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目錄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390764348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390764348 h 2HYPERLINK l _Toc3907643492 編制圍 PAGEREF _Toc390764349 h 2HYPERLINK l _Toc3907643503隧道概況 PAGEREF _Toc390764350 h 3HYPERLINK l _Toc3907643514監控量測目的 PAGEREF _Toc390764351 h 5HYPERLINK l _Toc3907643525 監控量測項目 PAGEREF _Toc3907
2、64352 h 6HYPERLINK l _Toc3907643536 監控量測工作手段 PAGEREF _Toc390764353 h 7HYPERLINK l _Toc3907643547 監控量測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390764354 h 7HYPERLINK l _Toc3907643558 監測項目實施方法及重難點 PAGEREF _Toc390764355 h 8HYPERLINK l _Toc3907643568.1測試點布置 PAGEREF _Toc390764356 h 8HYPERLINK l _Toc3907643578.2量測頻率 PAGEREF
3、 _Toc390764357 h 10HYPERLINK l _Toc3907643588.3量測重難點 PAGEREF _Toc390764358 h 11HYPERLINK l _Toc3907643598.4量測數據整理、分析與反饋 PAGEREF _Toc390764359 h 12HYPERLINK l _Toc3907643608.5隧道監控量測儀器及作業要求 PAGEREF _Toc390764360 h 16HYPERLINK l _Toc3907643638.6隧道施工監控量測信息化 PAGEREF _Toc390764363 h 17HYPERLINK l _Toc3907
4、643648.7監控量測管理等級和工作流程 PAGEREF _Toc390764364 h 18HYPERLINK l _Toc3907643838.8監測成果報告 PAGEREF _Toc390764383 h 20HYPERLINK l _Toc3907643849 監控量測管理及人員職責 PAGEREF _Toc390764384 h 21HYPERLINK l _Toc39076438510施工安全及質量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390764385 h 21HYPERLINK l _Toc39076438610.1監控量測安全與質量保證 PAGEREF _Toc39076438
5、6 h 21HYPERLINK l _Toc39076438710.2質量保證體系工作制度管理 PAGEREF _Toc390764387 h 22HYPERLINK l _Toc39076438811安全及環保施工 PAGEREF _Toc390764388 h 23成貴鐵路CGZQSG-6標隧道監控量測實施方案1編制依據(1)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 10121-2007J721-2007);(2)關于進一步明確軟弱圍巖及不良地質鐵路隧道設計施工有關技術規定的通知(鐵建設2010120 號);(3)工程測量規(GB50026-2007);(4)關于印發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標準化管理實施意
6、見的通知(工管辦函201492號);(5)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6)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 241號);(7)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數據接口暫行規定(工管辦函201475號)(8)成貴鐵路隧道施工監控量測管理實施辦法(成貴201438號);(9)成貴鐵路6標隧道設計資料;采用現行最新的規和標準以及國家或行業其他測量規、強制性標準。2編制圍本施工方案編制圍是成貴鐵路CGZQSG-6標站前工程雙線隧道及明洞工程。具體見表2-1 CGZQSG-6標站前工程隧道統計表。表2-1 CGZQSG-6標站前工程隧道統計表序號隧道名稱隧道里程樁號隧道長度(
7、m)瓦斯初始風險等級主要圍巖等級類型起訖1寶珠寺隧道D1K146+100DK146+257157中度雙線2皂桷磅隧道DK146+450DK+146+773323中度、雙線3佛界山隧道D1K146+925DK149+5802655低瓦斯中度、雙線4豆子灣隧道DK149+621DK151+7402119低瓦斯中度、雙線5石崗坪隧道DK153+935DK156+0202085低瓦斯中度、雙線6福漢隧道DK157+935DK158+190255中度雙線7干壩咀隧道DK169+885DK170+040155中度雙線8黃傘石隧道D1K172+680DK+173+130450中度雙線9家坳隧道DK173+7
