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介紹材料_第1頁
《記住鄉愁》介紹材料_第2頁
《記住鄉愁》介紹材料_第3頁
《記住鄉愁》介紹材料_第4頁
《記住鄉愁》介紹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長篇散文記住鄉愁相關消息: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鐵流激情撰文評論莊乾坤長篇散文記住鄉愁書 訊: 長篇散文體策論記住鄉愁問世 疾呼“留住鄉愁”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三談“鄉愁”, “鄉愁”一詞再度炒熱。然而,“鄉愁”究竟是什么?“鄉愁”在哪里?“鄉愁”對每個人來說有那么重要嗎?在無堅不摧的城鎮化鐵鏟下,柔柔裊裊的“鄉愁”還留得住嗎? 十年前,作家莊乾坤就關注這個問題。他到過國內外許多文化特色鮮明的小城鎮,一路觀察,一路拍攝,一路思考,通過長期的積累、醞釀,撰寫了

2、十萬余字的散文體長篇策論記住鄉愁,已由山東人民出版社發行。鄉愁,飽含傳統價值觀。留住鄉愁,就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傳統價值觀,使每一個家庭蓬蓬勃勃地延續下去,使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莊乾坤的記住鄉愁,站在全球化、現代化的背景下,以深邃、獨到的歷史視野審視“鄉愁”,對“鄉愁”進行深度剖析,從人們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的鄉土民俗現象中,挑出每一縷“鄉愁”的文化價值,引領人們思考如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作為長篇散文體策論,記住鄉愁既是一部談城鎮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延續傳統文化問題的學術著作,又是一部長篇散文,這在當代文體文風上是一個大膽創新,通篇意趣橫生,多姿多彩。這種創新文體,有效地避免了

3、學術著作中專業術語深奧、語言枯燥乏味的學院派寫法。記住鄉愁是一部用情感、美感和理性思維編織的書,作者以優美的語言、精美的圖片、犀利的觀點、生動的例證告訴人們,什么是“鄉愁”,“鄉愁”對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民族的意義何在,如何在現代化、城鎮化的鐵鏟下保留住一部分“鄉愁”,讓“鄉愁”存續于人心,存續于民族的文化基因,讓富裕起來的家庭逃脫“富不過三代”的厄運,讓子孫后代避免成為現代化路途上迷失精神家園的孤魂野鬼,讓唯一沒有滅亡的古老文明不被滅亡記住鄉愁具有全球視野和歷史縱深感,無論是歐洲各具特色的古老小城鎮,還是美國琳瑯滿目的現代摩天大樓,無論是雕梁畫棟、曲徑通幽、小橋流水的江南園林,還是北

4、方古樸粗獷、雄渾的士紳宅院、遺存的秦磚漢瓦,均被引入,并進行深度剖析。面對漸行漸遠的鄉愁,作者用七個章節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飽蘸感情,深情呼喚,文筆縱橫,迥回曲折,時而汪洋恣肆,時而冷靜剖析,敘述中不時夾雜著幽默調侃,生動活潑,語言極具感染力,讓人在閱讀中有親臨其境之感,極易產生情感的共鳴,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基本信息:書名:記住鄉愁作者:莊乾坤體例:長篇散文體策論章回:共七章字數:10萬字出版單位: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8月讀者定位:傳統文化愛好者,美術家,藝術類、建筑類、旅游類院校師生,建筑規劃專家,旅游規劃專家,文化產業規劃專家,民俗學家,房地產開發商,旅游開發商,文化產業開發商

5、,各級干部,尤其是縣鄉級干部和國土、城建、旅游部門干部。銷售渠道:各地新華書店,京東網、淘寶網、當當網、亞馬遜網、雅昌網等300多家網店。作者簡介:莊乾坤,山東作家,博客名“乾坤夜話”,一個在現實與夢想中客串的人。現實中,冷峻思索,冷酷刀剖,長期致力于研究農村問題、城鎮建設、文化建設和書畫理論,撰寫和發表了大量的論文、雜文;夢想中,星空下夜游囈語,撰寫了大量散文、詩歌、小說。目 錄:序言引言 中國會不會上演“逃離曼哈頓”壹 沒有鄉愁的小鎮貳 文化特色也是生產力叁 鄉土的就是有特色的肆 專業化是特色 更是發展伍 把祖宗留下的寶貝看好陸 園林深處藏法師柒 集思廣益造美城 記住鄉愁章回內容提示:引言

