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寬帶網絡發展Optinet0601r_第1頁
K8寬帶網絡發展Optinet0601r_第2頁
K8寬帶網絡發展Optinet0601r_第3頁
K8寬帶網絡發展Optinet0601r_第4頁
K8寬帶網絡發展Optinet0601r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寬帶發展和融合趨勢探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2011年6月1目 錄全球及我國寬帶發展情況寬帶融合發展趨勢探討全球寬帶用戶增速放緩,新興市場增長迅速年份增長率(%)2003年632004年502005年382006年342007年242008年172009年14用戶數增長率全球寬帶用戶數在2010年Q3突破5億,2010年底達到5.23億。固定寬帶人口普及率達到9%,家庭普及率達到33.2%。全球寬帶增長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市場增長呈現不平衡性,西歐、北美、亞太等地區由于寬帶水平較高,市場較為飽和,增速低于10%,而東歐、拉美、東亞和南亞等地區,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全球寬帶用戶分布DSL接入仍為

2、主流,Cable增長較慢,FTTx增長最快各種寬帶接入技術的市場份額(截止到2010年底)目前三大主流接入方式中,DSL仍然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三種接入技術09年的增長率相當,但從05年以來的復合增長率FTTx最快,超過30%,Cable接入相對緩慢從各地域的情況來看:歐洲區:DSL比例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達到寬帶市場的82%,意大利甚至高達97%北美:Cable接入發展較快,占有全球 51%左右的市場份額亞太:日韓FTTx的市場份額都達50%,中日韓三國占有世界78%的FTTx用戶寬帶戰略成為各國共識到2010年底,全球82個國家采用和計劃采用國家寬帶戰略。多個國家明確和細化了寬帶發展目標、

3、措施、政策,政府在寬帶經濟發展中的角色進一步強化。明確關注建設國家寬帶基礎設施的優勢,以在線提供包括電子衛生、電子教育和電子政務的公共服務。40多個國家目前已將寬帶納入其普遍服務/普遍接入定義而且在某些國家寬帶接入已成為一項法定權利 (Source:ITU)國家目標美國2020年,至少有1億美國家庭實現下行大于100M、上行大于50M寬帶接入。2015年的目標是下行大于50M、上行大于20M。澳大利亞2017年,90%的家庭、學校和商戶實現100M接入速率德國2010年家庭寬帶覆蓋率達100,2014年50M接入速率覆蓋75%,2020年50的家庭至少有100M寬帶接入英國2012年實現2M寬

4、帶的100%覆蓋,2013年50M超高速光纖寬帶的覆蓋率達66%芬蘭2015年99%的家庭和商業客戶擁有100M的寬帶接入歐盟2020年,歐盟最少一半的家庭寬帶速率超過100Mbps我國寬帶用戶持續快速增長,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我國寬帶用戶數持續快速增長,隨著基數的不斷提高,年增長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20%以上。目前我國90%以上的互聯網用戶采用寬帶接入方式。截至2010年底,我國寬帶用戶總數達1.26億,為世界第一,在全球寬帶用戶中的比例超過20%。同時,我國的寬帶發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間。我國寬帶的家庭普及率僅為31%,而世界發達國家普遍在50%以上,排名第一的韓國高達95%發展空間很大保持2

5、0%以上的年增長率7我國寬帶大而不強,接入水平有待提高寬帶接入普及率依然偏低: (1)我國寬帶人口普及率在2009年底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010Q4達到9.2%,但是仍低于亞太地區的平均水平(10.3)。(2)我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寬帶接入普及率上的差距仍然較大,北美和西歐地區的寬帶接入普及率均接近30。寬帶接入速率差距大: (1)根據網絡調研機構Akamai發布報告,我國平均網速為1.774M,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2)全球住宅用戶DSL(單一業務 )平均水平為5.9Mbps。中國住宅用戶DSL業務平均下行速率為2.5Mbps(來源 Point-Topic )。寬帶資費水平相對較高 :Poi

6、nt-Topic2009年12月統計表明,全球平均住宅DSL(單一業務)每M帶寬價格為8.8美元,我國為13.45美元。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不斷拉大,面臨掉隊風險 普及率:起步3年差距擴大到目前6年差距,“十一五” 期間差距增加了5個百分點 接入能力:估計我國接入速度在OECD的1/10左右,光纖寬帶接入明顯落后于日韓等國家 原因:發達國家較早認識到寬帶對塑造國家競爭力的作用,于2002年前后開始部署國家寬帶戰略并給予系列政策支持,當前經濟刺激計劃中的寬帶支持實際是對以往政策的延續、強化數據來源:OECD我國三網融合:“十年磨一劍”1997年4月,國務院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三網