8、10DK173+890180中度雙線10達山一號隧道DK174+730DK176+1101380低瓦斯中度、雙線11達山二號明洞DK176+216Dk176+30589雙線3隧道概況成貴線自市向東南經、長寧、威信、,最終至市,線路地理位置及交通如圖3.1所示:圖3.1 線路地理位置及交通圖成貴線位于、三省。西起于的市站,經犍為、長寧、興文、威信、鎮雄、大方、黔西,接軌于樞紐。沿線分布岷江、金沙江、長江、烏江、大婁山、云貴高原等山川河流。呈東南走向,區域由海拔高程260800m的盆地過渡到海拔高程8002400m的云貴高原,總體為西北低東南漸高的趨勢;經過丘陵,低、,云貴高原三個地貌單元: 本標
9、段位于丘陵區(DK0D3K230):興文段,位于盆地南緣丘陵區”, 線路穿行于岷江兩岸,地面高程260500m,相對高差50300m。以低矮緩丘為主,岷江岸邊分布五級階地,階地面平坦。 3.1寶珠寺隧道隧道位于南廣背斜西北翼,未發現有明顯構造痕跡;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臨近宋家廟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深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進口仰坡順層,圍巖砂巖夾泥巖較軟弱,節理裂隙發育,隧道頂板穩定性差,巖層層理傾角很大,巖層容易出現滑塌甚至是傾覆,進口工程地質條件差;隧道出口工程圍巖砂巖夾泥巖較軟弱,節理裂隙發育,工程地質條件較差。洞身段圍巖較軟弱,地下水較發育,隧道洞身巖層傾向小里程
10、方向,傾角很大,且節理裂隙發育,工程地質條件較差。3.2皂桷磅隧道隧道位于南廣背斜西北翼,未發現有明顯構造痕跡;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臨近宋家廟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深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進口仰坡順層,圍巖砂巖夾泥巖較軟弱,節理裂隙發育,進口順曾仰坡,可能發生巖層傾覆,進口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道出口工程圍巖砂巖夾泥巖較軟弱,節理裂隙發育,工程地質條件較差。洞身段圍巖較軟弱,地下水較發育,隧道洞身巖層傾向小里程方向,傾角很大,且節理裂隙發育,工程地質條件較差。3.3佛界山隧道隧道為低瓦斯隧道,煤層主要以煤線形式存在于砂巖夾層中;K147+460為南廣背斜核心部,兩側地層從老
11、到新依次出露;隧道進、出口段工程地質條件較好,洞身段工程地質條件一般。3.4豆子灣隧道隧址區位于南廣背斜和石崗坪向斜之間,單斜構造;DK150+950位置為橋橋灣水庫,水量較大;地表水較發育,地下水中等發育;洞身圍巖軟弱,DK150+950DK151+740段巖層緩傾。3.5石崗坪隧道隧址區穿越石崗坪向斜,隧區深部為賈村儲氣構造,且臨近牟家坪大型天然氣田,為低瓦斯隧道;地表水主要為水田水、池塘水、水量一般,地下水弱發育,隧道地質條件較差。3.6福漢隧道隧區深部地層為儲氣構造,且臨近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滲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開挖右側順層,隧道圍巖為砂泥巖,泥巖遇水易軟化。
12、洞身圍巖軟弱、巖層緩傾。地表水貧乏,洞身鉆孔中無穩定地下水位,地下水弱發育。3.7干壩咀隧道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且臨近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滲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總體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道區地表水貧乏,隧道圍巖為砂泥巖,泥巖遇水易軟化。3.8黃傘石隧道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且臨近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滲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總體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道圍巖為砂、泥巖,泥巖遇水易軟化。洞身圍巖軟弱,巖層緩傾。3.9家坳隧道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且臨近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滲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總體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道圍巖為砂
