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十年電池主要廠家的介紹_第1頁
鋰電十年電池主要廠家的介紹_第2頁
鋰電十年電池主要廠家的介紹_第3頁
鋰電十年電池主要廠家的介紹_第4頁
鋰電十年電池主要廠家的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鋰電十年電池主要廠家的介紹 第1家公司,5個人(比亞迪)年前的某一天,在鎳氫鎳鎘上嘗到大甜頭的王老板下令進攻中國還沒人做,小鬼子作了6年,在市場上賣100多美金的鋰電池,資金哪里來,表哥呂先生(現為BYD第三大股東,巴老入股前一直是第二大,紙面身價60億左右)在銀行嘛,可以借,至于借多少就不說了,中國人都說那數字不吉利,看來不是這樣. 技術哪里來,那不簡單嘛,王老板本人乃中南高材生,別忘了手下有四大項目組長呢.一是夏佐前先生 二是劉衛平先生 三是王繼生先生 四是蔣銳先生 前兩個天下人都知道他們現在哪里 王繼生先生此君乃才人也 與王老板一樣 草根出生 家里也是很困難的 但技術出眾 王老板想到的

2、他基本上能做到 王老板沒想到的 他也能想到做到 王老板人還是挺好的 給大家原始股 但公司確資金呀 光表哥的那點錢車水杯薪 怎么辦 以四大組長為代表的高中管理層可以買原始股 但繼生君實在家里困難 哪有資金呢 于是出走了 出來后弄了個華粵寶 幫HYB干起來后 被邦凱的高萍女士與傅啟源先生相中,于是在大浪成立了現在名列前三的邦凱 繼生君乃天生的從職業經理人向BOSS兌變的楷模, 幾年后的某一天 在江西吉安 一個叫優特利的公司誕生了 法人兼董事長不說大家也知道 第四大組長蔣銳君當年每天都解剖小鬼子的18650 , 深夜了還在看正極片怎么也掉粉 負極片也有析鋰的 小鬼子也不是神呦 堅決相信自己能做出園柱

3、來, 蔣君現任聯科鋰電部技術老大.在聯科是與駱耀(鎳氫總工)并為老板杜總的左臂右膀.,雖然四大組長與王老板每晚解剖18650 但真正作出來的還是方形鋁殼 不是作不出18650 而是MOTO的大哥大不再用圓柱 改為方形了 鋁殼在王老板公司作出來后 一個財富神話誕生了 第2家公司,10個人(深圳比克)在深圳西北部有個叫石巖的鎮, 工廠林立, 2001年的某一天,一位東北漢子在這里籌建一家電池廠, 名為后來攪動江湖的比克,至于為何取名比克,版本眾多,無從確定,估計只有李老板知道,李老板是位很靈敏的人,就象當年炒股買國債一樣 走特色路線 并且動作火速 02年6月即投產, 投產一年后每天產30萬 天啦

4、30萬什么概念 特別是今天 產30萬不知道賣給誰去 30萬李老板還覺得不夠 當時確實銷路好呀 你想想 02年正是手機普及年 多少人開始買第二塊手機電池 買飛毛腿的 買知己的 買超力通 海陸通的 等等 這些PACK廠自己沒作電芯呀 哪里來 買比克的呀 所以李老板一路高歌 基本到年底就有40 50萬的產量了 李老板向來是資本高手 05年1月順利納市場外交易 1年后轉板成功 日后的事大家很清楚了 不再多寫.強將手下無弱兵呀 下面總經理 張偉強先生 確實是一博士呢 還是清華的 此君后面創立了3EX 從職業經理人完成了向BOSS的轉變 3EX從創立時僅靠張總的資金和帶領的團隊 堅持到現在 很不容易 更難

5、能可貴的是一直作高端市場, 沒直接參與B品斗爭.生產副總鄒嚴龍也是一位既有技術功底 又有管理能力的高管 鄒總應該一直來受公司器重 但后面還是覺得作BOSS爽 現為9000能源老板 在奔康工業區 當時的研發中心主任為黃加軍 這是一個年輕人的楷模 一個本科生 能從到公司后一直到現在 還在比克 可以稱為資深員工了 BAK上市后向來人才濟濟,現在研發老大為聲名顯赫的毛博士 執行主任為中洋結合的鄧博士BAK向來可謂人才輩出 ,像現在與黃加軍搭檔負責鋁殼車間的騰鑫 哈工大碩士 年輕有為 待人誠懇實在 典型的山東人性格 ,研發中心06年進來的唐聯興 工作扎實 功底深厚 待人熱情 現已成為王博士走后研發中心眾

6、多工作的主要參與者 BAK對高端人才的重視與爭奪超過他的榜樣兼對手,像另一泰斗級高手郭博士也在比克天津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但BAK畢竟成長太快 很多配套的軟條件還沒在完善中 所以很多中端人才相繼出來作總工了 給其他日產10萬以下的公司提供了不少人才,被譽為黃埔軍校.比克一些元老級的部長以陸小飛部長 田井才部長為代表 如日中天 只要這些部長們能繼續幾年如一日的干下去 估計有分到比克更多發展成果的可能 第4家公司, 7個人(邦凱)話說當年王繼生先生從BYD出來,共同打造出HYB后,被邦凱的高萍女士與傅啟源先生相中,與傅啟源先生,高萍女士共同建立了邦凱,創立當年也趕上了鋁殼發展的好時機,01年王領銜

7、主持的“方型電池產業化研究”獲得了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現在看來鋁殼誰都會作,沒什么技術含量, 但當時還是含金量很高的. 邦凱(BK)的特色與比克迥異,BK求穩求利潤,規模第二,所以BK多年來量不是很大,但幾乎年年都盈利了,BK的人力資源成本也相對控制一些, 繼生君走后, 先后一些博士像黃穗陽等都在BK干過,黃博原在國光作過總經理,到BK后創立了華南鋰電論壇并成功舉辦首屆, 后面一些重量級像薛嘉漁博士先后在BK任技術總監, BK現任總監肖世玲, 軟包總工王文成, 鋁殼任望保都是內部提拔起來的BK資深實力技術派, 很被看好.理由是在BK這么多年,融入了BK的文化中去了. BK在07年08年GSL

