的池塘,準備放養草、鰱、鳙魚,計劃總產量為500公斤,其中草魚100公斤,鰱魚300公斤,鳙魚100公斤。 已知草魚種平均規格為0.25公斤/尾,計劃年底養成的草魚規格為1公斤/尾,成活率估計為80%;鰱魚種平均規格為0.05公斤/尾,年
15、底計劃出塘規格為0.50公斤/尾, 估計成活率為90%;鳙魚種平均規格為0.05公斤/尾,年底養成規格為0.75公斤/尾, 估計成活率為90%;試問草、鰱、鳙三種魚種各放養多少?解答:1)當總產量為500公斤(包括魚種,指毛產量時)則:草魚每畝放養量為=100/(180%)=125尾總放養量=4125=500尾鰱魚每畝放養量為=300/(0.590%) =667尾總放養量=4667=2668尾鳙魚每畝放養量為=100/(0.7590%) =150尾總放養量=4150=600尾2)當總產量為500公斤指凈產量時(不包括魚種,且三種魚的產量也是凈產量)則:草魚每畝放養量為=100/(1-0.25)
16、 80% =167尾總放養量=4167=668尾鰱魚每畝放養量為=300/(0.5-0.05) 90% =740尾總放養量=4740=2960尾鳙魚每畝放養量為=100/(0.75-0.05)90% =160尾總放養量=4160=640尾 3.生產實例 1)池塘精養異育銀鯽: 江蘇某養殖場,一口面積為20畝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小于20厘米,配3千瓦增氧機4臺、投餌機2臺、并配備抽水機泵。 3月份放養育銀鯽 1800尾,規格為12尾/千克 (80克/尾),一月后再搭養鰱鳙魚種100尾,規格為250克/尾,投飼優質全價顆粒飼料。 9月中旬捕撈,產鯽魚 15390公斤,平均規格450克/尾
17、,成活率95%,產鰱鳙魚5000公斤,平均規格2500克/尾。 合計總產量20390公斤,平均畝產1020公斤。總支出90512元,總產值160924元,利潤70412元 (畝利潤3520.6元)。 2)池塘精養羅非魚: 山東某漁場,一口面積為10畝的池塘,水深2.5米左右,池底淤泥小于2030厘米,配1.5千瓦增氧機2臺。 主養單雄性奧尼羅非魚,4月15日放種(魚種放養及收獲情況見表4),當年10月15日收獲。投飼膨化顆粒飼料,飼料系數1.2(只計主養魚)。 總支出68850元,總產值92730元,利潤23880元 (畝利潤2388元)。 3)精養南方大口鯰: 湖北某漁場,一口面積為5畝的池
18、塘,水深1.51.8米,配3.0千瓦增氧機1臺。主養南方大口鯰,5月30日放種,鰱鳙魚種投放時間為3月上旬,鳊魚種投放時間為6月中旬,(魚種放養及收獲情況見表5)。 前期(56月)投飼當地野雜魚,后期投放海雜魚,飼料系數2.62.7。總支出47825元,總產值76567.7元,利潤28742.7元(畝利潤5748.5元)。 4)精養團頭紡 (浦江一號): 上海某漁場,一口面積為10畝的池塘,水深2米以上,配增氧機和投餌機。1月23日放種(魚種放養及收獲情況見表6)。 在投足青飼料 (前期為浮萍、小浮萍,后期為蘇丹草)的前提下,適量投喂顆粒飼料,當年12月11日收獲。 總支出34510元,總產值
19、51645元,利潤17135元 (畝利潤1713.5元)。 5)精養黃顙魚: 浙江某漁場,池塘面積58畝,共7個計40畝,水深1.82.5米,每個塘配12臺1.53.0千瓦葉輪式增氧機。 主養黃顙魚,6月20日放種,(魚種放養及收獲情況見表7)。投喂全價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系數2.7,當年10月16日收獲。 總支出24.77萬元,總產值60.25萬元,利潤35.48萬元 (畝利潤8870元)。 三、魚種質量及規格 1.放養魚種要求品種純正、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2.主養魚類的規格整齊是指其個體重量差異在10%以內,搭養魚類的個體大小一般不大于主養魚類的個體大小。鑒別魚苗質量的一些方法:
20、 1)一看體色。好魚苗群體色素相同,體色鮮艷有光澤;差魚苗往往體色略暗。 2)二看群體組成。好魚苗規格整齊,身體健壯,光滑而不拖泥,游動活潑;差魚苗規格參差不齊,個體偏瘦,有些身上還沾有污泥。 3)三看活動能力。如果將手或棒插入苗碗或苗盤中間,便魚苗受驚,好魚苗迅速四處奔游,差魚苗則反應遲鈍。 4)四看逆水游動。用手或木棒攪動裝魚苗的容器,使水產生漩渦,好魚苗能沿邊緣逆水游動,差魚苗則卷入漩渦,無力逆游。若將魚苗舀在白瓷盆中,吹動水面,好魚苗能逆風而游,差魚苗則不能。 5)五看離水掙扎。好魚苗離水后會強烈掙扎,彈跳有力,頭尾彎曲成圈狀,差魚苗則無力掙扎,或僅僅頭尾顫動。四、魚種放養方法 1.時
21、間:在注水后7天后可以放魚。 2.試水:在魚種放養前必須試水,即將準備放魚的池水用桶或盆子裝好,再將小魚苗放入此容器中,時間過48小時后,魚苗正常生活,證明放魚安全。 3.和水:購買回來的魚苗魚種,必須將其裝運魚的水體溫度與池水溫度進行調整,使其水溫一致,方法上采取把池水逐步舀入裝魚的容器中,慢慢地將溫度調節到一致,兩種水體溫度不能相差0.5。五、魚種消毒 魚體消毒方法可以選擇下述方法之一進行: 1)食鹽:濃度24%,浸洗510分鐘,主要防治白頭白嘴病、爛鰓病。 2)硫酸銅:濃度8g/m3,浸洗20分鐘,主要預防魚波豆蟲病、車輪蟲病等,殺滅寄生體表的原生動物病原體。 3)漂白粉:濃度1020g