13、、泥巖,泥巖遇水易軟化。洞身圍巖軟弱,巖層緩傾。3.10達山一號隧道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且臨近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滲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總體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道圍巖為砂、泥巖,泥巖遇水易軟化,本隧為低瓦斯隧道。3.11達山二號隧道(明洞)隧道深部為儲氣構造,且且臨近大型天然氣田,不排除深部天然氣沿著巖層裂隙滲入到隧道的可能性。隧道總體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區地表水主要為水田水,水量一般。地下水較發育,且水位隨季節性變化。出口右側坡面上分布有圍巖落石。洞身圍巖軟弱。巖層緩傾。4監控量測目的通過監控量測掌握圍巖動態和支護結構的工作狀態,對量測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后,用來預
14、測圍巖變形趨勢,來驗證和修改設計支護參數,從而采取相應的施工措施,科學的組織和指導施工,保證隧道施工安全。(1)指導隧道施工,確保隧道施工安全,杜絕因監控量測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尤其要杜絕施作初期支護后因監控量測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關門”事故。(2)杜絕因監控量測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周邊較大環境影響。(3)確保結構的長期穩定性;驗證支護結構效果,確認支護參數和施工方法的準確性或為施工方法提供依據,為優化和變更設計管理提供參考意見。(4)監控量測與信息化管理相結合,切實提高現場監控量測管理水平。(5)監測數據和資料可以豐富設計人員和專家對類似工程的經驗,利于解決施工中的工程難題。5
15、 監控量測項目根據隧道的地質特點和設計資料,綜合考慮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 241號)、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07)、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CGZQSG-6標設計圖紙,并參考成貴鐵路相關技術文件,主要針對以下項目開展監控量測:表5-1 監控量測必測項目序號監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表測試精度備注1洞、外觀察現場觀察、地質羅盤、數碼相機2襯砌前凈空變化隧道凈空變化測定儀(全站儀)1.0mm一般進行水平收斂量測3拱頂下沉全站儀1.0mm4地表下沉全站儀1.0mm淺埋隧道必測(H030m)表5-2 監控量測選測項目 序號監控
16、量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表測試精度備注1隧底隆起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銦鋼尺或全站儀1.0mm2二次襯砌后凈空變化隧道凈空變化測定儀(收斂計、隧道激光斷面儀)0.1mm3圍巖部位移多點位移計0.1mm4圍巖壓力壓力盒0.5%F.S.5二次襯砌接觸壓力壓力盒0.5%F.S.6鋼架受力鋼筋計、應變計0.1%F.S.7噴混凝土力混凝土應變計0.1%F.S.8錨桿軸力鋼筋計0.1%F.S.9二次襯砌力混凝土應變計、鋼筋計0.1%F.S.10爆破振動振動傳感器、記錄儀1mm/s臨近建筑物11圍巖彈性波速度彈性波測試儀12孔隙水壓力水壓計13水量三角堰、流量計14縱向位移多點位移計、全站儀備注:F.S.為元
17、件滿量程;(應力應變的精度表述應為元器件滿量程的比例)。監控量測選測項目除上表所列項目外,還包括設計單位針對工程實際情況有特殊要求作為選測項目。6 監控量測工作手段在隧道現場監測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人工采集原始數據的方法。在每個掌子面完成量測后通過業主監測數據系統,實時上網傳輸監測數據,根據軟件分析結果,對工程安全性提出評價意見。業主遠程系統專家遠程系統InternetIntranetPSTN數據采集儀數據采集儀數據采集儀應力傳感器chuangan位移傳感器水壓傳感器其土壓傳感器監測中心計算機現場數據總線設計/監理遠程系統圖6-1 監測數據的網絡傳輸示意圖7 監控量測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7.1組