6、:中國會不會上演“逃離曼哈頓”提示語城市除了當做資本的樂園,能不能成為人類的家園?當中國上千座城市都矗立起曼哈頓高樓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上演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逃離曼哈頓”?第一章:沒有鄉愁的小城鎮提示語鄉愁,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一個沒有鄉愁的民族,像一群草原上游蕩的羊群,水面上漂泊的浮萍,而擁有鄉愁的民族,則會爆發出強大的根植力、凝聚力、向心力。而在匆匆忙忙的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中,我們無奈地面對這樣的現實:嶄新的樓房越來越多,鄉愁卻漸行漸遠,成為我們視線遠處越來越淡的背影第二章:文化特色也是生產力提示語小城鎮要通過規劃建設,構筑居民的精神家園,培育自己的文化特質,創造自己的文化氛圍,熏陶

7、居民的優良品格,進而把這種文化品格轉化為生產力。文化特色既是養心的風景,又是綠色GDP。第三章:鄉土的就是有特色的提示語建設有文化特色的小城鎮,需要對當地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恢復、匯集、概括、提煉、創新。鄉土特色的文化資源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腳下和日常生活中,就在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食而不覺、用而不知的習以為常中,就在以下幾個方面已經消失的和即將消失的,便是珍貴的;散落的,細碎的,最不起眼的,提綱挈領,整理出來,便是點亮眼球的;曾經被我們自己鄙視的拋棄的,放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卻成了有價值的;塵埋已久的,挖掘出來,擦去泥土,便是新鮮的;熟視無睹的,習以為常的,經過強化、提升,便是令人驚嘆的;別人

8、雖然也有,我搶先一步,先聲奪人,做出名氣,做成規模,便是讓人震撼的。鄉土文化,是整個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源泉,在千千萬萬、形形色色的鄉土文化厚重的土壤里,孕育出整個民族的文化。曾幾何時,鄉土的,因為土,被鄙視,被排斥,被拋棄,鄉土文化在廣袤的鄉土中國,氣息殆盡。當自卑自慚自菲自毀的習氣蔓延的時候,當西方風潮席卷而來,沖撞、毀壞著中華民族傳統價值體系的時候,我們要重新認識鄉土文化的重要價值,要像搶救瀕危的動植物國寶一樣,搶救僅存的鄉土文化。鄉土文化里飽含傳統信仰,傳統信仰里飽含傳統價值觀,這是維系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靈魂。第四章:專業化是特色,更是發展速度提示語專業化,就是特色。有特色,就有競爭力。小

9、城鎮要實現經濟快速發展、跨越發展,必須走“專業化小區域經濟”發展之路。小城鎮要實現經濟快速發展、跨越發展,必須走“專業化小區域經濟”發展之路。專業化小區域經濟,是指發生在一個小區域之內的具有專業化生產特征的經濟。一個小城鎮就是一個小區域,將小區域內分散在各個產業上的生產要素集中配置到一個優勢產業上,培育專業化生產之鎮,就是專業化小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這是小城鎮實現快速發展的捷徑。第五章:把祖宗留下的寶貝看好提示語年,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集中最隆重最豐富多彩的節日,承載了厚厚的價值信仰。但是,若干年后,人們會打電話問旅行社:年在哪里?年怎么過?或者上百度搜索:年是什么?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在現代化、城