22、/m3,浸洗10分鐘左右,能防治各類細菌性疾病。 4)青霉素:1.6103萬單位/m3,水浸泡510分鐘。飼養技術 一、投飼量 根據天氣、水溫、溶氧及水質狀況定時、定量投喂,每次池魚的投喂量達八成飽即可。 投喂硬顆粒飼料,應在池塘中設定點投餌臺,投餌率可參照4月12%、56月34%、78月45%、910月31%、1112月10.5%。 如果養鯽池塘中搭配混養少量武昌魚、草魚,應每天傍晚投喂一定量的新鮮青飼料。 1.飼料最好采用膨化顆粒飼料,魚類養殖中飼料成本約占總養殖成本的50%60%,所以飼料在養殖業中舉足輕重。 “膨化”是指飼料加工過程中的一道工藝,即飼料原料經過高溫高壓的膨化工序而制成的
23、一種飼料產品。 優點1)消化吸收率高。2)提高養殖密度。3)減少病害。4)降低設施投資成本。5)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2.使用投餌機優點 1)飼料在水體中分布的面積較大,有利于魚群分散在較大的水面攝食,避免了人工投喂飼料分散面較小、魚群集中在較小的水面攝食的情況; 2)飼料分散均勻,有利于魚群的均勻攝食,養殖魚體上市規格較為整齊; 3)在投飼期間每次投飼的量、時間間隔等較為均勻,有利于魚群攝食; 4)飼料投喂能作到定時、定點、定量投喂,可避免人為的個人意志、情緒等的干擾。3.飼料質量: 優質飼料是實現80:20池塘養魚生產和經濟目標的關鍵。優質飼料包括營養質量和物理質量兩個方面。 營養質量是指
24、用高質量的原料按適當的比例配制的飼料能夠滿足魚類對營養物質的所有需求;物理質量是指飼料新鮮,其外觀干凈,顆粒堅實,在水中的穩定時間超過10分鐘。二、日投喂次數每次投飼料間隔時間3小時以上。可參照 4月12次/日 56月34次/日 78月45次/日 912月12次/日投飼率表水質管理 一、對水質的基本要求 水質保持活、爽、嫩,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cm左右。 對于以投飼為主的池塘主養模式,通常瘦比肥好 水質管理活、嫩、爽:養魚最適生物指標 (1)浮游植物量在20100毫克/升;(2)隱藻等鞭毛藻類較多,藍藻較少;(3)藻類種群處于生長期,細胞未變老化;(4)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懸浮物不多。二、改善
25、養殖水質 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后,水體中各種化學物質、有機物質及細菌、藻類等逐漸增加。 在各種物質的作用下,水質發生變化,如酸堿度、透明度、硬度、肥度等。 若不予以改善,水質會老化或惡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養殖動物的健康。水質的管理工作措施 1.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大多魚類適合生長的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2.控制池水透明度:通過施肥及排注水控制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 3.控制池水呈弱堿性:從4月中旬開始每20天潑一次生石灰,每次每畝25千克,化漿全池潑灑控制池水PH值7.5左右。4.保持水體清潔 池塘要建設好排底水管網系統,以便隨時排污;隨時除去雜草,保持池塘環境衛生,及時防治魚病。 投飼工
26、具、食場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每次每個投飼點、食場用漂白粉0.250.5千克,在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進行藥物預防,發現魚病及時治療。5.防止水中氣體過度飽和 池塘中施放過多未經發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斷分解,消耗水中氧氣,無氧狀況下分解放出很多小氣泡,被魚類當作浮游生物而吞入引起氣泡病,因此池中不應用未經發酵的肥料,平時掌握好投餌量及施肥量。6.使用化學消毒劑 采用消毒劑和一些生物活水劑也是普遍應用的改善水質的方法,特別是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地區或水源不很理想時采用。 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最好“消毒劑”仍然是石灰,既具有水質改良作用,又具一定的殺菌消毒功效,而且,價廉物美。每畝水深1米,施放1520公斤
