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加工基礎知識培訓(一)挖掘機事業部工藝技術部 田洪云一、機械制圖 1、圖紙幅面與格式 2、標題欄與明細欄 3、圖線、字體與比例 4、圖樣畫法 5、尺寸注法 6、尺寸公差與配合注法 二、公差與配合 1、公差與配合 2、形狀和位置公差主要內容機械制圖1、圖紙幅面與格式1.1、圖幅及尺寸 國家標準GB/T148-1997規定,繪制技術圖樣時,優先選用表一所示的基本圖符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表二所示圖幅。圖紙幅面尺寸圖1所示:1.1、圖框及尺寸 在圖紙上必須用粗實線畫出圖框,其格式分為不留裝訂線和留有裝訂線兩種,山東臨工圖框采用留有裝訂線格式。圖框格式如圖4、圖5所示, 尺寸按表4規定。2、標題欄與
2、明細欄2.1、標題欄1)、基本要求 每張技術圖樣中均應有標題欄。 標題欄在技術圖樣中應按GB/T14689中所規定的位置配置。 標題欄中字體,簽字除外應符合GB/T14691中的要求。 標題欄的線性應按GB/T17450中規定的粗實線和細實線的要求 繪制 標題欄中的 年 月 日應按照GB/T7408的規定格式填寫。 2)、標題欄的內容 標題欄一般由更改區、簽字區、其他區、名稱及代號區組成,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或減少。3)、尺寸與格式 可以采用圖2或者圖三格式。臨工標題欄格式:2.2、明細欄1)、基本要求 裝配圖中一般應有明細欄,零件圖中無明細欄。 明細欄一般配置在裝配圖中標題欄的上方,也可緊靠
3、在標題欄的左邊。 當有兩張或者兩張以上同一圖樣代號代號的裝配圖,明細欄放在第一張 裝配圖上。 明細欄的線型應按GB/T4457.4中規定的粗實線和細實線的要求繪制。 明細欄的字體應符合GB/T4457.3中的要求。2)、明細欄的內容 明細欄一般由序號、代號、名稱、數量、材料、重量(單件、總計)、備注等組成,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或減少。臨工明細欄內容格式:3、圖線、字體與比例3.1、圖線1)、線型 基本線型見表一 2、圖線寬度 所有線型的圖線寬度(d)應按照圖樣的類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數系中選擇:0.13mm、0.18mm、0.25mm、0.35mm、0.5mm、0.7mm、1mm、1.4mm、2
4、mm 粗線、中粗線、細線的寬度比率為4:2:1。在同一圖樣中,同類圖線的寬度應該一致。3、線型及應用 見附表:3.2、字體 書寫字體必須做到:字體工整、筆畫清楚、間隔均勻、排列整齊。 字體高度公稱尺寸系列為:1.8、2.5、3.5、5、7、10、14、20mm。 漢字應該寫成仿宋體字,漢字尺寸不應小于3.5mm。 字母和數字可寫成斜體和直體。斜體字字頭向右向右傾斜15度。3.3、比例 需要按比例繪制圖樣時,應有表1規定的系列中選取適當的比例。 必要時也允許選取表2中的比例。4、圖樣畫法 基本要求 技術圖樣應采用正投影法繪制,并優先采用第一角畫法。 繪制技術圖樣時,應首先考慮看圖方便。根據物體的
5、結構特點,選用適 當的表示方法。在完整清晰的表示物體形狀的前提下,力求制圖簡便。視圖選擇 表示物體信息量最多的那個視圖應作為主視圖,通常是物體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或安裝位置。 當需要其它視圖(包括剖視圖和斷面圖)時,應按下述原則選取: 在明確表示物體的前提下,使視圖(包括剖視圖和斷面圖)的數量為 最少。 盡量避免使用虛線表達物體的輪廓和棱線。 避免不必要的細節重復。 4.1、視圖 視圖通常由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斜視圖。4.1.1、基本視圖 4.1.1.1、點、直線、平面的投影(略)。 4.1.1.2、體的投影。基本視圖是物體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體的投影,實質上是構成該體的所有表
6、面的投影總和。 1)、視圖的概念 用正投影法繪制的物體的投影圖稱為視圖。 主視圖體的正面投影 俯視圖體的水平投影 左視圖體的側面投影2)、三視圖之間的度量對應關系 3)、三視圖之間的方位對應關系主視圖反映:上、下 、左、右俯視圖反映:前、后 、左、右左視圖反映:上、下 、前、后上下左右后前上下前后左右上下左右前后 常見的基本幾何體平面基本體曲面基本體 4.1.1.3、基本體的三視圖。1)、平面基本體 棱柱 aa a (b)b b( ) s s 棱錐 kk k b a cabc a(c)bsn n n 圓柱體 aa a2)、回轉體 s s k(n)snk(n) k 圓錐體 圓球 kk k1)、