18、織機構項目部組建路橋成貴鐵路CGZQSG-6標隧道監控量測小組”,項目總工程師任組長;項目部精測隊隊長、分部總工、分部測量負責人任副組長;分部測量工程師、隧道施工架子隊技術負責人任組員。7.2工作職責72.1負責施工現場量測工作,配設專業的監控量測人員和設備,人員要求相對穩定。72.2負責編制隧道監控量測實施細則,按程序按要求報監理、現場指揮部、成貴公司批準后實施。72.3負責按監控量測實施細則認真組織實施,作好量測數據的采集、上傳、分析、判釋、安全性評價工作。具體要求如下:(1)負責在實施監控量測工作前,應提前通知現場監理人員實施監理。并在施工日志中詳細記錄監控量測實施時工況環境和地質情況。
19、 (2)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數據采集和上傳,在每個掌子面完成量測后實時上網傳輸。根據軟件分析結果,對工程安全性提出評價意見。(3)專人負責終端機管理,專機專用,該終端機不得進行其他工作。同時建立管理臺帳和周報、月報分析制度,總結監控量測數據的變化規律,對施工安全進行評價。在月報中對安全管理基準(變形速率和累計變化量)進行分析評估,并提出調整建議,每月25日前向監理單位、段落指揮部、成貴公司工程部上報月報。(4)監控量測點的布設要求如下:采用長度35cm的22鋼筋,一端45斜切面貼反光靶標,一端插入圍巖。外露初期支護表面不大于3cm。72.4負責落實根據量測情況需要按要求采取的施工措施。72.5
20、明確施工現場布點、實測、上傳數據核對等工作負責人。項目客戶端管理作為監控量測工作信息化的核心,人員配置必須具有工程技術、監控量測、電腦操作、網絡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且熟練操作本信息化系統。72.6項目部設一專業監控量測工程師,負責掌握每天標段所有測點的監控量測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相關領導。項目經理、分管副經理、總工程師、安質部長及工程部長每天應掌握管段的預警信息并及時組織處理,消除預警。8 監測項目實施方法及重難點8.1測試點布置凈空變化、拱頂下沉和地表下沉(淺埋地段)等必測項目應設置在同一斷面,其量測斷面間距及測點數量應根據圍巖級別、隧道埋深、開挖方法等按表8-1進行。不同施工方法量測斷
21、面布點示意圖見圖8-13。表8-1 必測項目量測斷面間距圍巖級別斷面間距(m)5103050注: 洞口及淺埋地段斷面間距取小值; 軟巖隧道的觀測斷面適當加密。圖8-1 三臺階方法量測斷面布點示意圖圖8-2 兩臺階方法量測斷面布點示意圖圖8-3 全斷面方法量測斷面布點示意圖拱頂下沉、收斂量測初讀數宜在每次開挖后12h取得初讀數,最遲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環開挖前必須完成。同一處拱頂下沉、收斂量測、隧底隆起等洞量測應設在同一斷面,以便于整個量測形成信息體系,相互印證。拱頂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測基點應與洞、外水準基點建立聯系。淺埋隧道地表沉降測點應在隧道開挖前布設。地表沉降測點和隧道測點應布置在同一
22、斷面里程。一般條件下,地表沉降測點縱向間距應按要求布設。地表沉降測點橫向間距為25m。在隧道中線附近測點應適當加密,隧道中線兩側量測圍不應小于(隧道寬度埋深),地表有控制性建(構)筑物時,量測圍應適當加寬。地表下沉量測應在開挖工作面前方,隧道埋深與隧道開挖高度之和處開始量測,直到襯砌結構封閉、下沉基本停止時為止。地表下沉量測頻率應與洞量測頻率相同。圖8-4 地表沉降觀測點布置示意圖8.2量測頻率各項量測項目量測頻率應根據位移速度和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分別按表8-2和表8-3確定。當按表8-2、8-3選擇量測頻率出現較大差異時,宜取量測頻率較高的作為實施的量測頻率。表8-2 量測頻率(按位移速
23、度)位移速度(mm/d)量測頻率152次/d5-151次/d1-51次/23d0.5-11次/3d0.51次/7d表8-3 量測頻率(按距開挖面距離)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m)量測頻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注:b隧道開挖寬度。各項量測作業均應持續到變形基本穩定后23周結束,或二襯緊跟后無法觀測即結束量測。對于膨脹性和擠壓性圍巖,位移長期沒有減緩趨勢時,應適當延長量測時間。8.3量測重難點(1)工程重點隧道工程施工中易發生圍巖失穩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不良地質段落,就是施工監控量測的重點,對于本項目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 * GB3洞口淺埋(偏
24、壓)段本項目隧道洞口段埋深較淺,圍巖風化程度一般較高,節理裂隙發育,巖體破碎,開挖時極易出現坍塌現象,偏壓段隧道兩側圍巖受力差異較大,是監控量測的重點之一。= 2 * GB3軟弱圍巖段(特別是雨季施工)本項目多數隧道段落圍巖為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溶塌角礫巖等軟弱圍巖,圍巖強度低(或較低),風化程度高(或較高),遇水易軟化,圍巖自穩能力差(或較差),易發生坍塌事故,雨季施工時由于地表降水的補給,圍巖軟化后自穩性變得更差,是監控量測的重點之一。= 3 * GB3圍巖富水、突水段眾所周知,地下水對隧道圍巖特別是軟弱破碎圍巖的自穩性影響很大,雨季施工時影響更甚,因而圍巖富水、突水段是監控量測