10、鎮化之后中國人即將面臨的現實。要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努力為傳統文化提供更多的存續空間。小城鎮在建設過程中要盡量保留原有的名稱,保留有代表性的物品,保留有代表性的風貌,如老建筑、老街道、老作坊、老樹、老井等,盡量在視覺、聽覺、味覺等感覺上引起人們的念想,牽動人的情思。人們在思戀念想中,完成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延續,完成了對故鄉的認同、歸屬,像風箏一樣,無論飛多高,總有一絲情感牽連著放飛點。小城鎮要為傳統文化提供生存、延續的空間。傳統文化是在傳統的空間里誕生、展示、延續、發展起來的。以傳統建筑為主體的傳統空間,是傳統文化最主要的溫床和載體。離開了傳統空間,傳統文化難以存活、延續。中國式庭院,像

11、一輛大車,裝載了滿滿甸甸的傳統文化,一塊塊磚石,一扇扇木門,一幅幅門楣、門框、廊柱,一塊塊匾額,也就是說,這一塊塊磚頭石頭木頭,附有圖文之后,在大大小小的中國庭院里,在家堂之上、學堂之上、廟堂之上、朝堂之上,被高高懸起,占據了重要位置,享有崇高的地位,洋溢著數千年書香!流淌著數千年文脈!孕育著千百萬民族精英!竟然將傳統文化的作用放大到極致!反之,如果不給它們點綴、鑲嵌的空間,不讓它們占據這樣的位置,何以發揮這么大的作用?第六章:園林深處藏師法提示語小城鎮在規劃設計中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和規則。中國古代的建筑文化是先進的,值得我們自豪,更值得今天師法。中國古代城鎮建設最起碼有四個方面的“講究

12、” 1、講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 2、講究陰陽辨證、對立統一、因果循環; 3、講究自然、流暢、和諧、含蓄; 4、講究情調、意境,蘊涵詩情畫意。這“四個講究”,構成了中國建筑文化的理念和法則,特別是在園林建筑中,體現得更充分更鮮明。由于大量古鎮被毀壞,完整性不存,對這些傳統的理念和法則,大多要從古典園林建筑中感悟、尋找。從某種意義上講,古典園林之美,就是古典小城鎮之美的濃縮版。中國古典園林,不僅是文化遺產,也是現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時尚。中國古典園林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生活環境,是人類的理想家園。園林,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涵蓋面極為廣泛,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如歷史、文學、藝術、社會、宗教、民俗等各

13、個方面,在文化傳承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鎮在規劃設計中,要充分借鑒中國園林藝術的設計理念,師法園林,盡量運用園林建造的規則借藏透漏, 高低錯落, 轉承啟合, 柳暗花明, 虛實相映,動靜相生,水陸相襯。遵循這些規則,使小城鎮融入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始終展現山景水景田園景,突出自然化、生態化,踐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第七章:集思廣益造美城 提示語精品才能包涵文化,精品才能傳承文化。粗制濫造,只能留下建筑垃圾,而不能傳承文化。小城鎮建設要從長計議,立足千年定大計,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態,精心規劃,精心設

14、計,精心打造,精雕細刻,用潛耐淡定的心態打造一座具有文化特質的千年城鎮。一任地方領導,哪怕只蓋一座樓,只建一條街,也要讓它成為精品,傳之后世,成為未來珍貴的文化遺產,成為子孫后代的寶貴財富,而不是建筑垃圾。 無論一個“精”字,還是一個“美”字,都是真金白銀鑄造的。建筑風貌,投資巨大,對此,小城鎮的領導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眼界,充分認識這樣一個真理風貌也是生產力!如同一個人一樣,相貌平平,不會引人關注。小城鎮也是這樣,相貌平平,也不會吸引眼球,更不會變成生產力。要特色,就必須大投入;怕花錢,就無特色。當小城鎮因風貌獨特而引人關注、令人向往的時候,城鎮風貌將會產生強大磁力,吸引、聚集生產要

15、素,帶動經濟發展,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效果,就是帶動旅游觀光業發展。因此,小城鎮的領導者要解放思想,敢于花錢買風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下列等式可以成立:投資風貌高效回報!精彩評論:一、齊魯晚報(2015年1月17日)登載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鐵流撰文評論莊乾坤長篇散文記住鄉愁 留住鄉愁鐵流前幾日,閑暇時到書店去,被一柜上的一本名為記住鄉愁的書吸引住了,隨手翻閱幾頁,便決定買下來。這本署名為莊乾坤所著的書,應該說,這是一本隨筆集,僅看書名,就把我吸引住了。文中的“中國會不會上演逃離曼哈頓”,“沒有鄉愁的小城鎮”,“把祖宗留下的寶貝看好”等篇章,一下子勾起了我心中的鄉愁情結。讀罷此書,各種難以

