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跨鐵路連續梁橋轉體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上跨鐵路連續梁橋轉體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上跨鐵路連續梁橋轉體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上跨鐵路連續梁橋轉體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上跨鐵路連續梁橋轉體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跨鐵路連續梁橋轉體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 利民路大橋工程主橋跨既有寶成鐵路(K611+144.47=GK1+031.25)、預留西成鐵路及相關規劃路,跨鐵路處主橋采用27+65.8+43m三跨連續梁,采用在鐵路南側6#墩位置平行鐵路方向現澆轉體箱梁,轉體后跨越鐵路,在鐵路北側圍墻外與5#墩位置原位現澆箱梁合攏。主橋連續梁上部結構為單箱三室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梁結構,主梁高2.1-4.2m,橋面寬27m。 轉盤結構采用滑道撐腳支撐與中心球鉸定位相結合的球鉸轉動體系。1、工程概況 轉體T構懸臂為41+41m,高度約14.7m,轉體角度為90度,轉體系統由下盤、上盤、上下球鉸、撐腳、限位塊、滑道、

2、牽引反力座、牽引索等組成。轉體系統以球鉸支承為主,撐腳起控制轉體穩定作用。設計轉體重量約69845kN,理論轉體箱梁自重約5514.7t,支座上盤、墩身、墊石、支座、蓋梁及防撞墻等自重約1284t,轉體實際重量約6799t。轉體系統設計承載力70000kN,設計最大偏心0.36m。(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圖(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圖(2)立面布置立面布置圖(2)立面布置立面布置圖(3)設計技術指標1、平轉角度約90;2、平轉角速度0.02rad/min;3、轉體結構主梁端部水平線速度1.2m/min。(4)施工技術保證本工程擬采用以下施工工藝:1、箱梁稱重平衡工藝。在轉體段箱梁的兩端腹板下設置稱重

3、反力架,頂面設稱重分配梁、千斤頂(1000kN)與傳感器等設備,在轉體段箱梁的兩端橋面上放置水箱,通過水箱水位,控制兩側箱梁平衡。2、箱梁平轉施工工藝。采用連續千斤頂裝置,帶動轉盤及轉動體系轉動,使箱梁水平方向達到設計位置。3、箱梁微調工藝。在轉體施工前安裝微調及控制裝置,對可能出現的偏移及時調整。4、限位及調整工藝。在滑道上預設轉體到位后的限位分配梁,轉體旋轉到位后,于限位分配梁與撐腳間放置墊塊,防止轉體到位后轉體部分繼續前移。2、施工工藝流程、方法施工工藝流程圖2.1平轉系統施工 (1)承臺施工 6#墩轉體上下承臺共分4次澆筑,其中下盤分2次澆筑:第1次高度2.65m,澆筑至滑道骨架及球鉸

4、支架底面位置;第2次澆筑高度0.85m,預埋安裝滑道骨架、滑道以及下球鉸骨架、下球鉸;第3次為上盤,澆筑高度3m ,預埋安裝上球鉸、撐腳及牽引索;最后一次為轉體后上下盤封固施工,把上下轉盤形成一體。 (2)滑道安裝滑道鋼板采用調節螺栓調整,并擰緊鎖死,必要時采取鋼筋焊接加強固定,安裝高程誤差控制在1mm以內。 (3)下球鉸安裝(定位骨架)定位骨架安裝相對高差5mm。 (3)下球鉸安裝下球鉸由螺母調整校平,球鉸平面相對高差0.5mm,球鉸中心縱、橫向誤差1mm。 (4)上球鉸安裝(下球鉸清理及四氟滑片安裝)在下球鉸凹球面上按照順序由內到外安裝四氟滑片,需按照廠家事先編好的編號與下球鉸上編號對號入

5、座 (4)上球鉸安裝(涂抹黃油、安裝上鋼盤)用黃油四氟粉的混合料(按重量比120:1)填滿四氟滑片之間的間隙,使黃油面略高于四氟滑片頂面。上下球鉸形心軸、轉動軸務必重合,其誤差1mm,球鉸平面相對高差0.5mm。 (4)上球鉸安裝(轉動試驗)上球鉸安裝到位后,人工旋轉球鉸3圈以上,確保黃油充分磨合無空隙,不應有頓挫感,如無法旋轉或有頓挫感要查明原因,直到滿足要求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5)撐腳安裝 上轉盤共設有6組撐腳,每組為雙圓柱形6008mm鋼管,撐腳與滑道保持20mm間隙,分別采用6塊10 x10 x2cm鋼板與側面底板進行焊接固定。如下圖 (6)牽引索、反力座、限位裝置預埋安裝 牽引索采用

