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訓練3古代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職人員演化而來,負責祭祀祖先,主持喪葬之禮,亦稱為“相禮之儒”。春秋時期,孔子賦予“儒”新的含義。其目的是()A.鞏固專制統治C.維護社會秩序B.和諧人際關系D.確立儒學獨尊答案C解析春秋時期沒有形成專制制度,故孔子賦予“儒”新含義的目的不是鞏固專制統治,故A項錯誤;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社會動蕩,故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不是孔子的主要目的,故B項錯誤;春秋時期分封宗法制度遭到破壞,新的政治制度沒有形成,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創立儒學,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故C項正確;確
2、立儒學獨尊地位是董仲舒的主張,不是孔子的目的,故D項錯誤。2.老子的“無為”思想強調“少私寡欲”,要求統治者減損欲望,放下貪欲。孔子也把“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作為對君子的要求。這種現象()A.反映春秋戰國時期個人私欲膨脹B.都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C.體現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聯系D.導致了貴族社會逐步瓦解答案C解析材料中老子“少私寡欲”與孔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能反映春秋戰國時期個人私欲膨脹的現象,故A項錯誤;要求控制欲望與商品經濟發展無關,故B項錯誤;老子與孔子的思想均要求控制欲望,說明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聯系,故C項正確;老子與孔子要求控制欲望不會直接導致貴族社會的瓦解,故D項錯誤。3.
3、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編撰成呂氏春秋,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后的意識形態。該書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思想界()A.缺乏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思想B.儒家與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尋求新的治世之道成為共識D.出現了各家學說融合的趨勢答案D解析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界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缺少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與材料中“兼儒墨,合名法而編撰成呂氏春秋”不符,故A項錯誤;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盛行1與材料“兼儒墨,合名法”不符,故B項錯誤;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都是為尋求新的治國之道,但與材料“兼儒墨,合名法”“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后的意識形態”不符,故C項錯誤;從“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后的
4、意識形態”,可知在思想界出現了融合統一各派學說的趨勢,故D項正確。4.春秋戰國時期,孔子主張“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孟子認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漢代,董仲舒強調“委身致命”“善皆歸于君,惡皆歸于臣”。這種對君臣關系認識的變化表明,漢代儒學()A.比先秦儒學更加哲學化B.與先秦儒學有著本質的區別C.植根于先秦儒學的傳統D.是對先秦儒學的取舍與創新答案D解析“比先秦儒學更加哲學化”,這一點僅根據材料無從獲得相關信息,故A項錯誤;很明顯,董仲舒的理論是對孔子君臣論的一種繼承和發展而非有本質區別,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也不難看出,董仲舒的理論明顯是對孟子君臣論的一種顛覆而非繼承,故C項錯
5、誤;一方面,董仲舒的“君權神授”理論是對孔子理論的發展與創新,另一方面,其理論又是對孟子思想的否定與顛覆,故D項正確。5.南宋思想家葉適認為,朱熹等人是以孟子為宗主,視佛、老為同道,“依于神以夸其表,耀于文以逞其流”,殊不知佛學與中國之學,“皎然殊異,豈可同哉”。其主張是()A.繼承孟子的“仁政”思想B.回歸儒學本原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D.宣傳“三教合一”答案B解析葉適講的僅是自身對程朱理學的看法,“朱熹等人是以孟子為宗主”,這僅是一種主觀的陳述,認為其“繼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種脫離材料的主觀臆斷,故A項錯誤;葉適的主要觀點就是主張將佛學從程朱理學中驅除,回歸儒學本原,故B項正確;吸收佛學
6、的觀點顯然與材料中葉適的觀點背道而馳,故C項錯誤;同樣,既然葉適反對佛學與傳統儒學的融合,“三教合一”也必然是其所反對的學術主張,故D項錯誤。6.王守仁認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王守仁的話()A.強調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B.反映了因果報應源于良知C.體現了“格物致知”的實踐論2D.體現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答案D解析材料未體現“行”的一面,故A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因果報應,故B項錯誤;“格物致知”屬于程朱理學,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故良知即天理”“心自然會知”可知天理良知是人內心本來具有的,故D項正確。7.黃宗羲提出:“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