8、飛漲及去年10月開始的風暴中還能盈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以GSL,三元為代表的原材料價格動態的把握及儲備. BK現在已完成股份制改革,正沖刺上市. 第5家公司,16個人(東莞新能源)1999年底2000年初, 陳棠華博士率一般技術人員在白馬管理區老國道旁邊租了幾棟樓 此公司最大的特色也是引起最終會賣掉的隱患是一成立就是風投VC的杰作. 陳博士也很有特色 做聚合物 從此 圈內ATL與廈門那家公司的口水仗從未停過 一是說寶龍幾個鳥人過去 搞起了ATL, 另一方說 ATL的牛人過去 做起了寶龍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 兩家公司的人像走親家一樣 可能上個月在ATL 這個月到了許老板的寶龍ATL當年人才團隊

9、在軟包企業里面一流 05年10月鄙人作為湖南輝宇的營銷部長有幸隨吳宇平教授受研發總監趙豐剛先生的邀請去交流, 當時吳教授在臺上演講 臺下坐的是如下人也: 王乾,付小虎, 陳衛,陶廣,吳凱,許瑞,羅成元,杜旭東,溫小青,呂濤,程建聰,黃謙,方祺. 現在這些人除趙老大穩坐釣魚臺 其他都已經成為各軟包企業的總工 低點的也是技術部經理 列如王乾現為海太陽總工 付小虎在曙鵬任總經理程建聰在寶龍任研發部經理離開后不知在哪高就? 別忘了05年那時以上人員基本上都還是工程師 我記陶廣當時是工藝工程師.發展之快可窺一斑也就是05年,風投套現,股份賣給了TDK,金額為10個億人民幣,6年時間,發展之快,全球罕見!

10、這里澄清一點:很多人很憤怒賣給鬼子了本還指望他的聚合物跟小鬼子干的但賣的是風投公司的股份否則陳博士不可能還在任副董趙老大不可能還任研發總監吳應民還作采購老大這可是黃皮膚中國人呦 第6家公司,10個人(哈爾濱光宇)南國廣東是鋰電先發地 北方也不甘落后 姑且不說比克李老板是沈陽人 就在更北邊的哈爾濱 還有一家很會運作的公司呢 老板宋總本是鉛酸技術出身 九十年代初看到鉛酸電池蓬勃發展 市場缺口十分巨大 大得大家無法想象時毅然從光宇蓄電池廠下海 這一下不得了 讓宋老板邁向了通向中國頂尖富人之旅 大家知道 現在還活下來了的鉛酸公司 基本都是90年代初起來的 賺錢之多 發展之快 令人羨慕 99年作鉛酸為主

11、的光宇在香港上市成功 宋老板多個億名列多少位就不說了 網上有2002年 光宇作鋁殼 光宇最大的亮點是設備好 這一點技術部副經理劉鐵建告訴我 說當年擔任過輝宇特別顧問的日本前電池協會*高村勉來光宇車間看了后 都驚嘆不已 其實北方的干燥天氣對作電池好處很大 光宇鋁殼的前期技術人員大部份就地取材 鉛酸過來的 當時技術部是一女俠 藤彥梅 (名字不很準確 因為當時剛測完我的負極材料就走了) 現不知在哪高就? 總經理張總也是技術出身 銷售副總何元偉是一位技術型營銷專家 鄙人至今未見到過他 05年開始電話交流至今感覺待人細心耐心超好 幾乎不帶任何功利目的 現在技術部長黃兵 采購部長丁國慶均是技術出身 都是典

12、型的北方性格 :豪爽 鐵建為80后 20多歲就到副部級別 能干 待人真誠 發展下去 前途光明 一級工程師劉延軍和周玉林都是技術過硬 待人友好的好打交道之人 ISO體系審核工程師苗亞星胖乎乎的 但 作起工作來一點都不含糊 對供應商要求的文件是一個都不能少大家知道 去年光宇在珠海又建了園子 作軟包 總工為光宇老技術 至少在比克 杭州綠島 發展過 徐延銘徐老大 是一位很有故事的人 技術部長為 李俊義 TCL金能在中國 誰都知道 TCL與德賽(DESAY) TCL的李東生更是家喻戶曉 也是我大學時期崇拜的偶像之一 10年前的一天 李東生親自與郭春泰博士洽談合作 一氣呵成 于是出現了當時被報紙(網絡當時

13、還沒內容)廣泛報道的TCL兩位副總去香港接碾道回國的郭博士 回來后 李大家長還是體現了企業家的大度 讓郭博士出任總經理兼總工 組建了TCL金能電池 郭博士的厲害之處在于在國外研發了聚合物電池 聚合物電池分為兩種 一是固體電解質 二是軟包 本人有幸于05年10月拜訪過郭博士, 與大家的感受一致 確實是位干技術的實在人 當年TCL手機也異常火暴 TCL電池與手機配套 很快就有起色 后來郭博士把在新加坡的李*博士請回來出任搭檔 結果這成了后來公司人事變動的炸彈 因倆位博士的技術路線有分歧 下面執行起來 往往沒發揮到最大的優勢 李大家長又集團事物繁忙 無暇顧及這個在集團占比列尚不大的新生兒 結果是兩

14、位博士相繼于05年06年離開TCL金能 TCL金能現在專注于軟包電池 利潤可觀,現任總工郭也平博士TCL照樣給業界培養了大量總工 像邦凱總工王文成 鵬輝總工許漢良,風華總工韓建國,德賽總工劉志偉 還有大量的中層技術人才的像原來的生產部經理齊選中都繼續在鋰電行業發光發熱 TCL金能給中國最大的貢獻是 開創了中國的聚合物電池先鋒,與ATL 寶龍并稱為中國最早的三 第7家公司,3個人凡中字頭的公司應該牛下面的子孫公司肯定也牛呀,就在中關村科技園的昌平分園,有兩家相隔很近的電池公司一家是榮老板的孫公司2000年左右成立先后搞出MSLGSL開始也作些手機電后面感覺實在玩不過深圳的廠放棄不玩手機電不行嗎玩

