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基礎知識:文言實詞_第1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基礎知識:文言實詞_第2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基礎知識:文言實詞_第3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基礎知識:文言實詞_第4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基礎知識:文言實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實詞選擇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都對的組數是()因遺策(沿襲)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趁機)君因我降(通過)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到了的地步)屈原至于江濱(到達)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列舉)舉天下之豪杰(全)西舉巴蜀(攻?。┱裰酝ㄍ槪┱耖L策而御宇內(舉起)新浴者必振衣(理順)四海一(統一)冀幸君之一悟(一旦)相與為一(一體)副有罪,當相坐(應當)漢亦留之以相當(相抵)當此之時(在)A1B2C3D4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象分類正確的一項是()其一人夜亡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武能檠弓弩空自苦無人之地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外連橫而斗諸侯伏尸百萬,流血漂櫓追亡逐北天下云集響應函梁

2、君臣之首可寶者多A/B/C/D/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異義詞語的數量是()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于反復不宜鹵莽天子我丈人行也以貨物與常律知武終不可脅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匈奴詭言武死武等實在躡足行伍之間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朝夕遣人候問武A1B2C3D4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數量是()稍遷至栘中廄監(漸漸)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更加)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判處)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即使)絕不飲食(喝的、吃的)蒙故業(繼承)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給予)贏糧而景從(擔負)抑本其成敗之跡(探究)能克終者蓋寡(能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加速)A3B

3、4C5D65下列選項中詞類活用現象不同的一項是()A然亡國破家相隨屬B何故懷瑾握瑜C杖漢節牧羊D空以身膏草野6下列句子中,一共含有通假字的數量是()“離騷”者,猶離憂也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蹈其背以出血不顧恩義,畔主背親擁眾數萬,馬畜彌山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信義安所見乎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前以降及物故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時之士也贏糧而景從A9B10C11D12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沒有出現古今異義的一項是()A沛公居山東時B金塊珠礫,棄擲邐迤C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D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8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

4、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闭撜Z學而A極盡B獻出C招引D致使9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闭撜Z公冶長A責備,檢討B爭論C公開D通“頌”,頌揚10下列各項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暴霜露,斬荊棘B不復一一自辨C強公室,杜私門D河海不擇細流1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西取由余于戎B日削月割,以趨于亡C以膏澤斯民D鼎鐺玉石,金塊珠礫12下列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因之以饑饉因其固然B吾與點也失其所與,不知C為擊破沛公軍庖丁為文惠君解牛D若入前為壽若舍鄭以為東道主13

5、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閡,嫌隙C蓋亦反其本矣蓋:同“盍”,何不D距關,毋內諸侯內:同“納”,接納14下列加點字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處率爾而對率爾:急遽而不加考慮的樣子B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愛:吝惜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疾:快速C申之以孝悌之義申:申請越國以鄙遠鄙:邊邑,這里用作動詞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謝:感謝道芷陽間行間:秘密地15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居則曰居:平日、平時牛羊何擇焉擇:區別B族庖月更刀族:眾,一般的新發于硎硎:磨刀石C既東封鄭封:疆界,這里用作動詞闕秦以利晉闕:侵損、削減D竊為大王

6、不取也竊: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老吾老老:老人16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天下云集響應A舟行至臨汝B雖大風浪不能鳴也C爪其膚以驗其生枯D齊彭殤為妄作17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贏糧而景從擔負B總角之宴宴會C疾王聽之不聰也痛心D不能喻之于懷明白18下列字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終要其法以廣之要:概括,總括官兵逮之,因其坐坐:犯罪B而卒成萬世威名。卒:倉促克己復禮克:約束C以為國內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賊也賊:禍害垂拱而治治:整治D雖稚子未必不若汝等若:比得上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再:第二次19下列加點字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A慈父見背見:被悟已往之不諫諫:

7、挽回B吾妻來歸來歸:指嫁到我家來逮奉圣朝逮:達到C故病且怠病:生病女也不爽爽:差錯D朕皇考曰伯庸朕:我。便言多令才 令:美好2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吾不能早用子B沛公居山東時C蒞中國而撫四夷D宗廟之事,如會同21下列加點字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A齊彭殤為妄作B少長咸集C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D早實以蕃22從詞類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點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沛公軍霸上素善留侯張良既東封鄭 吾得兄視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朝秦楚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A BC D23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王說,曰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技蓋

8、至此乎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張良出,要項伯如其禮樂,以俟君子ABCD2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殺人如不能舉舉:盡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猶:尚且C族庖月更刀族:眾D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愛:愛護25下列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思厥先祖父B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C而氣候不齊D傲物則骨肉為行路26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宮中尚促織之戲尚:崇尚無毫發爽爽:直爽B簡能而任之簡:挑選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作:作為C戍卒叫,函谷舉舉:被攻占四海一一:統一D始速禍焉速:快速洎牧以讒誅洎:等到27下列句中加下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B吾與點

