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 第1單元 第一單元鞏固強化復習 習題課件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 第1單元 第一單元鞏固強化復習 習題課件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 第1單元 第一單元鞏固強化復習 習題課件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 第1單元 第一單元鞏固強化復習 習題課件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 第1單元 第一單元鞏固強化復習 習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鞏固強化復習 人教版 七年級下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隋朝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唐朝綜合點1:隋朝與秦朝的相似之處(1)都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重建統一王朝。(2)都采取過鞏固統一的措施: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打擊匈奴,焚書坑儒等。隋朝開通大運河,創立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綜合點1:隋朝與秦朝的相似之處(3)都是短命的王朝。(4)都留下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和工程:如秦朝創立中央集權制度和郡縣制,修建萬里長城;隋朝創立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開通大運河。綜合點2:評價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封建皇帝。 他在位時期

2、,注意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勵精圖治。政治上,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經濟上,他輕徭薄賦,發展農業生產。民族關系上,他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系。綜合點2:評價唐太宗對外關系上,他采取開放的政策,兼收并蓄。在他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唐朝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綜上,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提示:點擊 進入習題123DAC4A56C見習題C78見習題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卻分別為漢、唐的盛世奠定了基礎。秦朝和隋朝共同的歷史貢獻是()A都開創

3、了一番盛世B都開通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C都曾制定有利于統一的制度和措施D都修筑過大規模的軍事防御工事C2小明在探究古代治世局面出現的原因時發現,古代國家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關鍵是皇帝。有關下面四位皇帝施政狀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A隋文帝勵精圖治,創新改革制度,使隋朝出現了繁榮景象B唐太宗勤于國事,重用人才,注重發展生產,開創了“貞觀之治”C武則天繼續發展農業生產,善于用人,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D唐玄宗勵精圖治,在他統治后期,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點撥】A、B、C都是正確的。唐玄宗統治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唐玄宗統治后期,唐朝逐漸走向衰落。【答案】

4、D3盤點中國古代繁榮強盛的時代,唐朝一定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貞觀年間,開元時達極盛。下列關于“開元盛世”的相關表述不準確的是()A姚崇、宋璟、杜如晦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能干廉潔、辦事效率高B全國各地興修水利,耕地面積擴大C召集縣令進行考試,結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撤職D倡導節儉,抑制奢侈風氣【點撥】杜如晦是唐太宗時期的人物,“開元盛世”出現在唐玄宗時期,因此杜如晦與“開元盛世”無關。【答案】A4唐朝時期,中國社會經濟處于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進行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下列史實最能體現材料觀點的是()A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B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C朝鮮半島音樂在中國廣泛

5、流行D唐朝時期國力強盛【點撥】鑒真東渡傳播唐朝文化,屬于文化輸出,A符合題意;玄奘西行和朝鮮半島音樂在中國廣泛流行屬于文化引進,B、C不符合題意;唐朝國力強盛是唐朝文化繁榮的基礎,D不符合題意。【答案】A5下圖反映了唐朝由興盛到衰亡的過程,圖中“”處應填寫() A貞觀之治 B開元盛世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C6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某小組搜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蕃和親”“鑒真東渡”等相關資料。由此可知,他們探究的主題是()A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B統一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唐朝D中華文明的起源C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自古以來,

6、我國同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打下了堅實基礎。材料一盛唐時期,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呈現一派高度繁榮的景象。開明的民族政策,頻繁的對外文化交流,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和藝術,都使得唐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呈現出多元開放的時代特征,充滿著蓬勃向上的活力。材料二唐朝先進的經濟、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當時的中外交流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澤被東西。中國同亞非歐頻繁往來,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音樂舞蹈相繼傳入中原地區并日益流行,出現了“胡風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帶回大量佛經,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

7、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天竺等地區的寶貴資料;鑒真東渡對日本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根據材料一、二,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概括盛唐氣象的重要表現和唐文化的特點。盛唐氣象的重要表現:清明的政治;繁榮的經濟;密切的民族交往;開放的社會風氣;頻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學藝術;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也可)唐文化的特點:多元開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澤被東西。(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也可)(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舉出一個典型事例,說明盛唐時期中華文明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略。(從“胡風盛行”、玄奘西行、鑒

8、真東渡等中任選一個進行說明即可) (3)唐文化影響深遠。在我們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跡?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跡到處可見。如:許多詩歌愛好者喜好唐詩,寫作古詩;許多書法繪畫愛好者,臨摹唐代書畫家的作品;一些文藝工作者表演唐朝時期的樂舞;唐朝時期留下的許多名勝古跡,成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項目;唐朝時期的服飾影響至今,唐裝是今天人們喜愛的服飾之一。(答出任意兩點即可)8唐朝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四海,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有關唐朝歷史主題的探究,并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魏征(1)采納魏征建議,勵精圖治開創“貞

9、觀之治”的皇帝是誰?材料一反映了“貞觀之治”哪一方面的內容?唐太宗。虛心納諫。材料二至(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疋二百一十二文。東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開封),西至岐州(今陜西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南詣荊、襄(今湖北荊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陽(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涼府(今甘肅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2)根據材料二,歸納開元年間繁榮的表現。(不得摘抄原文)農業發展;商業繁榮;店鋪林立。材料三中國古代曾積極同世界各國交流。漢朝有這樣一條路,沿著這條路,東方的絲織品及冶鐵等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