7、回轉體與回轉體疊加2)、回轉體與平面體疊加 4.1.1.4、簡單疊加體的三視圖。3)、平面體與平面體疊加有實線有實線有虛線無線兩體表面共面時,中間無分界線。 視圖中一個封閉線框一般情況下表示一個面的投影,線框套線 框,通常是兩個面凹凸不平或者是具有打通的孔。4)、基本識圖 兩個線框相鄰,表示兩個面高低不平或相交。 利用虛、實線區分各部分的相對位置關系。 幾個視圖對照分析以確定物體的形狀例:已知物體的主視圖和俯視圖,畫出左視圖。體1體2體34.1.2、向視圖 向視圖是可自由配置的視圖,見圖2。 4.1.3、局部視圖 向視圖是將物體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4.1.4、斜視圖 斜視圖物
8、體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視圖。旋轉符合的尺寸及其比例 4.2、剖視圖和斷面圖 4.2.1、剖面符號 在剖面和剖視圖中,應采用表中所規定的剖面符號。 4.2.2、剖視圖 1)、單一剖面獲得的剖視圖。 2)、單一剖切柱面獲得的剖視圖,一般應展開。3)、幾個平行的剖切平面獲得的剖視圖。4)、用幾個相交的剖切平面獲得的剖視圖應該旋轉到一個投影平面上。 4.2.3、斷面圖 1)、移出斷面的輪廓線用粗實線繪制。通常配置在剖切線的延長線上。 見圖26。2)、移出斷面的圖形對稱時也可畫在視圖的中斷處,見圖27。3)、必要時可將移出斷面配置在其它適當位置,在不引起誤解時,允許圖形旋轉,見圖28。4
9、)、由兩個或多個相交的剖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斷面圖,中間一般應斷開,見圖29。5、尺寸注法 5.1、基本規則 機件的真實大小應以圖樣上所注的尺寸數值為依據,與圖形的大小及繪 圖的準確度無關。 圖樣中(包括技術要求和其它說明)的尺寸,以毫米為單位時,不需要 注明單位符號;若采用其它單位,則需注明相應單位符號。 圖樣中所注尺寸,為該圖樣所示機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則應另加說明。 機件的每一個尺寸,一般只標注一次,并應當標注在反映該結構最清晰的 圖形上。 5.2、尺寸界線、尺寸線、尺寸數字 5.2.1、尺寸界線 1)、尺寸界線用細實線繪制,并應有圖形的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處引出。也可用輪廓線、軸線、對
10、稱中心線做尺寸界限(圖1)。2)、尺寸界線一般應與尺寸線垂直,必要時才允許傾斜(圖4)。 3)、在光滑過度處標注尺寸時,應用細實線將輪廓線延長,在他們的 交點處引出尺寸界線(圖4)。 4)、標注角度的尺寸界線應沿徑向引出(圖5);標注弦長的尺寸界線應平行與該弦的垂直平分線(圖6);標注弧長的尺寸界線應平行于該弧所對圓心角的角平分線(圖7),但當弧度較大時,可沿徑向引出(圖8)。 5.2.2、尺寸線 1)、尺寸用細實線繪制,一般采用箭頭作為尺寸線的終端。 2)、標注線性尺寸時,尺寸線應與所標注的線段平行。 3)、圓的直徑和圓弧半徑的尺寸線的終端應畫成箭頭,見圖12。 當圓弧半徑過大或在圖紙范圍內
11、無法標出其圓心位置時,可按圖13a)形式標注,若不需要標出其圓心位置時,可按圖13b)形式標注。 4)、當對稱機件的圖形只畫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時,尺寸線應超過對稱中心或斷裂處的邊界,此時僅在尺寸線的一段畫上箭頭。 5)、沒有足夠的位置劃箭頭或注寫數字時,可按圖16的形式標注,此時,允許用原點或斜線代替箭頭。 5.2.3、尺寸數字 1)、線性尺寸的數字一般應注寫在尺寸線的上方,也允許注寫在尺寸線的中斷處(圖17)。 2)、線性尺寸數字的方向,一般采用圖18所示方向注寫,并盡可能避免在圖示30范圍內標注尺寸,當無法避免時,可按照圖19的形式標注。 3)、角度的數字一律寫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寫在尺寸線的
12、中斷處(圖22).必要時可按圖23的形式標注。 4)、尺寸數字不可被任何圖線所通過,否則應將該圖線斷開(圖24)。 5.3、標注尺寸的符號及縮寫詞 5.3.1、符號及縮寫詞: 序號含義符號或縮寫詞序號含義符號或縮寫詞1直徑 9深度2半徑R10沉孔或锪平3球直徑 S11埋頭孔4球半徑SR12弧長5厚度t13斜度6均布EQS14錐度745倒角C15展開長8正方形5.3.2、標注直徑時,在尺寸數字前加符號“” ;標注半徑時,在尺寸數字前加符號“R” ;標注球面直徑或半徑時,應在符號“” 或“R”前加注符號“S”(圖25)。5.3.3、標注弧長時,應在尺寸數字前方加注符號“ ”。5.3.4、標注參考尺
13、寸時,應將尺寸數字加上圓括號(圖27)。5.3.5、標注板狀零件的厚度時,可在尺寸數字前加注符號“t”(圖29)。 5.3.6、當需要指明半徑尺寸是由其他尺寸所確定時,應用尺寸線和符號“R”標出,但不要注寫尺寸數字(圖30)。 5.3.7、標注斜度或錐度時,按表一所示標注。5.3.8、45倒角可按圖31的形式標注,非45倒角應按圖32形式標注。6、尺寸公差與配合注法6.1、線性尺寸的公差按下列三種形式之一標注。6.1.1、當采用公差帶代號標注線性尺寸的公差時,按照圖1、圖2形式標注。 6.1.2、當采用極限偏差標注線性尺寸的公差時,參照圖3,圖4。6.1.3、當同時標注公差帶代號和極限偏差時,
