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表格式_第1頁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表格式_第2頁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表格式_第3頁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表格式_第4頁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_表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6課 題5、古詩兩首教學目標1、學會“莫、臘、渾、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2、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重 難 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課 時二課時授課時間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激趣導入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一年級時學的那首望廬山瀑布嗎?(師生背誦。)這首詩是寫廬山的,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另一首描寫廬山的古詩詩人蘇軾所寫的題西林壁。板書課題,讀詩題。2、理解詩題。指導注意文中兩條注釋,學習理解題目的意思。(蘇軾游廬山時在西林寺墻壁上寫的一首詩) 二、吟讀詩句,理解詩意1、教師范讀,讓學生聽清吟詩的節奏,初步感知詩人

2、的心情。2、自由吟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詩的節奏。3、學生試說自己已經讀懂的詩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4、理解前兩句。* 找出詩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詞(“橫”、“側”、“遠”、“近”、“高”、“低”)。再板書“嶺”和“峰”。給它們組成不同的詞語:山嶺、峻嶺、高峰、奇峰、山峰讀讀前兩句詩,告訴我們什么?試看說一說。* 讀后兩句詩,告訴我們什么?試著說一說。* 師歸納:上學期,我們學過畫楊桃這篇課文,你還記得其中老師說的話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同。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五角星. .)廬山是那么雄奇壯觀,千姿百態,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都是不一樣的;橫著看,連綿不斷的峻嶺;從側

3、面看,奇峰陡峭;從遠處看、近處看,從高處看、低處看看到山的形狀、姿態都不一樣。* 有感情地齊讀前兩句。5、理解后兩句。* 讀一讀,比一比,前兩句與后兩句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兩句寫看到的景象,后兩句寫自己的感受) *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 詩人這樣多次、多角度地看廬山卻為什么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你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 教師小結:廬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覺得沒有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身在廬山中。只看到廬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三、熟讀背誦1、請你把自己當作詩人,有感情地讀一讀。2、練習背誦,同桌

4、之間互背。四、練習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指名試背古詩。二、學習題意和節奏1、讀讀詩題,參看注解,說說詩題的大概意思。教師補充小結。2、自由吟讀。3、指名試讀。教師點評并范讀,體會詩句的節奏。三、學習詩意1、邊讀邊參閱課文中的注解,試著串講。教師巡回傾聽,發現難點。2、指名試講。(要求把每句詩的大致意思說清楚)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四、感受詩情1、讀前兩句,想象意境。詩人會在什么地方?他當時有什么感受?(想象詩人在農家做客,受到農家熱情款待)2、讀后兩句,體會意境。* 這時詩人是在哪里?他當時遇到了什么景象?* 詩人可能正走在山間小道上,眼見前面被大山擋住了,懷疑無路可走;行至山前

5、,忽見柳蔭深深,鮮花簇簇,驚喜地發現又是一個村莊。3、有節奏地朗讀后兩個詩句。4、引導發現兩行詩句中相對應的詞,說說它們有什么特點。5、美讀,讀出節奏、音律美。五、名句應用練習1、我們走到山前,頓覺山路已盡。忽然間,山路一轉,前面又出現了一個鮮花盛開的村莊。這時,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實驗,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實驗進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來在一位教授的幫助下,他豁然開朗,很快攻克了難關,實驗獲得了成功。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師在指導我們作文時,常常用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

6、低各不同”的詩句,教我們寫作時不要說人家常說的話,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要寫出自己的個性。讀后教育學生在以后的習作中能恰當地引用這些語句,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精彩。六、作業布置1、背誦兩首古詩和詩意。2、默寫古詩。七、教后反思課 題6、爬 山 虎 的 腳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引人注目、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重 難 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課 時三課時授課時間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7、、導入新課大自然真奇妙,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真是色彩斑斕,奇妙無窮啊!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關于植物的文章:板書課題,讀題明義。二、初學新課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4、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板書): a、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b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爬的? 三、合作學習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為什么?2、四人小組研究描寫爬山虎腳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a、作者是如何具體生動的描寫的?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識向大家匯報、展示。3、學生自由學習。四、學習課中生字學生自學為主,老師相機指導。五、布置作業1、正確

