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911事件災難新聞報道看中美媒介生態的差異【內容摘要】在對“911事件的災難新聞報道中,比擬中美主流媒體的報道,可以發現其中存在很多差異。這些差異實際上就是中西方媒介在新聞理論、傳播觀念、文化環境與運營機制等方面所構成的“媒介生態的差異在現實新聞傳播理論中的表達。【關鍵詞】媒介生態;比擬;災難新聞2001年9月11日紐約發生針對美國的恐懼襲擊事件后,美國及西方各大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內做出了迅速全面的反響。相比擬而言,中國主流媒體的報道那么顯得冷靜、沉穩、慎重。這種反差出現的原因,除了國家、民族、文化、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社會宏觀差異之外,也有中美主流媒體在新聞理論、傳播觀念、運營機
2、制等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媒介生態ediaelgy差異。所謂生態,它通常是指在一個生物群落及其生存開展的系統之中,各種因素的互相關聯制約所到達的相對的平衡構造。借用生態學中有關“互相關聯制約的機理和相關性的系統研究方法,我們可以將“媒介生態界定為某一特定時代中媒介各構成要素之間、媒介之間、媒介與其外部環境之間互相關聯制約而到達的一種相對平衡的構造。媒介生態包含諸多因素,主要是一定時代的政治文化氣氛、經濟開展程度、社會生活形態和媒介本身的屬性、話語立嘗人文精神以及受眾方面的教育程度、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等。為了更好地研究中西媒介生態的差異,我們可以將媒介生態簡單地分解為價值取向、媒介性質定位、調控
3、機制、文化心理4個小單元,把中西主流媒體對“911事件的災難新聞報道作為樣本放在其中進展比擬分析,“人們期待通過比擬研究,認識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進步按照這種規律傳遞新聞的自覺性,同時又努力尋找中外新聞傳播運作中不同做法及特點,發現自己或對方的優點,堅持下去,或把人家好的做法拿過來,為我所用;看到自己或對方的缺陷,克制揚棄或引以為鑒。價值取向新聞不是單純客觀的信息,它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是傳播者的活動,必然包含著人的理性認知和主觀判斷,而這種認知和判斷又是以一定的價值觀為根底的。價值觀中的價值是一個屬于哲學層面的普遍概念,是指客體對主體的某種有用性,或是對主體的需要所具有的積極意義。構成
4、新聞價值的因素既包括信息客體本身所具有的屬性如“五個,也包括傳播者主體的社會背景、知識體系、文化品位等個人因素,還包括媒體所代表或追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利益。同一客體未經加工的原始信息對不同主體傳播者和媒體的有用性是不一樣的,對不同主體的需要的積極意義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中西媒體的價值取向必然也有各自的特點。“911恐懼襲擊這樣驚天動地的重大事件無論是對中國新聞傳媒還是西方新聞傳媒而言,無疑都具有極大的新聞價值。但是在認識災難新聞的“有用性的價值取向上,中西卻有著不同的標準與尺度。美國新聞學教授比爾伯尼博士認為:“對新聞媒介來說,最有市場價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災、火災、地震、謀殺、戰爭、行業糾紛
5、以及死亡和傷害。西方歷來重視災難新聞的報道,災難新聞幾乎涵蓋了西方新聞價值的所有要素:突發性、顯著性、異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涉及負面影響等等。西方傳媒對災難事件的報道往往迅速、深化、全面、準確,不僅不隱瞞負面的、悲劇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災難細節。在“911事件的現場直播中,美國的FX、NN等電視臺播放了逃難者從高達110層的世貿中心高樓上跳下逃生的鏡頭。這給所有電視觀眾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傳媒“很懂得新聞作為一種商品所具有的價值,為了最大限度地進步發行量和收視聽率,獲得最大利潤,他們在進展災難新聞報道時,往往將“空前絕后、“聳人聽聞之類的現象和事件作為報道的重點,
6、以此來沖擊和刺激受眾的感知神經。而“911事件的現場直播如同一部好萊塢的災難恐懼大片,其所具有的受人關注程度正好符合西方傳媒這種追求“異乎尋常的感覺的價值取向。而這種價值取向所帶來的過于血腥殘忍的報道有時也會超出受眾的心理承受才能,帶來宏大的負面效果。另一方面,西方傳媒也把追求社會效益作為其所標榜的社會責任,在突出“以事為本的信息傳播的價值取向的前提下,也注重宣揚西方社會所認同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在恐懼襲擊發生后,許多媒體都報道了美國民眾晝夜排隊獻血,全體國會議員在關閉的國會山前齊唱?上帝保佑美國?,警察和消防隊員救援受難者和墜毀飛機上乘客與恐懼分子搏斗以保護白宮等非常具有人情味和正面意義的
7、報道。相比擬而言,中國新聞傳媒長期以來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團結穩定鼓勁的言論導向原那么,把正面報道作為新聞報道的主流。以災難新聞為代表的負面報道一般被視為不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無益于鼓舞和鼓勵人們斗志和信心的新聞題材。題材內容上的特殊性導致了新聞報道中價值取向的特殊性。長期以來,中國災難新聞報道是以“人為本位,強調一種道德教化的追求,即站在“人如何與災難作斗爭的角度來充分肯定人的精神與力量的。如今隨著新聞改革的不斷深化,受新聞事業開展新形勢的要求、媒體部門觀念變更以及受眾需要的推動,負面報道包括災難新聞開場較多地出如今群眾媒體的視野中,并開場向以“事為本位、追求信息層面意義的價值取向轉變,但這