14、后者加括號(圖5、6)。 6.2、裝配圖上配合的標注。6.2.1、在裝配圖中標注線性尺寸的配合代號時,必須在基本尺寸的右邊用分數的形式注出,如圖15。6.2.2、在裝配圖中標注線性尺寸的極限偏差時,按圖18形式標注。 6.3、角度公差的標注 角度公差的標注如圖22,其基本規則與線性尺寸公差的標注方法相同。公差與配合 公差與配合1.1、基本術語1.2、公差與配合的國家標準1.3、公差與配合的應用選擇1.1、基本術語1.1.1、有關“孔、軸” 的術語1)、軸 工件外表面,即被包容面。可以是圓柱形,也可以是方形、棱形等。 2)、孔 工件內表面,即包容面。 3)、基準軸 在基軸制配合中選作基準的軸,即
15、上偏差為零的軸。4)、基準孔 在基孔制配合中選作基準的孔,即下偏差為零的孔。1.1.2、有關“尺寸” 的術語1)、尺寸 用特定單位表示長度值的數字。 2)、基本尺寸(D、d) 基本尺寸是由設計者經過計算或按經驗確定后,再按標準選取的標注 在設計圖上的尺寸,即設計給定的尺寸。3)、實際尺寸 實際尺寸是通過測量所得的尺寸。它表示實際零件的大小。 4、極限尺寸 極限尺寸是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是設計要求控制的尺寸。 其中:較大的一個稱為最大極限尺寸(Dmax、dmax) 較小的一個稱為最小極限尺寸(Dmin、dmin)1.1.3、 有關“偏差、公差”的術語1)、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基本
16、尺寸 偏差包括: 實際偏差=實際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基本尺寸 ES(孔)、es(軸) 下偏差= 最小極限尺寸基本尺寸 EI(孔)、ei(軸)2)、尺寸公差(Th、Ts)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許的變動量。 公差 = 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 = 上偏差下偏差 3)、尺寸公差帶(簡稱公差帶) 公差帶:在公差帶圖中,由代表上、下偏差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 區域。上偏差下偏差零線基本尺寸零線:確定偏差的基準線。通常用零線表示基本尺寸。 在國家標準中,公差帶包括: 公差帶大小:公差帶在零線垂直方向的寬度 公差帶位置: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4)、標準公差與基本偏差 標準公差: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
17、的任意公差 基本偏差:用以確定公差帶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基本偏差一般取靠近零線的極限偏差1.1.3、 有關“配合”的術語和定義1)、配合 配合就是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與軸公差帶之間的相配關系。2)、間隙或過盈 間隙或過盈等于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的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差 值為正時是間隙,為負時是過盈。 最大間隙(Xmax)和最小間隙(Xmin)、最大過盈(Ymax)和最小過盈 (Ymin) Xmax(或Ymin)DmaxdminESei Xmin(或Ymax)DmindmaxEIes3)、配合類型: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間隙配合:當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形成具有間隙的配合(包
18、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 過盈配合:當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形成具有過盈的配合(包 括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 過渡配合:當孔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既可能形成間隙配合,也可 能形成過盈配合。 4)、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 間隙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間隙-最小間隙| |Xmax-Xmin| 過盈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過盈-最小過盈| |Ymax-Ymin| 過渡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間隙-最大過盈| |Xmax-Ymax| 配合公差=軸公差+孔公差ThTs5)、基孔制和基軸制 基孔制:以孔為基準件,使基本偏差固定不變的孔公差帶,與不同基 本偏差的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