16、言表的鄉愁,從字里行間里溢出來,爬上了我的神經末梢,爬滿了我的心頭。30年前,我告別那個綠樹掩映的小村莊,來到了火熱的軍營,盡管故鄉一度貧窮不堪,可無數個夢鄉中,滿滿的都是故鄉的影子,那村前小河里的蓮葉和映日的蓮花,還有村中心那棵不知多少經年的古槐。可是,如今故鄉已經沒有了宋朝詩人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樣的景致了,就連我們兒時玩耍嬉戲的小河也難覓蹤跡,還有那棵見證了鄉村變遷的古槐,也被后人砍伐了。每當夢鄉醒來,我就在腦海里搜尋故鄉那些難以磨滅的鄉土“元素”,可是這些“元素”正在消失。就猶如莊乾坤先生記住鄉愁里敘述的一樣,隨著“小城鎮建設的春天的到來”,我們周圍瘋長起來的都是

17、“沒有鄉愁的小城鎮”。幾十年前,當我在遠離故鄉的異地讀到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詩的時候,我一下子為家鄉的那棵古槐還有那片蓮葉找到了注解。這些家鄉的符號,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鄉愁嗎!?鄉愁是一只風箏,無論游子飄泊到何處,都有一根線牽著你。近些年來,在我們面前,在我們心靈最敏感的一隅,關于鄉愁的字眼愈來愈多。鄉愁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流行詞之一,鄉愁是什么?鄉愁在哪里?在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現代化、城鎮化的飆風中,柔柔裊裊的鄉愁還留得住嗎?讀了莊乾坤先生的記住鄉愁,我感情的閘門一下子開啟了,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傾訴的對象。從記住鄉愁中我知道:全世界都用“城市化”這個詞,唯獨中國用“城鎮化”。莊乾坤還言道:

18、城市,除了是資本的樂園,還能不能成為人類的家園?!一個沒有鄉愁的民族,像一群在草原上游蕩的羊群,這段話,尤其震撼我,我想,它也同樣會震撼著無數的讀者,還有我們這個過于“感性”的社會。改革開放后,西方的影視片蜂擁而至,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全都是摩天大樓,國人都覺得,我們也應該是這個一樣子,很多人偏狹的認為,這才是改革開放,于是乎,中國城市的摩天大樓如雨后春筍一般生長起來,哪個城市建筑越高,哪個城市就越有氣派,對外改革的力度就好像越大,不僅這樣,城市還出現了越來越多奇形怪狀的建筑物,比如中央電視臺的“褲衩”樓等等。當今,一些城市受地理條件限制和人口壓力等因素影響,不得不把建筑的步伐邁向云端,這也許有情

19、可原,可吃驚的是,我們所有的城鎮都像中了魔咒一樣,都在為自己城市的胸脯挺的越高,越引以為豪!如今,美國曼哈頓的一些居民因為難以忍受高樓大廈帶來的壓抑,正上演著一出逃離曼哈頓的話劇。當中國成千上萬的城市將來也成為美國曼哈頓模樣的時候,我們該逃離到哪里去?逃到小城鎮?要知道,我們的小城鎮,也正在向高樓大廈邁進呢!將來,我們所有的鄉愁符號,都會消失殆盡。莊乾坤先生的這本書告訴讀者,鄉愁對每一個人、對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民族的意義所在。是的,我們該如何在現代化、城鎮化的鐵鏟下保留住一部分鄉愁?讓鄉愁存續人心,存續于民族的文化基因,讓子孫后代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不至于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園,讓惟一沒有滅亡的的古老

