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PPT課件(PPT 46頁)_第1頁
中醫五行PPT課件(PPT 46頁)_第2頁
中醫五行PPT課件(PPT 46頁)_第3頁
中醫五行PPT課件(PPT 46頁)_第4頁
中醫五行PPT課件(PPT 4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學的哲學基礎陜西中醫學院中基教研室張景明五行學說1第1頁,共46頁。 五行學說,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規律,并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 本節主要內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 四、五行的生克關系 五、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第二節 五行學說第2頁,共46頁。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五行的特性。 3事物五行屬性歸類的方法。 4熟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 的應用。第3頁,共46頁。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氣分化的

2、構成宇宙萬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質性的概念,衍化為歸納宇宙萬物并闡釋其相互關系的五種基本屬性。第4頁,共46頁。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對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直觀觀察和樸素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抽象逐漸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劃分各種事物五行屬性的基本依據。 尚書周書洪范: “五行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二、五行的特性第5頁,共46頁。木曰曲直 曲 彎曲;直伸直;能屈能伸。 生長、升發、舒暢、條達第6頁,共46頁。 火曰炎上炎 熱、光 明、升 騰。第7頁,共46頁。 萬物土中生, 萬物土中

3、滅。“土載四行” 生化、承載、 受納稼穡土爰稼穡第8頁,共46頁。 水曰潤下 滋潤、下行、 寒涼、閉藏 金曰從革剛柔相濟,沉降收斂、肅殺第9頁,共46頁。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長、升發、 舒暢、條達 火曰炎上:炎熱、升騰、光明 土爰稼穡:生化、承載、受納 金曰從革:剛柔相濟,沉降、肅殺、 收斂 水曰潤下: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第10頁,共46頁。 古人以五行的特性為依據,采用取象比類法和推演絡繹法,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進行五行歸類,從而構建了五行系統。 取象比類法:“取象”:即是從事物的外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征象;“比類”:即將某種事物所特有的征象與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較,以

4、確定其五行歸屬。 如東方為日出之方位與木的升發特性相類,故東方屬木。同理,則西方屬金。三、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第11頁,共46頁。五方與五行南北東西第12頁,共46頁。 推演絡繹法:根據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屬性,推演歸納其他相關事物,從而確定這些事物的五行歸屬。 例如:已知肝屬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膽、主筋、其華在爪、開竅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絡繹膽、筋、爪、目皆屬于木。 中醫學在“天人相應”思想指導下,以五行為中心,將自然界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進行了五行屬性的歸納,從而將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或現象聯系起來,形成了聯系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以

5、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表1-3)。第13頁,共46頁。第14頁,共46頁。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 相生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四、五行之間的關系第15頁,共46頁。母子關系難經 “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五行相生,實際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子行的資生、促進和助長。木火土金水生第16頁,共46頁。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相克制、制約的關系。 相克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相克第17頁,共46頁。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 “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我克”者為我“所勝”。-內經 五行相克,實

6、為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勝行的克制和制約。水木火金土克第18頁,共46頁。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包括生中寓克,克中寓生。 相反相成,才能維持事物間的平衡,推動事物間有序的發展與變化。3、五行制化木火土克生生生中寓克金水火克生克克中寓生第19頁,共46頁。五行制化圖 五行制化的規律是:五行中某一行亢盛時,必然隨之有制約,以防止其亢而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發展。第20頁,共46頁。導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太過所不勝過亢,對其所勝過度克制。如“木旺乘土”。 不及所勝過弱,其所不勝的克制即顯得相對過強。如“土虛木乘”。 太過且不及既有所不勝過亢,又有所勝過弱,則更易相乘

7、。木土木土木土克乘克乘乘第21頁,共46頁。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勝的過度克制。又稱“倍克”。 相乘次序同相克,即木土水火金。 相克用于說明正常(生理)情況,相乘用于說明異常(病理)變化。 水木火金土4、五行相乘乘第22頁,共46頁。2022/7/2023第23頁,共46頁。導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太過所勝之行過亢,反向制約其所不勝行。 如“木旺侮金”。 不及所不勝行過弱,受其所勝行的反向制約。 如 “金虛木侮”。 太過且不及既有所勝行之過亢,又有所不勝行的過弱。 如既有木亢(肝氣亢逆),又有金虛(肺氣虛弱),出現“肝火犯肺”。金木金木金木克侮克侮侮第24頁,共46頁。 五行相侮,是指五

8、行中一行對其所不勝的反向制約和克制。又稱“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金火水土木。 5、五行相侮水木火金土克侮第25頁,共46頁。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現象。 相乘與相侮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發生過度的克制;后者是與五行相克次序發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現象。 相乘與相侮的聯系是:兩者可以同時發生。如 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五行相乘與相侮的關系第26頁,共46頁。五 行 乘 侮 關 系 圖金木土木強木弱氣有余金克木 木克土其不及 制 己 所 勝侮 所 不 勝(所不勝)(所 勝)(木旺侮金) (木旺乘土