19、種制度。 基孔制的孔為基準孔,它的下偏差為零。基準孔的代號為“H”。 基軸制是基本偏差固定不變的軸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基軸制的軸為基準軸,它的上偏差為零。基準軸的代號為“h”。es=0ei0基本尺寸hESEI=00基本尺寸H基孔制與基軸制配合1.2、公差與配合的國家標準1.2.1、標準公差系列1)、公差等級 公差等級:確定尺寸精確程度的等級。 國標將公差等級分為20級,即:IT01、IT0、IT1至IT18。從IT01到IT18,等級依次降級,公差依次增大。2、公差單位1.2.2、 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的代號: 基本偏差代號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為孔,小寫為
20、軸。孔軸各28個,其中單寫字母21個,雙寫字母7個。為防止和其它含義混淆,在26個字母中I、L、O、Q、W(i、l、o、q、w)未用。 1.2.3、公差與配合的基準制與公差等級1)、 基準制的選用: 一般情況下 ,應優先選用基孔制。2)、公差與配合的選用 選擇公差與配合的主要內容有: a)、確定基準制; b)、確定公差等級; c)、確定配合種類。 選擇公差與配合的原則是在保證機械產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制造的可行性,并應使制造成本最低。3)、 公差等級的選用 選用的原則如下:a)、對于基本尺寸500mm的軸孔配合,當標準公差IT8時,國家標準推薦孔比軸低一級相配合;但當標準公差IT8級或
21、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推薦采用同級孔、軸配合。b) 、選擇公差等級,既要滿足設計要求,又要考慮加工的可能性與經濟性。 、IT01、IT0、IT1級公差一般用于高精度量塊和其它精密標準量塊的 尺寸。 、IT2IT5級公差用于特別精密的零件尺寸。 、IT5(孔到IT6)級公差用于高精度和重要表面的配合尺寸; 、IT6(孔到IT7)級公差用于零件較精密的配合尺寸; 、IT7IT8級用于一般精度要求的配合尺寸; 、IT9IT10級常用于一般要求的配合尺寸,或精度要求較高的與鍵配合 的槽寬尺寸。 、IT11IT12級公差用于不重要的配合尺寸。 、IT12IT18級公差用于未注公差的尺寸。形狀公差與位
22、置公差 基本概念 形狀公差與形狀誤差 位置公差帶與位置誤差檢測 形狀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 形位公差的選擇2.1、基本概念2.1.1、幾何要素 理想要素實際要素 被測要素實際要素 輪廓要素中心要素 單一要素關聯要素2.1.2、形位公差的項目 國家標準GB/T1182-1996規定形位公差共有十四項指標,并用具有幾何形象的特征符號表示,見下表:基準代號字母形位公差數值公差帶的形狀形位公差符號指引線 0.05 A框格高度為框格中字體高度的2倍2.1.3、 形位公差的代號基準代號 相對于被測要素的基準公差框格 公差要求在矩形框格中給出,必須按標準標注。 2.1.4、形位公差代號的識讀1)、識讀形狀公差
23、代號標注的步驟如下: a讀被測要素。 b讀形狀公差項目。 c讀形狀公差數值。 2) 、識讀位置公差代號標注的步驟如下: a讀被測要素。 b讀位置公差項目。 c讀位置公差數值。 d讀基準要素。2.2、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 2.2.1、形狀公差 形狀公差:允許單一實際被測要素對其理想要素的變動量,可用形狀公差帶 表示。 形狀公差帶:限制單一實際被測要素變動的區域。形狀公差帶有形狀、大 小、方向、位置四個特征。 實際被測要素在形狀公差帶內可以有任何形狀。形狀公差帶的形狀有圓、圓柱面、球面、兩等距曲線(平行直線、同心圓)、兩等距曲面(平行平面、同軸圓柱面),設計和制造、檢驗人員要根據零件的功能要求,正確
24、理解零件的公差帶形狀。 1)、直線度公差a)、在給定平面內的直線度公差帶 給定平面內的直線度公差帶 形狀公差帶的方向和位置一般是浮動的。即可隨實際被測要素的方向和位置的變動而變動,一般指公差帶的寬度方向. 形狀公差大小用公差帶的寬度或直徑表示。b)、在給定一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 給定一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c)、在給定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 給定兩個方向上的直線度公差帶2)、平面度公差 平面度公差是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平面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平面度公差帶3)、圓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圓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垂直于軸線的任一截面上半徑