8、種“以人為本的災難報道仍然在主流媒體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一些對“人禍的災難新聞報道中尤其如此。在中國目前的社會開展條件下,一些學者認為新聞除了新聞價值外,還具有政治價值、信息價值、文化價值和商品價值。新聞價值是根本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新聞報道的價值取向還要考慮其他價值尤其是政治價值即宣傳價值的要求。這個觀念在災難新聞的價值取向上表達得尤其明顯。媒介性質定位在生態學研究中,生態學家用“鏈這一概念形象地描繪生態系統中的各要素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彼此依存的關系。在媒介生態中,這種鏈式構造也是存在的。價值取向就直接影響著媒介對自身性質的定位。20世紀初報業進入壟斷階段以后,新聞傳媒完全成為資本
9、增殖的工具,成為資本主義企業。因此,西方媒體是以為投資者占領媒介市嘗獲取最大利潤作為其根本價值取向的。在追求經濟意義的同時,媒體也將追求政治、社會、文化意義作為其價值取向的要素。從擔負的功能而言,西方媒體首先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制度下的私營企業,必須按照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規律來運營;另一方面它還具有社會功能,“既有文化傳播、環境監視、社會調節、娛樂共享的作用,又參與社會制度的變革、社會組織的構成、社會經濟的運行等方面的功能。由此而引申出西方媒體普遍將自己的性質定位于“超黨派的、群眾化的、獨立的最大限度地擴大受眾群社會公器社會功能。這種定位直接反映到西方媒體的新聞報道活動之中。在“911事件的
10、災難新聞報道中,西方媒體一方面極盡追逐信息、報道動態和分析猜想之能事即所謂的“深度報道+狗仔隊,另一方面也注重對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保護和宣揚。這從恐懼襲擊事件發生后,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支持美國在沒有任何有效證據的情況下打擊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而中國的新聞媒體一直是把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等革命領袖的新聞理論作為其功能定位的根底和出發點。“喉舌論在中國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與此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和新聞改革的深化開展,新聞的商品性逐漸為學術界所認同。因此,在這種現實環境之中,中國新聞媒體把自己的性質定位于“黨和人民的喉舌,要“代表最廣闊人民的利益,并“在創造良好
11、的社會效益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在對“911事件的報道上,中國的主流媒體一方面很節制地進展重要的動態新聞和事態開展的報道,另一方面及時報道我國家指導人及外交部發言人就此事的表態江主席致電布問、朱邦造的簡短講話、對駐美中資機構和學生等深表關心等。中國主流媒體保持了其在災難新聞報道中一貫的沉穩和慎重,不炒作,不渲染,也沒有某些西方媒體不負責任的對事實真相、傷亡人數的猜想性報道。西方媒體曾估計世貿中心的傷亡人數在5萬左右,后來的調查說明這個數字被大大夸張了。同時,中國主流媒體還對美國招致恐懼襲擊的深層次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報道。中新社記者徐德金9月11日發回的?“911:悲慘美國?中談到:“經過此役
12、,該是美國重新認真審視自身的時候,尤其是要反思它的全球戰略了。中國主流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代表著中國政府在世界上的形象,其反響的慎重沉穩也是理所當然的。中國新聞媒體在報道這種重大事件時,經常要把自身擺到國家政治經濟外交利益博弈的大棋局之中,這是中國新聞媒體性質的定位所決定的。調控機制媒介性質定位也影響到調控機制。良好、有效、適當的調控能使新聞傳媒成為社會的“減壓閥。任何國家對新聞傳媒的調控都從未放松過,但中外在調控機制上也有相當的差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新聞法制比擬完備,因此其調控機制都是以法律調控為主。但其政府調控的影響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從這次“911事件的災難新聞報道可以看到,幾
13、乎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參加了只發出一種聲音的“大合唱。美國政府的調控手段是非常成功的。雖然政府和政黨難以直接操縱媒體,但政府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對新聞傳播的假設干環節施加影響,對不符合其政治利益的媒體施加壓力。政府擁有龐大的公關網絡,可以控制公務信息,并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形式控制信息的流動。美國在這次對“911事件的報道中的表現使人對其標榜的新聞自由有了新的認識。10月1日美國政府所屬的美國之音電臺臺長惠特沃恩以及國際播送局局長被撤銷職務,原因是美國之音不顧美國國務院官員警告,于較早前播出了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領袖奧馬爾的專訪。我們再看看美國政府對群眾傳媒的控制,同樣可以說明問題。據美國?紐約時報?9月2
14、8日披露,自從9月11日之后,已有多名媒體從業人員因批評布什總統或發表不同意見而遭到白宮或國務院發言人批評,在官方壓力之下,有的記者甚至因此丟了飯碗。中國長期以來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黨委主管新聞傳媒的調控機制,主要是由中共中央及中宣部通過一系列文件、中央指導人的講話和指示施行統一的新聞傳媒調控。對“911恐懼襲擊這樣的重大事件,中國各大媒體在進展必須的動態報道之外一般都把目光投向中國政府的反響、中資機構和有關在美人員傷亡情況等等,其所表現出的冷靜與沉穩明顯是按照中宣部制定的統一方針和口徑來客觀適度地進展報道的結果。這種調控機制對堅持正確的言論導向,維護社會穩定,防止濫用新聞自由,防止傳媒運作陷入無
