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施工測量組織方案(18頁)_第1頁
住宅樓施工測量組織方案(18頁)_第2頁
住宅樓施工測量組織方案(18頁)_第3頁
住宅樓施工測量組織方案(18頁)_第4頁
住宅樓施工測量組織方案(1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住宅樓施工測量組織方案 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27324689 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227324689 h 3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0 1.1施工圖紙 PAGEREF _Toc227324690 h 3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1 1.2主要規程規范 PAGEREF _Toc227324691 h 3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2 1.3其他 PAGEREF _Toc227324692 h 3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3 2工程概

2、況 PAGEREF _Toc227324693 h 3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4 2.1建筑概況 PAGEREF _Toc227324694 h 3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5 2.2結構概況 PAGEREF _Toc227324695 h 4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6 3施工部署 PAGEREF _Toc227324696 h 5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7 3.1人員部署 PAGEREF _Toc227324697 h 5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8 4施工準備 PA

3、GEREF _Toc227324698 h 6 HYPERLINK l _Toc227324699 4.1技術準備 PAGEREF _Toc227324699 h 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0 4.2儀器、材料準備 PAGEREF _Toc227324700 h 7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1 4.3現場準備 PAGEREF _Toc227324701 h 7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2 5主要施工方法 PAGEREF _Toc227324702 h 7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3 5.1起始依據

4、的校核 PAGEREF _Toc227324703 h 7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4 5.2建筑物平面控制網 PAGEREF _Toc227324704 h 7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5 5.3高程控制網的測設 PAGEREF _Toc227324705 h 8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6 5.4測量控制樁點的設置、保護及復測 PAGEREF _Toc227324706 h 9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7 5.50.000以下各層施工測量 PAGEREF _Toc227324707 h 10 H

5、YPERLINK l _Toc227324708 5.60.000以上各層施工測量 PAGEREF _Toc227324708 h 13 HYPERLINK l _Toc227324709 5.7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 PAGEREF _Toc227324709 h 14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0 5.8建筑物沉降觀測 PAGEREF _Toc227324710 h 15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1 6測量精度及允許偏差 PAGEREF _Toc227324711 h 1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2 6.1建筑物平

6、面軸線控制網精度 PAGEREF _Toc227324712 h 1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3 6.2高程控制網的精度 PAGEREF _Toc227324713 h 1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4 6.3軸線投測的精度 PAGEREF _Toc227324714 h 1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5 6.4高程傳遞的精度 PAGEREF _Toc227324715 h 1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6 7各項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227324716 h 16 HYPERLINK

7、l _Toc227324717 7.1質量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227324717 h 16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8 7.2安全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227324718 h 17 HYPERLINK l _Toc227324719 8施工測量記錄 PAGEREF _Toc227324719 h 17編制依據 施工圖紙項目名稱分類圖紙名稱張數出圖日期1號住宅樓建筑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1號住宅樓建筑圖252009年2月結構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1號住宅樓結構圖322009年2月5號住宅樓建筑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5號住宅樓建筑圖272009年2

8、月結構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5號住宅樓結構圖332009年2月8號住宅樓建筑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8號住宅樓結構圖282009年2月結構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8號住宅樓結構圖372009年2月主要規程規范序號名 稱編 號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82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11/T446-20073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 01-51-20034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J 01-41-2002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其他序號名 稱1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工程測量成果表”“工程水準測量成果表”3大興康莊兩限房(一期)1#、5#、8#號樓施工組織設計工程

9、概況建筑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建筑功能地下二層為戰時人員掩蔽所,平時為人員活動室;地下一層為人員活動室,其余均為住宅。2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72304占地面積22.49公頃(小區占地)/1#樓5#樓8#樓建筑面積159443200124359地下建筑面積138427362106地上建筑面積145602926522253標準層面積693.331393.571051.693建筑特點本工程分為1、5、8#三個住宅樓,地下室均為兩層,地下二層為戰時人員掩蔽所,平時為人員活動室;地下一層為人員活動室,其余均為住宅。其中1#樓為2個單元、5#樓4個單元、8#樓3個單元,一梯均為四戶。4建筑層數地下2層地上2

10、1層5建筑層高地下二層均為3.3m,地下一層1、8#樓為3.2m、5#樓為3.6m。地上地上21層:2.8m;機房:4.26建筑高度1#樓5#樓8#樓0.00絕對標高42.850m43.050m43.150m室內外高差0.45m0.45m0.45m基底標高7.58m7.98m7.58m最大坑深度9.53m9.93m9.53m建筑總高63.00m63.00m63.00m目前自然地坪-0.45m-0.45m0.45m7建筑平面總長49.5698.7574.20總寬17.517.117.70橫軸編號1311-621-42縱軸編號AHAHAH典型橫軸距離3.2m、3.4m3.2m、3.4m3.2m、3