7、的概念廣電網、電信網和計算機網的合一國辦發【1999】82號文,規定“電信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業務,廣播電視部門不得從事通信業務,對此必須堅決貫徹執行”2000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提出“促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三網融合首次寫入中共中央的文件2005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國辦發【2008】1號文提出,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國辦發【2009】26

8、號文提出,落實國家相關規定,實現廣電和電信企業的雙向進入,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總體方案(5號文)提出1禁止2推進3“促進”到“加強”關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2010年4月8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七部委聯合下發,旨在落實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引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切實發揮光纖寬帶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促進作用建設目標:到2011年,光纖寬帶端口超過8000萬,城市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8兆比特每秒以上,農村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2兆比特每秒以上,商業樓宇用戶基

9、本實現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的接入能力。3年內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投資超過1500億元,新增寬帶用戶超過5000萬。主要內容加快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力制定和完善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配套措施,支持網絡建設發展引導寬帶應用發展和創新,帶動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完善其他相關配套措施,保障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全球IPTV市場穩步發展Source: Point Topic & BBF 2011年3月2010年底全球5500萬中國大陸900萬Source: 流媒體網,2011年3月全球IPTV市場穩步發展中國(大陸地區)成為第二大IPTV市場通過不同類型電視接收方式接收電視的家庭數量(百萬)據IDATE預測

10、,2013年全球通過IPTV方式接收電視的家庭在全部接收電視節目的家庭中的占比將從2009年的2.4%提高到4.6%。互聯網視頻發展情況-網絡視頻流量增長迅猛但盈利小視頻播放業務依然是互聯網和廣電融合的主要領域,優酷網和PPS分別在視頻分享和視頻直播領域取得明顯優勢,但各級電視臺的進入在逐步改變市場格局;網絡視頻廣告和營銷等更多經營模式收到關注。內容來源:拋棄UGC,逐漸轉向正版內容為主成本/收入,帶寬1/2,版權1/3技術模式:HTTP 80%,P2P20%中國市場用戶規模近3億,其中近七成用戶觀看電視的時間明顯減少。更有近4000萬用戶只在網上看視頻。集中度初步提高:前三家占份額70%,優

11、酷、土豆、奇藝分別占據39.1%、20.3%和15.3%盈利模式:主要模式:廣告(2010年收入的68.7%)視頻廣告總體份額較小,但增速很快互聯網視頻廣告收入情況隨著全球三網融合的發展,到2013年,全球每年的網絡IP流量將達到當前5倍。其中90%的消費者IP流量將來自網絡視頻-CISCO公司預測國際巨頭布局互聯網電視,互聯網電視在國外提速發展發展歷程:1998年3月,經微軟高層批準,微軟“維納斯”計劃正式啟動。(基于Win CE的“預制平臺”, 為中國量身定做的大眾數字生活的信息家電解決方案 ,其目的是使電視也可以上網, 而VCD成為CD-ROM讀盤器) 2006年1月,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12、上,英特爾推出“歡悅”計劃。 (Intel推出的桌上型電腦平臺化解決方案。可通過一只遙控器完成所有多媒體操作。它具有一個類似電視的功能)2007年,蘋果推出AppleTV。2008年Yahoo!提出了ConnectedTV概念,并聯手Intel推動基于Widget的開放互聯網電視解決方案。2010年5月,Google啟動以“把Web的內容引入到TV”為目標的GoogleTV計劃,將與 lntel,索尼,羅技等聯手打造完整生態鏈。發展狀況:互聯網電視已從2008年接近于零的市場占有率,上漲到2009年2.12%的市場占有率。根據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10年互聯網電視的平均增速或將達到50%以

13、上,并為彩電產業帶來突破,催生龐大的新媒體產業鏈。互聯網電視正在逐步成為全球電視產業發展的趨勢。相關數據顯示,至2013年,全球互聯網電視市場容量將由2009年的1470萬臺增加到8760萬臺。Goole TV 滲進互聯網電視版圖:國際IT巨頭谷歌和英特爾高調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雅虎公布網絡電視計劃在既保證用戶可以順利接收廣電的數字電視的同時,又保證基于互聯網的應用三星在13個國家提供InternetTV:韓國三星電子將推出電視Widget服務。名為“InternetTV”, “希望在電視上也能像在個人電腦上那樣處理Web服務”。蘋果機頂盒AppleTV正式開賣Apple TV可以通過Wi-F