25、的重點之一。= 4 * GB3低瓦斯段本項目隧道位于川南油氣田區,低瓦斯隧道的施工、監控及預報安全應引起高度重視。= 5 * GB3斷層破碎帶斷層破碎帶受地質構造運動的影響,圍巖自身的承力體系受到極大破壞,圍巖的自穩能力急劇下降,而臨近地段的圍巖由于圍巖級別較高,圍巖自承能力較好,容易降低施工單位的警惕性,從而凸顯斷層破碎帶監控量測及超前預報的重要性。= 6 * GB3超前預報揭示的不良地質段對于超前預報揭示的不良地質段落,圍巖開挖中的安全風險陡然增大,因而該段的監控量測尤為重要。= 7 * GB3隧道下穿越水庫段對于豆子灣隧道下穿越橋橋灣水庫段,突水、突泥安全風險陡然增大,因而該段的監控量測
26、尤為重要。(2)工程難點= 1 * GB3工作面廣,工作量大,監控任務重本項目共11座隧道,監控工作戰線較長,任務較重,是監控量測的難點之一。= 2 * GB3自穩性差的圍巖段監控量測由于圍巖自穩性差,隧道一般采用分部開挖,隧道開挖作業面較窄,加上各種施工機械的干擾,安全隱患大,這加大了監控量測布點及量測難度。對于上述重點、難點,我單位將委托具有極強組織管理能力和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及豐富工作經驗的專業監測單位進駐隧道工地一線,全力攻克各個難關,為隧道施工安全保駕護航。8.4量測數據整理、分析與反饋(1)實現監控量測數據采集、傳輸分析、預警發布與處理全過程信息化管理,APP采集軟件、現場網絡條件、
27、專用電腦及客戶端等軟硬件系統執行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數據接口暫行規定(工管辦函201475號)。(2)每次量測后應及時通過網絡將電子數據整體傳輸上網。采用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時態曲線圖的形成。(3)通過平臺獲取初期的時態曲線應進行回歸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最大值和變化速度。(4)數據異常時,應根據具體情況由參建各方研究制定相應措施。量測數據反饋流程見圖8-5。由此可見,要使量測數據正確反饋,必須確定管理基準。監測結果位移是否超級管理基準位移是否超級管理基準位移是否超級管理基準繼續施工綜合判斷暫停施工是不安全否否否是是安全采取工程措施圖8-5 量測數據反饋管理程序框圖(4)隧道監控量測管理基準= 1 *
28、 GB3變形監測項目管理基準針對本標段隧道,建立監測變形管理等級標準,管理等級分三等,其等級劃分及相應基準值見表8-4和表8-5。通過對監測結果的比較和分析來判定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指導施工。表8-4 變形管理等級標準表管理等級距開挖面1B距開挖面2B2 U1B3 U2 U2B3 UU1B3U2 U1B3U2B3U2 U2B3U1B3UU2B3U注:U 為實測位移值表8-5 結構允許相對位移表(%) 埋深圍巖類別300m、0.10.300.200.500.401.200.150.500.401.200.802.000.200.800.601.601.003.00注:相對位移指實測位移值
29、與兩點間距離之比或拱頂下沉實測值與隧道寬度之比。依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規定,進行圍巖穩定判別。根據位移速度變化判別:凈空變化速度持續大于1.0mm/d時,圍巖處于急劇變形狀態,應加強初期支護系統;凈空變化速度小于0.2mm/d時,圍巖達到基本穩定。根據位移時態曲線的形態來判別:當圍巖位移速率不斷下降時(),圍巖趨于穩定狀態;當圍巖位移速率保持不變時(),圍巖不穩定,應加強支護;當圍巖速率不斷上升時(),圍巖進入危險狀態,必須立即停止掘進,加強支護。= 2 * GB3二次襯砌施工條件隧道位移監控量測結果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項標準時,才可以進行二次襯砌施作: 隧道周邊位移水平收斂速度小于0.2
30、mm/d;拱頂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小于0.1mm/d;隧道周邊水平收斂速度,以及拱頂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顯下降;隧道位移相對值已達到總相對位移量的90%以上。(5)量測數據反饋方法為確保監測結果的質量,加快信息反饋速度,全部監測數據均由計算機管理,每次監測必須有監測結果,每次量測后應及時通過網絡將電子數據整體傳輸上網。采用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時態曲線圖的形成。同時及時上報監測日報表、周報表,并按期向有關單位提交監測月報,同時附上相應的測點位移、力時態曲線圖,對當月的施工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施工建議。= 1 * GB3掌子面地質信息反饋通過掌子面觀察獲得的地質信息修正隧道圍巖級別,然后根據修正后的隧道