20、文明不被滅亡。讀完莊乾坤先生的記住鄉愁,我寫下了這篇文字,特名為留住鄉愁!二、中國藝術報(2015.4.17第七版)登載:在城鎮化的鐵鏟下留住心中的“鄉愁”評莊乾坤長篇散文體策論記住鄉愁趙進斌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大的農業國之一,創造、積累了5000年輝煌燦爛的中華農耕文明。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文化鄉土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中國的農耕文明集合了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

21、的理念不謀而合。所體現的哲學精髓正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資源。農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諧,契合中華文化對于人生最高修養的樂天知命原則。崇尚耕讀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在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中華農耕文明發展歷程中,雖經無數次大大小小天災人禍的考驗,仍然一直蓬勃興旺,綿延不斷。中華詩詞文牘中頗多贈別憶往、羈旅懷鄉之作,恰恰是祖輩安土重遷觀念的折映,落葉歸根仍是中國人頗為重視的人生歸宿。鄉愁和愛情一樣,是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筆下一個長盛不衰的主題,臺灣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席慕榮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鄉愁,曾是祖輩心靈深處寧靜溫馨的港

22、灣, 中國在經歷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鎮化率達到了52.6%,然而,多年經濟高速發展和快速城鎮化也產生了諸多弊端,生態環境污染、城鎮規劃建設粗放、基礎設施滯后、大拆大建毀掉傳統文化等問題凸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我們本來擁有最美的鄉村和最古老的文化,每個人都有一個對故鄉的美好回憶,但近年來,在城鎮化大拆大建的過程中,許多古村落、古老建筑和傳統文化被隨意丟棄了,祖先留下的寶貝已經到了消亡的關頭,延續下來的風土民情消失了,“千城一面、“萬鎮一面”正在向農村蔓延,甚至可能變為“萬村一面”。到那時,家鄉的記憶越來越淡,“回不去的故鄉”

23、成為很多人的共同“鄉愁”。人們對鄉土的那份情感無處依存,鄉愁無處可寄。 “記住鄉愁”這四個字,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鄉愁一詞已成為時下社會流行頻率很高的詞語。黨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鎮化”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呵護碧水藍天、建設美麗中國,成為黨和政府的緊迫任務及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的“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就體現了對傳統“鄉愁”文化的保護。對以往大拆大建、圈地蓋樓的粗放的城鎮化做法進行了糾偏,提出“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樣詩情畫意的話語。近日,由莊乾坤撰寫的記住鄉愁一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筆者恰巧在第一時間獲贈本

24、書,用一個星期時間讀完,感覺這本書的內容章節編排簡潔明快、圖文并茂,圖片囊括許多古今中外建筑藝術造型,風格各異;文字短小精悍,語言新穎,不落俗套,再加上夾敘夾議、亦諧亦莊,生動有趣。總之,是一本集感受鄉愁和學習小城鎮建設知識不可多得的普及型專著。記住鄉愁全書分為七大章節,每一章前面,作者均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概括出本章的中心思想,令讀者在閱讀時能領會本章要義,加深印象。莊乾坤是較早在中國城鎮化熱潮中冷靜觀察勤于思考,發現問題并撰文呼吁的作家。近十年來,他走過許多國內外有影響的文化特色鮮明的小城鎮,一路觀察,一路拍攝,一路思考,通過長期的積累、醞釀,才有了這十萬余字的散文體長篇專著記住鄉愁。書中每一章節,無論是歐洲各具特色的古老小城鎮,還是美國琳瑯滿目的現代摩天大樓,無論是雕梁畫棟、曲徑通幽、小橋流水的江南園林,還是北方古樸粗獷、雄渾的士紳宅院,均被作者有選擇地收入。文筆縱橫,迥回曲折,時而汪洋恣肆,時而冷靜剖析,敘述中不時夾雜著幽默調侃,興趣盎然。在不少章節里,作為本地成長的作者,由于對地域歷史文化的熟稔,在信筆論證本土鄉愁時,大量使用方言俚語、風土人情、宗教儀式術語,更增添了鄉愁一詞的說服力、感染力,讓人極易產生情感的共鳴。記住鄉愁用優美的語言、精美的圖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