15、一般公司既無經濟資源也無*資源的汽車電池管你們怎么看反正只有是有電池裝到汽車上了那肯定有我的份此公司總經理為學者型-中國很牛大學的教授其魯其總對團隊執行力要求很高不執行的一律請出原來的技術部經理為顏建忠現在不知是哪位哪天問問江衛軍相隔不遠就在三一光電子后面的中潤不過雖然也帶個中字這個怕沒那么牛了07年總工還是劉力君劉兄今年劉總已成為了路華董事中潤當年以作軟包為主賺到了不少錢技術部經理馬振忠是實干型現在天銳馳任技術部經理,還在后來去了山東神工電池任副總北京的東部也就是國貿大廈往東叫通州天銳馳在此也原來技術部經理祝捷現在鶴壁諾亞作總工成立不久的安華在北京南六環原來技術部經理王業軍現在吉克起步中侯陽

16、現在天能任技術部經理渤海邊上 近來發展很快 早在10年前 因為MOTO就在那里 采購日本人的電池多貴呀 還態度不好 MOTO決定在中國栽培2家大公司 一是BYD 二就是應運而生的 名字誰都知道的公司此公司最大的特點是*與*背景的院所-18所結合的產物 設備是國內最好的設備 進口的多 沒辦法的 不是國內設備不好 國內設備畢竟只有這么長歷史 肯定有差距 但只要國產設備努力 差距是可以縮小的 毛博士講過 國產的完全可以用 要支持國產力神當年最先搞出18650 因為當年MOTO的大哥大就是用18650 毛博士看來比18所厲害些 畢竟從國外回來的 沒有染上官方研究院所的官僚氣息 所以更實干 不過搞出18

17、650后MOTO真逗人 宣布手機不用18650了 要用方形 秦興才總經理又只好帶領大家搞方型鋁殼 沒多久毛博士被比克的李老板挖走了 于是圓柱領域國內多了一只力旅 國內明天最好的 圓柱應該是力神與比克 HYB好象做得也還可以毛博走后 力神的總工不知道是哪位,我覺得好象是許剛許總 但聽說管技術的副總裁有5位 第9家公司,10個人(邁科)東莞南城有ATL 厚街五星酒店多 大朗鎮還有一牛企呢 老板李中延乃原環宇的一名銷售大將 一人的業績占到公司的80%還多 幾年前攜幾百萬資金南下 與聯科的杜老板及另一位林老板創辦一鎳氫企業 當時名稱叫朗科,后面三人分家 各成立了一家公司 李老板的叫邁科 邁科老板有手段

18、 會運作 超常規發展 幾年時間 就從租的兩處廠房搬進了自己建的豪華工業園李老板對人才還是很重視的 與天大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原來的總工莊勝國博士現在不知在哪高就 ? 研發中心主任林培烈是一位實干型專家 從江門三捷出來后在邁科一干就是五六年 在一家公司一干五六年在一些人一年可以換五六家公司的鋰電行業勘稱奇跡 副主任王志霞長著娃娃臉 很漂亮 中南畢業 技術功底深厚原來軟包的技術部經理陳琨老弟現在與我司相隔不遠的比得力任總工蘇州星恒中科院肯定人才濟濟 陳院士的學生黃學杰博導就是其中一位 黃博士當年在陳院士的帶領下在北京搞了一個北京星恒 主要資金來自中科院系統的成都地奧制藥 星恒的本意是要作肩抗的攝像

19、機電池 發現困難重重 后面資金方面必須有更大的支持 同是中科院系統的聯想投資公司投了幾千萬進來 在蘇州建廠 改為作自行車電池大家現在都知道星恒的MSL電池作的很好 特別在北京賣得很火 與力霸皇配套賣的尤為不錯當然各城市不同在深圳還見不到一輛MSL自行車更別說三元與鐵里了原因是深圳外來工居多賣塊鉛酸400多元買塊MSL1000多塊管你MSL用一年還是鉛酸用半年至于污染環境那是更不考慮的事三元與LSTL的電池就更貴了星恒的優勢在于MSL電池比國內其他廠家作得好瓶徑也在于msl的壽命問題星恒的總工肯定是黃學杰博士技術部經理請大家補充原來從TC出來的程凱也在技術部吳宇為品質部經理附:很多人誤認為聯想是

20、賣電腦的聯想這里與大家交流一下大家通常說的聯想是買電腦等的以楊元慶為代表的聯想聯想控股是以柳傳志為代表的下屬5駕車一是剛才說的賣電腦的二是以朱立南為代表的聯想投資這是投資星恒的公司三是郭為為代表的神州數碼四是趙令歡為代表的弘毅投資五是玩房地產的融科智地(在北京北四環中科院對面建有中關村第一座5A寫字樓柳大老板就在A座10樓辦公INTELAMD等公司都祖在此)當然聯想控股也不是柳大老板個人的大股東是中科院(當年沒抱什么希望當作打水漂的20萬誰知現在賣給泛海賣了幾十個億)第10家公司,7個人(海太陽)雖然制造業利潤微薄 但照樣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您看 當年在深發展作到領導級別的陳興榮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21、 陳老板當年給王老板貸款 看到BYD95年開作 幾年時間上市 震撼很大 果斷放棄銀行的豐厚待遇 與呂向陽呂老板 搞了一家名為亞蘭德(名稱可能不太準確 請大家核實修正)的儲氫合金粉公司 后面自己開了海太陽 作鎳氫! 海太陽鎳氫發展很快 現在龍崗龍西村租有一個完整的工業園 成了深圳為數不多的擁有獨立工業園的公司(深圳是個讓敢闖敢干的地方,很多年輕人集個100多萬甚至幾十萬在老廠房里租一層就干起了電池廠,夢想自己就是10年前那個在蓮瑭破車間里敲敲打打的Boss Wang) 海太陽現在的重點是軟包 量一直比較大 出口單較多 去年10月受影響很大 今年恢復很快 招了很多人海太陽現任總工王乾是陳老板從AT