27、即有良好的效果。7.使用微生物制劑 采用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是符合當今漁業發展方向的生物防治方法。 微生物制劑又稱“有益微生物”等,常見主要有枯草芽抱桿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細菌(PBS)等菌株組成。池塘水體溶解氧的變化與管理 池塘水體溶解氧的來源主要有:池塘換水;空氣溶解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 在這三種來源中以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為主要來源,其次為空氣溶解的氧。 有資料表明,在晴天無增氧的精養池塘中,水體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可以占池塘一晝夜產生的氧氣總量的90%,而空氣溶解的氧僅占10%。 1.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的量的大小受光照的強度、水溫的高低的影
28、響變化。 2.空氣中氧氣在水中溶解量的大小主要受空氣和水體的流動、水溫、鹽度、大氣壓等影響而變化。 3.空氣中氧氣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水中溶解氧的水平分布受風力大小和方向的影響。三、池塘水體溶解氧的消耗 水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被水中懸浮物、水中溶解的有機物(40%)、池塘底泥所消耗(40%),魚及水中生物的消耗只有很少一部分 (12%)。 池塘水體溶解氧的變化規律主要為溶解氧的水平、垂向分布,溶解氧的日變化、水表面大氣的溶解氧水中溶解氧水中和底泥的有機物氧化作用的耗氧,水生生物呼吸耗氧等。 六、池塘水體的增氧技術 使用增氧機對池塘水體進行增氧是改善池塘水質、底質、提高池塘生產能力最為有效的手段。
29、增氧機增氧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機械對水體的攪動增加水體與空氣的接觸表面積,使更多的氧氣進入水體之中,同時,由于水體的攪動增加了氧氣在不同水層的分布,使不同區域的水質有混勻的作用。七、增氧機的主要類型 目前使用的增氧機類型主要有水車式增氧機、涌水式增氧機、噴水式增氧機、葉輪式增氧機和多功能增氧機等基本類型。 葉輪式增氧機是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增氧機,其作用除了能有效地增加水體溶解氧之外,還能有效地攪動池塘水體,使上下水層進行交換作用。其增氧效率很高,動力效率在1.22.OkgO2/kWh。 葉輪式增氧機具有攪水、增氧、混合、曝氣的作用。 水車式增氧機的作用特點是在水平方向水體的流動性較大,增氧涉及的水
30、面面積較大,即有效增氧的范圍較大。水車式增氧機的動力效率一般為0.891.60kg O2/ kw h。 噴水式增氧機主要是將水體噴向空氣之中后再落回池塘,同時也能使上下水層進行有效的交換,一般用于面積較小的精養池塘的增氧,其動力效率為0.60.7kg O2 / kwh。還有一種在噴水式增氧機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多功能增氧機,可分別用于增氧、抽水、吸污泥等多種功能。漁藥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漁藥使用原則 1.無公害水生動物養殖過程中對病、蟲、敵害生物的防治,堅持“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強調“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 2.漁藥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農業部有關規定,嚴禁使用未經取得生產許
31、可證、批準文號、生產執行標準的漁藥; 3.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改善養殖水體生態環境,科學合理的混養和密養,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漁藥,提倡生態綜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劑、中草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4.嚴禁使用對水環境有嚴重破壞而又難以修復的漁藥,嚴禁直接向養殖水體潑灑抗生素,嚴禁將新近開發的藥作為漁藥的主要成分。 外用潑灑藥及內服藥具體用法及用量應符合水產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的規定。二、藥物選擇 選用漁藥應嚴格遵守國家和有關部門的有關規定,以不危害人類健康和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為基礎,選用“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三小”(毒
