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力學與運動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共6頁)_第1頁
從生物力學與運動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共6頁)_第2頁
從生物力學與運動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共6頁)_第3頁
從生物力學與運動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共6頁)_第4頁
從生物力學與運動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共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生物力學與運動(yndng)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 原創(yun chun) 2016-01-26 李超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LeHBe康復(kngf)專家 LeHBe康復專家 移動是人類獨立的一個重要特征,獨立步行能力是完成大多數日常生活活動的先決條件,行走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行為,需要身體各個系統的參與,需要肌肉與關節間的協調,行走在復雜的環境中,同時還需要感覺輸入幫助控制和適應步態。步行過程中,人體需要包括起始與終止運動的能力來調整步態避開障礙物和在必要時改變速度和方向,由于這些復雜性,需要臨床物理治療師熟悉掌握正常步態的運動學及運動控制問題。運

2、動控制理論告訴我們,運動以3個必要條件為特征:行進、姿勢控制和適應(Das, McCollum,1988; Palta, 1991)。關于運動控制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使眾多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因素相互配合,從而在變化著的軀體和環境下完成協調的行走功能。正常機體在面臨各種運動人物時,運動策略已經很多的定義了,而腦血管病后的異常步態確有著很大的差異,肌肉無力、運動控制差及軟組織攣縮等問題是導致卒中后步態異常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正常步態的力學與運動學分析,結合運動控制理論實踐對于卒中后偏癱步態的治療有著特殊的意義。有效步態的生物力學和行為條件步態中,直立移動的身體是靠雙下肢單腿交替支撐的,其中雙腿

3、支撐期有兩個,單腿支撐期約占整個步態周期的80%。步行中,平衡的保持尤為復雜。在安靜站立時,身體中心和重心的投影都位于雙足之間,在整個步態周期中,身體重心的路徑很少超過雙足的內緣,除了雙腿支撐期,整個身體都是處于潛在的不穩定狀態下。因此在雙足支撐期,安全的足廓清和足觸地對于身體中心的再平衡時非常關鍵的(Winter et al 1991)。正常(zhngchng)步態時人體所需的主要因素有以下(Forssberg 1982):雙側下肢(xizh)對身體的支撐支撐時通過(tnggu)單足或雙足在下肢伸肌的收縮及防治下肢癱軟的機械作用下完成的。推動身體前驅動力為身體在空間的加速,產生機械能量,以基

4、本的運動節律驅使身體向前運動。產生基本的運動節律肢體(zht)懸空可以吸收機械能量,降低身體向前的速度。身體移動(ydng)時的動態平衡控制靈活性,如適應、改變(gibin)環境所需的運動及目標這些是完成有效步態所需的主要功能,使用這種簡化步態測評不僅可以判斷步態所需的主要運動控制,還可以幫助物理治療師分辨獲得有效、省力步態的關鍵因素和訓練中的主要功能,并指導其訓練。步態的運動學分析當正常步行前進時,運動學參數如下圖所示:步態運動(yndng)動作分析正常(zhngchng)步態站立期踝關節:背屈以便足跟著地,跖屈使足放平,身體重心向前越過腳面之后(zhhu)再度背屈,擺動前再次跖屈準備將足推

5、離地面。膝關節:足跟著地時屈曲(約15)以緩沖吸收身體的重量和動量,在站立中期伸展,然后屈曲(擺動前35-40)。髖關節:伸展以帶動身體重心向前越過(yu gu)腳面同時伴有踝關節背屈。骨盆(gpn):向兩側(lin c)水平移動(大約4cm)。站立到擺動的過渡期在站立后期的某些動作是為擺動創造條件,此時站立末期髖關節的伸展是為了將身體重心前移越過支撐腿,并為髖部屈曲肌肉提供力學的優勢,在開始擺動時能夠收縮產生力量而實現動作。擺動期髖關節屈曲將下肢前提膝關節屈曲以縮短下肢(從擺動前35-40增加到60左右)足趾離地時骨盆向前擺動側下降傾斜(約5)骨盆圍繞縱軸旋轉(每側約4)膝關節伸展與踝關節背屈以便足跟著地內容總結(1)從生物力學與運動學來看步態的運動動作分析 原創 2016-01-26 李超 HYPERLINK /javas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