11、.4m典型縱軸距離4.2m4.2m4.2m結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基礎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2主體結構形式三個樓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3抗震設防丙類抗震裂度8度抗震等級二級4后澆帶位置1#樓17軸以西900mm,寬度800mm。5#樓17、33軸以西900mm;47軸以西1600mm,寬度800mm。8#樓16、以東1000mm;31軸以西1000mm,寬度600mm。5結構斷面尺寸基礎底板厚度850mm混凝土外墻厚度200 mm;300mm混凝土內墻厚度200 mm ;250 mm ;300mm梁截面200 x400;200 x500;200 x600;200 x670;200 x7

12、00;200 x1150;200 x1070;200 x1400,200 x1700,200 x1850;250 x1400,300 x1150;300 x1100;300 x1000;300 x1500等;樓板厚度300 ;180;120 等;施工部署人員部署項目部組織機構職務姓名職務姓名項目經理貊 梁主任工程師殷 驥生產經理李榮國1#樓責任工程師王 兵5#樓責任工程師賈玉池8#樓責任工程師邵立山技術負責人孫 財技術員齊士壘資料員陳欣欣質量員李印增測量組人員部署職務名稱職務名稱驗線負責人岳秀記1#測量員張玉龍5#測量員康學亮8#測量員龐臥龍測量管理程序項目部施工測量管理人員為岳秀記,負責本工

13、程的定位放線及驗線工作;分包單位的測量工作必須嚴格執行項目部制定的一系列測量管理制度,做到持證上崗。項目部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紅線樁坐標點、水準點,現場測量控制網,測量放線均由項目測量員岳秀記負責組織和主持,分包隊負責實施,分包隊測量人員完成放線后,首先自檢合格,將各種資料準備齊全,按預先設定內部工作流程申請驗線,項目測量員組織復核、驗線,經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復檢合格后,項目質量員負責報監理公司申請驗線,經監理公司復檢簽認通過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驗線程序如下圖所示: 在整個工程測量過程中,項目部負責向分包提供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的點位,分包測量員負責具體施工測量放線,項目部對分包的測量放線

14、工作實施監控和管理。項目部測量負責人及分包主管測量的技術人員必須監控測量工作的原始記錄,施測人員必須簽字,且不得隨意涂改和損壞,對原始資料和測量成果資料由項目部資料員妥善歸檔保管。施工準備技術準備測量人員熟練掌握圖紙內容,了解設計意圖,學習測量規范,充分掌握軸線、尺寸、標高和現場條件,對各設計圖紙的有關尺寸及測設數據進行仔細校對,必要時將圖紙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測記錄本上,以便隨時查找使用。所有參加施工測量人員、驗線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設置固定的施工放線人員,不能更換,如有特殊需要必須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同意后負責調換,以保證工程正常施工。測量員辦理交接樁手續,熟悉“工程測量成果表”“工程水準測量成果

15、表”,并對所給點進行校核。測量人員提前到現場勘察,全面了解現場情況,進行施工場地測量并及時平整和清理施工現場,保證測設工作的正常進行。測量人員按照施工進度計劃、測量方案的要求,進行測設數據的計算和測設草圖的繪制。以此來保證工程各部位按施工圖施工。根據圖紙條件及工程內部結構特征確定軸線控制網形式。儀器、材料準備測量儀器必須經過專業檢測部門檢測,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并應在檢定期內。測量器具配備計劃如下表所示:名稱數量精度/規格狀態用途TDJ2經緯儀32”檢校合格樓層線測設DS3水準儀3DS3檢校合格標高及高程控制10”激光鉛直儀310”檢校合格樓層控制線測設塔尺3檢校合格高程控制50米鋼尺3一級檢

16、校合格軸線量距盒尺65m檢校合格細部尺寸量距其他所需材料:計算器、線車子、墨斗、線墜、鋼板尺、手錘、鐵鍬等。現場準備進行場地平整,待施工場地符合測量要求后,再進行施測。配合放線人員進行釘樁工作,并及時對釘好的樁位及樁點進行保護。清理妨礙測量儀器通視的障礙物。主要施工方法起始依據的校核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校核:根據測繪所提供的定位測量成果表,對樁點的坐標值進行驗算,并實測點位是否正確。定位依據樁點數量不應少于三個,。水準點的校測:水準依據點為測繪院提供的建設工程測量成果表,將測量成果中所給的水準點BMA、BMB引到P1、P2兩點,并進行精確校正。精度須滿足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3.2.5條的要求:平