14、i或電線與到本地網絡相連,允許用戶將在線電影或媒體導入到他們大屏幕的電視上收看。 國際IT巨頭如谷歌、英特爾、蘋果等公司高調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在操作系統、軟件平臺、硬件等核心方面加大研究和合作,并強強聯合以求在互聯網電視領域上達成“戰略聯盟”。 互聯網電視或將成為我國彩電行業振興的突破口重大事件:TCL早期與騰訊聯合開發的ITQQ電視; 2009年底,TCL和長虹分別停止了40英寸以上和32寸以上的非互聯網電視的生產;2010年3月,海信推出13款19英寸55英寸藍擎LCD液晶電視。此后,康佳宣布3個系列28款網銳二代系列 產品,TCL推出第二代miTV互聯網電視。海信推“開放、可控”的HI

15、TV應對NGB時代海信的NGB下一代互動電視服務平臺HiTV依托其核心系統技術,跟傳統有線電視進行無縫對接,把單一的電視頻道傳媒通道轉變成實現高清/標清電視直播、點播、回看等平臺。 清華同方推網絡電視 插上網線就可以上網 該電視內集成了類似上網本的模組,采用類Linux操作系統,加載類Firefox瀏覽器,除了可收看電視節目外,插上網線即可連上互聯網瀏覽新聞資訊、玩網游。創維推出網絡版酷開電視創維在去年對外宣布推出網絡酷開電視,同時為配合這款可以上網觀看、下載電影的新產品,創維借助旗下酷開網涉足電視內容運營領域,并與迅雷、PPS、土豆網等進行內容合作。TCL推出類似迅雷下載模式的互聯網電視TC

16、L此次推出的“互聯網電視”整合了英特爾處理芯片,電視機自身可通過無線、有線方式下載互聯網資源,在2M帶寬情況下可達到200k/秒的下載速度。發展狀況:在中國,2009年末互聯網電視占電視總量的比重已經升至8%,預計2010年銷售增速將超過50%,銷量比重將會達到總量的35%以上,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我國的互聯網電視國家廣電總局采用牌照管制方式,目前頒發3張牌照,分別是杭州華數、 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文廣。由于標準缺位,國內廠商在互聯網電視方面一直是在摸石頭過河,雖然2010年國內廠商在互聯網電視領域集體發力,但是由于尚未出現能夠跨越廠商的統一技術平臺,各

17、廠商只能各自為營,還要面臨產業鏈各方利益分配的矛盾。 目 錄全球及我國寬帶發展情況寬帶融合發展趨勢探討融合一、固定移動融合 二、電信網和互聯網融合三、IT和CT的融合四、多行業的融合固定網移動網互聯網CT智能交通智能醫療1、網絡融合 2、接入融合3、終端融合固定+移動:光(越來越長)+無線(越來越短)蜂窩+WLAN:終端多模、UMA、MiFi(移動AP)手機+PC+TV:跨平臺融合、跨產業融合(iPad/iTV、Andriod/Google TV等)物聯網:計算+通信+感知公網+專網:蜂窩+WLAN+RFID 等云計算/云服務:改變傳統服務模式、計算機軟硬件格局電信網和互聯網融合1.電信網和互

18、聯網在理念上相互借鑒融合電信網:分組化是互聯網的基本技術特征網絡與業務應用的分離是互聯網的基本理念。基于Web的信息和能力開放重疊網示例類型功能/目的范例對等端(P2P) 主要用于文件或媒體內容的共享,以及IP電話。eDonkey,BT,Napster, Gnutella 內容分發 (CDN) 內容的緩存以用于減少訪問延時和傳輸成本。Akamai, 路由優化用來減少路由的延時、彈性化路由延時等。 Resilient Overlay Network (RON), SureRoute 安全增強端用戶安全、保護隱私等 VPNs,洋蔥路由(Tor, I2P), 匿名內容存儲(Freenet, Entr