22、L挖來的 技術過硬 為人謙卑隨和 對軟包電深有研究 前幾任分別為黃謙 程凱 付小虎在研究院領頭 后面去曙鵬了工程師周衛出來后也在東莞一家公司-德而泰作總工了海太陽最大的特色是管理很細很到位 連門窗都有責任卡貼在上面 具體誰負責一清二楚 海太陽管理層也還算穩定例如06年10月開始負責采購的夏丹現在還在采購部為人熱情待我們這些供應商還算尊敬與圈內個別牛B烘烘的采購形成鮮明對照陳老板很推崇任老板與郭臺銘的管理風格的進辦公區第一條標語是郭的第二條標語是任老板的-決策從賢不從眾第11家公司,6個人(廣州鵬輝)說到鎳氫鎳隔 廣州鵬輝(PF)不得不說 老板夏信德可是真正的專家 原來一家研究所的所長 果斷下海

23、成立了廣州鵬輝 可以想象 那時候作鎳氫到現在還活著的公司 肯定發展得不錯夏老板肯定知道鋰電是趨勢 于是在珠海井岸置了很大一片地 都說光宇比克 鵬輝的廠房漂亮 我看珠海PF的絲毫不遜色呀 現在還空有一大塊 看來PF要擴產 地多得很PF現任總工許漢良 技術功底很深厚 深受夏老板器重與員工尊重 副總工郭富詳主管圓柱 PF的圓柱在國內應該算很早很成熟的PF的軟包量也很大技術部經理張帆是位難得的普通話能講出北方韻味的南方小伙子還挺帥氣0405測試我司負極材料的張彩霞MM現在B&K原采購部經理劉文紅是一位女悍將現任采購主管張振銓人雖年輕砍起價來心狠手辣PF最大的特色是穩中求進成本控制非常好這點與B&K非常

24、相似成了為數不多的大公司中經濟危機中還能盈利的公司之一第12家公司,6個人(銀思奇)2002年左右 鋰電池這么火 上市公司肯定會介入的嘛 與河南思維 河南思念 并稱為河南三思的思達高科肯定不會不進軍新能源這一幾乎人人看好的領域 于是投資幾千萬在龍華石觀工業區祖下兩整棟樓干了起來銀思奇(YSQ)主要以鋁殼為主 現在也作些園柱 YSQ作為上市公司的資產 追求的第一目標是穩定 這可能是YSQ在金融風暴中尚能持續經營的原因 當然這也可能成了阻礙YSQ作為第一批成立的電池公司卻沒能作成像比克 邦凱那么大的絆腳石YSQ第一個博士周博士把技術架構搭起來后就交給了現任總工馮相士 馮工為人親切 對鋁殼很有研究

25、在YSQ一干就是四五年 YSQ的人員很穩定 采購部李經理是一員女將 對供商很和氣 談笑風生中砍掉不少價 采購員小劉 小吳作事勤快趕練 對供商真切 該給支票就按時主動聯系供商運營總監劉總年富力強 膚白帥氣 在深圳這種能把人曬成非洲朋友的城市里 見到這么白皙的老總還真不多 可能是劉總鍛煉有方 保養得體第12、10個人(德賽聚能 )DESAY幾乎人人皆知的一個品牌 鋰電公司叫 德賽聚能 隸屬于電池事業部 總經理一般由電池事業部老大兼任 最近又從電池事業部調有一位MISS Sun來技術部任老大 現任技術部經理劉志偉 原TCL出來的 待人友好 技術過硬 技術部一位MM名葛明輝 ATL出來的 人好 技術佳

26、 還有王麗君MM 亦如此 采購部MM為馬琳 很可愛 隨和 當然砍價是毫不含糊的第13、10個人(風華)風華FENGHAU總工寥總 技術部經理韓建國 瘦瘦的 精干得很 采購部李月盅 是我目前在電池廠見到過的 我覺得比我長得帥的男人之一 呵呵呵呵 大家笑話了吧 以后有機會見面的 帥不帥請大家投票 工程師玉朝琛 畢業后就在風華 一干六七年 難得難得 定力可佳海能達在CHINA大陸除了山西沒鋰電廠外(山西光宇作LED多些,山西財團對利潤微薄的鋰電池業不感冒)大江南北輝映你看海南不就有嗎海能達 海能達原是海鋼控股的公司 作得還不錯 屬于很早的一批電池公司但可能經營上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是覺得利潤太低去年整體

27、賣給了東匯 更名為海南電子股份 東匯李老板實力十分雄厚 只要愿意 資金肯定是沒問題 而資金是很多中小電池公司特別是深圳的草根創業公司最缺泛的 海南電子現在分管領導陳總 營銷出身 總工廖福寧 第一批作鎳氫也是最早作鋰電的一批人技術部經理蔣子翱待人真誠技術牛X 采購部經理王濤與深圳辦事處的李洋都是老海能達人能整體被新老板吸納過來 其為人與能力肯定不用多說 一個字:棒 否則新老板誰要你呀 有的是嫡系.第15家公司 6個人(寧波維科)在CHINA江浙民營經濟幾乎會涉足每一個領域鋰電池行業也不列外原來提過與深圳眾多草根創業不同外地的電池公司一般有集團背景大多是在傳統行業做得很成功然后投電池行業的寧波維科