8、流利的朗讀課文。2、練習生字組詞和默寫。第二課時一、復習進入聽寫生字二、師生共討1、作者怎樣描寫“腳”樣子的?請找出重點詞。 (反面、枝狀六七根細絲、嫩紅) 可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從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三方面來觀察、描寫的。2、通過爬山虎的腳的形象描寫,可趁機讓學生體會比喻句的妙處。3、講講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4、同桌介紹。5、四生開火車讀具體寫腳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關的重要動詞。(爬:觸一巴+拉+貼)6、指導朗讀。7、找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質疑:“一腳一腳”能不能換成“一步一步”,為什么?9、從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呢?(落實人文性)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體會

9、,例如:往上爬、蚊龍的爪子、相當牢固、休想拉下等。10、小組比賽朗讀。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說一說怎樣爬。三、積累語言抄寫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背誦三、四、五自然段。第三課時一、復習導入1、導人:上節課我們探究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爬的,誰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紹一下。2、指名“自我介紹”。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二、學習課文1、四人小組研讀第二自然段,要求: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條理地描寫葉子的? b標出你喜歡的詞,兩人小組討論為什么喜歡? 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識向大家匯報。 三、互助交流生朗讀描寫靜態的句子。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新鮮”“均勻

10、”以及那么那么”句式的好處。指導朗讀教師范讀描寫動態的葉子的句子。(一陣風拂過)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讀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重點落實一個“漾”字。指導朗讀。四、感受寫作方法1、同學們,你想過嗎,課文為什么以爬山虎的腳為題?師隨機引導學生體會寫爬山虎的葉子是為了襯托爬山虎的腳。2、那么作者為什么寫得這么好呢?3、交流歸納:a、整體到部分一步一步細致觀察。b能抓住特點觀察。c作者懷著很深的喜愛之情觀察,觀察得非常深入。五、學以致用 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抄下來。課外練筆。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援植物,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六、板書設計爬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山特點樣子:像像

11、(細絲)虎顏色:嫩紅(灰色)的腳爬觸巴拉、貼(牢固)七、教學后記課 題7、蟋蟀的住宅教學目標1、認識“蔽、搜”等7個生字。會寫“掘、拋、傾”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隨遇而安、慎重、驟雨”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3、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4、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重 難 點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養成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課 時三課時授課時間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蟋蟀是什么嗎?見過沒有?嗯,很好,這個小家伙啊,它的小名是“叫蛐蛐”,大名叫“蟋蟀”,這不起眼的小東西居然是是昆蟲王國的建筑

12、工程師哎!真是不可思議,今天我們到蟋蟀的住宅里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樣的? 板書課題:蟋蟀的住宅。二、自學課文,“買票進宅”1、要游覽蟋蟀的住宅,可是要買票的哦,誰能認真流利的朗讀課文,誰就能進去游覽。生自由試讀課文。2、開動“知識快車”檢查自學情況:用知識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買票進宅”。如認讀生字、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難讀句子、小節。三、默讀課文,“看宅劃說”1、這小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 ”劃出有關句子。2、反饋交流討論。3、理解體會重點句子,指導感情朗讀。a、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

13、有溫和的陽光。b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c、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干燥、很衛生,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同學們,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當看到別的昆蟲為尋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卻已有一個非常好的住宅時,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驕傲)帶著這種心情朗讀第二、五、六自然段。四、學習生字讀寫課后的生字和文中的詞語,自己能找多少寫多少。第二課時一、研讀課文,“橡皮泥捏宅”1、上節課我們知道了蟋蟀的住宅的奇特,一個小洞就有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課文說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請同學們根據課文中的語言再進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組合作打造這項“偉大的工程”。3、生拿出橡

14、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二、角色轉換,“廣告創意”1、現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師,要參加昆蟲王國第一屆住宅設計大賽,請工程師為自己的住宅設計廣告詞。2、語言轉換,能利用課文中的語言設計廣告。交流匯報,評選最佳創意廣告詞。三、廣告鏈接1、教師感情朗讀收集到的精彩廣告詞。a、舒適的平臺,溫暖的陽光,綠色家園,這就是我們蟋蟀的住宅。b、蟋蟀的住宅,給你一個清潔寬敞的環境,讓你擁有一生的幸福。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2、讀到這兒,老師情不自禁地想大聲地說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來自一流的建筑工程師,沒有建筑師的精心打造,辛勤勞作,哪有這么溫暖舒適的住宅。四、課堂小結第三課時一、學習挖掘部分,體會蟪蟀

