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考復習必修2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1頁
學考復習必修2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2頁
學考復習必修2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3頁
學考復習必修2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4頁
學考復習必修2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二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彭敏 學考復習【學考目標】1.識記 我國古代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理解 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3.識記 商周冶鑄業、唐宋制瓷業、漢唐絲織業發展的 主要表現4.理解 元明清時期民營手工業的發展5.識記 商人的來歷 6.理解 交子,柜坊,飛錢,商幫7.識記 北宋城市發展的表現 8.理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9.運用 “重農抑商”10.運用 “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夯實基礎】第2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第3課 古代商業的發展第4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完成學考A計劃知識梳理,夯實基礎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1.我

2、國古代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識記)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并將其逐步推廣。漢朝以后, 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2.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理解) 特點:以 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十分脆弱等。 作用: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作出了貢獻。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問題:小農經濟十分脆弱,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于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鐵犁牛耕一家一戶【知識梳理】第2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3.商周冶鑄業、唐宋制瓷業、漢唐絲織業發展的主要成就(識記)冶鑄業:商周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代表作有 、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精美青銅器

3、。唐宋制瓷業:唐朝制瓷已形成 兩大制瓷系統;宋朝制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并出現五大名窯:定窯、汝窯、哥窯、官窯和鈞窯。漢唐絲織業:西漢政府設在長安的東西織室有數千工人;唐朝絲織技術高,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司母戊鼎南青北白【知識梳理】第2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4.明清時期民營手工業的發展(理解)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表現:明中葉以后,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中,民營手工業甚至超過 手工業,占據全社會手工業生產主導地位。當時使用的花樓機,能織出畫師設計的各種花紋,專門織造精細的絲織品。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被稱

4、為“ ”。清朝時,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官營資本主義萌芽【知識梳理】第3課 古代商業的發展5.商人的來歷(識記)商朝人以善于經商著稱,因此后世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稱為“ ”。6.交子、商幫(理解)交子:兩宋由于商業經劉空前繁榮,商業環境相對寬松,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商幫: 時期一些地方出現了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7.宋朝城市的發展(理解)商業活躍:城市中 的界限、經營時間的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直接監管。大量市鎮興起:全國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市鎮,其中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是最著名的四大商業名鎮。商人明清市【知識梳理】第4課

5、 古代的經濟政策8.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理解)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原因: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破壞。過程: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后進行變法。秦國的 變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影響:這種封建土地私有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經濟特權,大量兼并農民的土地,造成了社會的兩極分化,土地高度集中。商鞅【知識梳理】第4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9.“重農抑商”(運用)提出:戰國時期,為了禁止農民棄農經商,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時,首倡“重農抑商”政策。基本含義:國家鼓勵男耕女織的農業生產,限制 的發展

6、。提出農業生產為本業,脫離農業生產的工商業為末業。目的: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以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征收,鞏固封建統治。影響:封建社會前期: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新興地主政權,積極作用是主要的。明清時期:嚴重阻礙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阻礙社會的進步,消極作用成了主要方面。【知識梳理】第4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10.“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理解)直接原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爭。 根本原因:為維護統治。危害: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 的滋長。隔絕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資本主義萌芽【知識梳理】【考情預測】 1.第一單元難度比較大、概念多,是考試的一

7、個重點。近幾年關于手工業發展的內容沒有涉及,需要重點關注。 2.非選擇題重點關注對“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評價。【考題演練】 選擇題1.我國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是在 ( ) A.夏朝 B.商周 C.春秋 D.戰國2.“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這兩句歌詞反映了我國小農經濟基本特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給自足B.無需繳納賦稅 C.男耕女織D.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3.明清時期,一些地方出現了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即“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 ( ) A.徽商和晉商 B.湘商和川商 C.浙商和川商D.粵商和鄂商4.清朝雍正帝說:“凡士農工商,皆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

8、商皆其末也。”與這段話意思相符的是 ( ) A.抑農經商 B.賤農重商 C.重農抑商 D.工商皆本BBAC【考題演練】 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 清初,為了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政府厲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人民片板下海,實行“ ”政策。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 材料二 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粵省之澳門矣。粵海關志卷八 材料三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喬治三世的信函(1)請在材料一的橫線上填上相關內容。材料中反映清初實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考題演練】 材料解析題(1)請在材料一

9、的橫線上填上相關內容。材料中反映清初實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橫線上填:閉關鎖國最初目的:為了對付東南沿海及臺灣的抗清勢力。【考題演練】 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 清初,為了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政府厲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人民片板下海,實行“ ”政策。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 材料二 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粵省之澳門矣。粵海關志卷八 材料三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喬治三世的信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統治者推行這個政策給近代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考題演練】 材料解

10、析題(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統治者推行這個政策給近代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積極影響:起過一定民族自衛和鞏固統治的作用消極影響: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使中國與世隔絕,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考題演練】 簡答題 宋元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繼續發展與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時期。請回答: (1)指出兩宋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 (2)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度有何歷史意義。 (3)列舉宋元時期我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考題演練】 簡答題 (1)指出兩宋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 (2)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度有何歷史意義。 (3)列舉宋元時期我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表現:“交子”出現;商品種類增加;城市發展(坊市不分、交易時間不限);草市更加普遍;海外貿易發達;市民文學興起等。意義:是中國古代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便利中央對地方管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促進民族融合;對后世產生重要影響等。(任寫一點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成就:活字印刷術發明;火藥廣泛應用;指南針應用于航海;授時歷;簡儀等【考題演練】 探究題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時首倡“重農抑商”。此后,我國的封建統治者大多繼承了這一政策。請回答: (1)我國封建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