31、圍巖級別變更隧道支護結構參數和隧道施工方法,具體流程見圖8-6。掌子面觀察地質信息修正隧道圍巖級別判定圍巖是否變化變更預設計隧道施工否是圖8-6 掌子面地質信息反饋= 2 * GB3結構變異信息反饋通過觀察初期支護的變異,如開裂、屈服、底部鼓起等,來判斷隧道的安全性。主要觀察已施工區段初期支護的各種異常現象,根據這些異常現象對隧道穩定性進行評價,然后根據評價結果進行設計的修正。結構變異信息反饋具體流程見圖8-7。已施工區段的觀察結果:變異位置、變異時期、變異規模變異原因調查及分析:與施工進展的關系、與施工方法的關系、與支護模式的關系、與掌子面觀察結果的關系、與量測結果的關系已施工變異區段的反饋
32、:增加支護、涌水處理未施工區段的反饋:修正支護模式、修正施工方法(開挖方法、輔助工法)對量測管理的反饋:修正量測項目、頻率,修正管理基準值圖8-7 結構變異信息反饋= 3 * GB3位移信息反饋位移信息反饋能夠確切地預報隧道結構的破壞,一般根據量測數據,繪制出隧道凈空位移監控曲線,而后根據設計確定的監控基準,判定隧道的穩定性及可施工采取技術措施施工監測預測變形量資料分析與基準值比較調整施工參數是否安全是否能發生的異常現象。具體流程見圖8-8。圖8-8 位移信息反饋流程圖8.5隧道監控量測儀器及作業要求= 1 * GB2量測儀器監控量測的項目應根據工程特點、規模大小和設計要求綜合選定。量測項目可
33、分為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兩大類,量測項目、方法及精度要求及量測儀器見表8-6、7:表8-6監控量測必測項目及儀器序號監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表測試精度備注1洞、外觀察現場觀察、地質羅盤、數碼相機2襯砌前凈空變化隧道凈空變化測定儀(收斂計、隧道激光斷面儀、全站儀)0.1mm全站儀采用非接觸觀測法一般進行水平收斂量測3拱頂下沉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鋼尺0.51mm4地表下沉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塔尺0.51mm淺埋隧道必測(H02b)5二次襯砌后凈空變化隧道凈空變化測定儀(收斂計)0.01mm6沉降縫兩側底板不均勻沉降三等水準測量1mm沉降縫兩側底板(或仰拱填充層面)沉降7洞口段與路基過渡段不均勻沉
34、降觀測三等水準測量1mm洞口底板(或仰拱填充層面)與洞口過渡段的沉降注:1、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開挖寬度。 2、必測項目在采用噴錨構筑法施工時必須進行表8-7 監控量測選測項目序號監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表測試精度1圍巖與初期支護及鋼軌與地表接觸壓力壓力盒0.5%F.S.2鋼架應力鋼筋計、應變計拉伸0.5%F.S. 壓縮1.0%F.S.3隧底隆起水準儀、銦鋼尺或全站儀0.51mm注: F.S儀器滿量程監控量測的測試精度要滿足設計要求。拱頂下沉、凈空變化、地表沉降、縱向位移、隧道隆起測試精度為0.51mm,圍巖部位移測試精度為0.1mm,爆破震動速度試精度為0.1mm/s。元器件的質量應滿足設計
35、要求,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 2 * GB2量測作業要點高效的組織是完成量測作業的前提條件,必須在組織建設上、組織人員搭配上根據工作目標建設好作業團隊。本標段暗挖隧道地質復雜、埋深淺、地質情況差、開挖斷面大、豆子灣隧道下穿水庫,相應的變形規律、變形特點復雜,可以借鑒的經驗不多,因此必須認真進行量測,并通過綜合分析掌握隧道的變形規律。由于隧道開挖斷面跨度較大,因此圍巖變形規律、特點、變形管理等級等必須通過具體量測數據分析并結合有關設計、規及以往施工經驗來總結、提煉出適用于指導該隧道施工的有關控制參數,才能保證量測有效指導施工生產。由于大斷面隧道必然采用分部開挖,因此量測的布點、數據分
36、析等都應根據開挖方法來綜合處理。數據分析中,需采用數據數學分析結合現場初期支護變形情況等進行相互驗證、綜合判定,從而提高分析的準確、可靠性。監控量測用表見附表A、附表C。8.6隧道施工監控量測信息化鐵路隧道施工監控量測信息化系統實現了集現場數據采集、自動分析處理、及時預警、遠程監控”等功能于一體,滿足監管人員和監測人員不同工作的需求。系統由網絡、數據采集端、服務器端、客戶端等部分組成。其中:(1)網絡:包括有線或無線的公共網絡,電信、移動、聯通等均可,覆蓋至測試斷面;(2)硬件平臺和操作系統:服務器為主流服務器,操作系統為Win 2003以上版本; PC機客戶端為主流計算機,操作系統為32位W
37、in *P以上版本;數據采集端和手機客戶端為主流智能手機或E人E本,4.0吋以上屏顯,Android2.3以上操作系統。施工單位隧道施工監控量測信息化需要投入的設備:互聯網:連接PC機的需2M專線;測試所需的GPRS網絡(移動、聯通、電信等均可)需覆蓋至各測試斷面。施工監測所使用的全站儀:常用高精度全站儀。PC機。Android智能手機。8.7監控量測管理等級和工作流程采用變形總量和變形速率對隧道安全進行等級管理。(1)位移管理等級(見表8-6)及采取措施(見表8-7)。表8-8位移管理等級 安全等級變形量/mm正常(綠色)預警二級(黃色)預警一級(紅色)備注圍巖級別40408080不包括高地