17、面控制點允許誤差:角度誤差為60“,邊長相對誤差為1/2500,點位誤差為50mm。水準點允許閉合差為10mm(n為測站數)。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根據定位測量成果表及施工圖紙提供的建筑物軸線,測設建筑物平面主軸線軸線控制網,詳見附圖1:依據測設建筑物平面主軸線軸線控制網,對其進行主軸線借線作為建筑物平面軸線軸線控制網,詳見附圖2: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樁點設在距基坑上口1米處,待基坑上口線確定后將這些樁點引至基坑上口離基坑邊線1米處,用紅油漆作好標記。后視點位設在后面的建筑物上,用紅油漆做好標記。此控制網作為結構控制軸線投測的依據。平面控制網精度等級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

18、三級241/8000平面控制點數據如下點號距離(m)縱坐標X(m)橫坐標Y(m)高程H(m)備注11287625.563495846.9431#樓49.5612287625.563495896.50315.3613287610.903495891.90340.3614287610.903495851.54315.3611287625.563495846.94351287653.589495909.7915#樓99.2652287653.589496009.05115.3653287638.929496004.45190.0654287638.929495914.39115.3651287653

19、.589495909.79181287654.180496028.4088#樓74.5682287654.880496102.96815.9683287638.920496102.96969.9684287639.520496033.00815.3681287654.180496028.408高程控制網的測設為保證工程施工的豎向精度,每一工程附近應至少布設3 個高程控制點組成高程控制網。由建筑工程測量成果表中所給的已知點BMA、BMB,從BMB點引到現場P1(8#樓北面圍墻柱上)、P2(甲方辦公樓東墻上)兩個點,并以此兩點作為現場各樓的引測依據,詳見下圖:場區高程控制點精度應符合精度要求,且相

20、互通視間距不超過100m。是場區內地上、地下建筑物及以后市政工程高程測設的依據。高程控制點數據如下:點號高程點號高程BMA43.535D441.552BMB42.886X141.369D142.468X241.067D241.947X340.832D341.794HG141.646HG241.581加密軸線控制網測設為滿足現場施工進度及施工過程中方便使用,在場區內測設三個0.00 標高控制點,作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據。測設方法根據設計總圖給定的0.00 標高的絕對高程,以測繪院已測設的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首先用S3 水準儀對高程控制點進行聯測,高程無誤后采用閉合路線測定0.00 標高控制點,并根據

21、需要定期進行復測。測量控制樁點的設置、保護及復測測量控制樁點的設置為確保現場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的穩定性,場區內的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采用永久點的方法來布設,用木方上面釘鋼釘做標志,木方用C15砼澆筑牢固。平面控制點在木方上刻劃十字線標識。水準點以釘頭的上表面作為水準面,將標高用紅油漆標于混凝土面上。測量控制樁的保護在控制樁點周圍用灰砂磚砌筑保護墻,并制作標識,寫上“測量控制點N#”的字樣。測量人員應經常去現場巡視樁點的情況,并作好巡檢記錄。控制樁點的復測控制樁點的復測應定期進行,軸線控制點在施工測量使用過程中,每次需利用建筑物平面主軸線控制網點進行復測校核;各高程控制點每月檢查一次,如有變動應及

22、時恢復,作好檢查記錄,記錄填寫應真實,簽字齊全,具有可追溯性。0.000以下各層施工測量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土方開挖測量土方開挖采用機械挖土,挖最后一步土時,測量人員必須跟隨監控,防止超挖。待CFG樁施工完畢進行樁頭剔鑿和褥墊層施工時,項目測量人員須對標高進行抄測,復檢,保證基底標高的準確無誤。基礎墊層放線在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前,應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為準,在校測建筑物外廓軸線控制樁無誤后,方可用經緯儀以方向線法直接投測各軸線。在墊層上,建筑物外廓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放出細部軸線與有關邊界線。

23、基礎放線尺寸的允許誤差如下表:長度L、寬度B的尺寸(m)允許誤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混凝土基礎施工測量為檢測模板位置、控制剪力墻豎向垂直度,在剪力墻兩側設控制線,控制線精度與軸線精度相同。模板上口軸線位移不得超過3mm,內墻用線墜檢查,外墻用經緯儀檢查。地下結構施工時引測前,先檢查軸線控制樁,無誤后,采用經緯儀在基礎作業平面上投測相應位置軸線;在作業面經幾何尺寸閉合無誤后,進行細部放樣,其精度不得低于1/10000,細部放樣偏差不大于2mm。平面放樣測量軸線投測。平面樓層混凝土澆筑并凝固達到一定強度后,現場測量人員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

24、樁,將J2 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然后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控制軸線標識示例: 細部線放樣示例: 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并報監理驗線,驗線合格后,進行下一步施工。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 支立模板時的測量控制中心線及標高的測設根據軸線控制點將中心線測設在靠近墻體底部的樓層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鋼筋上抄測出樓層+500mm 或+1000mm 標高線,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模板垂直度檢測模板支立