9、) (木弱金乘)己所不勝,侮而乘之(木弱土侮)己所勝,輕而侮之第27頁,共46頁。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累及其子行,導致母子兩行皆異常。 一般規律是:母行虛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終致母子兩行皆不足:母虛子虛母子兩虛 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影響到其母行,終致子母兩行皆異常。 一般規律為:子弱母虛子母俱虛 “子盜母氣” 6、五行的母子相及第28頁,共46頁。 (一)說明臟腑的生理及相互關系 (二)闡釋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三)指導疾病的診斷 (四)指導疾病的治療四、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第29頁,共46頁。 1、以五行歸類五臟并說明其生理功能或特性 2、構建天人一體的五

10、臟系統 3、說明五臟之間的生理聯系 (一)說明臟腑的生理及相互關系第30頁,共46頁。 (1)以五行相生說明五臟之間的資生關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濟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心血滋養脾土,助脾運化; 土生金:脾氣運化,化氣以充肺; 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腎精,肺氣肅降以助腎納氣; 水生木:腎藏精以滋養肝血,腎陰資助肝陰以防肝陽上亢。 說明五臟之間的生理聯系 第31頁,共46頁。 水克火:腎水上濟于心陰,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火克金:心火之陽熱,可以抑制肺氣清肅太過; 金克木:肺氣清肅,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 木克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泄脾氣之壅滯; 土克水:脾氣之運化水液,可防腎水泛濫。

11、(2)以五行相克說明五臟間的制約關系第32頁,共46頁。 五臟之間的生克制化,說明每一臟在功能上因有他臟的資助而不致于虛損,又因有他臟的制約而不致于過亢。 本臟之氣太盛,則受他臟之氣制約;本臟之氣虛損,又可由他臟之氣補之。 如肺(金)氣不足,脾(土)可生之;腎(水)氣過亢,脾(土)可克之。 這種制化關系把五臟緊緊聯系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內環境的統一。 (3)以五行制化說明五臟之間的協調平衡第33頁,共46頁。 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規律來闡釋。 如肝有病: 病傳至心,為母病及子, 病傳至腎,為子病及母; 病傳至脾,為相乘, 病傳至肺,為相侮 。肝心脾肺腎子病及母母病

12、及子侮乘(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第34頁,共46頁。用五行學說闡釋病機相生關系的傳變相克關系的傳變母病及子 水不涵木:腎陰虛 肝陰虛肝腎陰虛子病犯母 脾氣虛 心血虛心脾兩虛相 乘 木郁乘土:肝氣郁結 脾失健運肝氣乘脾相 侮 木火刑金:肝氣郁結 日久化火肝火犯肺第35頁,共46頁。 1四診與五行合參,確定五臟病變部位。 2四診與五行合參,推斷病情的輕重順逆 色脈合參,結合五行生克規律來推斷疾病的預后。 如肝病色青而見弦脈,色脈相符,為平; 若反見浮脈,則屬克色之脈,為逆; 若得沉脈,則屬生色之脈,為順。 (三)指導疾病的診斷第36頁,共46頁。 1、確定治則治法 2、控制疾病的傳變 3、指導

13、臟腑用藥(四)指導疾病的治療第37頁,共46頁。(1)依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治則和治法: 臨床上運用五行相生規律來治療疾病,其基本治療原則是補母和瀉子,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依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種。 1、確定治則治法第38頁,共46頁。依據五行相生關系確定的治則和治法治則: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木火土金水滋涵益補培生生相治法第39頁,共46頁。 臨床上運用五行相克規律來治療疾病,其基本治療原則是抑強扶弱。 依據五行相克規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瀉南補北法和培土制水法四種。 (2)依據五行相克規律確定的治

14、則和治法:第40頁,共46頁。依據五行相克關系確定的治則和治法水木火金土抑扶培制補瀉佐平治則: 抑強 扶弱治法第41頁,共46頁。 五臟中某一臟有病,可能傳及其他四臟。故臨床治療時,除對所病本臟進行治療之外,還要依據其傳變規律,治療其他臟腑,以防止其傳變。如肝氣太過,或郁結或上逆,木亢則乘土,病將及脾胃,此時應在疏肝平肝的基礎上預先培其脾氣,使肝氣得平,脾氣得健,則肝病不得傳于脾。 疾病的傳變與否,主要取決于臟氣的有盛有衰。“盛則傳,虛則受”,是五臟疾病傳變的基本規律。 2、控制疾病的傳變第42頁,共46頁。3、指導臟腑用藥 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經以補肝之精血; 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參色赤、黃連味苦入心經以活血安神; 黃色、甘味入脾,如灶心土色黃、人參味甘入脾經以補益脾氣; 白色、辛味入肺,如生姜味辛,石膏色白入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