15、政府狀態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有時正常的信息流動也受到影響。隨著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立的不斷開展,這種調控機制有望在法制的軌道上更加完善和有效。文化環境生態系統都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有著非常嚴密的聯絡,媒介生態亦是如此,其外部環境一般由一定時代的國家利益、社會制度、社會心理、文化環境等構成。而其中的文化環境又是最具有延續性和相對穩定性的因素。這里著重對媒介生態的文化環境進展考察。2001年9月11日,總編輯史蒂夫福布斯在?福布斯?雜志10月號的社論中寫道:“這起針對美利堅合眾國的恐懼事件是對西方文明價值觀和準那么的全面進攻。所謂的西方文明價值觀,就是以“天賦人權和自由平等思想為根底的“個人本位的價值觀
16、,注重個體獨立、個性自由、個人權利和個人存在。同時,古希臘“酒神文化中的悲劇精神和?圣經?宗教文化中的“贖罪思想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美國總統布什9月20日在國會發表的電視講話就充分表達了這種文化心理:“我們在救援人員的頑強和不知疲倦的工作中看到了美國人民的這種精神;我們看到了飄揚的旗幟、燃燒的燭光、獻血的民眾以及祈禱中的人們,無論他們是用英語、希伯來語還是阿拉伯語在為美國祈禱。我們看到了民眾互相關愛,無私捐助,他們把生疏人的悲哀當成自己的痛苦。在西方媒體的災難新聞報道中更能看到這種文化心理的折射。西方傳媒的報道注重仔細描摹事實,字里行間充滿了恐懼、絕望和憐憫。西方災難新聞注重表現災
17、難到來的慘劇、遇難家屬的痛苦、悲劇發生的處境和進展斗爭的勇氣,使受眾正視現實社會的負面,自覺承受災難的挑戰,在奮斗與超越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價值。中國的文化傳統建立了一整套完備的倫理道德體系。這種道德精神所帶來的價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諧,就是把兩個對立、具有很大差異甚至截然相反的事物交融或協調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種“和合精神的詳細表現就是追求團聚、完美、平和。在這種文化環境中,具有強烈沖突性、刺激性和不確定性的災難自然會被視為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不穩定因素;災難新聞報道也不符合中國主流媒體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的“團結穩定鼓勁的正面宣傳方針,這也是與中國受眾的傳統心理承受才能有很大聯絡的。而在政
18、治文化心理方面,中國長期奉行“家國同構的政治標準,這種文化傳統“使傳媒習慣于用同一的視角關注同一重大問題,對國之重要便是對家之重要,政治意義之重大便是新聞價值之重大。因此面對同樣性質的災難事件,中國媒體的報道極少出現災難現場的描摹以及對災難本身的注視,極少突出消滅感、死亡感和絕望感,而代之以人民群眾與災難斗爭的樂觀精神以及抗災救災的英雄氣概,并以此來凝聚公眾注意力,團結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1998年的抗洪報道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結語從上可知盡管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傳媒的話語范式有共通同化的趨勢,但中美之間媒介生態之間仍然存在宏大的差異。從中美媒體對“911事件災難新聞報道的比擬中可以看出兩者在報道中的差異實際上是媒介生態的差異在新聞傳播理論中的反映。媒介生態如自然生態一樣是一個開放運動的、流變不居的系統,每時每刻都在吐故納新,使自身能進一步合適社會的開展。面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傳媒的互相浸透和“親密接觸,我們一方面要注重媒介生態保護,抵抗文化帝國主義的侵入,保護中國的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傳統,防止媒介資源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氣魄進入全球媒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家莊鐵道大學《生物分離工程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十五周綜合練習化學試題含解析
- 江西傳媒職業學院《專題創作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2025屆高頻錯題卷(五)英語試題含答案
- 遼寧省錦州黑山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3月測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蘇泰興一中2025年高考化學試題押題精粹試題含解析
- 藝人演出經紀合同模板
- 個體工商戶之間借款合同樣本2025
- 特種機器人環境適應-全面剖析
- 三年級家長進課堂教學課件
- 旅館業治安管理培訓會
- 血透病人皮膚瘙癢課件
- 國際農業技術轉移與合作-深度研究
- 4-2-電商文案開頭、結尾、正文的寫作
- 2025年廣州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揚州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觀光火車項目設計方案
- 4-2 討論:你是否支持設計試管嬰兒 說課稿-高二下學期生物滬科版選擇性必修3
- 皮膚瘀斑的護理查房
- 大學假期安全教育班會
- 小學生手工串珠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