6、915.2mm鋼絞線兩束,每束長度80.3m,其在混凝土內采用P型錨具錨固,錨固長度不小于3m,牽引索頭部分散預埋與定位。利用預埋牽引索支撐鋼筋定位鋼絞線的平面位置和高度,牽引索轉盤上纏繞時注意互補干擾。 (6)牽引索、反力座及限位裝置預埋安裝 牽引反力座為兩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置在承臺順橋向兩側,與承臺鋼筋進行固結。下轉盤混凝土澆筑后進行牽引反力座澆筑。 下轉盤上滑道內外側對稱設置6組助推反力座,外側反力座采用預埋鋼板400 x300 x20mm,鋼板上焊工20b,長度1m;內側反力座采用鋼軌預埋置上下承臺之間,分別埋深為0.5m,總長1.8m;根據轉體位置及設計圖紙設置2組限位擋塊。限位分

7、別設置在內外側,采用槽20進行預埋。 (6)牽引索、反力座及限位裝置預埋安裝 (7)上下盤臨時鎖定、墩身、箱梁澆筑 為確保轉體前轉盤、球鉸結構不發生移動,用鋼楔將鋼管混凝土撐腳(6組)與環道之間塞死,另外增加6組臨時固結鋼軌,其次上轉盤磚砌底模支撐受力也作為臨時固結措施之一,保證上下轉盤縱向、橫向臨時鎖定,確保上轉盤及T構在施工過程中不發生移動。 在上下轉盤之間內圓采用砂填塞和砂漿抹面作為底模,外圓底模支架采用3圈37磚砌墻,磚墻上布設10 x10 x200cm方木,內圓間距為20cm,底模采用15mm竹膠板。 (7)上下盤臨時鎖定、墩身、箱梁澆筑2.2上、下盤臨時鎖定拆除 (1)底模支撐拆除

8、 磚墻及砂漿支撐采用人工進行破除,并一同將底模及方木逐層進行拆除,拆除材料分類堆碼。(2)臨時鎖定解除 解除臨時鎖定前應在相應位置采用630 x10mm鋼管進行支撐,支撐鋼管長度70cm,空隙之間采用鋼鍥塊進行墊實。再采用氣割將臨時鎖定的內側鋼軌以及外側的工20b進行切割。切割預留長度超出下盤承臺50cm,用于轉體助推反力座支撐體系。 (3)撐腳支撐解除 先在轉體中心線橫縱方向分別布置1臺400t千斤頂,將轉體重力轉移至4臺千斤頂上,將臨時安放的支撐鋼管進行墊實。再將撐腳底部支撐鍥塊進行解除,讓撐腳與下盤承臺頂面間隙預留12cm。2.3自平衡體系稱重 對不平衡力矩、偏心距、摩阻力矩及靜摩擦系數

9、測試,并通過配重消除不平衡力矩。 在箱梁最大懸臂端1.5m處兩端腹板下設置稱重反力架,反力架上設置稱重千斤頂及傳感器,用以在稱重試驗時對轉動體進行頂放,測試試驗過程中臨時支點的支反力值。在球鉸上轉盤四周布置4個百分表(或位移計),用以判斷轉動體在稱重試驗過程中是否發生轉動。利用力矩平衡的原理,推算出整個轉動剛體的不平衡力矩、球鉸的摩阻力矩。 在轉體箱梁的兩端橋面上放置30m水箱,通過控制水箱水位配重至使箱梁平衡。2.3自平衡體系稱重稱重反力架及百分表安裝示意圖2.3自平衡體系稱重水箱配重示意圖2.4牽引系統安裝 本牽引索采用9束15.2鋼絞線,采用電錘在上盤相應位置布設支撐錨筋,利用預埋牽引索

10、支撐鋼筋定位鋼絞線的平面位置和高度,牽引索轉盤上纏繞一周,纏繞時注意互補干擾。 轉體采用連續千斤頂裝置帶動轉盤及轉動體系轉動,使箱梁水平方向達到設計位置。其包括兩臺2000KN千斤頂、三套自動工具錨和三套頂松裝置,千斤頂穿心孔套內設導管部件,千斤頂端部安裝有位移傳感器,能輕松實現夾緊和放松鋼絞線,具有結構輕盈、操控方便、運行穩固的特點。2.5助推系統安裝 轉體前應增設2處1000KN的助力千斤頂,以便初轉阻力較大,牽引索無法滿足轉動要求進行輔助轉動。助力千斤頂借助已預埋的臨時鎖定體系,通過分配梁進行實施。分配梁采用2工20b支撐在內側預埋鋼軌和外側臨時鎖定型鋼上,分配梁長度為1.5m。2.5平

