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解熱鎮痛抗炎藥物(一)_《獸醫藥理學》課件_第1頁
第十四章解熱鎮痛抗炎藥物(一)_《獸醫藥理學》課件_第2頁
第十四章解熱鎮痛抗炎藥物(一)_《獸醫藥理學》課件_第3頁
第十四章解熱鎮痛抗炎藥物(一)_《獸醫藥理學》課件_第4頁
第十四章解熱鎮痛抗炎藥物(一)_《獸醫藥理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 解熱鎮痛抗風濕藥 一、概述 解熱鎮痛抗風濕藥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且大多數兼有抗炎、抗風濕作用的藥物。雖然它們在化學結構上各異,但都能抑制體內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目前認為這是它們共同作用的基礎。由于有抗炎作用,且與糖皮質激素不同,故又稱非甾體類抗炎藥。(一)、解熱鎮痛藥發展史1750年:柳樹皮治療“發熱”取得成功,柳樹皮苦味苷名為“水楊苷”1838年:從水楊苷制成水楊酸1860年:用酚合成水楊酸1875年:水楊酸鈉成功用于治療風濕熱1899年: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上市20世紀:全人工合成時代。吡唑酮類、滅酸類、吲哚類和丙酸類解熱鎮痛藥相繼問世 。近年來:選擇性環氧酶-2抑制劑

2、(COX-2 抑制劑)的發展,將本類藥物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二)、解熱作用 本類藥物可降低發熱動物的體溫,對正常體溫無影響,發熱是由于病原體及其毒素刺激中樞粒細胞,使它產生與釋放內熱源,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于丘腦下部,促進合成與釋放前列腺素E(PGE),使體溫調定點高于正常體溫之上,因而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導致發熱,而本類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環加氧酶),減少下丘腦前部神經原合成前列腺素,使升高的體溫調定點復原,使體溫恢復正常。 感染原和細菌內毒素等外源性致熱源 機體(粒細胞) 內熱原(細胞因子如:IL-1、IL-6、TNF等) 中樞PG的合成增加 解熱鎮痛藥 體溫調節中樞(下丘

3、腦) 體溫升高(發熱)()實驗依據 1、腦室注入微量PG引起發熱,PGE2致熱作用最強。2、其它致熱物引起發熱時,腦脊液中PG樣物質含量增加數倍。3、臨床上用PG人工流產的產婦都有發熱的副作用。4、解熱鎮痛藥對內熱源引起的發熱有解熱作用,但對注射PG引起的發熱無效。 以上實驗說明PG和發熱有關。也說明內熱源可能使中樞合成與釋放PG增多。PG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發熱。(三)、鎮痛作用 本類藥物具有中等程度鎮痛作用,對持續性鈍痛有良好效果。對銳痛和平滑肌絞痛無效。本類藥物鎮痛部位主要在外周,當組織損傷或發炎時,局部產生和釋放某些致痛化學物質如緩激肽、組織胺等,作用于痛覺感受器引起疼痛,而前列腺

4、素可使痛覺感受器的敏感性提高,即痛覺增敏作用,同時前列腺素E1、前列腺素E2和前列腺素F2也有致痛作用,而本類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有鎮痛作用,此外本類藥物可阻斷痛覺沖動經下丘腦向大腦皮層傳遞,而產生中樞性鎮痛作用。 組織損傷、炎癥或過敏 化學物質的生成和釋放 組織胺、緩激肽 PG 解熱鎮痛藥 (PGE1、PGE2、PGF2) 致痛 感覺神經末梢 致痛痛覺增敏致痛()(四)、消炎抗風濕作用1.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環加氧酶)阻止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可引起充血、水腫、疼痛、發熱、血管擴張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是非甾體類抗炎作用基礎。2. 穩定溶酶體膜。3. 對抗緩激肽作

5、用。4. 抑制透明質酸酶,降低血管通透性。5. 抑制免疫過程,阻止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形成。 解熱鎮痛藥協同作用()組織胺、緩激肽、5-HT等釋放PG合成增加非特異性致炎物質和抗原擴張血管、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痛擴張血管、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痛覺增敏 炎癥 (紅斑、水腫、疼痛 )(五)、解熱鎮痛抗炎藥分類有機酸類:甲酸類(水楊酸類、芬那酸類) 乙酸類(吲哚類) 丙酸類(苯丙酸類、萘丙酸類)苯胺類:撲熱息痛,非那西汀 吡唑酮類: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 鎮痛:吲哚類、芬那酸類吡唑酮類、水楊酸類解熱、抗炎:苯胺類、吡唑酮類、水楊酸類抗炎、抗風濕:水楊酸類、吡唑酮類、吲哚類解熱鎮痛抗炎藥臨床藥理學特點

