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考點及注意點_第1頁
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考點及注意點_第2頁
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考點及注意點_第3頁
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考點及注意點_第4頁
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考點及注意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點及注意點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一)考點及注意點編寫:陳慶元 審核:孫高榮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二)詩詞鑒賞的術語及運用編寫:陳慶元 審核:孫高榮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用典排比設問反問起興虛實結合聯想想象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古代詩歌鑒賞知識體系(三)答題思路及步驟編寫:陳慶元 審核:孫高榮 考點一:形象鑒賞考點二:古代詩歌語言考點三:思想內容考點四:表達技巧表達技巧指詩人在借助語言文字塑造藝術形象時,靈活運用一般創作 規則和方法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而又特殊的藝術手段。 主要考查藝術特 色和表現形式。(1)抒情手段。 抒情手段

2、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 志,另外還有融情于景、懷古傷今和即事感懷等。(2)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把握:1、創作方法:賦、比、興;2、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3、構思技巧:以動寫靜,樂 景寫哀、虛實結合、小中見大、點面結合、想象聯想、象征寄托等。在這三個方面中,第三方面為其重點。 (3)用典。鑒賞詩歌的用 典主要明確兩點:1、典故的來源及其含義。2、用典的作用。用典(4)的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 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風格風格是由創作個性決定的作

3、品在思想與藝術上總的特色。風格 就大處而言,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之分。從詩詞曲的總體風格來講 有詩莊、詞媚、曲諧(俗)之說,詞又有豪放和婉約之別。1、不同的風格有不同的特征:浪漫主義:善于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 常用夸張手法,語言熱情奔放,想象瑰麗神奇。代表的詩人有屈原、 李白、李賀、蘇軾、龔自珍等。現實主義:注重按照生活本來的樣了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與追求。代表的詩人 有杜甫、辛棄疾、陸游等2、許多詩人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蘇軾、辛棄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約 李煜、劉禹錫:雋永 謝? I、謝靈運:自然 李白:清新飄逸 杜甫:沉郁頓挫 屈原: 雄渾悲壯王安石:雄健高

4、峻陶淵明:淡遠閑靜王維:恬淡優美 王昌齡:雄壯豪邁 李賀:雄渾奇特曹操:豪放磅礴3、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風格:宮廷詩:纏綿宛轉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美 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 (5)修辭: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種修辭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辭的藝術手法, 分析修辭 的藝術效果。這在各種參考書中述說詳備,茲不贅述。【常用方法】 因為表達技巧所涵蓋的內容較為蕪雜,在考查時考生一時不易把握, 所以命題者一般不會籠統地要求“鑒賞這首詩的表達技巧”,而是問得較為詳細,如“鑒賞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注意,一般考生對“表 達技巧”和“表現手法”的分辨還不夠清楚)。如果遇到問得比較籠 統的題目,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