28、就是其中一個維科的布料窗簾幾乎家喻戶曉電池公司這幾年發展特別快最近剛擴產完畢但維科早期發展并不順利估計集團當時都有砍掉的想法吧維科能作起來一是有集團雄厚的資金實力二是優秀的技術力量及銷售人員的進入現任研發部經理曹長河總經理王總都是在鋰電行業打拼多年的人既有技術功底又有客戶資源加上維科公司在電池行業滲透了幾年終于厚積薄發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再次表明公司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資金實力的競爭因為很多跟維科一同成立的倒閉了不是缺技術不是缺市場而是在被市場認可的過程中因為缺資金倒下了因為這個認可的過程較長一般年以上第1家公司(美拜)國內作得早的電池公司 一般說來鋼殼都有涉及因為當時就作鋼殼鋁殼很少更不用說軟包

29、了像三環美拜繼善 三環倒閉了美拜的鋼殼當年是賺了不少錢的 記得朱華鋒說過當時真是賺瘋了小單不接大單都忙不過來美拜現在的鋼殼量也不少潤楷事業部總經理徐永堂徐總跟我說現在也是限量給有些客戶一天就只給1K,徐總待人熱情多年的行業侵潤磨練到了談笑風生中解決棘手問題的高度 劉金華MM現在采購部很beautiful呦 美拜軟包技術部經理陳俊多次電話交流感覺人很真誠 張正華 未曾謀面但能感覺到很有激情現在另一知名公司 美拜大股東李總 不用說鋰電行業風云人物 第17家公司(慧通天下)有遠見的老板中陳清波陳老板算一個 07年初他囤了200噸 GSL結果怎么樣 大家能想象得到當年電池廠好像就力多威與b&k囤了 材

30、料廠瑞翔囤了發了大財當然力多威作鎳氫賺了不少錢 有資金才能囤啊 現在陳老板又囤GSL與三元了 他的慧通天下作鋰電池也作得不錯 06年那時我們去交流時總工是雷遠兵雷總對材料等也很有研究 英文也很流利 那時還在平湖呢 當時技術部經理王志勇 雙峰的曬得黑黑的一聽就是婁底老鄉 王經理技術也不錯后面去了FST干到岳陽去了現在一公司作總工 大家知道的 當時研發部經理是大家的同學中南的黃正耀 文質彬彬 估計很受MM喜歡 待人不錯不過現在升項目經理了 開始擺點譜了可能是事情太多了有時顧不過來 現在雷總負責鎳氫 鋰電總工是業內很知名的來自巨頭的吳超華吧 請大家核實第17家公司(寶嘉能源)深圳當然也有很多有資金實

31、力的老板投資的電芯公司 寶嘉就是其中一家 BAOJIA的老板是 大家幾乎天天用的 “心心相印“-恒安紙業的股東之一楊總BAOJIA一直作數碼小電池軟包這可能是她的特色 也可能是初看起來她規模不很大一個因素 但這并不妨礙她賺錢呦BAOJIA投產第一年聽說就盈利了圈內人基本都知道BAOJIA生產線是許名飛許博士一手建立起來的 許博士當年還在李新海讀博士的時候就主持建立了海盈的生產線 撿起來后好像回去又讀完博士后又來建好BAOJIA的看來許博士真是與導師一樣將研發與產業作到了相得益彰許博士肯定是 總工了許總聲音嘶啞有磁性待人謙和學者型總工 原來的技術部經理曾立平在BAOJIA干了好幾年 我見過的穿著

32、最樸素的一位技術部經理 待人很誠不像很多人總是保這個秘保那個密 技術部還有很多實在的小伙子許尤開就是其中一位代表BAOJIA的采購部分工比較明確 帥哥靚妹很多 像主管鄭德賢 原主管楊伯豪 都帥氣待人都還不錯不像有些采購總是裝的很忙的樣子 文員曾賽蓮MM廣東人 但皮膚不黑呦辦事勤快中的來說BAOJIA因為資金實力雄厚 發展比較穩定 今年提量比較大第18家公司 原來提到過比克是黃埔軍校張偉強博士是里面出來的高級將領之一 張博士創辦3EX到目前還茁壯成長創業的所有艱辛苦辣估計他都嘗過 因為張博士不缺技術資源干得那么早也不會缺客戶 跟深圳大多數電池公司一樣缺資金呀 特別是早期 不過現在3EX已經挺過來

33、了 3EX的品質向來不錯與品牌手機配套像創維 康佳 這在深圳很多以B品為第一目標大環境里 能堅持確實難能可貴 3EX的邱勤祿 雖然沒見過面但感覺人不錯 副總經理楊玉梅待人有禮 很有親和力 總工黃總年齡不大但技術過硬 非常實在 不像有些總工就是瞎忽悠 采購部MM黃麗明信息撲捉能力很強工作主動第19家公司(貴州航天) 原來提過大陸除了山西外 都有鋰電廠 貴州當然也有貴州航天就是的航天投資可不少非“草根”創業由南方匯通 梅林化工江南航天 三方投資 航天現任總工李鵬 多年行業累積對體系把握很準 對工藝要求精益求精 現任技術部經理成文其 對各種材料了如指掌待人友好 原采購部經理秦勇現在中韜 現采購部經理

34、李立峰是一位很真誠的人不擺架子 不忽悠 采購部文員陳鑫微對人隨和辦事干練 該給供應商付款時就積極配和付款不像某些采購部能拖就拖好像拖煩了供應商就不要款了似的以上五位都是典型的貴州豪爽型性格貴航是第一批成立的公司給行業輸送了不少人才像其中的熊開歷 楊金林何葉劉素國何葉現在就在我的第一競爭對手負責售后服務-技術支持熊開歷在繼善劉素國在潤峰 這四個哥們也是很好打交道的待人均很真誠比較值得深交 說句實在話貴州人相對來說比一般人要真誠一些這是我的感受也可能與我是湖南的與他們相鄰 感覺親切些有關系第20家公司(天勁電子) 我的家鄉-湖南婁底是比較落后的 婁底人思想保守 小富即安 暴發戶多為煤老板 但出來了