15、的工作艱苦1、上節課同學們的廣告打得很好。在昆蟲王國里,如此一流的住宅,這位建筑工程師是如何挖掘的呢?2、研讀第七、八、九自然段。a、哪一處使你感觸最深?b、劃出蟋蟀挖掘動作的詞。3、匯報交流。4、齊讀,讀出蟋蟀的工作艱苦。 二、升華課文,譜寫歌詞1、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點,還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蟋蟀愛唱歌,蟋蟀的歌聲也很動聽,現在,請同學們先聽三年級我們學過的一首歌:2、手機播放蝸牛與黃鸝鳥。蟋蟀和蟬都是歌唱家,現在我們模仿蝸牛與黃鸝鳥,創作一首蟋蟀和蟬的歌詞好嗎? 三、教師引導,生創作交流 師生伴著蝸牛與黃鸝鳥旋律,齊唱改寫歌詞蟋蟀和蟬。(附歌詞) 啊門啊前一只小蟋蟀

16、,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簡單,一點一點往下挖。 啊樹啊上有兩只蟬,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隨處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蟬啊蟬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四、看文章做作業 1、選做題。 a、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幾個小動物編個故事 螞蟻 蜜蜂 蟋蟀 蟬 蝗蟲 螳螂 課 題8*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教學目標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靜謐、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飛渡重洋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3、學習讀文后能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重 難 點 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課

17、 時一課時授課時間教學過程一、讀題設疑板書課題,讀題。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么發現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二、自讀課文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2、自學反饋。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解決。3、指名分節朗讀。4、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么情況下發現了什么?5、找出課文的相關段落,再次朗讀。三、觀察、讀文,相互印證1、分組觀察世界地圖或地球儀,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陸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看看是否像魏格納說的那樣。再看看其他陸地與海岸線是否相似。2、熟讀第五自然段“嶄新的奇想”。說說這個奇想與我們剛才觀察所得是否相同。四、研讀證據,探究過程 過渡

18、: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結果發現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研讀第七自然段,對魏格納的推理過程進行梳理。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 中龍是一種爬行動物,它既見于巴西,又見于非洲。爬行動物是不可能飛渡重洋的,由此證明:當時中龍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五、熟讀課文,交流感受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2、魏格納為什么能在一張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圖中發現重大的地理現象?你從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說一說。準備一副世界地圖和一個地球儀課 題語文園地二教學目標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并敢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

19、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2、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的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3、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4、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5、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重 難 點 習作的質量課 時五課時授課時間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讀讀寫寫1、檢查讀音,交流識記方法。a自由讀記,讀中正音。b、交流難記字形識記方法。2、取長補短,再次識記。3、按組聽寫詞語,注意書寫規范。a,住宅 住址 隱蔽 隱藏b洞穴 傾斜 平坦 寬敞c、均勻 重疊 空隙 痕跡d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隨遇而安二、讀讀記記1、讀中正音。a,指名讀詞,隨時正音。b按

20、順序齊讀。c同桌互讀,一人隨機、快速地指點,另一人讀。2、解疑說話。提出不懂詞語,共同交流解疑。自由選擇幾個詞說一段話。三、我的發現1、翻看“爬山虎”的圖片,自主觀察,交流發現。2、找出文中具體描寫的語句,讀通,讀懂,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3、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寫得這么細致、具體?思考交流。4、讀“小林”“小東”的話。第二課時成語故事1、寫故事需要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長期的觀察,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2、讀故事。了解故事內容,懂得成語含義。3、故事中的哪些語言給你特別深刻的印象?a、從“生動傳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畫的形象逼真。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

21、第四自然段文與可所說的“秘訣”,道出“觀察”與其取得成績的必然聯系。4、說故事。日積月累1、是呀,有人對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細致的觀察,編了一首歌。先聽老師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選擇合適的曲調)2、讀句正音。3、仔細讀讀,你發現這段話有哪些特色?哪些詞句用得特別精妙。(“紅似火,滿枝黃,雪里藏”等詞精煉地概括出花的特點,讓人產生無限遐想。而這一切無不緣于細致、長期的觀察)4、熟讀成誦,吟唱成誦。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1、我們的生活千姿百態,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看了這兒的三幅圖畫,大家都會發覺“細心觀察”的感覺真的不錯。2、獨立看圖,然后與同桌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幅圖,說說看到了什么,還可告訴同學你是怎樣發現的?3、再次觀察其他的幾幅圖,也許還有奧妙沒被發現呢。4、全班交流評議,誰發現的最多、最有趣,誰講解得最清楚、最精彩,將獲得“獨具慧眼”獎。a、可以講講你最得意的一個發現。b可以講講經過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發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