7、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顧炎武認為:“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這些言論()A.體現出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B.反映了兩人對明清易代的認可C.說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戰國以來民貴君輕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思想是政治主張,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未反映兩人對明清易代的認可,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項錯誤;據材料“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和“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戰國以來民貴君輕的思想,故D項正確。8.“五代唐明宗長興二年,宰相馮道、李愚,請令判國子監田敏
8、,校正九經,刻版印賣,朝廷從之。因是天下書籍遂廣。”據此記載可知,當時()A.雕版印刷技術才開始使用B.官府已經掌握活字印刷技術C.文化傳播僅依靠手抄書籍D.雕版印刷術推動了文化發展答案D解析材料內容為宰相馮道、李愚請令要求國子監田敏校正九經,刻制雕版印制出售,朝廷聽從建議,使得書籍流傳廣泛,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雕版印刷技術才開始使用,故A項錯誤。活字印刷術出現于五代之后的北宋,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文獻的廣泛傳播依靠的是雕版印刷技術的使用,而非手抄,故C項錯誤。是9.“雕版印刷術始于東漢”說的文獻支持最早源自后漢書,即“漢刊章捕張儉等”。但結合歷史語境“刊章捕張儉”即刪削去刻在
9、石上的張儉等人的名號并拘捕諸人,為“正解”。這說明()A.歷史事實離不開歷史解釋B.漢代版印技術尚不夠成熟C.考據不能背離其特定環境D.版印技術已用于公文印制3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的描述,應該是歷史解釋離不開歷史事實而非歷史事實離不開歷史解釋,這屬于明顯的因果倒置,故A項錯誤;根據所學我們不難得知,古代中國的雕版印刷術發明于唐朝而非漢代,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但結合歷史語境刊章捕張儉即刪削去刻在石上的張儉等人的名號并拘捕諸人,是為正解”可知,歷史考據不能背離其特定環境,故C項正確;“版印技術已用于公文印制”,這屬于明顯的對材料信息的錯誤解讀,故D項錯誤。10.顧炎武說:“釋道猶勸人以善,小說專導
10、人從惡,奸邪淫盜之事,儒釋道書所不忍斥言者,彼必盡相窮形,津津樂道。以殺人為好漢,以漁色為風流,喪心病狂,無所忌憚”這反映了當時()A.小說改變了儒釋道的倫理觀念B.小說對社會價值觀有誘導作用C.官方文化與大眾文化對立沖突D.佛教批評儒學敗壞了社會風氣答案B解析材料關鍵信息是“釋道猶勸人以善,小說專導人從惡,奸邪淫盜之事以殺人為好漢,以漁色為風流,喪心病狂,無所忌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顧炎武認為小說導致了不良的社會價值觀,說明當時小說對社會價值觀有誘導作用,故B項正確。11.(2018四川高考模擬信息押題卷)下圖是漢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寫法對照表。商代甲骨內容多為“卜辭”,
11、文體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據此,我們可以判斷()A.中國的古代文字從此已基本定型B.字體婉曲、厚實帶有剛正不阿的嚴肅感C.它給予觀者豪放不羈、流暢之感D.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答案D解析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發展成熟的標志,但并未定型,小篆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文字基本定型,故A項錯誤;B項是隸書的特點,故B項錯誤;C項是草書的特點,故C項錯誤;據材料中“日”“月”二字的不同寫法可以看出,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故D項正確。12.“寧穿破,不穿錯”,戲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穿什么服裝,都是根據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地位、文武官職而定的。該穿蟒袍的不能穿官衣,該穿素的不能穿花的
12、。4這體現了戲劇的表演特性是()A.綜合性C.程式性B.寫意性D.虛擬性答案C解析題目中“戲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該不能”是戲劇表演程式性的表現,故C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個題,其中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用祭孔活動對其表達敬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史記記載,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舊宅立廟,即今天的孔廟。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間房屋改成壽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并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材料二據漢書后漢書的記載,漢代的主要祭孔活動有:公元前195