35、的人中有很多很不錯的姑且不說新化在全國各地的打印店(有人會說 小小打印店算什么才多少錢呀這樣想你就徹底錯了你知道人大邊上的小打印店一年賺多少錢嗎光BEIJING有多少所高校 ? 人家是連鎖的每所大學邊上一個店 一年的收入高于一般的電池公司 ) 出來的干得好的 冷水江的藍衛平是其中一位 藍總最先作鋼殼供給繼善 在繼善還在寧鄉的時候藍總就搬到了深圳 名為天勁電子 引用我的安平老鄉新華縣委書記吳建平(合并后的安平鎮目前至少有四大知名人士-另三位分別是吳奇修吳宇平 十大優秀警察吳干呈)的話來說:“新華 冷江 走出去的 都作大了.” 藍總還真把天勁做大了 后面介紹繼善搬過來不久就收購了繼善 藍總現在觀瀾

36、又租下了一棟樓干起了鋁殼 速度很快 量起來了 總工為80年的金和能過去的王彪 人很年輕 技術不錯 采購部經理秦勇上文中提到的貴航過來的很實在很好的一個人第21家公司(中山天貿)鋁殼量大的時間較長的天貿不得不提天貿原來在福永鳳凰前兩年在中山圈了120畝地 搬過去了 天貿現在鋁殼量很大 天貿老板 林俊仰鋰電牛人之一 運營副總余定根 多年行業積累 天貿技術部經理姚卿敏技術牛X 人很實在 天貿很早前的技術部經理胡忠南 現在美拜 (不很準確,請大家確定)胡與美拜現任總高學友技術部經理汪國紅一樣 應該技術都很不錯 因為畢竟作了這么多年 經歷的公司也很多 像高總還跟我的好朋友-特別正直只認材料不認人的許漢良

37、干過幾年了干得時間廠公司多火候一般還是深些 天貿采購副總李遠春及文員劉亞麗都是禮貌人待供應商比較真誠 采購嘛很多人喜歡裝A 即使不是niu也要裝第22家公司(佛山精進)順德的美的幾乎人人皆知因為他什么都作美的真的很賺錢用電的哪樣他不作呢 我真的很崇拜美的的BOSS敢想敢做 順德的精進作電池做得很好尤其是軟包大電池 05年底我拜會過時任總工的陳光森 陳總是博士呢新加坡籍 陳總40多歲一頭銀發陳總知識淵博 技術爐火純青 每次講電話也是高分貝的講聽起來很親切就像老朋友溝通 陳博士現在為公司總經理了除了管技術還要抓經營精進的MM很多 技術部經理艾群及采購部黃經理都是MM很養眼項目經理張芳妍MM長得不錯

38、瘦瘦的但對材料要求相當相當嚴格各指標特別是高溫指標一點都不能不過85度4小時5個指標其中哪怕一點稍勉強點都不行精進是目前國內作自行車用動力電池為數不多的能做好的之一并用能用純三元作好 很多公司還在用MSL作MSL電池一年就要不得了但很多公司不敢用三元看來應該向精進學習 為何人家能用好 自己卻用不好 精進是金山的子公司這一點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所以精進的自行車電池都出口歐盟第23家公司鋁殼量大的DKT算一個 DKT 與中凱興一起寫大家肯定知道為什么 -同一個大股東的-凱隆收音機老板駱鴻的 DKT鋁殼量很大發展速度很快 大家可能只想著DKT 發展這么快是趕上了好時機 其實大家忘了一點凱隆收音機銷量這么

39、大 配套了不少電池否則估計駱老板也不會投 DTK現任總工駱駿峰人還不錯比較實在 不忽悠很難得中凱興作軟包在新銳中屬于發展比較快的一家 技術部經理陳遠耀是位小伙子林培列一手帶起來的 陳工人不錯廣東本地人 很實在 中凱興別看時間不長但給圈內也培養了不少人才呢 董竹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我司所在地(科學大道)對面-鄭大畢業 當時在邁科后在中凱興很年輕的小伙子20多歲現在桐鄉眾星能源任總工了 非常有潛質 第24家公司鋰電圈內還有兩位牛人 一是FST老板蔡老板 另一位是路華陳老板 提起MSL電池 無人不知FST 蔡老板乃湖南株洲人也 最大的特色是辦事效率奇高超敬業蔡老板一般工作到晚上12點 一般人開廠要6個

40、月他估計6個月可以開6個廠 他開創了監獄中作電池的先例并被多人津津樂道并模仿 很多人只知道FST利用了監獄中低廉的成本可是他們沒想到 監獄是不允許停產的管你淡季不淡季 你必須按月把錢拿來 蔡老板在老家-株洲的公司可不是玩低端的 作圓柱呢總工黃國文 邦凱出來在海普賽干過 技術不錯 工程師朱建兵 鄭大畢業 HPS干過我司所在省-河南的不遠來到株洲 現在挑大梁 很年輕 但潛力無窮 若持之以恒必成大器 FST深圳總工是王明俠 九段高手BYD出來的 在AUX干過06年8月我還拜訪他 后面就去了FST FST的鋁殼是“王九段”作起來的 王九段對電解液挺有研究 蔡老板還有一大產業 很多人不知道-珠寶的 他的

41、珠寶出口 亞洲第一 FST很受人關注不多述 感謝原FST采購主管現聯科采購MM-曾玲姿對本文一些事實的認證 也感謝原FST員工鄧敏的支持第25家公司 提起路華 大家不陌生 用過路華檢測柜 最早路華是代理 主體是路華工貿在龍華三聯村委那 路華現在最出名的是MSL電池了 與FST并稱為MSL電池兩大梟雄 路華陳老板應該是最早滲入鋰電行業的老板之一 能堅持到現在 錢當然賺了不少 路華現在龍華自來水廠附近的電池廠是與劉立君劉總工(原中盛恒動總工)合作的廠 可能涉及到資本層面的合作 6月份我在路華見到劉總 不過最近劉總已到了美拜 大家都說路華MSL便宜 陳老板與蔡老板一樣 控制成本有一套 他的兩個分廠分