9、也與:贊成C夫子喟然嘆曰喟:嘆息D如會同,端章甫端:禮服28下列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客逾庖而宴A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B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D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2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以我賄遷賄:賄賂B日月忽其不淹兮淹:淹沒C后五年,吾妻來歸來歸:指嫁到我家來D渠會永無緣渠:溝渠30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過蒙拔擢,寵命優渥拔擢:提拔、擢升B豈敢盤桓,有所希冀希冀:這里指非分的愿望C但以劉日薄西山但:但是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區區:自己的私情參考答案:1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實詞含義的能力?!芭e(列

10、舉)”錯誤?!芭e”,推行。句意:推行先王實行過的政事,興利除弊?!耙唬ㄒ坏卞e誤?!耙弧保耆?。句意:希望有一天國君完全醒悟。全對。故選D。2B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耙埂保~作狀語,在夜里。句意:其中一個人夜里逃跑了。“輿”,名詞作動詞,用車子抬。句意: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子把蘇武抬回營帳。“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壯烈。句意: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伴选保~作動詞,用檠校正弓弩。句意:蘇武會校正弓弩?!翱唷?,使動用法,使受苦。句意: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案蕵贰保稳菰~的意動用法,以為甘,以為樂。句意: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愿。“

11、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爭斗。句意: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捌保瑒釉~的使動用法,使漂浮。句意:百萬敗兵橫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氨薄保~,敗逃的士兵。句意:追趕逃走的敗兵?!绊憽?,名詞作狀語,像回聲一樣。句意:天下的百姓像云彩一樣聚集起來,像回聲一樣響應(陳勝)?!昂?,名詞作動詞,用匣子裝。句意:用小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皩殹?,名詞作動詞,作為寶物,當作寶物。句意:而當作寶物的卻很多。/的分類是正確的。故選B。3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古今異義詞語含義的能力。“從容”,古義:委婉含蓄;今義:不慌不忙,不急迫,鎮定自若的樣子;句意:但他們都效法屈原辭令委婉含蓄的

12、一面,始終不敢直言進諫?!胺磸汀?,古義:書信往來;今義:多次重復;句意:遇到(某種)變故的時候,要反復的斟酌,不宜魯莽行事?!罢扇恕?,古義:對老年男子的尊稱;今義:對岳父的別稱;句意:漢皇帝,是我的長輩?!柏浳铩?,古義:財物;今義:商品,可供買賣的物品;句意:把財物送給了虞常。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肮适隆?,古義:先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句意:降低身份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句意: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沒

13、有古今異義詞:;句意:(他)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中。“山東”,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句意: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皬氖隆?,古義:官名,這里指官員;今義:干某項事業;處理,處置;辦事,辦理事務;句意:就派官員以少牢之禮祭祀于宗廟。沒有古今異義詞;句意: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沒有古今異義詞。故選D。4B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益”,漸漸。句意:單于漸漸倨傲,不是漢朝所期望的?!笆场?,讀“s”,后作“飼”,給人食物吃?!帮嫛保x“yn”,給人水喝。句意:不給他東西吃,不給水喝。“與”,此處與“相”組成一個詞語,共同,一道。句意:采用合縱的策略締結

14、盟約,互相援助,成為一體。“速”,招致。句意:等到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計策時,才快速地招來(滅亡的)禍患。只有以上四句中的詞語含義不正確。故選B。5A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A“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句意:然而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生。B“懷”,名詞用作動詞,懷抱著。句意:為什么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C“杖”,名詞用作動詞,拄著。句意:拄著漢朝的旄節牧羊。D“膏”,名詞用作動詞,滋潤,做肥料。句意: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故選A。6B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象的理解能力。“離”通“罹”,遭到,遭遇。句意:所謂離騷,就是遭遇憂愁?!?/p>

15、詳”通“佯”,假裝。句意: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暗浮蓖皳啞?,叩擊,拍打。句意:然后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芭稀蓖ā芭选保撑选>湟猓翰活櫦岸鞯铝x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去”通“弆”,收藏。句意:挖(地洞里的)野鼠,收集(采集)植物的果實來吃?!耙姟蓖ā艾F”,表現。句意:您對漢廷的信義又能在哪里顯示呢?“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辭別。句意:說著眼淚直流,沾濕了衣襟,和蘇武告別離開?!耙浴蓖ā耙选保呀?。句意: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鄉”通“向”,以前的。句意: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熬啊蓖ā坝啊?/p>

16、,像影子一樣。句意:擔著干糧如影隨形地跟著。只有和沒有通假字。故選B。7B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古今異義詞的理解能力。A.“山東”,古義指崤山以東,今義指山東省。句意:劉邦在崤山以東時。B.古今同義,均為連續不斷。句意:把黃金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砂礫,隨便丟棄,遍地都是。C.“故事”,古義為舊例、前事,今義指的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句意:屈尊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舊事。D.“根本”,古義是樹木的根,今義為主要的、重要的。句意: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故選B。8B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笆戮?,能致其身”句意:侍奉君主,能夠獻出