38、應力軟巖和膨脹巖隧道5050100100、7575150150注:”含義為包括上、下限值表8-9措施對應表安全等級處理措施正常(綠色)正常施工預警二級(黃色)加強監測,必要時采取網噴混凝土等措施進行補強預警一級(紅色)暫停施工,增設橫、豎支撐進行搶險,后續施工時,應加強支護,調整施工工法。(2)測點位移速率5mm/d時,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進行原因分析,并采取處理措施;當速率連續2天10mm/d時,由監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進行原因分析和制定處理措施并上報建設單位段落指揮部批準;當測點位移速率大于15mm/d由公司段落指揮部組織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進行原因分析,并制定處理措施。(3
39、) 變形總量應控制在管理等級圍,當變形總量未達到控制基準時,采用變形速率的大小對穩定狀態進行判斷和控制。(4)監控量測數據整理、分析和反饋應符合下列要求,監控量測信息化系統工作流程見圖8-9。圖8-9監控量測信息化系統工作流程圖每次監控量測后應及時通過網絡將數據上傳到服務器。通過專用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自動生成事態曲線圖進行回歸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最大值,并與位移管理等級進行比較。出現紅色預警時,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研究制定相應措施。(5)工程對策對出現不同的情況可以采用以下工程措施予以解決:1)穩定開挖工作面措施;2)調整開挖方法;3)調整初期支護強度和剛度并及時支護;4)降低爆
40、破震動影響;5)圍巖與支護結構間回填注漿;6)地層預處理,包括注漿加固、降水、凍結等方法;7)超前支護,包括超前錨桿(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壓旋噴法、預切槽法等。8.8監測成果報告在監測過程中,及時對監測結果進行整理,按要求以預警報告、周報(或聯系單)及月報的形式送達有關各方(業主代表、設計、土建、監理),監測報告必須保證及時性。工程結束時,提交完整的監測總報告及電子文檔。(1)預警報告的主要容施工進度和施工概況; 對數據臨近預警值的測點,進行分析,提出預警和啟動預案的建議性意見。(2)周報(聯系單)的主要容施工進度;總結當月監測結果并綜合分析,對數據異常超出預警值的區段提出對應處理建議
41、意見;根據監測數據和工程狀態,作出相應項目情況及預測分析;(3)月報的容包括監測項目,測點布置;施工進度;監測變量的時態曲線;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監測項目的綜合分析并提出施工建議。(4)監測工作結束后應提交的監測報告容包括工程概況,監測目的;監測項目,測點布置;采用的儀器型號、規格及標定資料;監測數據采集、處理、分析;監測變量綜合分析(含隨時間變化特征、在外界因素(如施工干擾)作用下);綜合分析監測成果,并歸納結論。9 監控量測管理及人員職責施工中將現場監控量測作為工序納入作業循環,并結合地質預報作出評價,優化設計參數,實施動態管理。監控量測工作必須緊接開挖、支護作業,按設計要求進行布點和監
42、測,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或增加量測的項目和容。量測數據應及時分析處理,并與工程類比法相結合,及時調整支護參數或施工決策。成立監控測量管理小組,項目總工任組長;精測隊隊長、分部總工、測量組長任副組長;測量工程師、架子隊技術負責人、作業隊技術人員(34人)為組員。組長負責總體安排和協調;測量組長負責測點、水準點的布設;架子隊技術負責人負責架子隊監控量測的安排和協調;作業隊技術人員:負責具體監控量測實施,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及信息反饋。現場測點的埋設和保護工作由各隧道所屬的施工隊負責。測點要求牢固可靠、易于辨識、注意保護、嚴防損壞。施工現場監控量測要建立嚴格的數據復核、審查制度,保證數據的準確。
43、10施工安全及質量保證措施10.1監控量測安全與質量保證要保證監測工程的質量,除了需要有先進的監測儀器設備及富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外,更重要的還應通過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和檢查校核制度來予以保證。為確保量測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連續性,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和各項質量保證措施:監測工程設計要保證基本資料完備,數據可靠,設計文件和圖紙符合有關規定;對監測工程的實施,提出嚴格的技術要求和規定。制定切實可行的監測實施方案和相應的測點埋設保護措施,并將其納入工程的施工進度控制計劃中,在監測工作中嚴格執行。儀器在安裝埋設的全過程中,必須對儀器、監測元器件和設備工藝等進行連續性的檢驗,以保證它們的質量的穩定性,并