13、年,漢高祖親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漢元帝在位時,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公元59年,漢明帝于太學及全國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材料三據新華網報道,2005年是孔子2556歲誕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山東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辦了“2005年全球聯合祭孔”活動。曲阜是祭孔的主會場。9月28日8時10分,萬仞宮墻城門徐徐打開,浩浩蕩蕩的祭孔隊伍沿孔廟中軸線,徐徐前行,來到大成殿前參加公祭及傳統祭祀活動。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廟、
14、文廟和孔子紀念地一起參與祭孔活動,CCTV以特別節目的形式,用3個小時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1)從材料一中可獲得許多歷史信息。按要求填寫下表(每一領域填入一項即可)。(6分)領域信息政治現象經濟現象文化現象(2)根據材料二,指出漢代歷次祭孔活動的特點。依據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如此祭孔的原因。(10分)(3)與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動有哪些繼承和創新?這對儒學發展有何益處?(9分)答案(1)每個領域任答一點。5領域政治現象經濟現象文化現象信息諸侯強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階層崛起衣、冠、車、琴的生產;建造房屋儒學產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書冊(2)特點:皇帝親自祭孔;以孔子后代為奉祀官主持
15、祭孔;皇帝派遣特使專程祭孔;在各級學校祭孔。原因:政治上,國家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學成為主流思想,孔子更加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級學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實踐。(3)繼承:沿襲傳統祭孔儀式(或者重視儀式);以曲阜孔廟為主祭地點;以褒獎孔子發揚儒學為目的。創新:由中國地方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儒學聯合會等重要國際組織共同主辦;世界各地的孔廟、文廟和孔子紀念地等的共同參與;CCTV向全球直播活動實況。益處:有利于儒學緊跟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有利于儒學走向世界,開展全球性研究與普及。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節義的“列傳”一覽
16、表史書名稱史記漢書三國志后漢書宋書魏書梁書陳書隋書新唐書宋史金史元史成書年代西漢東漢西晉南朝宋南朝梁北齊唐唐唐北宋元元明表彰名教的列傳列女孝義孝感、節義、列女孝行孝行孝義、列女忠義、孝義、列女、奸臣、叛臣、逆臣忠義、孝義、列女、奸臣、叛臣忠義、孝義、列女、逆臣、叛臣忠義、孝義、列女、奸臣、叛臣、逆臣表格能夠反映我國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變化的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形成的歷史原因。(12分)6答案示例1:趨勢:正史表彰名教的列傳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原因:學術上,儒學強調綱常名教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政治上,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思想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文化教育上,儒家經典是封建教育及科舉考試的教科書。總之,隨著封建專制制度的不斷加強,綱常名教被統治者越來越重視,其在正史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示例2:趨勢: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傳數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原因:政治上,宋朝之后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遞運輸合同協議書格式范本
- 排球場地租賃合同書
- 建筑工地安全合同協議書
- 版事業單位租車合同樣本
- 信用卡額度提升合同
- 版事業單位合同聘用辦法
- 倉儲貨架租賃合同范本
- 蔬菜大棚發展新趨勢:合同農業展望
- 2025短期安保臨時雇傭合同
- 2025芒果水果批發合同
- 校園網站設計論文
- GB/T 17213.4-201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
- 《課程與教學論》形考二答案
- 公積金提取單身聲明
- 磷酸鐵鋰生產配方及工藝
- 高處作業吊籃進場驗收表
- 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全套課件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連續墻技術規程
- 《新農技推廣法解讀》ppt課件
- 車載式輪椅升降裝置的結構設計-畢業設計說明書
- 社區家庭病床護理記錄文本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