11、轉助推系統2.6平轉微調 在轉體施工前安裝微調及控制裝置,對可能出現的偏移及時調整。包括四臺450t豎向千斤頂,通過計算機控制和液壓驅動控制千斤頂豎向位移,對箱梁豎向狀態進行修正,以滿足施工要求。2.7 轉體1)轉體中使用的液壓及電器設備出廠前要進行測試和標定,并在廠內進行試運轉。2)設備安裝就位,按設備平面布置圖將設備安裝就位,連接好主控臺、泵站、千斤頂間的信號線,接好泵站與千斤頂間的油路,連接主控臺、泵站電源。3)設備空載試運行,根據千斤頂牽引力設計值(啟動牽引力按靜摩擦系數s = 0.1,轉動牽引力按動摩擦系數d = 0.06考慮) 反算出各泵站油壓值,按此油壓值調整好泵站的最大允許油壓

12、,空載試運行,并檢查設備運行是否正常;空載運行正常后再進行下一步工作。(1)轉體前設備準備2.7轉體4)安裝牽引索,將鋼絞線牽引索順著牽引方向繞上轉盤后穿過千斤頂,并用千斤頂的夾緊裝置夾持住,先用15 kN逐根對鋼絞線預緊,再用牽引千斤頂在2 MPa油壓下對該束鋼絞線整體預緊,使同一束牽引索各鋼絞線持力基本一致。預緊過程中應注意保證鋼絞線平行地纏于上轉盤。穿鋼絞線時注意不能交叉,打攪和扭轉,所用的鋼絞線應盡量左、右旋均布。千斤頂的安裝應注意和鋼絞線的方向一致。(5)拆除上、下轉盤間的固定裝置及支墊。(1)轉體前設備準備2.7轉體(6)拆除所有支架及約束后,全面檢查轉體結構各關鍵受力部位是否有裂

13、縫及異常情況,若出現重心偏移,采用調節梁端配重水箱的水量或在上轉盤下施加豎向力調整以滿足轉動必須條件;處理完畢對轉體結構的靜置觀察、監測時間應 2 h,安裝好轉體觀測儀器,并調試正常。(7)防超轉機構的準備,在平轉就位處應設置限位裝置,防止轉體到位后繼續往前走。(1)轉體前設備準備2.7轉體8)輔助頂推措施的準備,根據現場條件,將2臺1000 kN輔助轉體千斤頂對稱、水平地安放到合適的反力座上,根據需要在啟動、止動、姿態微調時使用。9)在上轉盤上標好刻度線,在地面上將箱梁端部設計軸線點準確放樣并做好標記樁位。(1)轉體前設備準備4.5轉體(1)轉體前設備準備利用坐標紙,在上轉盤上標好刻度線,標

14、明試轉區、正常轉動區、點動區。2.7轉體1)轉體前拆除稱重支架與梁底前的支撐,并靜置24h后,將各種測量數據上報監控組,確認其是否處于平衡狀態。2)將所有雜物清理干凈,并將箱梁內外全部清理一遍,確保無雜物和多余荷載。再次檢查關鍵部位,包括墩梁固結點、上、下轉盤、球鉸等。3)轉體前進行現場技術交底,下發記錄表格,對各觀測點人員分工,對控制信號,通信聯絡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明確。特別是轉體應由一人總指揮,并由專人打信號,統一調度。4)監測人員與儀器就位。(2)轉體前人員及操作準備2.7轉體5)根據鐵路要求,設置駐站聯絡員、工地防護員、兩端防護員、以及安全員、施工負責人,施工期間必須在現場。6)駐站聯絡

15、員與現場防護員實時保持通話暢通,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聯絡,并根據應急預案進行實施。(2)轉體前人員及操作準備2.7轉體 試轉體角度按2考慮,即轉盤轉動0.0349rad=12.74cm。1)按正式轉體要求安裝動力設備、監測設備等其它準備工作并預緊鋼絞線。2)打開主控臺及泵站電源,啟動泵站,用主控臺控制兩臺千斤頂同時施力轉體。若不能轉動,則施以事先準備好的輔助頂推千斤頂同時出力,以克服超靜摩阻力來啟動橋梁轉動,若還不能啟動,則應停止試轉,另行研究處理。(3)試轉2.7轉體3)轉體時,記錄試轉時間和速度,根據實測結果與計算結果比對進行調整轉速,即應做好時間和速度兩項重要數據的測試工作。4)試轉過程中

16、,檢查轉體結構是否平衡穩定,有無故障,關鍵受力部位是否發生變形開裂等異常情況。如有異常情況發生,則應停止試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整改處理后方可繼續試轉。(3)試轉2.7轉體 轉體前應獲取當天當地的氣象信息,避免可能出現的大風等惡劣天氣對轉體工作的危害,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對各交通道口實施封閉,根據鐵路部門給定的天窗時間,進行正式轉體。正式轉體時,應嚴格操作和控制,需注意以下事項:1)、設備同時啟動,采用對講機進行通訊指揮?,F場設同步啟動指揮員。(4)正式轉體2.7轉體(4)正式轉體2)、連續千斤頂公稱油壓相同,轉體采用同種型號的兩套液壓設備,轉體時控制好油表壓力,并進行同步觀測。2.7轉