44、作安裝記錄。所有量測設備、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應經過檢校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量測儀器采用專人使用、專人保養、專人檢校的管理制度。成立專業化的量測小組,對于不同的量測項目,人員要相對固定,以確保數據資料的連續性。各監測項目在監測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實施細則,量測數據均要經現場檢查,發現導常及時進行重測,建立室兩級復核制 ,經技術負責人簽字后方可上報業主。所有量測數據均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由專人負責。在工程監測過程中,實時對監測結果進行整理,按業主的要求以周報的形式送達有關各方。工程結束時,提交完整的監測總結報告。10.2質量保證體系工作制度管理對監控量測工作,做到客觀公正,抵制來自各方面的干
45、擾和不正當的壓力影響;抵制不正之風,實事,以科學的數據說話,做到獨立公正。監控量測人員必須持有相關證書上崗;監控量測設備在進入現場前,必須試運行,確保結果正常;在監控量測過程中,必須按相關技術規程進行操作;數據采集時,為確保數據的真實、科學,應對計算和數據換算均做校核檢查,對有疑問的數據再安排必要的驗證。當采用計算機或自動化設備進行數據的采集、處理、運算、記錄、報告、存貯或檢索等工作時,對輸出的數據做嚴格的控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性。現場相關記錄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和規定進行記錄,不得任意涂改,確有筆誤按有關規定進行修改;現場監測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并用其他的方法進行檢測校核;數據處理時,本著公平、公正、嚴肅認真的態度,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不得修改原始數據;監控量測結果應及時通知現場負責人,如有異常,應會同現場負責人、相關技術人員的出結論,并及時通知業主方、監理、施工單位等;為保證能夠按時提交監控量測報告,在確認數據正確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項目,分別在專業人員的主持下,輔以計算機手段對數據進行處理,1-3日將檢測報告反饋到業主、監理、施工單位。、為使監控量測及時到位,不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臨清2025年初三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三亞市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東平縣2024-2025學年中考適應性測試(二)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數字視頻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模電 第25講 非正弦波發生電路學習資料
- 模電 10-直流電源學習資料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團體心理輔導與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程制圖基礎 04第三章學習資料
- 山東省臨沂沂水縣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復習診斷(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知識培訓
- 2025屆浙江省君兮協作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題(含解析)
- 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題庫完美版帶答案分析2025
- 四川省成都東部新區龍云學校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冊半期測試題(含答案)
- 新課標解讀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25版)解讀課件
- 2024年中國海洋大學招聘輔導員筆試真題
- 倉管員安全培訓課件
- 紅藍黃光治療皮膚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 氧氣管道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現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要求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