6、起效快;緩解疼痛;減輕炎癥和腫脹;改善功能等 不能根治原發病;不能防止疾病發展;停藥后可能迅速出現“反跳”甚至癥狀再現等 不是病因性治療藥二、常用藥物(一)、水楊酸類 水楊酸類藥物中在獸醫臨床上常用的為水楊酸鈉,其次是阿司匹林。該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消炎和抗風濕作用。水楊酸本身具有刺激性,僅做外用,有溶解角質和抗真菌作用。 水楊酸鈉 性狀 無色或微顯紅色的結晶性粉末或鱗片,無臭或微有特殊的臭氣,味甜而帶咸。遇光易變質。易溶于水(11)、酒精(110)或甘油。應避光保存。體內過程 水楊酸鈉內服后,在胃內遇鹽酸,有部分解離成水楊酸,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在狗可引起嘔吐。豬、犬迅速從胃和小腸吸收,馬

7、吸收差,反芻動物不易吸收,可分布于各組織中,可透入關節腔,腦脊液,可通過胎盤屏障和血乳屏障,分布于胎兒和乳汁中。在肝中代謝,產物水楊尿酸及龍膽酸。由腎排出。水楊酸鈉 作用與應用 水楊酸鈉具有抗風濕、抗炎和解熱鎮痛作用。其解熱鎮痛作用不及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氨基比林,因此,在臨床上不做解熱鎮痛藥用。主要作為抗風濕藥,用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也可用于急慢性痛風。不良反應 1. 對胃有刺激性,可用碳酸鈣同服。2. 大劑量長期應用可引起耳聾,并發惡心、嘔吐、腎炎。3. 可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引起出血,用維生素K進行治療。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 (Aspirin)性狀白色結晶粉末,微溶于水(1:300),易

8、溶于酸(1:5),易潮解,應封閉保存。體內過程 內服易從胃腸道吸收,有效血藥濃度為100ug/ml,超過300ug/ml有毒性,分布廣泛,關節腔、腦脊液、乳汁、胎兒中均有分布。肝中代謝,腎排泄。堿化尿液促進其排泄。作用 1、解熱鎮痛:有較強的解熱、鎮痛作用(常用劑量0.5g) 用于感冒發熱,增強散熱過程、使發熱者體溫降低到正常,而對正常體溫沒有影響。可用于輕、中度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等。2、抗風濕:大劑量有較強的抗炎、抗風濕作用,可使急性風濕熱患者1-2天內退熱,關節紅腫疼痛緩解。能明顯減輕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炎癥和疼痛。亦可用于鑒別診斷急性風濕熱

9、。3、抗血栓形成 血小板在受到誘發聚集因子(膠原凝血酶)作用時,血小板膜磷脂被激活,分解膜磷脂釋放出花生四烯酸,再在環加氧酶的作用下,生成環內過氧化物,再經血小板內TXA合成酶作用下生成TXA2 (血栓素),而TXA2為強大的血小板釋放和聚集誘導劑,可直接誘發血小板釋放ADP,加速血小板聚集。 而阿司匹林可抑制環加氧酶,減少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引起凝血障礙,阻止血栓形成。 血小板膜磷脂 環加氧酶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 環內過氧化物 (PGG2、PGH2)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釋放ADPTXA2阿司匹林()應用 常用于發熱、風濕、關節痛和通風癥,以及預防血栓。注意 1. 抑制凝血酶原合成,

10、有出血現象VK防治。2. 對消化道有刺激性,用碳酸鈣同服。3. 治療痛風時,服等量碳酸氫鈉,以防尿酸在腎小管內沉集。4 本品為酚類衍生物,對貓毒性大。 應用配伍(1)乙醇可加劇本品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2)若與香豆素類抗凝藥合用,可增加出血傾向。(3)本品可抑制丙磺舒、苯磺唑酮的促尿酸排泄作用,大劑量尤為明顯。(4)若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同服,胃腸道不良反應增加,抗炎作用降低。(5)糖皮質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 惡心、嘔吐: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較大劑量能興奮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 胃潰瘍、胃(無痛性)出血:因抑制COX-1,干擾了PGs(PGE2)對胃粘膜的保護作

11、用。2、凝血障礙:小劑量抑制血小 板聚集,大劑量抑制肝臟合成凝血酶原。3、過敏反應:蕁麻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罕見“阿司匹林哮喘”:白三烯相對升高。4、水楊酸反應:過量(5g/d)可致中毒: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視、聽力減退,嚴重者可出現過度呼吸、酸堿平衡失調,甚至精神錯亂。(二)、苯胺類 苯胺類藥物的有效基團為苯胺,它具有很強的解熱鎮痛作用,但毒性過大,能破壞紅細胞。經對位羥化后可使毒性稍減,再以乙酰氨基取代氨基,則毒性減低而藥效不變。有乙酰苯胺、非那西汀、撲熱息痛,常用后兩種。對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的體內活性代謝產物又名撲熱息痛,是本類藥的常用藥物。撲熱息痛(醋氨酚、對乙酰氨基酚)