42、別在汕尾與佛山他的龍華第一任技術部經理王金枝就是汕尾調過來的王MM人很熱情 實在 能干是位不錯的技術部經理人也長得不錯不過現在離開了呦 陳老板沒架子 好打交道 我認為憑陳老板的實力及對行業的了解他應該會往高端邁進 現已開始作鋁殼與我合作三元及石墨應該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第26家公司(華粵寶)華粵寶)HYB 按影響力來說肯定很早前就應該寫之所以現在才寫 是因為他們主要作圓柱 并且原來介紹王繼生時 提及過 HYB與力神相似 大老板都是國資委 HYB搬到坪山之前在平湖 HYB在早年作鋁殼時就與比克一樣看到了圓柱的巨大市場 HYB也可謂人才濟濟06年當時總工是鄭為工 鄭總工 乃哈佛(不很準確反正是美國一

43、所名校 持有綠卡的圈內持有綠卡的還有原AUCMA的總工)畢業當然鄭工非電化學專業畢業 但這并不妨礙他牛氣沖天 記得05年11月我隨輝宇顧問吳宇平教授訪問HYB時鄭工把梁奇叫過來 說你陪陪吳教授吧 自己抽身就走了牛呀牛 吳教授怎么樣也是位名人吧 人家ATL這么牛趙豐剛還邀請吳去講課呢 郭春泰 毛煥宇 李xiaoping鄧中一這些既有深厚理論又集身經百戰于一身的“大佬”都還給吳教授面子呢 沒辦法可能鄭身后是國資委吧 鄭總工現在是鄭總經理了 HYB出來很多人 其中梁奇博士去了輝宇后面去了我現在的負極同行-BTR 當然不是作石墨作添加劑 準確說是與BTR一塊辦公寶安出資新注冊的公司 當時幫我們測試負極

44、材料的李文也已成為一公司的總工 現在江西中投任總工的曹漢彪曹兄臺也出自HYB 當然也有些是一直沒動像采購部經理黃靜待人非常友好很禮貌的一位女士 一直在采購崗位兢兢業業 至少干了5年了 有點類似于我昨天在海太陽碰到的采購工程師張曉MM一樣 張mm03年入職海太陽 今年第6年了 非常難得 有些人 可能是一年換6家公司第27家公司(河北美航) 在內陸 作電芯作得比較好的 河北美航(HBMH)算一家 HBMH的鋁殼電芯在深圳還能很有競爭力 這不得不讓人佩服 HBMH是收購原河北金山電池改制的 老板是張吉安張總 輝宇原來在龍華梅花山莊欣梅園A3棟 HBMH就在A4棟與我們當時僅一墻之隔 兩家關系一直十分

45、融洽 張總也經常來深圳 但因為非常忙一直沒謀面 但這并不妨礙我即將與張總的合作 (我司三元在張總處測試為國內最好的三元333,有檢測數據 不是瞎吹感興趣的可以來電來郵來Q索要)MH現在梅花山莊繼續租有一棟三層樓 至少是06年來(可能更早)毅然紅旗不倒 表明張總很有實力并銷售不錯 張總對技術也比較內行 對銷售情有獨鐘 MH的技術負責人任工乃BYD出身 (現己離開) 有這三個字母 再多說那是浪費 MH的另一位甘工也是典型的河北人北方人性格 直爽不忽悠 技術不錯還挺熱情 采購部MM王然美青春有活力小小MM砍價不手軟 MH的銷售團隊一直以來就很不錯 06年我在深辦的時經常串門 一交流就感覺到很有激情的

46、團隊 MH的動力也已發力估計很有潛力第28家公司(保定風帆) 一說起保定 怕無人不知道風帆了 她是上市公司 很多車的電瓶都是她的資金充足得很 所以鋰電肯定是要玩的 風帆的選擇也是獨特的 她不玩已拼得冒血的鋁殼 直接玩圓柱和軟包 風帆新能源要是銷售能進一步做好 技術能進一步提升 早日步入到良性循環 那前途無量 因為她有的是錢 如果董事會看到希望追加一兩個億的設備 人力投資 那不是難事 這樣的話 中國圓柱巨頭中將有風帆的影子 相信以我的朋友王志江等為代表的團隊能交出滿意的答卷 這是有希望并跡象已經表明了的 很多人很看好風帆 因為他目前也是鉛酸投鋰電中作得比較好的 風帆的銷售團隊也很務實 很敬業 像

47、其中的小伙子單佩秋 勤奮好學 兢兢業業 若能堅持三五載 必成棟梁第29家公司(神州巨電) 河北還有神州巨電試產中總工是寶龍出來的程建聰 技術應該不成問題 玩動力就看資金能否熬得住了 不過深圳外的電芯廠 即使玩鋁殼 也有一定的實力的 邢臺的富能電芯 作的時間比較長了 主要玩鋁殼鋼殼 能在紅海中繼續遨游“江南”(他的深辦在龍華錦繡江南)看來有活的絕技 亦非等閑之輩第30家公司(漳州優科)提萬力達肯定是介紹優科(YK)YK當年配合萬利達DVD出口呀 所以一開始就是做軟包 并且量很大當然在動力上也有所動作 YK速度很快 一下子就邁入到了聚合物大廠陣營 YK這么快一是萬利達資金管理市場配套需求量大等因素

48、 二是張貴平博士功不可沒 張博士是一位坦率得可愛但很有幾把刷的理論功底深厚的實戰派江西老表 張博士對軟包脹氣很有研究 因為漳州吳姓的人非常多包括萬利達的大老板也是吳老板 所以YK的從總經理到門衛 幾乎全姓吳 列如技術部經理吳友星 待人真誠友好 技術在張博士的指導下憑借自身得悟性也是“7段”以上了 采購部經理吳鴻武也是實在人 當然即使對我這個500年前一族人的三元砍起價來也是不手軟的YK去年底受危機影響非常大現在逐步恢復中第31家公司(環宇達)有些電芯公司作的時間比較長但由于各種因素 影響力處于中等狀態 還沒完全體現出來 環宇達(HYD)99年成立 王老板也是非常非常有實力的 主業-香精亞洲最大