25、好后,利用吊線墜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過檢查線墜與軸線間距離, 來校核模板的位置。0.00 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方法: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S3 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并標明數據。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 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施工標高點測設在墻、柱外側立筋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標高點標記示例: 標高抄測的精度應控制在允許范圍

26、內,如下表所示: 向基坑內傳遞標高時,先進行高程控制網的校核,確認原始點位正確后,向下傳遞高程。高程傳遞采用水準儀配合50m鋼尺進行,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控制點設在基坑邊坡上,用紅油漆做好標記,注明標高,作為土方開挖控制標高的依據,墊層和基礎底板施工的控制標高也是以原始高程點為依據。0.000以上各層施工測量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高程控制點的復核進入地上結構施工階段,須復核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高程控制點,并引測便于地上結構施工的內控點。軸線投測校核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無誤后,采用激光鉛直儀內控接力傳遞

27、法進行軸線投測。本工程平面控制內控點共布設 36個點,詳見附圖。根據平面控制點布置圖在地下一層頂板上埋設預埋鐵件,埋設位置對應于內控點的位置。在上層底板施工時預留投測孔,投測孔為300mm300mm,距墻1米,并做好防水及安全防護工作。投測孔的布置原則為每施工流水段內布設四個投測孔控制點,以便投測、校核。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12鋼筋,且與底板附加筋焊接牢固,要求平整度為3mm。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由測量員負責將內控點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經校核無誤后,在每塊埋件上刻出十字交叉線,交叉點即為各控制點平面位置。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機玻璃制作而成,

28、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徑的同心圓及正交坐標線組成。接收靶示意圖。標高傳遞高程控制點先進行校核后,確認原始點位正確,以此為依據用水準儀在首層墻上上建立統一的水平線,各層的標高均由首層向上傳遞。并且利用經過檢定以及經過溫度、拉力和尺長三差改正的鋼尺沿樓梯間鉛直線往上傳遞各樓層的建筑標高+1.000m水平線。校核合格后,用紅油漆做好標記,并注明標高。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引測,且在同一平面層上至少引測四個高程點,相互校測且互差不應大于3mm,施工中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施工層的控制標高點。高差超過一整鋼尺時,應在該層精確測定第二條起始高線,作為再向上引測的依據。工程重點部位的

29、測量控制方法剪力墻施工測量控制方法為保證剪力墻位置正確,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的位置,彈出墻邊線,然后放測出墻的30cm的控制線,墻軸線及邊角處標記紅三角,每個房間內每條軸線紅三角的個數不少于兩個。在該層墻施工完后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面上,以便于檢查豎向結構偏差情況,以及滿足后續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門窗洞口測量控制方法根據軸線放測出門窗洞口位置邊線,然后放測出門窗洞口的30cm控制線,洞口邊線標記紅三角,用以控制門窗洞口位置。每層墻體拆模后,用經緯儀投測出洞口的豎向中心線。門窗洞口水平控制線根據標高控制線用鋼尺傳遞,并彈在墻體上。以此檢查門窗洞口的施工精度。電梯井施工測量控制方法在電梯井墻

30、體施工前,在電梯井底以控制軸線為準彈測出井筒位置線和30cm控制線及電梯井中心線,并用紅三角標識。在后續的施工中,每層都根據控制軸線放出電梯井中心線,并投測到墻面上用紅三角標識。以便于檢查控制電梯井筒內側的垂直度和結構偏差情況。二次結構施工測量1)、建筑物維護結構閉封前,必須將控制軸線引測至結構內部,作為室內裝修與設備安裝放線的依據,控制線可采用平行界線法引測。2)、在基礎墻頂面放線時,應彈出墻體軸線;在樓板上放線時,應彈出墻邊線;外墻應彈出內邊線。3)、砌塊墻砌筑之前,應按有關施工圖繪制皮樹桿,作為控制墻體砌筑標高的依據。皮樹桿應繪出0.000與整米數標高線,以及窗臺、樓板、墻拉筋、預埋件、

31、預留孔洞的豎向位置,且標出磚皮數。裝修施工的測量放線根據結構期間的平面放線,控制線及室、內外一米標高控制線,測設細部墻體線及標高線,其精度符合細部放線規定。建筑物沉降觀測本工程依據設計要求須進行建筑物沉降觀測,由甲方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實施觀測,我公司積極做好配合。進行沉降觀測的專業單位應根據本工程特點編制相應的沉降觀測專業方案,應包括基點、觀測點的埋設及其具體觀測方法等內容。測量精度及允許偏差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精度等 級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三級241/8000高程控制網的精度等級高差中誤差(mm)儀器型號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三等6DS3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軸線投測的精度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60mH90m15高程傳遞的精度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60mH90m15施工層水平線3各項保證措施質量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