17、體(4)正式轉體3)、收緊平轉牽引索,在索力達到牽引力時持荷不動。開啟助推千斤頂,在轉盤中心對稱位置按100kN分級加載助推力,直到結構開始轉動。牽引索同時跟進,連續張拉牽引,使整個轉體結構勻速平轉,平轉角速度不大于0.02rad/min。4)、當勻速平轉至梁體邊緣接近邊墩時,應觀測梁底標高與墩頂間支撐結構的高差情況,必要時對梁端標高進行調整。2.7轉體(4)正式轉體5)、在結構旋轉到距設計位置約2時應放慢轉速,牽引千斤頂改用點動控制,距設計位置相差1時,可停止牽引轉動,借助慣性就位;為保證轉體就位正確,預埋限位型鋼且加橡膠緩沖墊,即使發生轉體過位,還可以利用下盤撐腳做支撐,用千斤頂反推就位。

18、6)、測量梁體軸線和高程,并計算差值,采用上轉盤下設置的豎向千斤頂微調系統,對梁體縱橫向標高進行微調。7)、檢查限位系統,點動牽引索連續張拉千斤頂,至轉體部分梁體與邊墩現澆段梁體中軸線重合。至此轉體基本就位。2.8封固轉盤 經過轉體和精確定位階段并檢測平面位置、標高均符合設計要求后,立即在撐腳兩側下轉盤承臺上焊接型鋼反力架(事先精確定位預埋鋼板),打入鋼楔塊,并將其臨時鎖定,保證轉體單元不再產生位移。清洗底盤上表面,焊接預留鋼筋,立模澆筑封固混凝土、使上轉盤與底盤連成一體?;炷翝仓r需振搗密實,以保證上、下盤密實連接。2.9施工監控 本工程施工監控由武漢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實施。3、施工

19、計劃及影響3.1施工時間計劃。 根據總體施工進度,具體施工時間根據施工情況及與鐵路部門協商綜合確定。1)轉體施工要點時間計算: 設計轉體角度為90,箱梁輻射最大半徑為43.17 m,上轉盤半徑為3.65 m。 轉體設計線速度:1.5m/min。 轉體設計角速度:0.02rad/min3、施工計劃及影響3.1施工時間計劃。 轉體總弧度903.14159/180 =1.57rad 轉體總弧長(903.14159/180)43.17=67.8m 按弧度轉體時間為:1.57/0.02=78.5 min。 弧長轉體時間為:67.8/1.5=42.9 min。 轉體速度按轉動角速度控制,需轉體時間為78.

20、5min,考慮 其它綜合情況,取轉體時間為90min。 轉體到位后懸臂端初步調整位置及標高、剛性支撐初步鎖定時間:60 min 轉體全過程計劃要點時間約為:90+60=150 min。3、施工計劃及影響3.1施工時間計劃。 轉體總弧度903.14159/180 =1.57rad 轉體總弧長(903.14159/180)41=64.4m 按弧度轉體時間為:1.57/0.02=78.5 min。 弧長轉體時間為:64.4/1.5=42.9 min。 轉體速度按轉動角速度控制,需轉體時間為78.5min,考慮 其它綜合情況,取轉體時間為90min。 轉體到位后懸臂端初步調整位置及標高、剛性支撐初步鎖

21、定時間:30 min 轉體全過程計劃要點時間約為:90+30=120 min。3、施工計劃及影響3.2工期計劃。 序號工 序起止持續時間1承臺施工2016.6.272016.7.29332墩身、蓋梁施工2016.7.312016.8.18193連續梁施工0#段施工2016/8/192016/9/17301#塊段施工2016/8/182016/9/27102#塊段施工2016/9/282016/10/7103#塊段施工2016/10/82016/10/17104#塊段施工2016/10/182016/10/27105#塊段施工2016/10/282016/11/610附屬施工2016/10/132016/11/11304試轉2016.11.122016.11.1445正式轉體2016.11.152016.11.1516上、下盤封固2016.11.172016.11.2263、施工計劃及影響3.3施工影響范圍。 分 類施工要點項目名稱封鎖或限速承臺施工鋼板樁明挖臨近營業線施工墩身、蓋梁施工支架搭設臨近營業線施工現澆梁施工現澆梁支架C類監管轉體施工轉體封鎖、停電4、施工監控 本工程施工監控由武漢港灣工程質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