49、 HYD是鋼殼 鋁殼軟包動力都作 為什么現在沒做到像比克 邦凱這樣的知名度呢 可能技術人員流動性太大是原因之一 06年那時候技術部經理程宇超很坦率的一位哥們 技術不錯 后面很多人去做過技術部經理 但作的時間好像都不長 現任技術部經理劉長勝 技術不錯 但似乎不太愿意交流 所以本人判斷不了他是7段以上還是以下 HYD的總工 流動性也比較大 白科白大俠從山木出來后 在HYD干過一段時間 白大俠知名人物 有幾把刷的 在山木的成績有目共睹 現任總工崔明溫文爾雅 也比較好打交道比較直率 相信HYD能綜合各種優勢會步入第二集團軍(本人認為BYD與ATL為第一集團軍 比克立神邦凱光宇為第二集團軍主要代表)第3

50、2家公司(毅力) 在觀瀾庫坑 還有一個廠 作的時間也很長了錢賺了不少 比較低調 毅力產品線豐富 鋁殼軟包圓柱 動力都有 并且都作得比較不錯 毅力現任總工趙啟榮 在毅力時間比較長了 技術不錯 待人比較熱情 也屬于比較好打交道的那一種 毅力做了這么多年當然出來的人不也少 像原生產部經理付思源現在珠海至力任運營總監 工程師陳龍出來后也作到了總工級別 先后在深圳迪惠佳 高要市科迪電池任總工現在耐力特 周建出來后也在珠海卓俊作總工 方榮主出來后也干得不錯 毅力現任 運營總監劉運梅董明珠式的女中豪杰 毅力資金充足 加上步入了良性循環 會發展很快 柏力是毅力的PACK廠 產品外銷第33家公司(海盈)圈內將科

51、研與企業結合得最完美的當然是李新海與胡國榮了 李博導關聯企業不下10家 身價不菲科技新貴呀 胡博導并駕齊驅 李博導技術入股的電池公司-海盈(HAIYIN) 以軟包為主作得不錯 原來在深圳沙井 09年工廠搬到東莞去了 總部還在深圳 HAIYIN雖然技術股東是李博導 但沒像在SHANSHAN一樣派了大量學生 HAIYIN總工郭永興郭博 乃武漢大學畢業 與原比克研發中心執行主任王馳偉王博同一大學 但不知是否同一導師 研發部經理陶芝勇陶博 技術部經理黃澤偉 張小軍張工為人很厚道 熱情 兼容并包長此下去必成大器 是李博導夫人的研究生 與比克研發現在挑大梁的唐聯興是隔壁班的 都是既有深厚理論 又有實戰經驗

52、的實力派 其實HAIYIN當年建廠時許名飛曾立平功不可沒 介紹BAOJIA時候提到過不重提 很多工程師像文其能水平也很高 06年我們與文工交流時能感覺到其實力 文工后面去了耀安 但太勞累 身體不怎么好愿文工盡快康復起來 采購蔡少茹MM 說話鏗鏘有力 辦事干練 一看就是個好采購 哪家供商也不敢報高價第34家公司(國光) 廣州電芯廠不是很多 目前國光豐江是主要代表 國光一直以軟包為主 國光作的時間比較長了很多人是軟包人才從里面出來的 這里介紹兩點一是國光是上市公司的資產 她的母公司是作電子元器件的 二是圈內比較知名的黃穗陽博士原來擔任過國光的總經理 后面來了邦凱作技術總監 又去了勝喜作總經理 勝喜

53、被中強并購后任中強總經理 最近又被挖走了 國光現任技術部經理吳富全乃中南畢業 與鹽光現任總工劉振添 原金川技術骨干彭小琦 原瑞翔技術骨干方正升(在這里我回答一下一個花絮 有同行問我為何對胡國榮方正升這么熟悉胡博導是新化人 當年他的高三語文老師李一中也是我97年婁底三中高三畢業時的班主任 方正升比我低一屆也是李一中老師的學生 所以上次見到李老師時李老師說學生中目前身價最高的是胡博導與另一在郴州玩房產的 有好榜樣希望我們多努力) 吳富全吳工為人謙虛熱情技術過硬工作認真負責 即使對供應商也是有頭有尾 檢測材料有報告出具 不像個別技術人員 主動要材料 問測試結果時要么說沒時間測 再去電時說測試不合格數

54、據呢 沒有 希望他重測一下 再過半個月去電 說材料沒看見了呢 報告肯定沒有了 當然這是極少數 這里提出來是希望大家共勉 工作認真負責 作好每一個細節 能力自然提升 這樣堅持個三五載 完全有可能作到總工 因為國光也是很早的一批公司不多介紹第35家公司(豐江) 豐江原來作軟包為主 是學院派下海的結晶 總工張翠芳是哈工大的教授 為人很隨和我們07年底與她交流過石墨能感覺出來功底很深厚 不是典型的學院派風格 而是將工藝與理論進行了碰撞 哈工向來名人輩出像王紀三教授 (只是專利沒得到很好的維護否則估計福布斯鋰電行業能排上名) 哈工在知名鋰電公司的研究生不少 像現在比克挑大梁的騰鑫待人非常隨和彬彬有禮 技術過硬不愧為哈工畢業 ATL的程曉燕為人很熱情 對外人該說的可以說的毫不保留 溝通起來感覺很舒坦 當然程小姐對于技術核心問題也是委婉拒答的一般說你問我們“leader” 豐江原來軟包一直是小電池為主 質量比較不錯 但去年一牛投資公司進入 聽說是多少多少個億 投資公司一般是要玩最中聽的 那當然是要玩LSTL了 所以成立了鐵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