12、性狀 白色粉末,味微苦,易溶于熱水和有機溶劑。體內過程內服吸收比非那西汀快,0.5-1小時達血中峰值,肝中代謝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從腎排出,有極少部分可代謝為對肝有毒性的羥化物,也可產生可使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以及引起溶血的毒性代謝物。作用 解熱作用緩和而持久,其強度類似于阿司匹林,但無消炎抗風濕作用。應用 臨床上主要用于中小動物的解熱鎮痛。對乙酰氨基酚片劑 內服:馬、牛1020g;羊14g;豬12g;犬0.11g。注意 1. 貓禁用本品,可引起發紺、貧血、黃疸、臉水腫。2. 肝腎功能不全或幼畜慎用。3. 大劑量可損傷肝腎,在12小時內應用乙酰半胱氨酸和蛋氨酸解救。 三、吡唑酮類 有安替比

13、林、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等。1、氨基比林(匹拉米洞) 作用 本品有卓越的解熱鎮痛作用,作用較阿司匹林強而持久。與巴比妥類合用能增強其鎮痛作用。還兼有良好的消炎抗風濕作用,強度不亞于水楊酸類。應用 氨基比林常用于治療肌肉、關節、神經痛和熱性病等。不良反應及應用注意 長期大量應用可引起粒性白細胞缺乏癥。單一藥物片劑及注射劑已被淘汰,但復方制劑仍被應用。 2、安乃近(諾瓦經) 性狀 本品為氨基比林和亞硫酸鈉結合的化合物,白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1:1.5),溶于醇不溶于醚。作用 有明顯的解熱鎮痛和消炎抗風濕作用,作用快而強,藥效可持續3-4小時,還可抑制腹痛,對胃腸運動無影響。安乃近的解熱作用為

14、氨基比林的3倍,鎮痛作用與氨基比林相同。應用除用于解熱鎮痛和消炎抗風濕外,也可用于腸痙攣、腸臌脹、疝痛等。人易引起嚴重反應,甚至死亡,故禁用。常用量 肌肉注射 一次量 豬13g, 羊12g, 馬、牛310g, 犬0.30.6g. 靜脈注射:一次量 馬、牛36g。注意 1. 長期應用可引起粒細胞減少。2. 不用于穴位和關節注射,以防止引起肌肉萎縮和關節功能障礙。3. 禁與氯丙嗪合用,以防體溫劇降。4. 禁與巴比妥和保泰松合用,影響藥酶活性。5. 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可加重出血傾向。3、保泰松(布他唑丁,布他酮) 作用 保泰松具有解熱、鎮痛、消炎和抗風濕作用。其解熱效力比氨基比林弱,且毒性較大,故

15、不作解熱用。對非風濕性疼痛的鎮痛作用也比阿司匹林弱。除因炎癥引起的疼痛外,一般不做鎮痛用。保泰松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可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比,其抗炎機理不明,可能與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關。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風濕病,關節炎、腱鞘炎、粘液囊炎及睪丸炎等。在治療風濕病時,必須連續應用,直至病情好轉為止。此外,還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也可用于治療痛風。 犬敏感慎用,可引起血細胞下降。(四)、吲哚類 包括有吲哚美辛(消炎痛)、消炎靈(炎痛靜)。 1、消炎痛(吲哚美辛)作用 為最強的環加氧酶抑制劑之一,有較強的作用,解熱作用亦為氨基比林的10倍。對炎性疼痛有鎮痛作用,其鎮痛作用比安乃近、水楊酸類好。其消炎

16、作用為消炎劑中最強者,消炎作用比保泰松強84倍,比糖皮質激素還強,與皮質激素合用呈現相加作用,療效增強,并可減少皮質激素用量,從而減輕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臨床應用 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腱鞘炎、肌肉損傷等。注意 副作用多,犬、貓可見消化道癥狀,如惡心、腹痛、潰瘍;可損傷肝及造血功能。 2、炎痛靜(消炎靈)Benzydamine 作用與用途 有消炎、鎮痛和解熱作用。其消炎作用與保泰松相似或稍強,與四環素合用注入乳房內可治療乳腺炎,與氯霉素合用可治療犢牛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對炎性疼痛有鎮痛作用,其作用較消炎痛強。 主要用于手術后、外傷、風濕性關節炎等炎癥性疼痛。 (五)、丙酸類 一類新型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苯丙酸衍生物(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苯氧洛芬等)和萘丙酸衍生物(萘普生),本類藥物對消化道刺激比阿司匹林輕,不良反應比保泰松少。萘洛芬(萘普生、消痛靈)作用與應用 本品具有鎮痛、消炎和解熱作用,藥效比保泰松強,主要用于解除肌肉和軟組織炎癥的疼痛以及跛行和關節炎。犬對本品敏感,可見出血或胃腸道毒性。 (六)、芬那酸類 也稱滅酸類,有氯芬那酸、甲芬那酸(撲濕痛)、氟芬那酸、甲氯芬酸(抗炎酸)。有較強的消炎鎮痛作用、并有解熱作用,主要用于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本類藥物副作用較少,一般可見胃腸道反應。 甲滅酸(撲濕痛)作用與用途 鎮痛作用強于阿司匹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