32、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漁藥。 漁藥的功能很多,對于養殖生產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消滅、控制敵害和改善環境等。 目前常用于防治細菌、病毒性水產養殖動物疾病和改善水域環境的全池潑灑漁藥有氧化鈣(生石灰)、漂白粉、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四烷基季胺鹽絡合碘等; 常用殺滅和控制寄生蟲性原蟲病的漁藥有氯化鈉(食鹽)、硫酸銅、硫酸亞鐵、高錳酸鉀、敵百蟲等,這些漁藥常用于浸浴機體、掛簍和全池潑灑;常用內服藥有土霉素、紅霉素、諾氟沙星、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等。中草藥有大蒜、大蒜素粉、大黃、黃茶、黃柏、五倍子、空心蓮和苦參等,可以用中草藥浸液全池潑灑和拌餌內服
33、。三、魚塘施藥錯誤做法 1.饑餓時施藥。藥被魚當餌料吞進肚中,不但不能治病,還會帶來嚴重后果; 2.藥沒溶解。藥物有的是塊狀,有的是顆粒狀,冷水難溶化,漁民只圖簡單,灑入水中了事,藥物沒分解,不能發揮作用; 3.混合用藥。有的漁民將幾種藥同時混合投塘,產生化學反應,要么相互抵消藥效,要么增大藥效,發生嚴重后果; 4.藥不對癥。一見魚病就將漂白粉、硫酸銅、硫酸亞鐵當“靈丹妙藥”,殊不知有些魚病,這幾種藥并不奏效; 5.藥性失效。漁藥有保存期,過期的漁藥是不生效的,有少數漁藥,雖保存期沒過,但因保管不好,藥性減退; 6.劑量不足。有些魚塘,施藥后病情好轉不大,一部分原因是漁民只憑實踐經驗,進行估量
34、,結果劑量不足,魚病不能根治,形成久治不愈; 7.沒有療程的概念。一見有所起色,就停止用藥,造成病情反復或反彈加重; 8.濫用藥物。有些養殖戶盲目崇拜“魚病專家”和“防重于治”的觀點。四、幾種魚類的用藥極限 淡水白鯧: 對有機磷等漁藥最為敏感,敵百蟲、敵敵畏等均屬絕對禁用的藥物。 鱖魚: 對敵百蟲、氯化銅等較敏感,敵百蟲0.2mg/L以上就會對鱖魚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0.7mg/L以上的氯化銅也能造成鱖魚中毒死亡,因此在鱖魚池中不能使用。這些藥物。 加州鱸: 對敵百蟲最為敏感,一定要慎用。據試驗,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時,濃度嚴格控制在0.3 mg/L以下較為安全。 烏鱧: 對硫酸亞鐵十分敏感,
35、因此在烏鱧的人工養殖中防治魚病時應慎用或不用硫酸亞鐵。 虹鱒: 對敵百蟲、高錳酸鉀較為敏感,水溫在11.513.5時,敵百蟲對虹鱒的安全濃度為0.049 mg/L,特別是虹鱒幼魚的敏感性較強。 河蟹: 河蟹對晶體敵百蟲、硫酸銅較為敏感,一定要慎用,全池潑灑時敵百蟲濃度控制在0.3 mg/L以下,硫酸銅濃度控制在0.7 mg/L以下較為安全。青蝦: 青蝦對殺滅菊醋、敵百蟲晶體、硫酸銅等較為敏感,應禁用或慎用,特別對敵殺死十分敏感,應禁止使用。全池潑灑時,控制敵百蟲濃度在0.013mg/L以下,硫酸銅濃度在0.3mg/升以下較為安全。羅氏沼蝦: 對敵百蟲特別敏感,應嚴禁使用。藥物使用控制量為:漂白粉在1mg/L以下,硫酸銅在0.3mg/L以下,生石灰在25mg/L以下。魚蝦蟹混養: 魚、蝦、蟹混養對晶體敵百蟲、硫酸銅應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銷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采購合同協議書
- 勞動合同解除談話筆錄1
- 企業云計算資源使用合作協議
- 數字化合作框架下的遠程工作協作合同
- 配電網升級改造合同
- 環保工程服務合同:全面解決方案
- 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物業財務關鍵制度
- 圖書館目視化管理
- 拆除工程中的文物保護與遷移策略考核試卷
- 科學技術獎勵項目專家評分表
- 錦屏二級水電站廠區樞紐工程測量方案
- 簡約復古風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作品簡介名著讀后感PPT課件
- 新人教版七年級初一數學下冊第一二單元測試卷
- 白內障手術操作規范及質量控制標準(2017版)
- 中國銀行履約保函(中英文)
- 不銹鋼儲罐施工方案(2024043554)
-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課程標準
- 中國聯通科技創新獎勵辦法
- 中藥飲片儲存與養護
- 【《項鏈》莫泊桑】《項鏈》課本劇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