19、opy), 反監查overlays (Publius, Infranet, Tangler)其他各種各樣的需求VoIP (Skype), Multicast (MBone, 6Bone, TRIAD, IP-NL),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etc. 電信網和互聯網融合2. 移動互聯網推進電信網和互聯網在基礎深度結合,未來電信網和互聯網在更多的網絡基礎設施上趨向共用移動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強大的管理控制和隨時隨地的接入能力但是網絡開放性不夠,業務較為單一強大的信息庫和創新業務能力,但無法做到隨時隨地移動接入和缺乏良好管理控制互聯網共用了移動網的終端、接入的移動性管理功能

20、統一終端、統一接入、統一傳送、統一計算資源、統一存儲資源電信網和互聯網融合3.手機網民用戶規模迅速增長,業務種類層出不窮,互聯網與電信網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相互推動67.5%76.1%手機網絡規模占網民總體的比例摘自:CNNIC發布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0年6月,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2.76億人,占整體網民的76.1%;半年內手機網民增長超過4300萬,增長了8.6%1)移動互聯網推動無線網絡資源的急劇消耗,加速WiFi網絡應用和移動網絡升級;2)固定互聯網業務加速向移動互聯網業務轉移3)以內容為核心的寬帶業務的發展加速了寬帶接入發展電信網和互聯網融合4.電信網和互聯網相

21、互整合彼此的能力,用戶通過某個通信入口所獲得的信息服務不斷綜合化方向發展綜合信息查詢業務(通過后臺整合)綜合業務平臺:中國移動:DSMP(數據業務管理平臺)中國電信:ISMP(綜合業務管理平臺)&ISAG(綜合業務接入網關)中國聯通:VASP(增值業務平臺)電信網互聯網在QQ上綜合短信服務IT和CT的融合IT和CT的融合推進了電信IT化,計算能力、存儲能力正在向重要的網絡基礎設施演化IT和CT邊界模糊:技術融合驅動通訊廠家進入傳統的IT的領域制造商與服務商邊界模糊:商業模式的變化驅動部分大制造商(IBM/微軟等)進入服務領域,而大型的互聯網服務商(Google/Amazon等)自己開發設備自己

22、提供服務互聯網服務商網絡供應商傳統IT廠商大企業/行業云計算服務商云計算設備商云計算使用者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服務商IT廠商轉型云計算服務商,電信/IT/Internet相互競爭 消費者 中小ICP中小企業行業員工云計算產業現狀IT和CT的融合2. IT和CT的融合不斷加快,并向專業化的領域不斷延伸,如消費電子產業、傳感器產業、個人健康醫療、智能計量等車載網絡智能家居網絡多行業的融合1. 掌握通信通道資源的行業加速向通信領域滲透三網融合四網融合國家電網正在快速推進電力光纖入戶:第一,確定基于OPLC的xPON+PFTTH方案和技術標準,并選定相關供應商;第二,選定10個網省公司啟動首批小區試點,年

23、內規劃覆蓋4.7萬戶;第三,7月初與中國電信簽署戰略合作,同時在中央層面爭取輿論和政策支持。融合終端類型、特征及趨勢傳統網絡終端當前融合類終端未來全新的面向終端平板電腦(第四屏)車載電視等其他終端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雙模手機IPTV/互動電視機頂盒通信+電視通信+PC電視+PC+通信終端類型各類終端設備功能或形態趨向融合 終端能夠支持更好的用戶體驗 終端架構更加開放 產業鏈中的終端環節與內容或服務環節深度整合特征及發展趨勢接入網的融合:各種接入技術長期互補融合發展移動性帶寬蜂窩覆蓋家庭覆蓋室內覆蓋熱點覆蓋小區覆蓋BSC/RNC/xGW寬帶接入網有線接入:xDSL, PON數字用戶線(DSL)技

24、術從ADSL到ADSL2+再到VDSL以及VDSL2,傳輸速率越來越高(從ADSL的8Mbps到VDSL的100Mbps),傳輸距離也越來越短(從3km到500m);PON為代表的光纖接入EPON(上下行各1Gbps)和GPON(下行2.5Gbps, 上行2.5Gbps)已使用,速率可達10Gbps的10G EPON和XG-PON也在進行現網試點實驗未來 PON的技術將向著單波長上提供更高速率或多個波長兩個維度向前演進。不同接入技術組合應用于不同場景。隨時隨地的接入需求推動各種接入技術互補融合發展。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經歷了從802.11b到802.11g,再到802.11n的演進過程,目前正在研究可提供吉比特帶寬以上的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