25、差為公差值t的兩個同心圓間的區域。 圓度公差帶4)、 圓柱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圓柱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圓柱度公差帶5)、線輪廓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輪廓線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對理想輪廓線對稱分布的兩等距曲線之間的區域。 線輪廓度公差帶6)、面輪廓度公差 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輪廓面的允許變動量,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對理想輪廓面對稱分布的兩等距曲面之間的區域,理想輪廓面由理論正確尺寸標出。 面輪廓度公差帶2.2.2、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的變動全量。 位置公差帶:限制關聯實際要素變動的區域,被測
26、實際要素要在此區域 內才合格。 1)、平行度 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0的要求。 以平面為基準的平行度公差帶2)、垂直度 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90的要求。 以軸線為基準的垂直度公差帶3)、傾斜度 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方向成一定角度的要求。 傾斜度公差帶4)、同軸度 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同軸。 同軸度公差帶5)、對稱度 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共面。對稱度公差帶6)、位置度 要求被測實際要素與基準要素有一定的位置關系。 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帶7)、圓跳動 單個被測實際要素在任一截面上相對于基準要素的允許跳動量。 根據允許變動的方向的不同,圓跳動可分為: 徑向圓跳動 端面圓跳動 斜向圓跳動 徑向圓跳動 徑向圓跳動用于控制圓柱表面任一橫截面上的跳動量。 徑向圓跳動公差帶 端面圓跳動 端面圓跳動用于控制端面任一測量直徑處,在軸向方向的跳動量。 端面圓跳動公差帶8)、全跳動 整個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允許跳動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新型AI技術引領醫療行業發展新篇章
- AI與區塊鏈在商業決策中的協同創新
- AI在醫療行業中的倫理責任分配研究
- 設施水產養殖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石化行業用鈍化劑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向心渦輪定軸式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自動駕駛傳感器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腳踏自行車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噴水推進器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刺繡工藝品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2023屆高考寫作指導:“尋找溫暖”與“成為燈火”課件
- 2022年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
- 臨時用電演示文稿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教學任務群設計
- JJG 646-2006移液器
- 部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十首)課件
- 建筑業十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申報材料
- 版式設計概述+設計原則課件
- 平面構成課件完整版本
- 招商銀行智慧營銷體系規劃方案((2022年-2023年)-2022)
- 營業線施工安全知識培訓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