17、自己的生命。“致”,獻出。故選B。9A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句意:孔子說:“算了吧!我從未見過看到自己有錯誤便能自我責備的人?!痹A:責備,檢討。故選A。10C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象的理解能力。A.句意: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氨蓖ā捌亍保爸.句意: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辯?!氨妗蓖ā稗q”,辯解。C.句意:增強了王室的力量,抑制豪門貴族的勢力。沒有通假字。D.句意: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擇”通“釋”,舍棄。故選C。11C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A.句意:在西邊從戎那里得到了由余?!拔鳌?,名詞做狀語,在西邊。B.句意:一天天地

18、被削減,一月月地被割讓,因而趨于滅亡。“日”,名詞做狀語,一天天。C.句意:使老百姓得到好處?!案唷?,使動用法,使得到好處。D.句意:把寶鼎看做鐵鍋,把美玉看做石頭,把黃金看做土塊,把珍珠看做石子?!岸Α?,名詞做狀語,把寶鼎。故選C。12C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因”,(1)動詞,接續,接著。句意:接著又遇上饑荒。(2)順著。句意:順著它本來的結構。B“與”,(1)贊同。句意:我贊成曾點的觀點。(2)交往,友好。句意:失去了自己所結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C“為”,都是介詞,給。句意:(1)給我打敗劉邦的軍隊?。?)庖丁給梁惠王宰牛。D“若”,(1)你。句意:你進去

19、上前為他敬酒。(2)如果。句意:如果饒恕了鄭國,并且把它做為東邊大道上的主人。故選C。13B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通假字含義的能力。B.郤:同“隙”,空隙。句意:擊入大的(筋骨連接處的)縫隙。故選B。14A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B.“疾”,動詞,痛恨。句意:天下各國痛恨他們國君的人。C.“申”,申明,反復講。句意: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D.“謝”,謝罪,道歉或謝罪。句意:您第二天不可以不早一點前來向項王請罪。故選A。15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D.老吾老:前一個“老”是動詞,敬愛,后一個“老”是老人。句意:敬愛自家的老人。故選D。16A本題考查學生

20、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例句,云,名詞作狀語,像云一樣(集合)。句意:天下人如同云一樣聚集起來。A.舟,名詞作狀語,憑借著舟。句意:我乘著船到了臨汝。B.鳴,使動用法,使發出聲音。句意:即使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音。C.爪,名詞作動詞,用指甲摳、掐。句意:用指甲劃破樹皮來檢驗它活著還是枯死。D.齊,意動用法,把看作相等。句意:把長壽和短命看成一樣是荒謬的。故選A。17B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宴,快樂。句意:少年時代的歡樂。故選B。18A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卒:最終。句意:最終成就萬世的威望和名聲。C.治:太平、安定

21、。句意:垂衣拱手而天下太平。D.再:兩次。句意: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攻。故選A。19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A前句錯誤。見:用于及物動詞之前,有稱代動作行為的受事者的作用,相當于“我”。句意:父親就棄我而死去。后句正確。句意: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B前句正確。句意: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后句錯誤。逮:到了。句意:到了晉朝建立。C前句錯誤。?。豪Э?。句意:所以既困苦又疲乏。后句正確。句意:我做妻子沒差錯。D前句正確。句意: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后句正確。句意: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別人強。故選D。20A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象的

22、理解能力。A.古今同義,不能夠。句意:我不能早早用你。B.古今異義,古義,崤山以東;今義,指山東省。句意:沛公在崤山以東的時候。C.古今異義,古義,中原地區;今義,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句意:統治整個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D.古今異義,古義,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今義,是跟有關方面會合起來(辦事)。句意:在宗廟祭祀的活動中,或者在同別國的盟會中。故選A。21C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例句是使動,使多。句意: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實結得早又多的辦法。A.齊:意動,把看作相等。句意: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B.少長:形容詞做名詞,年齡小的和年齡大的人。句意:年齡大

23、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C.蕃:使動,使繁茂。句意:又怎么能使我們繁衍生息而安頓我們的身家性命呢? D.實:名詞作動詞,結果。句意:結果早并且多。故選C。22A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句意:沛公駐軍霸上。善:形容詞作動詞,與友善。句意:一向與留侯張良友善。東:名詞作狀語,在東方。句意:它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之后。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句意: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待他。衣:名詞作動詞,穿。句意: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朝:使動用法,使朝拜。句意:使秦楚這樣的大國來朝拜。肥甘:形容詞作名詞,肥美甘甜的食物。句意: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

24、嗎?老,形容詞作動詞,敬愛。句意: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 為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形容詞作動詞;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名詞。故選A。23B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的能力。“說”通“悅”,高興;句意:君王很高興,說?!邦C”通“斑”,斑白;句意:須發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蓋”通“盍”,何,怎么;句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共”通“供”,供給;句意: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耙?,通“邀”,意為“邀請”;句意:張良出去,邀請項伯。沒有通假字。句意: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那就只有等待君子來施行了。故選B。24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D.“愛:愛護”解釋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